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般裝油的船能裝多少噸柴油
按載重噸位大小可分為:
小型油船(0.6萬載重噸以下,以運載輕質油為主)。
中型油船(0.6~3.5載重噸萬噸,以運載成品油為主)。
大型油船(3.5~16載重噸萬噸,以運載原油為主,偶爾載運重油)。
巨型、超級油船(16萬載重噸及以上VLCC、30萬載重噸及以上ULCC,專用載運原油)。
油船,是指運載石油及石油產品(如柴油、汽油和重油等)的「船舶」。其結構特點是:
①用油泵通過管路裝卸貨物,故甲板上沒有起貨設備和大的貨艙口,但設有入孔艙口。
②由於石油易於揮發、燃燒和爆炸,故對防火安全要求嚴格,國際海事組織1978年議定書規定,載重量2萬t以上的新造油船,須有惰性氣體防爆設施,機艙須設在尾部。
③貨油艙用多道縱艙壁和多道橫艙壁分隔,以減小自由液面對穩性的影響。
④船體長深比大,彎曲力矩大,故多採用縱骨架式結構,以增加縱向強度。
⑤運輸常為單方向的,回程空放時為保持一定的吃水,須裝載大量壓載水,故現代大型油船須設有專用壓載水艙,或用油艙裝壓載水,壓載以前須將油艙洗凈,因此油船必須設有原油洗艙設備。
㈡ 報廢油輪6072噸多少錢啊
你都說是報廢游輪了,那就只能當廢鐵買了,要是賣給有用的人,它的價值自然就高了,如果賣給收廢鐵的,他也就幾千塊錢,所以你要找到它的伯樂
㈢ 新能源汽車報廢政策
新能源汽車報廢政策包括:小型、微型、非經營型乘用車、大型、輪式專用汽車的使用壽命不受限制。機動車的使用年限,除離開工廠之日起兩年以上沒有辦理登記手續的以外,應當按照登記年限計算。
各類機動車的使用壽命如下:
1、小型和小型客運專車為8年,中型客車為10年和大型客車12年;
2、租用客車15年;
3、小客車續駛10年,中型客車繼續駛12年和大型客車再駛15年;
4、使用公共客車13年;
5、其他小型、小微型乘用車輛的使用期為10年,中型、大型載客汽車的使用年限為15年。
新能源:又稱非常規能源。是指傳統能源之外的各種能源形式。指剛開始開發利用或正在積極研究、有待推廣的能源,如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海洋能、生物質能和核聚變能等。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術基礎上加以開發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生物質能、風能、地熱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與深層之間的熱循環等;此外,還有氫能、沼氣、酒精、甲醇等,而已經廣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氣、水能 等能源,稱為常規能源。隨著常規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以環保和可再生為特質的新能源越來越得到各國的重視。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三條 車輛管理所辦理機動車登記,應當遵循公開、公正、便民的原則。
車輛管理所在受理機動車登記申請時,對申請材料齊全並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本規定的,應當在規定的時限內辦結。對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其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一次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對不符合規定的,應當書面告知不予受理、登記的理由。
車輛管理所應當將法律、行政法規和本規定的有關機動車登記的事項、條件、依據、程序、期限以及收費標准、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錄和申請表示範文本等在辦理登記的場所公示。
省級、設區的市或者相當於同級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在互聯網上建立主頁,發布信息,便於群眾查閱機動車登記的有關規定,下載、使用有關表格。第四條 車輛管理所應當使用計算機登記系統辦理機動車登記,並建立資料庫。不使用計算機登記系統登記的,登記無效。
計算機登記系統的資料庫標准和登記軟體全國統一。資料庫能夠完整、准確記錄登記內容,記錄辦理過程和經辦人員信息,並能夠實時將有關登記內容傳送到全國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統。計算機登記系統應當與交通違法信息系統和交通事故信息系統實行聯網。
㈣ 蘇伊士運河最多可載多少噸石油
蘇伊士運河 總長:190.25公里
從航路浮標至塞得港燈塔:19.5公里
從等候區域到南入口:8.5公里
從塞得港到伊斯梅利亞:78.5公里
從伊斯美利亞到陶菲克港:83.75公里
提速區的長度:78.00公里
水面寬度(北/南):345/280米
浮標之間的寬度(北/南):215/195米
運河深度:22.5米
最大船舶吃水允許值:62英尺
交叉區域:4800/4350平米
最大噸位:21萬噸
滿載油輪的限速:13公里/小時
貨艙船限速:14公里/小時
據說:現在可供27萬噸貨用輪船通過! !!!!
