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巴菲特當年減持中石油後買了誰的股票
巴菲特效應是指能准確預知股市走向,在股票市場有著非凡的公信力,所以一旦傳出巴菲特入股某企業後,其關聯個股勢必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的一種效應。
2. 巴菲特 都買了中國哪些股票
結緣中國公司
【投資中石油】巴菲特於2003年4月開始分批吸納中石油股份,累計買入23.84億股,金融危機前成功出逃。
巴菲特於2004年買入中石油23.39億股,斥資約38億港元。巴菲特說,「當年入股中石油的價格為20美元,出售價介於160至200美元,總共獲
利35.5億美元(約277億港元),相當可觀。」【投資比亞迪】2008年9月,巴菲特斥資18億港元認購了2.25億股比亞迪股份。
巴菲特旗下的波克夏公司在去年金融風暴發生前出脫中石油股票,報酬率高達700%,不久後投資的比亞迪又讓他一年間賬面獲利13億美元,成為他投資中國的第二個代表作。【看上創世西裝】大楊創世(600233)董事長李桂蓮稱,巴菲特表示要參與經營創世品牌。
大連大楊創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桂蓮2009夏季達沃斯期間在與新浪財經獨家對話時表示,巴菲特表示要參與經營創世股份的品牌。李桂蓮透露,巴菲特已經給其來信表達了合作意向。
巴菲特:希望再找到類似中石油的公司
我們選擇中國公司和標准,和選擇美國公司或者其他國家的公司沒什麼差別:首先要了解這家公司,了解其優勢所在;希望這家公司有長期的競爭力,公司管理層誠實、可信並且穩定;在這些前提下,我們再選擇那些股票具有相對價格優勢的公司。
我們喜歡那些有長期競爭優勢、高資本回報的企業。如果我們能相信它們可以在長期范圍內取得高資本回報,又喜歡它們的管理團隊,同時又能夠以合理價格買入的話,我們就會寫支票。
目前還沒有購買其他高科技股的計劃。中石油和比亞迪兩個投資計劃成績不錯。中石油的投資已經結束了,賺了大約35億美元,希望能在中國再找個類似的公司。對比亞迪的投資還沒有結束,但看好在中國的投資。中國已擁有一些偉大的公司,我們傾向於中國某些出口產品良好的公司,主要是消費者產品。中國已擁有一些巨型公司,它們的市值將超越某些美國公司。
3. 為什麼巴菲特買中石油能賺錢,而中小股民狂虧
巴菲特買中石油的時候油價很低,後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拉動全球能源價格,所以巴菲特掙錢,用戶買中石油的時候油價很高,所以中石油利潤增長有限,油價處於低位,所以中石油利潤大跌,未來全球能源價格的走勢跟印度經濟發展將密不可分,印度經濟如果能高速發展,將拉動全球能源價格,比如石油,煤炭鐵礦石。
當中石油回歸的時候,發行價是16.7元/股,每年的現金分紅只有區區的0.13元/股,二級市場以開盤48元買入,就算巴菲特要賺錢也無回天之力,按這樣的分紅,100年也無法回本,這就是為什麼巴菲特買中石油賺錢,國內投資者買中石油虧損的原因。
(3)巴菲特買中石油什麼價擴展閱讀:
石油投資注意事項:
1、沒有及時、准確的設置止損,多空雙向制的石油投資品種由於杠桿作用,盈利與虧損都會被放大,不及時止損所帶來的後果往往是極其嚴重的。
2、在股票市場,利好消息出台或價格突破關鍵位置時,將會有熱錢進入,不斷買入股票,推高價格,而在雙向制的石油投資中,利好消息出台及關鍵位置被突破時,不僅有熱錢進入市場,還有市場中原來的反向持倉的所有者大批的平倉,變相的增大了推動價格波動的力量。
3、由於可以自由選擇,使交易次數增多,日內的波動要比股票劇烈,如果沒有嚴格按照計劃操作的話,在盤中很容易因為受情緒的左右而多次判斷失誤,從而引起操作者的報復性情緒,導制交易頻繁,所以在這種自由度較大的市場中,股民更要控制好情緒,計劃好交易,交易好計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原油投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小股民必讀全書
4. 巴菲特在中國買的股票是哪個股票
老巴在國內就只買了比亞迪這一個股票的。以前還買過中石油,已經清倉了。
5. 巴菲特 都買了中國哪些股票
巴菲特共買過2個中國股票
1、第一次從2003年4月開始,巴菲特以每股大約1.6至1.7港元的價格大舉買入中國石油H股,最終持有23.4億股的中國石油股票,成為中國石油第二大股東。2007年7月,巴菲特開始分批以12港元左右的價格減持中國石油H股,到10月19日已經全部賣出,這筆5億美元的投資,讓他賺了40億美元,4年賺了8倍。
