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有用的行情資料,學習更多百科知識
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酸是什麼原因
擴展閱讀
在野外怎麼做竹子工具 2025-07-26 15:20:36
工具欄聲音怎麼沒了 2025-07-26 15:10:03
喵星大作戰怎麼做刷鑽石 2025-07-26 15:08:55

石油酸是什麼原因

發布時間: 2022-05-29 17:04:15

㈠ 石油的形成原因是什麼

石油的成油機理有生物沉積變油和石化油兩種學說,前者較廣為接受,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於生物沉積變油,不可再生;

後者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本身的碳生成,與生物無關,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燃油和汽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液、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

(1)石油酸是什麼原因擴展閱讀:

性質

具有代表性的大慶石油屬低硫石蠟基石油,已開采酌石油以低硫石蠟基居多。這種石油,硫含量低,含蠟量高,凝點高,能生產出優質的煤油、柴油、溶劑油、潤滑油及商品石蠟,直餾汽油的感鉛性好。

有的石油硫含量高,膠質含量高,屬含硫石蠟基。其直餾汽油餾分產率高,感鉛性也好。柴油餾分的十六烷值高,閃點高,硫含量高,酸度大,經精製後可生產輕柴油與專用柴油。潤滑油餾分中,有一部分組分的粘度指數在90以上,是生產內燃機油的良好的原料。

有的石油硫含量低,含蠟量較高,屬低硫環烷一中間基。其汽油餾分感鉛性好,且也富含環烷烴與芳香烴,故也是催化重整的良好原料。柴油餾分的凝點及硫含量均較低,酸度較大,產品需鹼洗。減壓渣油經氧化後可生產石油建築瀝青。

另有些低凝石油硫含量低、含蠟量也低,屬低硫中間基。適於生產一些特殊性能的低凝產品,同時還可提取環烷酸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源。

㈡ 石油中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石油中的主要成分: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

石油的性質因產地而異,密度為0.8 -1.0g/cm3,粘度范圍很寬,凝固點差別很大(30 ~ -60攝氏度),沸點范圍為常溫到500攝氏度以上,可溶於多種有機溶劑,不溶於水,但可與水形成乳狀液。不過不同的油田的石油的成分和外貌可以區分很大。

石油主要被用作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在2012年組成世界上最重要的二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劑、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

世界海洋面積3.6億平方 千米,約為陸地的2.4倍。大陸架和大陸坡約5500萬平方千米,相當於陸上沉積盆地面積的總和。地球上已探明石油資源的1/4和最終可采儲量的45%, 埋藏在海底。世界石油探明儲量的蘊藏重心,將逐步由陸地轉向海洋。

(2)石油酸是什麼原因擴展閱讀:

從60年代開始,以電子計算機和現代科學技術廣泛用於油、氣田開發為標志,開發技術迅速發展。

1、建立的各種油層的沉積相模型,提高了預測儲油砂體的非均質性及其連續性的能力,從而能更經濟有效地布置井位和開發工作;

2、把現代物理中的核技術應用到測井中,形成放射性測井技術,與原有的電測技術,加上新的生產測井系列,可以用來直接測定油藏中油、氣、水的分布情況,在不同開發階段能採取更為有效的措施;

3、對油氣藏內部在採油氣過程中起作用的表面現象及在多孔介質中的多相滲流的規律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並根據物理模型和數學模型對這些現象由定性進入定量解釋(見油藏數值模擬),試驗和開發了除注水以外提高石油採收率的新技術;

4、以噴射鑽井和平衡鑽井為基礎的優化鑽井技術迅速發展。鑽井速度有很大的提高。可以打各種特殊類型的井,包括叢式井,定向井,甚至水平井,加上優質泥漿,使鑽井過程中油層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

5、大型酸化壓裂技術的應用使很多過去沒有經濟價值的油、氣藏,特別是緻密氣藏,可以投入開發,大大增加了天然資源的利用程度。對油井的出砂、結蠟和高含水所造成的困難,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決(見稠油開采,油井防蠟和清蠟,油井防砂和清砂,水油比控制);

6、向油層注蒸汽,熱采技術的應用已經使很多稠油油藏投入開發;

7、油、氣分離技術和氣體處理技術的自動化和電子監控,使礦場油、氣集輸中的損耗降到很低,並能提供質量更高的產品。

㈢ 蘇丹原油石油酸組成

一、原油酸性組分與總酸值的相關性

表2-8和表2-9分別列出了蘇丹地區原油樣品在加拿大和中國長江大學兩家實驗室分離的酸性組分(AF)和酸甲酯組分(FAMES)含量。

表2-8 原油酸性組分(AF)和酸甲酯組分(FAMES)含量(加拿大分析結果)

