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80分 找關於餘姚的資料
餘姚市城市總體規劃(2001--2020)(二)——文本10
• 電信工程規劃
16.1 現狀分析
餘姚現有交換端局 4 個,模塊 74 個,交換設備總容量 25.3 門,固定電話用戶達到 17 萬戶。此外,已建成數字數據網、幀中繼網、 ATM 等數據通信網,開通了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和餘姚 163 、 169 Internet 接入平台。
16.2 用戶預測
考慮餘姚中心城區的發展,用戶預測主要採用普及率法和分類普及率法,同時採用相關比較預測方法,預測結果為:近期至 2005 年,普及率 50-60 部 / 百人,話機數 25 萬部,市話交換設備容量 30 — 35 萬門;遠期至 2020 年,話機普及率 80 — 90 部 / 百人,話機數 39 — 44 萬部,市話交換設備容量 45 — 52 萬門。
16.3 局所規劃
局所規劃根據城市用地規劃,用戶密度和局爛者所優化。規劃五處程式控制交換局,每處佔地 1.5 公頃。
16.4 管道規劃
管道規劃按 30-50 年考慮,並結合中遠期接入網網路結構考慮,結合地方情況,電信管道一般在道路東、南側人行道下布置,管道規劃詳見《電信工程規劃圖》。
• 燃氣工程規劃
17.1 現狀分析
餘姚市的城市燃氣從 1989 年開始發展,目前只有瓶裝液化氣氣源,沒有管道氣供應,居民氣化率達 98% 。承擔餘姚市瓶裝液化氣供應的是餘姚市煤氣公司儲配站,該站儲氣規模 400 立方米 ,年灌裝能力 5500 噸,可供應居民 6.3 萬戶,液化石油氣主要來自鎮海煉化。在煤氣用戶中,居民用氣量占總用氣量的 85% ,公建用氣量占總用氣量的 15% ,無工業用戶。
17.2 供氣原則
根據國家能源利用和環境保護的方針和政策,以及餘姚市區的實際情況,確定本工程供氣原則如下:
1 、優先供應居住條件符合用氣要求的居民用戶;
2 、盡可能滿足有氣化條件的公共建築用戶、商業用戶;
3 、對於工業用戶,優先考慮用煤、油(重油、柴油)、電為工業燃料的企業以及用氣後能顯著提高產品質量、降低勞動強度、增加經濟效益的企業。
4 、優先發展能起到城市調峰作用的可間斷供氣工業用戶;
5 、適當發展汽車用壓縮天然氣站。
17.3 用氣量預測
⑴ 規劃參數
2020 年城市人口: 55 萬人,根據《餘姚市天然氣利用專業規劃》, 2020 年余埋桐姚市天然氣氣化率達到 90% ,本次規劃按 50 萬人計算。
天然氣低熱值 :36.22MJ/Nm 3 。
⑵ 2020 年用氣量
氣源類別
用氣項目
用氣量
(億立方米)
比例
( % )
備注
天然氣
居民生活
0.42
10
供氣人口 50 萬
公建
0.36
8 . 33
工業
3.07
71 . 67
其它
0.42
10
合計
4.3
100
17.4 氣源規劃
在《餘姚市區城市天然氣利用規劃》中,規劃氣源近期為東海西湖凹陷天然氣,中期為東海西湖凹陷天然氣和「西氣東輸」雙氣源,遠期在此基礎上,還可能增加華東地區進口 LNG 。
東海西湖凹陷包括 8 個油氣田,其天然氣探明儲量 484.23 億立方米,控制儲量 1483.66 億立方米,預測儲量 2030. 05 億立方米 。根據中國石化集團的開發方案,一期生產規模為 16 億立方米 / 年的天然氣將於 2004 年登陸,到 2010 年達到 40 億立方米 / 年的規模。儲量 484.23 億立方米,
17.5 輸配系統
17.5.1 管網的布置原則
1 、根據城市的總體規劃,居住區規劃、工業布局規劃、公用設施規劃和城市道路規劃,選擇確定高中壓管網的走向和布局,同時盡量避免穿越鐵路、河流和其它大型障礙物,以減少工程量和投資,盡量避開鬧市區。
2 、為提高管網運行的可靠性,應基本成環狀布置或考慮以後成環。
3 、充分考慮地下管線、建構築物的因素,進行綜合布置,力求經濟飢液薯、安全、可靠。
4 、燃氣管道採用地下敷設,地下燃氣管道埋設的最小覆土厚度 ( 管頂至路面 ) 應符合下列要求:
車行道:不得小於 0.8 米 ;
人行道:不得小於 0.6 米 :
庭院內:不得小於 0.4 米 ;
水田下:不得小於 0.8 米 ;
已當採取了有效的保護措施後,上述規定均可適當降低。
17.5.2 管網布置
( 1 )城市管網系統採用高、中壓二級管網系統。
( 2 )規劃新建天然氣門站一座,規模 2 公頃 。
( 3 )規劃新建高中壓調壓站 3 處。
• 環境保護規劃
18.1 環境現狀
從近 10 年餘姚市的環境監測看,環境空氣質量中 SO 2 、 NO X 、 TSP 均為一、二級標准,降塵在交通稠密區和混合區有時超標。影響餘姚市地面水質量的污染物主要為有機污染物和石油類。市區聲環境方面質量較差。
18.2 環境目標
1 .大氣環境目標
餘姚市中心城區大氣環境整體上應保持在國家大氣環境質量二級標准以內,交通干線兩側允許低於二級標准,但不超過三級標准。
2 .水環境目標
按餘姚市水環境劃分確定近期為國家地表水 Ⅳ 類水體,遠期為國家地表水 Ⅲ 類水體,城區內規劃的景觀河流、湖泊達到地表水 Ⅲ 類標准,周邊水庫為國家地表水Ⅱ類水體。
地下水應達到國家地下水Ⅱ類標准。
3 .雜訊環境目標
( 1 )休療養用地、高級別墅區、高級賓館區等特別需要安靜的地區,晝間不超過 50 分貝,夜間不超過 40 分貝;
( 2 )舊城區以居住、文教為主的區域或商業、居住混雜的地區,晝間 50 — 60 分貝,夜間 45 — 50 分貝;
( 3 )規劃確定的工業區,晝間不超過 65 分貝,夜間不超過 55 分貝。
4 .固體廢棄物目標
要求達到: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效益化目標。
18.3 環境保護功能區的劃分
1 .陸域環境功能區劃分
按餘姚市城市總體規劃安排,考慮陸域規劃用途、現狀環境本底和環境發展趨勢,將陸域環境功能區分為三類:一類陸域環境功能區、二類陸域環境功能區和三類陸域環境功能區。
一類區為:國家規定的自然保護區、風景旅遊區、名勝古跡和休療養地;
二類區為:規劃確定的居住區、商住混合區、文化區;
三類區為:交通樞紐、干線、有污染的工業區。
一類區執行國家大氣一級標准,二類區執行國家大氣二級標准,三類區執行國家大氣三級標准。
2 . 水域環境功能區劃分
水域環境按餘姚市水域現狀使用功能和其發展的潛在功能確定,城區河段近期為國家地表水 Ⅳ 類水體,遠期為國家地表水 Ⅲ 類水體,城區內規劃的景觀河流、湖泊為國家地表水 Ⅱ 類水體。
水環境執行國標《 GB3838-96 》
大氣執行國標 《 GB3095-96 》
雜訊執行國標 《 GB3096-93 》
環境區劃見《餘姚市城市總體規劃環境保護區劃圖》。
18.4 環境保護措施
1 .完善污水管網建設,近期形成一套完整的污水管網系統。
2 .建成餘姚市污水處理廠,使餘姚市污水處理率達到 80% 。
3 .加強施工工地的管理,完善塵污染工廠的處理設備。
4 .建成餘姚市城市垃圾衛生填埋場,使城市垃圾集中處理率達到 90% 以上。並且建立醫療廢物處置設施。
5 .推廣使用清潔燃料,改善大氣環境質量。
6 .完善企業建設項目環境評價制度,使「三同時」制度執行率達到 100% 。
• 環境衛生規劃
19.1 現狀
1 、餘姚市現有垃圾中轉站五座,為 1995 年前建設,均為集裝箱式,現已呈現飽和狀態。
2 、現有垃圾處理場位於東北街道同光村,佔地 4 公頃,建於 1987 年,已填埋垃圾近 410 噸,採取填埋式。
19.2 存在問題
1 、環衛設施已趨飽和和老化,急需擴大規模或另選新址。
2 、環衛機械不足,設備老化嚴重。
3 、垃圾及糞便處理程度不高,有可能對環境產生二次污染。
4 、環衛設施建設資金不足。
19.3 環境衛生設施規劃
19.3.1 規劃原則
在城市建設中合理布局、完善配套各類環衛設施,美化環境,方便使用,逐步提高環衛工作的機械化程度。妥善處理和綜合利用廢棄物,防止環境污染,創造整潔的城市環境,保護人民健康。
19.3.2 垃圾收集及處理
⑴ 生活垃圾量預測
按人均指標法計算生活垃圾量,(詳見下表)
表 19-1 餘姚市城市生活垃圾量預測表
年限
項目
2005 年
2020 年
人 均 指 標
(公斤 / 人 . 日)
1.4
1.25
城 市 人 口
( 萬人 )
26
55
垃 圾 總 量
( 萬噸 / 年 )
13
25
(2) 垃圾收集、清運
現狀垃圾收集方式較落後,主要以垃圾站、垃圾箱為主要收集渠道。規劃增設垃圾中轉站,同時推廣垃圾袋裝化和分類收集。逐年減少垃圾箱,消滅垃圾站。垃圾中轉站的設置以街道為單位,按人口 2 — 2.5 萬人設一座, 2020 年實現垃圾收集密閉化、集裝化、清運機械化。
⑶ 垃圾處理
考慮到餘姚市的實際情況,新的垃圾處理採取填埋式,填埋場位於東北街道桐張嶴,總佔地 15 公頃 。
規劃 2005 年新建垃圾焚燒廠一座。
全市無害化垃圾處理率 2005 年達到 60% , 2020 年 80% 。
19.3.3 公共衛生設施
• 垃圾中轉站
由於規劃的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均距城區較近,故市區不設大型垃圾中轉站,只設中小型垃圾中轉站,中小型垃圾中轉站的規模為 2000 平方米 左右,具體位置見《環境衛生規劃圖》。
( 2 ) 公共廁所建設
規劃要求按《城市公共廁所規劃和設計標准》設置公共廁所,每平方公里不低於三座。到 2010 年全市公廁總數將達 240 座,並基本實現水沖化。
