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開采架有什麼危害
擴展閱讀
香港哪裡買鑽石戒指 2025-03-16 20:41:17
石油之城蔬菜水果怎麼樣 2025-03-16 20:33:50

石油開采架有什麼危害

發布時間: 2025-02-16 01:53:06

『壹』 為什麼石油開采架子上有火,不會有危險嗎

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對一個國家來說應該是件好事。因為石油代表財富,開採石油可以極大地增加國家的經濟。中東位於沙漠中,本身應該非常貧窮。然而,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誕生在這里,因為他們有豐富的石油資源。

事實上,這個火炬的作用非常大。這些油田基本上是由石油和天然氣混合而成的。在開采過程中,少量天然氣將原油帶出。這些天然氣對周圍環境和工作人員有害,在嚴重的情況下會導致窒息,因此必須使用火炬將其燒掉。

『貳』 人類每天從地球上抽取石油天燃氣,地球會有癟下去的那一天嗎

這個問題是不存在的,先了解一下地面下陷,地面下陷一般是指大量抽取地下水或大量挖掘地下土方後出現的結果,主要是因為抽掉地下水或挖走土方後,又沒有補充相應的填充物進去,造成原地下空間失去支撐力而塌陷。而規模化抽取石油的施工方式與抽取地下水的工藝是完全不同的;抽取石油是利用石油比重輕的原理,一邊抽油,另一邊注入泥水混合物,泥水混合物會沉到油氣田的底部,然後把下方的油氣頂到上面抽取口,就這樣慢慢的循環抽取出絕大部分的油氣產物,基本上算是1:1的比例,所以根本不存橘裂配在抽著抽著就塌陷的問題!這是海上油田或大型油田比較廣泛採用的方式。
而像中東一些油田的採油機,那地方到處沒有人煙的,犯不著填充進去,只抽不填也可以,就算地陷了也只是平地低幾米而已,不礙事,更何況地陷下去壓力加大了還能更方便抽出更多石油。這種簡便抽油方式可以大大減輕開采成本,要知道在沙漠里想找到足夠的水來做泥水混合物可不容易,直抽法頂多就是沒辦法像填充法那樣比較充分的抽取而已,人家油多,不怕浪費。
最後,油氣所在的地層一般就是地表以下5000米以內的無岩漿的地層,最深也超不過1萬米,就算這些地方塌了也塌不到地心裡去,地球的直徑可是有12756公里的,算起來就是12756000米,這1萬米還不到個零頭,頂多就只能算擦破了地球的衣服而已,連地球的肉(地幔層)都見不到,更別提讓地球流血(岩漿)了。所以根本不用擔心。
至於其它人說的挖煤挖礦什麼的會不會把地球挖塌的,那都是瞎操心的。固體采礦的礦坑都是有支架地,如果是露天開採的根本不需要擔心,一般報廢的礦坑不是水填就是炸毀,肯定不會留著做地質隱患的。最近中國那個網紅的1000多米直徑寬的藍色礦坑不就是個很好的水填例子嘛,還被說成是中國的愛琴海什麼的。
至於說什麼石油抽出來地球變輕了的,那也是想多了,石油製品里一小部分才是汽油之類的,其它的都是橡膠之類的固體商品。而且就算是汽油和天然氣燃燒了,那也不是消失了,只是轉化為另外一些我們看不到的物質,像一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等等,要知道我們在呼吸的空氣也是有重量的,而且總量是超級超級重的!!所以說因為抽掉石油使地球變輕的說法也是不成立的!!
真正減輕地球重量的方式就兩種,一種是人類無休止的把東西送上外太空,除了送上去的東西,還有航天發射造成的大氣層穿孔造成的漏氣,這個量非常非常小;另一種是通過大氣層泄露到外太空的氣體,主要漏泄的位置就在南北磁極上方的兩個臭氧層裂縫那裡,這部分才是地球減輕的最大根源。當然按這個進度,人類不知道能不能看到最後~~~~就只能呵呵了。