2、2008年,伯克希爾旗下的中美能源公司以2.3億美元獲得比亞迪10%的股份,約合每股8港元,這些股票巴菲特至今未賣出。 沃倫·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 ,男,經濟學碩士。1930年8月30日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他是全球著名的投資家,主要投資品種有股票、電子現貨、基金行業。
2020年4月6日,沃倫·巴菲特以590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胡潤全球百強企業家》第3位; 4月7日,沃倫·巴菲特以675億美元財富位列《2020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4位。
2021年3月2日,沃倫·巴菲特以589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2021胡潤全球富豪榜》第6位; 4月,沃倫·巴菲特以960億美元財富位列《2021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6名。 股票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它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也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
股票同時也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股票可以轉讓以及買賣,股東憑借股票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股東與公司之間的關系不是債權債務關系。股東是公司的所有者,以其出資份額為限對公司負有限責任,承擔風險,分享收益。
6. 巴菲特買了哪些中國a股
有兩支如下:
1. 中國石油
巴菲特於2003年4月開始分批吸納中石油股份,累計買入23.84億股,金融危機前成功出逃。巴菲特於2004年買入中石油23.39億股,斥資約38億港元。
巴菲特說,「當年入股中石油的價格為20美元,出售價介於160至200美元,總共獲利35.5億美元(約277億港元),相當可觀。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在去年金融風暴發生前出脫中石油股票,報酬率高達700%。
2. 比亞迪
2008年9月,巴菲特斥資18億港元認購了2.25億股比亞迪股份。一年間賬面獲利13億美元,成為他投資中國的第二個代表作。
比亞迪首次進入巴菲特持股前十大名單,是因為2020年比亞迪股價暴漲帶來極高回報,比亞迪買入成本2.32億美元,2020年底市值58.97億美元,回報率高達24.4倍。
巴菲特能成為股神就是因為他的投資理念,他有自己的選股邏輯、方法和經驗,投資者想在股市賺錢要有合理投資經驗和投資方法,不要盲目的跟風,不然很難成功。
拓展資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股票是股份制企業(上市和非上市)所有者(即股東)擁有公司資產和權益的憑證。上市的股票稱流通股,可在股票交易所(即二級市場)自由買賣。非上市的股票沒有進入股票交易所,因此不能自由買賣,稱非上市流通股。
這種所有權為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標准、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等,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股票是股份證書的簡稱,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或作價抵押,是資金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
7. 巴菲特是什麼時候買的中國石化
巴菲特絲毫沒有留意這些知名分析師的提示,而是輕裝簡行,繼續孤軍深入。4月9日、11日、15日,分別在1.66港元、1.657港元、1.66港元價位買進8049萬股、8537.2萬股、3141萬股;從17日開始步伐加快,當天買進1.7658億股。
4天以後的4月20日,星期天,北政壇發生人事變動。一時間,香港謠言四起。香港股市不可避免地受到流言的傷害,此後的一個交易日,也就是4月22日,港股最低下探至8331.87點。這同樣沒有撼動巴氏軍團的鬥志,甚至連挺進的步伐都沒有延誤。
