A. 杜潯鎮的介紹
杜潯鎮為福建省漳浦縣南部沿海歷史悠久的商貿集鎮。東臨霞美鎮和下蔡林場,西接沙西鎮,南連古雷鎮和杜潯鹽場,北與梁山山脈,盤陀鎮和大南坂鎮相毗鄰,東南濱海,總面積139.3平方公里。鎮域交通便利,瀋海高速、省道漳東線穿境而過,疏港公路、沿海大通道、廈深鐵路古雷支線穿越全境,鎮中心距漳浦縣城31公里,距廈門特區和汕頭特區僅有2小時車程。杜潯鎮是沿海人口大鎮、農業大鎮、商貿重鎮,轄有文卿、范陽、正陽等16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總人口14萬人。
B. 漳浦人深土鎮庵下吳村有多少個人口
漳浦縣擁有人口77萬餘人。漳浦縣面積1981平方千米,人口77萬,轄轄16鎮2鄉2民族鄉:綏安鎮、舊鎮、佛曇鎮、赤湖鎮、杜潯鎮、霞美鎮、官潯鎮、石榴鎮、盤陀鎮、...
C. 漳浦縣的行政區劃
1949年10月,分別在城關、石榴、官潯、舊鎮、佛曇、赤湖、杜潯設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和第七區。
1950年廢除保甲制度,全縣分為99個鄉,同時在浯江增設第八區。
1951年,分別在深土增設第九區,在湖西增設第十區。
1952年,又分別在長橋增設第十一區,在沙西增設第十二區。至此,全縣共有12個區,分轄6個鎮135個鄉。
此後,鄉的名稱和轄區屢有更改。
1955年9月,撤銷第十一區(長橋區)、第十二區(沙西區)兩個區,把原屬第十一區的甘棠、葛後、查嶺、青查、溪內等5個鄉劃歸第一區(城關區)管轄。玳瑁、東山兩個鄉劃歸第二區(石榴區)管轄。溪坂、溪西、潭篔、長橋、西坪5個鄉劃歸第三區(官潯區)管轄。同時把原屬第十二區的北旗、高林、高山、嶼頭、河篔、沙西、塗樓、徐坎、蓬山、下寨、白衣等鄉劃歸第七區(杜潯區)管轄。
1955年12月劃東山縣古雷區的岱仔、杏仔、龍口、油澳、下車和港口6個鄉共28個村歸漳浦管轄。同時把全縣重新劃成11個區,各區的名稱均按區公所所在地命名,即城關、石榴、官潯、舊鎮、佛曇、赤湖、杜潯、浯江、深土、湖西、古雷共11區,區下轄6個鎮和170個鄉。
1956年10月,撤銷浯江區和湖西區,改城關區為城關鎮(屬縣直轄鎮),全縣設石榴、官潯、舊鎮、佛曇、赤湖、深土、杜潯、古雷等8個區,區下轄5個鄉級鎮和92個鄉。
1957年3月,原南靖縣程溪區所轄的南浦、馬苑、中西3個鄉劃歸漳浦縣管轄(改屬石榴區)。同年8月,漳浦縣官潯區所轄的董浦、山美、山邊3個鄉劃歸海澄縣管轄。同年12月,官潯區公所遷設長橋,改稱長橋區,並將原石榴區的查嶺鄉劃歸長橋區管轄。同時,全縣行政區劃再做調整,區轄下共有102個鄉和5個鄉級鎮。
1958年3月,撤銷區和直屬鎮的建制,全縣合並為53個鄉(鎮)。
1958年9月,撤銷鄉的建制,全縣先後成立10個人民公社,3個農林場。人民公社把基層政權組織和經濟組織合二為一。公社下面設置管理區,管理區下面設置生產大隊。全縣共分50個管理區256個大隊。
1960年5月,撤銷浯江人民公社,並入舊鎮人民公社,全縣只存9個人民公社。
1961年7月,撤銷管理區,全縣重新劃分為26個人民公社,3個農林場,其名稱如下:
城關公社、霞潭公社、鹿溪公社、石榴公社、象牙公社、盤陀公社、長橋公社、官潯公社、南浦公社、佛曇公社、湖西公社、前亭公社、文安公社、赤嶺公社、深土公社、赤湖公社、車鰲公社、六鰲公社、舊鎮公社、赤土公社、浯江公社、霞美公社、溪仔圩公社、杜潯公社、古雷公社、沙西公社、長橋農場、白竹湖農場、中西林場。
