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是怎麼取出來的
擴展閱讀
資源車是什麼車型 2025-07-05 11:34:47
為什麼單位變動成本越小 2025-07-05 11:34:47
供新車需要哪些費用 2025-07-05 11:18:00

石油是怎麼取出來的

發布時間: 2023-04-05 00:18:24

A. 石油如何提煉

問題一:石油是如何提煉出來的? 混合物中的各種烴,一般是含碳原子數越少的分子,沸點越低;含碳原子較多的分子,其沸點越高。當給石油混合物加熱時,低溫,低沸點的烴先氣化,經過冷凝分離出來;隨溫度的升高,較高沸點的烴再氣化,經過冷凝分離出來,不斷繼續加熱、氣化、冷凝,就可以把石油分成不同沸點范圍的蒸餾產物,這種方法叫石油的分餾。石油分餾出來的各種成分為石油的餾分(仍然是混合物),為了不使高溫下高沸點的烴受熱變化和炭化結焦,常採用低於常壓的條件下進行分餾,叫做減壓分餾。石油分餾的產品:溶劑油(C5~C6 30~150℃)、汽油(C5~C11 220℃C以下)、煤油(C11~C16 180~310℃)、柴油(C15~C1 200~360℃)、凡士林(C16~C20 360℃以上)、石蠟(C20~C30360℃以上)、瀝青(C30~C40360℃以上)。

問題二:石油是怎麼提煉的 可以根據其組分沸點的差異,從原油中提煉出直餾汽油、煤油、輕重柴油及各種潤滑油餾分等,這就是原油的一次加工過程。然後將這些半成品中的一部分或大部分作為原料,進行原油二次加工,如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加氫裂化等向後延伸的煉制過程,可提高石油產品的質量和輕質油收率。 石油經過加工提煉,可以得到的產品大致可分為四大類: 一石油燃料 石油燃料是用量最大的油品。按其用途和使用范圍可以分為如下五種: 1、點燃式發動機燃料 有航空汽油,車用汽油等。 2、噴氣式發動機燃料(噴氣燃料) 有航空煤油。 3、壓燃式發動機燃料(柴油機燃料) 有高速、中速、低速柴油。 4、液化石油氣燃料 即液態烴。 5、鍋爐燃料 有爐用燃料油和船舶用燃料油。 二 潤滑油和潤滑脂 潤滑油和潤滑脂被用來減少機件之間的摩擦,保護機件以延長它們的使用壽命並節省動力。它們的數量只佔全部石油產品的5%左右,但其品種繁多。 三 蠟、瀝青和石油焦 它們是從生產燃料和潤滑油時進一步加工得來的,其產量約為所加工原油的百分之幾。 四 溶劑和石油化工產品 後者是有機合成工業的重要基本原料和中間體。原油開采出來,壓力降低,天然氣便從裡面分離出來。剩下部分脫水、鹽、氣後輸送到煉油廠。通過常壓和減壓加熱後,裡面的東西便分離出來。在不同的溫度液化的東西,便一次得到汽油、煤油、柴油、潤滑油、瀝青等。其中每一種油經過加熱並催化等,可以得到甲烷、乙烯、苯等。這些東西經過化學反應,就可以得到化工產品了 石油產品可分為:石油燃料、石油溶劑與化工原料、潤滑劑、石蠟、石油瀝青、石油焦等6類。其中,各種燃料產量最大,約占總產量的90%;各種潤滑劑品種最多,產量約佔5%。各國都制定了產品標准,以適應生產和使用的需要。 汽油 是消耗量最大的品種。汽油的沸點范圍(又稱餾程)為30~205°C,密度為0.70~0.78克/厘米3,商品汽油按該油在汽缸中燃燒時抗爆震燃燒性能的優劣區分,標記為辛烷值70、80、90或更高。號俞大,性能俞好,汽油主要用作汽車、摩托車、快艇、直升飛機、農林用飛機的燃料。商品汽油中添加有添加劑(如抗爆劑四乙基鉛)以改善使用和儲存性能。受環保要求,今後將限制芳烴和鉛的含量。 噴氣燃料 主要供噴氣式飛機使用。沸點范圍為60~280℃或150~315℃(俗稱航空汽油)。為適應高空低溫高速飛行需要,這類油要求發熱量大,在-50C不出現固體結晶。煤油沸點范圍為180~310℃主要供照明、生活炊事用。要求火焰平穩、光亮而不冒黑煙。目前產量不大。 柴油 沸點范圍有180~370℃和350~410℃兩類。對石油及其加工產品,習慣上對沸點或沸點范圍低的稱為輕,相反成為重。故上述前者稱為輕柴油,後者稱為重柴油。商品柴油按凝固點分級,如10、-20等,表示低使用溫度,柴油廣泛用於大型車輛、船艦。由於高速柴油機(汽車用)比汽油機省油,柴油需求量增長速度大於汽油,一些小型汽車也改用柴油。對柴油質量要求是燃燒性能和流動性好。燃燒性能用十六烷值表示愈高愈好,大慶原油製成的柴油十六烷值可達68。高速柴油機用的輕柴油十六烷值為42~55,低速的在35以下。 燃料油 用作鍋爐、輪船及工業爐的燃料。商品燃料油用粘度大小區分不同牌號。 石油溶劑 用於香精、油脂、試劑、橡膠加工、塗料工業做溶劑,或清洗儀器、儀表、機械零件。 潤滑油 從石油製得的潤滑油約占總潤滑劑產量的95%以上。除潤滑性能外,還具有冷卻、密封、防腐、絕緣、清洗、傳遞能量的作用。產量最大的是內燃機油(佔40%),其餘為齒輪油、液壓油、汽輪機油、電器絕緣油、壓縮機油,合計占......>>