㈤ 油輪碼頭哪些因素可以提高儲存量
目前可以提高油輪碼頭儲存量的就是擴大儲油罐空間,建立儲油設備。
隨著大量石油的流入,我國油港的卸貨能力也面臨壓力,因此只能不斷增加儲油空間。據山東媒體報道,山東日照和濱州九港原油儲備計劃增加。預計今年新增倉儲空間1366萬立方米,相當於中國現有商業儲備的6%左右。中石化近期還在浙江、河南等地累計新增倉儲空間125萬立方米。
拓展資料
1.油輪被看作「石油通道」比較好理解,因為它是用來運輸石油的輪船。最初的油輪是由貨船改裝的,而且只能以桶裝的形式運輸。1886年設計的「格魯考夫號」油船,其運輸量只有230噸。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油輪的載油量也是在1.5萬噸左右徘徊。
2.1957年中東戰爭以後,埃及關閉了蘇伊士運河以後,從中東運輸石油及其製品的船隻,必須繞過有「海上生命線」之稱的非洲南端的好望角,運輸的路程大大增加。這樣,如果仍然限於採用萬噸級的船隻來運輸石油,是遠遠滿足不了工業發展的需要的。因此,一種巨大而裝備優良的專門運輸油料的船舶——超級油輪應運而生了。所謂超級油輪,是指載油噸位在20萬噸以上的油船。目前,世界上最大油輪的載油量已超過59萬噸。
3.全球經濟依靠石油運轉,當然也依賴這些在世界范圍內進行原油運輸的船舶。此類用於運輸液態散貨的船舶就是我們所說的油輪,從廣義上講是指散裝運輸各種油類的船,除了運輸石油外,裝運石油的成品油,各種動植物油等。各種航行於海上的油輪,使用最廣泛的就是石油品運輸船。
油輪的種類
1.原油油輪:這類船隻往往是大型船舶,如VLCC或ULCC,它們被用於在各地區間進行未加工原油的運輸,主要是將未精煉加工的原油從產地運輸到煉油廠。
2.成品油油輪:這類船隻主要用於運輸成品油,與原油油輪相比,它們的體型更小。
㈥ 世界最大的油輪可裝多少噸油
世界最大的油輪是諾克·耐維斯號油輪,能夠容納將近650,000立方米的原油(將近410萬桶)。
諾克·耐維斯號(Knock Nevis)是一艘新加坡籍、屬於超大型原油運輸船等級的超級油輪,也是世界上最長的船隻與最長的人工製造水面漂浮物,船長超過1/4英里,比橫躺下來的艾菲爾鐵塔還長(埃菲爾鐵塔的總高為324米)。
在2004年經營業主易手改為現名之前,它又曾被稱為海上巨人號(Seawise Giant,1979年),快樂巨人號(Happy Giant,1990年),與亞勒維京號(Jahre Viking,1991年)。
2004年三月該輪進入杜拜乾塢進行改裝工程並改名為諾克·耐維斯號,改裝後作為浮動儲油與卸油單位,停泊在卡達的夏辛油田做為外海儲油用途。2009年12月,該船被出售給印度的拆船業者,改名為Mont。2010年1月4日,於印度古吉拉特邦亞蘭市(Alang)拆解。
(6)汽車報廢油輪可以存放多少石油擴展閱讀:
關於諾克·耐維斯號的相關建造歷史:
最早是在1976年12月時,於住友重機械工業位於日本橫須賀市的追浜造船所(Oppama Shipyard,目前已改名為橫須賀製造所)起造,船體編號1016號,並被命名為海上巨人號(Seawise Giant)。
海上巨人號原本的訂購者是一名希臘船運業者,但他在擁有該船三年後,在船隻尚未完工之前就因破產之故,將這艘船轉賣給了香港籍的船王董浩雲。
董浩雲在接手這艘船後要求造船廠變更設計規格,將原本已有48萬噸水位的海上巨人號加長了數公尺,而增加了8萬7千噸的水位,其高達825466噸的總承載後重量使海上巨人號正式成為世界上最巨大的船隻。
㈦ 石油能不能長期存放,最長時問是多少年
石油也有保質期,鐵桶家用儲備的條件下一般為半年。
因為石油接觸空氣容易造成石油裡面的成分氧化變質。
如果密封條件良好的情況下可以延長到一年,當然也不是說半年或者一年後石油就報廢了,也是能用的,就是對現在的電噴發動機危害較大,不建議使用到好的車輛上,大型工程機械車、拖拉機類還是可以使用的。
總之,若無專業存放設備,最好不要長期存放。