1964年9月,全縣原26個公社合並為17個人民公社,並有5個農場、2個林場、2個鹽場、1個茶場。
1978年3月,從石榴人民公社劃出上洞、盤陀、割埔、和坑、東林、產山、倉里、官陂、通坑、彎坑10個大隊成立盤陀人民公社。
1980年9月,從城關人民公社劃出綏東、綏西、綏南、綏北、南門5個農業生產大隊和1個居民大隊成立城關鎮(1982年3月改為綏安鎮),為縣直屬鎮。
1984年9月,政社分開,原人民公社改為鄉(鎮),原生產大隊改為行政村。全縣有綏安、佛曇、舊鎮3個鎮,城關、石榴、盤陀、長橋、南浦、赤土、杜潯、沙西、古雷、霞美、深土、六鰲、赤湖、前亭、赤嶺、湖西16個鄉(其中赤嶺、湖西為畲族鄉)。
1985年5月,從長橋鄉劃出官潯片的西北、溪坂、錦江、康莊、春建、趙厝、省爐、洪霞、下爐9個村成立官潯鄉。
1987年6月,白竹湖華僑農場分為白竹湖農場和南山華僑茶果場。
1987年8月,從佛曇鎮劃出馬圩、後康、仙都、文安、京野、林埭6個村重設馬坪鄉。
1988年5月,撤銷城關鄉建制,將原城關鄉的行政區劃並入綏安鎮,同時將杜潯鄉和赤湖鄉分別改為杜潯鎮和赤湖鎮。
1989年,全縣共分為5個鎮,15個鄉,11個農、林、茶、鹽場,293個行政村(含居委會),50個作業區和19個工區。各鄉鎮場名稱如下:綏安鎮、舊鎮鎮、杜潯鎮、佛曇鎮、赤湖鎮、赤土鄉、古雷鄉、沙西鄉、霞美鄉、六鰲鄉、深土鄉、馬坪鄉、前亭鄉、南浦鄉、官潯鄉、長橋鄉、石榴鄉、盤陀鄉、湖西畲族鄉、赤嶺畲族鄉、大南坂農場、萬安農場、石古農場、長橋農場、白竹湖農場、南山華僑茶果場、中西林場、下蔡林場、玳瑁山茶場、竹嶼鹽場、杜潯鹽場。
1990年,漳浦縣共轄7鎮(綏安、佛曇、赤湖、舊鎮、杜潯、霞美、官潯)、13鄉(石榴、長橋、南浦、前亭、深土、六鰲、赤土、沙西、古雷、盤陀、馬坪、湖西〈畲族〉、赤嶺〈畲族〉,共有7個居委會、279個村。
1997年,漳浦縣面積1981平方千米,人口77萬,轄轄16鎮2鄉2民族鄉:綏安鎮、舊鎮、佛曇鎮、赤湖鎮、杜潯鎮、霞美鎮、官潯鎮、石榴鎮、盤陀鎮、長橋鎮、前亭鎮、馬坪鎮、深土鎮、六鰲鎮、沙西鎮、古雷鎮、赤土鄉、南浦鄉、湖西畲族鄉、赤嶺畲族鄉,縣政府駐綏安鎮。
2003年,漳浦縣轄17個鎮、2個鄉、2個民族鄉。
2008年,漳浦縣下轄:綏安鎮、舊鎮鎮、佛曇鎮、赤湖鎮、杜潯鎮、霞美鎮、官潯鎮、石榴鎮、盤陀鎮、長橋鎮、前亭鎮、馬坪鎮、深土鎮、六鰲鎮、沙西鎮、古雷鎮、大南坂鎮、南浦鄉、赤嶺畲族鄉、湖西畲族鄉、赤土鄉以及漳浦鹽場、萬安農場和玳瑁山茶場。
D. 杜潯鎮的經濟概況
有耕地4.39萬畝,山地3萬多畝,淺海灘塗1.4萬畝。經開發,已形成四個生產基地:①萬畝「噸糧田」生產基地。②萬畝水果生產基地。③萬畝蔬菜生產基地。④萬畝水產養殖基地。
為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2001年已按計劃完成沙(西)杜(潯)片萬畝現代化示範園區杜潯區域的建設任務。投資投勞修建機耕路9條10.1公里,開挖排灌渠5條,計3.17公里。推廣種植優質水稻1.6萬畝。在萬畝水果中,新發展優質水果2000畝,高位嫁接優質龍眼1000畝。調整蝦池養殖結構2000畝。發展食用菌10萬平方米,花卉面積150畝,全年蔬菜生產面積近4萬畝。