問題三:石油能提煉出哪些東西出來,提煉的過程是什麼 石油經過加工提煉,可以得到的產品大致可分為四大類:
燃料
石油燃料是用量最大的油品。按其用途和使用范圍可以分為如下五種:
1.點燃式發動機燃料有航空汽油,車用汽油等。
2.噴氣式發動機燃料(噴氣燃料) 有航空煤油。
3.壓燃式發動機燃料(柴油機燃料) 有高速、中速、低速柴油。
4.液化石油氣燃料即液態烴。
5.鍋爐燃料有爐用燃料油和船舶用燃料油。
潤滑油
潤滑油和潤滑脂被用來減少機件之間的摩擦,保護機件以延長它們的使用壽命並節省動力。它們的數量只佔全部石油產品的5%左右,但其品種繁多。
瀝青
它們是從生產燃料和潤滑油時進一步加工得來的,其產量約為所加工原油的百分之幾。
溶溶劑
後者是有機合成工業的重要基本原料和中間體。
石油煉制
(1) 煉油生產是裝置流程生產,石油沿著工藝順序流經各裝置,在不同的溫度、壓力、流量、時間條件下,分解為不同餾分,完成產品生產的各個階段。一套裝置可同時生產幾種不同的產品,而同一產品又可以由不同的裝置來生產,產品品種多。因此,為了充分利用資源,在管理上需採用先進的組織管理方法,恰當安排不同裝置的生產。
(2) 煉油裝置一般是聯動裝置,加工對象為液體或氣體,需要在密閉的管道中輸送,生產過程連續性強,工序間連接緊密。在管理上需按照要求保持平穩連續作業,均衡生產。
(3) 煉油生產有高溫、高壓、易燃、易爆、有毒、腐蝕等特點,安全上要求特別嚴格。在管理上,要防止油氣泄漏,保持良好通風,嚴格控制火源,保證安全生產。
(4) 煉油生產過程基本上密閉的,直觀性差,且不同原料的加工要求和工藝條件也不同。在管理上需要正確確定產品加工方案,優選工藝條件和工藝過程。
(5) 煉油生產過程通過高溫加熱使石油分離,經冷卻後調合為不同油品或進一步加工為其它產品。在管理上必須保持整個生產過程的物料平衡,按工藝規定比例配料生產,同時還要組織好企業的熱平衡,以不斷降低能耗。
(6) 煉油產品深加工的可能性大,效益高,且原料代用范圍廣。在管理上,應採取現代管理方法,加強綜合規劃與科學管理,不斷提高煉油生產的綜合經濟效益。
(7) 不同的煉油廠,它們生產的產品品種可能有所不同,但它們的生產過程特點是相同或相近的,它們的經濟關系流是相同的。因此,可以採用統一的方法和模式來分析煉油廠的生產經營總體狀況,制定企業的綜合發展規劃,指導企業生產 。

