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想做芝麻油,黑芝麻用水煮,怎麼煮不出油呀
好像都是炒熟再磨,才出油。
② 在超市買了點芝麻,芝麻怎麼榨成油
胡椒粉放在碗裡面加入一些芝麻,再將炸好的油和花生黑芝麻攪拌均勻之後放入胡椒粉裡面,這樣就做好了美味的芝麻油。
③ 關於黑芝麻的幾種簡單做法
黑芝麻
本品為脂麻科植物脂麻 Sesamum indicum L. 的乾燥成熟種子。秋季果實成熟時采
割植株,曬干,打下種子,除去雜質,再曬干。
【性狀】 本品呈扁卵圓形,長約3mm,寬約2mm 。表面黑色,平滑或有網狀皺紋。
尖端有棕色點狀種臍。種皮薄,子葉2,白色,富油性。氣微,味甘,有油香氣。
【鑒別】 (1) 取本品1g,研碎,加石油醚(60~90℃)10ml,浸泡1 小時,傾取上
清液,置試管中,加含蔗糖0.1g的鹽酸10ml,振搖半分鍾,酸層顯粉紅色,靜置後,漸
變為紅色。
(2) 取本品0.5g,搗碎,加氯仿10ml,浸漬2 小時,濾過,濾液揮干,殘渣加氯仿
1ml 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芝麻素及β-谷甾醇對照品,加氯仿分別製成每 1
ml含2mg 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
5μl、對照品溶液各2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乙醚-醋酸乙酯
(20:5.5:2.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熱至斑點顯色
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炮製】 黑芝麻 除去雜質,洗凈,曬干。用時搗碎。
炒黑芝麻 取凈黑芝麻,照清炒法(附錄Ⅱ D)炒至有爆聲。用時搗碎。
【性味與歸經】 甘,平。歸肝、腎、大腸經。
【功能與主治】 補肝腎,益精血,潤腸燥。用於頭暈眼花,耳鳴耳聾,須發早
白,病後脫發,腸燥便秘。
【用法與用量】 9~15g。
【貯藏】 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
黑芝麻保健養顏
在我國,迄今為止,根據當代醫葯學研究結果表明,黑芝麻有顯著的醫療保健作用。黑芝麻中的維生素E非常豐富,可延緩衰老。有潤五臟,強筋骨、益氣力等作用。可強壯身體,益壽延年,滋補肝腎,潤養脾肺,肺陰虛的乾咳、皮膚乾燥及胃腸陰虛所致的便秘,產後陰血不足所致的乳少。
據營養學家科學分析:每百克芝麻中含蛋白質21.9克,脂肪61.7克,鈣564毫克,磷 368毫克,鐵50毫克,還含有芝麻素、花生酸、芝麻酚、油酸、棕櫚酸、硬脂酸、甾醇、卵磷脂、維生素A、B、D、E等營養物質。正因為芝麻含有如此豐富的營養,因而在延緩人的衰老及美容方面,才起了極大的作用。
護膚美膚:常吃芝麻,可使皮膚保持柔嫩、細致和光滑。有習慣性便秘的人,腸內存留的毒素會傷害人的肝臟,也會造成皮膚的粗糙。芝麻能滑腸治療便秘,並具有滋潤皮膚的作用。利用節食來減肥的人,由於其營養的攝取量不夠,皮膚會變得乾燥、粗糙。
