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齊白石的簡介和他的畫
齊白石(1863-1957),現代傑出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原名齊璜,純芝,字渭青、號白石、瀕生、阿芝、借山吟館主者、寄萍老人等。湖南湘潭人。十二歲學粗木工,後做雕花木匠,兼習畫。亦習詩文,書法、篆刻,初為畫工,為鄉里人畫衣冠像。六十歲後定居北京,以賣畫、刻印為職業。生平推崇徐渭、朱耷、石濤、吳昌碩等前輩諸家,重視創新,不斷變化,創造了獨特不群的風貌。所畫作品,都洋溢著對生活的熱愛。其篆刻朴茂有力,書法剛勁沉著,詩文、畫論也有獨到之處。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團委員,美術家協會主席。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齊白石的蝦,栩栩如生,情趣盎然。懂得筆墨也善於操縱筆墨的齊白石,他在下筆畫蝦時,既能巧妙地利用墨色和筆痕表現蝦的結構和質感,又以富有金石味的筆法描繪蝦須和長臂鉗,使純墨色的結構里也有著豐富的意味,有著高妙的技巧。
Ⅱ 齊白石創立了什麼畫派
齊白石創立了「紅花墨葉」畫派。
Ⅲ 齊白石的畫可否與畢加索的畫相媲美
我們說,齊白石的畫完全可以和畢加索的畫相媲美。
齊白石和畢加索,一個是中國畫藝術巨匠,一個是西方油畫藝術泰斗。齊白石的國畫造詣達到極致,畢加畫是抽象立體主義油畫的開創者。他們分別代表了中西方繪畫藝術的頂尖水平,他們都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畫家,同時又都是著名的長壽畫家。
據資料介紹,畢加索十分推崇中國畫,晚年他還習練了不少中國畫作,而且他臨摹的就是齊白石的畫。畢加索說,「真正的藝術在東方,在中國」。
作為兩位畫技同樣精湛成就同樣卓著的畫家,齊白石和畢加索是中西方繪畫藝術的傑出代表,他們都是建樹非凡非常了不起的繪畫藝術大師。
Ⅳ 《谷穗螞蚱圖》是齊百石的油畫嗎
齊白石是畫國畫的,他沒有畫過油畫,你說的這張圖如果是油畫,那肯定不是他畫的
Ⅳ 齊白石和張大千的油畫各有什麼不同和特點怎麼鑒別真假
齊白石的繪畫特點:齊白石在繪畫藝術上受陳師曾影響甚大,齊白石同時吸取吳昌碩之長。齊白石專長花鳥,筆酣墨飽,力健有鋒。但畫蟲則一絲不苟,極為精細。齊白石還推崇徐渭、朱耷、石濤、金農。尤工蝦蟹、蟬、蝶、魚、鳥、水墨淋漓,洋溢著自然界生氣勃勃的氣息。山水構圖奇異不落舊蹊,極富創造精神,篆刻獨出手眼,書法卓然不群,蔚為大家。齊白石的畫,反對不切實際的空想,齊白石經常注意花、鳥、蟲、魚的特點,揣摩它們的精神。齊白石曾說:為萬蟲寫照,為百鳥張神,要自己畫出自己的面目。齊白石的題句非常詼諧巧妙,齊白石畫的兩只小雞爭奪一條小蟲,題曰;「齊白石日相呼」。一幅《棉花圖》題曰:「花開天下暖,花落天下寒」。《不倒翁圖》題「秋扇搖搖兩面白,官袍楚楚通身黑。」
張大千的繪畫特點:和許多畫家一樣,張大千也同樣經歷了描摹之路。在近代像大千那樣廣泛吸收古人營養的畫家是為數不多的,他師古人、師近人、師萬物、師造化,才能達到「師心為的「的境界。他師古而不擬古,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同時,他還想到了創新,最後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發展了潑墨,創造了潑彩、潑彩墨藝術,同時還改進了國畫宣紙的質地,然而思想的先行者往往是孤獨的,在他五言絕句《荷塘》有「先生歸去後,誰坐此船來」之句,似乎暗示著後來者繼續他的道路。
鑒別真假辦法:
第一,要牢牢掌握書畫的用筆之法,或者說是他的藝術風格。
第二,署款書畫作品上的署款和題跋,是書畫鑒定的重要依據,也是偽者下功夫最多的地方。
書畫鑒定是一門學問,除了要掌握必要的知識外,還要多看實物,努力提高自己的眼力,紙上談兵是搞不好鑒定工作的。
Ⅵ 齊白石的藝術風格和藝術地位分別是什麼
風格:
濃厚的鄉土氣息,純朴的農民意識和天真浪漫的童心,富有餘味的詩意,是齊白石藝術的內在生命。
