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石化、中石油為何老說虧
提問者可能搞錯情況了,沒仔細看媒體上的報到,原話應該是這樣的:中石化、中石油煉化企業虧損。這也確實是實情,從整體上講,中石化中石油都是賺錢的,只是他們的煉化企業是虧損。中石油中石化下面分幾大塊,主要是:煉化企業、銷售企業、油田企業等。其中煉化企業就是那些生產成品油的生產廠家因為生產設備老化、員工數量較大,所以生產成本較高,而成品油的出廠價格又是由國家定價,從而造成這些生產廠家年年虧損的現狀。
2. 中石油、中石化的煉油為什麼會虧損煉油不能實現盈利嗎煉油如何實現的盈利
第一,「漲快跌慢」、「漲多跌少」帶來社會廣泛批評。油價國際接軌改革自2009年1月15日以來,成品油價共調整17次,調升12次、調降5次。改革3年來,國際油價有漲有跌,而我國油價漲多跌少、有失公正。
第二,忽視人民幣升值對按美元計價的油價上漲的部分抵消,誇大了國際油價實際漲幅。成品油調價是以按美元計的國際油價為準的。但3年多來人民幣不斷升值,若按人民幣實際價值計並沒有這么高。也就是說,如果按人民幣計價,2011年進口油價並不比2008年高,而我國汽油價同期卻上漲了40%,今年以來又上漲了10%以上。
第三,「22天、漲跌4%」調價機制在一定程度上是將國內成品油定價權交給了國際石油壟斷勢力。國際石油炒家只要把22天的波幅按4%左右進行控制,就在一定程度上變相地控制住了中國的油價,損害了我國在國際石油市場上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第四,「油價國際接軌」改革政策推出時國內油價高、國際油價低,大幅度抬高了國內油價的定價基數的起點。2009年1月油改時,國內油價為5440元/噸,大約相當於780美元/噸;而受金融危機沖擊,國際原油價格已跌至約360美元/噸。以此低點為基礎,我國油價隨著國際油價上升而高上加高。
第五,高估國際油價對煉油企業的成本推動,低估企業的實際消化能力,將國際通脹壓力直接向國內轉移。
第六,未考慮我國在海外的份額油和外交關系油進而誇大了我進口油的實際價格。據統計,我國海外石油份額目前已達6000多萬噸,其中有大部分的生產成本和購進成本明顯低於國際水平,有的甚至低於國內。
第七,國內原油價格搭乘國際油價「便車」,明顯擴大了石油企業實際壟斷利益。根據兩公司年報,2011年,中石油每加工1噸原油的經營利潤為1600多元,中石化為330元/噸。
第八,現行稅收機製成為國際油價帶動國內油價上漲的助推器。2011年,我國原油生產的增值稅增長了31.7%,原油生產所得稅增長了77.5%,成倍高於全國稅收增長幅度。石油和成品油的生產與流通環節的增值稅和消費稅隨著國際油價的上漲而上升,加上徵收的石油特別收益金和資源稅的提高,也成為推動國內油價進一步上漲的重要因素。
3. 中石油上半年巨虧300億,中石油為何每年都賠錢
中石油上半年巨虧300億,從最近幾年的情況來看,中石油基本上年年處於虧損的狀態。
我們知道,在今年的上半年,由於疫情的持續影響,油價下降、需求萎縮,大幅沖擊了石油行業的中下游業務,煉油和銷售業務板塊虧損嚴重。中石油也表示,在過去的半年裡,中石油集團實現原油價格為39.02美元/桶,比2019年上半年的62.85美元/桶下降37.9%,剔除匯率影響,平均實現原油價格比上年同期下降35.6%。盡管如此,由於需求的下跌,中石油的業績還是非常難看,尤其是在分板塊業績上反應明顯。從中石油的半年報上來看,在2020年上半年,煉油和銷售業務板塊貢獻了絕大部分的虧損,分別出現虧損105.40億元和128.92億元。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這兩個板塊的虧損非常大,但是中石油的勘探與生產板塊實現經營利潤103.51億元,同時,天然氣與管道板塊實現經營利潤143.72億元。
總結起來,中石油之所以會出現虧損,一是因為疫情原因,二是因為國家油價大幅下跌,三是因為天然氣價格政策階段性調整。
4. 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為什麼會出現大規模虧損
古有曹操「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今有中石油、中石化憑借國家給予的壟斷政策,擁汽、柴、煤等燃油以脅政府。國際原油價格的不斷上漲,無疑是給煉油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成本壓力,但我們國內自產的原油難道也是成本飛漲了嗎?況且,我們的中石油、中石化總的說來都是煉油化工一體化的,其中煉油真正虧損多少它們願意分得清清楚楚嗎?實際上,無論是中石油還是中石化,它們都是樂於看到原油價格的不斷上漲的,中石油能夠成為亞洲最賺錢的公司靠的不就是這個嗎?中石油、中石化的股價隨著原油價格的不斷上漲而步步高升不也是最好的注腳嗎?因為我國是一個嚴重缺油的國度,如果國家能夠免稅進口原油、成品油,允許內外資自由競爭經營成品油;並且對原油、成品油等能源資源出口徵收高關稅,那結果又會怎樣呢?你說它們還叫嚷虧不虧嗎?