當然還有兩種小幾率的圓指情況也可以減重,一種是在地表引爆熱核武器,會導致爆炸面上方的大氣層出現短時間的穿孔縫隙,在大氣自我修復前出現大氣層漏氣;另一種是天文災害,就是地外物體穿過大氣層(流星等)或撞擊地表等行為,也會造成大氣層穿孔而造成大氣漏氣。
地球也有兩種增重的方式,一種是從地外星體采礦回來;另一種是地外物體經過大氣層,沒能完全燒毀而撞擊地表,就增加了地球的重量。但如果經過大氣層沒燒毀的物件重量很大的話,估計全球現有的生物要消失99%了!
人類需要擔心的是地球會不會爆開(火山噴發等災害),而非會不會癟下去。以人類現在的技術水平,無論怎折騰、怎麼挖、怎麼抽,始終也只能在地球最表面搞搞事情,連地殼都鑽不透(柯拉鑽孔也才鑽了十二公里)。
圖:現在的科拉超深鑽孔遺跡
石油和天然氣的開采方式
我在燕山石化呆過很長時間,對油氣開采有一些了解。如今的採油大多數並不源納是打井直接冒或抽,這樣的工藝採集率太低,只有15%左右。後來發展出將水注入含油層,將油和氣「頂」出來的技術,將採集率提高到了30%。到現在,則是打許多口井,用泥漿和蒸汽注入特定幾口井內,將油藏集中軟化後再頂出來,生產效率和採集率高得多了。
圖:石油開采示意圖
由此可見,絕大多數油氣開采作業並不會像採煤那樣留下大片的地下「采空區」,水和泥漿充滿了原來油和氣占據的空間,所以不會造成地面塌陷。
開採油氣對地球地球而言
油和氣只能儲藏在地殼中,再往下面溫度就太高了。地殼多厚?全球平均只有17公里而已。地球半徑六千三百多公里,地殼才占萬分之二十七,還不如雞蛋殼在雞蛋中的佔比呢,實在微不足道。採油對地球的影響,遠不如蟎蟲對腦袋的影響——後者好歹能讓你起個包呢。
人類破壞不了地球,只能破壞掉適合自己的生存環境而已。我們眼中的天塌地陷對地球而言,根本不叫個事兒,只能算一點兒輕微的影響。比如毛熊試爆「大伊萬」氫彈,把歐亞板塊向南推了幾毫米(有爭議)。
歡迎喜歡科學的朋友們關注:純野生科學家。專業化繁為簡,每天分享通俗易懂的科學小知識。
石油和天然氣是從地球中生成的,抽采出來後,雖然短期量就少了,甚至就空了,但是時間尺度再大一些,百千萬年以後還會再生成出來。
油氣生成有兩種理論。一種是有機生成說,認為是之前的動植物殘體由來的,一種是無機生成說,認為宇宙中本來就有很多油氣。目前認可有機生成說的貌似多一些,但無機生成說也沒有被完全否定。
地球的重量接近60萬億億噸,這個重量保證了地球現在的運行軌道不變,從而保持了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使地球的生態環境長時間的維持不變,生物得以繁衍和生存,我所疑問的不是地球是否變癟,而是可能變得越來越輕,石油和煤炭原始狀態都是有重量的物質,但經過燃燒,它們都會變輕,尤其是石油燃燒後重量幾乎歸零,全球每天石油的消費在7100萬桶,一年總計數量相當可觀,那麼問題來了,這么消耗下去,地球會不會變輕?會不會因此而改變軌道?會不會遠離太陽?會不會演變成災難性的後果?不知這是不是杞人憂天?
癟不癟不知道,肯定是缺燃料滴!
地球資源是有限的如果過度的開採挖掘到一定程度,地球自身會重新洗牌,天塌地陷就是這么一說。
愚人憂天
只要地球自轉正常,由於地球內部核反應就會產生源源不斷的石油煤炭及其它物理化學反映的能源,放心吧,只要地球在正常運轉,能源就會源源不斷的產生。
不可能!地球就如頭牛,吃進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它吃的是垃圾,抽出的石油!
啥事都當適可而止,另謀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