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哈密有多少種石油
擴展閱讀
哪裡有貼磚的工具賣 2025-07-01 12:48:53
香菇價格如何 2025-07-01 12:46:52
電子產品哪裡賣的價錢高 2025-07-01 12:28:14

哈密有多少種石油

發布時間: 2023-04-27 04:42:24

A. 中國主要石油產地

一、大慶油田

大慶油田是我國第一大油田,位於黑龍江省中西部,松嫩平原北部,由薩爾圖、杏樹崗、喇嘛甸、朝陽溝、海拉爾等油氣田組成。大慶油田開發建設47年來,創造了中國石油乃至整個工業戰線的「三個第一」,即原油產量第一、上繳利稅第一、原油採收率第一。

二、勝利油田

勝利油田中國第二大油田,是勝利石油管理局、勝利油田分公司和勝利石油工程公司的統稱,油田主體位於黃河下游的山東省東營市,工作區域分布在山東省的東營、濱州、德州等8個市的28個縣(區)和新疆的准噶爾、吐哈、塔城,青海柴達木、甘肅敦煌等盆地。

三、長慶油田

油田總部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分布在陝、甘、寧、蒙、晉五省區的15個地市61個縣(旗),高度分散,主體在鄂爾多斯盆地(又稱陝甘寧盆地),勘探總面積約37萬平方公里。從2003年到2007年12月,長慶油田只用了短短四年時間就實現了從1000萬噸到2000萬噸的大跨越

四、遼河油田

遼河油田總部位於遼河下游、渤海灣畔,被沈陽、遼陽、鞍山、營口、大連環抱,是以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為主、油氣深加工等多元開發為輔的大型聯合企業,能夠生產柴油、汽油、聚乙烯、聚丙烯、四醇、甲醛、溶濟油、石腦油、輕烴及高速道路瀝青等多種石油化工原料及產品。

五、克拉瑪依油田

克拉瑪依油田即新疆油田,是我國解放後於1955年發現的第一個大油田,位於新疆准噶爾盆地西北緣,其鑽探的第一口井在獨山子油礦北約130千米處。迄今為止,克拉瑪依累計發現油氣田25座,而且以黑油山為基點,向南、北、東三方輻射千餘里。

六、中原油田

中原油田總部位於河南省濮陽市,主要勘探開發區域包括東濮凹陷、普光氣田和內蒙探區。中原油田發現於1975年,經過30多年的開發建設,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具有油氣勘探開發、工程技術服務、石油天然氣化工等綜合優勢的國有特大型企業,成為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石油天然氣生產基地

B. 哈密石油基地有幾個區

10個。哈密石油基地有1區到10區,一共是10個區,佔地面陪旁積646公頃,東半區州此為生活區。吐哈油田生活基地綜合各方面條件,選擇在哈密市區西北部,位置是很好的。蘆跡橡

C. 新疆哈密石油基地九區是哪個市的

屬於新疆哈密地區,哈密市,石油基地是吐哈油田公司在哈密的後勤生活科研基地,9區是石油基地其中一個小區。石油基地位於哈密市西北8km,312國道北側。

D.  石油和天然氣

7.2.1地質調查簡史

關於塔里木石油的文獻記載,最早可追溯到唐朝。在《北史·西域列傳》記載著庫車一帶的油苗。1935年謝家榮考察了阿克蘇、拜城一帶的石油地質。1942年黃汲清在庫車進行過石油地質調查。1945年關世聰在吐哈盆地進行了石油和煤炭地質調查。

1950~1960年,新疆石油公司和新疆地礦局石油地質大隊初步調查和評價了塔里木的油氣資源,發現了依奇克里克淺成油田。631隊九分隊(女子分隊)調查了吐-哈油田。

1961~1977年,開展了塔里木盆地的1∶100萬航磁測量,做了不少橫穿盆地的地震剖面,打了一些探井,為後緒工作積累了資料。

1978~1990年,迎來了塔里木石油大發展的時期,1984年9月沙參2井喜獲高產油流,這是塔里木盆地油氣勘查的新轉折點,從而揭開了塔里木盆地找油大會戰的序幕。

1991~2000年,是找油獲得重大成果的時期。1984年西北石油地質局成立,1989年塔里木石油勘探指揮部成立,隨之在塔北、塔中、塔西南,以及博斯騰湖、柴窩堡和伊犁等盆地開展了一系列找油工作,為1991年以後的找油成果打下了堅實基礎。

