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裏海的油氣狀況怎麼樣
裏海含油氣盆地是繼中東、西西伯利亞後的世界第三大油氣資源富集區,被稱為「第二個中東」「第二個波斯灣」。但是對於它的確切的油氣資源含量,說法不一。根據美國能源部門的估計,裏海地區的石油地質儲量大概在2000億桶。英國的BP公司2005年的年度報告中,認為裏海的可開采儲量為200億~350億桶。這個儲量是非常大的。如果按2000億桶計算,就佔到世界整個地質儲量的18%左右。除了石油資源,裏海的天然氣資源大概有14萬億立方米,佔世界儲量的4%~5%。儲量是非常大的。
裏海地區南部為盛產石油的海灣地區,北部有俄羅斯西西伯利亞油田,東側也是中亞著名的產油區。海灣地區、西西伯利亞油田是位於世界上前兩名的巨大能源區,裏海地區的地質條件與周圍產油地區的相似性顯現出該地區油氣資源巨大的開發潛力。
裏海地區蘊藏著十分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而且隨著地質勘探的不斷深入、儲量不斷擴大,世界級新油田不斷被發現,正逐漸成為可能僅次於中東和西西伯利亞的世界第三大油藏區,世界主要的能源供應基地之一。就質量而言,裏海石油具有埋藏淺、品位高、雜質少、易開發等特點,屬於輕質原油。
裏海地區大多數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尚未開發,甚至許多地段尚未勘查。亞塞拜然石油資源(探明儲量加可能儲量)絕大部分在海上,哈薩克和土庫曼石油資源總量中也有30%~40%在海上。整個裏海地區目前的探明石油儲量估計為180億~350億桶,高於美國(220億桶)或北海(170億桶)的探明儲量。裏海天然氣儲量更大,在裏海油氣儲量(探明儲量加可能儲量)中,天然氣約佔2/3。按探明儲量計,哈薩克、土庫曼及烏茲別克均能排位於世界前20大天然氣資源國之列。裏海地區的探明天然氣儲量估計為9.5萬億立方米,可與北美(8.5萬億立方米)相比。
石油和天然氣是這一地區最重要的資源。開發始於20世紀20年代,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得到相當發展,主要是依靠亞塞拜然的巴庫附近的裏海沿岸油井。現在採用鑽井平台和人工島開采海底石油。2004年裡海擁有剩餘石油可采儲量約13.64億噸,其中哈薩克為7.5億噸,土庫曼為0.8億噸,亞塞拜然為1.6億噸,伊朗為0.014億噸,俄羅斯為3.68億噸。另外,裏海天然氣資源豐富,剩餘可采儲量約4.8萬億立方米。其中哈薩克為1.84萬億立方米,土庫曼為2.86萬億立方米,亞塞拜然為0.13萬億立方米。在環保的壓力之下,作為綠色能源的天然氣具有如此巨大的可采儲量,更加凸顯了裏海的能源意義。具體儲量和產量見表10-1和表10-2。
表10-2裏海地區石油產量及出口量單位:百萬噸
從以上兩表可知,在裏海地區,哈薩克具有較強的石油優勢,而土庫曼具有較強的天然氣優勢,伊朗和俄羅斯在裏海地區開發較少,尤其是伊朗一直未開發。
裏海地區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程度相對較低,絕大部分尚未進行三維地震勘探,因而隨著勘探的深入,石油可采儲量仍有進一步增加的可能。縱觀國際石油資源的地質勘探史,隨著科技的進步,世界重要油藏、儲層的石油資源總量、可采儲量總是不斷被刷新,處於逐年增加的趨勢。裏海地區未來潛力巨大。裏海地區地廣人稀,工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較低,能源需求小,因而裏海石油出口潛力巨大。其中,哈薩克石油生產的90%,土庫曼油氣生產的75%都可供出口。
⑵ 世界上石油儲量第一的國家是哪一個
石油大國是:1、委內瑞拉,2、沙烏地阿拉伯3、加拿大,4、伊朗 ,5、伊拉克,6、科威特,7、阿聯酉,8、俄羅斯,9、奈及利亞。世界上超過三分之一的能源來自石油,遠超過其他任何能源。基辛格有句名言「誰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全世界」。的確,作為全球最重要的戰略物資,如今的石油就相當於古代戰爭中的「糧草」。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一旦糧草被對手拿捏了,戰爭的勝利將無從談起。同樣的道理,在現代化戰爭中,如果石油補給給被敵人切斷,交通會立刻陷入癱瘓,不管多山野廳先進的戰機、坦克等裝備,瞬間就變成一堆廢鐵。因此,從二戰之後,幾乎所有國家都十分看重這項戰略資源。
1、委內瑞拉
委內瑞拉位於南美洲的北部,是一個石油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其石油量已超過3000億桶,雖然石油量位居世界第一,但仍舊是一個非常窮的國家,因為其石油品質較差,還極為難開采。委內瑞拉已探明石油儲量3040億桶,超過了被大家視為「盛產流動石油」的中東。佔全球儲備比例的17.8%,每日石油儲量238萬桶,每日石油消耗74.6萬桶,儲量可供其使用1116年。
