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工人怎麼搶險的
擴展閱讀
基金的交易成本如何核算 2025-07-05 04:27:04
怎麼辦延長石油油卡 2025-07-05 04:10:03
塔菜什麼價格 2025-07-05 04:05:10

石油工人怎麼搶險的

發布時間: 2023-04-07 13:10:02

❶ 石油人的故事100字

翻過那座山還是山,路好像沒有了盡頭,時間也彷彿開始停滯。烈日的暴曬讓一切都沒有了生機,孤獨遊走在每一絲空氣中,而比遠方更遠的還是遠方。在這片古老的川中土地上,有一群人遠離了家鄉親人,遠離了城市喧囂,遠離了燈紅酒綠。他們常年駐扎在荒蕪的野外,不管風吹日曬每天都按時作業。他們是一群石油人,一群離我們很遠又離我們很近的人。

如果沒有親戚或朋友是他們中的一員,我們其實對石油人和石油工程知之甚少。最多我們可能從電視或者廣播上零星聽到關於他們的消息。而且必定是有重大的發現我們才會注意到。比如說那個地方又發現大的油氣田了,那個地方的鑽井又出油了等等。除此之外好像日常生活中並沒有太多關於他們的趣事。有時候想想其實也難免,有油氣田的地方畢竟都是偏遠的地方,遠離了城市,遠離了輿論中心,自然沒有多少人關注這個群體。但我們的生活好像又和石油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從加油站到輸氣站,從身上的衣服到居家的用品,每一樣都和他們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但是他們的生活又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鑽井隊的王隊長已經記不清又多少次踏過那條小路了,生活的艱苦其實都不難忍受。但有時候那種深深的孤獨感總是莫名地襲來。上次回家已經是幾個月前了吧,母親身體不大好。他一直很是掛念,但又有什麼辦法呢?鑽井的石油工人又不像在城市裡生活的人們那樣方便,尤其這種勘探期的工作更是辛苦和繁忙。王隊有時候也在想,要是自己在城市裡工作就好了,這樣的話把母親接過去,可以隨時隨地照顧她。母親老了,辛辛苦苦一輩子。晚年本該是享享清福了,但自己做的這份工作真是不能好好盡孝。其實很多時候他自己都心酸,上次回家和母親聊天,老人家還說自己身子骨很硬朗呢。她說兒子做的是大事,不要因為家裡什麼的把工作耽誤了。其實他自己比誰都清楚,母親的身體真的不硬朗了。也許以後見面的日子都屈指可數了。最終他還是安排好家裡大大小小的事情後走向了工作崗位。

有時候事情會比我們想像的要好,有時候事情比我們想像的要糟糕。你永遠不會料到,下一個等待你的是好事還是壞事。那年五月底,專層井很順利地進入試油階段。但又恰好趕上了持續暴雨,探井現場一片汪洋。道路被淹,橋梁沖毀,施工車輛無法進入現場。王隊和隊員們奔赴現場搶險,在泥濘中艱難地步行前進。搶險工作從早上干到晚上,休息後接著又得干。很累啊,但是不能不幹對不對,不然就是前功盡棄。這時候不堅守,那等到什麼時候堅守呢?

王隊還是聽到了他最不願意聽到的消息。他最擔心的事情還是來了。接到電話的一瞬間他有一種強烈的預感:母親可能不太好了,他甚至有一瞬間大腦呈現出空白狀態。雖然家裡人說不要太擔心,但是那怎麼可能不擔心呢?都那麼大歲數的人了,一旦有個大病可能就永遠起不來了。但這時候正處在勘探最緊張的時候,他不可能離開工地的。一邊是責任,一邊是牽掛。人啊,總是要經歷一些煎熬不是嗎?誰知道他那些天是怎麼過來的呢?但是我們知道王隊從來沒有在工作上又絲毫鬆懈,他一如既往地嚴謹,一如既往地堅守。當最後工作結束他趕回家裡的時候,他的母親已經病危了。那一刻他哭的像個孩子。愧疚?自責?無奈?也許是有的吧,但肯定不會是全部,沒有經歷過你永遠不能感同身受。但是我們知道的是,在最關鍵的時刻,他選擇了堅守崗位。

