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上產石油的國家有哪些
1、委內瑞拉
委內瑞拉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按照其每日消耗74.6萬桶計算,在不考慮其他出口等消耗增長的因素前提下,其存儲可供其使用775年。石油產業是其經濟命脈,該項所得占委內瑞拉出口收入的約80%。
2、沙烏地阿拉伯;沙烏地阿拉伯擁有世界上最多的石油儲存,其國家90%的經濟來自於出口石油燃料,名副其實的「石油王國」。在不考慮其他出口等消耗增長的因素前提下,其存儲可供其使用273年
3、加拿大;加拿大的石油97%以上的石油皆為油砂,大部分都用於了出口,在不考慮其他出口等消耗增長的因素前提下,其石油存儲可供其使用217年。
4、伊朗;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產國、歐佩克第二大石油輸出國,其國家工業主要以石油開采為主,國家經濟命脈和外匯也主要以石油為主要來源
5、伊拉克;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原油儲量本是世界排名第四,在伊拉克石油是國家的經濟支柱,工業也主要跟石油有關,70%的天然氣屬於石油伴生氣。
6、科威特;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儲量豐富,國民的經濟支柱主要以石油的出口和天然氣為主;
7、中國;一直都被稱為「進口原油大國」,但其實我們國家的石油資源其實也很豐富,雖然發現了大油田,但是由於技術和時間問題,開采量可能不是很大,加上要維持穩定,所以一直都進口大量的原油
8、阿聯酋;工業主要以石油化工工業為主,1962年的時候就成為了世界第五大原油出口國、阿拉伯第二大原油生產國;
9、俄羅斯;地大物博,是世界上自然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石油儲量也很豐富;
10、利比亞;曾經依靠著豐富的石油資源,富甲非洲,但是由於局勢動盪不穩定,所以利比亞的出口石油有一定的減少,石油是利比亞的經濟命脈和主要支柱,國家工業也是主要依靠石油來發展的。
(1)非洲石油產業有多少擴展閱讀:
我國石油資源集中分布在渤海灣、松遼、塔里木、鄂爾多斯、准噶爾、珠江口、柴達木和東海陸架八大盆地;天然氣資源集中分布在塔里木、四川、鄂爾多斯、東海陸架、柴達木、松遼、鶯歌海、瓊東南和渤海灣九大盆地。
油的顏色非常豐富,有甚紅、金黃、墨綠、黑、褐紅、至透明;石油的顏色是它本身所含膠質、瀝青質的含量決定的,含的越高顏色越深。
我國華北大港油田有的井產無色石油,克拉瑪依石油呈褐至黑色,大慶、勝利、玉門石油均為黑色。無色石油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原蘇聯巴庫、羅馬尼亞和印尼的蘇門答臘均有產出。
⑵ 非洲石油產量最多的國家是
奈及利亞。奈及利亞是非洲能源資源大國,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和世界第六大石油出口國,也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歐佩克)成員國之一。石油工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也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歐佩克)成員國之一。
石油工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尼聯邦政府財政收入的85%、國內生產總值的20%~30%來源於石油行業。尼財政收入主要靠石油出口和稅收。2013年尼稅收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2.1%,其中石油稅收佔8.5%,非石油稅收佔3.6%。2015年尼三級政府財政收入為5.8萬億奈拉。
(2)非洲石油產業有多少擴展閱讀:
奈及利亞自然資源豐富,截止2014年已探明具有商業開采價值的礦產資源包括天然氣、煤、礬土、鉭鐵礦、黃金、鐵礦石、石灰石、錫、鈮、石墨和鋅等30多種礦藏。盡管這些自然資源有很大的儲量,但該國的採掘工業還處於初級階段。
