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石油是如何提煉出來的
提煉方法
石油的煉制的基本方法較多,這里只介紹幾種主要的煉制方法。
1、蒸餾:利用氣化和冷凝的原理,將石油分割成沸點范圍不同的各個組分,這種加工過程叫做石油的蒸餾。
蒸餾通常分為常壓蒸餾和減壓蒸餾。在常壓下進行的蒸餾叫常壓蒸餾,在減壓下進行的蒸餾叫減壓蒸餾,減壓蒸可降低碳氫化合物的沸點,以防重質組分在高溫下的裂解。
2、裂化:在一定條件下,使重質油的分子結構發生變化,以增加輕質成分比例的加工過程叫裂化。
裂化通常分為熱裂化、減粘裂化、催化裂化、加氫裂化等。
3、重整:用加熱或催化的方法,使輕餾分中的烴類分子改變結構的過程叫做重整。它分為熱重整和催化重整,催化重整又因催化劑不同,分為鉑重整、鉑錸重整、多金屬重整等。
4、異構化:是提高汽油辛烷值的重要手段。即將直餾汽油、氣體汽油中的戊烷、已烷轉化成異構烷烴。也可將正丁烷轉變為異丁烷,用作烷基化原料。
經過石油煉制的基本方法得到的,只是成品油的餾分,還要通過精製和調合等程序,加入添加劑,改善其性能,以達到產品的指標要求,才能得到最後的成品油料,出廠供使用。
(1)煉油廠用什麼加熱石油擴展閱讀:
煉制特點
(1)煉油生產是裝置流程生產,石油沿著工藝順序流經各裝置,在不同的溫度、壓力、流量、時間條件下,分解為不同餾分,完成產品生產的各個階段。
一套裝置可同時生產幾種不同的產品,而同一產品又可以由不同的裝置來生產,產品品種多。因此,為了充分利用資源,在管理上需採用先進的組織管理方法,恰當安排不同裝置的生產。
(2) 煉油裝置一般是聯動裝置,加工對象為液體或氣體,需要在密閉的管道中輸送,生產過程連續性強,工序間連接緊密。在管理上需按照要求保持平穩連續作業,均衡生產。
(3) 煉油生產有高溫、高壓、易燃、易爆、有毒、腐蝕等特點,安全上要求特別嚴格。在管理上,要防止油氣泄漏,保持良好通風,嚴格控制火源,保證安全生產。
(4) 煉油生產過程基本上密閉的,直觀性差,且不同原料的加工要求和工藝條件也不同。在管理上需要正確確定產品加工方案,優選工藝條件和工藝過程。
(5) 煉油生產過程通過高溫加熱使石油分離,經冷卻後調合為不同油品或進一步加工為其它產品。在管理上必須保持整個生產過程的物料平衡,按工藝規定比例配料生產,同時還要組織好企業的熱平衡,以不斷降低能耗。
2. 請問 石油 石化 的煉油廠,在生產過程中使用電加熱器嗎如果有,是哪個環節,叫什麼部門,謝謝
多了。很多環節都要用。
3. 煉油廠的火炬是用甲烷來點燃的嗎
是安全火炬,燃燒的是無法進行有效回收的可燃性氣體。火炬將這些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蝕性的氣體通過燃燒變成無害的二氧化碳、水或無毒、毒性較小的其它物質。
開採石油的油井、鑽井平台火炬燃燒的是天然氣,主要成分是甲烷。
4. 一般私人煉油廠是如何煉油的
我們是生產煉油設備的,可以把廢舊輪胎、塑料、廢機油進行煉油加工。
我們設備煉出的油為重油,主要是用在玻璃廠、熱電廠等這些地方,作為燃料加熱使用。
一般重油的價格為2500左右一噸。
5. 石油是怎樣煉制的
石油「減肥」三步驟
從井中采出的石油一般都含有一定數量的水,因此,所謂讓石油「減肥」,其實是讓石油「脫水」。石油的「減肥」分為三步驟----即脫鹽脫水、常壓蒸餾、減壓蒸餾。每一道步驟,都關系著石油「減肥」的效果。
第一步:脫鹽脫水
石油中混合著水、鹽類、泥沙等物質。這些物質會生成具有腐蝕性的酸類物質。這些酸類物質會加速設備、容器和管線的腐蝕。因此,在「減肥」的第一個環節,煉油廠的工作人員會向石油中添加破乳劑(我們可以把它想像成為「分離油和水的高手」);同時,在高壓電場和高溫的條件下,最終達到油水分離的目的。由於大部分鹽是溶解在水中的,所以脫水的同時,也就脫去了鹽分。
第二步:「蒸桑拿」
常壓蒸餾有點像讓石油「蒸桑拿」----把經過脫鹽脫水的石油在常溫下進行「加熱」,再冷卻。根據石油中所含有物質的沸點,把石油同其他液體混合物進一步分離。經過常壓蒸餾後,汽、柴、煤油等輕質油和一些作為石油化工產品的原料的重油就誕生了。
第三步:變廢為寶
減壓蒸餾的步驟很有意思,能夠「變廢為寶」----在真空條件下,將重油和一些殘留的渣油分別進行二次加工轉化為輕質油。通過減壓蒸餾,還可以得到製作潤滑油的原料。另外,為了提高汽油的辛烷值,要將分餾出來的輕質油進行催化重整。至此,石油的初加工完成了。
但是,石油的初加工一般只能得到20%~30%的輕質油產品,而且質量也達不到要求,必須再進行深度加工
希望滿意
6. 石油的煉制方法主要有哪些
原油經脫水脫鹽再分餾。但是社會對汽油,煤油,柴油的需求量較大,分餾不能滿足需求,工業上常用裂化,裂解的方法。裂解是深度裂化
7. 有關石油的問題!!急!