問題四:汽油是怎麼從石油裡面提煉的 原油:原油是一種黑褐色的流動或半流動粘稠液,略輕於水,是一個成分十分復雜的混合物;就其化學元素而言,主要是碳元素和氫元素組成的多種碳氫化合物,統稱「烴類」。原油中碳元素佔83%一87%,氫元素佔11%一14%,其它部分則是硫、氮、氧及金屬等雜質。雖然原油的基本元素類似,但從地下開採的天然原油,在不同產區和不同地層,反映出的原油品種則紛繁眾多,其物理性質有很大的差別。原油的分類有多種方法,按組成分類可分為石蠟基原油、環烷基原油和中間基原油三類;按硫含量可分為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類;按比重可分為輕質原油、中質原油、重質原油以及特重質原油四類。
原油數量單位桶,1桶=158.98升=42加侖。美製1加侖=3.785升,英制1加侖=4.546升。

問題五:石油是如何提煉出來的? 我知道: 石油又稱原油,一般原油都生成在沉積岩夾層里,採油工人一般通過水壓或氣壓把原油通過裂隙壓出,然後再通過「磕頭雞」把他們一點點抽出地表。就是原油了,原油通過管道或油罐運輸到石油化工廠開始提煉:根據油的沸點,可以先後提出:航空煤油--汽油--菜油--石蠟--柏油(修路) 希望能幫你朋友!

問題六:石油提煉過程中,第一道提煉出來是什麼呢? 肯定是由煉油廠里的蒸汽設備提煉。因為石油中的不同成分會在不同的溫度下沸騰和汽化,汽油是最先沸騰 ,於是汽油蒸汽最先被抽走 汽油蒸汽冷卻後 ,就變成了液態的純汽油

B. 地下石油如何抽取

石油開采分為兩種,一種是陸地開采,而另一種則是海洋開采。

我們先來說比較簡單的陸地開采,由於石油資源都是儲存在1000米以下的岩層當中,所以說抽取石油就需要先探明石油的儲存位置,再探明之後就可以從地上打入管道,而管道在下探的過程當中也會有另外的一些管道進行一些水泥的儲存,就是為了防止山體的塌陷。

因此在海上抽取石油的過程是更為復雜的,現在最常用的方式就是修建一些人造的或者是海上的鑽井平台。在開採的過程當中,還非常的要關注這片海域的一些環境問題,畢竟是有污染也是非常不容易解決的一個。

C. 石油怎麼開采呢

採油方法主要有自噴採油和人工舉升兩種。在油井的開發過程中,當對油井試油後,會根據油井的油層物性、壓力,選擇合適的開采方式。

在實際生產中,油層物性好、壓力高的油井,油氣可自噴到地表,即自噴採油。油層物性差、壓力低的油井,當地層能量不足以將油氣舉升到底表時,應人工補充能量,進行人工舉升。

油井自噴生產,一般要經過四種流動過程:

(1)原油從油層流到井底;

(2)從井底沿著井筒上升到井口;

(3)原油到井口之後通過油嘴;

