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過剩局面怎麼消除
擴展閱讀
微信有資源做什麼好 2025-07-03 23:55:11
水電怎麼布局成本低 2025-07-03 23:54:54
裱12米鑽石畫多少錢 2025-07-03 23:52:13

石油過剩局面怎麼消除

發布時間: 2023-04-19 03:22:29

❶ 多國宣布實施自願石油減產,這意味著什麼將產生哪些影響

多國宣布石油減產,主要是為了穩定全球原油市場的供需平衡,在一定程度上抑高鄭卜制油價下跌。這意味著,減產的國家將會削減石油的產量,從而減緩全球原油供應過剩的局面。

具體來說,石油減產的影響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對於某些發展中國家來說,這種情況可能會特別嚴峻,因為他們往往比較依賴進口石油,並且通常有較低的收入水平。

對全球能源結構的影響
石油減產可能會推動全球能源結構向可再生能源轉變。現在全球正在面臨著氣候變化、環境污染等問題,而可再生能源被認為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之一。

如果石油價格上漲,那麼可再生能源的成本相對變得更加具有競爭力,從而促進了可再生能源的發展。



總之,多國宣布石油減戚穗產旨在穩定全球原油市場供需平衡,抑制油價下跌,但也可能對石油生產國、進口國和全球能源結構產生一定的影響。在未來,全球的能源政策可能會更加偏向於可再生能源的發展,而石油產業也將面臨轉型和適應的挑戰。

❷ 中國原油進口將會逐步放緩,怎樣消除石油的過剩供給

由於國際原油供應過剩還將持續,中國原油進口逐步放緩,在國際各個組織的刺激下,各大機構抬高了2020年的原油價格預測值,但多家機構預測的均價仍低於2019年。 因油價下滑,後期中國原油采購成本會下降;同時也有分析表示, 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中國進口減緩,無助於解決全球燃料供應過剩。


另外由於中國煉油產能持續擴張 ,地方煉廠在近兩年淘汰部分落後產能後,未來產能擴充將加速,同時主營煉廠通過擴建、改建以及收購地煉等方式也在實現產能增長,可以加快未來國內成品油出口步伐,從而改善國內成品油市場過剩局面在,進一步消除石油的過剩供給。

❸ 石油過剩為什麼不減產

首頁新聞
OPEC為啥不減產?美國43年首次成為石油凈出口國!
騰訊財經2018-12-07 13:34
周五凌晨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的凈出口量為21.1萬桶/日,自1973年來首次成為凈出口國,全球油市格局發生重大改變!同日,OPEC+會議結束,沒有宣布減產決定。
據周五(12月7日)凌晨公布的數據,美國上周原油與成品油出口超過進口,為紀錄中的首次。同日,OPEC與盟友的會議結束,沒有宣布減產決定。OPEC面臨油價下跌的處境,部分是因為美國產量大增打破了全球供應平衡。
美國能源資料協會(EIA)數據顯示,截至11月30日當周,美國的凈出口量為21.1萬桶/日,為1973年EIA開始公布該數據以來首次成為凈出口國。原油出口躍升至320萬桶/日以上,創下紀錄最高周度紀錄。
打開騰訊新聞,看更多高清圖片
休斯頓ION Energy的顧問Kyle Cooper 甚至還半開玩笑地表示:「所以美國什麼時候要派代表參加OPEC會議?這(美國成為石油凈出口國)確實令人吃驚,但我確實認為未來幾年這種情況會越來越頻繁。」
美國歷史上一直是原油進口大國,部分是因為持續40年的原油出口禁令。而在2015年末,時任總統奧巴馬取消了這一禁令。自從美國頁岩革命加快鑽探和開采後,美國整體石油產量提升至1170萬桶/日的紀錄高位。
由於美國、沙特和俄羅斯產量上升,引發供應再次過剩的擔憂,美國原油價格自10月觸及近76美元的四年高位後,已經下跌近三分之一。
這種情況使沙特牽頭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面臨兩難境地,OPEC希望通過減產來維持較高的油價,但也不願被美國頁岩油生產商趁機奪走更多市場份額。OPEC周四在維也納的會議延期,目標是在周五與俄羅斯達成減產協議。
華盛頓Hedgeye分析師Joe McMonigle表示:「EIA似乎有一種在OPEC維也納開會期間送出壞消息的習慣。以前通常就是美國產量激增的數字,但這一次確實非同小可,數據破天荒地顯示原油凈出口為21.1萬桶/日。」
EIA稱,美國2019年原油產量平均料超過120萬桶/每日,比2016年增加逾300萬桶/日。上周美國汽油和柴油等油品凈出口為420萬桶/日。
不過,由於單周數據波動性較大,這一突然變化可能僅為暫時現象。休士頓Lipow Oil Associates總裁Andrew Lipow表示,他對此數據不感到意外,因為冬季向來是國內汽油需求放緩的淡季。
更多精彩內容進入 [財經頻道]

