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油價一直降,為何沙特堅持不減產
這個問題涉及到非常復雜的政治經濟和地緣關系,下面就通過幾個比較容易理解的理由來給你解釋一下吧。
第一是工業體系龐大,難以靈活調度。要知道沙特的經濟基本靠的就是石油工業了,所以在國內建設了非常多的石油設施。對應的利益集團、工人以及各種設備非常龐大、如果你要減產,必然會減少產出,減少產出就用不了那麼多勞動力,而勞動力不需要了就會導致大部分人失業,失業就會造成國內局勢動盪,為社會增添非常多的不確定性。如果真的爆發什麼危機,那個時候又要花非常高昂的代價才能平息。所以說,這樣一算,即便是不掙錢甚至賠錢也要比盲目的去減產石油好得多。
第三是涉及到石油工業的特殊性。不少人由於對石油工業的結構以及內部流程不了解,所以容易產生誤解。要知道,石油並不是我們小工作坊里生產出來的饅頭花捲,可以根據需要隨時的控制產量。在期貨市場上,石油也是重要的產品,很多國家都是提前就在沙特定好了大量石油的。而期貨的最大特點就是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只按照最初合同的價格進行交付。所以系如果沙特減少生成,很可能不少訂單就無法滿足了,進而造成的違約損失更大。
2. 為什麼沙特石油不減產雖說是美國盟友,這樣做對他又沒什麼好處不是嗎!
轉自媒體報道:
美國頁岩油產量威脅OPEC市場佔有率
目前國際油價暴跌是因為在全球經濟低迷的情況下,需求本來就不高,但以美國為首的頁岩油業產量不斷上升,加劇了油市場的供過於求現象。
自2009年美國頁岩油革命以來,美國的產油量不斷上升,除了自用之外,還出口到海外。2009年之前,美國是全球最大石油進口國,但國際能源署(IEA)今年6月預測,到了2020年,美國有望躍升全球最大產油國。
美國的頁岩油熱直接威脅到油盟的市場佔有率。油盟目前為全球供應約30%的原油,但據油盟本身估計,美國頁岩油產量上升幅度比預期中快,將導致油盟的市場份額在2018年縮小5%。
為了保住市場份額,以沙特為首的油盟決定孤注一擲,與美國頁岩油業一決勝負。沙特的如意算盤是讓油價繼續下跌,以便讓成本較高的頁岩油業者無以為繼;一旦競爭者減少了,供應量也會隨之下降,油價即可回升。
個人覺得,沙特如果減產畢竟OPEC其他國家也會這么做,那麼國際石油期貨價格肯定會上漲,那麼國際油價也會跟著漲,就達不到美國控制油價損害俄羅斯的目的了!
作為美國的小弟,沙特可不敢得罪美國!頁岩油應該只是一方面!
3. 油價越來越低,俄羅斯和美國為什麼不採取措施救市
全球石油供應主要是歐佩克組織供應協調,作為歐佩克主要成員國沙特,在以往的石油供應會議中是非常具有談判的地位。但此前因為沙特阿美與俄羅斯提議減產儀式沒有得到俄羅斯這邊的同意,從而開啟的價格戰使得美國的頁岩油生產企業深受其害,石油價格一路創新低。
對於俄羅斯來說最先扛不住石油價格的是美國的石油開采企業,如果這一次俄羅斯先作出讓步的話,可能會導致俄羅斯以後石油市場份額佔有的進一步減少。我們知道俄羅斯早前受美國的經濟制裁,國內經濟一度很蕭條,後來通過與中國的合作才得到有效緩解。而且這次俄羅斯之所以不同意減產應該就是有一希望美國頁岩油供應減少,憑借價格戰打敗部分美國頁岩有企業,以此來獲得長期的一個市場佔有穩定。國家之間的政策協調有時候考慮的不僅僅是眼前的利益,都有更深層次的想法。
4. 原油價格這么低,中石油、中石化為什麼還在加足馬力生產原油
這主要是因為中石油、中石化等油田企業的職能不光是為了盈利, 還有一項重要職責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目前,中國原油進口依賴度已經很高了。2010年以來,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波動上升,從53.7%上升到2019年的70.8%。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統計,2019年中國原油進口量增長9.5%,至1016萬桶/日;中國原油進口金額為2413.19億美元,同比增長0.4%。大量的原油進口不僅要耗費巨額的外匯儲備,更重要的是主動權掌握在別人的手,一旦產油國、運輸線路等任何一個環節發生問題,對我們的能源安全影響將是致命的,對經濟發展、民生保障、國家安全都將產生重大影響。面對這樣的形勢,即便原油價格這么低,中石油、中石化又怎麼能不加足馬力生產呢!