80後,思維最活躍的一代人。對於這個群體來說,他們趕上了時代的轉型期。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有希望也有壓力。總體算是好的吧,畢竟時代進步了。他們面對的是更多的選擇,很多人從農村走向了城市,從學校畢業後選擇工作也有了更廣闊的渠道。金融,互聯網這些新興的行業對吸引著無數的人。相對於傳統行業,尤其是做一名工人他們已經沒有了多少興趣。

但是在西二線南昌——上海支幹線的末站。這里卻有著一支最年輕的隊伍,他們大都是80後,平均年齡26歲。他們肩負的責任是向中國人口密度最大的上海市輸氣。這里是中亞天然氣向上海供氣的「最後」一班崗。幾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荒草,現在各種管道井然有序。也許他們也不曾想到,這里將是他們燃燒青春的地方。也許他們也不曾想過自己會進入一個「傳統」的行業。但是既然選擇了,那就必須走下去。想起以前為之奮斗的艱苦經歷,如今他們總是倍感欣慰。這是一個需要堅守的行業,也是一個需要堅守的崗位。這里沒有互聯網行業有那麼多「故事」可講,也沒有金融行業有那麼多的誘惑和驚濤駭浪。但正是因為他們耐得住寂寞,才讓這份看似平凡的重要工作閃爍著迷人的光芒。你看,不遠處就是中國的名片和窗口。我們在這里為它的正常運轉站崗和堅守。

漠河,中國大陸的最北端。這里是很多人夢想中的旅遊勝地。這里給人的聯想是皚皚白雪,是漫長的冬季,是風景如畫。隔著黑龍江往北就是俄羅斯。冬天的時候這里可以達到零下四十度,而且這里多風。對於很多人來說,喜歡這里是因為可以在氣溫不那麼低的時候來看一看美麗的風景,來避避暑。但如果真要在這里常年駐扎和工作,估計沒有多少人願意。但在這里,同樣有一群人石油人在堅守。

管道班的吳班長總能想起一些趣事,也總能想起那凜冽的風,那厚厚的積雪。漫長的冬季是最艱苦的歲月,但巡護的重點也在這個季節。某些路永凍層經久不化的冰雪意味著除了步行,沒有更好的交通工具可以利用。一百多公里的管線需要巡護,那有多少米要用腳步去丈量呢?在陡峭的山坡上總有他和同事的腳印。

他說同事曾經在爬上某個高點後,向著大慶方向堆了一個雪人。並寫下了六個大字「我在這里堅守」。是的,你們在堅守,和那個可愛的雪人一起在堅守!守護一份責任,守護一份孤獨,守護一份榮耀。

❷ 王進喜身先士卒,口中喊著勞動號子是什麼

口中喊著勞動號子:「石油漢子,呦嘿,一聲吼啊,呦嘿!地球也要,呦嘿,抖三抖啊,呦嘿!」

王進喜(1923年10月8日—1970年11月15日),出生於甘肅省玉門縣赤金堡,中國黑龍江省大慶市大慶油田石油工人。

王進喜出生於一個貧苦家庭,玉門解放後成為一名新中國石油工人,因用自己身體制伏井噴而家喻戶曉,人稱「鐵人」。

1970年4月,王進喜被確診為胃癌晚期。1970年11月15日23時42分,王進喜因胃癌醫治無效不幸病逝,終年47歲。

2009年9月10日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2019年9月25日,被評選為「最美奮斗者」。

用身體制服井噴

1960年3月,他率隊從玉門到大慶參加石油大會戰,發揚「為國分憂,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為結束「洋油」時代而頑強拼搏。他組織全隊職工把鑽機化整為零,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運和安裝鑽機,奮戰3天3夜把井架聳立在荒原上。

打第一口井時,為解決供水不足,王進喜帶領工人破冰取水,「盆端桶提」運水保開鑽。打第二口井時突然發生井噴,當時沒有壓井用的重晶石粉,王進喜決定用水泥代替;沒有攪拌機,他不顧腿傷,帶頭跳進水泥漿池裡用身體攪拌,經全隊工人奮戰,終於制服井噴。



