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美石油交易單位是什麼意思
擴展閱讀
東北有石油為什麼 2025-07-02 18:31:26

美石油交易單位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5-07-02 09:10:06

『壹』 原油交易單位有哪些

原油交易單位是桶
石油桶是美國在原油和相關石油產品的計量中最常用的交易單位。歷史上它曾經就是標准規格的油桶的大小(42美製加侖),但是現在國際上實際使用中的鋼制油桶容量是55美製加侖(44英制加侖),稱為「55加侖桶」。不過由於美國的石油交易始終以原42美製加侖為單位,石油桶的概念到現在仍然為人們熟知和使用。為什麼一定要用「桶」作為計量單位呢?

這個問題實際上帶出來兩個問題。第一,為什麼用體積單位而不是質量單位?第二,為什麼是美製桶、加侖而不是國際標準的升、千升?

第一個問題可以直截了當地回答,主要原因是技術操作上的方便。

因為針對油料物資特別是原油這樣批量驚人的流體貨物,在計量操作中,是要先測量體積(來自液面深度+儲罐或船艙設計數據),再取樣品回到實驗室里,靜置穩定以後測定密度,修正誤差之後方可得到正式的質量數據。正式的商檢報告快的話一周,慢的話兩個月才能交到用戶手中。商業運作當中物流和資金流都是等不起這個時間的。因此採用體積計量數據進行交割是不得已的辦法。

第二個問題的答案是傳統和習慣做法。

說到石油的「桶」,你多半先想到的是路邊炙烤番薯的那種黑色鋼桶。其實早期的石油桶是木質的。19世紀60年代之初,原油儲運和交易以木質桶為主要包裝形式。一節馬車能裝8桶油。車夫、馬匹、車和木桶將原油從井架邊輸送到火車站和碼頭。1865年出現石油管道,1878年第一條散裝油輪在裏海首航,1883年鐵路運油從北美擴展到亞洲腹地的高加索。42加侖制式的木質桶自此式微。不過在交易中作為法定的計量單位,「美製桶」(U.S. Barrel)的概念還是因襲至今。

國際原油交易以桶作單位,而消費者習慣的成品油計量又是以升為單位。「美製桶」是容積單位,與公制的升、立方米格格不入,與公噸等重量單位更是風馬牛不相及。要准確記住1美製桶=42美加侖=158.98公升,並且了解每桶原油的重量平均為0.137噸,對於普通人可不是容易的事。偏偏石油業界如此食古不化,就連前蘇聯和中國這樣習慣採用公噸計量原油的國家,參與國際交易也不得不屈從「美製桶」的強大傳統。

【美製桶的來歷】
美製桶箍桶從來都是精細的木工活,在歐洲的中世紀黑暗時代,工藝粗疏的作坊只能製造盛放干散貨的木桶,製造能容納液體的密封木桶則非能工巧匠莫屬。14世紀晚期,英國歷史上正處於金雀花王朝(其時蘭卡斯特家族與約克家族尚未分裂,喜歡英劇《懷特王後》的小朋友請谷歌+腦補)。國君查理二世為密封木桶這項高端大氣的製造技術頒布了欽定標准,包括42加侖的中號以及84加侖的大號。

1664年英國以約克公爵的名義擊敗荷蘭人,現代石油工業誕生之地的賓夕法尼亞州自此成為英王屬地,一切庶務皆從宗主國慣例。至遲到1700年前後,賓夕法尼亞人就普遍以42加侖規格的中桶來裝運液態或者含水的物資,從糖漿、肥皂、黃油、葡萄酒到鯨油等等均無例外。時間繼續推進到1859年,德雷克們用機井打出的石油洶涌而來,倉促間人們不得不用上各式容器。經歷早期工業化的美式工坊很快對爆炸性的木桶需求作出反應,傳統的42加侖規格迅速穩住陣腳,短短數年間便確立市場地位。

雜亂的度量衡不單給買家造成困擾,也成為政府立法和課稅的麻煩。根據一般規律,當行業發展到相當程度,統一標准勢在必行。42加侖制式的桶空重64磅(合29公斤),裝滿原油約重300磅(合136公斤),火車的平板車皮每節可裝20桶,比較適宜搬運作業。倘若採取更大容積,運輸上有困難;偏小的容積則會提高包裝成本。就這樣,古老標准成為當時人們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