石油加工煉制
石油是由多種碳氫化合物組成的,直接利用的途徑很少,只能用作燃料來燒鍋爐。這樣使用石油,是很大的浪費。將石油加工成不同的產品,則能物盡其用,可以充分發揮其效能。把預處理後的原油送到煤油廠進行加工,生產出汽油、煤油、柴油、潤滑油及瀝青等。各煤油廠的總流程不盡相同,有的簡單些,有的復雜些,生產燃料用油的石油煉制流程中有三個裝置,即蒸餾、裂化、焦化的裝置。生產潤滑油的裝置主要有四個,即丙烷脫瀝青、溶劑脫蠟、溶劑精製和白土精製。
石油沒有固定的沸點。一般石油的沸點范圍在攝氏30度到攝氏600度左右。它是不同沸點的、大大小小的烴混合在一起的混合物,烴的沸點隨碳數增加而增高。例如,
含有5個碳的烴(叫戌烷),只要加熱到攝氏36度就沸騰;而含有十二個碳的烴(叫十二烷),則要加熱到攝氏216度才能沸騰。這樣,把石油加熱後,就能按各類烴沸點高低不同依次蒸發出來。加工石油的煉油廠,就是利用石油的這個特點,而使大量石油去經歷不同溫度的過程,便就能得到不同的產品了。
在煉油廠中,都有一個高瘦和一個矮胖,這樣的兩個直立著的設備,這就叫蒸餾塔。高瘦者叫常壓分餾塔(簡稱常壓塔);矮胖者叫減壓分餾塔(簡稱減壓塔)。石油經過加熱爐加熱後,先送到常壓塔,再將常壓塔塔底的產物,經加熱爐再加熱後送入減壓
塔。這個過程在煉油廠就叫蒸餾過程。
在通常情況下,石油被加熱到攝氏350度送入常壓塔,其中沸點較低的烴,即被汽化上升,經過一層一層的塔盤直達塔頂。由於塔體的溫度由下而上是逐漸降低的,所以,當石油蒸汽自下而上經過塔盤時,不同的烴就按各自沸點的高低分別在不同溫度的塔盤里凝結成液體。這樣,就使得石油"大家庭"中的烴成員實現了第一次"分家"。人們即在其中獲得了不同的產品。留在塔底的是沒有被汽化、沸點在攝氏300度以上的重油。 對於常壓塔底的重油,因為它們都是一些沸點很高的烴類,如果在常玉下進一步提高溫度,也可以把它們分解開來,但不能變成蒸氣蒸發出來。大家都知道,在高山上可以降低水的沸點。也就是說,大氣壓力愈低,水的沸點就愈低。同樣的道理,人們就沒法降低加熱爐和分餾塔里的壓力,使重油的沸點降低,進二步給重油中烴"成員"分家。進而就獲得了潤滑油產物。由於這部分產物蠟較高,所以又叫蠟油。
從蒸餾過程得到的產物,通常稱做直餾產品,這是人們促使石油"大家庭"在第一次"分家"中所獲得的第一代產品。這些產品的數量有限。從我國的石油組分來說,一般可獲得25~40%的直餾輕質油品和20%~30%的蠟油。也就是說煉制一百噸石油,只能拿到二十五到四十噸的輕質油品和二、三十噸的蠟油。蒸餾剩下的渣油,雖然可供鍋爐、電站等當燃料;但顯然沒有合理充分地利用寶貴的石油資源。
石油"大家庭"的變更
為了從石油中獲取更多的輕質油;也為了提高油品質量、增加產品的品種,人們就想了許多改造原有烴的辦法,使石油「大家庭」的烴,按人們對產品產量、質量、品種的要求,改變其原來「面貌」,變成新的烴或做重新的組合。也就是說,通過實行新辦
法之後,可從石油"大家庭"中獲得第二代石油產品。那末,現在有哪些辦法呢?