( 3 )廢物箱的設置
廢物箱的設置原則為:商業文化街道每 25 — 50 米 設一個;主要交通幹道每 50 — 80 米 設一個;一般街巷每 80 — 100 米 設一個。
( 4 )環衛專用車輛
環衛專用車輛按 2 輛 / 萬人配置,到 2020 年需 110 輛。規劃近期對現有車輛進行更新和調整,添置道路清掃車。
為保證環衛車輛自身衛生整潔,防止二次污染,近期在中心城區和姚北新區各建環衛專用車輛沖洗站一處。
• 防災規劃
20.1 防洪工程
20.1.1 現狀概況
餘姚市位於姚江流域中部,地勢較低,地面高程基本在 3.3 — 4.5 米 之間。流經市區的河流眾多主要有候青江、姚江、最良江,在現有的防洪設施的條件下,江水平均 3.4 年出現一次高於 4 米 的水位,實測最高水位為 4.82 米 。
餘姚現狀已經形成一個東泄、西蓄、北排、中疏、低圍的防洪排澇體系,全市的防洪能力達到 10 年一遇的標准。
從現狀防洪的情況看,餘姚現狀防洪主要存在問題是:
( 1 )防洪設施標准不高。
( 2 )地勢低窪,現有排水泵站裝機容量不足,容易造成內澇。
( 3 )河道淤積、幹流排洪閘孔徑偏小等原因導致行洪不順暢直接降低行洪標准。
20.1.2 防洪排澇標准
規劃確定餘姚未來發展成為 55 萬人的大城市,根據 GB 50201 — 94 《防洪標准》相關的規定,到 2020 年餘姚的防洪標准為 100 年一遇的Ⅱ級設防的重要城市,近期可以按照 50 年一遇的Ⅲ級設防的中等城市的標准來建設防洪設施。
規劃排澇標准 20 年一遇 24 小時雨量排出或排至耐淹深。
20.1.3 防洪規劃
( 1 )規劃按照新的防洪標准進行防洪設施的建設,進一步完善東泄、西蓄、北排、中疏的防洪排澇體系。
( 2 )強化城市行洪體系,降低市區的洪水水位。拓寬疏浚最良江、候青江、姚江河道,東遷擴建中舜江、皇山、竹山、郁浪浦四座節制閘。
( 3 )通過完善擋洪體系,進一步防止江河洪水入侵市區。按照防洪標準的要求對現有堤防加高加固,支流口門修建擋洪閘。由於市區堤防和郊外堤防標准不同,規劃在過渡段布置隔堤,阻擋郊外超標洪水侵入市區。
( 4 )完善排水體系,使得市區的雨水在高水位時候強行排出,低水位時候自行排放。
( 5 )清除影響行洪的建築物、改建影響行洪的橋梁。對未經批准修建的阻水碼頭、埠頭、取水構築物一律拆除,對阻水嚴重的老橋涵要抓緊改造。
20.2 消防規劃
1 .現狀分析
餘姚市現有 1 個消防站,用地面積 6000 平方米 ,消防車 3 輛,人員 28 人,市政道路上設有消火栓 95 個。
2 .主要存在問題
消防站數量少,消防車輛缺少,城區市政基礎設施薄弱,供水管網不完善,消防水壓不夠,消防編制缺員。消防有線通訊條件尚欠完善。
3 .消防隊(站)規劃
根據國家城市消防站建設標准等消防有關規范,結合餘姚市具體情況,確定中心城區消防規劃。規劃設消防站 6 個,消防站責任區面積 6-- 10KM 2 。每處佔地面積 0.5 公頃 。
消防站布局、用地見《防災規劃圖》。
20.3 人防規劃
20.3.1 規劃原則與目標
原則:貫徹人民防空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與城市建設相結合建設,堅持平戰結合,注重實效,統籌兼顧,突出重點;長期規劃,分期實施。
目標:以增強城市總體防護功能為前提,緊密結合城市建設,適應戰時防空和平時利用兩方面的需要,逐步建成一個配套齊全、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人防工程體系。
20.3.2 城市總體防護規劃
從提高城市總體防空抗毀功能,兼容平時防災功能考慮,結合城市發展規劃,按人防防護要求,進行協調和綜合規劃。
①按有關標准、法規要求,以新建民用建築(含舊城區改造)為主,結合小區綠地、場地規劃,擴大人防工程防護面積,建設人防工程。
②結合城市規劃近期建設的新建小區,舊城改造、較大工業區及其他工程項目,配套建設或預留相關防空設施。
③現市中心區是規劃重點,地下空間開發與人防工程結合,同時結合廣場、綠地、街道、交叉路口、高層建築等,改造與修建平戰兩用地下工程。
20.4 地質災害防治規劃
20.4.1 現狀概況
我市地處浙東四明山北麓,地質環境條件復雜,市域總面積 1527km 2 ,其中山地、丘陵約占 53% 。全市地貌類型眾多,地形高差懸殊,地質構造發育,地層岩性復雜,是寧波地區地質災害易發縣、市之一。
我市地質災害類型主要為滑坡、泥石流、崩塌及地面塌陷。平原區尚未有區域地面沉降災害跡象。
全市地質災害及隱患點共計 62 處,其中滑坡災害點 29 處,泥石流災害 16 處,崩塌災害點 4 處,采礦地面塌陷災害點 1 處,潛在滑坡災害點 6 處,潛在崩塌災害點 6 處;規模多以小型為主。
20.4.2 規劃原則與目標
(一)基本原則
堅持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的原則:地質災害形成發育的復雜性,決定了地質災害防治應採取「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的方針。
堅持從實際出發的原則:結合我市的地質災害的災情和社會財政現實,防治工作要同山區資源開發、下山脫貧及工程建設相結合,做到「社會、經濟、生態」三大效益相統一。
堅持統籌規劃,突出重點、量力而行、分階段實施的原則。
堅持人為誘發的地質災害,誰誘發誰治理。
(二)總體目標
建立起完善的地質災害防治法規體系與監督管理體系,全面查清我市地質災害的分布與危害程度,建立完善的市、鄉(鎮)、行政村三級地質災害監測網路和群測群防、群專結合的防治隊伍。
20.4.3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一)分區
地質災害易發區是指容易發生地質災害的區域。劃分原則是:「以人為本」、結合實際、反映客觀規律、方便實用。本次易發區的劃分是在地質災害現狀調查的基礎上,將我市地域劃分為:高易發區( I )、中等易發區( Ⅱ)、低易發區(Ⅲ)、不易發區(Ⅳ)共四個區 10 個區段。(附圖:地質災害分布與易發區圖)。
地質災害高易發區 ( I ):面積 138.8 K m 2 ,佔全市總面積的 9% ,共發育地質災害(隱患)點 33 處,佔全市地質災害(隱患)點的 53% ,面密度系數達 0.24 處 / K m 2 。
地質災害中等易發區( Ⅱ):面積 465.0 K m 2 ,佔全市總面積的 30% ,共發育地質災害(隱患)點 23 處,佔全市地質災害(隱患)點的 37% ,面密度系數達 0.05 處 / K m 2 。
地質災害低易發區與不易發區 (Ⅲ、Ⅳ):面積 923.0 K m 2 ,佔全市總面積的 61% ,共發育地質災害(隱患)點 6 處,佔全市地質災害(隱患)點的 10% ,面密度系數小於 0.01 處 / K m 2 。
(二)措施
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進一步建立和健全城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組織網路,對重點地質災害應明確分管領導,設立專門觀察小組。
加大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宣傳力度,廣泛開展群策群防。
有關地區必須制定出保護地質環境和地質災害防治(引發地質災害發生的挖山造房、建築公路、機耕路等)預案,對穩定性差和較差的地質災害點制定切實可行的應急有效防治措施,盡可能防止地質災害發生。
汛期及台風季節,重點地質災害地區建立觀察小組,指定專人負責,將觀察、監測結果作詳細記錄,並與餘姚市有關部門經常取得聯系。對重點地質災害點加強檢查、觀察力度,一旦發生地質災害,必須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抗災搶險,按分級管理辦法及時向上級匯報災情。
對重大建設項目,必須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第 104 號令第十五條第二款「申請重大基本建設項目的應當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附地質災害勘查評估資料,並經地礦主管部門審查同意後,方可按基本建設審批許可權和程序的規定報批」之規定執行。
對重大地質災害防範區段,制定專門的防治工程與應急治理措施。具體由餘姚市工程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規劃確定應對工程與相關措施。
• 郊區規劃
郊區規劃作為總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與城市發展規劃相協調,並對城市未來發展發揮更重要的指導作用。
21.1 界定郊區范圍
城市郊區,從廣義上說包括城郊過渡帶、城市近郊區及城市遠郊區。從餘姚市的現狀和城市發展來看,城郊過渡帶已劃入規劃期內的市區,從行政區上看,城市近、遠郊區均劃入郊區規劃的范圍,使其在農產品供應、環境、土地等方面與城區結成緊密聯系。餘姚市郊區面積 301 平方公里。
21.2 規劃特點
受用地的限制,餘姚市郊區從功能上看實際是城市的邊緣地帶,它不具備大城市郊區的特點,因此,餘姚市郊區對於市區而言,更應強調其對城市生態安全的保障作用。其它更多的為城市服務的基礎設施應該從市域或更大的區域范圍解決。
