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日本為什麼不能用石油
擴展閱讀
鑽戒鑽石純度一般多少 2025-05-13 18:38:53
什麼是社會成本社會收益 2025-05-13 18:37:47

日本為什麼不能用石油

發布時間: 2025-02-24 21:19:51

① 鏃ユ湰鏈鍦熷嚑涔庝笉浜х煶娌,浜屾垬鏃舵棩鏈鐨勭煶娌規槸浠庡摢閲屾潵鐨

1. 鏃ユ湰鍦ㄤ簩鎴樻椂鏈熻櫧鐒舵湰鍦熷嚑涔庝笉浜х煶娌癸紝浣嗗畠閫氳繃榪涘彛鍜屾帬澶虹殑鏂瑰紡鏉ユ弧瓚沖叾鎴樹簤闇奼傘
2. 灝界$幇浠f棩鏈騫朵笉鐢熶駭鐭蟲補錛屼絾瀹冧緷鐒跺彲浠ラ氳繃榪涘彛鏉ヨ幏鍙栨墍闇錛岃繖涓鐐逛笌浜屾垬鏃舵湡鐩鎬技銆
3. 鍦ㄤ簩鎴樻椂鏈燂紝鍏ㄧ悆鍙戠幇鐨勬補鐢板苟涓嶅氾紝榪欓檺鍒朵簡鍚勫浗鐨勭煶娌逛緵搴斻
4. 渚嬪傦紝涓鍥界殑澶у簡娌圭敯鏄鍦ㄨВ鏀懼悗鎵嶈鍙戠幇鐨勶紝濡傛灉褰撴椂鏃ユ湰鑳藉熸帶鍒惰繖鏍風殑娌圭敯錛屽叾鎴樹簤絳栫暐鍙鑳戒細鏈夋墍涓嶅悓銆
5. 鏃ユ湰鍦ㄤ簩鎴樻湡闂村彲浠ヤ粠涓滃崡浜氬湴鍖鴻幏鍙栦赴瀵岀殑鐭誇駭璧勬簮錛屽寘鎷鐭蟲補銆侀搧鐭垮拰姍¤兌絳夈
6. 涓滃崡浜氬湴鍖哄湪褰撴椂琚瑙嗕負涓涓瀹濆簱錛屾棩鏈閫氳繃鍗犻嗚繖浜涘湴鍖烘潵鑾峰彇璧勬簮銆
7. 鐒惰岋紝鏃ユ湰鐨勮屽姩瑙﹀強鍒頒簡緹庡浗鐨勫埄鐩婏紝鐗瑰埆鏄鍦ㄧ弽鐝犳腐浜嬩歡鍚庯紝緹庡浗鐩存帴鍙備笌浜嗘垬浜夈
8. 灝界℃棩鏈鍦ㄦ垬浜夊墠鏈熶粠涓滃崡浜氭帬澶轟簡澶ч噺璧勬簮錛屼絾闅忕潃鐩熷啗鐨勫弽鏀伙紝榪欎簺鍗犻嗗湴閫愭笎澶遍櫡銆
9. 鏃ユ湰鍥藉唴鐨勭煶娌逛緵搴斿紑濮嬬揣緙猴紝榪欏瑰叾鎴樹簤鏈哄櫒閫犳垚浜嗛噸澶у獎鍝嶃
10. 鏈緇堬紝鏃ユ湰鍦ㄧ洘鍐涚殑鍘嬪姏涓嬶紝灝ゅ叾鏄鍦ㄩ伃鍙楀師瀛愬脊琚鍑誨悗錛屼笉寰椾笉瀹e竷鎶曢檷銆

② 二戰時,美國為什麼對日本實行石油禁運

早在1934年,美國國務院和外務部就抗議日本不遵守「門戶開放」政策,在中國的東北搞石油壟斷,但那時,美國政府不贊同對日本進行石油禁運。後來戰爭的擴大化,使美國和日本的矛盾越來越大,雙方不時地進行談判。

由於雙方爭執不下,美國開始考慮對日本貿易禁運和大范圍的經濟制裁的可能性,日本受到了壓力,尤其在石油領域。日本佔有的石油產地很少,只好用頁岩油作為補充,這些占石油需求量的7%,其餘的全靠進口,在1939年,80%的進口石油來源於美國,另外一部分來源於和屬東印度群島。荷屬東印度群島是東亞最重要的產油地,如果日本能夠控制這個地方,那麼它就能夠得到充足的石油供應。

然而,荷屬東印度的石油產量完全控制在外國石油公司的手中,尤其是皇家殼牌公司。因此,如果日本想毫無阻力的獲得該地區的石油,就必須控制該地區。但是,所有與該地區有密切關系的國家都意識到了日本潛在的危險性。

1940年7月20日,財政部長亨利·摩根索和陸軍部長史汀生試圖說服政府對日進行全面禁運,但是國務院卻發表了一份道義禁運的聲明。聲明將禁運物品僅限於辛烷值87以上的航空汽油和某些鐵礦、廢鐵。

但是,道義禁運並不是不禁運。如果日本野心勃勃的擴張慾望,沖破了美國所能忍受的底線,美國是不會讓日本滿意的。1941年6月25日到7月2日,日本做出了決定命運的選擇,暫時不動蘇聯一根毫毛,集中精力向南進攻,特別是爭取控制整個印度支那,奪取荷屬印度群島,這恰恰觸犯了美國忍受的底線。

