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中石油兩個階段三步走指什麼
擴展閱讀
怎麼買石油股票780857 2025-07-30 07:08:09

中石油兩個階段三步走指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6-12 07:03:50

❶ 中國石油科技發展的四個階段是什麼

新中國的成立,為石油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歷史機遇,石油科學技術也隨之發展進步。有以下四個發展階段:
(1)20世紀50年代學習起步階段。
這一階段主要是學習借鑒外國經驗,著手培養石油專業人才隊伍,建立科研機構,開展油氣資源調查,探索發展道路。當時引入蘇聯物探裝備,學習他們的技術和經驗。1951年成立了第一個地震隊,應用「51型」光點式地震儀,使原來主要靠地面地質調查的油氣勘探方法發展到能用物探技術,向覆蓋區查明地下構造。從蘇聯引進的半自動電測儀,用自然電位測井和電阻率測井劃分岩性電性;試油、鑽井技術也基本向蘇聯學習。1954年,玉門油田在蘇聯專家的幫助下,為老君廟油田「L」油藏編制了「邊外注水,頂部注氣」的開發方案,是中國第一個油田開發方案。1955年,克拉瑪依油田的發現是這個時期主要的成果,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發現的第一個大型油田。由於當時中國還沒有足夠的油田開發技術力量,克拉瑪依油田總體開發方案由石油工業部石油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和蘇聯全蘇石油科學研究所共同編制。
(2)20世紀60—70年代自主創新、快速發展階段。
以大慶油田的發現和開發為標志,中國石油工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石油科學技術也跨進了自主創新、快速發展的新階段。
大慶油田的發現,推進了陸相油氣地質理論的建立,使人們徹底擺脫了「陸相貧油」的束縛,積極探索陸相地層生油、成藏的規律。大慶油田的地質家分析了松遼盆地油氣生成、運移、聚集和保存的全過程,提出一個生油凹陷是一個系統的概念。在此系統內,生、儲、蓋、圈等靜態條件和排、運、聚、保等動態過程是一個統一的、相互聯系的整體。這種認識,大大早於西方在20世紀80—90年代提出和流行的「成油系統」理論。
與此同時,深化和推動了湖盆沉積學的研究。大慶油田不斷加深對油藏儲層的認識,從早期小層對比、「油砂體」研究,發展到「細分沉積相」研究,形成了一套「沉積作用—非均質性—油水運動規律」三位一體的沉積微相研究方法,豐富了儲層沉積學和油田開發地質學的理論,而且在指導實踐中為以往各個階段的接替穩產,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基礎。
(3)20世紀80—90年代自主攻關與引進結合階段。
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標志科學春天的到來。1979年,石油工業部召開了第一次全國石油科技工作會議,撥亂反正,恢復建立科研院所和健全科技工作體系。之前,1978年在部機關成立了科學技術司,組成石油工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1979年,又成立中國石油學會。這些是石油科技急起直追、加速發展的重要組織保證。
在國家科委組織全國各行各業重點科技攻關計劃的大背景下,從石油工業實際出發,緊密結合生產需要,組織了多個五年攻關戰役。繼「六五」期間的「天然氣地質」、「數字地震」、「高含水期油田開發調整」、「稠油開采」等重點攻關之後,「七五」期間,組織了「低滲透油田改造」,「灘海、沙漠、黃土塬地震技術」,「定向井、叢式井鑽井」,「保護油層的完井技術」,「化學驅油技術」等系列配套的技術攻關。「八五」期間組織「塔里木盆地油氣勘探」、「天然氣大中型氣田形成條件」、「沙漠公路」、「聚合物驅油」等技術攻關。「九五」期間,組織了「塔里木盆地石油天然氣勘探研究」、「大中型氣田勘探開發研究」、「大慶油田年產5300萬噸至2000年穩產技術研究」、「復合驅三次採油成套技術及礦場試驗研究」等攻關項目,還有「疊合盆地油氣形成富集理論與分布預測」、「大幅度提高石油採收率的基礎研究」,列入國家「973」項目計劃。
(4)世紀之交,國內國外兩個空間互動發展的階段。
20世紀90年代以後,實施「走出去」石油國際化經營戰略,使石油科技進入一個國內發展與國外錘煉相結合的階段。一方面國內繼續為勘探開發更加艱難的目標服務;另一方面要面臨國際市場許多新的挑戰。中國石油開拓海外市場,逐步形成非洲、中亞、南美、中東和亞太五大油氣合作區,在全球29個國家地區執行著近81個油氣投資合作項目。業務范圍從單一的合作開采,向跨國並購、風險勘探和上下游一體化發展。依靠國內長期積蓄的科學技術實力,充分展示中國石油勘探開發水平。在蘇丹l/2/4區塊項目國際招標中,中國石油在與10多家跨國公司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用3年時間高質量、高水平、高速度建成l/2/4區塊項目,在國際舞台樹立了良好的商譽。在秘魯,僅用3年時間,將開發已逾百年的塔拉拉油田,從接手時的年產油僅8萬噸提高到32萬噸,被秘魯媒體評為「20世紀秘魯石油界的最大新聞」。在哈薩克,應用肯基亞克鹽下碳酸鹽岩油藏開發技術,成功開發蘇聯未能開發的油田、打出日產超千噸的高產井,短短三年時間,建成了200萬噸原油生產能力。讓那若爾油田應用氣舉採油新技術,攻克了高含硫防腐、氣舉閥投撈等難題,原油產量由190萬噸/年提升到400萬噸/年。同時中哈原油管道建成,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油氣混輸工藝技術的成功實施,攻克了世界級長距離油氣混輸工藝技術難題。對外工程技術服務,在地面工程建設、鑽井工程、測井、錄井、測試等方面,依靠核心競爭力的不斷增強,搶占市場制高點,努力提高經營管理和國際化運作水平,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在走向國際大市場的過程中,石油科學技術真正接受了檢驗,開闊了視野,增強了新的活力。