㈧ 石油還能用多少年,石油用完了現在世界上這么多汽車都作廢了嗎
新能源汽車
人類何時不用石油和煤了呢?那要看開采成本以及綜合成本上升的速度與替代能源成本下降的速度何時能達到接近的水平。什麼時候繼續使用這兩種能源的成本高於替代能源的成本了,那這兩種能源退出歷史舞台的日子就不遠了。
舉個例子,人類最早是用木柴做能源的,但現在不用了,不是木柴用完了,而是煤和石油的綜合成本大大低於木柴所致,人類不是造不出用木柴驅動的汽車而是那種汽車根本不會有人買,因為太不經濟了。不知我說明白沒有。
理論上講,現在探明的可開采儲量和用量考慮,煤可以用80年左右,當然探明儲量還會增加,使用量也不斷變化。但是有很多替代能源問世,比如植物柴油和其他植物燃料,現在已經到了實用階段。還有人造小太陽,基本技術問題已經解決,以後是完善的問題,我國的人造太陽持續時間可以達到3秒,以後技術突破只是時間問題,等這個解決了,能源問題就解決了,因為全世界海水中氕氘氚的含量可以供人類使用萬億年以上,因為每公斤海水中所含的氘,可以產生300公升汽油的能量,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拿什麼來代替石油?
國際油價在今年年初突破每桶100美元大關,然而,隨著油價的不斷飆漲,甚至有專家預測原油價格將增至200美元一桶。這件聽起來好像遙不可及的事情已經近在眼前。
石油這種不可再生的資源,開采一點就少一點。當我們將石油都開采盡了以後,我們還能燒什麼?我曾經跟業內一位前輩聊起過替代能源問題,他鄭重地告訴我:短期內,根本就沒有新能源能夠完全替代汽油。
豐田是混合動力的先行者,利用電動機來減少汽油機(或柴油機)消耗的技術固然是個好辦法,但短期內依然無法完全脫離對石油的依賴,只是通過這種方式能夠緩解石油消耗的速度。況且,混合動力車型的成本比普通車型高出很多,如果沒有國家的有力支持,僅憑消費者自願購買,數量十分有限。
燃料電池技術也是近年來比較熱門的替代能源技術,燃料電池車在行駛過程中是零排放,但電池的回收政策如不完善,廢電池污染將比目前的尾氣排放污染嚴重得多。
再說生物能源汽車,這種技術基本上是利用生物能源提取乙醇作為燃料給汽車提供動力,但提取乙醇需要大量糧食作物,在提取過程中也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技術若不跟進的話,生物能源就顯得有些得不償失,到頭來還要與人類爭糧食。
至於風能、水能、太陽能等技術還屬於摸索時期,且受自然因素影響很大,在能量生成過程中會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還不好說。
或許,當人類發明出不吃飯也能長大個的方法時,也就離無需耗能的永動機時代不遠了。不過現在,我們還需要吃飯,也還需要燒石油。石油價格飆漲只是給我們敲響了一聲警鍾,讓我們麻木的環保神經稍微受了點刺激,完全憑漲價來控制石油的消耗量簡直就是異想天開。當然,僅憑我們個人的力量並不能改變什麼,但如果每個人都能形成一種環保意識,我想就不會有那麼多人追求大排量,也不會有那麼多人追求大空間。試想,當有一天有錢都沒法加到油的時候,一輛排量再大、再有面子的車,也會顯得格外可笑。
樂觀的理由
當油價漲到每桶200美金,我們怎麼辦?這實在是一個有趣的話題。3年前,國際著名的投資銀行Goldman Sachs的一支股市分析師團隊曾大膽預估,油價將上升至每桶 105美元,當時引起市場一陣嘩然和不以為然。隨後,國際原油價格一路飆升,今年終於突破120美元大關。本月,這個團隊再次語出驚人,暗示未來全球原油供給出現緊縮時,每桶油價將極有可能飛升至200美元的天價。
當我把這一個問題同時提問給幾個朋友和業內人士之後,發現面對這樣一個具有恐慌性質的未來假設,大家都不約而同顯得樂觀。盡管各自樂觀的理由不同,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油價再高,依舊有很多人會買車開車。
