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渤海再獲億噸級油氣大發現,油價未來有哪些走向
2019年,成品油市場化進程加快,從降低進入成品油市場的壁壘,進一步放開外國加油站,支持民營企業參與成品油等一系列措施陸續出台。石油出口。以市場為導向的政策繼續增加。零售業正在加速轉型升級,產業結構也在迅速變化。數字化,智能化,非石油業務和多元化能源供應的發展將成為未來加油站行業的轉型方向。 2020年,我國的成品油零售市場將更加成熟。趨勢分析如下。
2019年,《關於加快流通發展,促進商業消費的若干意見》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從“設定門檻和監管准入資格”改為“放寬門檻,加強活動期間和活動後的監管”,陸續發布了《公約》,明確突出了對有條件的企業參與原油進口和成品油出口的支持;開闢地方煉油漏洞,解決產能問題,平衡國內石油供需矛盾,確保煉油企業經濟效益。國內低價無序競爭的“流失”也為成品油市場定價的改革提供了成熟的市場環境,形成了更為公平的競爭環境。
總體而言,預計到2020年,國內成品油市場將繼續保持供需矛盾的局面,但上游供應方面的壓力將進一步加大,區域下游資源競爭可能加劇,特別是石油資源的擴張。環渤海地區和長三角地區為中心,供過於求的矛盾突出。預計2020年汽油和柴油的整體價格將繼續承壓,年內平均價格可能繼續下降。盡管近年來成品油的出口量和出口配額逐漸增加,特別是柴油的出口量同比增長較大,但仍占國內消費量的一小部分。需求疲軟的一面預計將持續很長時間。
❷ 渤海是我國的內海,主要資源有哪些
渤海是我國的內海,主要資源有漁業、港口、石油、旅遊和海鹽等。
1、漁業資源。渤海水質肥沃,營養鹽含量高,餌料生物十分豐富,浮游植物年生產量1.4億噸,魚類年生產量49萬噸。渤海是黃渤海漁業的搖籃,是多種魚、蝦、蟹、貝類繁殖、棲息、生長的良好場所,故有「聚寶盆」之稱。對蝦、毛蝦、小黃魚、帶魚是最重要的經濟種類。
2、港口。渤海港口具有分布密度高,大型港口及能源出口港多,自然地理條件好,經濟發達,腹地廣闊,資源豐富等優勢,是我國北方對外貿易的重要海上通道。已建和宜建港口100多處。
3、石油、天然氣。渤海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十分豐富,整個渤海地區就是一個巨大的含油構造,濱海的勝利、大港、遼河油田和海上油田連成一片,渤海已成為我國第二個大慶。
4、旅遊資源。渤海沿岸自然風景優美,名勝古跡眾多,充分具備了以陽光、海水、沙灘、綠色、動物為主題的溫帶海濱旅遊度假資源條件。
5、海鹽資源。渤海是我國最大的鹽業生產基地,底質和氣候條件非常適宜鹽業生產。我國四大海鹽產區中,渤海就有長蘆、遼東灣、萊州灣三個。萊洲灣沿岸地下鹵水儲量豐富,達76億立方米,摺合含鹽量8億多噸,是罕見的儲量大、埋藏淺、濃度高的「液體鹽場」。
❸ 海底石油儲量是怎樣的
據地質專家研究表明,海洋中的大陸架和大陸坡蘊藏著全球3000億噸石油的一半以上。海底石油將顯示出越來越廣闊的應用前景。1960年全世界近海石油產量占石油總產量的10%左右;1970年,產量占總產量的16.8%;1980年海上石油產量佔世界總產量21.8%;1985年海上石油占總產量的26.74%,2000年,已超過世界石油產量的一半以上。
煤、石油、天然氣是工業化社會一刻也離不了的動力源泉。現代化的交通多數離不開石油、天然氣和煤。20世紀以來,傳統的燃料,煤和木材逐步讓位於石油和天然氣。以1950~1970年為例,短短20年間,世界石油消費量提高了三倍,天然氣消費量提高了四倍。在世界各種能源消費結構中,油氣所佔比重達到了64%。而在西方發達國家中,其比重高達75%以上,多數工業發達國家都靠進口石油來滿足本國需要。西歐各國所消費的石油96%依靠進口,開採石油量佔世界石油總量1/3的美國,也要進口40%的石油才能滿足本國石油需求量。日本進口的石油量佔世界石油耗量的17%。這一趨勢有增無減。