❹ 內地產能過剩怎麼辦

國務院有常務會議和全體會議兩種會議制度,通過正式會議的方式商議,說明內地的產能過剩比較嚴重,不能不著手解決。
所謂產能過剩,在某種意義上就是馬克思在研究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時所說的生產過剩。生產過剩的原因是資本追求高額利潤造成的投資過盛,使商品供給超過社會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是消費者或使用者的購買力與商品供給脫節的現象。大量商品賣不出去,庫存積壓,物價下跌,生產下降,企業倒閉,工人失業。這是傳統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基本特徵。
不會觸發經濟危機
那麼目前內地的產能過剩又沒有觸發經濟危機的可能呢?應該不會。理由是:
一、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過剩是資本家追逐高利潤的盲目投資造成的,其中1929年─1933年是最嚴重、破壞性最大的一次。但隨著宏觀經濟和統計信息的發達,加上經濟全球化的因素,資本主義國家生產過剩的問題已經較少發生了。中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政府較為了解宏觀經濟的運行狀況,可以在問題剛剛出現時及時調控,比企業家自己調控力度要大。
二、資本主義社會生產過剩問題雜亂而不規則,目前內地產能過剩主要出現在鋼鐵、水泥、鋁材、玻璃等材料領域。有兩種處理辦法:(一)放慢或暫停有關行業新生產線的投資。由於上述產業主要由政府投資,當然也可由政府節制。(二)加大基建投資。與其積壓,不如用於基建。根據世界經濟論壇對133個經濟體的排名,內地基建水平排第66,居中,遠不如瑞士第1,香港第3,美國第14,日本第17,英國第33,當然比排第89的印度強。全球競爭力報告將基建細分為七個方面,內地可選擇目前尚較落後、在邊遠地區又需要發展的空中運輸投放資源。
三、中國古代早就有農產品生產過剩的處理辦法。早在春秋戰國就有人主張在豐年收購糧食儲存,設常平倉,准備荒年出售。《史記.平準書》、《漢書.食貨志》都有關於平糴論的記載。平價購進稱平糴,平價出售稱平?。在豐荒年交替時保持糧價平穩、社會穩定。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的構想其實源自於中國古代的平糴論,成為對付「石油武器」的有效方法。當然平糴論的主要目的並非處理生產過剩,而是抑制糧價,通過對生產過剩的糧食作出處理,達到保持糧價穩定的目的。近年內地的家電下鄉,也是對平糴論的變動。拿來扶貧,亦無不可。
可有四種處理辦法
因此,對內地的產能過剩問題,不論是在基本材料,還是消費品方面,都有調控的辦法。內地不少經濟學家還提出各種不同的處理方案。例如:
(一)中國的「馬歇爾計劃」。馬歇爾是美國二戰後的國務卿,為了振興經戰亂的西歐,他提出由美國拿出部分黃金儲備援助西歐國家的人民購買美國貨。該計劃為期四年,既迅速振興西歐,又推動美國經濟發展。這是中國可以借鑒的。但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似不宜作為基本國策,可改由中國在需求國設置的金融機構放貸,只要有適當擔保,隨時可以推行。
(三)加大扶貧力度。中國的扶貧成績是舉世公認的,成就也是世界之最。但中國幅員遼闊,地區差別很大,原來基數較低。中國目前仍存在不少貧困地區、存在眾多的貧困人口。對產能過剩的非公有企業,與其讓他們倒閉,國家可採取利用財政儲備低價並購企業或低價收購產品的方法,並將有關商品拿來扶貧。
(四)開拓國外市場。內地製造業產能過剩問題大多是金融危機導致國外市場萎縮引起的。對萎縮的原因、時間和空間,中國駐外使節應當作出分析了解。中國目前採取在「政治上更有影響力,經濟上更有競爭力,形象上更有親和力,道義上更有感召力」的和平外交政策,應當可以在開拓國外市場方面,有所進取。作者為博士