❸ 油田鑽井工是做什麼的

可參考書籍《石油鑽井工》,此書是2013年石油工業出版社出版書籍,作者是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
內容簡介:
圍繞提升政治素養和業務技能的要求,牟一波主編的這本《石油鑽井工》架構分為基本素養、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三部分。基本素養包括企業文化(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優良傳統)和職業道德等內容,基礎知識包括與工種崗位密切相關的專業知識和HSE知識等內容,基本技能包括操作技能和常見故障判斷處理等內容。本書的編寫,嚴格依據*新行業規范和技術標准,同時充分結合目前專業知識*新、生產設備調整、操作工藝優化等實際情況,具有突出的實用性和規范性的特點,既能作為基層開展崗位練兵、提高業務技能的實用教材,也可以作為石油鑽井工崗位自學、單位開展技能競賽的參考資料。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4-0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❹ 海上石油鑽井工具體是做什麼的

主要工作

(1)操作鑽進設備、儀器、儀表等進行起鑽、下鑽、鑽進、取心、下套管等作業;

(2)操作、維修鑽井用柴油機;

(3)採集鑽遇地層岩樣並進行描述、分類、填寫岩樣標簽;

(4)配製、使用、維護鑽井液,觀察記錄泥漿性能變化及油氣顯示狀況;

(5)操作鑽機及防噴設施進行防噴搶險;

(5)記錄鑽壓、鑽速、轉速、進尺、井深、鑽進效率、泵壓、泥漿消耗量等參數,填寫鑽井生產報表等。

(4)石油工人怎麼搶險的擴展閱讀

鑽井是一項系統工程,是多專業、多工種利用多種設備、工具、材料進行的聯合作業。同時它又是多程序緊密銜接,多環節環環相扣的連續作業。施工的全過程都具有相當的復雜性。

每一口井的完成包括鑽前工程、鑽進工程和完井作業三個階段。每一項工程階段又有一系列的施工工序。

其主要工序一般包括:定井位、道路勘測、基礎施工、安裝井架、搬家、安裝設備、一次開鑽、二次開鑽、鑽進、起鑽、換鑽頭、下鑽、完井、電測、下套管、固井作業等。

近年來隨著勘探開發工作量的持續增加,鑽井工作量呈現大幅度上升趨勢。僅中石油年鑽井數就己突破20000口,進尺突破4000×10000m。工作量的增加確保了中國油氣探明儲量和產量的持續提高。