能源短缺,早已成為全球人類關注的焦點,因此開發海上天然氣和石油,已成為各工業國家的共同行動。1907年美國在加利福尼亞州的聖巴巴臘海峽,用棧橋式井架,在水深僅有幾米的海底,首次采出石油。1924年前後委內瑞拉的馬拉開波湖和前蘇聯裏海的淺灘上也先後建起了海上石油鑽井架,進行石油開采。這些石油井架都用棧橋同陸地相連。直到1946年,美國建造的海上鑽井平台首次打出了世界上第一口海底油井。
據科學家研究報道,海底石油和天然氣遍及世界各大洲的大陸架,石油儲量最多的首推波斯灣。其中有六個產油量超1000萬噸,儲量在10億噸以上的特大油田。其次是委內瑞拉的馬拉開波湖油田。在海底天然氣儲量方面,波斯灣仍居第一,北海居第二,墨西哥灣第三。
中國淺海大陸架面積近285萬平方千米,其中200米水深范圍內的大陸架面積共130萬平方公里。經勘探研究表明,我國沿海主要有渤海、黃海、東海、台灣淺灘、珠江口、鶯歌海、北部灣等七個含油盆地,總面積約為100萬平方千米,現已查明有17個新生代沉積為主的中、新生代沉積盆地,估計有很多的油氣資源量,大約達100億~130億噸,構成了環太平洋區含油氣帶的主體部分,是中國油氣資源的重要後備基地。
位於英國北海的巨大的海上石油鑽井平台20世紀50年代海上勘探油氣的國家僅六個,而現在已達100多個。海上油氣鑽井數,1961年為726口,而到1995年達2663口,其中美國海上油氣鑽井數最多。海洋石油的產量,1950年僅0.3億噸,佔世界石油總產量的5.5%;1960年為1億噸,佔世界石油總產量的9.20%;1995年為9.65億噸,佔世界石油總產量的30.08%。海洋天然氣的發展速度不如石油,1980年的產量為2903.11億立方米,1995年為4421.00億立方米。
從1980年開始中法、中日先後在渤海中部、西部和南部進行聯合勘探開發。1981年在中日合作區打了第一口預深井,日產原油近1000噸,天然氣約60萬立方米。同年10月又打出了一口井,日產原油270噸,天然氣3.3萬立方米。1982年4月,中日合作打出第一口深井,日產原油390噸,天然氣7萬立方米。
早期的海上鑽探,通常採用固定式或活動式平台進行幾十米,甚至幾百米的水深作業。固定式平台既可用於鑽探,也可用於石油生產。
位於英國北海的巨大的 海上石油鑽井平台
採油是海上石油開採的最後一道工序。固定式生產平台是目前最常用,最主要的是採油平台,它有鋼管架樁基平台、鋼筋混凝土重力式平台、張力腿平台、綳繩塔平台。建一座固定平台,其投資量非常巨大,必須要有大面積的採油要求條件,才是可行的。
浮式生產系統有半潛式和油輪式兩種,半潛式適用於900~1500米的深海區或邊際小油田開採油氣。油輪式的最大作業水深可達1800米。有的國家採用向海中填石砂、泥土和廢料等建造人造島來進行石油開采。
❹ 渤海灣為何會發現億噸級的大油田
我國在渤海萊州灣地區發現了一個大型油田-墾利6-1油田,根據已經完成的探明儲量報告,該油田的探明地質儲量將超過1億噸,這個油田也將成為我國渤海萊州灣北部地區第一個億噸級的大型油田。而根據之前的勘探和開采情況,渤海灣地區的可勘探礦區面積達到了渤海總海域面積的近60%,渤海油田已經成為我國海上最大的油田區。
在這種地質運動的作用下,渤海灣的沉積環境十分優異,一方面來自大量海洋生物在死亡之後的不斷沉積,另一方面通過地表的徑流沖刷到大陸架區域的有機物、泥沙等,也為沉積環境的塑造提供了豐富的物質和環境支撐。據監測,渤海灣海底的沉積物層的厚度,可以達到3公里以上,有的地區甚至可以達到7公里。經過漫長的時間,通過有機物質的分解和演化,這些沉積物為生成石油礦床的生油岩層和儲油岩層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渤海灣發現大規模的油氣資源當然不足為奇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還會在我國近海區域發現更多的優質油氣田。
❺ 儲量1億噸油田,渤海再獲億噸級油氣大發現,1億噸到底是什麼概念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在這一次的公告當中就表示,在渤海地區又發現了一個儲存量超過1億噸的油田。這個消息一經發布,立刻就導致公司的股票進行了三連漲,可能很多人對於億噸並不是非常的了解,今天就跟大家來探討一下,這一次發現了油田到底有多大,以及對於我們有多麼深遠的影響。
第三,如何看待這個油田?