根據康玉柱的資料,截至到1998年,探明塔里木盆地油氣資源總量(191~206)×108t,其中石油(107.6~110.6)×108t,天然氣(8.4~9)×1012m3;吐魯番—哈密盆地油氣資源總量(14~17)×108t,其中石油16×108t,天然氣3700×108m3;博斯騰湖、柴窩堡和伊犁等中小盆地估算油氣資源量約10×108t(油氣當量)。

有人估計,新疆油氣資源總量佔全國的三分之一,而塔里木占其中的絕大部分。這就是西部大開發首批工程——「西氣東輸」工程的依據,也是中央對新疆國民經濟發展方針中重點發展方向的一白(棉花),一黑(石油)指導性意見的依據。

7.2.2油氣地質

7.2.2.1沉積地層

塔里木地區自震旦紀以來沉積地層十分發育,其岩相類型亦十分復雜。塔里木運動揭開了塔里木板塊克拉通化發展的序幕,在板塊內部發育了穩定陸台型沉積層,為石油天然氣的形成准備了良好的構造和沉積環境。

震旦系在塔里木的庫魯克塔格、滿加爾、柯坪等地區發育最好,下統以雜色碎屑岩和冰磧岩為特徵,夾中酸性火山岩。上部為濱—淺海相碎屑岩和碳酸鹽岩,總厚度約910~7500m;寒武—奧陶系以海相碳酸鹽岩為主夾碎屑岩,總厚度1000~4000m;志留系為海退環境下的綠色砂頁岩夾泥灰岩,泥盆系則主要為陸相紅色碎屑岩,總厚度900~3000m,與石炭系為角度不整合接觸。自震旦繫到泥盆紀形成一個完整的沉積旋迴。

石炭系是塔里木地質發展史中一個重要的層系,標志著第二個大沉積旋迴的到來。在塔里木和南天山,地層岩性為淺海相碳酸鹽岩,局部夾煤,未發現火山岩,最厚處在鐵克力克山北緣,達2900m。上石炭系以一套淺海—濱海相碳酸鹽岩為主,厚200~1000m;下二疊統塔里木西部以淺海相碳酸鹽岩夾碎屑岩為主,東部為陸相碎屑岩,西部的柯坪和東部常夾有火山岩,厚度約1000m;上二疊系以陸相雜色碎屑岩為主,厚675~1200m。與上覆三疊系呈不整合接觸,形成了另一個完整的沉積旋迴。

三疊系在塔里木、吐-哈及伊犁盆地內分布廣泛,主要為一套陸相碎屑岩夾煤,厚度約1000~2000m;侏羅系在各盆地均有分布,為一套河流—湖沼相含煤碎屑岩建造(煤系地層),厚度1000~3000m;白堊系與侏羅系多為不整合接觸,為河流—淺湖相和淺海—潟湖相碎屑岩、碳酸鹽岩,厚度300~2800m。

古近系和新近系廣泛分布,主要為一套陸相碎屑岩。古近系在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及庫車坳陷西部為淺海—潟湖相雜色砂泥岩、灰岩及膏泥岩等,厚度約800~1000m;新近系在塔里木盆地西北部,中新統內可能存在殘留海相夾層,其他地區均為淺湖—河流相沉積岩。但上新世末期,在盆地邊緣沉積了一套沖積砂礫岩。新近系厚度很大,一般厚度1000~6000m,在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可達12000m。

第四系為山麓相沖積—洪積層、河湖相沖積—湖積層,以及大盆地中的風成沉積,厚度一般為幾十米到幾百米。

7.2.2.2盆地類型和演化

區內大型和大中型盆地都屬於多類型復合疊加盆地,自震旦紀以來,經過早期的裂隙盆地、周邊盆地、克拉通盆地和中期的擠壓克拉通盆地和克拉通坳陷盆地和晚期的前陸盆地,最後形成陸內統一盆地。

7.2.2.3構造特徵

由於自震旦紀以來經過多次開合運動,造就了構造運動的多期性、遷移性和復雜性,使不整合面十分發育。塔里木主要有6大區域性不整合,即震旦系與元古宇、志留系與奧陶系、石炭系與泥盆系、三疊系與二疊系、白堊系與侏羅系、第四系與新近系之間的區域不整合。