(4)沿著地面管線流到分離器、計量站。

(3)石油是怎麼取出來的擴展閱讀

石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質(這是其主要成分)、膠質(一種粘性的半固體物質)、瀝青質(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體物質)、碳質。石油是由碳氫化合物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氣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質液體。

嚴格地說,石油以氫與碳構成的烴類為主要成分。構成石油的化學物質用蒸餾能分解。原油作為加工的產品,有煤油、苯、汽油、石蠟、瀝青等。嚴格地說,石油以氫與碳構成的烴類為主要成分。分子量最小的4種烴,全都是煤氣。

D. 原油是沒有經過處理的石油,原油是如何開采提煉成石油的

原油是沒有經過處理的石油,它被譽為工業發展的血液,也是不可再生的資源。那麼原油是如何開采並加工成石油的呢?

第三、接下來,去除了氣體的原油通過管線送到處理廠,首先通過這個大型的油離水分離器將原油里的油水分離,讓油浮到表面。為了加。素。這個過程,工人會往裡面添加一種化學乳化劑,分離出來的水會有管線、流質蒸汽發生器,而浮在表面的油則被送到程青槽,再用化學程序過濾掉從油層帶上來的沙土。此時,前面添加的乳化劑會繼續吸收水分,直到油水比例達到98 : 2。最後提純後的石油就可以出售給煉油廠,生產出汽油、柴油、瀝青以及各種化工原料。

E. 石油是怎麼採集到地面上來的

很早很早以前,人們用最簡單的提撈方式開采原油,就像用吊桶在水井中提水一樣,用絞車把原油從油井中提取上來。但這種方法只適用於油層非常淺、壓力很小、產量很低的油井。如1907年中國延長油礦的延1井,井深81米,日產油1~1.5噸。1911年打的延2井,井深157米,日產油100千克。當時都是用轉盤絞車把原油從油井中提撈上來的。

隨著石油工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產量高、油層埋藏很深的油田被發現,原來那套人工提撈的方法無法在這些油井上使用,所以逐漸被淘汰,自噴採油和各種人工舉升採油的方法應運而生。

一口油井用鑽井的方法鑽孔、下入鋼管連通到油層後,原油就會像噴泉那樣沿著油井的鋼管自動向地面噴射出來。油層內的壓力越大,噴出來的油就越快、越多。這種靠油層自身的能量將原油舉升到地面的能力稱為自噴,用這種辦法採油稱為自噴採油,它常發生在油井開發的初期。

那麼油井為什麼會自噴呢?石油和天然氣深埋於地下封閉的岩石構造中,在上覆地層的重壓下,它們與岩石一起受到壓縮,從而集聚了大量的彈性能量,形成高溫高壓區。當油層通過油井與地面連通後,在彈性能量的驅動下,石油、天然氣必然向處於低壓區的井筒和井口流動。這就像一個充足氣的汽車輪胎一樣,當拔掉氣門芯後,被壓縮的空氣將噴射而出。油層與油井的溝通一般情況下靠射孔完成。射孔是用特殊的槍和子彈把套管、水泥環、油層射開。一旦射孔完成,就像拔掉了封閉油層的氣門芯,油氣將通過油井噴射到地面。

自噴井的產量一般來說都是比較高的。例如:中東地區有些油井每口油井日產油量可高達1~2萬噸。中國華北油田開發初期,很多油井日產千噸以上,大慶油田的高產井日產200~300噸。據統計,目前世界上約有50%~60%的原油都是靠自噴方法開采出來的,特別是在中東地區,大多數油井有旺盛的自噴能力。由於這種方法不需要復雜昂貴的設備,油井管理比較方便,是一種高效益的採油方法。所以,在油田開發過程中,人們都設法盡可能地保持油井長期自噴。到了開發的中後期,油層的壓力會逐漸減小,不足以將地層內的原油驅替到井底並舉升到地面,這時就需要給油層補充能量,如注入水或注入天然氣等,增加油層的壓力,以延長油井的自噴期。

