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東的煉油分布與石油資源的分布一致嗎
中東地區的石油分布及儲量_中東地區經濟發展模式與比較
中東素有「石油海洋」之稱,石油被稱為是安拉賜予穆斯林的禮物,該地又被稱為「世界石油寶庫」,現已發現的油氣田有500多個,世界上最大的海上和路上油田均在中東地區,更有許多世界級超巨型和巨型油田,這些油田在中東油氣儲量中佔有相當大的比例。比如,位於沙特東部的蓋瓦爾油田,約占該國石油總產能的一半。據2000年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對世界油氣資源評估的結果,在現有經濟技術條件下,世界石油最終可采資源量為3567.45×108 t,其中,中東地區為1356.78×108 t,佔世界總資源量的38.0%,全球待發現的石油資源為1280.32×108 t,其中,中東地區為390.72×108 t,佔世界待探明儲量的30.5%。另據美國《Oil&Gas Journal》2005年終號數據,2005年全球石油剩餘探明儲量為1770.79×108 t,其中,中東地區石油剩餘探明可采儲量為1018.47×108 t,約佔世界總儲量的57.5%,居世界首位。[11]
從油氣特點來看,一是中東石油單井產量高、油質好,含油層一般厚度有300~400米,且主要含油層位於石灰岩下,油氣具有良好的流通性。正是由於這樣特殊的條件,使得中東地區的部分國家的油田具有油量大、油層厚、自噴能力強等特點,只要鑽少數油井就可以獲得高產量。二是投資小且開采利潤大。中東油田除了伊拉克北部基爾庫克等少數油田外,絕大多數位於波斯灣沿岸及其淺海,且各產油國又都瀕臨國際水域,再加上波斯灣地區終年晴朗,地面平坦,海域水淺且風暴少見,這就為各國石油的大量外運提供了許多便利的條件,降低了生產成本。
中東的石油分布集中,形成兩條著名的石油帶:一條是從伊朗西南部到伊拉克北部油帶,另一條是從伊拉克南部到波斯灣西岸及海底油帶。就整體分布而言,主要集中在北緯24°~38°的波斯灣及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西北—東南走向的平行地帶上。目前,中東地區除黎巴嫩、巴勒斯坦和塞普勒斯沒有探明石油儲量外,擁有石油探明儲量的國家中,沙特、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聯酋5國石油剩餘可采儲量合計為974.17×108 t,佔中東總石油剩餘可采儲量的95.7%。[12]從國家分布來講,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海灣沿岸的沙特、阿聯酋、科威特、巴林、卡達、伊拉克、伊朗等國家。
中東地區從1908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在43年的石油開發期間,總採油量為26234.05萬噸,平均年產油量為610萬噸。當時進行商業性石油開採的國家只有伊朗、埃及、巴林和沙特。1938年,中東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約為6.8億噸,僅佔世界總儲量的15%左右;1945年增至36.9億噸,占該年世界儲量的46.49%;1957年增至229.45億噸,佔世界儲量的74.25%;1978年,中東石油探明儲量為503億噸,佔世界總儲量的59.67%;1981年,中東石油探明儲量為496.5億噸,佔世界總儲量的56%;1985年,據美國《油氣雜志》的統計,中東已探明的剩餘石油儲量為550.9億噸,佔世界總儲量的57.44%。到1999年1月1日,中東的石油剩餘探明儲量約為919億噸,佔世界石油總儲量的65%以上,且各石油國家的石油探明剩餘儲量排名依次是沙特、伊拉克、阿聯酋、科威特、伊朗、阿曼。[13]
2005年中東石油探明儲量比1945年增加了975.04億噸,增長了26倍;2004年中東石油產量相比較1945年增加了115896.02萬噸,增長了42倍。[14]具體情況參見下表。
表1-11945—2005年中東石油儲量及其所佔世界總儲量的比重情況表
續表
(備註:1945—1955年數據資料來源於《國外石油統計——油氣勘探開發手冊》,石油工業部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1979年9月;1960—1979年數據來源於美國《世界石油》,歷年8月15日。[15])