因為目前陸地開採油田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所以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海上油氣田的開發工作將成為能源開發的主戰場,目前我們所發現的油田絕大多數都來自於靜海地區,而這一次在渤海地區發現了油田。可以直接將渤海灣地區的油田產量提升一個檔次,目前它基於中國十大油氣田的第四位。相信通過這個油田,可以讓他進入前兩名。
❻ 關於我國渤海再獲億噸級油氣大發現,你有何看法
為您數數。常規砂岩儲層的可控制儲量為1億噸,按石油產量的1%計算,每年為100萬噸;以30%的回收率計算,即30年內達到3000萬噸。
以上是常規油庫的理想情況。據新聞報道,它是大港油田的頁岩油藏(與常規砂岩油藏相比,開發難度大,成本高,產量迅速下降)。考慮到虛假儲量,儲層物性,流體性質和地表條件引起的開發問題,很難建立具有1億噸儲量的100萬噸產能。 (參照馬湖500萬噸產能建設目標,10億噸儲量)
下一步,中石油將採取“三步走”戰略,落實儲量,夯實基礎,建立標准,建立示範,規模化生產,帶動開發,將大港油田頁岩油勘探開發建設為“三步走”戰略。國家示範項目。到今年年底,新增生產能力11萬噸,年產石油5萬噸;到2022年,建設我國大陸性頁岩油勘探開發示範區,帶動東部頁岩油勘探開發;到2025年,總儲量增加3億噸,新建產能100萬噸,年產石油50萬噸,帶動了中國石油大陸頁岩油的發展。
據了解,目前,墾利6-1油田正在加快開發評價工作,盡早實現投產。該油田的巨大勘探前景將為渤海油田持續綠色穩產10年、上產4000萬噸目標的實現奠定堅實的資源保障。
近年來,中國海油大力提升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於2019年初啟動油氣增儲上產“七年行動計劃”。中國海油董事長汪東進表示,墾利6-1油田是公司加大國內油氣勘探開發的重要成果,中國海油將繼續發揮勘探“龍頭”作用,以尋找大中型油氣田為主線,努力在更復雜油氣藏、更深海域取得更多新突破,為推動我國海洋石油工業高質量發展和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出重要貢獻。(經濟日報記者黃曉芳)
❼ 渤海油田傳來好消息,發現1億噸石油,為何渤海灣的儲量這么高
這個解釋起來太復雜,簡單來說就是我國的地質構造形成了渤海灣的石油儲量高的原因。眾所周知,我國地形的特點是西高而東低,這種地形的形成與億萬年前的青藏高原的崛起有關,我們大家知道,目前有確切證據的青藏高原形成的地質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5億年。當時的青藏地區出現了地殼升降,讓原本是遼闊海洋的青藏地區隆起而形成高原,原來的這片海域,可以說橫貫了現在歐亞大陸的南部地區,並且與北非、南歐、西亞和東南亞的海域溝通,稱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
由此來看,中西部就是一些大型的沉積物而形成現在的煤炭、石油、天然氣,而地處東部的渤海灣盆地就形成了石油與天然氣,而且在地下的縫隙中,具有一定的滲透力的石油還在不斷的朝著地勢低的渤海灣盆地滲透,因此我國的渤海灣就有了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的儲量。而且渤海油田所在的渤海灣盆地,也是中國最大的石油產區,大量主力油田都分布於此。目前,中國國內每年有近40%的原油產自渤海灣盆地。除了渤海油田,勝利油田、遼河油田、大港油田、華北油田、中原油田、冀東油田都位於渤海灣盆地內。盡管渤海灣盆地原油產量豐富,但在過去50餘年時間中,始終沒有大型天然氣田的發現。據了解,因為渤海灣盆地的天然氣資源,大多位於3500米深的海底,所以直接尋找天然氣儲層較困難。為此,中國海油加大了對基礎性項目研發的投入,加之油田深層鑽井技術不斷發展,最終在渤海天然氣資源的勘探上取得了突破。