❺ 20世紀60年代初,大慶石油會戰的英雄事跡

王進喜 ,甘肅玉門人,是新中國第一批石油鑽探工人,全國著名的勞動模範。1938年,15歲的王進喜進入玉門石油公司當工人,建國後歷任玉門石油管理局鑽井隊長、大慶油田1205鑽井隊隊長、大慶油田鑽井指揮部副指揮。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率領1205鑽井隊艱苦創業,打出了大慶第一口油井,並創造了年進尺10萬米的世界鑽井紀錄,展現了大慶石油工人的氣概,為我國石油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成為中國工業戰線一面火紅的旗幟。王進喜以「寧可少活二十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頑強意志和沖天干勁,被譽為油田鐵人。1959年,王進喜在全國「群英會」上被授予全國先進生產者稱號。王進喜是中共第九屆中央委員,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1959年,他作為石油戰線的勞動模範到北京參加群英會,看到大街上的公共汽車,車頂上背個大氣包,他奇怪地問別人:「背那傢伙幹啥?」人們告訴他:「因為沒有汽油,燒的煤氣。」這話像錐子一樣刺痛了他。王進喜後來說:「北京汽車上的煤氣包,把我壓醒了,真真切切地感到國家的壓力、民族的壓力,呼地一下子都落到了自己肩上。」他曾多次向工友們說:「一個人沒有血液,心臟就停止跳動。工業沒有石油,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海上行的,都要癱瘓。沒有石油,國家有壓力,我們要自覺地替國家承擔這個壓力,這是我們石油工人的責任啊!」
1960年春,我國石油戰線傳來喜訊━━發現大慶油田,一場規模空前的石油大會戰隨即在大慶展開。王進喜從西北的玉門油田率領1205鑽井隊趕來,加入了這場石油大會戰。一到大慶,呈現在王進喜面前的是許多難以想像的困難:沒有公路,車輛不足,吃和住都成問題。但王進喜和他的同事下定決心:有天大的困難也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鑽機到了,吊車不夠用,幾十噸的設備怎麼從車上卸下來?王進喜說:「咱們一刻也不能等,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鑽機運到井場。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他們用滾杠加撬杠,靠雙手和肩膀,奮戰3天3夜,38米高、22噸重的井架迎著寒風矗立荒原。這就是會戰史上著名的「人拉肩扛運鑽機」。要開鑽了,可水管還沒有接通。王進喜振臂一呼,帶領工人到附近水泡子里破冰取水,硬是用臉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場端了50噸水。經過艱苦奮戰,僅用5天零4小時就鑽完了大慶油田的第一口生產井。在重重困難面前,王進喜帶領全隊以「寧可少活二十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頑強意志和沖天干勁,苦幹5天5夜,打出了大慶第一口噴油井。在隨後的10個月里,王進喜率領1205鑽井隊和1202鑽井隊,在極端困苦的情況下,克服重重困難,雙雙達到了年進尺10萬米的奇跡。在那些日子裡,王進喜身患重病也顧不上去醫院;幾百斤重的鑽桿砸傷了他的腿,他拄著雙拐繼續指揮;一天,突然出現井噴,當時沒有壓井用的重晶粉,王進喜當即決定用水泥代替。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漿池卻攪拌不開,王進喜就甩掉拐杖,奮不顧身跳進齊腰深的泥漿池,用身體攪拌,井噴終於被制服,可是王進喜累得站不起來了。房東大娘心疼地說:「王隊長,你可真是鐵人啊!」「鐵人」的名字就是這樣傳開的。王鐵人為發展祖國的石油事業日夜操勞,終致身心交瘁,積勞成疾,於1970年患胃癌病逝,年僅47歲.
王進喜干工作處處從國家利益著想,他重視調查研究,依靠群眾加速油田建設,艱苦奮斗,勤儉辦企業,有條件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建立責任制,認真負責,嚴把油田質量關。他留下的「鐵人精神」和「大慶經驗」,成為我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寶貴財富。1964年,毛主席向全國發出「工業學大慶」的號召。

王進喜身上體現出來的「鐵人精神」,激勵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鐵人不僅是工人階級的先鋒戰士、共產黨人的楷模。他更是一個為國家分憂解難、為民族爭光爭氣、頂天立地的民族英雄。

❻ 鑽井工人是干什麼的

鑽井工人就是干鑽井的了,主要就是在現場操作鑽井設備以及輔助鑽井,分為好多工種,如司鑽、副司鑽等
拓展資料
鑽井工人就是干鑽井的了,主要就是在現場操作鑽井設備以及輔助鑽井,分為好多工種,簡單說:司鑽--主要負責操作剎把,鑽進及起下鑽等:副司鑽--主要負責泥漿泵的操作和維護;井架工--在井架二層台推拉鑽具;內、外鉗工--接、卸鑽具及其他鑽台工作;固控工--負責固控設備;泥漿工--負責鑽井液的配製及維護等。鑽井工差不多就這些,不同地方的賣櫻人員配製大同小異,鑽井工人非常辛苦的,現場又臟又吵,野外作業,強度大,時間長,危險性高。
鑽井工作的一些特點我大致說一說,你自己先想— 首先,工作本身屬於重體力活,很辛苦,尤其是民營鑽井單位; 其次,一般每天伍隱工作12小時,算是在上下班的時間在12小時左右; 第三,工作場所多在野外,自然環境很惡劣。 至於待遇,主要分國營鑽井單位和民營單位。
剛來的一兩年,你不會怎麼幹活,會被其他老師傅說教,有時你會覺得就是傷你自尊。你的收入還湊合基本一個月5000+年薪大概8-12萬。
鑽井工主要工種有:石油鑽井工,鑽井柴油機工,鑽腔配廳井儀表工,液壓工,壓載工。
鑽井工是一種職業,也稱為石油工人石油鑽井工,石油勘探開采基層工人,在陸地、海域等進行石油、天然氣以及地熱、鉀鹽等深井鑽井作業的人員。
主要工作:
(1)操作鑽進設備、儀器、儀表等進行起鑽、下鑽、鑽進、取心、下套管等作業;
(2)操作、維修鑽井用柴油機;
(3)採集鑽遇地層岩樣並進行描述、分類、填寫岩樣標簽;
(4)配、使用、維護鑽井液,觀察記錄泥漿性能變化及油氣顯示狀況;
(5)操作鑽機及防噴設施進行防噴搶險;
(6)記錄鑽壓、鑽速、轉速、進尺、井深、鑽進效率、泵壓、泥漿消耗量等參數,填寫鑽井生產報表等。