表2-9 原油酸性組分(AF)含量(長江大學分析結果)

圖2-43 蘇丹原油樣品酸甲酯組分的m/z191和m/z177質量色譜圖

㈣ 高酸值原油成因剖析

原油中的有機酸是影響原油酸值的主要因素。長期以來,人們對有機酸的來源有著許多不同的認識,對其確切的形成機制尚未進行系統的闡述;但是普遍認為,有機酸的形成主要受生物降解作用程度的控制,因為有機酸是細菌代謝作用的副產物。蘇丹高酸值原油的形成就主要是由生物降解作用造成的,但也有部分原油是生物降解的高酸值原油與正常原油混合形成的。本節就從生物降解作用研究入手,同時探討除生物降解作用之外的其他影響因素。

一、生物降解作用對原油酸值的影響

對蘇丹高酸值原油的分析表明,生物降解作用是高酸值原油最重要的成因之一,也就是說生物降解作用是形成高酸值原油的必要條件,因為一些有機酸很容易在儲層中由生物降解作用所形成。

1.原油重度、族組成及硫含量與酸值的關系

生物降解作用的程度可以用原油重度API、飽/芳比及極性化合物含量來表示,圖2-44,圖2-45,圖2-46分別是原油重度、飽/芳比、極性化合物含量與酸值關系圖,顯然酸值與原油重度及飽/芳比呈指數負相關,與極性化合物含量呈指數正相關,但Melut盆地原油相關性明顯差於Muglad盆地原油。相對來說,非烴含量與酸值的正相關性明顯高於非烴+瀝青質與酸值的相關性(圖2-47),這是由於有機酸主要有含氧化合物組成,而含氧化合物又主要存在於非烴中。

圖2-65 蘇丹原油酸值與原油酸甲酯官能團參數的關系

綜上所述,原油的酸值與沉積微相的變化、有機質成熟度的變化無關,而與生物降解作用程度密切相關。酸值的主要貢獻來自環烷酸,脂肪酸的貢獻很小,對酸值影響不大。總之,蘇丹地區高酸值原油的形成,主要是由於原油遭受強烈的生物降解作用。

㈤ 石油酸化學組成研究進展

一、概述

國外對原油酸性組分研究起步較早。以往人們對有機酸的研究比較關注,主要是因為羧酸一直被當成是油氣從生源母質形成原油的中間產物,而且在有機-無機相互作用的過程中脂肪酸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原油酸性組分中最早得到結構確認的化合物是飽和環烷酸(Derungs,1956)。環烷酸成分約占原油中全部有機酸的50%或者更高(朱日彰,1991)。按照環的結構類型,可以將原油羧酸分為鏈狀脂肪酸、類異戊二烯酸、單環環烷酸、多環環烷酸和芳香羧酸類(Lochte和Littmann,1955;Seifert和Teeter,1970;表1-2),有時還可能包括無機酸。另外一類可能影響原油酸值的化合物主要為低分子量的弱酸性烷基苯酚類化合物。例如Samadova和Guseinova(1993)發現亞塞拜然高酸值原油中烷基苯酚類化合物是羧酸類含量的2~7倍。Mckay等(1975)通過對非烴類(含氮化合物如咔唑類,氨基化合物,以及含硫化合物等)進行綜合分析,認為Wilmington原油中酸性化合物(質量分數)28%是羧酸,28%是酚類,28%是吡咯類,16%是氨類化合物。這可以大致反映原油中的酸性化合物組成。

原油及石油產品中的高分子有機酸主要是環烷酸,它是一種具有臭味難揮發的無色液體,不溶於水,但易溶於油品、苯、醇及乙醚等有機溶劑。Lochte和Littman(1955)首次對原油中環烷酸的結構進行了解剖,發現環烷酸是石油酸中最主要的成分,其含量可達90%以上。環烷酸相對分子質量較大,分布范圍在100~1000之間,碳數范圍約在C7-C70之間。環烷酸結構以一環、二環、三環為主,還有一定量的四環、五環的環烷酸。其中主要是一元酸,芳環結構的芳香酸含量很低。煉油實踐表明,各餾分油中的酸值隨沸程范圍而改變,沸程越高,酸值越大,尤其當沸點大於300℃以後的餾分,其酸值急劇上升。因此,環烷酸成分主要集中在300℃以上的重質餾分油中,其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在300以上,是生產各種油品添加劑的極好原料,如潤滑油清凈分散劑、防銹劑、燃料油的分散穩定劑等。石油酸含量隨原油中環烷烴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石油酸含量一般為(質量分數)1%~2%,C6以下為脂肪酸,C7-C10為以環烷酸占絕大多數和脂肪酸的混合物,C10-C14為烷基環烷酸,C14-C20環烷酸主要分布在潤滑油餾分中。