❷ 三步走戰略是什麼

1987年10月黨的十三大提出的中國經濟建設分三步走的總體戰略部署:第一步目標,1981年到199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這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已基本實現;

第二步目標,1991年到二十世紀末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目標,到二十一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過上比較富裕的生活。

(2)中石油兩個階段三步走指什麼擴展閱讀

在當時歷史條件下,鄧小平設計的「三步走」戰略,對第三步只做了一個大致的構想。在走完前兩步目標的時候,把第三步目標和步驟進一步具體化,作出新的戰略規劃,是歷史的必然和現實的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7·26」重要講話中,對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作出新闡述、提出新要求,強調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庄嚴承諾。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我們要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而努力,踏上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讓中華民族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❸ 兩步走和三步走的區別

1、內容不同,從戰略目標和戰略步驟關系角度分別闡述清楚「三步走」的提出背景,兩個「三步走」的具體內容。

2、時代不同,主席提出的「三步走」戰略步驟重點是在20世紀的後20年,即前兩步,這20年目標比較具體,21世紀的第三步戰略目標則比較籠統,新「三步走」戰略步驟是對主席提出的「三步走」戰略中第三步戰略目標的具體化,主要是21世紀分階段實現戰略目標的具體步驟。

3、目標不同,主席的「三步走」戰略步驟的第二步目標是達到小康水平,主席提出的「三步走」戰略步驟是在實現「達到小康水平」目標基礎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兩步走」擁抱中國夢

按照規劃,到2020年,中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實現我們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

在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表述變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一是增加了生態上「美麗」的內容,與「五位一體」戰略布局相對應;二是「國家」改為「強國」,顯示出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期盼和自信。

從「全面小康」到「現代化強國」,三十年左右的時間,分為兩步走,「第一步」重在夯實現代化的基礎,「第二步」重在提升強起來,切實而穩健,科學而宏大。

❹ 兩個階段是指哪兩個

兩個階段是指:

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意義目標

改革開放之後,中國共產黨提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戰略目標,隨後在解決人民溫飽問題、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這兩個目標提前實現的基礎上,提出「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

如今,經過長期不懈奮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在此時提出分兩個階段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既與之前的目標一脈相承,又在新時代與時俱進。

❺ 十三大「三步走」與十九大「兩個階段」發展戰略之間是什麼關系

承繼關系。十九大「兩個階段」是對十三大「三步走」的繼承和發展。


1、1987年10月黨的十三大提出的中國經濟建設分三步走的總體戰略部署:

第一步目標,1981年到199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這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已基本實現;

第二步目標,1991年到二十世紀末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目標,到二十一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過上比較富裕的生活。

2、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了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來安排:

第一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第二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❻ 新三步走戰略指哪三步

2010年前,是第一步,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奮斗目標是: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寬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從2010年到2020年,是第二步,根據十六大的規劃,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的目標;從2020年到2050年,是第三步,通過30年的奮斗,基本實現現代化。

(6)中石油兩個階段三步走指什麼擴展閱讀:

「新三步走」戰略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對鄧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戰略的進一步展開。這對於全面繼承和完成鄧小平的現代化「三步走」戰略,全面規劃黨和國家未來50年發展的藍圖,是非常必要的;對全面落實「三個代表」要求,凝聚全國人民的力量,向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邁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是非常有利的。

是新世紀率領全黨全國人民努力奮斗的方向和旗幟。比較起來,「新三步走」戰略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將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新三步走」戰略是在新的歷史階段和時代條件下,中國人民全面加速實現現代化的努力與追求。

完成這個階段之時,中國社會的面貌將煥然一新,不僅完全實現了小康,而且全面進入了現代化社會,中國人民千百年來夢寐以求的理想將得以實現。一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實現現代化,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事業和壯舉,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可以說是開辟歷史的新紀元。