今年「兩會」,節能減排成為中國汽車業界的第一號議案。的確,石油資源並非取之不竭,油價不斷走高給世界敲了警鍾。我們憑什麼樂觀?也許是對人類智慧的自信。一位經銷商對我說道:大家都關注油價,甚至產生擔憂,是因為現階段人類過於依賴石油。他樂觀地認為,「只要找到可以替代的,不鑽死胡同就行了。」的確,很多工業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石油,尤其是汽車產業。油價的上漲,加大了消費者的用車成本,自然抑制消費者的購買欲。汽車產業有理由恐慌,但是束手待斃顯然不是人類的作風。最近幾年,但凡汽車行業的各類發布會和會議,會發現「可替代能源」已成為這些活動的共同議題,通用、大眾、豐田等汽車廠家未雨綢繆早於多年前著手研發非燃油汽車。油價上漲,刺激了更多可替代能源和技術的衍生,也許這就是我們樂觀的理由。
「當油價漲到每桶200美元。」這不只是未來的一個假設,也是現階段人類應對稀缺資源減少的重要命題。我們看到,目前可替代石油的能源和技術有很多種,包括生物能源、氫能源,還有電池(電動)車,可以更省油的混合動力等等。雖然這些技術現階段並未成熟,短時間內也不可能實現替代石油的重要地位。但是,無疑在不久的未來,走進千家萬戶的車子,將不再是燃油汽車,而是各種形形色色的環保車型。
馬電混合動力車
有「危」才有「機」
國際原油市場的「詭異」程度一點也不亞於風雲突變的股市,而產油國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就是個堅定的唱多者,他在去年11月的第三屆歐佩克(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峰會開幕式上警告:「如果伊朗受到攻擊,油價將升至200美元/桶」,當時,人們對此危言聳聽的論調還嗤之以鼻,沒想到四個月過去了,國際油價已經輕松突破110美元大關。盡管國際油價的飆升有國際炒家在背後興風作浪,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百美元油價的時代,因為國際原油就只有那麼一點,供不應求自然價格上漲,要是進行價格管制,人為壓低價格,那麼全世界都會出現「油荒」。
油價每桶200美元也不再是一個遙遠的夢想, 德國外匯管理公司分析師Thomas Bachheimer早在2006就預言,鑒於需求增長和有限的資源這樣的形勢,在石油需求高峰的2010年,原油價格甚至會上漲到每桶200美元。
汽車行業所耗費的石油幾乎佔到了所有石油銷量的一半,油價的上漲對汽車行業是個重大「利空」,就拿國內來說,在家用轎車的使用成本中,油費超過了一半的份額,自然會影響人們的購車慾望,從而對汽車產銷產生負面影響。在油價持續破百的這一段時間,國內汽車股的跌幅遠遠大於大盤也說明了這一點。而在本報所做的調查中,大多數讀者認為,油價上漲會推遲自己的購車計劃。
馬電混合動力車
俗話說,凡事皆有兩面,油價的持續上漲對汽車行業也不全是壞事,將反而推動汽油、柴油車的替代如氫動車、電動車等加速商業化。目前,氫動車和電動車的技術正不斷成熟,制約其發展的最大因素就是和汽油車相比的成本過高,但油價上漲到一定程度,具有節能環保效益的氫動車、電動車也就顯得不再昂貴,反而可能會促進上述車型的普及,最終使汽油車永無翻身之地,從而將高昂的油價打回原形,也許在那時,汽車行業將迎來一輪新的發展。
「高昂的油價對中國汽車行業而言也可能是個機會,在汽油車的時代,中國汽車失去後來居上的機會,中國應該抓住電動車的機會」比亞迪總裁王傳福稱,「比亞迪2025年拿全球汽車第一。」他的是依據高昂的油價將促進電動車的普及,這就是商機。
fcx混合動力車
本土車企機不可失
通常來說,「凡夫俗子」們最大的特徵是事情不到逼急了不會去做,像我,很多時候文章不到臨近截稿期是不會有寫作靈感的。當然,這樣的處事態度恰恰是那些所謂的「成功學」大師最為不爽的。但是,我一直認為現代社會已經夠緊張,夠忙碌的,只要不妨礙工作、生活,為何不讓自己悠著點?
