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石油的真面目是什麼
如果你去過油田,你會看到從地下采出來的石油是一種粘稠的,顏色很深的液體,人們叫它原油。
原油的顏色雖然很深,但各地產的石油並不是同一個色。大慶出的原油是黑色的,王門出的原油是綠色的、克拉瑪依出的石油是褐色的。為什麼顏色不一樣?原來裡面含的膠質和瀝青多少不一樣,含量越多顏色越深。
原油帶有各種特殊的氣味,這是由於裡面含有一些有奇味的成分。比如有一種原油有股臭雞蛋味,這是因為裡面含有硫化氫。
原油的「體重」比較輕,密度大約是水的0.75或多一點,只有極少數的比水重。所以,大多的原油都可以浮在水上。
上面說好這些是原油的「外表」狀況,那麼它的「內心本質」是由什麼元素組成的呢?經過分析,它主要是由碳和氫構成。其中碳佔84%~87%左右,氫佔12%~14%左右。餘下的百分之一是極微量的硫、氧、氮等元素。
碳和氫可以形成多種化合物,按它們的原子數從少到多排列,有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壬烷、癸烷、十一烷、十二烷等等。石油就是由這些化合物組成的。
由於組成石油的各種化合物「脾氣」不一樣,所以直接用它不方便。這就像各種性格的人攪在一起,發揮不出正常的作用一樣。為此,科學家決定給石油「分家」。「分家」的辦法就是加熱,也就是蒸餾。
由於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在常溫下呈氣體狀態,所以一蒸餾,它們就從蒸餾塔頂跑出來。
當加溫到40~150攝氏度時,就會從蒸餾塔上部流出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壬烷等化合物來,它們在這個溫度下呈液態。這部分液體油就是汽油。它是石油家庭中的老大。
再加溫150攝氏度以上,至300攝氏度時,在蒸餾塔中部會流出癸烷、十一烷至十五烷等化合物的混合物。這部分化合物也是液態,叫煤油。它是石油家庭中的老二。
再繼續加溫,從200攝氏度加到350攝氏度時,則會在蒸餾塔下部流出另一種液體——柴油來。它是石油家庭中的老三。老三的成分包括十一烷至二十烷等。
再加溫,從300攝氏度開始,則會在蒸餾塔底部流出沸點很高的重油來,它是石油家庭中的老四。它是由十六烷至四十五烷等化合物組成的。
由於重油的沸點很高,到400攝氏度也不蒸發,所以不能再用一般加熱的方法來給石油「分家」了。科學家採用減壓加熱法,使重油又「分家」了,又得到了柴油,還有潤滑油、石蠟、瀝青等許多有用的東西。
這樣,我們基本上把石油的里里外外都看清了,把它們一家的大小兄弟都找出來了。
Ⅱ 緒論—作業石油化工產品有哪些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什麼用途
當大多數人想到石油時,他們想到的是汽車,飛機和其他交通工具的燃料。事實上,石油也是生活必需品的重要原料。我們身邊數不清的日常生活必需品,都是直接或間接由石油生產的。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我們生活中最常用的十大石油產品。1.燃料應該是無需動腦的,它消耗了大部分的石油。百分之七十二的石油用於製造各種燃料: 汽車用柴油,汽油,飛機、輪船和其他交通工具用燃料。圖2。塑料無處不在,牙刷,罐子,瓶子,ipad,聖誕老人... ... 舉幾個例子,我們生活在石油里——就好像幾乎所有的塑料都是石油,沒有專業知識,很難把黑色的石油和各種顏色和形狀的塑料聯系起來。瀝青,也被稱為焦油,是石油加工的產物,也是天然瀝青。世界上鋪設的道路總長度超過1700萬公里,你可以想像有多少瀝青被消耗掉了!我們從服裝標簽上看到的滌綸、丙烯酸和尼龍等織物都是石油生產的合成纖維。在紡織品中使用的纖維中,近四分之三是由化學纖維構成的,只有四分之一是由天然纖維構成的。超過90% 的化纖產品依賴於石油。所以想想你這輩子會」塗」多少油?5.合成橡膠由於具有高彈性、高耐溫性和低溫性,在工業、農業、國防、交通和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圖6。葯品確實和石油有關。更不用說間接消耗品,比如包裝中使用的塑料,但即使是葯物本身也依賴於石油。比如苯,很多毒品
Ⅲ 石油精神是什麼啊
石油精神是自強不息、頑強拼博。中華民族精神,也就是王鐵人精神,全國學大慶的大慶精神。我們從電視劇中看到的不只是一個王鐵人,而是成百成千成萬個王鐵人在戰斗、在拼搏。試想新中國成立初,我國一窮二白,能源供應十分緊張,特別是交通運輸上有兩大難點,鐵路上火車要燒煤,公路上汽車要燒油。
石油的來源說明