中石油,中石化,必須大力生產,石油是戰略物資,如果讓人卡脖子,那就厲害了,石油生產是一個復雜工程,不是說停就停。
石油馬上就要降價了,關貿總協定生效後,外國的石油產品馬上就能進入國內,化工燃油一定降價
與國際接軌,引進外國油企,打破壟斷。中國油企要精簡機構,輕裝上陣。
原油是個江湖,一旦脫離這個江湖,可能就沒有你的位置了!
這就必須要提到原油的市場份額問題了。我們知道各個產油國產油的油品質量和規格都不一樣,有低硫、中硫和高硫等各種規格。而石油進口國將會根據這些油品的相應規格,來進行生產設備的匹配。這種一旦匹配完畢,通常情況下不會進行變更,因為變更需要較大的成本。所以,除非原油進口國供給不上,否則一般消費國就不會對進口國進行改變。
因為一旦失去了市場份額,要想再拿回來,可就不那麼容易了。
原油產量的慣性作用,需要時間緩沖,市場上才有感覺!原油產量確實正在減少——只是減少的速度還不夠快,因為原油市場像一個慣性很大的龐然大物,存在滯後效應。就像一列正常運轉的火車,當火車頭感受到前方危險信號想停下來時,後面的車廂仍然具有向前沖的慣性,需要一段時間來緩沖。
原油貿易的基礎設施本身有一個緩慢的慣性。管道中的原油可能需要數周時間才能到達目的地,這意味著 3 月中旬購買的石油可能仍需要在 4 月中旬達到。
原油價格越低,越需要資金的補充;石油生產者不願意在急需現金的時候減產。事實上,在許多情況下,對於一家從長遠考慮的石油公司來說,虧損著經營油氣井運轉可能是正確的經濟決策。非常之期要有非常之舉,只要原油價格大於零,一口正常運轉的油氣井仍然會帶來一些現金流。因為石油公司還有人員費用、資產折舊、租賃費用等固定成本,這些東西哪怕沒有任何收入他們也必須承擔。從這幾個角度考慮的話,即使他們整體上虧損,保持良好的運行也可能比完全關停沒有任何收入更好。簡而言之,許多公司認為還沒有達到他們關閉油氣井的價格。
原油價格的未來寄予願望,期待價格反彈。只要不死,總會有希望。許多石油公司仍對未來寄予厚望,哪怕未來是多麼的不確定。雖然石油行業最糟糕的時期似乎即將到來,但需求和價格最終仍有望反彈。人們的生活總要恢復,世界生產和貿易仍要進行。甚至一些樂觀的分析師預測,目前石油公司的停產和產能縮減,實際上可能推動油價未來升至每桶100美元。
油井一旦關停,重新開啟的費用更加巨大。油氣井不像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隨時打開和關閉的電燈開關。一口已經關停的油氣井,可能很難重新打開。此外,如果一口正常運轉的油井被關閉,然後石油公司決定重新運轉,你將不得不在油井上投入更多資金,才能使其產量達到原來的同一水平。而且,除了關閉油氣井本身之外還有其他復雜因素要考慮,比如原來和客戶簽訂的法律合同如何處理。
企業的性質也決定的原油的產量,是否減產或增產。比如沙特和俄羅斯的石油企業是國有企業,政府可以通過下達行政命令實現減產。但是美國的石油生產企業都是私營企業,每個企業都有各自的利益,所以政府很難通過行政手段直接下達減產額度。行政的減產和市場化的減產,達成減產的時間周期是完全不一樣的,這也是油價這么低了,為什麼各產油國不立刻減產的另外一個原因。
他們虧損?你也信!