而芝麻中含有防止人體發胖的物質蛋黃素、膽鹼、肌糖,因此芝麻吃多了也不會發胖。在節食減肥的同時,若配合芝麻的食用,粗糙的皮膚可獲得改善。
人們經常洗澡講究衛生,但在洗掉皮膚上污垢的同時,也會洗去人體表面上的油脂。因脫去油脂而使皮膚顯得較為乾燥的人,可吃些芝麻,能使皮膚看起來更為鮮亮。芝麻中的維生素E,在護膚美膚中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視。它能促進人體對維生素A的利用,可與維生素C起協同作用,保護皮膚的健康,減少皮膚發生感染;對皮膚中的膠原纖維和彈力纖維有「滋潤」作用,從而改善、維護皮膚的彈性;能促進皮膚內的血液循環,使皮膚得到充分的營養物質與水分,以維護皮膚的柔嫩與光澤。
芝麻首烏杞子丸
組成與做法:黑芝麻、何首烏、枸杞子各等份,共研末,煉蜜為丸,每丸10克重。用法:每次服l~2丸,1日服2~3次,開水送下,空腹服。功效:用於治療肝腎不足所致的頭發早白、頭發脫落。自古,芝麻就被當作「仙家」食物。據《神農本草經》記載:芝麻「補五臟,益氣力,長肌肉,填腦髓,久服輕身不老。」現代醫學已證實了芝麻有抗衰老作用。
黑芝麻黃面
組成:白面500克,黑芝麻100克。製法與用法:將黑芝麻炒熟,白面炒至焦黃,每日晨起用滾開水調沖30克食用。亦可加鹽或糖少許。功效與應用:固腸,美容,烏發。適用於腸胃不固,面黃肌瘦者食用。註:小麥磨成面,炒食黃,其性甘而溫,故具健胃腸而固泄之功。
吃黑芝麻使白發變黑?
中醫認為:黑芝麻,白發令黑,九蒸曬、棗肉丸服。是說把黑芝麻,蒸過之後曬過,反復九次,再連同黑棗肉混合成葯丸狀服用,可令白發變黑,但療效究竟如何,因人體質而異,僅供參考。中醫認為頭發的營養來源是在於血,如果頭發變白或易於脫落,多半是因為肝血不足,腎氣虛弱所致。因此,中醫方法是補肝血、補腎氣,用人參養榮湯合六味地黃丸,加何首烏、淫羊藿、五加皮等來調養。平日不吃冰冷飲料,以及油膩食物,每晚十一點前就寢,不熬夜,才能改善白發問題。
④ 麻油是怎麼做出來的怎麼用麻椒製作麻油
編輯詞條麻油
麻油
芝麻
【英文名】 SEMEN SESAMI NIGRUM
【別名】胡麻、油麻、巨勝、脂麻
麻油是芝麻油,一般黑芝麻服用,白芝麻榨油
,它是從胡科植物脂麻種子榨取的脂肪油,亦稱「胡麻油」「脂麻油」「汪油」「香油」等。胡油自古以來就被山西省西北地區、上黨地區的民間百姓視為美味食品,無論是制點心,還是打餅子,只要是用胡油加工的均被視為上品。是麻油在山西大致分為二種:一種是西北地區產的,稱為「胡麻油」;另一種是長治一帶產的,因長治在古時稱為「潞安府」而稱為「潞油」。
麻油在長江以南地區非常受歡迎,除糕點外夏天的涼拌菜時麻油是必不可少的;生產工藝上分機制麻油和手工製作的小磨麻油兩種,因芝麻品質和製作工藝上乘,其中皖南重鎮大通鎮產的「沙藝棠」小磨麻油為上品,醇香無比,回味悠長。
古人認為:常食胡麻可去除一切痼疾,還有返老還童、長生不老之功效。如與米做成飯食,民間則稱為「仙家食品」。據科學分析:麻油中主要成分為不飽和脂肪酸,佔85%~90%,油酸和亞油酸基本上各佔50%,其特點是穩定性強,而且易保存,這是因為麻油中含有一種天然抗氧化劑——一芝麻酸的緣故。麻油中還含有蛋白質、芝麻素、維生素E、卵磷脂、蔗糖、鈣、磷、鐵等礦物質,是一種營養極為豐富的食用油。