構造樣式比較復雜,擠壓構造樣式有逆沖—褶皺、疊瓦沖斷、基底推覆、擠壓斷塊和斷滑;拉伸構造樣式有拉張斷塊和箕狀斷陷;扭動構造樣式有雁列、帚狀、旋扭和反S等;疊加構造樣式有雙重、推覆、潛山和反轉等構造樣式。

區內構造總特點是古生代北強南弱,中新生代南強北弱。就中新生代而言,塔里木盆地是西強東弱,吐—哈盆地是北強南弱。塔里木盆地沉積中心早古生代在塔東北的滿加爾地區,晚古生代遷移到了塔西南的葉城地區,中生代三疊紀遷移到天山山前和塔中地區,而侏羅紀除盆邊山前地區外又遷移到塔東北地區,新生代再遷移到塔西南地區。

吐-哈地區沉積中心晚二疊世在哈密北部,三疊紀則南遷到哈密附近,侏羅紀遷到北部凹陷。

7.2.3油氣資源評價

7.2.3.1生油岩

由於構造運動的多期性,導致沉積的多旋迴,也造就了塔里木地區多時代、多層系的生油岩。本區共發育四大套生油岩,即下古生界(Z2—S1)、上古生界(C—P)、中生界及新生界。但主要生油岩是寒武—奧陶系、石炭—二疊系和三疊—侏羅系(表7-2)。

從各主要含油盆地有機質成熟度分析,塔里木盆地的寒武—奧陶系生油岩屬高成熟—過成熟(R0為1.3%~3%);石炭系—下二疊統生油岩屬成熟—高成熟(R0為0.8%~2%),侏羅—三疊系生油岩屬低成熟—成熟(R0為0.5%~1%),新近系中新統生油岩為低成熟(R0為0.4%~0.6%)。

表7-2塔里木盆地和吐-哈盆地烴源岩地球化學特徵表

(據康玉柱,2000)

吐-哈盆地的二疊系生油岩屬於成熟,三疊—侏羅系生油岩屬於低成熟—高成熟(R0為0.4%~1.3%)。7.2.3.2儲集岩

塔里木地區儲集岩十分發育,自古生代以來,各時代地層均可儲油氣。據目前資料,儲集岩類型以碎屑岩和碳酸鹽岩為主,其次為火山岩及變質岩,各時代儲集岩物性變化較大(表7-3)。

表7-3塔里木盆地和吐-哈盆地各時代儲集層物性表

(據康玉柱,2000)

值得一提的是塔里木盆地儲集層埋深4000~6000m,砂岩仍以原生孔隙為主,顯示該盆地低地溫、欠壓實、深埋高孔滲體之特點。

本區蓋層非常發育,分布廣、分隔性好,是保存油氣的良好條件。

7.2.3.3成油組合

生、儲、蓋的存在及恰當的配置關系是形成油氣藏的關鍵條件,由於沉積旋迴的多期性、岩相岩性變化及斷裂活動等條件,導致區內成油組合具多類型的特點。

(1)旋迴式組合。在地層剖面中自下而上所形成的生、儲、蓋組合關系,它們可以是單旋迴的,也可以是多旋迴的。如柯克亞油田,是古近系以下地層生成的油氣,運移到中新統中保存,形成油氣藏,這一類型在本區十分發育。

(2)自儲式組合。生油層本身亦是儲油層及蓋層。如雅克拉油氣田、依奇克里克油田、勝金口油田、七克台油田等均屬此類。

(3)側變式組合。具備儲、蓋條件,而無生油層,油氣為側向運移到該儲、蓋空間形成的油氣藏。它們運移的途徑往往是斷裂、不整合面及岩層等。

7.2.3.4含油系統

塔里木是多含油氣系統的地區,總體看從震旦系—新近系均含油氣,而且每個系內也具多層段含油。根據成油條件的特點,劃分為4個大的含油氣系統,即:震旦系—下古生界含油氣系統、上古生界含油氣系統、中生界含油氣系統、新生界含油氣系統(圖7-2)。