石油形成的學說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主流學說,一種是生物沉積成油說。首先來看生物沉積成油說,這個學說的核心觀點就是我們現在所使用的石油,是由遠古生物比如海洋生物、藻類等死後,其屍體沉積在海底,隨後在極其漫長的地質變遷中,這些屍體被掩埋起來,隨後逐步成為沉積層中的一部分,在之後沉積層變為沉積岩,在如此高溫高壓的環境下,就慢慢轉變為碳氫化合物,向上滲透,進入多孔的岩層中,聚合成為油田,隨後被開采利用。
再來看看非生物成油,這個學說認為石油的形成與生物無關,它認為地球本身的組成結構中,就含有碳氫化合物認為由於地下深層的高溫高壓環境下,無機碳和烴類經過化學作用而形成油氣,因而石油是自然存在的,並且還是屬於可再生資源,無需後來的生物有機體沉積。
Ⅳ 石油能想到什麼生肖
答案是馬
屬馬人們精力充沛,但急躁魯莽。屬馬人們最大優點是自信心強,待人和氣,有代理能力和理財能力。不墨守成規的屬馬人穿著入時,好顯示,遇有活動或聚會時,一般挑選淺顏色,款式奇特、華麗又俗氣的穿戴。
屬馬的人愛好智力鍛煉及體育活動,人們可以從屬馬人們靈巧的舉動,優美的身姿和急急的說話速度上看到這一點。
屬馬人們反應迅速,能當機立斷,屬馬人們動搖、少耐性的弱點常被靈活、開朗的性格所彌補。馬在地支排列次序中屬馬人喜歡湊熱鬧,對人慷慨,是個十足的樂天派。
Ⅳ 石油的用途是什麼
有人說:「石油是工業的血液。」這是因為石油在工農業生產中肩負著像血液一樣的重要職責,是不可缺少的能源。天上飛的,地面跑的,沒有石油都運轉不動。有人說:「石油是現代文明的精神動脈。」這是因為沒有石油,維持這個文明的一切工具,便告癱瘓。有人說:「石油是黑色的金子。」這是因為石油也是很重要的化工原料。
把石油產品進行加工,可以製成重要的有機合成原料5000多種,它像黑色的金子,吸引著人們去開采。所有這些都說明:石油對於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一種生命線,它對經濟、政治、軍事和人民生活的影響極大。
1作為能源
公路上,人們可以看到汽車在行駛;田地里,人們可以看到拖拉機在奔跑;工廠里,人們可以看到機器在轉動;天空中,人們可以看到飛機在飛翔;江邊或海邊,人們可以看到輪船、軍艦在航行。但是,你可曾想到,它們都需要一種共同的東西。沒有這種東西,汽車不能開了,拖拉機不能動了,機器不能轉了,飛機不能飛了,輪船、軍艦也不能航行了,這就是石油。石油作為燃料,具有熱能高、污染小、運輸使用方便、應用廣泛等特點。原油經過煉制加工,可以製得汽油、煤油、柴油等,作為輪船、飛機、汽車等的燃料。
2作為化工原料
石油是能源,也是優質的化工原料,是石油化學工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石油經過各種加工處理,可以製成各種各樣的化工原料。利用這些原料可以製成眾多的生產、生活用品,如塑料製品、合成橡膠、炸葯、農葯、肥料等。
3其他用途
從石油中還可以煉制出潤滑油、石蠟、瀝青。這些產品也廣泛應用於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之中。從石油製得的潤滑油約占總潤滑劑產量的95%以上。除潤滑性能外,還具有冷卻、密封、防腐、絕緣、清洗、傳遞能量的作用。石蠟主要做包裝材料、化妝品原料及蠟製品,也可作為化工原料產脂肪酸(肥皂原料)。例如,在面紗中加入少量石蠟,可使紡織品柔軟、光滑、富有彈性。瀝青主要供道路、建築用,具有很好的黏結性、絕緣性、隔熱及防水性等。
此外,科學家還以石油為原料,通過實驗製造出了合成蛋白。在將來,它很可能會作為食品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
Ⅵ 黑色金子——石油的形成之謎
石油是當今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能源之一,石油的開采和加工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我們用的汽油、石蠟、瀝青、塑料、衣服等等都是石油製品。提起石油,腦海中不禁閃現出這樣一幅幅圖片:夕陽余暉下,整齊碼列著的抽油機,不緊不慢地工作著;烈日炎炎中,機器旁,頭戴安全帽的石油工人奮力地操縱著;一望無際的大海上,零星的鑽井平台挺立著......一切都在為一個目的而有條不紊地進行——為國採油。
勘察—解密石油
素有「黑色金子」之稱的石油是當今世界極其重要的工業能源,這種黑棕色的,粘稠的液體,早已滲透在運輸、供暖、合成材料等與我們相關的眾多領域。這份自然的饋贈歷時良久,卻歷久彌珍。關於石油是如何形成的 這個話題,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和古生物學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們紛紛上陣,為你解答在幾百萬年前,人類不曾參與的地球演化長河中,那些埋藏在地表數千米以下的岩石里究竟發生過什麼。