2001年,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9010萬元,全年完成地國稅稅收56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86元。是漳浦南部商貿中心,街市商店林立,市場繁榮。
2011年,全鎮實現農林牧漁總值1.91億元,完成財政總收入13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預計達7050元。
花崗岩蘊藏量豐富,鉀長大斑晶玫瑰石遠近聞名。
鎮辦有文卿、近城、路打三個工業園區,已有冷凍食品廠、罐頭廠等民營、「三資」工業企業12家入戶工業園區,並建成投產。2001年在高速公路互通口處開辟工業園區。
特色產業:
一是特色農業產業。農業產業是杜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我們堅持用發展工業的理念謀劃農業發展,突出調結構和提效益兩條主線,充分挖掘區位資源潛力,農業發展實現擴容提質。經過多年努力,已形成萬畝糧田生產、萬畝水果生產、萬畝無公害蔬菜生產、萬畝水產養殖四個基地,建設出湖裡胡蘿卜、後因小番茄、過洋楊梅三大主導農業產業板塊,培育出立興、農朋、惠農工貿3家規模工業企業,創造出6個市級知名農產品商標品牌、2個省級知名農產品商標品牌、2個中國馳名商標品牌。鎮域范圍內分布著24家農產品加工企業、98家農產品營銷大戶,農副產品遠銷海內外。
二是商貿流通業。杜潯是南部漳浦傳統商貿集鎮和客貨流中轉站,發展商貿流通業的區位優勢突出,現有商業網點超過1000家,餐飲服務業70家,運輸業8家,各種機動車近4000輛,服務區域覆蓋杜潯、霞美、古雷、沙西四鎮近20萬人口。多年來,我們堅持把發展繁榮商貿流通作為經濟增長的重要一極,至於各項工作的重要位置,重點抓好商業布局規劃和交易環境整治,鼓勵民間資本圍繞商貿流通積極創業,推動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商貿流通業轉移,促進人口集中,推動城鎮發展。
當前,杜潯正緊緊圍繞縣委提出的「打造四大基地,建設濱海新城」的目標定位,按照「以港興鎮,以鎮促港」的工作思路,採取「突破重點,激活全局」的工作方法,扎實落實服務古雷港區建設各項部署,全面實施省級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各項工作,帶動經濟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未來,杜潯將以設施完備、環境優美、文明祥和、充滿生氣的現代化宜商、宜居濱海新城區的嶄新形象矗立在金浦大地。
E. 分析古雷港經濟開發區發展石化產業的區位優勢
你好:
(一)優越的地理條件和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
古雷石化產業基地位於福建漳州古雷港經濟開發區。古雷港是全國八大深水良港之一,具有水位深、不淤積、航道寬、風浪小、航泊條件好、緊靠國際航線和擁有充足錨地等優點,具有周邊港口難於媲美的綜合自然優勢。可規劃建設1-30萬噸級順岸式泊位32個。古雷石化基地地處廈門、汕頭兩個特區的中點,北承長三角石化圈,南接珠三角石化群,與台灣隔海相望,具有明顯的對台地緣人緣優勢以及區域經濟協作優勢。古雷經濟開發區距台灣澎湖98海里,距廈門77海里、公路138公里,距汕頭72海里、公路146公里,距香港230海里,具有承東啟西、溝通南北、通江臨海的優勢,區位十分獨特。古雷港區交通非常便捷,有廈深鐵路古雷支線,有瀋海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杜潯互通口至古雷港21公里疏港公路已建成通車),有新杜古線、沿海大通道,有規劃中的港城路。