圖7-2塔里木等主要盆地含油氣系統柱狀圖

Fig.7-2Columuar section of main oil-bearing formation in Tarim basin

(據康玉柱,2000)

1—礫岩;2—砂岩;3—泥岩;4—泥質砂岩;5—煤或炭質頁岩;6—灰岩;7—白雲岩;8—油顯示;9—氣顯示;10—瀝青

下古生界含油氣系統主要發育在塔里木盆地;上古生界含油氣系統也主要發育在塔里木盆地;中生界含油氣系統,除塔里木大盆地發育外,吐-哈盆地、博斯騰湖盆地亦有發現;新生界含油氣系統主要發育在塔里木盆地和吐-哈盆地。

7.2.4油氣藏(田)特徵

以構造為主線,以成藏要素為基礎,動態和靜態相結合,據此分析,新疆主要盆地油氣藏(田)有下列特徵:

(1)多油氣藏類型,計有三大類,即構造油氣藏、地層油氣藏和岩性油氣藏。還可以詳細分為8個亞類和15種油氣藏類型。

(2)有四大含油氣系統,即下古生界含油氣系統、上古生界含油氣系統、中生界含油氣系統、新生界含油氣系統。

(3)四大成藏期,即華力西早期、華力西晚期、印支—燕山期、喜馬拉雅期。

(4)四個並存,即海相和陸相並存,不同成藏期的油氣並存,不同成熟度的油氣並存,不同相態的油氣並存。

7.2.5油氣分布規律

7.2.5.1油氣分布具有多時代多層系特點

油氣主要受四套儲蓋組合控制:①寒武—奧陶系儲蓋組合;②石炭系中上部膏鹽岩、泥岩與下伏地層砂岩、碳酸鹽岩儲蓋組合;③侏羅系中部煤系地層與下伏地層砂岩、碳酸鹽岩儲蓋組合;④古近系和新近系膏鹽岩、泥岩與砂岩儲蓋組合。

7.2.5.2空間分布主要受各時代不同原型盆地控制

古生代克拉通盆地油氣聚集於古隆起、古斜坡區及斷裂帶附近。塔里木盆地古生界克拉通沉積為巨厚的海相碳酸鹽岩和砂岩、泥岩、膏鹽岩,構造變形特徵為巨型隆起坳陷和深斷裂控制的斷塊,地層平緩,不整合面多,古生界地台沉積具良好的生儲蓋條件。古隆起(沙雅隆起、中央隆起區、順托果勒隆起、莎車隆起)、北民豐-羅布莊斷裂等、古斜坡(麥蓋提斜坡、孔雀河斜坡)以及各古隆起與坳陷過渡的次級斜坡帶都是油氣富集的有利地區。

中新生代前陸盆地油氣主要富集於山前逆沖斷裂帶、斷褶帶(如大澇壩油氣聚集帶)及前陸斜坡,而且油氣具有成排成帶分布特點(圖7-3)。

圖7-3塔里木中新生代前陸盆地油氣圈閉類型及勘探領域模式圖

Fig.7-3Prospect model and oil-gas traps of Meso-Cenozoic foreland basin in Tarim

(據康玉柱,2000)

①發育在斷褶構造帶底板逆沖斷層斷坪部位的下層次隱伏斷裂—滑脫背斜圈閉;②被犁式逆沖斷層的斷坡前緣所遮擋的下盤X型節理組圈閉;③隱伏的平緩背斜圈閉;④被動頂板逆沖斷層下的隱伏逆沖斷層下的隱伏逆沖前緣的「三角帶」圈閉;⑤邊緣隆起帶斜坡上的不整合面侵蝕殘山圈閉;⑥邊緣隆起帶斜坡上不整合面下的古生界地層剝蝕尖滅帶圈閉;⑦前陸盆地斜坡帶中新生代地層超覆尖滅帶的地層與岩性圈閉;⑧古侵蝕面殘山上覆中新生代地層的推覆背斜圈閉

今後,油氣勘探部署應遵照油氣聚集的規律,選擇靶區進行勘探,定會發現多類大型油氣田。

E. 新疆三大油田的具體地址

吐哈油田總部在哈密市吐哈石油基地,前線指揮基地在吐魯番市。塔里木油田總部在庫爾勒市塔指小區,前線指揮基地在輪台縣輪南小區。克拉瑪依油田總公司地址在克拉瑪依市,沒有前線指揮基地。