為什麼同樣擁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石油的中東「石油資源豐富」,原油質量差,開采困難。委內瑞拉雖然儲量世界第一,但這些地下近萬米深的石油資源屬於劣質高硫重油。這種原油以油砂的形式隱藏在地下深處,不僅極難開采,而且極其昂貴。而且必須經過提煉和混合才能出口。相比輕油,質量差很多,只能靠低價策略,賣給一些經濟落後的地區。開采困難和油品質量差造成的二次加嚴重影響了委內瑞拉石油的生產效率和成本。在世界輕質原油豐富的前提下,油氣開采企業當然不願意開采重油。其次是,設施投資少,開采和提煉技術落後。與沙烏地阿拉伯一樣,委脊塵內瑞拉最初的石油開采系統也依賴於歐美石油公司。他們把土地租給歐美的石油公司,自己收取租金和分紅。因此,大量的石油利潤被外國公司拿走。所以委內瑞拉想重新控制石油,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就規定新油田只能由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開采。外資石油公司的稅收和租金不斷提高,甚至90%的利潤都被徵收。無利可圖的外資只能大量撤出,委內瑞拉也受到了各國的制裁。而委內瑞拉的石油開采技術停留在20世紀70年代。與開采成本高相對應的,是石油冶煉水平低。這些低端油品種的自然利潤極低。因此,雖然石油儲量最大,但石油銷售收入根本無法與其他國家相比。
當然,委內瑞拉的貧窮和美國的制裁也有很大關系。由於地處拉美,卻處處和美國對抗,因此委內瑞拉的石油出口飽受美國制裁。除了古巴,南美各國都不敢與它交易。而銷往其它洲的話,高昂的運輸成本,更得不償失。
2、沙烏地阿拉伯
沙烏地阿拉伯是世界石油儲量最多的國家之一,其產量和儲存量都位於世界首位,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路上油田和海上油田,其油產量達到了2665億桶,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石油大國。「頭頂一塊布,全球我最富」,說起沙烏地阿拉伯,估計沒誰不知道,這個遠在中東的國家因為豐富的石油資源,還有各種花式炫富的消息而聞名全球。沙烏地阿拉伯,位於西亞,東瀕波斯灣,西臨紅海,沙特是名副其實的「石油王國」。中東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中東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沿岸地區,自身對石油的消費量很少,中東所產石油90%以上由波斯灣沿岸港口用游輪運往歐洲西部,美國、日本、中國等國家和地區。
目前,沙烏地阿拉伯已探明石油儲量2980億桶,佔全球儲備比例17.85%,每日石油產量1052萬桶,每日石油消耗264萬桶,儲量可供其使用309年。盡管,沙烏地阿拉伯已探明石油儲量略低於委內瑞拉,但其石油都位於傳統上可進入的油井內,而這些油井本身就位於廣闊的油田內。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儲量佔全球石油常規儲量的五分之一以上。隨著勘探力度的加大,沙烏地阿拉伯很可能重新占據榜首的位置。美國地質調查局預測,沙特沙漠下可能藏有超過1000億桶石油,有待被發逗隱現和開采。
300用,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石油大國。
6、科威特
科威特是一個石油和天然氣儲量都非常豐富的地區,其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140億噸,約為15桶,占據世界石油儲量的10.8%,該國家的石油公司也是世界公認的頂級石油企業。
7、阿聯酉
阿聯酉也是目前石油出口量最大的國家,憑借其石油的產量,已成為一個名副其實富得流油的國家,其石油主要集中在扎庫姆油田,石油產量為133.4億噸。約為1050億桶。
8、俄羅斯
俄羅斯不僅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國家也是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主要集中在西伯利亞大草原,其次是伏爾加烏爾拉,作為世界最大石油儲量國家,其已探明的石油量高達1078億桶。羅斯,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境內石油主要分布在雅庫特和薩哈林兩大油氣盆地。
目前,俄羅斯已證實石油儲量600億桶,佔全球儲備比例6.2%,每日石油產量1070萬桶,每日石油消耗220萬桶,其儲存可供其使用113年。
根據區域劃分,俄羅斯石油產量最豐富的地區位於西西伯利亞,是全國產量最大的產區,產量佔地區總產量約77%,佔全國總產量約45%。Samotler油田是該自治州的最大油田,也是俄羅斯的最大油田。
伏爾加-烏拉爾,是俄羅斯次於西西伯利亞的第二大石油工業區,著名的Urals Blend油種,便是根據此地命名。Romashkinskoye是伏爾加-烏拉爾的一個大型油田,以此油田為代表的伏爾加-烏拉爾地區,整體特徵為油田的普遍老年化。
所以,目前原油資源勘探與開發的中心逐漸東移,東西伯利亞或成為未來俄羅斯原油增量的主要來源。
近幾年,歐美對俄羅斯油氣工業的制裁主要針對的是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海上資源以及難采資源的開發,俄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推動本國油氣工業的技術進步,逐步擺脫對歐美國家的設備依賴與技術依賴。