尼原為農業國。20世紀70年代起成為非洲最大的產油國,為改變本國經濟對石油工業的過多依賴,尼政府已實施天然氣開發戰略,大力開發國內豐富的天然氣資源,以達到推動經濟發展和增加政府收入的目的。
自1970年代以來,石油出口逐漸成為該國最主要的經濟來源。石油出口收入占出口總收入的98%,占國家總收入的83%。奈及利亞是非洲第一大經濟體。
⑶ 非洲最大石油生產國是哪個國家
奈及利亞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和世界第六大石油出口國,也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之一。已探明石油儲量270億桶,以目前開采速度可再開采30年。
日利亞。
報道援引安哥拉天主教大學調研中心最近發表的《安哥拉2005年經濟報告》指出,據最新發現,安石油儲量應為200億至228億桶。根據目前每年平均提高的生產比例,可開采至2040年。
在2000-2005年間,安哥拉的石油生產量每年平均增加10%;在2005-2010年間,年均增幅將升至16.8%;而奈及利亞在上述時間段的增幅分別為5.8%和8.2%。
據安哥拉政府2002年公布的數據,該國當時已探明石油儲量為120億桶,可開采15年。
⑷ 目前主要的石油生產國、出口國和進口國是哪幾個
出口國1、沙特
石油工業是沙特經濟的主要支柱,為世界最大石油輸出國。近年來,沙受益於國際油價攀升,石油出口收入豐厚,經濟保持較快增長。政府大力建設和改造國內基礎和生產設施,繼續推進經濟結構多元化、勞動力沙特化和經濟私有化,努力擴大采礦和輕工業等非石油產業,鼓勵發展農業、漁業和畜牧業,積極吸引外資,保護民族經濟。 2、俄羅斯
俄羅斯是世界經濟大國,自然資源非常豐富。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和天然氣等礦產品、金屬及其製品、化工產品、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寶石及其製品、木材及紙漿等;主要進口商品是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食品和農業原料產品、化工品及橡膠、金屬及其製品、紡織服裝類商品等。 3、伊朗
經濟以石油開采業為主,胡齊斯坦為石油工業區與重要出海門戶。也發展煉油與石油化工,以及鋼鐵、機械等工業部門。石油和天然氣儲量豐富。石油是伊朗的經濟命脈,目前伊朗是世界第二大原油出口國。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930億桶,佔世界總儲量的10%,居於世界第五位。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為24萬億立方米,佔世界總儲量的16%,僅次於俄羅斯,居世界第二位。
4、科威特
科威特石油和天然氣儲量豐富,現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968億桶,佔世界儲量的10.8%,居世界第四位。南部的布爾干油田為世界最大油田之一。天然氣儲量為1.498萬億立方米,佔世界儲量的1.1%。石油是科威特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和國民經濟的支柱,財政收入90%以上來自石油。其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0%,占出口創匯的95%。1978年產原油11,000萬噸(1991年為631.5萬噸),為世界主要產油國之一。 5、奈及利亞
奈及利亞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和世界第六大石油出口國,也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成員國之一。尼原為農業國。七十年代起成為非洲最大的產油國,農業日漸萎縮。資源豐富。已探明有30多種礦藏。主要有石油、天然氣、錫、煤、石灰石等。迄今已探明石油儲量270億桶,居世界第九位,以目前開采速度可再開采30年。 6、瑞典
瑞典實行發達的私營工商業與比較完善的國營公共服務部門相結合的「混合經濟」,以高工資、高稅收、高福利著稱。 森林、鐵礦和水力是瑞典的三大自然資源,在此基礎上發展並形成了采礦冶金、林業造紙、電力和機械製造四大傳統工業體系。 作為一個具有豐富的木材、鐵礦、水力資源的國家,瑞典著重發展以出口為導向的工業化經濟。工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82%的工業品出口到國外。 7、阿聯酋