石油是國家的血脈,和糧食一樣都是戰略物資,必須要儲存。
壟斷經營,享受到了權利帶來的宏利。很難適應市場經濟的競爭環境!壟斷就是原罪!這是根子里的病,治不好的。
因為馬上漲價了!多賣點
國外原油白送給他們,他們也要自己生產一些原油,不然怎樣為「虧損」找理由呢。
5. 石油價格下跌,為何沙特不減產
首先呢,沙特等地絕大多數的油井屬於自噴井,什麼是自噴井,簡單來說,就是你打好了井,油就能直接噴出來,和開水龍頭似的←_←其次呢,就針對頁岩油,什麼概念?就是在頁岩,也就是在緻密的底層中,也就是你們路上見到的磚塊那樣,比磚塊緻密得多的岩石中含有天然氣或者油,要開采這種油藏,需要先進行分段壓裂,什麼是壓裂?就是把岩石弄出裂縫出來,你說,在地下造縫,成本自然比直接打口井,油就能直接噴來的成本高吧,就算是美國先進的頁岩氣開采技術,成本也遠遠比沙特自噴井來的高的多。由此美國惡意降價,競爭,沙特減產?沙特又不傻,自己成本和資源完虐美國,他減產不是虧更多,這個道理可想而知了吧。
剛剛籠統地說了壓裂,由於壓裂是開采頁岩氣、油的唯一手段,而且是這幾年由美國剛剛興起的一種開採石油的方式。說說開采頁岩中的資源的成本吧。 對於這類油氣藏,採用的是水平井分段壓裂,水平井和普通的直井相比,成本已經高出很多了,要知道我國為什麼石油資源開采全部都是國企么,因為,他們真的是在虧損(並不是所有的←_←),由於中國陸地上的油氣資源特別坑爹,簡單來說,就是開采難度大,而且油不好……別人都自噴,我們要注水等措施…因為地不好,地層壓力低,噴不起來。這是一方面,別一方面,一口井的成本非常高,如果是私人,萬一沒打到油藏,那麼直接可以萬念俱灰了。說偏了……然後說會水平井,難度和成本更高的多。
其次說說壓裂吧,要壓裂,地面要有好幾輛泵車,提供壓力,要知道地稱越深,岩石越緻密,就像壓在最低下的東西抬起來越費力一個道理。泵車就算了,壓裂液還要很多成本,那麼大一和油藏,那麼長一個水平井,要多少方液體,可想而知(一口井一兩千米不是事兒),壓裂液還有分前置液,攜砂液(支撐劑),等……成本比一口直井的自噴井,高出太多了。
美國雖然頁岩開采技術很牛掰,但是成本放在那,沙特還是有絕對優勢。也就是人比人,氣死人……
對於石油,能少開采就少開采,我只想說,如果現在能的話,自己沒法活下去了,石油不僅僅作為燃料,你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基本上都和整個石油化工有關系。其次若是減產提價,沙特那塊,喝西北風啊,這些石油國家主要收入還是依靠,賣油,旅遊業,我呵呵←_←旅遊和石油比起來誰掙錢?
還有關於石油不是一個有科技含量的商品,我有微微一笑,為什麼美國最近能這樣叫板?是因為頁岩氣的開發,怎麼開發,技術的革新,之前知道有油,無法開采,就沒法逼迫沙特地區調低油價,這不正說明了科技的價值含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