21.3 郊區規劃布局
21.3.1 港口
根據遠期發展的需要,在餘姚中心城區東西兩側分別建設上游港區和下游港區。
21.3.2 水源保護地
位於郊區范圍內的水源地主要有梁輝水庫的水源保護區,應加以保護,以利於餘姚市未來發展對淡水資源的需求。
21.3.3 果林種植地
規劃城市東部穴湖水庫一帶作為果林種植地。
21.3.4 山林地
城市南部梁輝一帶的山區作為山林地。
21.3.5 城市生態涵養區
將中心城區和姚北新區之間的地帶作為餘姚市的生態保育地帶。
21.3.6 城郊公園綠地
穴湖郊野休閑渡假公園: 在現在穴湖水庫的基礎上進行整治及完善,成為餘姚市市級綜合性公園,大面積的水面和果園,林地將是其特色。
豐山郊野休閑渡假區: 梁周路西北以豐山為主的丘陵開發成為渡假區,供市民節假日休閑娛樂。
四明山郊野旅遊休閑渡假區: 四明山是餘姚市域內生態環境保存得最好的自然山體,依託四明山建設旅遊渡假區。
餘姚
浙江省寧波市餘姚市
概況
餘姚市位於浙江省東部,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21°09′、北緯30°03′。總面積1527平方千米。2005年底,戶籍人口82.58萬人。市人民政府駐蘭江街道北蘭江路1號,郵編:315400。行政區劃代碼:330281。區號:0574。拼音:Yuyao Shi。
地理
餘姚市位於浙東寧波平原,東與寧波市江北區、鄞縣相鄰,南枕四明山,與奉化、嵊縣接壤,西連上虞市,北毗慈溪市,西北於錢塘江、杭州灣中心線與海鹽縣交界。東西極距58.5公里,南北極距79公里。總面積1526.8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805.09平方公里,佔52.73%,平原432.51 平方公里,佔28.33%,水域289.26平方公里,佔18.94%。地勢南高北低,南部四明山山巒起伏,間有盆地、谷地,最高峰蘆山鄉青虎灣崗,海拔 979米;中部姚江平原,有弧山殘丘,點綴兩岸;北部為濱海沖積平原。全市耕地64.35萬畝,園地9.84萬畝,林地72.15萬畝。主要河流姚江,源於境內四明山夏家嶺,自西向東流經中部,匯入寧波市甬江出海,全長109公里,境內流長54公里,支流30餘條,縱橫交錯,織成水網。並有眾多湖塘水庫。牟山湖為境內最大海跡湖,正常蓄水420萬立方米,四明湖為最大人工湖,總庫容1.2億立方米。全境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區,陽光充沛,溫暖濕潤,四季分明,雨熱同步。年平均氣溫16.2°C,日照2061小時,無霜期227天,降水量1361毫米,自然條件優越。山區溪流眾多,水力資源較為豐富,可開發小水電約2萬千瓦,已開發9414千瓦。姚南山區螢石、高嶺土和花崗岩資源豐富,有開發價值。蕭甬鐵路橫貫中部,329國道穿越境北,姚江為浙東運河一段,水陸交通便捷。南部山區地勢險要,為浙東戰略要地。
漢族為主,有苗、白、壯、布依等少數民族。金屬礦產資源有銅、鐵、鉛、鋅等。非金屬礦產資源有螢石、高嶺土、粘土、石英、磷、泥炭等。野生動植物資源有穿山甲、水獺、丹頂鶴、白鶴、黑鸛、鴛鴦、灰鶴、銀杏等。中草葯材有絡石屯、貫眾、淡竹葉、茯苓、丹參、金銀花等40餘種。土特產品有茶葉、楊梅、乾菜筍、佛雕、工藝草編。名勝古跡有河姆渡遺址、黃梨洲墓、中共浙東區黨委舊址、王陽明講學處、通濟橋與舜江樓。
行政區劃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餘姚市轄6個街道、14個鎮、1個鄉,52個社區、265個居委會:鳳山街道、陽明街道、梨洲街道、蘭江街道、郎霞街道、低塘街道;臨山鎮、泗門鎮、馬渚鎮、牟山鎮、丈亭鎮、梁弄鎮、陸埠鎮、大隱鎮、大嵐鎮、河姆渡鎮、四明山鎮、小曹娥鎮、黃家埠鎮、三七市鎮;鹿亭鄉
2006年1月1日,原東北街道更名為鳳山街道,西北街道更名為陽明街道,東南街道更名為梨洲街道,西南街道更名為蘭江街道。
歷史沿革
餘姚得名,說法不一。一說,《風土記》載,舜文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曰餘姚(「舜後支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雲餘姚」)。另一說,《越絕書》裁,夏少康封少於無余於會稽,以奉禹記,姚乃其屆邑,故曰餘姚。《山海經》郭璞注,句余山在會稽餘姚縣南,句章縣北,故此二縣因此為名雲,此為第三種說法。還有一說,「邑有句余山,又南有姚江」,故名。再有一說,明代《郡縣釋名》說,縣隸會稽,在餘姚山之西,以河東有姚姓,故曰餘姚。近有人主張,餘姚為越語地名,其義石明。
秦時置餘姚縣(一說漢建),屬會稽郡。東漢建安五年(200年)始築縣城,為浙東古縣城之一。據《太平寰宇記》所載:唐初「餘姚之境東包明州,西轄上虞,為越州巨鎮」,一度升為姚州(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姚州)。宋為「望縣」,「東南最名邑」。元貞元年(1295年)改為餘姚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廢州復縣。1911年11月8日(清宣統三年九月十八日)餘姚「光復」。
1949年5月23日餘姚解放。新中國建立後,境域多次變動,最大一次是1954年,大古塘以北棉區劃歸慈溪縣,慈溪縣西部稻區、山區劃歸餘姚縣。
1985年7月26日撤縣設市,隸屬寧波市,設9區、8個鎮、63個鄉。
經濟
2005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 298.12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4.2%,其中一產22.53億元,二產175.13億元,三產100.46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的比例分別為7.6:58.7:33.7。按現行年平均匯率計算的人均生產總值突破4000美元,達到4404美元。
餘姚物產豐富,是一個農業歷史悠久、農林牧副漁各業齊會的綜合性農業區域。被國家授予「中國楊梅之鄉」、「中國榨菜之鄉」、「中國茭白之鄉」、「中國蜜梨之鄉」和「中國紅楓之鄉」稱號。近年來,餘姚加快結構調整步伐,使全市農業向產業化方向發展,並已形成蔬菜、竹筍、茶葉、果品、畜禽、水產六大農產品商品基地,涌現了「瀑布仙茗」、「舜水蜜梨」、「國泰榨菜」等名牌農產品。
改革開放以來,餘姚一直躋身於全國經濟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之列。餘姚的工業門類齊全,基礎較為扎實,有「塑料之鄉、模具王國」之稱。工業經濟以儀表、電子、塑料、化工、輕紡、機械、冶金等傳統支柱產業為基礎,機電儀一體化、新材料、精細化工等一批高新技術產業迅速崛起,同時以制筆、按鍵、燈具、汽車配件、水暖設備、電動工具、打火機等行業為主的塊狀經濟已遍及全市各地。近年來,餘姚名牌產品迭出,涌現了帥康、玉立抽油煙機、富達吸塵器、舜大全價飼料等中國名牌產品。
餘姚也是全國商貿市場大市之一。依託全國最大的塑料交易專業市場——中國塑料城,這里已成功地舉辦了兩屆中國塑料城全國塑料博覽會、2000年餘姚全國農業機械展覽會等大型經貿活動,極大地促進了對外開放和餘姚經濟的發展。
榮譽
餘姚社會經濟綜合發展指數和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分別位居全國第20位和第11位。餘姚不僅是全國經濟實力百強縣,同時還是全國衛生城市、全國科技先進(縣)市、全國體育先進(縣)市、全國文化模範(縣)市和全國創建文明村鎮活動示範點。
市樹市花市果
餘姚市市樹廣玉蘭,餘姚市市花杜鵑花,餘姚市市果楊梅.
編輯詞條
開放分類:
地理、旅遊、浙江、餘姚
參考資料:
1.中國塑料城信息中心
2.行政區劃
② 寧波哪裡可以買到交通IC卡
寧波公交IC卡購卡,沖卡地址
一、全業務服務點:
(工作時間 每天7:45-11:30 12:00-17:00)
海曙區:(3個)
1、聯豐農工商超市服務點(海曙農工商超市一樓,19、364、369、503、504、523、625、626、634、638、816路寧興小區站下,向北300米)
2、望京路營業廳(海曙望京路52號,10、816路銀杏四季站下,向南50米;2、9、371路西河街站下,向南250米)
3、解放南路服務點(海曙解放南路327號,3、6、12、118、363、364、501、503、516、518、525、546、809、821路解放南路站下,向北200米)
鄞州區:(1個)
1、錢湖北路服務點(鄞州錢湖北路834號,101、102、108、128、365、367、369、511、627、906路華泰劍橋一期下)
江東區:(3個)
1、百丈路營業廳(江東百丈路149號;3、15、102、205、302、354、357、366、516、517、556路七塔寺站下,向西150米)
2、黃鸝服務點(江東公交黃鸝中心站,9、10、11、12、14、101、106、350、353、360、506、507、512、514、550、550-1路黃鸝新村站下)
3、體育館服務點(江東公交體育館中心站,9、101、117、353、358、370、513、515、517、518、522、550、550-1、553、782、783、783-1、788、809、901路體育館下)