❼ 「三步走」發展戰略的主要內容

第一步,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一九八○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這個任務已經基本實現。第二步,到本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個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然後,在這個基礎上繼續前進。」十五大「三步走」戰略 十五大把第三步戰略目標進一步具體化,提出了三個階段性目標: 第一步,21世紀第一個1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第二步,再經過10年的努力,到建黨100周年時,使國民經濟更加發展,各項制度更加完善; 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建國100周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從而使「三步走」的戰略和步驟更加具體明確。 新時代的「三步走」戰略 黨的十九大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作出戰略安排,特別是,分兩個階段來安排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這三十年,實際上也構成了新「三步走」。 第一步,從現階段到2020年,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第二步,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第三步,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拓展資料:一、強軍「三步走」 在十九大報告中,為強軍建設規劃了「三步走」。具體來說: 第一步,確保到2020年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戰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同國家現代化進程相一致,全面推進軍事理論現代化、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軍事人員現代化、武器裝備現代化; 第二步,力爭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第三步,到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 二、鄉村振興「三步走」 按照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部署,將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將分三步走: 第一步,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 第二步,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 第三步,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世界科技創新強國「三步走」 第一步,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有力支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 第二步,到2030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發展驅動力實現根本轉換,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大幅提升,為建成經濟強國和共同富裕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為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支撐。 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三步走戰略 第一步,到我們黨成立100年時,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顯成效; 第二步,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第三步,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鞏固、優越性充分展現

❽ 三步走戰略的第三步是什麼

第三步目標,到二十一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過上比較富裕的生活。

前兩步:

第一步目標,1981年到199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這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已基本實現;

第二步目標,1991年到二十世紀末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

量變和質變的辨證關系對於黨提出的三步走戰略目標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三步走戰略目標就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由部分、階段性質變到根本性質變的過程,是量變和質變相互轉化關系的生動體現。

在發展戰略中,每一步都有相應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標准,規定在第一步走向第二步時,我國將從「溫飽型」走向「小康型」,從第二步走向第三步時將從「小康型」走向「比較富裕型」,層層遞進,不斷積累,最後實現社會主義目標,進行質的飛躍。

2、在每一個階段中,量變和質變不斷滲透。溫飽型、小康型和比較富裕型階段里都包含著質變和量變的過程,在每一個量變中有部分質變,質變中又有量的擴張,國民生產總值不斷增長,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改善,推動國民經濟向前推進。

3、在邁向社會主義的進程中,必須把遠大的建設目標和埋頭苦乾的精神結合起來。因為三階段的目標是社會主義建設進程中的一個個質變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通過全國人民長期的艱苦努力,一步一步才能達到,如果沒有各項工作的量的積累,這些目標是無法實現的。

4、實現這些目標離不開每個人的努力。每個人的工作影響著總的量的積累。因此,必須做好本職工作,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三步走戰略

❾ 思考:如何理解「三步走」戰略目標和新「兩步走」戰略目標之間的關系

新時代兩步走戰略安排提前了15年,充分表明發展的成就巨大,表明未來發展的潛力仍然很大。

新中國成立以來,歷代中國共產黨人都把實現現代化視為發展的最高目標。但是,現代化是長期的、系統的、分階段的過程,是與時俱進的動態歷史進程。由於每個發展時期所面臨的國際國內條件、環境不一樣,發展基礎不同,所提出的奮斗目標也各有差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是階段性和連續性的統一,新時代兩步走戰略安排,把原來設定的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提前了15年,充分表明我們以往發展的成就巨大,表明未來我國發展的潛力仍然很大,長期向好的態勢不會改變。因此,從實現現代化發展目標的宏偉藍圖及階段性要求來看,新時代兩步走戰略與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邏輯是高度契合的。

(9)中石油兩個階段三步走指什麼擴展閱讀:

新時代兩步走戰略的相關要求規定:

1、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2、從戰略上來謀劃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後的又一個30年的發展目標和路徑,將為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提供保證,這體現了我們黨應有的歷史擔當和使命追求。

❿ 中國能源兩個階段的分界線是哪一年

1991年。

在我國處於能源自給有餘的階段時,煤炭,石油,天然氣和水電都處在自給有餘的狀態,特別表現在煤炭。

能源轉型:

中國能源轉型的路線問題可以用一句話來表述,擺脫煤炭依賴,跨躍油氣時代,融入新能源電氣化的未來,正如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提出的,要通過三步走實現我國的能源變革轉型,即增量替代,存量替代,全面轉型。

化石能源開發利用的外部影響特點是,有限的資源,破壞生態環境,危害公眾身體健康和排放溫室氣體,化石能源制約了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水平的提高。

能源既是經濟的一部分,又是經濟運行的基礎,能源對社會發展,國家安全,生態環境,人們生活和社會文明有重大影響,是現代化進程中的關鍵問題,從全球視野探索國家和地區的現代化,必須研究國際現代化,事關中國全局的能源,其未來20年的發展戰略應是國際化,這是面對中國能源態勢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