熱烈明快的色彩,墨與色的強烈對比,渾朴稚拙的造型和筆法,工與寫的極端合成,平正見奇的構成,作為齊白石獨特的藝術語言和視覺形狀,相對而言則是齊白石藝術的外在生命。
現實的情感要求與之相適應的形式,而這形式又強化了情感的表現,兩者相互需求、相互生發、相互依存,共同構成了齊白石的藝術生命,即齊白石藝術的總體風格。
地位:是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為木工,後以賣畫為生,五十七歲後定居北京。擅畫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筆墨雄渾滋潤,色彩濃艷明快,造型簡練生動,意境淳厚朴實。所作魚蝦蟲蟹,天趣橫生。
Ⅶ 齊白石是不是油畫家
不是油畫家,而是國畫家;
齊白石(1864─1957),原名純芝,字渭青,後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白石山翁。湖南湘潭人。近現代中國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為木工,後以賣畫為生,五十七歲後定居北京。擅畫花鳥、蟲魚、山水、人物,衰年變法,筆墨雄渾滋潤,色彩濃艷明快,造型簡練生動,意境淳厚朴實。所作魚蝦蟲蟹,天趣橫生。其書工篆隸,取法秦漢碑版,行書饒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亦能詩文。曾任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
Ⅷ 齊白石是我國的油畫大師對嗎
不是,是國畫大師,尤其以畫蝦著名
Ⅸ 齊白石是什麼畫派的啊
京津畫派主要指北京和天津地區的畫家。基本上沿襲了清代正統派的畫學思想,標榜清代「四王」,強調繼承古法。
京津畫派的形成首先是有其人文地理基礎,華北地區特有的自然風光、人文歷史和兩市地域相連,交通方便、信息相通的文化氛圍為畫派提供了寬闊的平台,獨具特色的文化圈為畫派提供了取之不盡的藝術營養。北京是遼代南京,金代中都、元代、明代、清代和民國北洋政府的首都,歷史文化名城。天津是我國近代重要工業城市和港口,北方海陸交通樞紐,是北京出海的重要門戶。京津兩市相距120公里,文化相融,命運相系,兩市互動,再加上華北大平原上的各大城市,形成了一個以地域為基礎的經濟文化圈。近現代史上的社會變化,又為京津畫派的形成提供了歷史機遇。京津畫派的形成,主要是在辛亥革命後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19年,金城、陳師曾等人發起組織了著名的「中國畫學研究會」,以「精研古法,博取新知」為宗旨,此後又發起成立了「湖社畫會」,以此為基礎,最終形成現在的京津畫派。
以甲國畫研究會和湖社為骨幹形成的京津畫派的畫家們沒有統一的藝術模式,創作自由,但是有三個共同點:1、大多以賣畫為生;2、大多有個人風格;3、大多不是北京籍。
京津畫派的特色
(一)西方繪畫理念和技法在國畫中得到滲透
畫壇領袖金城和陳師曾引進了一些西方美學理念的新思想,並對國畫進行系統的院校教育,保證了二十世紀下半葉專業畫家隊伍的穩定增長。
北京的齊白石是把中國的傳統國畫經過創新成為一代大師,天津的劉奎齡是能夠融合中西技法於一爐的畫家。
(二)各地傳統國畫技藝在此得到交流
各地傳統國畫的代表人物有傑出畫家黃賓虹以及蕭俊賢、陳半丁、姚華、蕭瑟、湯滌、俞明、王雲、胡佩衡、祁昆、陳少梅、林紓等。這些畫家來自全國各地,類型各異,大部分是幼從家學,從臨摹古畫入手成為畫家。這時期北京集中了這么多畫家,傳統國畫技藝在此得到交流。
(三)宮廷繪畫技藝得到延續
京津畫派民國時期的代表畫家有金城、陳師曾、齊白石、蔣兆和、溥儒、劉奎齡、胡佩衡、陳半丁、陳少梅、江采白、姚茫父、王夢白、湯定之、王雪濤、董壽平、李苦禪、周懷民、吳作人等。新中國成立後的代表畫家有李可染、白雪石、田世光、啟功、孫其峰、崔子范、俞致貞、賈又福、劉力上、楊延文等。
Ⅹ 齊白石擅長畫水粉畫還是油畫
齊白石畫的是蝦
是屬於國畫的一類
是屬於水粉畫的
這個不是油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