江北區:(2個)
1、雙東坊服務點(江北環城北路和翠柏路叉口,5、13、15、330、333、337、339、345、515、517、523、806路雙東路下)
2、人民路營業廳(江北人民路336號,1、4、331、332、339、341、343、370、384、541路白沙站下,向南200米)
鎮海區:(1個)
3、鎮海漲監矸服務點(鎮海漲監矸長運公司;每天8:00--10:30 13:30--16:00,學生卡的新卡業務不辦理)
北侖區:(1個)
1、北侖大矸服務點(北侖大矸客運站內;除周二外每天8:00-11:00 13:00-16:00,學生卡的新卡業務不辦理)
餘姚區:(1個)
1、餘姚服務點(陽明西路284號,公管所裡面;每天8:00-11:00 13:30-16:30)
二、流動服務點:(不辦理掛失、補卡 及特惠卡的新卡業務)
時間:8:30-11:30 12:00-16:00
1. 洞橋服務點(每月3日;鎮政府大院內勞動服務站)
2. 高橋服務點(每月3日;高橋歡樂家園內)
3. 姜山服務點(每月4日、6日;姜山勞動服務站,人民南路14號,若逢雙休暫停)
4. 莫枝服務點(每月5日、7日;901路公交車站)
5. 邱隘服務點(每月7日;357路終點站)
6. 橫街服務點(每月8日、26日;橫街文化站內)
7. 鄞江服務點(每月9日、18日;鄞江鎮政府黨員活動中心)
8. 慈城服務點(每月10日、11日;331路公交車站)
9. 雲龍服務點(每月10日;雲龍鎮政府便民服務中心內)
10. 瞻岐服務點(每月12日;瞻岐勞動服務站、鎮政府對面,若逢雙休暫停)
11. 鄞州體育館服務點(每月13日、14日;366路公交車站)
12. 咸祥服務點(每月13日;咸祥勞動服務站,咸興路69號,若逢雙休暫停)
13. 龍觀服務點(每月14日;龍觀綜合治理辦公室一樓東)
14. 寧波大學服務點(每月15日;錦綉學生活動中心)
15. 塘溪服務點(每月16日;塘溪勞動服務站,鎮政府對面)
16. 古林服務點(每月17日;625路古林場站)
17. 北侖服務點(僅限老年卡;每月18日;明州路164號,東航售票處)
18. 樟村服務點(每月19日、20日、29日;637路直達,新江夏超市邊)
19. 小港服務點(每月21日、28日;小港客運站,553、355路車站)
20. 新東站服務點(每月22日;901、908路車站)
21. 路林服務點(每月23日;1路車站)
22. 五鄉服務點(每月24日;五鄉勞動再就業服務站)
23. 陳婆渡服務點(每月26日;101路車站)
24. 橫溪服務點(每月29日;橫溪工業辦公室,永茂路48號)
三、普通卡代理充值點:
人工服務:
江東區:(3個)
1、寧波光大銀行江東支行(中山東路585號)
2、寧波光大銀行興寧支行(江東南路313號)
3、寧波光大銀行科技園區支行(江南路1558號)
海曙區:(4個)
1、寧波銀行西門支行(中山西路197號)
2、寧波銀行聯豐支行(聯豐路62號)
3、寧波光大銀行分行營業部(寧波市鎮明路)
4、寧波光大銀行聯豐支行(藍天路193、197、199號)
江北區:(2個)
1、寧波銀行孔浦支行(大慶北路39弄1-3號)
2、寧波光大銀行三江支行(槐樹路86號)
鎮海區:(3個)
1、鎮海駱駝代理點(駱駝公交車站;每月6-9日、24-26日上午7:45--11:00 下午11:15--17:00)
2、煉油廠代理點(380路公交車站;每月15-20日 上午8:00--11:30 下午13:00--16:30)
3、寧波光大銀行鎮海支行(鎮海城關清川路181號)
北侖區:(2個)
1、北侖代理點(北侖明州路164號東航北侖售票處;周一至周五,8:00--17:00)
2、寧波光大銀行北侖支行(明州路241號)
鄞州區:(4個)
1、寧波銀行下應支行(下應鎮河東村)
2、寧波銀行邱隘支行(邱隘鎮青年路68-80號)
3、寧波銀行石矸支行(石矸鎮雅戈爾大道173號)
4、寧波銀行姜山支行(姜山鎮人民路38號)
5、寧波光大銀行鄞州支行(麥德龍路68號)
自助圈存服務點:
海曙區:(39個)
1、寧波銀行西門支行(中山西路197號)
2、寧波銀行聯豐支行(聯豐路62號)
3、寧波銀行南苑支行(雲霞路5-15號)
4、寧波銀行鼓樓支行(呼童街49號)
5、寧波電信營業廳(寧波銀行圈存;和義路96號)
6、寧波銀行南門支行(環城西路南段552號)
7、寧波銀行天源支行(柳汀街230號)
8、寧波銀行海曙支行(解放南路135號)
9、寧波銀行浙東支行(中山東路134-136號)
10、寧波銀行鎮明支行(鎮明路137號)
11、寧波銀行湖東支行(寧波市廣濟街4號)
12、寧波銀行馬園支行(馬園路128號)
13、寧波銀行翠柏支行(翠柏路68號)
14、寧波銀行江廈支行(靈橋路183號)
15、交通銀行營業部(中山東路55號)
16、交通銀行葯行街支行(葯行街61號)
17、交通銀行西門支行(翠柏路17號)
18、交通銀行興寧支行(解放南路29號)
19、交通銀行孝聞街支行(孝聞街37號)
20、沁水麗庭(交通銀行自助通;海曙沁園街44號北大門門衛室對面)
21、在水一方(交通銀行自助通;海曙前豐街18弄東大門門衛室對面)
22、貿成飯店(交通銀行自助通;海曙西河街97號)
23、南苑小區(交通銀行自助通;海曙南苑街229弄)
24、花苑小區(交通銀行自助通;海曙新典路180弄)
25、海曙供電營業廳(交通銀行自助通;海曙開明街341號)
26、南塘花園-西門(交通銀行自助通;海曙糧豐街129弄13號)
27、南塘花園-北門(交通銀行自助通;海曙南苑街127弄)
28、望京歐院(交通銀行自助通;海曙高塘路139弄)
29、望京人文(交通銀行自助通;海曙高塘路129弄)
30、新街小區(交通銀行自助通;海曙大梁街2號)
31、時代金領(交通銀行自助通;海曙匯頭巷1-2號)
32、銀杏四季(交通銀行自助通;海曙望京路38弄2號)
33、尹農小區(交通銀行自助通;海曙尹江岸村152弄)
34、靈橋小區(交通銀行自助通;海曙石板巷25號)
35、豐華名都(交通銀行自助通;海曙馬園路165弄1號)
36、雙梁小區(交通銀行自助通;海曙小梁街26弄)
37、寧波電信營業廳(交通銀行自助通;海曙和義路96號)
38、靈橋廣場(交通銀行自助通;海曙葯行街31號)
39、天一豪景(交通銀行自助通;海曙中山東路)
江東區:(27個)
1、寧波銀行中興支行(中興路363-367號)
2、寧波銀行明州支行營業部(甬港北路19號)
3、寧波銀行百丈支行(彩虹南路72號)
4、寧波銀行華光城支行(百丈東路1087號)
5、寧波銀行總行營業大廳(中山東路294號)
6、寧波銀行東門支行(百丈東路868號)
7、寧波銀行江東支行營業部(中山東路466號)
8、寧波銀行寧穿支行(寧穿路535號)
9、寧波銀行曙光支行(驚駕路43-47號)
10、彩虹廣場(寧波銀行圈存;百丈東路37號)
11、交通銀行江東支行(江東區彩虹南路15號)
12、交通銀行孔雀支行(興寧路41號)
13、交通銀行大河支行(中山東路336號)
14、交通銀行中興支行(寧穿路398號)
15、交通銀行光明支行(曙光路600號)
16、交通銀行鄞中支行(甬港南路83號)
17、會展中心A樓(交通銀行自助通;江東百丈路168號一樓大堂進門右側)
18、漢通商務樓(交通銀行自助通;江東朝暉路17號一樓大堂)
19、寶泰花苑(交通銀行自助通;江東百丈東路762號南門門內)
20、華僑城(交通銀行自助通;江東中興路南大門門衛室旁)
21、怡沁苑(交通銀行自助通;江東百寧街3018弄東大門門衛室)
22、交通銀行營業部(江東區中山東路56號B樓)
23、交通銀行中山支行(江東區甬港北路121-125號)
24、江東供電營業廳(交通銀行自助通;江東興寧路248號)
25、寧波銀行科技園支行營業部(江南路651-655號)
26、明辰紫月東(交通銀行自助通;高新區楊木綽·226弄1-5大門外)
27、明辰紫月西(交通銀行自助通;高新區楊木綽·226弄1-6大門內左側)
江北區:(11個)
1、寧波銀行孔浦支行(大慶北路39弄1-3號)
2、寧波銀行清河支行(清河路99號)
3、寧波銀行雙東坊支行(環城北路西段741-745號)
4、寧波銀行江北支行(人民路270號)
5、交通銀行江北支行(人民路138號)
6、交通銀行繁豐支行(大閘路148號)
7、槐樹公寓(交通銀行自助通;江北槐樹路槐樹公寓門衛對面)
8、怡江小區(交通銀行自助通;江北怡北街1號大門門衛室)95、廣廈怡庭(交通銀行自助通;江北榭嘉路230號)
10、江北供電營業廳(交通銀行自助通;江北大慶南路205號)
11、洪塘供電營業廳(交通銀行自助通;江北洪塘街道文體路9號)
鎮海區:(5個)
1、交通銀行鎮海支行(鎮海城河西路28號)
2、交通銀行駱駝支行(鎮海杭甬路2號)
3、交通銀行庄市支行(鎮海庄市鑫隆花園一樓)
4、交通銀行化工區支行(鎮海蟹浦鎮北海路278號)
5、晴綸廠(交通銀行自助通;鎮海區五里牌)
北侖區:(23個)
1、交通銀行北侖支行(北侖明州路245號)
2、交通銀行小港支行(北侖小港東大道6號)
3、北侖區行政服務中心(交通銀行自助通;一樓大堂進門右側)
4、北侖鳳凰山主題樂園(交通銀行自助通;主門內右側)
5、北侖區寧波職工職業學院(交通銀行自助通;圖書館一樓大廳)
6、北侖宗瑞醫院(交通銀行自助通;一樓大堂)
7、北侖明州商場(交通銀行自助通;一樓進門右側)
8、北侖加貝超市星陽店(交通銀行自助通;二樓對面樓梯)
9、北侖新矸街道牡丹社區(交通銀行自助通;太平洋館一樓大堂)
10、北侖老闆娘新光酒店(交通銀行自助通;一樓大堂總台右側)
