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食用油中的苯並(a)芘是怎樣產生的
食用油中苯並芘的來源
苯並芘主要來源於煤、石油、天然氣等的不完全燃燒或熱裂解產物 ,它較多的存在於煤煙、卷煙煙氣、熏烤食品、汽車尾氣中¨ ,產生的苯並芘吸附於氣溶膠等空氣顆粒物上隨空氣流動,造成大氣環境污染,部分沉於地表,造成農作物的污染,經生物鏈傳遞後,最終造成食品污染。
食用油中苯並芘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種途徑。
1 原料
由於環境污染的加劇,各種工業廢水、廢氣和廢渣排放以及人們Et常生活中大量產生的廢氣、廢水,導致大氣、土壤和水質的污染,使油料在種植階段就受到苯並芘污染[1 J。此外,油料收獲以後,農民將油料曬在用煤焦瀝青鋪的馬路上,也使油料受到污染 。
2 油料和油脂加工過程
油料的收獲、加工、運輸和儲藏過程,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油料中多環芳烴的含量。在油料加工過程中對原料反復烘烤、焙炒或蒸炒,而溫度控制不當(過高溫度和過長時間)導致其燒焦,生成苯並芘,殘留在原料的外殼上 ;採用浸出法制油時,如果溶劑質量不符合要求,輕汽油中含有較高的多環芳烴,也可以造成油脂的污染;油脂在使用過程中因油溫過高、反復加熱,致使油脂在高溫下發生熱聚合,也可形成多環芳烴類物質 ;在對油料的清理、破碎、軋坯、榨油等過程中,油料和機器的接觸也有可能使作為潤滑油的礦物油中的苯並芘轉移到油料或油脂中¨⋯油料中的灰塵、雜質等對油料中多環芳烴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油菜籽經過清理、去除固體顆粒雜質後,其輕質多環芳烴含量降低36% ,重質多環芳烴含量下降64%
3 受處理的程度不同,油料污染多環芳烴的程度也不同,或者不同部位的含量也不同。例如,油菜籽乾燥後,多環芳烴主要集中於油菜籽表皮。油料提取油脂前的脫皮處理,可能是去除或減少多環芳烴污染的措施。另外,有研究油菜籽收獲後儲存不同時間對菜籽油多環芳烴的影響,發現儲存時間的長短同樣影響多環芳烴的含量。
很多廠家困擾與怎樣去除食用油中的苯並芘,針對食用油苯並芘產生原因, 我們曾測試過多種過濾解決方案,制定了苯並芘去除工藝。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幫助。
『貳』 如何區分石油的四種族分
可以幫你解答下石油族組分的概念。
概念 利用不同有機溶劑對原油的不同族性成分和結構的化合物類型進行選擇性分離所得到若干物理化學性質相近的混合物。一般分離為飽和烴、芳香烴、膠質和瀝青質四種族組分!
組成 原油族組分包括:①飽和烴,包括正構、異構烷烴和環烷烴;②芳香烴,包括純芳香烴、環烷烴芳香烴;③膠質(在我國實驗室給出的分析報告中,多稱為非烴)僅指原油瀝青中一種相對分子質量較高的含硫、氮、氧等雜原子的復雜有機化合物的暗色膠狀混合物;④瀝青質,由石油中含氮、硫、氧原子的高相對分子質量多環化合物構成。所有石油都是由這4個族組分構成的,但他們的含量並非是獨立的。因為按百分含量計算,飽和烴、芳香烴、非烴和瀝青質之和等於100%,如果其中有一族缺失了,則其他三族的綜合就是100%。法國石油研究院對全世界517個正常石油樣品的分析表明烴類佔85.8%,其中飽和烴佔57.2%,芳香烴佔28.6%,而非烴+瀝青質只佔14.2%。
分類 石油又可分為烴類和非烴類:①烴類:石油最主要的部分是烴類。烴類可佔大於210°C的石油餾分的75%以上,有些輕質石油幾乎全由烴類組成。而在某些重油中,尤其是受到細菌生物降解、氧化的石油中烴類組分大大降低。目前是有種已經鑒定出1000多種單體烴類。按其結構不同可分為烷烴、環烷烴、芳香烴以及由這3種組合而成的烴類。②非烴類:主要是指含硫、氮、氧3種元素的有機化合物。膠質、瀝青質是高相對分子質量的含雜原子的所聚合物。石油的非烴在數量上並不佔主要地位,但它的組成性質和分布特點對石油的性質有很大影響。——盧雙舫 張敏 主編.《油氣地球化學》,石油工業出版社,北京,2007。
分離 原油族組分的分離方法主要有:①柱層析法,原油中的瀝青質用正己烷沉澱,其濾液部分通過硅膠氧化鋁層析柱,採用不同極性的溶劑,依次將其中的飽和烴、芳香烴和膠質組分分別淋洗出,揮發溶劑,稱量恆重,求得試樣中各族組分的含量;②棒薄層火焰離子化檢測法,將原油用氯仿溶解,點在燒結的硅膠層析棒上,選擇不同極性的溶劑,依次將試樣中的飽和烴、芳香烴、膠質和瀝青質分離,經火焰離子化檢測器檢測,以峰面積歸一化法計算每個族組分的質量分數。——SY/T 5119-2008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