(二)功能齊全的配套優勢
近年來,古雷開發區努力加快完善港區基礎配套,大力推進填海造地工程、石化啟動項目供水工程、污水處理排海工程、工業固體廢棄物處置場、30萬噸化工碼頭、5萬噸雜貨碼頭、22萬伏供電線路等工程建設,開工建設古雷區域引水工程,加快古雷鐵路支線、古武高速公路前期工作。
(1)引水工程。
古雷區域淡水資源貧乏,並且缺乏控制性水源工程項目。目前古雷開發區只能靠外來水源,主要是有一定調蓄作用的大中型水庫為主:即峰頭、祖媽林及後井水庫等,特別是位於漳江中游的雲霄峰頭水庫將是其最主要的水源。峰頭水庫位於雲霄縣馬鋪鄉峰頭村,是漳江上游的一個龍頭控制性大型水庫,水庫集雨面積333平,方公里,總庫容1.77億立方米,是向雲霄、東山兩縣供水的大型水庫工程。由於庫容量非常可觀,漳州市委、市政府從2010年8月開始,就成立了古雷區域引水工程領導小組,籌劃從峰頭水庫引水至古雷開發區。「古雷區域引水工程」輸水線路起於雲霄縣峰頭水庫,終點至規劃的古雷二水廠,引水規模40萬噸/日。輸水線路總長度49.59公里,總投資5.87億元,預計2年後竣工。
(2)電網建設。
為全面加快推進古雷電網建設,福建省電力公司將建設古雷220千伏油澳變電站,一期將建設2台24萬千伏安主變、220千伏出線4回、110千伏出線4回、35千伏出線12回,將很好地滿足古雷開發區及漳浦電網負荷發展的用電需要,同時為開發區騰龍芳烴等專用用戶的接入創造條件。
(3)古雷新港城建設。
目前正在建設的古雷新港城龍港社區(古雷安置區)是古雷新港城啟動項目之一,位於漳浦縣杜潯鎮,規劃用地面積1564畝,計劃總投資約40億元。項目將按照「功能齊備、設施完善、生活便利、環境優美、保障一體」的原則,配套建設生活小區、醫院、學校、超市、金融機構、酒店等公共服務設施,用於滿足古雷台灣石化產業園區范圍內的群眾搬遷安置及外來人口進駐需要。目前,龍港社區(一期)工程項目佔地200畝,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計劃投資5億元。該項目於今年8月份全面啟動,現已投入資金3600萬元,前期已完成征地1600畝,樣品房已於10月份開工建設。
(三)集約發展的產業優勢
古雷港口經濟開發區規劃總面積278平方公里,規劃總用地116.68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75.58平方公里,海域面積41.1平方公里。區域內人口密度低,有利於建設成海西重要石化產業基地。石化產業園區現階段規劃建設規模為1500萬噸/年煉油裝置、200萬噸/年乙烯裝置、公用工程、碼頭及中下游工廠裝置,並計劃建設乙二醇、苯乙烯、醋酸乙烯、環氧乙烷等石化上、中、下游工廠裝置,總投資約1000億元,計劃五年內建成,年產值可達2200億元。