1941年7月28日,當日本佔領戰領法屬印度支那時,美國宣布對日本進行經濟制裁,凍結日本在美國內的所有財產,包括實行石油禁運。英國和荷蘭也紛紛效仿,英國切斷了婆羅洲向日本的石油供應;美國說服荷蘭東印度公司暫停向橫濱和長崎運送石油。在日本國會中,首相宣稱這種情勢無法忍受,全國的陸海軍即將缺油。

1941年12月7日,為了入侵荷屬東印度群島都和東南亞,攝取那裡的石油。也為了保護海上通路,特別是為了保證從蘇門達臘及婆羅洲返回日本的油輪暢通無阻,日本襲擊了美國在太平洋珍珠港的海上艦隊。珍珠港戰爭的爆發,使美國人團結一致,徹底全面的切斷對日本的石油供應,凍結了日本在美國的全部資金,不允許日本用這些錢購買石油,毀壞東印度群島上的石油設施,襲擊從海上開往日本的油輪。

(2)日本為什麼不能用石油擴展閱讀

日本石油進口的數量在1943年的第一個季度曾經達到頂峰,但是到1944年日本進口的石油量已經不到1943年石油進口量的一半,1945年日本已經進口不到一滴油了。某日本船長說:「到快停戰那段時間,事情發展到油輪只要離港,大家就肯定它有去無回的地步。我們誰也不懷疑油輪回不了日本"。

日益嚴重的石油短缺越發明顯地約束著日本的軍事能力,影響到日本的戰略考慮。在1944年6月的馬利亞納群島戰役中,日本戰艦因為缺少石油而未能參加戰斗。石油的短缺還限制了日本空軍的能力。1944年,日本飛行員的訓練從認為必須完成的60小時減少到30小時。

隨著時石油短缺情況的進一步惡化,航空訓練乾脆免了。航空油的原料只剩下松脂,而且煉成的燃油越來越多的摻雜酒精。劣質性的燃料,缺乏訓練的飛行員,未經核驗的飛機,使日軍飛機從一個基地轉向另一個基地就損失其中的40%。

日本石油短缺的綜合結果是,正當日軍需要海軍、空軍聯合抗擊盟軍時,卻由於嚴重缺油而又不得不分散兵力。總之,美國對日本的石油禁運,給日本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加速了日本的失敗。



③ 物質匱乏的日本,為何庫存石油量居世界第一

在當今這個時代里,石油依舊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得最多的自然資源,無論是工廠機器的運作,還是人們的日常出行,石油的使用都是不可避免的。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其在石油資源方面是極度缺乏的,但就是這樣一個島國卻是世界上石油儲備量最多的國家,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日本人對石油的使用極其小心,一般不會動用自身的庫存,對於進口的石油也是用一點存一點。

據不完全統計,當前日本的石油庫存已經超過了6億桶,這還只是官方統計的數量,不包含民間的儲備量。這個數據是極其嚇人的,目前日本的石油庫存穩居世界頭把交椅,無人可撼動,龐大的石油儲備量使得日本在各方面的發展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而其對於購買的石油的處理方法很值得我們借鑒。

④ 1940年美國為什麼要對日本實施石油禁運

美國同日本在遠東利益沖突很早就爆發了。尤其在一戰後,兩國在太平洋上的海軍都很「默契」地以對方為假想敵。 二戰爆發時,日本與德國建立盟約,這就刺激了當時已確定扶英抗德的美國。 導火索事件:1941年4月日美談判開始前後,日本陸續佔領整個印度支那,發生法屬印度支那進駐事件。因為法國淪陷與德國後,日本認為法國原來在亞洲的殖民地都應該屬於他們的。就悍然入侵了印度支那。 日本的這一舉動不但讓英國人感到憤怒,說日本人這是從背後下刀子,同時也加劇了美國對日本的態度,使美國對日本的擴張野心有了明確的認識。美英等國強烈要求日本從中國撤軍並停止擴張,並以限制廢鋼鐵和石油出口對日本進行要挾,迫使日本就範。

⑤ 二戰時,美國為什麼對日本實行石油禁運

日軍進駐越南是引發美國石油禁運的導火索,不南下是美國給日本設置的紅線,南下意味著侵犯歐美國家利益,歐戰爆發時日本宣布了中立,但是隨著日德結盟的進一步加強,美國對日本加強了警惕,後來天津租借事件、鼓浪嶼事件等等沖突使得美國逐漸認識到日本與西方沖突不可避免,必須打壓日本,支持英國、荷蘭和中國,才能捍衛美國在遠東的利益,石油、鋼鐵禁運和ABCD包圍網就是在這種形勢下開始形成的。
日本方面也也得出了「英荷不可分論」和「英美不可分論」,並且要想徹底解決國共對日偽後方的破壞行動、摧毀中國經濟,必須迫使各地租界地當局屈服,要想迫使重慶國民政府屈服,必須佔領印度支那北部,切斷中國經印度支那的國際運輸線,而佔領印度支那北部會引起美英荷三國的強烈反對,但是打敗國民政府,從對華戰爭中脫身是日本面臨的首要問題,為此只好冒險派第五師團強行從廣西進駐印支北部,截斷經廣西、雲南通往印支北部的通路。

⑥ 日本為什麼沒有石油

1. 日本國土范圍內確實不含有大量的石油資源。
2. 這一情況主要是由日本的地質構造和地理位置決定的。
3. 石油和天然氣的形成需要特定的地理條件,而日本所處的地震帶並不利於油藏的形成。
4. 因此,日本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石油來滿足其能源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