9、奈及利亞
奈及利亞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非洲石油量最多的國家,該國家不僅經濟非常發達,而且資源也非常豐富,其石油產量約為372桶,也是世界石油最多的國家前十名之一。
石油,一種能源,它的出現,標志著人類從農業文明順利向工業文明及工業後工業化文明的發展邁進,它是工業的重要原料,被譽為工業的血液和經濟發展的動力推進器,石油,它為人類提供了新的生活狀態和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石油也因此成為人類和世界各國的搶手貨。
⑶ 全球個大油氣區的油氣分布圖
全球古板塊再造、岩相古地理及古環境圖集
根據2009年英國石油公司(BP)的統計,全球石油的探明儲量為12568億桶,其中,最富集的地區是中東,石油探明儲量為7540.1億桶,約佔全球的60%;歐洲和中亞俄羅斯地區石油探明儲量為1421.54億桶,佔全球的11.3%;非洲的石油探明儲量為1258億桶,約佔全球的10%;中、南美洲的石油探明儲量為1232.8億桶,佔全球的9.8%;北美的石油探明儲量為709億桶,佔全球的5.6%;亞太地區的石油探明儲量為420億桶,佔全球的3.3%。全球各國家的石油儲量排名依次為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委內瑞拉、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土庫曼、奈及利亞、蘇丹、美國、加拿大、卡達。
全球天然氣的探明儲量為6534×1012 ft3。世界各地區的天然氣探明儲量分布十分不均衡,主要分布在中東和中亞俄羅斯地區。中東的天然氣探明儲量為2680.9×1012 ft3,佔全球的41%;歐洲和中亞俄羅斯地區天然氣探明儲量為2220.8×1012 ft3,佔全球的34%,絕大多數分布在俄羅斯;亞太地區的天然氣探明儲量為543.5×1012 ft3,佔全球的8.3%;非洲的天然氣探明儲量為517.5×1012 ft3,約佔全球的7.9%,與亞太地區的天然氣探明儲量基本相當;北美的天然氣探明儲量為313.1×1012 ft3,佔全球的4.8%;中南美洲的天然氣探明儲量為258.2×1012 ft3,佔全球的4%。
油氣田在世界上分布的不均一性,使得在不同地區大型油田的數量和儲量存在很大的差異。對大型油氣田的統計發現,大型油氣田主要集中在全球的少數幾十個盆地中,集中度甚高,這些重點盆地所集中的區域便是重要含油氣區或稱大油氣區。根據全球的大型油氣田富集程度和地理位置進行劃分,大致可劃分為19個大油氣區(全球19個大油氣區分布圖)。據對全球235個含油氣盆地的統計,油氣儲量大於50×108m3oe(油當量)的含油氣盆地共有19個,佔全球含油氣盆地油氣總儲量的75%。油氣儲量規模在前9位的含油氣盆地,佔全球含油氣盆地油氣總儲量的64%。中阿拉伯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含油氣盆地,油氣儲量達到1603×108m3oe,佔全球油氣總儲量發現的27%。
儲量大於100×108m3oe的含油氣盆地稱為超大型含油氣盆地,油氣儲量在(50~100)×108m3oe的含油氣盆地叫作大型含油氣盆地,全球9個超大型含油氣盆地主要分布於中東、俄羅斯、南美、非洲和歐洲。全球石油儲量大於100×108m3oe含油氣盆地共有8個,合計石油儲量2390×108m3oe,佔全球含油氣盆地石油總儲量3686×108m3oe的64%;全球天然氣儲量大於100×108m3oe(當量油)的含油氣盆地共有3個,佔全球含油氣盆地天然氣總儲量的50%。
據對全球225個盆地的統計,油氣總儲量為6025×108m3oe,其中,石油3694×108m3oe,天然氣246×1012m3。克拉通盆地的油氣儲量居首位,占油氣總儲量的50%。克拉通盆地、前陸盆地、被動大陸邊緣盆地和裂谷盆地等4類盆地,是主要的盆地類型,合計占油氣總儲量的97%。 即使在同一類盆地中,油氣分布也不均一,如全球弧後盆地油氣儲量的90%見於蘇門答臘盆地;前陸盆地油氣儲量主要在中阿拉伯盆地、扎格羅斯褶皺帶、東委內瑞拉盆地、馬拉開波盆地、阿姆河盆地、伏爾加-烏拉爾盆地。富油氣潛力盆地主要分布在3個地區:一為美洲科迪勒拉區,主要包括艾伯塔盆地、落基山盆地群、東委內瑞拉盆地、北斜坡盆地、馬拉開波盆地等;二為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區中部,包括波斯灣盆地、南裏海盆地等;三為烏拉爾系,包括伏爾加-烏拉爾盆地和季曼-伯朝拉盆地。被動陸緣盆地類的油氣儲量主要分布在尼日三角洲盆地(Niger Delta)阿拉伯盆地、坎波斯盆地(Campos Basin)、Baram盆地、布勞斯盆地(Browse Basin)、下剛果盆地(Lower Congo Basin)、北卡納封盆地、伏令盆地等。大陸裂谷盆地油氣儲量主要見於北海、北非、東巴倫支、松遼-渤海灣盆地。克拉通盆地油氣儲量主要分布於西西伯利亞、濱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