F. 說說我國的石油的分布情況

我國石油資源集中分布在渤海灣、松遼、塔里木、鄂爾多斯、准噶爾、珠江口、柴達木和東海陸架八大盆地的,然而可以直接采資源量172億噸,這個時候就是已經去佔全國的81.13%。像一些的天然氣資源的話就是主要的去集中分布在塔里木、四川、鄂爾多斯、東海陸架、柴達木、松遼、鶯歌海、瓊東南和渤海灣九大盆地的,這個時候可以去采資源量18.4萬億立方米,也是佔全國的83.64%。
中國石油
現在就是去從資源深度分布來分析看,我國石油可采資源有80%集中分布在淺層(<2000米)和中深層(2000米~35 00米),然而對於一些的深層(3500米~4500米)和超深層(<4500米)分布還是較少的;像一些的天然氣資源就是會在淺層、中深層、深層和超深層分布卻相對來說的話也是比較均勻的。但是這個時候就是去從地理環境分布看,像我國石油可采資源就是會有76%分布在平原、淺海、戈壁以及沙漠這幾個區域的,而且的像現在的天然氣可采資源有74%分布在淺海、沙漠、山地、平原和戈壁。
現在的我國石油探明可以直接去采儲量67.91億噸左右的,想一些的待探明可采資源量近144億噸左右,然而石油可以直接去采資源探明程度32.03%,現在也是處在勘探的一個中期階段,不過就是在近中期儲量的時候就是已經去發現處在穩步增長階段的;像現在的天然氣探明的話也是可以去采儲量2.76萬億立方米的,現在就是待探明可采資源量19.24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可以去直接采資源探明程度僅為12.55%,而且這些也是處在勘探早期階段,近中期的儲量也是發現有望快速的增長。
大慶油田位於黑龍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地處哈爾濱、齊齊哈爾市之間。油田南北長140公里,東西最寬處70公里,總面積5470平方公里。1960年3月黨中央批准開展石油會戰,1963年形成了600萬噸的生產能力,當年生產原油439萬噸,對實現中國石油自給起了決定性作用。1976年原油產量突破5000萬噸,到1996年已連續年產原油5000萬噸,穩產21年。1995年年產原油5600萬噸,是我國第一大油田。
勝利油田 地處山東北部渤海之濱的黃河三角洲地帶,主要分布在東營、濱洲、德洲、濟南、濰坊、淄博、聊城、煙台等8個地市的28個縣(區)境內,主要工作范圍約4.4萬平方公里。1995年年產原油3000萬噸,是我國第二大油田
遼河油田 油田主要分布在遼河中下游平原以及內蒙古東部和遼東灣灘海地區。已開發建設26個油田,建成興隆台、曙光、歡喜嶺、錦州、高升、沈陽、茨榆坨、冷家、科爾沁等9個主要生產基地,地跨遼寧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的13市(地)32縣(旗),總面積近10萬平方公里。1995年原油產量1552萬噸,產量居全國第三位。
克拉瑪依油田 地處新疆克拉瑪依市。40年來在准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找到了19個油氣田,以克拉瑪依為主,開發了15個油氣田,建成792萬噸原油配套生產能力(稀油603.1萬噸,稠油188.9萬噸),3.93億立方米天然氣生產能力。從1990年起,陸上原油產量居全國第4位。1995年年產原油790萬噸。
四川油田 地處四川盆地,已有60年的歷史,發現氣田85個,油田12個,含油氣構造55個。在盆地內建成南部、西南部、西北部、東部4個氣區。目前生產天然氣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42.2%,是我國第一大氣田,1995年年產天然氣71.8億立方米,年產原油17萬噸。
華北油田 位於河北省中部冀中平原的任丘市,包括京、冀、晉、蒙區域內油氣生產區。1975年,冀中平原上的一口探井任4井噴出日產千噸高產工業油流,發現了我國最大的碳酸鹽岩潛山大油田任丘油田。1978年,原油產量達到1723萬噸 ,為當年全國原油產量突破1億噸做出了重要貢獻。直到1986年,保持年產原油1千萬噸達10年之久。1995年年產原油466萬噸,天然氣3.13億立方米。
大港油田 位於天津市大港區,其勘探地域遼闊,包括大港探區及新疆尤爾都斯盆地,總勘探面積34629平方公里,其中大港探區18629平方公里。現已在大港探區建成投產15個油氣田24個開發區,形成年產原油430萬噸和天然氣3.8億立方米生產能力。