11、北侖鮑家洋村(交通銀行自助通;村委會)
12、北侖新矸街道便民中心(交通銀行自助通;辦事大廳)
13、北侖新矸銀杏社區(交通銀行自助通;社區大門內右側)
14、北侖東河路郵政報刊亭(交通銀行自助通;電影院報刊亭)
15、北侖信訪局(交通銀行自助通;富春江路一樓大堂)
16、新矸高塘便民中心(交通銀行自助通;一樓大堂)
17、黃金海岸(交通銀行自助通;北侖區廬山東路1051)
18、富春花園(交通銀行自助通;北侖富春花園)
19、北侖新客運中心(交通銀行自助通;北侖新客運中心)
20、牌門村(交通銀行自助通;北侖大唇)
21、河頭村(交通銀行自助通;北侖河頭村)
22、鎮安村(交通銀行自助通;北侖鎮安村)
23、慈岱村(交通銀行自助通;北侖慈岱村)
鄞州區:(10個)
1、寧波銀行下應支行(下應鎮河東村)
2、寧波銀行邱隘支行(邱隘鎮青年路68-80號)
3、寧波銀行石矸支行(雅戈爾大道173號)
4、寧波銀行姜山支行(姜山鎮人民路38號)
5、寧波銀行鄞州支行營業部(四明中路788號)
6、寧波銀行飛虹支行(天童北路56號)
7、寧波銀行三江支行(錢湖北路71號)
8、交通銀行東錢湖(錢湖北路紅林段)
9、交通銀行中心區(建興路50-54號)
10、紫郡會所(交通銀行自助通;鄞州紫郡小區132號)
③ 寧海縣浙石油綜合能源銷售有限公司是國企嗎
是。根據查詢相關信息顯示,寧海縣浙石油綜合能源銷售有限公司是由縣國投集團控股的。寧海縣,浙江省寧波市轄縣,位於中國大陸海岸線中段,浙江省東部、寧波市南部沿海,象山港和三門灣之間,天台山和四明山山脈交匯之處,東臨象山縣,南界台州市三門縣豎伏,西靠台州市天台縣、紹興市新昌縣,北接奉化區,為計劃單列市激纖賀寧波市屬縣,國務院批準的第一批沿海對外開放地明派區之一。
④ 寧波幫的歷久不衰
肇始———壯大———鼎盛:寧波幫的發展
1 . 「寧波幫」的肇始時期。寧波,地處東海之濱,居全國大陸海岸線中段,海道輻輳。寧波有眾多的優良港灣,從寧波港起航,商船可藉助海潮和風力往來南北,是我國古代的海上「絲綢之路」、「陶瓷之路」的出發港,在秦代商貿活動已相當活躍。唐時,寧波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的主要港口,外貿事業頗為興旺,唐開成四年至天佑四年( 8 3 9 —9 0 7 年) ,中日往來貿易船舶3 7 次,其中通過明州( 寧波) 放洋,有確切記載的達7 次,唐會昌二年( 8 4 2 年) 至咸通六年( 8 6 5 年) ,海商李鄰德、張支信、李延孝分別率領商幫從明州望海鎮( 今寧波鎮海) 出發,7 次赴日本進行商貿活動,每次去的人數在5 0 人左右,規模頗為可觀。日本的遣唐使節、留學生及高僧等也從寧波口岸入唐。北宋淳化六年( 9 9 0 年) ,寧波設市舶司,同廣州、杭州的市舶司合稱為「三司」,除與日本繼續交往外,與朝鮮的往來顯著增加,專設高麗使館,沿途設有「航濟亭」、「高麗亭」,接待朝鮮的使者和商人。南宋時,又與真里富( 今柬埔寨) 、占城( 今越南) 、?婆( 今印尼) 、大食( 今阿拉伯) 等國進行貿易往來。元時
,設慶元( 今寧波) 市舶提舉司,直隸中書省,海運事業非常興旺,海運戶達1 0 0 0 余戶。明朝和清康熙二十三年( 1 6 8 4 年) 以前,較長時間里實行海禁,寧波的合法海外貿易一度停滯,但走私商貿活動仍非常活躍。在明末清初期間,寧波商人向北京及沿江、沿海的城鎮發展,在北京的寧波商人,經營的主要行業是葯材和成衣。明崇禎年間,寧波的葯材商在北京建立起「鄞縣會館」。清初寧波商人又在北京建立「浙慈會館」。乾隆、嘉慶年間,寧波商人在漢口建立了「浙寧會館」。在清嘉慶二年( 1 7 9 7 年) ,寧波在滬商人錢隨、費元圭等發起募捐,籌建以行幫為基礎的「四明公所」。道光十一年( 1 8 3 1 年) ,又有方亨寧等發起重修,這時期的「四明公所」以辦理同鄉善舉為主。咸豐三年( 1 8 5 3 年) ,得到鎮海大商家方仁照兄弟捐巨款又進行重建,作為同鄉集會之所,「四明公所」把上海的寧波人集合起來,在上海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勢力。上述這些,標志著寧波商幫已開始形成。
2 . 「寧波幫」發展壯大時期。鴉片戰爭以後,資本主義勢力入侵我國,廣州、廈門、福州、寧波和上海被辟為通商口岸,上海以其地跡凳處長江流域終點,腹地深廣,交通便捷的優勢,逐漸成為全國內外貿易的中心,各省商幫都雲集上海,寧波商人以甬滬交通僅一水之隔的優勢,大批湧入上海,據估計清末在上海的寧波人已達4 0 萬人。他們當中,既有地主、商人,也有破產的農民、手工業者、城市居民、苦力者,他們在上海經營南北洋的埠際貿易及顏料、鍾跡州頌表、糧油、海味、煤炭、棉布、葯材、西葯、棉紗、銀樓、五金、機械等行業,並經銷洋貨,開展對外貿易。上海最早受外商僱用的洋行和銀行的買辦多數是寧波人。有些寧波商人既是金融買辦,又是貿易買辦。寧波商幫在我國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經濟中急劇崛起,形成自己的實力地位。成為我國民族資本的一支重要力量。寧波商人基於發展需要,在上海相繼組成各種行業小團體,在商姿鄭業行幫中有同善會( 漁業) 、崇德會( 海味業) 、濟安會( 酒業) 、永興會( 南貨業) 、敦仁堂( 豬業) 、喻義堂( 葯業) 、誠仁堂( 肉業) 、永濟堂( 洋貨業) ;手工業行幫有長壽會( 石作業) 、年慶會( 木業) 、同義會( 銀匠) ;勞工團體有四明長石會、水手均安會等。這類小團體具有同鄉和同業的雙重結構,它以維護幫會利益、互濟互助為目的,是「寧波幫」的重要組成部分。清宣統元年( 1 9 0 9 年) ,在上海的寧波商人籌建四明旅滬同鄉會,成為上海最早的地域性同鄉會組織,1 9 1 0 年改名為「寧波旅滬同鄉會」,作為同鄉人彼此交往、相互照應、休戚與共、同鄉人謀取共同利益的自治社團組織,又是聯絡旅滬寧波人的紐帶。1 9 2 0 年—1 9 3 5 年間,還分別建立了鎮海、定海、奉化、象山等地以縣為單位的旅滬同鄉會。從「寧波幫」在上海商界舉足輕重的地位到集合同鄉力量的組成,標志著「寧波幫」趨於成熟階段。
3 . 「寧波幫」的鼎盛時期。民國時期,「寧波幫」臻於鼎盛階段。隨著財力的積聚、業務的擴大、人員的增加,「寧波幫」以上海為基地,將活動地域伸向漢口、天津、蘇州等大城市。1858年漢口開埠,寧波商幫很快向漢口擴展,漢口成為上海以外寧波商幫較集中的地區,主要經營水產、銀樓、航運、火柴、水電、雜糧、洋油、五金、銀行等行業,其中石油行業幾乎全部被寧波商人所佔,長江夾板船航運業皆屬寧波商人所經營。有許多寧波商人還充任洋人在漢口的洋行、銀行的買辦。在天津的寧波商人,遠在清中葉閉關自守時代,就經營航運業,代清廷南糧北運及民間的南北貨運輸,以6 艘船為一小隊,10艘船為一大隊,成群結隊往來於寧波、上海、天津之間,最多時達六七十艘,主要經營戶為鄞縣的秦氏、吳氏,慈溪的孫氏、董氏,鎮海小港的李氏、樂氏。天津開埠後,寧波商人進一步向天津發展,1840年以後,寧波幫在天津的勢力日益擴大,在天津建立上海的分支機構。除繼續經營航運業務外,還在天津開展進出口貿易、銀行保險業、綢緞呢絨業、金銀眼鏡業等。民國時期,在天津商業中心勸業場一帶有不少名店,都是寧波商人經營的。一批實力雄厚的寧波商人,分別在天津開設錢庄、金店、綢緞庄、五金商號、洋行、房產公司、輪船公司等,還代為洋人在天津經營豬鬃、皮毛、山貨、棉花等進出口業務,成了洋人在天津的買辦。
開拓———創業:足跡遍布全球
從「寧波幫」的活動地域看,寧波商人的開拓創業精神的確令人驚嘆。從《鄞縣通志》記載的旅外同鄉會的情況看,寧波商幫的主要活動點除上所述外,還有南京、杭州、蘇州、常熟、溫州、無錫、揚州、徐州、蕪湖、南昌、沙市、長沙、重慶、廈門、汕頭、青島、煙台、鄭州、大連、沈陽、臨海、蘭溪、建德等地。寧波人所到之處,那裡的商業活動就繁榮起來。寧波人在各地還經營了許多名店、大店,如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同仁堂、童涵春、蔡同德等著名葯鋪,亨得利、亨達利鍾錶店,都是寧波人經營的。寧波大慎木行金廷蓀在福建設坐莊,置有寧波南船和大北船各三四十艘。在上海經營五金機械進出口業務的,絕大多數都是寧波人,僅葉澄衷( 鎮海人) 一人,就在上海開設了老順記、南順記、義昌順、新順記、瑞昌順等5 家。虞洽卿( 鎮海人) 、朱葆三( 定海人) 等集資創辦寧紹、三北、鴻安、長和、永利、永安、舟山等輪船公司。這些輪船公司,由於得到上海等沿海口岸和長江各埠「寧波幫」的大力支持,在外國輪船公司的傾軋下,不僅屹立存在,並且有所發展。僅三北輪船公司的船隻曾佔全國民族航運業噸位的1 / 7 。「寧波幫」還創辦了我國第一家機器軋花廠、第一家榨油廠、第一家火柴廠、第一家機器製造廠和第一家銀行,為我國近代經濟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寧波幫」不僅聞名於國內,且足跡遍布全球,在世界各地,凡有寧波人聚居的地方,就可找到「四明公所」、「寧波同鄉會」之類的組織。如新加坡寧波同鄉會,其會員每月聚會一次,40 余年來從未間斷,他們的後代,至今鄉音未改。目前,寧波旅居海外的華僑、華裔和港澳同胞有7.3 萬人,遍布香港、澳門、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世界各地也涌現了一批善於經營的「寧波幫」企業家。包玉剛( 鎮海人) ,原在上海一家銀行工作,到香港後繼續經營銀行和航運,1955 年以7 7 萬美元購買8200噸舊油船1 只起家,開創航運事業,經過20 多年的努力,至1980年3 月,已有船舶202艘,2053萬噸,在世界各大港埠設有20餘家子公司或代理公司,包玉剛成為當時世界上擁有船隻最多、噸位最高的「船王」。香港10 大首富中「寧波幫」佔了3 個。