自噴井示意圖當通過注水、注氣仍不能滿足油井的自噴條件時,人們將採用特殊的機械裝置將原油從井底抽吸出來,這就是人工舉升採油方法。

F. 石油是怎樣開采出來的

要開採石油,首先要找到哪兒蘊藏著石油。經過上百年的探索,人們創造出各種找油氣的方法,但絕大多數油氣是在沉積盆地中進行的,可以說,各種各樣的沉積盆地(如我國著名的塔里木盆地、准格爾盆地、柴達木盆地、松遼盆地、渤海灣盆地等)是找油、找氣的首選目的地。
在盆地內找油,首先要了解盆地的性質,從搞清盆地的基本情況入手,認識盆地的基底起伏、基底岩性、基底形成時代及發展歷史等,經過一系列的地址調查等,初步確定盆地的性質。第二步就要了解盆地內的情況,認識盆地的內部構造。石油地質家經過大量的研究,利用一切高技術的手段,確定可能的生油地層、儲油地層。第三步就要研究石油的地質特徵,確定含油氣的構造、層位,最後確定打鑽井的位置。
經過地質勘探和開發人員的艱苦勞動和研究,確定了打井的位置、數量和深度,鑽井工人就要在定好的井位上鑽井。鑽井結束後,還要在井口安裝一套井口設備,有很多的閥門和儀表,看上去就像一棵樹,所以被人們稱為「採油樹」。是否能將原油從地下採到地面來,還取決於地下油層壓力的大小。我國很多油田,如大慶、勝利等,很多油層的壓力都很大,只要一打開採油樹的閥門,地下的油氣就會不停的往外噴,這就是「自噴井」。現在世界上60%—70%
的石油是靠自噴井開采出來的。有的自噴井日產量可達萬噸以上。經過一段時間的自噴以後,由於地層壓力降低,油井的自噴壓力慢慢降下來,就無法自噴了,這就需要採取措施保持地層壓力,以保持長期採油。到了油田開發的後期,當地下的原油所剩不多的時候,為了采出殘留在油層中的石油,還要採用二次採油法甚至三次採油法,比如往油層中注入加熱的二氧化碳或用火燒油層,以提高石油的采出量。
石油的勘探開采,是一個高科技、高投入、高風險、高產出的行業,中國的石油行業是全國最大的計算機用戶之一,是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以及各種新材料使用最廣泛的高新技術密集行業,是應用高新技術推動傳統行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一個新興行業。

G. 石油是怎麼來的

石油是由史前的海洋動物和藻類屍體變化形成的(陸上的植物則一般形成煤。)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這些有機物與淤泥混合,被埋在厚厚的沉積岩下。在地下的高溫和高壓下它們逐漸轉化,首先形成臘狀的油頁岩,後來退化成液態和氣態的碳氫化合物。

由於這些碳氫化合物比附近的岩石輕,它們向上滲透到附近的岩層中,直到滲透到上面緊密無法滲透的、本身則多空的岩層中。這樣聚集到一起的石油形成油田。

阿拉伯國家有如此豐富的石油資源的原因:阿拉伯在中東,中東地區是海洋生活著許多海洋生物,石油就是這些海洋生物和這些熱帶植物的屍體所組成的。

(7)石油是怎麼取出來的擴展閱讀:

石油的成油機理有生物沉積變油和石化油兩種學說,前者較廣為接受,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於生物沉積變油,不可再生;後者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本身的碳生成,與生物無關,可再生。

石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燃油和汽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液、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

從尋找石油到利用石油,大致要經過四個主要環節,即尋找、開采、輸送和加工,這四個環節一般又分別稱為「石油勘探」、「油田開發」、「油氣集輸」和「石油煉制」。「石油勘探」有許多方法,但地下是否有油,最終要靠鑽井來證實。一個國家在鑽井技術上的進步程度,往往反映了這個國家石油工業的發展狀況。