中原油田 地處河南省濮陽地區,於1975年發現,經過20年的勘探開發建設,已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4.55億噸,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395.7億立方米,累計生產原油7723萬噸 、天然氣133.8億立方米。現已是我國東部地區重要的石油天然氣生產基地之一,1995年年產原油410萬噸,天然氣11億立方米。
吉林油田 地處吉林省扶餘地區,油氣勘探開發在吉林省境內的兩大盆地展開,先後發現並探明了18個油田,其中扶余、新民兩個油田是儲量超億噸的大型油田,油田生產已達到年產原油350萬噸以上,原油加工能力70萬噸特大型企業的生產規模。
河南油田 地處豫西南的南陽盆地,礦區橫跨南陽、駐馬店、平頂山三地市,分布在新野、唐河等8縣境內。已累計找到14個油田,探明石油地質儲量1.7億噸及含油麵積117.9平方公里。1995年年產原油192萬噸。
長慶油田 勘探區域主要在陝甘寧盆地,勘探總面積約37萬平方公里。油氣勘探開發建設始於1970年,先後找到油氣田22個,其中油田19個,累計探明油氣地質儲量54188.8萬噸(含天然氣探明儲量2330.08億立方米,按當量摺合原油儲量在內),1995年年產原油220萬噸,天然氣1億立方米。
江漢油田 是我國中南地區重要的綜合型石油基地。油田主要分布在湖北省境內的潛江、荊沙等7個市縣和山東壽光市、廣饒縣以及湖南省衡陽市。先後發現24個油氣田,探明含油麵積139.6平方公里、含氣面積71.04平方公里,累計生產原油2118.73萬噸、天然氣9.54億立方米。1995年年產原油85萬噸。
江蘇油田 油區主要分布在江蘇省的揚州、鹽城、淮陰、鎮江4個地區8個縣市,已投入開發的油氣田22個。目前勘探的主要對象在蘇北盆地東台坳陷。1995年年產原油101萬噸。
青海油田 位於青海省西北部柴達木盆地。盆地面積約25萬平方公里,沉積面積12萬平方公里,具有油氣遠景的中新生界沉積面積約9.6萬平方公里。目前,已探明油田16個;氣田6個。1995年年產原油122萬噸
塔里木油田 位於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東西長1400公里,南北最寬處520公里,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是我國最大的內陸盆地。中部是號稱「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1988年輪南2井噴出高產油氣流後,經過7年的勘探,已探明9個大中型油氣田、26個含油氣構造,累計探明油氣地質儲量3.78億噸,具備年產500萬原油、80�100萬噸凝折油、25億立方米天然氣的資源保證。1995年年產原油253萬噸。
土哈油田 位於新疆吐魯番、哈密盆地境內,負責吐魯番、哈密盆地的石油勘探。盆地東西長600公里、南北寬50�130公里,面積約5.3萬平方公里。於1991年2月全面展開吐哈石油勘探開發會戰。截止1995年底,共發現鄯善、溫吉桑等14個油氣田和6個含油氣構造,探明含油氣面積178.1平方公里,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2.08億噸、天然氣儲量731億立方米。1995年年產原油221萬噸。
玉門油田 位於甘肅玉門市境內,總面積114.37平方公里。油田於1939年投入開發,1959年生產原油曾達到140.29萬噸,占當年全國原油產量的50.9%。創造了70年代60萬噸穩產10年和80年代50萬噸穩產10年的優異成績。譽為中國石油工業的搖籃。1995年年產原油40萬噸。
滇黔桂石油勘探局 負責雲南、貴州、廣西三省(區)的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區域面積86萬平方公里,具有大量的中古生界及眾多的第三系小盆地,可供勘探面積27.7萬平方公里。先後在百色、赤水、楚雄等地區油氣勘探有了重大突破,展示了滇黔桂地區具有廣闊的油氣發展前景。1995年年產原油10萬噸。
冀東油田 位於渤海灣北部沿海。油田勘探開發范圍覆蓋唐山、秦皇島、唐海等兩市七縣,總面積6300平方公里,其中陸地3600平方公里,潮間帶和極淺海面積2700平方公里。相繼發現高尚堡、柳贊、楊各庄等7個油田13套含油層系。1995年年產原油51萬噸

