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有多少學生
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19000人、研究生近7000人,留學生1100餘人,函授網路在籍生8.7萬餘人。
② 中國石油大學石油工程2012年招本科生多少人
得4百多人 大一轉專業就5百多人了
③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油氣儲運專業研究生招多少人
內推:學術性的大概是15% 有25個人左右 工碩也大概20人左右 外招得看生源 生源好就多
④ 2015年中國石油大學研究生化工學院招了多少人
2015年中國
石油大學
研究生
化工學院
招:
1、
學術型碩士
165人;
2、
專業學位碩士
115人。
3、查看學校公布的專業目錄即可了解學院各個專業的招生人數。
⑤ 中國石油大學 2016年自主招生英語專業招多少人
中國石油大學的自主招生報名人數平均一般都是在800人左右,競爭還是挺大的。自主招生考試的難度比高考要簡單得多,你可以找網上一些免費的自主招生模擬題參考一下哦。
⑥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每年油氣儲運專業大概招收多少人其中保研的有多少
每屆都是三個班,每個班32到33個人,推薦答案的這個還不到三十人,搞笑!
升大二大三兩年轉專業的學生轉過來,再重新加個班,五班。到大三定下來大概二十五人左右,這個每年不一樣。保研的「big bird」說的靠譜,分工程和學術的。大概也就那個比例。保研加考研的每年都不一樣,現在一年大概有三十多個,你如果需要,留個郵箱,我可以給你發個資料,從08年到11年儲運保研考研人數什麼的。
⑦ 中國石油大學自主招生錄取多少人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自主招生錄取200人。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自主招生錄取人數為年度本科招生計劃總數的5%以內。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文理科招生計劃總數為200人,面向全國招生。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高中畢業生,均有資格報考:
1、高中階段在省(自治區、直轄市)及以上級別中學生學科競賽(語文、英語、數學、物理、化學)中獲一、二、三等獎者。
2、高中階段語文、英語、數學、物理、化學任意一門課程單科學習成績各學期期末考試成績均位於年級前10%者。
3、高中階段在公開發行的刊物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相關學科的作品、論文且相關學科平時成績優秀者。
4、高中階段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或實用新型專利者。
5、高中階段在省(自治區、直轄市)及以上級別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或國家「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中獲得一、二、三等獎者。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自主招生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將在2015年繼續開展自主招生選拔錄取工作,結合石油石化學科和專業特色,著力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人才。
我校成立本科自主招生選拔錄取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自主選拔錄取的領導工作,下設自主選拔錄取工作小組和自主選拔錄取工作監察小組,負責自主選拔錄取的實施和監察工作。
一、報名條件
具有學科特長、創新潛質,高中階段獲得過省級(含)以上學科競賽獎勵者,且對石油類專業有濃厚興趣、具有培養潛質的高中畢業生。
二、選拔人數和專業
學校自主選拔面向全國范圍招生,接收考生個人申請,實際錄取規模控制在年度本科招生計劃總數的5%以內,納入學校年度招生計劃。
選拔類別分為三類:理工一、理工二、經濟管理類。
理工一,注重考查考生數學與化學知識,考生可填報專業有:化學工程與工藝、能源化學工程、應用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理工二,注重考查考生數學與物理知識,考生可填報專業有:石油工程、海洋油氣工程、資源勘查工程、油氣儲運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自動化、安全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測井)、勘查技術與工程(物探)。
經濟管理類,注重考查考生綜合知識,考生可填報專業有:會計與財務管理類、能源經濟與國際貿易類專業。
理科考生可在三個類別中選擇一個類別報考,且只能在同一類別的專業中填報專業,文科類考生只可填報經濟管理類別相關專業。
⑧ 中國石油大學有多少學生
學校教育體系完備,以本科生教育為主,各類教育層次結構合理,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19000人、研究生近7000人,留學生1100餘人,函授網路在籍生8.7萬餘人。建校以來,學校始終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任務,著力打造人才培養質量品牌,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聲譽。
從廣大校友中涌現出大批傑出人才,走出了20多位兩院院士以及一大批石油石化行業領軍人物和工程技術骨幹。
自國家實行畢業生雙向選擇就業政策以來,畢業生就業率連續25年保持在90%以上,2004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就業先進工作單位」榮譽稱號,2011年入選50所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⑨ 中國石油大學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有多少學生
學院在校本科生1500餘人,碩士和博士研究生1100餘人。
建院(系)以來已累計培養17000餘名本科生和4000餘名碩士和博士,成為培養石油勘探高級專門人才的搖籃。
畢業生中涌現出一大批知名校友,如中共第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十七屆中央委員、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衛留成,山東省政協副主席許立全,中國工程院院士孫龍德、李陽,新時期鐵人王啟民,石油科技楷模蘇永地,曾任或現任三大石油公司領導的陳炳騫、周原、周吉平、王宜林等,更有無數校友在平凡的崗位上為國家各項事業默默奉獻,為母校贏得了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