表1-21945—2004年中東石油產量、輸出量及佔世界產量與輸出量比重表
(備註:1945—1955年數據資料來源於蘇聯《國民經濟年鑒》,1975年版,聯合國《世界能源供應》,1950—1976年,其中,1945年中東石油產量根據1946年中東石油產量為3598.7萬噸,比1945年增長了30.2%計算而得出;1960—1979年數據來源於美國《世界石油》,歷年8月15日[16])
據統計,2002—2005年,中東局部地區石油探明儲量總體呈上升趨勢;在統計范圍內的9個產油國中,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聯酋五國石油探明儲量佔中東地區總儲量的60.3%。儲采比幾乎連續都大於100的國家主要有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聯酋。本國石油探明相對儲量佔中東地區總儲量的比例在降低的國家主要有伊拉克、科威特、卡達、沙特和葉門;上升國家主要有伊朗、敘利亞兩個國家[17]。(www.guayunfan.com)
就中東地區石油產量而言,1998年石油的產量為11.02億噸,約佔世界總產量的31%;2004年中東地區石油產量11.87億噸,佔世界總產量的30.7%。其中,沙特是中東地區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佔中東生產總量的43%,伊朗佔20%,阿聯酋佔13%,科威特佔10%,卡達和阿曼各占約4%。
以下是2002—2005年中東地區9個重要的產油國的石油探明儲量、所佔世界探明總儲量的比重,以及各國儲采比的具體情況。
表1-32002年中東部分國家石油探明儲量和儲采比
表1-42003年中東部分國家石油探明儲量和儲采比
表1-52004年中東部分國家石油探明儲量和儲采比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表1-62005年中東部分國家石油探明儲量和儲采比
(備註:以上表格數據均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網:《中東石油儲量及出口戰略》,http://www.dss. gov.cn/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274375.)
中東石油探明儲量已由1985年4313億桶[18]、1995年6615億桶增加到2004 年7382億桶。2005年中東地區石油探明儲量達到7427億桶,約佔全球探明儲量的61.9%。[19]近幾年來,中東地區的石油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的2/5,出口量約佔世界出口量的2/3,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供應基地。[20]中東石油不僅儲量大,而且還具有產量高、成本低和運輸方便等特點,客觀上為中東產油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許多便利條件,也帶動了本國及周邊地區與石油相關的新興產業的興起,極大地改善了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另據美國《油氣雜志》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1月1日,中東各產油國在地區探明石油儲量中的排名為:沙特以2642億桶探明石油儲量排名第一,伊朗以1362億桶排名第二,伊拉克以1150億桶排名第三,科威特以1015億桶排名第四,阿聯酋以978億桶排名第五,卡達以152億桶排名第六,阿曼以55億桶排名第七,葉門以30億桶排名第八,敘利亞以25億桶排名第九。[21]