商會———冒險———鄉情:歷久不衰的秘訣
「寧波幫」之所以能歷久不衰,力壓群雄,成為上海諸商幫的巨擘,它有以下3 個主要特點。
一是,上海總商會是控制上海金融貿易和影響全國商業的商人團體,「寧波幫」能獲得較快發展,稱雄商界,一個重要因素是上海自有商會組織以來,基本上由「寧波幫」掌握著上海商會的實權。他們還通過銀業、錢業兩公會,控制和影響上海工商界各業公會。1902 年上海商業會議公所成立,首任總理是慈溪人嚴信厚,1904 年改稱上海商務總會,嚴又繼任會長。從1902 年—1946 年的40餘年期間,「寧波幫」中的一批頭面人物在上海商會中任職的有:朱葆三( 定海人) 、周晉鑣( 慈溪人) 、虞洽卿( 鎮海人) 、秦潤卿( 慈溪人) 、宋漢章( 餘姚人) 、李厚佑( 鎮海人) 、傅筱庵( 鎮海人) 、袁履登( 鄞縣人) 、俞佐庭( 鎮海人) 、勵樹雄( 鎮海人) 、方椒伯( 鎮海人) 、金潤庠( 鎮海人) 、盛丕華( 鎮海人) 等人。「寧波幫」中這些人物能在較長的時間里控制上海商會,反映了「寧波幫」在上海商界的地位。另一方面,「寧波幫」在上海經濟界擁有相當權力的商會中任職,保護了寧波商幫的利益,促進了「寧波幫」在上海的經濟發展。
二是,「寧波幫」所以能聞名於世,這與寧波商人富有開拓冒險精神有關。如「寧波幫」原來掌握著沙船業,鎮海的李也亭、慈溪的董耿軒家族都是以沙船業起家發財。鴉片戰爭後,輪船興起,寧波商幫仍抓住航運這個優勢,發展輪船業,虞洽卿、方椒伯、袁履登等興辦寧紹輪船公司,虞洽卿獨資辦三北輪埠公司,敢於同外輪競爭。三北公司總噸位達9 萬噸,為當時我國三大民營輪船公司之一。上海的錢庄業,「寧波幫」勢力最大,9 個主要錢業資本家家族集團,「寧
波幫」就佔6 個。但後來感到錢庄久居外資銀行的附庸地位不妥,1 8 9 7 年由嚴信厚、葉澄衷發起創辦了中國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虞洽卿、李雲書等籌辦了四明銀行。後來實力較強的中國銀行,交通銀行,浙江興業銀行,浙江實業銀行以及墾業銀行等都由「寧波幫」所掌握,實現了從落後的錢庄業到先進的銀行業的轉變。鎮海人方液仙,不願繼承方氏家族祖業,吃現成飯,而去搞化學工業,父親反對,不給資金,母親和舅舅給的錢全部賠光,都沒有動搖他搞化學工業的決心,從而創辦了中國化學工業社。從經營的行業上看,「寧波幫」經營了許多新興的行業,如經銷五金、顏料、洋油、洋布、西葯等暢銷貨。還有許多寧波商人從事進出口貿易。這一切都反映了寧波商人能審時度勢,及時開拓新的領域,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三是,寧波商人重鄉情鄉誼,同鄉扶助觀念特別強,能風雨同舟,共同抵禦經營風險。如寧波商人合資創辦的寧紹輪船公司,與英商太古公司和法華合資的東方公司抗衡。當時票價斗爭十分激烈,寧紹輪一開航,就在船上掛牌「立永洋5 角」,以示永不漲價。同時減免貨運費,這樣一來大家爭著去乘寧紹輪,使太古輪乘客銳減,有時甚至放空。資本實力雄厚的太古公司,把票價從1 元降到3 角,以圖壓垮寧紹輪,大批旅客又湧向太古輪。資本微薄的寧紹輪入不敷出,難以維持。緊急關頭,寧波商幫的方樵岑、朱葆三、秦潤卿等組織了航運史上罕有的「航業維持會」,集資10 余萬元。給寧紹公司每票補貼2 角,使寧紹公司也能以每票3 角的低廉價格與太古公司競爭。同時,虞洽卿還發動同鄉會會員,讓貨物盡量交付寧紹公司承運,使寧紹公司和外輪競爭中取得勝利。寧波人還有「愛鄉而又不戀故土」的特點。寧波人外出經商自古有之,一般男孩到十四五歲,家中就挽親托眷找人介紹職業,到外地商店、工廠當學徒,否則就會被人視為沒有出息而遭受非議。男子背井離鄉出門到外地,父母也不因戀子之情而加以阻攔。學徒3 年備受艱苦,故在外經商、務工多有所成就。許多「寧波幫」的著名人物,如虞洽卿、葉澄衷、秦潤卿、盛丕華、金潤庠等,都由親戚、同鄉介紹當學徒而發跡致富。
⑤ 寧波最新消息:關於歷史,海防,文化
寧波歷史
寧波歷史十分悠久。早在七千年前,人類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創造出了燦爛的河姆渡文化。春秋時
期,寧波一直為越國轄地;戰國中期以後,寧波為楚國所據。公元前222年,秦始皇平定江南,置鄞、鄮
、句章三縣,屬會稽郡。
兩漢以及魏晉南北朝時期,三縣轄地未變。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三縣與餘姚合並,名為句章
縣,縣治置於小溪(今鄞縣鄞江鎮),仍屬於會稽郡。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置鄞州,定州治於
三江口;武德八年(公元625年)改稱鄮縣,屬越州,縣治復置小溪。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設明
州,下轄鄮、慈溪、奉化、翁山4縣,州治在小溪。唐長慶元年(公元821年)明州州治由小溪遷往三江口
,並建城築池,為日後寧波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明朝建立後,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為避國磨派號的諱,改稱明州為寧波。從此寧波之名沿用至今。
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設寧紹道台,駐寧波。1927年劃鄞縣城區設寧波市。
1949年5月浙東解放,鄞縣城區建置寧波市。1986年寧波列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
寧波人在北京經營的名店———同仁堂。「寧波幫」,泛指舊寧波府屬的鄞縣、鎮海、慈溪、奉化、象山
、定海六個縣在外地的商人、企業家及旅居外地的寧波人。鴉片戰爭以後,隨著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商
人都湧向經濟較發達的城市經商,形成了商幫,當時較著名的商幫有「廣幫」、「徽幫」、「閩幫」等,
但有些商幫逐步衰落,銷聲匿跡,而「寧波幫」歷久不衰,不斷發展、壯大,尤其是在港、澳、台等地的
「寧波幫」企業家,更是舉世聞名。
肇始———壯大———鼎盛:寧波幫的發展
1 . 「寧波幫」的肇始時期。寧波,地處東海之濱,居全國大陸海岸線中段,海道輻輳。寧波有眾多
的優良港灣,從寧波港起航,商船可藉助海潮和風力往來南北,是我國古代的海上「絲綢之路」、「陶瓷
之路」的出發港,在秦代商貿活動已相當活躍。唐時,寧波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的主要港口,外貿事業頗為
興旺,唐開成四年至天佑四年( 8 3 9 —9 0 7 年) ,中日往來貿易船舶3 7 次,其中通過明州( 寧波)
放洋,有確切記載的達7 次,唐會昌二年( 8 4 2 年) 至咸通六年( 8 6 5 年) ,海商李鄰德、張支信、
李延孝分別率領商桐襲幫從明州望海鎮( 今寧波鎮海) 出發,7 次赴日本進行商貿活動,每次去的人數在5 0
人左右,規模頗為可觀。日本的遣唐使節、留學生及高僧等也從寧波口岸入唐。北宋淳化六年( 9 9 0 年
) ,寧波設市舶司,同廣州、杭州的市舶司合稱為「三司」,除與日本繼續交往外,與朝鮮的往來顯著增
加,專設高麗使館,沿途設有「航濟亭」、「高麗亭」,接待朝鮮的使者和商人。南宋時,又與真里富(
今柬埔寨) 、占城( 今越南) 、�婆( 今印尼) 、大食( 今阿拉伯) 等國進行貿易往來。元時,設慶元(
今寧波) 市舶提舉司,直隸中書省,海運事業
非常興旺,海運戶達1 0 0 0 余戶。明朝和清康熙二十三年( 1 6 8 4 年) 以前,較長時間里實行海禁,
寧波的合法海外貿易一度停滯,但走私商貿活動仍非常活躍。在明末清初期間,寧波商人向北京及沿江、
沿海的城鎮發展,在北瞎輪賀京的寧波商人,經營的主要行業是葯材和成衣。明崇禎年間,寧波的葯材商在北京
建立起「鄞縣會館」。清初寧波商人又在北京建立「浙慈會館」。乾隆、嘉慶年間,寧波商人在漢口建立
了「浙寧會館」。在清嘉慶二年( 1 7 9 7 年) ,寧波在滬商人錢隨、費元圭等發起募捐,籌建以行幫為
基礎的「四明公所」。道光十一年( 1 8 3 1 年) ,又有方亨寧等發起重修,這時期的「四明公所」以辦
理同鄉善舉為主。咸豐三年( 1 8 5 3 年) ,得到鎮海大商家方仁照兄弟捐巨款又進行重建,作為同鄉集
會之所,「四明公所」把上海的寧波人集合起來,在上海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勢力。上述這些,標志著寧波
作者: 60.179.156.* 2006-6-12 11:56 回復此發言
--------------------------------------------------------------------------------
2 寧波歷史
商幫已開始形成。
2 . 「寧波幫」發展壯大時期。鴉片戰爭以後,資本主義勢力入侵我國,廣州、廈門、福州、寧波和