2003年4月21日是復活節,香港聯交所不開市。孤軍深入的巴氏軍團在接下來的一個交易日,也就是4月22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1.668港元價位買入1.62082億股,23日在1.67港元價位拿下1.052****股;24日,也就是北兩所大學宣布隔離前夜,在1.61港元價位拿下2.165億股,持股比例也由4月9日之前的6.71%一路躍升至13.35%,總持股量為23.47761億股。巴菲特增持中石油所費資金總額大致為14多億港元,以簡單加權平均計算,成本大致每股在1.65元左右。
4月25日,伯克希爾發布信息披露,宣稱持有23.****股中石油H股,達到流通股的13.35%,成為中石油第二大股東,僅次於實際控制人中國中央。
在巴菲特增持中石油股票之前,中石油——中國最大的能源公司很少為亞洲之外的人所了解。巴菲特增持消息傳開之後,世界各地的基金經理如夢方醒,迅速跟進。與此同時,大陸的非典瘟疫也被鐵娘子扼住了咽喉,分析師們紛紛唱多中國經濟,中石油更是受到多方資金的熱捧,從25日到30日,3個交易日之內,中石油H股一路攀升最高漲幅達到12%,中石油紐約ADR在短短一個星期內也升近9%。外資機構的大筆掃貨已使得H股指數大幅攀升,僅從5月2日至6月12日短短一個多月內,H股指數就上漲了19.27%,遠超過同期恆生指數10.54%的漲幅。
2003年入股中石油每股均價1.65港元,大約持有24億股,現在基本減持完畢,減去約38億元成本價,巴菲特約賺200億港元 按照當時最高價,他至少少賺100億港元。
8. 「股神」巴菲特:我的大腦,早就嘆氣了
俗話說得好,智者千慮,終有一失。由於人的知識的局限性和一些環境因素的影響,在下決策的時候,因為考慮不周全而造成失敗的現象並不少見,對於成功的人也是如此。
所以,即使失策,也不要對自己失去信心
另一方面,即使作為一個即使作為一個智者,也不能驕傲自大,必要的慎重可以減少失坦燃策的概率。巴菲特這個名字對於炒股的人而言,可以說是如雷貫耳。
就是這個被稱為「股神」的人,在股市一片混亂,很多公司紛紛陷入水深火熱中時,由他指揮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不但沒有倒下,反而穩賺一筆。據統計,在2007年,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相比去年利潤增長了20%,高達130多億讓襲虛美金。
巴菲特在經營公司的過程中,作出了無數個正確的決策,才一步步有了今天的成績。巴菲特在2002年至2003年間共購買了1.3%的中石油股權,當時出價為4.88億美元。
巴菲特說,以此價格計算,當時中石油市值約為370億美元,而他和搭檔查理認為,中石油市值約在1 000億美元左右。他進而表示,隨著國際油價飆升及中石油天然氣儲備增加,其估值應該更高一點。
2007年下半年中石油市值升至2 750億美元時,巴菲特和查理認為時機到了,他們果斷賣出所有中石油股票,獲利40億美元。
巴菲特賣出中石油股票後,中石油股價仍在呈上漲趨勢,很多人在背後議論他這次失算的商業行為。可是事實證明,巴菲特還是走對了一步,因為不久後股市大調整,中石油股價出人意料地下跌,巴菲特還是贏了。
然後,即使巴菲特,這個料事如神的股神,也有失策的時候。巴菲特在《致股東信》中曾如此提到當年有人建議他以3 500萬美元購買得克薩斯的KXAS電視台,可惜他沒有採納,失去了一個大好的機會,實在是一個重大失策。
巴菲特回憶道如果當時聽取建議,購買得克薩斯的KXAS電視台,現在它的資產總值就可達8億美元,而這么多年下來,它帶來的利潤完全可以達到10億美元。對於當年的失策,巴菲特只能是遺憾地嘆氣「我的大腦早就跑去度假了,根本就沒想到通知自己」。禪岩
此外,巴菲特最耿耿於懷的一次投資失策,發生在1993年的一次投資計劃上。當時他以價值4.33億美元的伯克希爾股票換股收購了Dexter鞋業公司,因為巴菲特看準這個公司的發展前景,可是令人失望的是,Dexter鞋業公司的競爭優勢竟然在短數年就煙消雲散,最終不得以倒閉畫上句號。
就是這次失策,讓伯克希爾公司累計損失了35億美元。
巴菲特認為,失誤總是經常發生的,盡管有了Dexter鞋業公司這個最為深刻的教訓,但自己還是無法保證未來不會失策。人不能因為幾次失策就對自己的判斷力失去信心。
失策主要是因為准備不足而引起的,所以在出現決策錯誤以後,後悔是沒有用的,關鍵是能夠積極行動起來,分析這次失策的原因,盡量在未來的決策中不再出現同樣的錯誤。
勝敗乃兵家常事。世界上沒有常勝將軍,不能因為一次兩次的用兵不當,就把以前的功績全部抹殺。
智者尚有一失,更何況是我們普通人。所以,當你因為某些准備不善而出現失策時,不要把自己否定掉。
如果沒有別人的支持,那麼更要給自己支持,對著鏡子朝自己露出一個鼓勵的笑,有了這次的教訓,以後的路將會走得更穩。在這個世界上,如果連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了,誰又會相信你呢?