❼ 有人在油田干過嗎那裡具體都是幹啥分什麼崗位求告知

油田的崗位,得按照單位來劃分。油田按照工作性質不同,分為物探、地測、鑽井、採油等等單位,每個單位里頭包含的工種和崗位也不一樣。比如說鑽井包括泥漿工、柴油機工等等(我對鑽井不熟悉)。如果你蓋的是採油廠的戳,你就可以填在採油崗、鍋爐崗、注水崗、集輸崗、化驗崗、地質崗、工程技術員崗、發電崗、電工崗實習過。崗位要求估計都是差不多的,熟悉崗位操作流程、安全規章制度、設備日常管理和維護、資料錄取收集和整理、突發事件的處置等等。

1、站長崗位責任制
1.1負責物資中轉站全面工作,做好安全、保衛、防火工作,抓好全站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構建和諧中轉站。
1.2以身作則,嚴以律己,帶頭遵守各項規章制度。敢於嚴格管理,保證站內各項工作制度化、規范化。
1.3根據生產工作需要,及時組織召開班前會,安排好生產及其它各項工作。每周總結工作,並向有關部門匯報。每月召開一次民主生活會,聽取職工意見和建議。
1.4全面掌握物資收、發、存動態,緊急任務和關鍵物資收發親臨現場指揮。
1.5組織協調各方面關系,加強中轉站內部管理,保證站內生產正常進行,做到職工隊伍文明團結,生活豐富多彩。
1.6認真貫徹執行QHSE管理文件,強化職工的質量意識和健康、安全與環境意識,確保職工身體健康,保證中轉站的質量目標和HSE指標的實現。
1.7 完成上級部門交給的其他各項任務。
2、保管員崗位責任制
2.1保管員要認真執行國家物資工作法律、法規和項目部物資管理文件,做好中轉站的物資管理工作,保證管道工程建設物資需要。
2.2物資驗收:嚴格遵守驗收制度。認真核對到貨憑證,做到「三不入庫」(物資應附的質量文件、資料不全;物資與憑證數量不符;物資未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不予入庫)、「一堅持」(檢尺、量方、開箱點數)。要按規定時間及時驗收,填單登帳,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3物資發放:嚴格審查發料單是否符合要求,確認無誤後及時發料。做到「三個堅持」(堅持查庫存,進行
五、五點交復核,保證准確無誤;堅持現場發料,直到發完為止,不準放任自流;堅持先進先出原則,保證庫存物資完好。)、「四不出庫」(手續不全不出庫;數量未交清楚不出庫;質量不合格、設備附件、備件、工具不全不出庫;合格證、質量證明書、說明書等資料不全不出庫)。
2.4物資保管:做到科學管理。認真執行物資保管規程和管理文件,做到存放合理、保養及時、質量完好,做到「四懂」(懂器材規格名稱、懂性能用途、懂保
管保養常識、懂業務流程)、「四會」(會保管保養、會換算、會識別常用標識、會使用消防器材)。
2.5帳務處理:各種帳冊、單據、報表、憑證數據准確,書寫整潔,堅持日清月結、永續盤存,保證帳、卡、實、資金四對口。
2.6資料:及時收集各種資料,確保資料齊全,裝訂成冊、統一歸檔。
2.7與統計員密切配合,及時核對各種數據,做到統計數據與保管數據的一致性。
2.8優質服務、禮貌待人、廉潔奉公、恪守職業道德。
2.9 完成中轉站站長交給的其他各項工作任務。
3、調度崗位責任制
3.1協助中轉站站長做好站內的各項管理工作,組織協調好現場物資管理工作。
3.2負責物資到達的接收工作,及時與鐵路、汽運等物資承運部門聯系,保證進站車輛到位。
3.3做好到貨記錄,安全、及時組織卸車,指揮現場作業,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並向有關部門匯報。
3.4統籌安排物資倒運、堆碼等工作,按規定存放貨物。
3.5組織物資發運,配合保管員現場監裝,做到24小時保生產。
3.6負責鐵路快件的提運工作。
