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盛產石油地方有什麼特點
世界石油開采量在本世紀內以迅猛速度增長,1921年首次突破一億噸大關,1950年超過5億噸,1979年創造了31.7億噸的歷史最高記錄,近幾年略有下降。在二次世界大戰前,石油生產主要集中在美國、歐洲和委內瑞拉,在六十年代以前的一個世紀內,美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中心,產量經常佔世界三分之二左右,號稱「石油帝國」。但六十年代後,美國石油產量在世界上的地位日趨下降,而中東新興產油區的地位日益上升。1973年波斯灣地區石油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38%,進入八十年代後由於人為的因素而有所下降,但仍佔世界總產量的近30%,該地區石油生產執世界牛耳的局面將長期保持下去。以國別論,1981年石油產量最大的國家是蘇聯(6.04億噸),其它還有5個年產石油在一億噸以上的國家,它們是沙烏地阿拉伯(4.82億噸)、美國(4.29億噸)、墨西哥(1.2億噸)、委內瑞拉(1.05億噸)和中國(1.01億噸)。年產2,500萬噸以上的國家還有英國、印尼、阿聯酋、伊朗、奈及利亞、利比亞、科威特、伊拉克、阿爾及利亞和挪威等10國。以上16國合計產量24億多噸,約佔全世界石油總產量的87%。與世界石油生產地區相對集中的特點不同,世界石油消費地區分布極廣。由於石油對現代工業、農業、交通、軍事以及人民生活等各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因而石油的消費極為廣泛。而由於石油生產地區的相對集中,故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需要進口石油。不過從消費量看,以美國和西歐消費量為最大,以1977年為例,美國的石油消費量佔世界的30%,西歐約占近四分之一,其它為蘇聯、日本等國,而世界最大石油產區中東的消費量卻很小。由於世界石油資源及其消費量的顯著不平衡,造成世界石油貿易呈現出來源高度集中、銷售對象分布極廣的顯著特點。1979年石油的國際貿易量為18.3億噸(包括原油和石油製品),占總產量的58%,進口石油的約有140個國家,出口石油的國家卻不到30個。這些出口國在地理上可分為六組,即「一大五小」:(1)波斯灣地區1979年提世界石油總出口量的55%,主要供應歐、美及亞、太地區;(2)北部非洲(包括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埃及和突尼西亞),佔世界石油出口量的9%,主要運往歐洲;(3)非洲幾內亞灣東岸(以奈及利亞為主,還包括加彭、安哥拉和剛果),佔世界的7%,多輸往西歐、北美;(4)拉丁美洲北部(以委內瑞拉和墨西哥為主,還包括厄瓜多、特立尼達和多巴哥),佔世界的10%,主要供應北美;(5)蘇聯,佔世界的9%,大部分運往歐洲;(6)遠東(以印尼為主,還包括中國、汶萊和馬來西亞),佔世界的5%,主要供應日本。
㈡ 有石油的地方有鑽石嗎
一般情況下是有的。
喜歡去非洲旅遊的遊客並不陌生,非洲是是一個非常貧困的的地方,當地許多的人民的生活得不到足夠的保障,導致了大批量居民生活非常艱苦。但是就在那個非常貧困的地方,卻有著最介紹最值錢的資源,那就是石油和鑽石,因為非洲地域遼闊,所以當地自然資源也就比較多,其實鑽石貴在於它開采程度麻煩,成本較高,所以一旦解決挖掘問題,那麼鑽石的價格就會下降起來。
由於鑽石本身材質就是金剛石,在經過特定的製作下而形成美麗的鑽石,世界上最堅硬的物質就是鑽石,實用程度也比較耐久,所以鑽石象徵著愛情的永恆和長久。在情人眼中鑽石就是每對新人的必備品,而在科學家眼中就是一塊碳性物質而已,除了經濟價值外根本毫無用處。
㈢ 我國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我國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和西北。
我國石油資源集中分布在渤海灣、松遼、塔里木、鄂爾多斯、准噶爾、珠江口、柴達木和東海陸架八大盆地,其可采資源量172億噸,佔全國的81.13%;天然氣資源集中分布在塔里木、四川、鄂爾多斯、東海陸架、柴達木、松遼、鶯歌海、瓊東南和渤海灣九大盆地,其可采資源量18.4萬億立方米,佔全國的83.64%。
㈣ 有天然氣和石油的地質環境下是怎麼樣的
1、並不像你說的地下存在儲存石油的「油海」,大家知道,岩石中存在許多孔隙和裂縫,而石油和天然氣就是賦存在這些微小的孔隙和裂縫空間里的,而不是像地下油庫一樣直接抽取。石油的開采先是利用地層原始的地層壓力讓石油從井口噴出,即「自噴」,隨著地層壓力的下降再採用向地層中注入水的方法,將油氣驅替出來。
2、天然氣是經常和石油伴生的,也有不和石油伴生的。天然氣的產狀主要有氣藏氣,氣頂氣,溶解氣和凝析氣。你說的和石油混在一起的主要是指氣頂氣和溶解氣。首先,氣頂氣是和石油並存的游離氣,由於密度小因此位於油層的上方。而溶解氣則是溶解在石油或地層水中的天然氣,經開採到地面後,經油氣分離即可。不管是哪種形式的氣,只要地層封蓋的條件好,鑽井時保護好的話是不會存在漏氣的情況的。
3、液化氣的確是煉油的產品,但是成分和一般的天然氣略有差別,液化氣是在石油煉制過程中由多種低沸點氣體組成的混合物,沒有固定的組成。主要成分是丁烯、丙烯、丁烷和丙烷。而天然氣的主要組分是甲烷。天然氣並不是不可以像液化氣一樣罐裝,若罐裝的話首先要將天然氣液化,這樣既增加了成本,又不便於大量的運輸。而採用管道運輸的話就要方便的多了。
這些只是比較粗略的回答,謝謝對石油與天然氣工業的關心。若想進一步了解的話,可以看一些這方面專業的書籍。
希望能幫到你!
