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各國地下石油儲量多少噸
根據曝光的數據顯示,美國的石油儲備為9100萬噸。以前美國需要從國外進口大量的石油,儲備的石油量很多,但現在形勢得到了逆轉,美國成為石油凈出口國,所產的石油不僅能夠滿足國內需求,還能夠將生產過剩的石油出口到其它國家賺取收入。
德國的石油儲備約為3600萬噸,法國的石油儲備約為2500萬噸,日本的石油儲備約為8600萬噸。西方國家儲備石油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石油儲備量相當於90天的凈進口量。這樣做的目的一是應對潛在的石油危機,二是為可能爆發的戰爭做准備。
⑵ 日本本土不產石油,二戰時日本的石油是從哪裡來的
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使得1973年日本的工業生產下降了20%以上,GDP增長率同比下降了10%。日本一旦沒有了石油進口,其國內經濟就很快崩潰了,在19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1973年和1979年)之後,日本做出了努力,使能源資源多樣化,以提高安全性。日本的國內石油消費量略有下降,從1980年代後期的每日約510萬桶降至1990年的每天490萬桶。盡管該國的石油使用量有所下降,但天然氣使用卻大幅上升。日本的一些行業,例如電力公司和鋼鐵製造商,日本從石油到煤炭和天燃氣其中大部分是進口的。
⑶ 日本的戰略石油儲備排名
日本是僅次於美國、中國的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費國,年消耗石油近3億噸,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對中東石油的依賴度佔70%以上),因而對石油安全特別關注。早在20世紀50年代,日本的有關法律就規定了企業的石油儲備義務。1974年日本加入國際能源總署,建立了政府石油儲備。1983年,位於日本青森縣的小川原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建成,開始了由國家儲備基地儲藏石油的時代。日本是個平原狹小、地形破碎、多火山地震的島國,又缺乏地下鹽穹或岩鹽層的地質條件,因此採取了多種儲備方式,如地面油罐、半地下油庫、海上油船和油罐、地下岩洞油庫等。到1996年,日本相繼建成10個國家石油儲備基地,每個規模為150~665萬立方米。政府還從民間租借了21個石油儲備設施,民間儲備的石油則保存在各石油加工廠和銷售網點。目前,日本石油儲備量的規定是90天,實際儲備91天,100%為原油儲備。而民間石油企業的義務儲備量規定為70天,其中成品油佔55%,原油佔45%。日本液化石油氣的3/4靠國外進口,為此也建立了液化石油氣國家戰略儲備,2010年建成液化石油氣國家儲備15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