中醫學認為:本品性味甘、涼,具有潤腸通便、解毒生肌之功效。據《本草綱目》上記載:「有潤燥、解毒、止痛、消腫之功。」《別錄》說:「利大腸,胞衣不落。生者摩疙腫,生禿發。」
臨床還用麻油來煎熬膏葯,有生肌肉、止疼痛、消癰腫、補皮裂的作用。 胡麻里含有芝麻素,在用胡麻油炒制或烤制菜餚或食品時,芝麻素即可分解出芝麻酸和一些芳香的化合物,這些香味物質可在常溫下揮發,其香味濃郁、清雅、誘人食慾,是其他同類植物油都難以比擬的。但溫度過高的環境會造成香味的揮發,因此,應將胡麻油置於低溫保存。
【英文名】 OLEUM SESAMI
【來源】本品為脂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 indicum L.的成熟種子用壓榨法得到的脂肪油。
【性狀】本品為淡黃色或棕黃色的澄明液體;氣微或帶有熟芝麻的香氣,味淡。本品與氯仿、乙醚、石油醚或二硫化碳能任意混合,在乙醇中微溶。相對密度 應為0.917~0.923(附錄Ⅶ A)。折光率 應為1.471~1.475(附錄Ⅶ F)。
【鑒別】取本品1ml ,置試管中,加含蔗糖0.1g的鹽酸10ml,振搖半分鍾,酸層即顯粉紅色,靜置後,漸變為紅色。
【功能主治】潤滑劑及賦形劑。內服可潤腸、潤肺;外用作為軟膏及硬膏基質;外敷用,如燙傷、燒傷、瘡等,用麻油和(拌)葯(粉狀),敷在患處,不幹不裂,好的快。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7~68ml。
【貯藏】遮光,密封,置陰涼處。
【摘錄】《中國葯典》
⑤ 怎麼樣保存炒熟的黑芝麻,讓它沒有油哈喇味兒
油哈喇味兒芝麻里的油被氧化後產生的,隔絕空氣可以,比如真空包裝
⑥ 芝麻、大豆、可可豆怎麼提取出脂肪
去油坊榨油
⑦ 芝麻可以一次性磨出油來嗎
20世紀50年代前,不少農家都要在自己的地里種些芝麻。秋初收回來放到一個干凈地方曬,曬干後,芝麻角就綳開了,把芝麻抖出來簸撿干凈貯存起來,中秋節打月餅用上一點,其餘大部分來做香油。做香油要求精細,芝麻要再次進行簸撿後放到鐵鍋里,文火慢炒,把芝麻炒出火色來,有了香味,就用磨兒磨,芝麻從子眼裡往磨里投,要少投多磨,磨得越細越能多出油。磨出來的芝麻漿盛到鐵鍋里,摻上水,水比油重,為的是用水往出頂油,水落下去了,油頂出來了,然後用一個長把葫蘆在芝麻漿上稍用點力氣往下一按一按的,香油就出來了,再用匙子把香油撇出來。這樣反復蹾反復撇,香油撇完了,剩下芝麻渣,把水控干,再加點香油攪拌起來,就是營養豐富、美味可口的芝麻醬。(高華)
家庭如何製作芝麻油
(1)篩選。先用細篩篩去芝麻里的塵土雜物,再用簸箕揚去灰塵和未成熟的種子。
(2)漂洗。用盤或缸裝足清水,將芝麻倒入,攪拌10~15分鍾,除去浮在水面上的雜物後將芝麻撈出,放在密眼篩子上瀝去水分並浸泣至少半小時。
(3)炒芝麻。將洗凈的芝麻放在鐵鍋內烘炒。剛開始,因水分多,火要猛些,翻攪要均勻。待鍋內大量蒸汽消失後,改為小火,翻攪更要勤而勻,不可使芝麻焦糊。一直炒到芝麻用手捻碎後心仁呈棗紅色,灑入占芝麻重量2.0%~2.5%的冷水,邊炒邊出鍋。