9. 巴菲特1.62港元買入石油時源油多少錢一桶
資本的天性是追逐高投資收益率,在股票市場上,獲得的根本秘訣只有一個:低買高賣。巴菲特也是如此。
但他並不是預測股價漲跌,而是通過分析公司內在價值,判斷股價相對於價值是過於低估還是過於高估,以此決定低買還是高賣。
如何才能做到低買高賣呢。巴菲特說這很簡單: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
我個人認為,對中國投資者來說,中石油無疑是巴菲特最經典的低買高賣案例。
一、2003年:在別人恐懼時貪婪
中石油(00857.HK)2000年4月7日在香港主板上市,發行價1港元。正好趕上網路科技股泡沫股市猛漲的頂峰。香港恆指不到3年大漲3倍。剛剛上市,股市就從暴漲轉為暴跌。從2000年3月28日最高的18397點一路狂跌到2003年4月25日最低的8331點,3年暴跌55%。
但是中石油2000年4月7日到2003年4月7日上市三年卻大漲65%。中石油每股收益為0.32元、0.26元、0.27元。收益下降為什麼股價卻大漲呢?原因很簡單,油價大漲。2002年國際原油價格從19.96美元上漲到31.21美元/桶,漲幅超過50%。
可是由於股市持續大跌3年,投資者非常恐懼,中石油這個中國甚至是亞洲最賺錢的公司也少人問津。
2003年4月1日,巴菲特控股的伯克希爾公司卻突然公告,已經大量買入11.09億股中石油股票,持股比例達到6.31%。有人分析認為這是過去1年多買入的。此後巴菲特一個月連續7次大量增持一倍以上。4月25日,伯克希爾發布公告披露,宣稱持有23.39億股中石油H股,占流通股的13.35%,成為僅次於中石油集團的第二大股東。
根據伯克希爾2003年年報,其中石油累計買入成本4.88億美元,每股買入成本0.208美元,以當時匯率1美元兌7.80港元計算,每股買入成本1.62港元。
二、買入中石油的唯一原因:價值過於低估
那麼巴菲特買入中石油是根據什麼呢?是根據宏觀經濟分析嗎?是根據分析師報告嗎?是調研公司與管理層交流嗎?都不是。
巴菲特2007年接受央視采訪時說:「我讀年報像其他人讀報紙一樣,每年我都讀幾千份年報,我不知道我讀了多少。我讀了中石油2002年4月發布的年報,而且又讀了2003年發布的年報,然後我決定投資5億美元中石油,僅僅是根據我讀的年報,我沒有見過管理層,也沒有見過分析家的報告,但公司的年報非常通俗易懂。」
巴菲特在2005年5月的股東大會上說:「任何人都有可能通過閱讀中石油的年報而了解到我們了解到的東西。我們在投資一家公司以前,從來不去實地看這家公司,你所需要的信息都在這里了,白紙黑字。我只是坐在辦公室里讀了年報。……我基本上不擅長預測宏觀經濟(盡管我們在外匯上下了很大的賭注)。最好的方式是投資於個別的公司,就像我們在中石油上所做的那樣。」
那麼巴菲特買入中石油的依據究竟是什麼呢?只有一個,是價值。
2009年9月29日我參加了央視對話巴菲特的節目。巴菲特在節目上說:「在我閱讀中石油年報的時候,我認為這家公司當時價值1000億美元,我再看看市值,它當時的核心業務的股票市值只是350億美元,所以我覺得很值,我就買入了。」
在2005年4月30日的伯克希爾年度股東大會上,巴菲特說:「幾年前,我讀了這家公司的年報之後就買進了,這是我們持有的第一隻中國股票,也是到目前為止最新一隻。這家公司的石油產量佔全球的3%,這是很大的數量。中石油的市值想當於艾克森美孚的80%。去年中石油的盈利為120億美元。2003年在財富500強公司的排行榜上只有5個公司獲得了這么多利潤。當我們買這個公司時候,它的市值為350億美元,所以我們是以相當於2003年盈利(每股收益0.59港元)的3倍的價錢買入的。中石油沒有使用那些財務桿桿。它派發盈利的45%作為股息。所以基於我們的購買成本,我們獲得了15%的現金股息收益率。」
按照2002年度每股收益0.27港元計算,巴菲特1.62港元的平均買入價格,只有6倍的市盈率,而國外石油股都是十幾倍的市盈率,並且中石油股息收益率達到5%~6%,與國外同行持平。無論是和香港其他H股公司相比還是跟國際石油公司相比,中石油都具有相當大的安全邊際。巴菲特的夥伴芒格則感嘆:「如果一直有這樣的投資機會出現,生活該多美好啊。」
而且巴菲特當時看好油價會上漲。2007年10月,巴菲特接受央視經濟半小時采訪時說:「石油公司利潤主要是依賴於油價,如果原油在30美元一桶的時候,我們對未來盈利前景很樂觀。……中石油的收入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未來十年原油的價格,不過30美元一桶的時候我非常肯定。」
三、最重要的不是高賣,而是低買
2007年7月到10月巴菲特以11~14港元的價格賣出了中石油,按照他1.62港元的買入成本,賺了7倍多。
我們以後再分析巴菲特賣出。但是請各位注意,從巴菲特最後一次買入的2003年4月24日,即使他一股不賣,繼續持有至今,到2012年8月12日,也會十年累計盈利7.76倍,每年投資收益率24%。
相信你這時會更加清楚,為什麼巴菲特始終認為:最關鍵的是低買,而不是高賣。
什麼時候才能進行真正明顯低估的低買呢?在別人恐懼時貪婪。
有沒有問過自己:在中國股市最低迷的時候,在中國的優秀上市公司最需要你的支持的時候,在最能顯示你的愛國主義的時候,你能不能像巴菲特這個國際友人一樣用大量買入來雪中送炭呢?
10. 巴菲特買的中國股票一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