因此,有的國家競相宣布本國鑽了世界上第一口油井,以表示他們在石油工業發展上邁出了最早的一步。「油田開發」指的是用鑽井的辦法證實了油氣的分布范圍,並且油井可以投入生產而形成一定生產規模。

H. 石油是如何提煉出來的

提煉方法

石油的煉制的基本方法較多,這里只介紹幾種主要的煉制方法。

1、蒸餾:利用氣化和冷凝的原理,將石油分割成沸點范圍不同的各個組分,這種加工過程叫做石油的蒸餾。

蒸餾通常分為常壓蒸餾和減壓蒸餾。在常壓下進行的蒸餾叫常壓蒸餾,在減壓下進行的蒸餾叫減壓蒸餾,減壓蒸可降低碳氫化合物的沸點,以防重質組分在高溫下的裂解。

2、裂化:在一定條件下,使重質油的分子結構發生變化,以增加輕質成分比例的加工過程叫裂化。 

裂化通常分為熱裂化、減粘裂化、催化裂化、加氫裂化等。

3、重整:用加熱或催化的方法,使輕餾分中的烴類分子改變結構的過程叫做重整。它分為熱重整和催化重整,催化重整又因催化劑不同,分為鉑重整、鉑錸重整、多金屬重整等。

4、異構化:是提高汽油辛烷值的重要手段。即將直餾汽油、氣體汽油中的戊烷、已烷轉化成異構烷烴。也可將正丁烷轉變為異丁烷,用作烷基化原料。

經過石油煉制的基本方法得到的,只是成品油的餾分,還要通過精製和調合等程序,加入添加劑,改善其性能,以達到產品的指標要求,才能得到最後的成品油料,出廠供使用。

(8)石油是怎麼取出來的擴展閱讀:

煉制特點

(1)煉油生產是裝置流程生產,石油沿著工藝順序流經各裝置,在不同的溫度、壓力、流量、時間條件下,分解為不同餾分,完成產品生產的各個階段。

一套裝置可同時生產幾種不同的產品,而同一產品又可以由不同的裝置來生產,產品品種多。因此,為了充分利用資源,在管理上需採用先進的組織管理方法,恰當安排不同裝置的生產。

(2) 煉油裝置一般是聯動裝置,加工對象為液體或氣體,需要在密閉的管道中輸送,生產過程連續性強,工序間連接緊密。在管理上需按照要求保持平穩連續作業,均衡生產。

(3) 煉油生產有高溫、高壓、易燃、易爆、有毒、腐蝕等特點,安全上要求特別嚴格。在管理上,要防止油氣泄漏,保持良好通風,嚴格控制火源,保證安全生產。

(4) 煉油生產過程基本上密閉的,直觀性差,且不同原料的加工要求和工藝條件也不同。在管理上需要正確確定產品加工方案,優選工藝條件和工藝過程。

(5) 煉油生產過程通過高溫加熱使石油分離,經冷卻後調合為不同油品或進一步加工為其它產品。在管理上必須保持整個生產過程的物料平衡,按工藝規定比例配料生產,同時還要組織好企業的熱平衡,以不斷降低能耗。

I. 石油是從哪裡提取出來的

石油是從油頁岩中提取出來的。油頁岩又稱油母頁岩,是由沉積在淺海和湖沼中的腐泥轉換而來的。它的原始物質除古代水生植物、孢子和花粉之外,還有若干動物質。在地殼不斷下降和在深水缺氧的條件下,經嫌氣細菌的作用,使腐泥中的有機物質發生還原與分解反應,形成含有豐富碳氫化合物的瀝青砂和油頁岩。全世界油頁岩和瀝青砂含油的總儲量高達14160億噸。已探明的礦藏含油4400億噸,相當於7084億噸標准煤。