(4)揚煙吹凈。剛出鍋的芝麻溫度很高,雖然灑入很少的水後溫度已降到150℃左右,但仍然需要降溫冷卻,否則容易使芝麻燒焦,影響香油的質量。可將出鍋的芝麻放在簸箕內,從高處將芝麻楊落到笸籮內,同時從側面吹以涼風,以吹散煙塵,降低溫度,吹凈芝麻糠,得到較為純凈的熟芝麻。
注意:入榨前將籽炒至呈咖啡色為佳(觀察仁色用手把皮捏開),有爆裂現象,炒籽時保持兩頭小火.中間大火,入榨溫度140—150"C,水份 1—1.2%
⑧ 麻油製作方法
1、原料篩選:用普通圓羅篩篩去大於芝麻的雜草、土塊等雜物、篩下的芝麻再用簸箕揚簸灰塵和未成熟的種子。
2、漂洗:篩選之後,與芝麻大小相等的泥土和砂石只有通過漂洗才能除凈。其方法是:用缸或盆加足清水後,將芝麻倒入攪動10—15分鍾,此時輕於芝麻的干癟粒和碎草末等浮於水面,用笊籬除去,然後將芝麻撈出,放在密眼篩子上濾,去水分並浸淘至少半小時。
3、炒麻:將洗凈後的芝麻放在鐵鍋內,加火烘炒。剛開始由於水分含量大,火要猛,翻攪要均勻。待鍋內大量蒸汽消失後,改為慢火,翻攪要勤而勻,不可使芝麻焦糊。一直炒到芝麻用手捻碎後心仁呈棗紅色,馬上潑入2—2.5%(占芝麻重)的冷水,一面攪拌,一面出鍋。
4、揚煙吹凈:剛出鍋的芝麻,溫度很高,雖然潑入少量冷水後已降至150℃左右,但仍需要繼續降溫冷卻,否則容易使芝麻燒焦,而影響香油的質量。可將出鍋的芝麻放在簸箕內,自高處使芝麻落到籮筐內,同時從側面吹冷風,即可散盡煙塵,降低溫度,吹凈麻糠得到較為純凈的熟芝麻。
5、磨坯:將炒熟變得酥脆的芝麻,放在磨中研磨,即得到漿狀的芝麻坯。坯子要求磨得越細越好。用拇指挑少許坯子於指甲上,用嘴輕輕將吹開,而指甲上不留或存有少許渣滓為宜。
6、兌漿攪油:將磨好的坯子放入鐵鍋中,加入開水,進行攪拌。加水量需靠經驗掌握,全部水量要分2—3次加入。第一次需加入全部水量的80%,待攪拌均勻後,再將剩餘量加入,直到用木棍桃出稀釋的料漿呈現細碎蜂窩狀,其周圍有較多量的油時停止加水。再繼續放慢速度攪拌一段時間,到鍋表面化大量浮出油分是為止。坯子剛加入水分時比較粘稠,需進行快速攪拌,除用木棍外,尚需用鐵鏟幫助翻動,以免坯子粘附鍋底。而影響均勻程度。
7、墩油:加開水後,經過攪拌,大部分香油浮於表面,可用勺將其撇除,但不要完全撇凈,夏天氣溫高,可留少許。冬天由於需要保溫,鍋面油層需保留一指厚(1—1.5厘米),然後再經攪拌,將剩餘的油分聚攏上浮。
8、過濾:將剩餘香油通過過濾器進行清濾,清濾後的香油將其沉澱10天左右即可食用。
看起來很麻煩的
還不如去買現成的
⑨ 怎麼炒芝麻才能榨出油高'
那就是要掌握火候了,這時候的芝麻應該炒到八九分熟榨出的油,又香又好吃,而且呢,出油率也高,如果把它芝麻炒老化了,這時候就很難榨出油來,而且這時候的油就有一股焦糊的味道
⑩ 黑芝麻磨不出油怎麼回事
磨香油最重要工序是炒芝麻,火旺芝麻炒老了,不僅出油少而且沒香味,膩人。火小了芝麻炒得嫩,雖然可以多出油,但是沒香味。只有將火候掌握不旺不小,才能炒出香味四溢的好香油。炒好的芝麻最好現炒現磨,需要存放應密封。千萬不得吸潮,否則出漿粗或磨不出漿。炒好的芝麻要放涼芝麻越涼越香,攪油時要攪勻,越熟出油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