第一個辦法是裂化,裂化,顧名思義地可以理解為分裂石油中的長鏈烴(重油主要成分),使它成為短鏈烴(輕油主要成分);就象把一條很長的鏈子剪斷,變成幾段較短的鏈子一樣。採用這種辦法,會使石油「大家庭」增加許多低分子烴的新成員,這不僅可增加輕質油產量,而且是當今石油化工業製取烯烴的重要途徑,例如,辛烷裂化斷鏈就可得到乙烯和己烷。
對煉油廠來說,裂化有三種不同的類型:
一是熱裂化。就是完全依靠加熱進行裂化。熱裂化的設備比較簡單,成本比較低,裂化用的主要原料是減壓塔生產中得到的含蠟油。通過熱裂化,又可取得汽油、煤油、柴油等輕質油。但是,熱裂化所得到的產品,其質量不夠好。
二是催化裂化。就是在裂化時不僅加熱而且加入催化劑。由於催化劑就像人們蒸制饅頭時加入酵母一樣,能大大加快反應速度,所以,催化裂化比熱裂化獲得的輕質油多(汽油產率可達60%左右),而且產品的質量也比較好。
三是加氫催化。就是在加入氫氣的情況下進行催化裂化。這種方法的優點是使所得到的輕質油收率更高,質量更好,而且原料沒有嚴格的要求,原油以至渣油都可以用;缺點是設備要用特種鋼來製造,投資大。
第二個辦法是改變石油"大家庭"中三大"家"族(烷烴、環烷烴、芳烴)在產品中的組合情況;以提高產品質量。如:在石油第一次"分家"中獲得的直餾汽油含直鏈烷烴多,性能不能滿足開飛機、汽車的要求, 人們就採用"重整"的辦法來解決。重整,就是重新整頓的意思。也就是將直鏈烴類重新整頓成為帶側鏈的烴類或環狀的烴類。經過重整的汽油,質量就能大大地提高。而且從重整油的芳香烴中還可獲取苯、甲苯及二甲苯等重要化工原料。
第三個辦法是清除第一次"分家"所得產物中的有害東西,以便提高產品質量。這在煉廠就叫精製。如:直餾汽油、柴油等油品,由於含有硫化物,會產生腐蝕性,必須經過精製才能使用,另外,從減壓塔得到的各種潤滑油,也只是半成品,同樣必須通過精製才能成為合格產品。
第四個辦法是通過對石油"大家庭"中的烴,採取有"分"、有"合"的措施,從而獲取大量而重要的化工原料和產品。當採用熱裂化和催化裂化辦法,將長鏈烴剪短,"分"得的是大量短鏈烯烴後,再使這些烯烴在一定的條件下相互連接起來,像一個個鐵環形成一條鎖鏈一樣。這在化學上叫聚合反應。例如,異丁烯,本來是一種無色氣體,它有4個碳原子和8個氫原子。但是經過聚合反應,成千上萬的異丁烯分子就會"手拉手"地聚合成一個含有6000~8000個碳原子和1200-16000個氫原子的聚合物,人們叫它做聚異丁烯。這樣的化合物,也叫作高分子有機化合物。這時,它和原來的異丁烯的性質便完全不同了,再也不是氣體,而是一種橡膠狀的東西了。
在石油加工煉制中,人們就是通過對石油"大家庭"的第一次分家和以後對石油"大家庭"的變更等辦法,來使石油真正發揮出"寶庫"的作用的。
8. 石油是怎樣加工的
石油是通過提煉進行加工的:
從井中采出的石油一般都含有一定數量的水,因此,所謂讓石油「減肥」,其實是讓石油「脫水」。石油的「減肥」分為三步驟----即脫鹽脫水、常壓蒸餾、減壓蒸餾。每一道步驟,都關系著石油「減肥」的效果。
第一步:脫鹽脫水
石油中混合著水、鹽類、泥沙等物質。這些物質會生成具有腐蝕性的酸類物質。這些酸類物質會加速設備、容器和管線的腐蝕。因此,在「減肥」的第一個環節,煉油廠的工作人員會向石油中添加破乳劑(我們可以把它想像成為「分離油和水的高手」);同時,在高壓電場和高溫的條件下,最終達到油水分離的目的。由於大部分鹽是溶解在水中的,所以脫水的同時,也就脫去了鹽分。
第二步:「蒸桑拿」
常壓蒸餾有點像讓石油「蒸桑拿」----把經過脫鹽脫水的石油在常溫下進行「加熱」,再冷卻。根據石油中所含有物質的沸點,把石油同其他液體混合物進一步分離。經過常壓蒸餾後,汽、柴、煤油等輕質油和一些作為石油化工產品的原料的重油就誕生了。
第三步:變廢為寶
減壓蒸餾的步驟很有意思,能夠「變廢為寶」----在真空條件下,將重油和一些殘留的渣油分別進行二次加工轉化為輕質油。通過減壓蒸餾,還可以得到製作潤滑油的原料。另外,為了提高汽油的辛烷值,要將分餾出來的輕質油進行催化重整。至此,石油的初加工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