3.7 完成中轉站站長交給的其他各項工作任務。
4、統計員崗位責任制
4.1負責中轉站所使用的計算機的維護和保養。確保計算機存儲內容的安全性、完整性、保密性。
4.2認真貫徹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以及項目部有關統計工作的管理規定。
4.3對待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苟,保證統計數據的准確性、真實性。
4.4及時收集、核對、匯總各種統計數據,按要求及時上報各種報表。
4.5加強與保管員的協調與配合,保證統計數據的一致性。
4.6協助站長做好中轉站的管理工作,完成站長交給的其他工作。
5、吊、叉車司機崗位責任制
5.1認真做好出車前的各項准備工作,接任務後及時到達工作地點開始作業,做到安全第一,文明生產,保質保量完成裝卸、倒運任務。
5.2熱心為用戶服務,做到裝卸及時、准確。
5.3堅持機動設備的巡迴檢查和強制保養。按規定做好本機的一級保養和例保。每天出車前、行駛中、收車後對該車的重要部位要檢查一次。車輛如有故障,應積極想辦法予以排除並及時報告。
5.4不野蠻作業,不損壞物資和車輛。
5.5認真、及時、准確填寫車輛運轉記錄,做到字跡清楚整潔。
5.6嚴格執行安全責任制和操作規程,不違章作業。
5.7認真遵守起重作業的「十不弔」,要持證上崗,憑證操作。未經安全部門許可不得將車交其他人(含其他司機)操作。
6、起重工崗位責任制
6.1起重工必須經過培訓,並取得有關部門頒發的操作許可證上崗。
6.2起重指揮必須由技術熟練,懂得起重機械性能的人擔任,指揮時站立點應是能夠照顧全面工作的地點,所發信號必須事先統一,並做到准確、清楚。
6.3上崗作業必須戴好安全帽,穿好勞保服裝和工作鞋。
6.4在起吊物體前,必須准確掌握物體的重量,選准吊點和重心,嚴禁超負荷運行。
6.5被起吊的物體如有稜角刃面,栓繩套前必須加襯墊措施,以免折斷而發生事故。
6.6重物起吊時,必須將重物幾次吊離地面20厘米,進行數次試吊,檢查各處受力情況,確認無問題後再進行正式起吊。
6.7野外作業,遇有惡劣天氣、六級以上強風時,必須停止作業,進行高空作業時必須使用安全帶。
6.8物體被吊離地面後,其物體運轉半徑和鋼絲繩長度半徑范圍內嚴禁有人。
6.9嚴禁用吊車拖火車車廂。
7、QHSE安全員職責
7.1必須經過培訓,並取得有關部門頒發的培訓合格證方可上崗。
7.2編制並執行本站的《HSE作業計劃書》、《工作檢查表》及應急預案,落實《HSE作業指導書》。
7.3參加組織的QHSE活動,接受有關培訓。
7.4執行QHSE規定,對站內各項任務QHSE運行情況進行嚴格監督,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
7.5組織本站的應急演練,能在緊急情況發生時,按應急計劃迅速組織人員撤離或投入救護搶險工作。
7.6中轉站必須配齊消防器材並對其進行定期的檢查、換葯,做好記錄。庫區內嚴禁煙火。必須動火時,需報請領導批准,並採取相應安全措施。對發現的事故或隱患及時匯報。
7.7對QHSE管理提出合理建議。
7.8按時做好各種QHSE記錄,做好QHSE竣工資料的收集、整理、歸檔工作。
7.9完成中轉站站長交給的其他各項工作任務。
8、質量員崗位責任制
8.1向上對中轉庫負責,認真執行QHSE管理文件,做好質量檢驗工作。
8.2認真執行鋼管質量檢驗標准,負責進、出庫鋼管長度抽檢、管口質量、外防腐層質量情況,防腐有破損鋼管應保證補傷合格後方可出庫。
8.3負責對員工進行質量標準的教育培訓,提高整體質量管理水平。
8.4負責質量方面的資料收集和匯總上報工作。
8.5完成中轉站站長交給的其他各項工作任務。
8.6認真檢查到貨設備、材料是否外觀良好無破損,數量是否與清單一至。