對油砂礦的開采,淺層的可採取原地露天開採的方法,深層礦脈必須附設地下開采設備。加拿大的埃克森資源公司在冷湖礦建造一種能向地下427米深處的厚瀝青砂礦床注入熱蒸汽的裝置,通過定向井眼,確保蒸汽在礦床中最大限度地均勻分配,以加熱瀝青砂並迫使油流至地面,這種方法稱為「半原地」回收法。油母頁岩是一種不透水的含油岩石。用上述的方法開采是行不通的。對這種油礦的開采大體步驟是:把油頁岩礦石粉碎成極細的粉末,經過加熱處理,或者化學處理,便可從油頁岩中獲得原油。但這種方法採油率低,從5000萬噸礦石中僅能提取500噸石油。因此,研究和探索新的採油手段和提取石油的方法,是科學家們的努力目標。

J. 石油是怎麼來的

石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組成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那麼,石油是怎麼來的?

石油是由古代有機物變來的。在漫長的地質年代裡,海洋里繁殖了大量的海洋生物,它們死亡後的遺體隨著泥沙一起沉到海底,長年累月地一層層堆積起來,跟外界空氣隔絕著,經過細菌的分解,以及地層內的高溫、高壓作用,生物遺體逐漸分解、轉化成石油和天然氣。


石油

產油方法

隨著油價的飛漲,其它生產油的技術越來越重要。這些技術中最重要的是從焦油砂和油母頁岩提取石油。雖然地球上已知的有不少這些礦物,但是要廉價地和盡量不破壞環境地從這些礦物提取石油依然是一個艱巨的挑戰。另一個技術是將天然氣或者煤轉化為油(這里指的是石油中含有的不同的碳氫化合物)。

這些技術中研究得最透徹的是費·托工藝。這個技術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為了補償德國進口石油被切斷而研究出來的。當時德國使用國產的煤來製造代替石油。二戰中德國半數的用油是使用這個工藝產生的。但是這個工藝的成本比較高。在油價低的情況下它無法與石油競爭,只有在油價高的情況下它才有競爭力。

通過多重工藝過程這個技術可以將高煙煤轉換為合成油,在理想狀況下從一噸煤中可以提煉200升原油和眾多副產品。目前有兩個公司出售它們的費-托工藝技術。馬來西亞民都魯的殼牌公司使用天然氣作為原料生產低硫柴油燃料。南非的沙索公司使用煤作為原料來生產不同的合成油產品。南非的大多數柴油是使用這個技術生產的。當時南非發展了這個技術來克服它因為種族隔離受到制裁所導致的能源緊缺。近年來對柴油機的環保要求提高使得對低硫柴油的需求量加大,因此這個工藝又獲得了注意。

另一個將煤轉化為原油的技術是1930年代在美國發明的卡里克工藝。最新的類似的技術是熱解聚,理論上使用這個工藝可以將任何有機廢物轉化為原油。

石油產品

石油經過加工提煉,可以得到的產品大致可分為四大類:

石油燃料

石油燃料是用量最大的油品。按其用途和使用范圍可以分為如下五種:

1.點燃式發動機燃料有航空汽油,車用汽油等。

2.噴氣式發動機燃料(噴氣燃料) 有航空煤油。

3.壓燃式發動機燃料(柴油機燃料) 有高速、中速、低速柴油。

4.液化石油氣燃料即液態烴。

5.鍋爐燃料有爐用燃料油和船舶用燃料油。

潤滑油和潤滑脂

潤滑油和潤滑脂被用來減少機件之間的摩擦,保護機件以延長它們的使用壽命並節省動力。它們的數量只佔全部石油產品的5%左右,但其品種繁多。

瀝青和石油焦

它們是從生產燃料和潤滑油時進一步加工得來的,其產量約為所加工原油的百分之幾。

溶溶劑和石油化工產品

後者是有機合成工業的重要基本原料和中間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