石化化園區規劃建設三套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在中央有關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園區配套設施和石化啟動項目建設進展順利,總投資188億元的騰龍芳烴年產80萬噸對二甲苯工程(PX項目)、翔鷺石化年產150萬噸精對苯二甲酸二期工程(PTA項目)兩個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36億元,將於今年底基本建成。騰龍芳烴PX、翔鷺石化PTA和海順德特種油三個在建石化項目將確保年內竣工,煉化一體化項目前期工作有望取得新突破。海順德特種油品項目是省、市重點工 業項目,由北京海順德集團聯合中鐸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投資11億元人民幣打造,預計明年三月份投產。該項目以騰龍芳烴(漳州)有限公司的抽余油和減壓渣油為原料,計劃年產各類環保型溶劑油45萬噸、高等級道路瀝青100萬噸,預計年銷售收入80億元,上繳稅收6億元。海順德特種油品項目採用國際先進的工藝技術,具有較高的附加值。其中,環保型溶劑油可廣泛運用於石油化工、食品、醫葯、橡膠輪胎等行業;瀝青項目採用殼牌先進的瀝青改性技術和工藝,生產國內緊缺的70號和50號瀝青,可部分代替進口產品,將填補福建省內沒有大型高等級道路瀝青生產企業的空白。
希望能幫到您,滿意請採納,謝謝。
F. 杜潯鎮的歷史沿革
明代,杜潯部分地方屬九都,部分屬十都。清代設保甲,杜潯東部的正陽(今近城)、田邊、院前、橋頭、西浯等保屬九都,下盧(今范陽)、舊城(今文卿)等保屬十都。民國時期統屬第二區(又稱南區)。民國二十九年成立杜潯鎮,只轄鎮區南門、下角、頂角、下東、頂街、三股、大學、灰埕、下雄、城內10保。民國三十三年,埭頭、後因二鄉並入杜潯鎮,全鎮並編為范陽、文卿、原性、過洋、後因、北坂、路打、新墟、城裡、徐 釒 監、山上、林蒼、後姚、路邊、院前、西林16保,人口22958人。新中國初期,杜潯屬第七區,轄杜潯鎮及後姚、山上、城裡、前田、山仔、舊厝、溪、樓內、過洋、路邊、下高11鄉。1956年改為杜潯區,轄杜潯鎮及院前、山東、塔嶺、後因、高山、徐坎、北坂、過洋、嶼頭、沙西、下寨、北旗12鄉。1958年10月成立杜潯人民公社,轄域如杜潯區。1961年劃出高山、蓬山以西各大隊設沙西公社,杜潯公社轄正陽、路打、湖裡、路邊、林前、城裡、范陽、文卿、林蒼、北坂、城外(後改為近城)、徐坎、院前(後改為院邊)、後因、後姚、過洋等16個大隊及一個居委會。1984年8月大隊改為村,公社改為鄉,1988年5月鄉改為鎮。現全鎮常住人口61萬多人,其中農業戶97%,非農業戶3%。
G. 漳浦縣沙西鎮人口多少
沙西鎮人口43379人(2017年)
沙西鎮位於福建漳浦縣西南部,北部為梁山餘脈山地,隔梁山山脈與盤陀鎮交界,東與杜潯鎮交界,西隔梁山蓮花峰(海拔960米)與雲霄縣東廈鎮交界,南臨東山灣海域,全鎮總面積119.35平方千米(2017年) ,海岸線22.5公里,俗稱其地理格局為「三山六海一分田」。
H. 漳浦縣多少人口
漳浦縣常住人口為646838人。
漳浦縣,閩南金三角南部縣份,是福建省漳州市南部沿海縣,唐垂拱二年(686年)置縣,明以後素有「金漳浦」美譽。漳浦縣是著名僑鄉和台胞祖籍地 ,全縣去台人員1.2萬人,台屬2.6萬人,在2300萬多台灣人中漳浦籍佔200多萬。轄17個鄉鎮、9個農林鹽茶場,土地面積1708平方千米。