看到這么受重視,石油分子們不禁開懷:「其實我們年齡可大著嘞,在地下生活了幾千萬年,更有甚者幾億萬年。地球的某些時間段,包括人類所謂的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動植物死亡後遺體進入海洋,由於海水中存在著大量鹽分就沒有立刻被細菌分解,而是降到海底和泥沙等混合形成有機淤泥得以保存下來,這就是我們的起源。後來,在重力作用下低窪地區不斷地下沉;而不斷重復的過程又導致沉積物層層加厚,我們的祖先——有機淤泥隨這些外在條件的改變而不得不承受逐漸增大的壓力和溫度,最終,經過生物化學、高催化、高壓等種種漫長的磨難,最終我們和天然氣兄弟誕生了。因為在轉化時氧元素被分離出去,碳、氫元素則組成碳氫化合物,所以我們就是由不同的碳氫化合物混合而成的。即使在我們出生之後,壓力仍沒有停止,我們被擠出來,無處停留,因為和四周那些大傢伙——岩石相比,我們這些小液滴密度偏輕,就開始了我們的上移之旅。就這樣雖然慢但是走的還算順暢,直到有一天,遇到一些怪傢伙,這些岩石本身緻密,不肯讓我們通過,我們無論怎麼穿行都無法透過,只好停留下來,安家扎營,慢慢地數量增多就聚集起來形成了油田。終於在經歷『生、儲、蓋、運、聚、保』這六字真經後,修成正果,其難度不亞於西天取經中的九九八十一難!對了,謹記,除了特殊的地質環境,我們還需要特定的溫度范圍,專業人士稱之為『油窗』。若低於這一溫度,我們無法形成,太高則會形成我們的兄弟——天然氣。」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原創,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Ⅶ 石油有哪些用途
1.燃油
這個應該沒有懸念,而且消耗了大部分的石油。72%的石油用於製成各種燃油:汽車上的柴油、汽油,飛機、輪船等交通工具使用的燃油。
2.塑料
塑料是指以高分子量的合成樹脂為主要組分,加入適當添加劑,如增塑劑、穩定劑、抗氧化劑、阻燃劑、潤滑劑、著色劑等,經加工成型的塑性(柔韌性)材料,或固化交聯形成的剛性材料。
3.瀝青
瀝青也叫柏油,是石油加工過程的一種產品,也有天然形成的瀝青。全球有鋪裝路面的公路總長為1700多萬公里,可以想像消耗了多少瀝青!
4.衣服
我們從衣服標簽看到的滌綸、腈綸、錦綸等面料,都是由石油生產的合成纖維。紡織所使用的纖維中,化學纖維的比重接近3/4,天然纖維佔比僅有1/4,而90%以上的化學纖維產品依賴於石油,所以想想看,你一生要「穿」掉多少石油?
5.合成橡膠
合成橡膠具有高彈性、耐高溫、低溫等性能,廣泛應用於工農業、國防、交通及日常生活中,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鞋子、體育用具、輪胎、電線電纜等物品都能找到合成橡膠的身影,而石油就是製作合成橡膠的主要原料。
6.制葯
制葯確實與石油密不可分。先不說間接耗材,如包裝使用的塑料,就連葯品本身也依賴石油。例如苯,許多葯都從苯衍生而來,而苯又是從石油里製取,現代醫葯的進步也和石化技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另外假肢、人造器官以及醫用X光片及其處理溶液等等也使用了石油製品。
7.清潔用品
如果沒有了石油,我們的生活將會變得很臟。我們用的清潔用品很多都是石油製品,如洗滌劑、洗發水、沐浴乳、肥皂等等,裡面都含有石油的衍生物。
8.食品
石油不僅用來製造化肥、殺蟲劑等,很多食物的保鮮、染色、以及調味都有石油產品的參與,還有我們嚼的口香糖……如果算上食品生產間接消耗的石油,那麼人一生要"吃"掉551千克石油。一瓶500毫升的純凈水,經過發現水源、開采、凈化、裝瓶、運輸等環節,最後擺在你面前,一共需要消耗167毫升的石油。
9.潤滑油(潤滑脂)
潤滑油、潤滑脂廣泛用於各種機器潤滑,如果沒有潤滑,幾乎所有的機械都不能正常運轉。潤滑油、潤滑脂(黃油)裡面的成分大部分是石油煉制的基礎油,許多潤滑油裡面90%的成分是石油。生活中較常見的潤滑油是汽車發動機用的發動機潤滑油,俗稱機油。
10.化妝品
石油也是製作化妝品的原料,含量較高的可達80%!石油精煉或合成出來的油、石蠟、香精、染料等,都用來製作化妝品。
Ⅷ 石油能給人類帶來什麼石油有多大的重要作用
石油能夠給人類帶來什麼?石油有什麼重要的作用?現在我們學過歷史的都知道我們人類經歷了三次工業革命從而進入到了現代社會,因為工業革命我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而在第二次的工業革命中最為重要的就是石油,可以說是石油推動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生,那麼石油能夠給我們帶來什麼?石油在當今社會當中具有什麼重要作用?