上海被辟為通商口岸,上海以其地處長江流域終點,腹地深廣,交通便捷的優勢,逐漸成為全國內外貿易
的中心,各省商幫都雲集上海,寧波商人以甬滬交通僅一水之隔的優勢,大批湧入上海,據估計清末在上
海的寧波人已達4 0 萬人。他們當中,既有地主、商人,也有破產的農民、手工業者、城市居民、苦力者
,他們在上海經營南北洋的埠際貿易及顏料、鍾表、糧油、海味、煤炭、棉布、葯材、西葯、棉紗、銀樓
、五金、機械等行業,並經銷洋貨,開展對外貿易。上海最早受外商僱用的洋行和銀行的買辦多數是寧波
人。有些寧波商人既是金融買辦,又是貿易買辦。寧波商幫在我國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經濟中急劇
崛起,形成自己的實力地位。成為我國民族資本的一支重要力量。寧波商人基於發展需要,在上海相繼組
成各種行業小團體,在商業行幫中有同善會( 漁業) 、崇德會( 海味業) 、濟安會( 酒業) 、永興會( 南
貨業) 、敦仁堂( 豬業) 、喻義堂( 葯業) 、誠仁堂( 肉業) 、永濟堂( 洋貨業) ;手工業行幫有長壽會
( 石作業) 、年慶會( 木業) 、同義會( 銀匠
) ;勞工團體有四明長石會、水手均安會等。這類小團體具有同鄉和同業的雙重結構,它以維護幫會利益
、互濟互助為目的,是「寧波幫」的重要組成部分。清宣統
元年( 1 9 0 9 年) ,在上海的寧波商人籌建四明旅滬同鄉會,成為上海最早的地域性同鄉會組織,1 9
1 0 年改名為「寧波旅滬同鄉會」,作為同鄉人彼此交往、相互照應、休戚與共、同鄉人謀取共同利益的
自治社團組織,又是聯絡旅滬寧波人的紐帶。1 9 2 0 年—1 9 3 5 年間,還分別建立了鎮海、定海、奉
化、象山等地以縣為單位的旅滬同鄉會。從「寧波幫」在上海商界舉足輕重的地位到集合同鄉力量的組成
,標志著「寧波幫」趨於成熟階段。
3 . 「寧波幫」的鼎盛時期。民國時期,「寧波幫」臻於鼎盛階段。隨著財力的積聚、業務的擴大、
人員的增加,「寧波幫」以上海為基地,將活動地域伸向漢口、天津、蘇州等大城市。1 8 5 8 年漢口開
埠,寧波商幫很快向漢口擴展,漢口成為上海以外寧波商幫較集中的地區,主要經營水產、銀樓、航運、
火柴、水電、雜糧、洋油、五金、銀行等行業,其中石油行業幾乎全部被寧波商人所佔,長江夾板船航運
業皆屬寧波商人所經營。有許多寧波商人還充任洋人在漢口的洋行、銀行的買辦。在天津的寧波商人,遠
在清中葉閉關自守時代,就經營航運業,代清廷南糧北運及民間的南北貨運輸,以6 艘船為一小隊,1 0
艘船為一大隊,成群結隊往來於寧波、上海、天津之間,最多時達六七十艘,主要經營戶為鄞縣的秦氏、
吳氏,慈溪的孫氏、董氏,鎮海小港的李氏、樂氏。天津開埠後,寧波商人進一步向天津發展,1 8 4 0
年以後,寧波幫在天津的勢力日益擴大,在天津建立上海的分支機構。除繼續經營航運業務外,還在天津
開展進出口貿易、銀行保險業、綢緞呢絨業、金銀眼鏡業等。民國時期,在天津商業中心勸業場一帶有不
少名店,都是寧波商人經營的。一批實力雄厚
的寧波商人,分別在天津開設錢庄、金店、綢緞庄、五金商號、洋行、房產公司、輪船公司等,還代為洋
人在天津經營豬鬃、皮毛、山貨、棉花等進出口業務,成了洋人在天津的買辦。
開拓———創業:足跡遍布全球
從「寧波幫」的活動地域看,寧波商人的開拓創業精神的確令人驚嘆。從《鄞縣通志》記載的旅外同
鄉會的情況看,寧波商幫的主要活動點除上所述外,還有南京、杭州、蘇州、常熟、溫州、無錫、揚州、
徐州、蕪湖、南昌、沙市、長沙、重慶、廈門、汕頭、青島、煙台、鄭州、大連、沈陽、臨海、蘭溪、建
作者: 60.179.156.* 2006-6-12 11:56 回復此發言
--------------------------------------------------------------------------------
3 寧波歷史
德等地。寧波人所到之處,那裡的商業活動就繁榮起來。寧波人在各地還經營了許多名店、大店,如北京
、天津、上海等地的同仁堂、童涵春、蔡同德等著名葯鋪,亨得利、亨達利鍾錶店,都是寧波人經營的。
寧波大慎木行金廷蓀在福建設坐莊,置有寧波南船和大北船各三四十艘。在上海經營五金機械進出口業務
的,絕大多數都是寧波人,僅葉澄衷( 鎮海人) 一人,就在上海開設了老順記、南順記、義昌順、新順記
、瑞昌順等5 家。虞洽卿( 鎮海人) 、朱葆三( 定海人) 等集資創辦寧紹、三北、鴻安、長和、永利、永
安、舟山等輪船公司。這些輪船公司,由於得到上海等沿海口岸和長江各埠「寧波幫」的大力支持,在外
國輪船公司的傾軋下,不僅屹立存在,並且有所發展。僅三北輪船公司的船隻曾佔全國民族航運業噸位的
1 / 7 。「寧波幫」還創辦了我國第一家機器
軋花廠、第一家榨油廠、第一家火柴廠、第一家機器製造廠和第一家銀行,為我國近代經濟的發展,作出
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寧波幫」不僅聞名於國內,且足跡遍布全球,在世界各地,凡有寧波人聚居的地方,就可找到「四
明公所」、「寧波同鄉會」之類的組織。如新加坡寧波同鄉會,其會員每月聚會一次,4 0 余年來從未間
斷,他們的後代,至今鄉音未改。目前,寧波旅居海外的華僑、華裔和港澳同胞有7 . 3 萬人,遍布香港
、澳門、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等5 0 多個國家和地區。在世界各地也
涌現了一批善於經營的「寧波幫」企業家。包玉剛( 鎮海人) ,原在上海一家銀行工作,到香港後繼續經
營銀行和航運,1 9 5 5 年以7 7 萬美元購買8 2 0 0 噸舊油船1 只起家,開創航運事業,經過2 0 多年
的努力,至1 9 8 0 年3 月,已有船舶2 0 2 艘,2 0 5 3 萬噸,在世界各大港埠設有2 0 余家子公司或
代理公司,包玉剛成為當時世界上擁有船隻最多、噸位最高的「船王」。香港1 0 大首富中「寧波幫」占
了3 個。
商會———冒險———鄉情:歷久不衰的秘訣
「寧波幫」之所以能歷久不衰,力壓群雄,成為上海諸商幫的巨擘,它有以下3 個主要特點。
一是,上海總商會是控制上海金融貿易和影響全國商業的商人團體,「寧波幫」能獲得較快發展,稱
雄商界,一個重要因素是上海自有商會組織以來,基本上由「寧波幫」掌握著上海商會的實權。他們還通
過銀業、錢業兩公會,控制和影響上海工商界各業公會。1 9 0 2 年上海商業會議公所成立,首任總理是
慈溪人嚴信厚,1 9 0 4 年改稱上海商務總會,嚴又繼任會長。從1 9 0 2 年—1 9 4 6 年的4 0 余年期
間,「寧波幫」中的一批頭面人物在上海商會中任職的有:朱葆三( 定海人) 、周晉鑣( 慈溪人) 、虞洽
卿( 鎮海人) 、秦潤卿( 慈溪人) 、宋漢章( 餘姚人) 、李厚佑( 鎮海人) 、傅筱庵( 鎮海人) 、袁履登
( 鄞縣人) 、俞佐庭( 鎮海人) 、勵樹雄( 鎮海人) 、方椒伯( 鎮海人) 、金潤庠( 鎮海人) 、盛丕華(
鎮海人) 等人。「寧波幫」中這些人物能在較長的時間里控制上海商會,反映了「寧波幫」在上海商界的
地位。另一方面,「寧波幫」在上海經濟界擁有相當權力的商會中任職,保護了寧波商幫的利益,促進了
「寧波幫」在上海的經濟發展。
二是,「寧波幫」所以能聞名於世,這與寧波商人富有開拓冒險精神有關。如「寧波幫」原來掌握著
沙船業,鎮海的李也亭、慈溪的董耿軒家族都是以沙船業起家發財。鴉片戰爭後,輪船興起,寧波商幫仍
抓住航運這個優勢,發展輪船業,虞洽卿、方椒伯、袁履登等興辦寧紹輪船公司,虞洽卿獨資辦三北輪埠
公司,敢於同外輪競爭。三北公司總噸位達9 萬噸,為當時我國三大民營輪船公司之一。上海的錢庄業,
「寧波幫」勢力最大,9 個主要錢業資本家家族集團,「寧波幫」就佔6 個。但後來感到錢庄久居外資銀
作者: 60.179.156.* 2006-6-12 11:56 回復此發言
--------------------------------------------------------------------------------
4 寧波歷史
行的附庸地位不妥,1 8 9 7 年由嚴信厚、葉澄衷發起創辦了中國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虞洽
卿、李雲書等籌辦了四明銀行。後來實力較強的中國銀行,交通銀行,浙江興業銀行,浙江實業銀行以及
墾業銀行等都由「寧波幫」所掌握,實現了從落後的錢庄業到先進的銀行業的轉變。鎮海人方液仙,不願
繼承方氏家族祖業,吃現成飯,而去搞化學工業,父親反對,不給資金,母親和舅舅給的錢全部賠光,都
沒有動搖他搞化學工業的決心,從而創辦了中國化學工業社。從經營的行業上看,「寧波幫」經營了許多
新興的行業,如經銷五金、顏料、洋油、洋布、西葯等暢銷貨。還有許多寧波商人從事進出口貿易。這一
切都反映了寧波商人能審時度勢,及時開拓新的領域,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三是,寧波商人重鄉情鄉誼,同鄉扶助觀念特別強,能風雨同舟,共同抵禦經營風險。如寧波商人合
資創辦的寧紹輪船公司,與英商太古公司和法華合資的東方公司抗衡。當時票價斗爭十分激烈,寧紹輪一
開航,就在船上掛牌「立永洋5 角」,以示永不漲價。同時減免貨運費,這樣一來大家爭著去乘寧紹輪,
使太古輪乘客銳減,有時甚至放空。資本實力雄厚的太古公司,把票價從1 元降到3 角,以圖壓垮寧紹輪
,大批旅客又湧向太古輪。資本微薄的寧紹輪入不敷出,難以維持。緊急關頭,寧波商幫的方樵岑、朱葆