G. 新疆的礦產資源有那些

石油、天然氣、煤、金、鉻、銅、鎳、稀有金屬、鹽類礦產、建材非金屬等蘊藏豐富。

新疆是中國礦產資源最為豐富的省區之一,礦產種類全,儲量大,開發前景廣闊。目前發現的礦產有138種,其中,5種儲量居全國首位,25種居全國前5位,40種居全國前10位,23種居西北地區首位。

新疆礦產保有儲量列全國前10位的礦種有:鈹、鈉硝石、白雲母、蛭石、陶瓷土;

冶金用脈石英、自然硫、長石、化肥用蛇紋岩;膨潤土、水泥用大理岩、鎳、鉻鐵礦;鑄石用輝綠岩、石油、毒重石;煤、菱鎂礦、鎂鹽、鉀鹽、石棉、玻璃用脈石英、水泥用泥岩、天然氣、銫、水泥用頁岩;鉍、鉑族、鋰;油頁岩、水泥用黃土、芒硝;泥灰岩、硼、碲;錳、鈷、鉭、鈮、玻璃用砂、鹽。

主要礦產資源情況 :

1、能源礦產。新疆擁有石油、天然氣、煤、油頁岩和鈾5種能源礦產,其中石油、天然氣和煤是新疆最具優勢的礦產資源。新疆是中國陸地石油最有遠景的地區之一,准噶爾、塔里木、吐魯番—哈密三大油氣沉積盆地以及其他19個大小沉積盆地成油地質條件好,沉積面積達95萬平方公里,約佔中國陸地沉積面積的1/4。

2、金屬礦產。新疆的黑色金屬及有色金屬礦產在全國佔有一定的地位,已探明的金屬礦產有27種。黑色金屬礦產資源有鐵、錳、鉻、釩、鈦5種,其中鐵礦已探明的儲量居全國第5位,錳礦居全國第8位,鉻礦居全國第5位。

有色金屬礦產主要有銅、鎳、鉛、鋅、鋁等,礦種的特點是分布廣、礦點多、富礦多、伴生礦多,有利於綜合開發利用。新疆的貴金屬及稀有金屬礦產位居全國前列。

有探明儲量的貴金屬礦產有金、銀、鉑、鈀。新疆的黃金資源比較豐富,全疆85個縣市中,59個縣市有黃金資源。新疆是中國主要的稀有金屬礦產地,尤其以鈹、鋰、鈮、鉭等稀有金屬礦產享譽中外。

3、非金屬礦產。新疆非金屬礦產比較齊全,已探明的非金屬礦產有43種。冶金用輔助原料非金屬礦產8種,其中菱鎂礦居全國第4位;化工原料非金屬礦產13種,其中鈉硝石、蛇紋岩、鉀鹽、鎂鹽、芒硝、自然硫、毒重石、鹽等保有儲量都居全國前列;建材原料及其他非金屬礦產24種,其中白雲母、膨潤土、蛭石、陶瓷土的探明儲量都居全國第1或第2位。

工藝美術用特種非金屬與寶石礦產有水晶和各種寶石、玉石和彩石。寶石已發現70多個品種,如馳名國內外的海藍寶石、綠寶石、碧璽、芙蓉石、石榴石、紫羅蘭寶石等。玉石中主要是和田玉又稱軟玉,為中國所特有,其中優質羊脂玉是世界罕見玉種。

(7)哈密有多少種石油擴展閱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礦產資源分布情況

主要礦產基本特徵:

石油:

已發現油氣田24個,截止1987年底探明儲量在全國居第五位,天然氣居第四位。

煤礦:

已探明儲量煤礦區101個,截止1988年底探明儲量346億噸,居全國第五位。

鐵礦:

鐵礦目前探明儲量為8億噸,其中已列入國家儲量表為7.2億噸。

鉻鐵礦:

探明儲量僅次於西藏,在全國居第二位。主要分布於西准噶爾地區,儲量集中於托里縣薩爾托海礦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