盡管隨著科學技術及勘探工具的進步,無論從廣度還是深度方面,人們關於石油剩餘儲量的探明都會越來越精確,石油剩餘探明儲量有時會出現增長現象。如,美國《油氣周刊》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全球剩餘石油探明儲量為2086.82億噸,比2010年增加82.27億噸,增幅為4.1%。其中,歐佩克(OPEC)剩餘石油探明儲量為1524.60億噸,比2010年增加72.23億噸,增長5.0%。[22]石油屬於不可再生資源,開採挖掘就意味著剩餘儲量的不斷減少,終有一天會用盡。根據國際能源署(簡稱IEA)的預測,化石能源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例將由2010年的81%下降到2035年的75%,從全球范圍的儲采比看,截至2011年底,石油儲采比為54.2年,天然氣儲采比為63.6年,而煤炭儲采比是111.9年。[23]所以人類若要繼續向前發展,新能源的研發與探索是必然的趨勢。
綜上所述,1900年石油在初級能源消費中的比例還不足4%。1967年中東石油消費首次超過了煤等固體燃料(38.6%),在世界能源消費中佔41.5%。1980年石油在國際能源消費結構中上升至48.6%,但是1995年已降至39.7%。這種變化主要是因為各國新能源的開發和能源結構的調整造成的。另據估計,世界石油的產量將在2011—2025年達到新的高峰。假定儲量(按照1999年1月1日計算)不變,產量(按1997年數字計算)也不變,石油僅能再開采42.6年。[24]因此,從歷史的長河來看,石油時代是相當短暫的。所以人類尋求新的替代能源的道路依然十分艱巨,尤其是中東國家在石油枯竭後的經濟轉型與繼續高速發展,面臨著更為嚴峻的現實挑戰
Ⅱ 中東地區的石油具有儲量大、埋藏淺,出油多、油質好的特點,其石油集中分布在
答案C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中東地區的相關知識。中東地區的石油具有儲量大、埋藏淺,出油多、油質好的特點,其石油集中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 地區。
Ⅲ 油井鑽探的深度與速度
呵呵,這個問題比較專業,如果要知道准確答案,你得問鑽井隊的人了。
這是一個很復雜的工作,之前有地址人員先勘測,之後先打一個探井,收集資料等等~
不知道你的家鄉是哪裡的,能不能打出油來,很難說的。
不過你放心一點,中石油是國企,有的是錢,並且責任感很強,對佔用的地肯定是會給錢的,並且他們會修路,用來供石油上的車輛通行,不收你們錢,等於給你們白修路。關於污染,現在中石油嚴格執行HSE標准,絕對不會對你們美麗的環境造成損壞的。
隨便一說:
石油是一個國家的戰略資源,所以中石油想在哪裡鑽就在哪裡鑽石肯定的,你也別有什麼不高興。
石油到你們那裡不一定是壞事,對你們當地的經濟發展肯定有好處的,你知道,中石油在一個地方開采,必定會給當地政府很多錢,之後對佔用地的所有者也會賠償,之後油田上的人的消費,都要在你們那裡,拉動經濟是一定的。
Ⅳ 中東地區石油開采有哪些特點,比如鑽井深度,增產措施,是否需要注水、壓裂等等。
我熟悉伊拉克的鑽井情況,井深3500-4300米,靠修井或側鑽曾產,不需要注水和壓裂
Ⅳ 石油最豐富的國家多深就可以出油
石油在地下沒有固定的深度。有幾百米深的,有幾千米深的,還有溢出地面的。大慶油田一千米左右,外國深一些,松原油田、遼河油田更深一些,新疆油田有八千米深井。油田都是地質年代很久以前,在地殼運動過程中包含著動植物遺體被埋入地下形成的,埋的有深有淺。
Ⅵ 能採集到水,石油,天然氣的深度分別是多少
1,地表水,最淺的是 「一鍬挖個井」 ,不到半米深。農村一般的水井大概 從幾米深到三、四十米深。
2,地下水,大都是七、八十米深到數百米深。
3,石油,最淺的有 「石油泉」 ,自己冒出地面。最深的達 5000 米以上。大慶油田的井深從幾百米到一千多米;任丘油田、青海油田 最深的油井深度超過5000 米。
4,天然氣的井深和石油的井深差不多。
Ⅶ 中東石油地下多少米
從資源深度分布看,石油有80%集中分布在淺層(<2000米)和中深層(2000米~35
00米),而深層(3500米~4500米)和超深層(<4500米)分布較少。
Ⅷ 沙烏地阿拉伯和中東地區地區的石油是什麼時候發現的
中東發現的比較早有一百多年.
沙特的比較晚是經過5年的勘探1938年3月8日在達曼發現的.鑽到1380米深,這口井被命名為7號井.
中東首次發現石油是1908年,當年伊朗發現了馬斯喀特蘇萊曼油田,成為中東第一個石油生產國.1927年伊拉克的基爾庫克油田出油,這是中東發現的第一個大油田.30年代,巴林、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相繼發現石油.