❽ 在海洋中有多少噸石油
海底蘊藏了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在世界油氣勘探開發中,許多國家和地區海上都有新發現和新油氣田投產。海洋的油氣儲量和產量都顯示出愈來愈重要的作用。據統計,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海洋石油儲量佔世界石油儲量的20%至22%,石油產量占總產量的25%至26%,海洋的天然氣儲量和產量佔世界天然氣儲量和產量的15%至16%左右。據1995年的估計,世界淺海已探明的石油資源儲量為379億噸,天然氣的儲量為39萬億立方米。據不完全統計,海底蘊藏的油氣資源儲量約佔全球油氣儲量的三分之一。許多國家的專家預測,如果今後海上年產油量增大率以3.5%至6%往上升,海上年產氣量增長率以1.5%至3%往上漲,不久的將來年產油氣量,路上和海上可能平分秋色,各佔一半,預計世界未來的油氣儲量和產量將主要來源於海洋。總之,海上油氣有很大的潛力,後備資源充足。我國陸架區海域遼闊,面積達200萬平方千米,其中沉積盆地面積近90萬平方千米,共有大、中型的中、新生代含油盆地20多個,估計淺海石油總資源量約240億噸,天然氣資源量可達14萬億立方米。我國發現了渤海、南黃海、東海東部、東海西部、珠江口、北部灣、鶯歌海等7個大型中、新生代含油氣盆地和90多個含油氣構造,現已勘探證實具有工業價值的油氣田40多個。全世界大陸架面積約為3000萬平方米,佔世界海洋面積的8%。關於海洋石油的儲藏量,由於勘探資料和計算方法的限制,得出的結論也各不相同。法國石油研究機構的一項估計是:全球石油資源的極限儲量為1萬億噸,可采儲量為3000億噸。其中海洋石油儲量約佔45%,即可采儲量為1350億噸。中東地區的波斯灣、美國、墨西哥之間的墨西哥灣、英國、挪威之間的北海、中國近海,包括南沙群島海底,都是世界公認的海洋石油最豐富的區域。
❾ 渤海獲億噸級油氣大發現,為什麼渤海的石油儲量這么高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宣布,我國渤海再獲大型油氣發現——渤中13-2油氣田,探明地質儲量億噸級油氣當量。為什麼渤海的石油儲量這么高?
一、為什麼渤海的石油儲量這么高?
目前的主流理論認為,無論是陸地上的石油,還是海洋中的石油,都是由史前生物的遺骸經過漫長的地質作用而形成的。與陸相生油相比,海相生油更具優勢。其次,石油的形成還需要盆地,一些淺海有這樣的條件。在這種地質條件下,海洋動植物死亡之後可以不斷沉積起來。而且在海水下方,由於隔絕了大部分的氧氣,這有利於有機物的存儲。淺海盆地的構造活動沒有陸地上那麼活躍,這也有助於有機物的積累。另外,如果有河流注入淺海,這也有利於石油的形成。河流可以帶來豐富的泥沙,它們不斷在淺海盆地中沉積,把有機物不斷掩埋起來,厚度能夠逐漸增加到上萬米。在遠古時期,陸地附近的淺海中生活著大量的海洋生物,它們主要是一些浮游動植物,其類脂含量較高,這是產生石油的關鍵條件之一。經過長時間的高溫高壓作用,史前海洋生物的遺骸將會產生復雜的有機變化,逐漸演變成了海洋石油。
❿ 渤海有多少石油
中國工程院地質勘探專家翟光明接受法新社采訪時說,目前發現的石油儲藏可能僅僅只是渤海灣地區石油總儲藏量的一小部分,未來可能會有更大的發現。他說,預計渤海灣地區石油總儲藏量可能高達200億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