❺ 1973-1974年世界石油危機怎麼解決的

阿拉伯國家的石油鬥爭,突破了美國石油壟斷資本對國際石油產銷的控制,沉重打擊了美國在世界石油領域的霸權地位。美國每天的石油進口減少了兩百萬桶,許多工廠因而關閉停工,正在受到能源危機困擾的美國政府不得不宣布全國處於「緊急狀態」;

並採取了一系列節省石油和電力的緊急措施,其中包括:減少班機航次,限制車速,對取暖用油實行配給,星期天關閉全國加油站,禁止和限制戶外燈光廣告等。甚至連白宮頂上和聯合國大廈周圍的電燈也限時關掉;

尼克松還下令減低他的座機飛行的正常速度,取消了他周末旅行的護航飛機。美國國會通過法案,授權總統對所有石油產品實行全國配給。美國國防部正常石油供應幾乎有一半中斷,美國在歐洲的駐軍和地中海的第六艦隊不得不動用它們的戰時石油儲備。

為了利用矛盾集中力量打擊美以侵略者,阿拉伯國家對石油進口國採取分別對待的策略,根據其對這場戰爭的不同態度,將它們分為「友好」、「中立」和「不友好」三類。凡是對以色列實行某種經濟制裁或斷絕外交關系或為阿拉伯各國提供某種軍事援助的國家,劃為友好一類,可以獲得減產前的供應數量。

凡是積極支持援助以色列侵略者、反對阿拉伯國家和巴勒斯坦人民的正義斗爭事業的國家,則被劃為不友好一類,停止對它們的石油供應,對中立國家,適當限制對它們的石油供應。

(5)石油過剩局面怎麼消除擴展閱讀

石油危機影響

二戰後全球性的經濟危機首推1973—1974年的石油危機。這次石油危機給全球經濟,特別是高度依賴廉價石油的西方發達國家經濟,帶來了巨大而深刻的沖擊。這次危機之後,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依託互聯網、計算機及軟體技術、數字技術等科技創新;

展開了一場以信息化為中心的科技革命,進而引發了由製造業為主的工業化經濟向以信息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的信息化經濟的轉型。這一全球化的經濟轉型,重塑了二戰後的國際關系格局,在這場科技創新、經濟轉型中落伍或失利的國家,國家綜合實力及國際地位明顯下降。

❻ 中國石油巨虧近300億,該如何止虧轉盈呢

中石油發布的上半年的業績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虧損299.83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05.5%,其中煉油和銷售業務板塊為虧損主力,分別虧損了105.40億元和128.92億元。 作為中國巨無霸的油企,中石油可以說在市場上處於絕對壟斷的地位,但上半年依然虧損近300億元,確實讓人不可理解。那麼在面對虧損局面的中石油,又該如何扭虧為盈呢?

一.實施精益化生產管理,降本增效。

精益化生產管理是豐田公司的一種生產模式,目的是通過消除各種形式的浪費,不斷提升價值流效率。那麼我們也可以把中石油看做是一家製造企業,當然也可以引進豐田的精益生產模式,通過優化內部的供應鏈系統和生產管理模式,對於中石油的煉油企業來說是可以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效果的。

通過以上幾點的改善,這對於中石油的扭虧為盈來說,應該是可以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