Ⅸ 現在中國油田從地下要鑽探多少米才能有油
先說下前提:目前國內普遍的是開採的是常規油氣田資源;其它的非常規的如:頁岩油、油砂,稠油,煤層氣,頁岩氣以及可燃冰等非常規油氣資源一般在同一區塊下同比常規油氣資源埋藏深些。
那麼,針對你問的問題還是以常規油氣來回答吧,這樣更有普遍性。在大慶油田和海洋鑽井區域,大部分埋藏1000-1500m, 特別是我們過東部南部海域埋藏資源豐富,如果超過1500米則屬於深海鑽井了;
東部的江蘇油田。冀東油田,浙江油田以及中部的中原油田,冀東油田,華北的大港油田等多在1200-2000米,少部分地區則稍微出入些;
中西部中延長油田、 西南油田、川慶鑽探工作的大部分地區大多都在1800-3000m,還有西北的吐哈油田,青海油田,大部分的新疆油田工作區等,也有較深的4000米,但很少。
最深的鑽探深度大部分都在新疆,如塔河油田、塔里木油田,少部分的新疆油田。特別是前兩者,絕大多數井都在5000m以上,基本上中國的超深井(6800米以上),以及國內陸地鑽探最深的記錄 塔4井(8400m)都在這里,當然,目前陸地產量最高的也是該區塊。
作為一名資深鑽探技術人員,希望鄙人膚淺回答能夠幫助你。
Ⅹ 石油怎麼弄出來的
油井分兩類,一類是自噴的,油井安一個採油樹就行了,採油樹由若干管道和儀表組成,這些管道象樹一樣,有干,有枝,因此叫採油樹。
我國自噴井很少。
另一類,不能自噴,就得靠機械泵來抽油,這在我國占絕大部分,泵分有桿和無桿兩大類,有桿的,通常是叩頭式抽油機,因此抽油機是油田標志,坐火車、汽車路過油區,會看到田野上那些抽油機日夜工作。抽油機工作有噪音,佔一塊地皮,但維修簡單。無桿泵一般是潛油泵,放到油井底部,通上電,把油向上抽,這種方式沒有噪音,但是維修麻煩。
油井經常要修理,負責修理的是修井隊,小修由採油廠負責,大修由專門的隊伍負責,叫做「井下作業」,油田有井下作業公司。
採油是高科技行當,有一些工程院院士。
技術含量就在於,怎麼盡量多地把地底下的油采出來,這叫採收率。比如探明一個構造里有100萬噸原油儲量,百分百得到100萬噸不可能,通常只能四分之一,25%,得到25萬噸就不錯了。考慮到原油價格,每提升1%,就多得到一萬噸原油,一萬噸原油就是一大筆財富,幾千萬元,因此,每一項技術進步,都能產生很大的效益。我國在好幾個方面,保持世界領先水平。中國整體上科技不發達,但不是所有方面都不發達,比如航天就不落後,採油技術方面也比較發達。
在地層自然條件下採油,叫一次採油,使用物理方法提高採收率的技術,用注水、壓裂、蒸汽加壓、火燒等等方法,這叫二次採油,其中最常用的是注水。用化學的方法,向井下注入活性劑等化學液,溶解原油,抽上來再還原,提取原油中的成分,這是三次採油。
這個很容易用一條毛巾來打比方,一條毛巾浸滿了油,自然滴下來,得到油,這是一次採油,不再滴了,用手去扭那毛巾,又能擰出一些油來,這是物理方式,二次採油。再也擰不出來了,用肥皂、洗衣粉洗干凈那毛巾,從洗下來的臟水中再還原出油,就是化學方式,這就是三次採油。當然,這只是比方,現實中,肥皂洗後的臟水中是還原不出油的,這就決定了研究出一種活性劑,又能弄乾凈毛巾,又能還原。
注水,是一個重要方法,也有很多學問,不是抽水壓下去了事。一般情況下,是油井抽不出油來了,才注水,大慶油田發明了「早期注水」,就是一開始,能抽出很多油的時候,就向下注水,這是很有效的辦法,是世界同行佩服的。
這要打掉一個誤解,很多人認為原油在地底下是一個湖,這不對,原油是浸在含油岩石中的孔隙中,就如那塊打狗的石頭一樣,因此要全部弄出來是不可能的,它總會粘附在岩石上一部分,明白這個,就明白電視劇中尋找油為什麼要尋找含油的岩層,反復提到「含油層」,明白人類要盡量多得到原油的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