以石油生產和石油化工工業為主,同時注重發展經濟多樣化。政府在發展石化工業的同時,把發展多樣化經濟,擴大貿易,增加非石油收入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例當作其首要任務,注意利用天然氣資源,發展水泥、煉鋁、塑料製品、建築材料、服裝、食品加工等工業,重視發展農、牧、漁業;政府充分利用各種財源,重點發展文教、衛生事業,完成和擴大在建項目。 8、印度尼西亞
1968年以來,特別是80年代調整經濟結構和產品結構後,經濟發展取得一定成就。第一個25年長期建設計劃中,國民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通貨膨脹控制在10%以內。1994年4月進入第二個25年長期建設計劃,即經濟起飛階段。政府進一步放寬投資限制,吸引外資,並採取措施大力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旅遊、增加出口。 9、巴西
巴西擁有拉美最為完善的產業體系,經濟實力居拉美首位。歷史上巴曾經一度是單一農業經濟國家,蔗糖、咖啡等為其主要經濟作物。20世紀初,巴西開始工業化進程。從五十年代起,巴西推行「進口替代」經濟模式,並依靠大量舉借外債獲得了經濟騰飛,其中1967-1974年經濟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0.1%,創造了「巴西奇跡」,並初步建立起了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其後近20年的時間里,巴一直為外債和通貨膨脹所困擾,經濟發展陷於停頓。 10、伊拉克
以石油業為主,農牧業也占重要地位。北部油區通過油管在黎巴嫩、敘利亞與土耳其的地中海港口輸出原油,南部油田通過油管至沙烏地阿拉伯的紅海岸延布油港輸出原油。有煉油與石油化工以及紡織、食品、煙草、水泥等工業。兩河平原的灌溉農業已有數千年歷史。主要農產品有小麥、黑麥、大麥、稻米、棉花、煙草、溫帶水果與椰棗等。椰棗輸出量居世界首位。畜牧業偏重在東北部地區,養值牛、羊、驢、馬,西南部乾旱高原上有游牧業。
⑸ 非洲石油產量最多的國家是
非洲石油產量最多的國家是奈及利亞。
奈及利亞是非洲能源資源大國,是非洲第一大石油生產和出口大國。截止2014年已探明石油儲量居非洲第二、世界第十;已探明天然氣儲量居非洲第一、世界第八;已探明76種礦產中有34種具備商業開采價值。
奈及利亞自然資源豐富,截止2014年已探明具有商業開采價值的礦產資源包括天然氣、煤、礬土、鉭鐵礦、黃金、鐵礦石、石灰石、錫、鈮、石墨和鋅等30多種礦藏。盡管這些自然資源有很大的儲量,但該國的採掘工業還處於初級階段。
截止2014年9月已探明石油儲量372億桶,居非洲第二位,世界第十位,以開采速度可再開采30年。奈及利亞天然氣資源也很豐富,已探明天然氣儲量達5.3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八和非洲第一位,已開發量僅占總儲量的12%。煤儲量約27.5億噸,為西非唯一產煤國。森林覆蓋率為17%。
(5)非洲石油產業有多少擴展閱讀
奈及利亞的自然資極其豐富,主要包括:
1、滑石
奈及利亞滑石儲量估計超過1億噸,主要分布在尼日、奧雄、科濟、誇拉、奧貢、塔拉巴和卡杜納等州。奈及利亞目前處於運營狀態的滑石加工廠僅有兩家,為中等規模,均位於尼日州。
2、鐵礦石
奈及利亞擁有30多億噸的鐵礦石,主要分布在科濟、厄努古、尼日、贊法拉和卡杜納等州。正在開採的是位於科濟州Itakpe地區的晶體狀鐵礦,主要供應給Aladja和Ajaokuta兩家大型鋼廠。而位於科濟和厄努古兩州的鮞粒岩鐵礦尚有待大規模開發。
3、黃金
奈及利亞西部地區片岩帶分布有沖積金礦和原生金礦。部分地區的沖積金礦正在開采中。在奈及利亞西北部和西南部已發現適合於大規模商業化開採的原生金礦。這些原生金礦處於淺層,等級相對較高,每盎司黃金的生產成本估計為約50美元。
4、瀝青
奈及利亞天然瀝青主要分布在翁多州,為420億噸左右,幾乎為該國原油儲量的兩倍探明儲量,僅次於委內瑞拉。如能得到充分開發,不僅能夠滿足該國道路建設的需要,還能夠創造外匯收入。技術分析顯示,奈及利亞瀝青可直接製成瀝青粘接料。
5、岩鹽