其實不管怎麼樣我們都應該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多多的關照一下環境問題,因為環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根本,所以如果我們不對他們進行保護那麼我們的生存根本就會遭到破壞,所以我們應該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要關注環境問題,做到“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做到真正的綠色可持續發展,這樣的發展才是科學健康的發展,所以我們要學會綠色的發展,地球這個大環境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努力去維護他們的原有的面貌,讓我們的環境變得更好。
Ⅸ 石油到底是什麼
如果你去過油田,你會看到從地下采出來的石油是一種粘稠的,顏色很深的液體,人們叫它原油。
原油的顏色雖然很深,但各地產的石油並不是同一個色。大慶出的原油是黑色的,王門出的原油是綠色的、克拉瑪依出的石油是褐色的。為什麼顏色不一樣,原來裡面含的膠質和瀝青多少不一樣,含量越多顏色越深。
原油帶有各種特殊的氣味,這是由於裡面含有一些有奇味的成分。比如有一種原油有股臭雞蛋味,這是因為裡面含有硫化氫。
原油的「體重」比較輕,密度大約是水的0.75或多一點,只有極少數的比水重。所以,大多的原油都可以浮在水上。
上面說好這些是原油的「外表」狀況,那麼它的「內心本質」是由碳和氫構成。其中碳佔84%~87%左右,氫佔12%~14%左右。餘下的百分之一是極微量的硫、氧、氮等元素。
碳和氫可以形成多種化合物,按它們的原子數從少到多排列,有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壬烷、癸烷、十一烷、十二烷等等。石油就是由這些化合物組成的。
由於組成石油的各種化合物「脾氣」不一樣,所以直接用它不方便。這就像各種性格的人攪在一起,發揮不出正常的作用一樣。為此,科學家決定給石油「分家」。「分家」的辦法就是加熱,也就是蒸餾。
由於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在常溫下呈氣體狀態,所以一蒸餾,它們就從蒸餾塔頂跑出來。
當加溫到40~150攝氏度時,就會從蒸餾塔上部流出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壬烷等化合物來,它們在這個溫度下呈液態。這部分液體油就是汽油。它是石油家庭中的老大。
再加溫150攝氏度以上,至300攝氏度時,在蒸餾塔中部會流出癸烷、十一烷至十五烷等化合物的混合物。這部分化合物也是液態,叫煤油。它是石油家庭中的老二。
再繼續加溫,從200攝氏度加到350攝氏度時,則會在蒸餾塔下部流出另一種液體——柴油來。它是石油家庭中的老三。老三的成分包括十一烷至二十烷等。
再加溫,從300攝氏度開始,則會在蒸餾塔底部流出沸點很高的重油來,它是石油家庭中的老四。它是由十六烷至四十五烷等化合物組成的。
由於重油的沸點很高,到400攝氏度也不蒸發,所以不能再用一般加熱的方法來給石油「分家」了。科學家採用減壓加熱法,使重油又「分家」了,又得到了柴油,還有潤滑油、石蠟、瀝青等許多有用的東西。
這樣,我們基本上把石油的里里外外都看清了,把它們一家的大小兄弟都找出來了。
Ⅹ 石油安全環保聽到,看到,想到的文章怎麼寫
摘要 三國時劉備語重心長地教育太子劉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目的是勸勉他要進德修業,有所作為。好事要從小事做起,積小成大,也可成大事;壞事也要從小事開始防範,否則積少成多,也會壞了大事。由此,我聯想到,在我們油庫安全工作中同樣也得注意這樣一個問題,抓安全,大的事故隱患要及時整改,對於小的隱患,也必須及時排除,不能暫切任之,否則,小隱患也會變成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