㈤ 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區
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中東、拉丁美洲、北美洲、西歐、非洲、東南亞和中國。
1959年9月26日,黑龍江荒原的探井噴油了,這年正好是新中國成立十周年,所以把新發現的大油田取名為「大慶油田」。1963年,我國的石油達到基本自給。從此,甩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接著,又相繼發現勝利油田、大港油田、任丘油田、中原油田、渤海油田、南海油田等。
全世界已發現的油田有3萬多個。其中儲量在6800萬噸以上的大油田有272個,原油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67.4%;儲量超過6.85億噸的特大型油田有33個,佔世界石油總儲量的44.5%。波斯灣沿岸的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是世界最大的石油產地和輸出地區。世界上儲量最多的油田是沙烏地阿拉伯的加沃爾油田,可採石油儲量達104億噸。
㈥ 有石油之城美譽的大慶,如今的狀況如何
有石油之城美譽的大慶,如今的狀況已經不復從前,急需轉型。眾所周知,大慶是靠資源迅速發展起來的,但是石油的數量減產,增長速度減緩卻是不爭的事實。在這種情況下,大慶的經濟滑坡非常嚴重,不僅是零增長甚至都是負增長,讓人唏噓不已。大慶油田,相信很多人都是非常了解的,畢竟王進喜的事件是我們從小就學過的先進事件。昔日的大慶,在全國都是數一數二的,但是如今的大慶卻在艱難的維系著資源城市的名頭。
因為生態不好,大慶的氣候也是非常失常的狀態,氣候連年乾旱,春天和秋天風比較大的時候,竟然會有沙塵暴之類的跡象,讓當地的民眾已經苦不堪言。不僅如此,大慶因為開採油田,地下水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水資源也是嚴重不足的。縱觀大慶市總用水量,大約在二十六噸左右,但是大慶實際的存水量卻在二十二噸,缺口達到了四噸,並且是可持續性的缺水,可見地下的水資源已經是漏斗的狀態。總而言之,大慶的轉型刻不容緩,搞好生態環境也刻不容緩。
㈦ 貴州的有石油嗎
貴州的未發現有油田,但是在 遵義市西北部 仁懷、赤水、習水3縣均發現有大量的天然氣,並已經有開采。 還有在貴州北部(遵義東北部,銅仁西北路),均發現有石岩氣的存在,不過未開發。
㈧ 開採石油的地方對老百姓有沒有好處啊
有好處有很大的好處,油田建設需要很多的資金。大量的工人需要消費,基礎建設修築公路、架設電線都需要大量的人工。油田不可能有很多職工都來自外地,會在本地大量招工。
總之,開採石油的地方就是大量的工人來當地消費。只要你會經營,無論政府還是個人都會有大大的好處。
㈨ 一個地方發現石油意味著什麼
石油產商會在當地投資建廠,帶動當地經濟增長,進而吸引到大批的勞動力,於是人口開始膨脹,人口增加自然導致房價上漲。
石油、天然氣是現代社會目前不可缺少的資源。它們既是重要的能源材料,也是補課缺少的化工材料,從燃油到紡織品,從自行車到飛機,從吃飯到睡覺,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石油天然氣產品的蹤影。在新的替代能源沒有普及之前,石油天然氣將成為主宰國計民生的重要重要戰略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