fcx混合動力車
然而,作為個人可以讓自己悠著點,但「肩負重大責任」的大企業就不同了,他們不但不能過得悠著點,反而要不斷給自己增加壓力,因為在市場經濟為主導的社會,如果沒有強烈的危機感,被淘汰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現在的本土汽車企業也僅僅停留在「吃飽」的階段上,雖然他們一直很努力,不乏「艱苦奮斗」的精神,甚至可以用「拚命」來形容,但很可惜,他們「付出的」遠比「該得到的」要多得多,問題到底出在哪了?
卡宴混合動力車
問題出在前瞻性上,本土汽車企業沒有想太多「假如」的事情。其實,「未雨綢繆」才是企業提升自身實力重要手段。舉個例子,去年以來,國際油價不斷飆升,加上國內油價與國際油價的接軌,國內用車成本全面攀升,環保意識空前高漲,這原本應該是本土汽車一個絕佳的機會,他們的「根」本就在小排量車型,不過,他們一開始並沒有想到「假如油價升到每桶100美元」時市場會變成怎樣,結果導致當百姓們需要好的小排量車型時,本土汽車企業卻一窩蜂地往高端發展,造更大、更貴的車型。
或許,中國的產業結構太過「寵溺」本土的汽車企業了,好多次的「油價上漲」、「鋼材上漲」都替他們承擔了、消化了,讓他們可以不用想太多「假如」的因素,而想干什麼就干什麼。恐怕,本土汽車企業從沒想過「假如油價200美元」,該怎麼去應對。
石油越用越少,油價突破「110」還遠不是終點,不出意外,接下去會繼續突破120、130……乃至200,這不是危言聳聽,只是早晚問題。中國並非產油大國,能源利用率也遠低於歐洲、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要抵消油價上漲帶來的壓力,只能用「人力成本」去彌補,而人力成本恰恰是本土汽車企業最大的競爭優勢,如果這一優勢不復存在,本土汽車企業又該如何發展
㈨ 為什麼汽車一般在10年左右就會報廢
汽車作為當下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在世界各國都有著非常突出的地位。但是國內的人們開的車和國外有時候表現不一樣。
比如說有些國外的車開了十多年,依然還是嶄新如故,即使30年的老車也遍地都是。
但是國內則不然,一般10年左右都報廢了,超過20年的已經是少之極少,這到底是什麼原因了?
而且近幾年來,中國的空氣質量情況也不容樂觀。國內由於用煤過度導致空氣中酸性物質過多,加劇酸雨天氣的形成,無形中對車的傷害也非常大。
還有用車文化,中國可以說是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的,單單在對於汽車的了解方面,大部分中國人就已經不如西方人了,而這也影響了車主們在對車輛的日常維護保養的各個方面,這些都是直接和間接影響到車輛的車況以及使用壽命的。
㈩ 某油輪的排水量為5×10 6 千克,其自身質量為0.6×10 6 千克,最多可裝載原油______千克,當它滿載時所受
(1)∵輪船漂浮, ∴F 浮 =G=mg=m 排 g; ∴船滿載貨物時的總質量:m=m 排 =5×10 6 kg; 最多能裝載的原油為5×10 6 kg-0.6×10 6 kg=4.4×10 6 kg; (2)它滿載時所受的浮力F 浮 =m 排 g=5×10 6 kg×9.8N/kg=4.9×10 7 N (3)若該油輪裝載原油後,排開水的體積為3×10 3 m 3 , 它所受的浮力F 浮 =ρ 液 V 排 g=1.0×10 3 kg/m 3 ×9.8N/kg×3×10 3 m 3 =2.94×10 7 N 故答案為:4.4×10 6 ;4.9×10 7 ;2.94×10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