5. 油價這么便宜,民間煉油廠都賺錢,中石油石化為什麼虧損這么多
一本萬利的生意,為何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虧損這么多?
內部操作,誰知道呢?這種利益豐厚的企業,蛀蟲肯定少不了。
數據報表美國原油近期大幅度下跌,甚至理論上來說,出現了倒貼的情況,為何中國石油石化還是不賺錢的,這讓很多人有了疑問,其實通俗易懂的來講,也就是進口原油所佔中國石油石化比例很小,其實大多數還是要,依靠自主勘測。這也就是為何國外油價暴跌,而我國油價依然沒有多大變化的主要原因。
以下為中國石油財務數據報表:上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遞減14.4%,總的來看,全部都是虧損。
本人非專業財經研究者,如有錯誤,敬請指出!但是清楚一點,不用擔心了,這些企業縱然虧損再多都有國家補貼。正如高速公路一樣,一年收費幾千億,但還是連續八年虧損。
你覺得虧損的原因是什麼?不妨直說
6. 中石化虧損的原因是什麼
中石化分析業績下滑的原因,公司2008年經營業績下降主要受到原油價格下降;2008年6至8月新加坡市場成品油價格異常扭曲及導致該期間煉油毛利大幅下降;國內原成品油定價機制不盡完善、成品油市場發育不健全特別是批發環節的無序競爭導致中國石化主要成品油轄區市場供過於求;以及全球經濟衰退及世界化工行業處於周期性低谷,導致化工產品價格下降等不利因素的影響。
7. 中石油中石化虧損是真的嗎為什麼還壟斷
中石油中石化這樣的企業會不會虧損也會的,雖然他們是國企,規模很大,壟斷著石油的國內行業,但是由於國際油價的變動仍然有可能虧損,只不過虧損是分為兩種狀態,一種是理論上的虧損,一種是實際狀態的虧損。
這些資源行業的企業為什麼虧損也仍然要堅持下去,比如說鋼鐵石油前幾年的時候鋼鐵行業非常不景氣,可以說沒有幾個鋼鐵廠是賺錢的,但是仍然有政府在背後默默的支持著他,因為這些行業屬於一個國家的壟斷性,行業關鍵性領域,這些領域只能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裡,如果放任自流他倒閉了,未來有一天人們在需要鋼鐵的時候,沒有人練了,設備都賣了誰去做呀,如果未來有一天人們需要油的時候,發現那些虧損的企業都倒閉了,大家買不到汽油了,那這會對一個國家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生活造成非常不好的影響。
8. 中石油為什麼一直虧損
中國石油價格不變,但是國際的油價可就不同了
隨著國際油價的大跌,國內的石油巨頭「三桶油」撐不住了,中石油近兩個月緊急開會78次,稱要過苦日子、緊日子,還號召全體員工一起攜手共渡「至暗時刻」。但是令人費解的是,在2019年年底以及2020年1月份的時候,國際原油價格還維持在60美元左右,而截止4月29日,美國WTI原油收盤報12.93美元/桶,暴跌幅度超過75%。
雖然經常喊虧損,實際上,2019年中石油是大幅盈利的,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2萬億元,同比增長6.0%,經營利潤1,217.62億元,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456.82億元。但是這次受國際原油的暴跌,中石油的虧損並不是「裝窮」,而是真的可能出現虧損,因為原油對於中石油影響機制有些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