❽ 邊疆建設者的故事

設者人民解放軍是那麼的偉大。哪兒需要他,他就在哪兒出現。不管是風喚隱沙還是雨雪,不管是嚴冬還是酷暑,他們總是毫無怨言地駐守在祖國邊疆,不後悔,也不後退。

人民解放軍為了保衛祖國,不管是嚴冬臘月,還是驕陽似火,你們總是毫無怨言地駐守在祖國的邊疆,人民解放軍為了人民的安危,不管是抗洪搶險,還是防暴制匪,他們總是戰斗在最危悄信險的地方。哪兒需要他們,他們就在哪兒住下。
石油工人為了祖國建設的需要。哪兒需要他們,他們就在哪兒住下,他們一到了這些荒原、野地就投入到熱火朝天的創業勞動中去。機器聲、人聲、歌聲、歡笑聲,打破了這兒的寂靜。
哪兒洋溢著建設的足音,哪兒就閃耀著他們的身影。不管烈日炎炎讓人心悸,不管冷雨飄飄令人寒蟬,祖國建們總是在為輝煌藍圖激揚色彩!哪兒洋溢著建設的足音,哪兒就閃耀著他們的身影。不管烈日炎炎讓人心悸,不管冷雨飄飄令人寒蟬,和運廳祖國建設者們總是在為輝煌藍圖激揚色彩!人民解放軍是那麼的偉大。哪兒需要他,他就在哪兒出現。不管是風沙還是雨雪,不管是嚴冬還是酷暑,他們總是毫無怨言地駐守在祖國邊疆,不後悔,也不後退。

人民解放軍為了保衛祖國,不管是嚴冬臘月,還是驕陽似火,你們總是毫無怨言地駐守在祖國的邊疆,人民解放軍為了人民的安危,不管是抗洪搶險,還是防暴制匪,他們總是戰斗在最危險的地方。哪兒需要他們,他們就在哪兒住下。

❾ 石油工人是一份什麼樣的工作

石油工人說白了就是偏遠地方農村的野外工人。
不一定辛苦,但肯定艱苦。我的父母是石油工人,我的父親希望我也是石油工人,所以我是石油工人。石油工人幾乎都有風濕類疾病。

❿ 講我國石油故事

我國石油故事:
鐵人王進喜那個時代的石油工人,為了一個崇高而朴實的理想--打出石油,他們人扛肩扛,端井打水,用肉體和鋼鐵相撞,為了石油,他們跳進泥漿池中,用身體壓住了井噴;為了石油,他們風餐露宿,日夜堅守在井架下,連家都不回;為了石油,他們承受著飢餓和死亡的威脅,展示了民族的自尊和骨氣,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大娘在目睹了腿傷未愈的王進喜又跳進寒冷的泥漿池中,終於制服了井噴後一聲贊嘆脫口而出:「你真是個鐵人啊」,正因為如此,鐵人的稱號才顯示出了無上的光榮和自豪,而王進喜也更加值得世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