漳浦縣有南溪、鹿溪、佛潭溪、赤湖溪、杜潯溪、浯江溪等河流,年降水量1600毫米,年均氣溫21.8℃。海岸線216千米,大小島礁178個,海灣6個,港灣5個。漳詔高速公路、324國道、廈深鐵路、漳州沿海大通道過境,水運有下寨和舊鎮碼頭。瀋海高速公路在漳浦設有3個互通口。
歷史沿革:
戰國後期前的夏商西周,屬閩地,後屬於閩越地。公元前222年(秦始皇二十五年,另說秦始皇三十三年),列入秦版圖,屬閩中郡。漢初,以梁山為界,北屬閩越國,南屬南海國。公元前85年(始元二年),屬會稽郡冶縣。晉至南北朝,北屬南安郡龍溪縣。南朝陳朝年間,在今福建設置閩州,後改名作為豐州,州駐地今福州。
隋開皇九年(589年)改名為泉州,大業三年(607年)泉州廢,改為建安郡,領閩、建安、南安、龍溪4縣,駐閩縣,郡治在今天的福州。此時閩境僅有1郡4縣,今漳州境屬建安郡(治在今福州)龍溪縣。不久龍溪縣撤銷並入南安縣,不久南安縣也撤銷。
唐垂拱二年(686)設漳州,並置漳浦、懷恩二縣;開元四年(716)州署由盤陀嶺南麓遷李澳川(今漳浦縣城綏安鎮),開元二十九年後,劃龍溪縣、龍岩縣來屬,懷恩縣並入漳浦縣;786年(貞元二年)州治再徙龍溪縣桂林村(今漳州城區)。天寶元年(742)至乾元二年(759)漳州曾改為漳浦郡。
唐光啟二年(公元886年)王潮三兄弟隨王緒農民軍進入福建,攻下泉州,福建觀察使陳岩委王潮為泉州刺史,至947年,南唐並吞閩國,漳州地為王潮和閩國治地,歷時61年。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 漳浦縣
I. 請問福建漳州漳浦是縣級市嗎還是就漳浦這一地方有多少人口
漳浦不是縣級市.漳州縣級市只有龍海
漳浦縣轄17個鎮、2個鄉、2個民族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795347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綏安鎮
102053
舊鎮鎮
68300
佛曇鎮
52672
赤湖鎮
52695
杜潯鎮
60210
霞美鎮
55534
官潯鎮
23528
石榴鎮
46002
盤陀鎮
25943
長橋鎮
17618
前亭鎮
31184
馬坪鎮
18791
深土鎮
46976
六鰲鎮
24213
沙西鎮
43618
古雷鎮
33242
大南坂鎮
9136
南浦鄉
13490
赤嶺畲族鄉
14498
湖西畲族鄉
24120
赤土鄉
17772
漳浦鹽場虛擬鎮
7909
萬安虛擬鄉
5843
J. 誰知道漳浦縣各鄉鎮的面積和人口
漳浦縣位於中國福建省東南沿海。屬漳州市。1990年人口73.44萬。漢族為主,有畲族等其他少數民族1.86萬。面積1981平方千米。唐垂拱二年(686)置漳浦縣,「漳」取自漳江、「浦」意為水濱。開元二十九年(741)懷恩縣並入。明嘉靖九年(1530)析置詔安縣 。礦產主要有玻璃砂、花崗岩、玄武岩、硅藻土、輝綠岩、高嶺土、鋁土、稀土。土特產主要有對蝦、剪紙、金鍾荔枝酒。名勝古跡主要有威惠廟、黃道周紀念館、趙家堡、海月岩。
漳浦縣轄17個鎮、2個鄉、2個民族鄉:綏安鎮、佛曇鎮、赤湖鎮、舊鎮、杜潯鎮、霞美鎮、官潯鎮、長橋鎮、前亭鎮、深土鎮、六鰲鎮、古雷鎮、盤陀鎮、馬坪鎮、石榴鎮、沙西鎮、大南坂鎮、南浦鄉、赤土鄉、湖西畲族鄉、赤嶺畲族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