表1-2 原油中常見的有機酸類型(甲酯化)

圖1-29 環烷酸標樣的二維色質無環正構脂肪酸(Z=0)和單環長鏈脂肪酸Z=-2)的重建質量色譜放大圖及單個化合物的質譜圖

㈥ 石油中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主要成分是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石油,地質勘探的主要對象之一,是一種粘稠的、深褐色液體,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

石油的成油機理有生物沉積變油和石化油兩種學說,前者較廣為接受,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於生物沉積變油,不可再生;後者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本身的碳生成,與生物無關,可再生。

(6)石油酸是什麼原因擴展閱讀

隨著工業革命和科技革命的雙重夾擊,人類的資源被大大地利用開發,為了能夠實現人類的最大慾望,自然界的資源正在逐漸的被侵蝕。人類已經預先使用了提供給子孫後代的資源,那麼其中最大的代價就是未來人類子孫後代可能面臨資源短缺的情況。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石油的使用。

科學家經過了長期的努力後發現,二氧化碳可以轉變成石油,這種石油不是像天然石油那樣是經歷幾千年的風雨形成的,而是在實驗室中就可以形成。這個過程主要就是將二氧化碳經過催化、氫化,將二氧化碳轉變成高烷基石油。

㈦ 什麼叫石油酸

石油酸

CAS: 1338-24-5
分子式: CnH2n-1COOH
分子量: 180-350
沸點: 160-198℃
中文名稱: 環烷酸
環酸
環烷酸(精緻)
萘酸
石油酸
含量 99(%)
主要用途 分析純

性質描述:
環烷酸是一類從石油產品精製分離出來的飽和脂肪酸。分單環和多環、分子量范圍180-350。本品為深棕色油狀液體。精製後為透明的淡黃色或橙色液體,有特殊氣味。由於原油性質及餾分的不同,所得環烷酸的分子量、相對密度、粘度、凝固點和折射率也有差異。如盤錦煉油廠生產的環烷酸(輕柴油餾分)凝固點-30~-36℃,相對密度0.960,折射率1.4700。幾乎不溶於水,而溶於石油醚、乙醇、苯和烴類等。環烷酸是一種很弱的酸,對某些金屬有腐蝕作用,與金屬作用生成鹽。
生產方法:
含環烷基原油中的煤油或柴油餾分,經鹼洗得到「鹼渣」,其中含環烷酸鈉,經酸化、水洗,得粗環烷酸,再經二次蒸餾,得精製成品環烷酸。
用 途:
本品主要用於製取環烷酸鹽類,其鈉鹽是廉價乳化劑、農業助長劑、紡織工業的去污劑;鉛、錳、鈷、鐵、鈣等鹽類是印刷油墨及塗料的乾燥劑;銅鹽,汞鹽用作木材防腐劑及農葯、殺菌劑;鋁鹽用於潤滑脂及凝固汽油和照明彈。其鎳、鈷、鉬鹽可作為有機合成催化劑和催干劑,某些鹽類還可作為特殊油品的添加劑,環烷酸的高碳數脂肪族酯類適於作精密機械油,用於電話機、鍾表、計量器等方面。還可用於製取合成洗滌劑,殺蟲劑,橡膠促進劑以及作溶劑使用。

㈧ 關於有機化工

1.石油的成分

石油中碳氫兩種元素所組成的化合物,成分很復雜,並且隨產地不同而異。按其結構又分為烷烴(包括直鏈和支鏈烷烴)、環烷烴(多數是烷基環戊烷、烷基環己烷)和芳香烴(多數是烷基苯),一般石油中不含有烯烴。

石油中含硫化合物主要有硫醇(RSH)、硫醚(RSR)、二硫化物(RSSR)和噻吩等。在石油的某些加工產物中還含有硫化氫(H2S)。

石油中含氧化合物主要有環烷酸和酚類(以苯酚為主),此外還含有少量脂肪酸。環烷酸是指含有11~30個碳原子的羧酸,分子中含有一個或多個駢合脂環,羧基可以在脂環上或在側鏈上。如:

在煉油生產中常把環烷酸和酚叫做石油酸。

石油中含氮化合物主要有吡啶、吡咯、喹啉和胺類(RNH2)等。因吡咯在空氣中易氧化,顏色逐漸變深,這踉汽油久存顏色變深有關。

石油的化學組成是沒有一定的,隨產地不同而異。根據含烴的成分不同一般將石油分為烷烴基石油、環烷基石油、混合基石油和芳烴基石油等幾大類。但許多產油國家常根據本國的資源情況而有不同的分類。
2.生成各種油 柴油。。汽油。等等
3.煤氣。。。
4.CH4 作燃料
5 干餾 固體或有機物在隔絕空氣條件下加熱分解的反應過程。干餾的結果是生成各種氣體、蒸氣以及固體殘渣。氣體與蒸氣的混合物經冷卻後被分成氣體和液體。干餾是人類很早就熟悉和採用的一種生產過程,如干餾木材制木炭,同時得到木精(甲醇)、木醋酸等。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工業上丙酮就是由木材幹餾所得的木醋酸用石灰中和,再經干餾而製得的。最初製得環己酮的方法是干餾庚二酸鈣。在煤的化學加工中,干餾一直是重要的方法。目前,干餾過程除用於煤化工外,還應用於油頁岩、木材和農副產品等的加工過程。干餾後,原料的成分和聚集狀態都將發生變化,產物中固態、氣態和液態物質都有。對木材幹餾可得木炭、木焦油、木煤氣;對煤干餾,可得焦炭、煤焦油、粗氨水、焦爐氣。
分餾 就是分多次蒸餾
蒸餾 利用物體的沸點不同。。分離幾種不同沸點的揮發性組分的混合物的一種方法;混合物先在最低沸點下蒸餾,直到蒸氣溫度上升前將蒸餾液作為一種成分加以收集。蒸氣溫度的上升表示混合物中的次一個較高沸點組分開始蒸餾。然後將這一組分開收集起來。 分餾是分離提純液體有機混合物的沸點相差較小的組分的一種重要方法。石油就是用分餾來分離的。 分餾在常壓下進行,獲得低沸點餾分,然後在減壓狀況下進行,獲得高沸點餾分。 每個餾分中還含有多種化合物,可以再進一步分餾。 屬於物理變化。

㈨ 高酸值油藏成因分析

一、生物降解作用前後石油酸組成特徵

不同原油的石油酸組成特徵,不同生源、不同生物降解程度的石油酸組成差異很大,本節針對典型生物降解原油對比分析生物降解前後化合物類型、縮合度分布及碳數分布等組成差異。

選擇遼河盆地原油為研究對象,分析生物降解前後石油酸組成特徵。圖4-17為四個原油的飽和烴色譜、O2類化合物和N1類化合物組成分布圖,從飽和烴的總離子流色譜圖可以看出歡16兩個原油保存相對完好,受生物降解作用較小,而歡20為降解原油。生物標志物組成信息表明,歡20原油存在一定混源特徵,雖然存在姥鮫烷和植烷,但其降解程度較高。未降解原油中Z=0的O2類化合物,即脂肪酸類化合物相對豐度較高,一般為基峰。圖中歡16O2類化合物分布圖中顯示四環(Z=-8)和五環(Z=-10)類化合物相對豐度較高,這是遼河油田未降解原油的一個生要特徵,色譜—質譜分析表明這部分化合物主要為斷藿烷和藿烷類化合和形成的羧酸;降解後脂肪酸相對含量大幅度下降,環烷酸相對含量增加,一環(Z=-2)和二環(Z=-4)環烷酸成為豐度最高的化合物類型。N1類化合物在生物降解前後化合物縮合度分布變化不如O2類明顯,但仍可以清晰地觀察到高縮合度化合物相對豐度增加的特徵。

圖4-18和圖4-19分別為歡16和歡20原油O2類和N1類化合物的碳數分布圖。從圖中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生物降解前後化合物組成及分布的巨大差異,O2類化合物縮合度變化明顯,但碳數分布范圍變化不大,而N1類化合的除了表現出高縮合度化合物相對含量增加的特徵,更為明顯的是化合物碳數分布范圍存在很大差異,苯並咔唑和二苯並咔唑類化合物在降解後的原油中具有更高的豐度優勢,但其碳數分布范圍相對較窄,說明生物降解過程中高縮合度非鹼性氮化物烷基側鏈受到攻擊,而含氮母核難以降解。

圖4-29 O2類化合物在原油、石油酸和脫酸油中的組成及碳數分布

㈩ "變壓器油變酸是由於什麼原因

變壓器油在運行過程中由於氧,溫度和其他條件的影響,逐漸生成一系列氧化物,包括酸性物質,酸性物質會提高油品的導電性,降低油品的絕緣性能,在運行溫度較高的情況下,還會促使固體纖維質絕緣材料產生老化現象。
造成酸值超標的可能原因有四點:超負荷運行;抗氧化劑的消耗;補錯了油; 變壓器油被污染。
對酸值超出極限值的變壓器油可採取如下對策:調查原因,增加試驗次數,測定抗氧劑含量並適當補加,進行變壓器油的再生處理,若經濟合理可做換油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