鹽泉主要分布在高原州的Awe地區、埃本伊州的Abakaliki地區和依莫州的Uburu地區,岩鹽則主要分布在貝努埃州。據統計,奈及利亞岩鹽儲量為150億噸,但其食鹽、燒鹼、氯、小蘇打、次氯酸鈉和過氧化氯等產品的國內需求量超過100萬噸。
⑹ 世界石油資源分布情況如何
據美國《油氣雜志》2011年12月年最新的數據顯示,世界原油的分布從總體上來看極端不平衡:從東西半球來看,約3/4的石油資源集中於東半球,西半球佔1/4;從南北半球看,石油資源主要集中於北半球;從緯度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北緯20°~40°和50°~70°兩個緯度帶內。波斯灣及墨西哥灣兩大油區和北非油田均處於北緯20°~40°內,該帶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儲量;50°~70°緯度帶內有著名的北海油田、俄羅斯伏爾加及西伯利亞油田和阿拉斯加灣油區。
● 中東波斯灣沿岸
中東海灣地區地處歐、亞、非三洲的樞紐位置,原油資源非常豐富,被譽為「世界油庫」。據美國《油氣雜志》2011年12月數據顯示,世界原油探明儲量為2086億噸。其中,中東地區的原油探明儲量為1095億噸,約佔世界總儲量的52%。在世界原油儲量排名的前十位中,中東國家佔了五位,依次是沙烏地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聯酋。其中,沙烏地阿拉伯已探明的儲量為362.36億噸,居世界首位;伊朗已探明的原油儲量為207.08億噸,居世界第四位。
● 北美洲
北美洲原油儲量最豐富的國家是加拿大、美國和墨西哥。加拿大原油探明儲量為237.84億噸,居世界第三位。美國原油探明儲量為28.33億噸,主要分布在墨西哥灣沿岸和加利福尼亞灣沿岸,以得克薩斯州和俄克拉何馬州最為著名。阿拉斯加州也是重要的石油產區。美國是世界第三大產油國,但因消耗量過大,每年仍需進口大量石油。墨西哥原油探明儲量為13.92億噸,是西半球第三大傳統原油戰略儲備國,也是世界第七大產油國。
● 歐洲及歐亞大陸
歐洲及歐亞大陸原油探明儲量為151.73億噸,約佔世界總儲量的7.3%。其中,俄羅斯原油探明儲量為82.2億噸,居世界第八位,但俄羅斯是世界第一大產油國,2011年的石油產量為5.16億噸。中亞的哈薩克也是該地區原油儲量較為豐富的國家,已探明的儲量為41.1億噸。挪威、英國、丹麥是西歐已探明原油儲量最豐富的三個國家,分別為7.29億噸、3.87億噸和1.23億噸,其中挪威是世界第14大產油國。
● 非洲
非洲是近幾年原油儲量和石油產量增長最快的地區,被譽為「第二個海灣地區」。2011年底,非洲探明的原油總儲量為170.15億噸,主要分布於西非幾內亞灣地區和北非地區。
利比亞、奈及利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和蘇丹排名非洲原油儲量前五位。奈及利亞是非洲地區第一大產油國。目前,奈及利亞、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和埃及等5個國家的石油產量占非洲總產量的85%。
● 中南美洲
中南美洲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生產和出口地區之一,也是世界原油儲量和石油產量增長較快的地區之一。委內瑞拉、巴西和厄瓜多是該地區原油儲量最豐富的國家。2011年底,委內瑞拉原油探明儲量為289.27億噸,居世界第二位。2011年底,巴西原油探明儲量為19.16億噸。巴西東南部海域坎坡斯和桑托斯盆地的原油資源是巴西原油儲量最主要的構成部分。厄瓜多位於南美洲大陸西北部,是中南美洲第三大產油國,境內石油資源豐富,主要集中在東部亞馬遜盆地。另外,在瓜亞斯省西部半島地區和瓜亞基爾灣也有少量油田分布。
● 亞太地區
亞太地區原油探明儲量約為62.14億噸,也是目前世界石油產量增長較快的地區之一。中國、印度、越南和馬來西亞是該地區原油探明儲量最豐富的國家,分別為27.88億噸、12.24億噸、6.03億噸和5.48億噸。中國和印度雖原油儲量豐富,但是每年仍需大量進口。
⑺ 非洲石油產量最多的國家是哪一個
非洲石油產量最多的國家是奈及利亞,奈及利亞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和世界第六大石油出口國,也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成員國之一。
奈及利亞聯邦共和國,位於6°27′N,3°24′E,處於西非東南部的國家,非洲幾內亞灣西岸的頂點,鄰國包括西邊的貝南,北邊的尼日,東北方隔查德湖與查德接壤一小段國界,東和東南與喀麥隆毗連,南瀕大西洋幾內亞灣。奈及利亞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國,總人口1.73億,占非洲總人口的16%,也是非洲第一大經濟體,2013年,奈及利亞國內生產總值(GDP)5099億美元。
奈及利亞是非洲能源資源大國,是非洲第一大石油生產和出口大國。截止2014年已探明石油儲量居非洲第二、世界第十;已探明天然氣儲量居非洲第一、世界第八;已探明76種礦產中有34種具備商業開采價值。
⑻ 據非洲有20個出產石油的國家,請問具體是哪些國家
利比亞——295億桶,佔世界原油總儲量的2.81%(以下同);奈及利亞——240億桶,佔2.29%;阿爾及利亞——92億桶,佔0.88%;安哥拉——54億桶,佔0.52%;埃及——37億桶,佔0.35%;加彭——25億桶,佔0.24%;剛果(布)——15億桶,佔0.14%;蘇丹——6億桶,佔0.06%;喀麥隆——4億桶,佔0.04%;突尼西亞——3億桶,佔0.03%;其他國家——3億桶,佔0.03%。非洲總計——774億桶,佔世界原油總儲量的7.39%。(截止2002年探明儲量)
⑼ 奈及利亞石油工業概況是什麼
奈及利亞因其豐富的黑色資源一直被譽為非洲大陸的「黑珍珠」。目前,奈及利亞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和世界第八大石油出口國,同時也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成員國之一。截至2008年8月,探明石油儲量336億桶。天然氣資源也很豐富,居世界第七、非洲第一。
奈及利亞長期以來一直是非洲的最大產油國,其石油最高日產量曾達到260萬桶。然而,該國生產石油的南部地區的動盪不安局勢,自2006年1月以來就使該國的石油日產量減少了1/4。但不久,奈及利亞就以192萬桶的日產量超過了安哥拉,重新成為非洲第一大產油國。奈及利亞的石油形勢也對國際石油市場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奈及利亞發現石油的歷史可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1958年第一口油井開始工業化生產,這比國家的獨立早了整整兩年。
為了開采奈及利亞豐富的石油資源,奈及利亞建立國家石油公司,發揮資源優勢,以吸引西方跨國公司前來合作。如今,奈及利亞的石油產量95%來自合資生產,即以奈及利亞國家石油公司(NNPC)為一方,殼牌、雪佛龍、埃克森美孚、康菲、道達爾等跨國集團為另一方組成合資公司共同開發,NNPC原則上佔60%股份。如今,石油收益已佔到政府財政收入95%以上。在奈及利亞,殼牌所佔石油份額最大,合資公司所產的石油占奈及利亞全國總產量40%~50%,其次是雪佛龍、埃克森美孚、道達爾、阿吉普等公司。
隨著油價的上漲,石油收益越來越成為奈及利亞經濟的重要支柱。目前,石油工業的產值佔到奈及利亞國內生產總值的20%~30%,奈及利亞外匯收入的95%和聯邦政府財政收入的80%都來源於石油工業。近幾年,奈及利亞石油年出口額均超過100億美元,但對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非洲國家來說,這對於奈及利亞想擺脫貧困還遠遠不夠。
奈及利亞今後的石油產量將大部分來自深水開發,如表27-1所示的大項目在2006—2010年提供80萬~85萬桶的新增石油日產量。
表27-1奈及利亞的深水油田開發項目
⑽ 非洲幾內亞灣的石油儲量佔世界總量的百分之多少
幾內亞灣是非洲最大的海灣,沿岸10多個國家及臨近地區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儲量超過800億bbl,約佔世界總儲量的10%。2001年全球新探明的80億bbl原油中有70億bbl出自幾內亞灣地區。同中東的波斯灣一樣,幾內亞灣正因石油而升溫,成為世界關注的熱點地區。幾內亞灣資源潛力巨大,目前幾內亞灣探明擁有油氣資源的國家包括奈及利亞、赤道幾內亞、喀麥隆、加彭、剛果(布)、安哥拉、聖多美和普林西比以及靠近幾內亞灣的查德等國。
幾內亞灣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