三、秦潤卿等組織了航運史上罕有的「航業維持會」,集資1 0 余萬元。給寧紹公司每票補貼2 角,使寧
紹公司也能以每票3 角的低廉價格與太古公司競爭。同時,虞洽卿還發動同鄉會會員,讓貨物盡量交付寧
紹公司承運,使寧紹公司和外輪競爭中取得勝利。寧波人還有「愛鄉而又不戀故土」的特點。寧波人外出
經商自古有之,一般男孩到十四五歲,家中就挽親托眷找人介紹職業,到外地商店、工廠當學徒,否則就
會被人視為沒有出息而遭受非議。男子背井離鄉出門到外地,父母也不因戀子之情而加以阻攔。學徒3 年
備受艱苦,故在外經商、務工多有所成就。許多「寧波幫」的著名人物,如虞洽卿、葉澄衷、秦潤卿、盛
丕華、金潤庠等,都由親戚、同鄉介紹當學徒而發跡致富。
民諺說:無寧不成市,阿拉(我)寧波人做生意頭子活絡,不管是千里路,不管是萬里遠,只要有市面,
都有寧波人。
在上世紀,在中國,有十大商幫,而這
十大商幫中,「寧波幫」是一大勁旅。19世紀末,20世紀初,有人做過一次調查,旅居上海的外來移民中
,以廣東人和浙江寧波人最多。在這些移民中出現的有
影響的工商界人物,廣東幫佔一成,其他各幫佔二成,而寧波幫佔了七成!寧波幫在工商業、金融業等領
域不但影響了江浙、上海的進程,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影響
了中國工商業、金融業的進程。 被稱之為「寧波幫」的,是一個什
么樣的「地域群體」呢?歲月的風塵肯定已經湮沒了太多的歷史細節,但有一個數字仍足以引起人們長思
。1920年,上海公共租界共有華人68萬,而其中寧波
人竟佔40萬人之多。以上海作為一個最大的集散地,寧波人,寧波幫,這群從小聞慣了海風腥味的人們,
這一傳統儒學教化之下的新興商幫,帶著商人的精明開闔
卻不失書生的道德操守,完成了從傳統商業到現代商業的轉型,真正在中國的近代經濟舞台中脫穎而出。
一
在海外的寧波幫中,包玉剛是一位有號召力的人物。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在
北京會見了一位香港來的客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世界船王」包玉剛。
1984年8月1日,鄧小平說過一句對後來影響深遠的話:「把全世界的『寧波幫』都動員起來建設寧波。」
在鄧小平的講話鼓舞下,包玉剛行動起來了,他無償捐資1000萬美元建了一座飯店。對此,他沒有別的要
求,只要求用他父親的名字命名「兆龍飯店」。鄧小平為飯店題寫了店名,這在鄧小平一生眾多的題詞中
作者: 60.179.156.* 2006-6-12 11:56 回復此發言
--------------------------------------------------------------------------------
5 寧波歷史
,為一家飯店題寫店名並不多見,足見鄧小平對此事的看重。
而在眾多的捐款中,也許人們記憶最為深刻的是他為家鄉寧波捐資興建寧波大學。
1984年月12月19日,是個大吉大利的好日子。這一天,中英兩國正式簽訂了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也
就在這一天的晚上,包玉剛與當時的寧波市長耿典華簽訂了籌建寧波大學的正式協議。這真是歷史的巧合
。
1985年10月29日,寧波大學破土動工,僅用了13個月,新建的寧波大學就迎來了她的開學典禮。
鄧小平的重要講話,包玉剛的率先垂範,這對海外寧波幫不啻是巨大震動。趙安中、曹光彪、李達三、顧
國華、湯於翰、黃慶苗、朱綉山等一大批海外「寧波幫」紛紛捐資,包氏家族也繼續出資捐建寧波大學。
一個在故鄉辦學的熱潮,在海外的寧波幫中蔚然成風。
今天,當人們走進寧波大學的校園,你會發現這座優美的校園稱得上是「捐資助學博物館」。每一幢樓都
訴說著寧波幫人士對「百年樹人」的深刻認識;銘刻著寧波幫人士對家鄉的赤子情懷。「要真正富裕起來
、強大起來,就靠教育,就靠人才」,這正是他們的共同認識。
寧波大學的成長,寧波幫的慷慨助學,
激發了更多的寧波有識人士辦教育的熱情。寧波萬里教育集團又走出了一條中外合作辦學的新路子。
2004年4月15日,浙江萬里學院與英國諾丁漢大學聯合舉辦的寧波諾丁漢大學在寧波舉行了奠基儀式,這
是中國第一所獨立設置的中外合作大學,從此中國的
學子們可以在家門口直接「留學」世界名校了。 二
寧波人辦教育是有傳統的。它又與一位年輕的改革家王安石名字連在一起。正是他指給了寧波人又一條出
路。
1047年,也就是北宋慶歷七年的秋天,27歲的年輕知縣王安石從今江西臨安風塵僕僕地踏上了寧波的土地
。
王安石是一位十分執著而務實的人,他把離衙門不遠的一處破舊的廟宇改建為縣學,並親自從深山尋找到
五位知書識字的老先生出山執教。這五位人物,便是日後在浙東學術史上著名的「慶歷五先生」。
寧波文化的種子播種發芽了。從此寧波有了作為學子科舉考試的專門場所「考試院」。十餘年後,當王安
石以參知政事的身份為宋王朝部署改革的時候,寧波的第一代進士也產生了。那些農人商民的孩子經過十
年寒窗開始成才,不久,即產生了寧波歷史上的第一位狀元。
這些原本安放在寧波孔廟里的歷代的儒學碑,無不頌揚著王知縣當初的開蒙之功。王安石的意義並不在於
使少數的民間子弟通過讀書做官而從閉塞的小城走向全國,他的更為重要的影響恰恰在於他從此倡導了一
種價值取向,形成了一種耕讀傳家、商儒並生的傳統。
寧波人士諸孟家說:「我太公就是對我們講不能求官,只能求學,有學才可以以後經商。你沒文化我跟你
做生意做不來的。就是以前毛澤東講的沒有文化的軍隊就是愚蠢的軍隊。我那祖宗也是這么講,有文化我
們就能走遍天下,就可以經商。」
這以後寧波出了2432名進士、12
名狀元,出了數萬名舉人和數十萬名秀才童生,更為重要的是,王安石開創的那種「田家有子皆習書,士
儒無人不織麻」的社會氛圍,那種尚文尚禮、崇信崇義的地
方文化精神,成為了一代代寧波人人格理想的精神支柱。這以後,從寧波走向全國的基本上就是兩種人:
商人和學人。 所以,從19世紀末以來,包括包玉剛在內的眾多寧波幫一直都盼著在自己的家鄉有一座屬
於自己的大學。但在積貧積弱的舊中國,他們美好的願望始終未能實現。只有在新中國,在改革開放的年
代,包玉剛們的抱負才得以實現。
三
唐宋(618-1279)以來,寧波人向外拓展的目光開始轉向中國漫長的海岸線。假舟楫之利的寧波商人,開
始與日本、高麗、東南亞沿海國家有了貿易往來。而與寧波毗鄰的上海,更成為他們活動的主要區域。
當三北鹽鹼平原的第一批先行者渡過杭州灣來到上海的時候,黃浦江邊還僅僅是一大片灘塗地,一個小小
作者: 60.179.156.* 2006-6-12 11:56 回復此發言
--------------------------------------------------------------------------------
6 寧波歷史
的縣城蜷縮在今天的南市。
三江匯流的寧波,是中國最早開放的貿
易口岸之一。開放帶來的商業文明,使寧波人擁有了一種闖盪天下的勃勃雄心。聳立在寧波江濱老碼頭上
的雕塑,成了這座城市某段歷史的注腳。它所表現的,正是
印記在一代代老寧波記憶里最常見的情景。當地的口語,向來把外出經商形象地稱為「跑碼頭」 。 當時
民歌唱道:「大海泱泱,忘記爹娘。」早期的寧波商人,正是沿著一條「沙船之路」駛向了上海。
沙船是當時的南方最常見的一種商船,盡管這種只有三尺闊的平底木駁船,常常經不起海濤的顛簸,但與
走西口的山西人相比,「跑碼頭」的寧波商人,卻似乎少了一些悲涼,多了一份放達。
到1840年鴉片戰爭前夕,已經有很多寧波商人走出故鄉的四明山,來到隔海相望的上海。在那個交通並不
快捷的年代,鄉音成了遊子心中最溫暖的慰藉。1797年,寧波人在上海的第一個同鄉團體「四明公所」建
立了。
對於當時旅居外地的寧波人來說,組織
同鄉團體不僅僅是出於一種自然的鄉情紐帶,更是出於一種生存的需要。1819年,寧波籍的號商和船主在
上海建立了「浙寧會館」,而在上海乾手藝活的寧波籍
下層民眾,也本著「親幫親,鄰幫鄰」的互助精神,於1831年建立了「水木業公所」,會眾基本上是泥、
木、石、雕、鋸的匠人。以上兩個同鄉團體,前者是同
鄉的互誼組織,而後者則是同鄉的行業協會。 另一種更具特色的同鄉性的行業,也在這時出現在寧波人
聚居的上海灘。裁縫,也就是成衣匠,這也是用沙船帶過來的寧波手藝。不過寧波的成衣匠不是一些只會
使用剪刀的尋常工匠,他們有一個特定的名字,叫「紅幫裁縫」。
寧波裁縫因為專門給當時被叫做紅毛人
的外國人做西裝,因此就被稱作「紅幫裁縫」。據說他們的祖師爺寧波人張尚義,是一個在橫渡杭州灣時
翻船的倖存者。這位當年的寧波小裁縫因為抱住了一塊破船
板,經過數天的漂泊竟得以到達日本的橫濱。在言語不通、滿目都是陌生人的異國他鄉,他居然憑手藝找
到了自己的職業,為停泊在那裡的俄國船員修補西裝。心靈
手巧的張尚義很快成了西裝裁剪的高手,多年以後,他的兒子張有松回到上海,創辦了中國第一家西服店
——福昌西服店,並向寧波同鄉廣為傳授手藝。 「紅幫裁縫」作為一個群體,最早
是依託上海灘才得以揚名,以後他們的足跡逐漸遍布了大江南北。這些出身卑微的寧波裁縫,成了中國近
代服裝改革的先驅,由他們所創造的中國服裝史上的很多個
第一,至今仍為人們津津樂道。據史料記載,中國的第一套西服、第一套中山裝,甚至第一部西服理論著
作,都是出自寧波人之手。 中山裝的設計者王宏卿之子王汝珍
說:孫中山先生提出來了,(袋口)要用筆架形,那個時候我父親問他,為什麼要用筆架形,因為筆架形做
起來比較麻煩啊,圓的做起來簡單啊,他說呢,這里有意
義的,什麼意義呢?就是我們的革命要用知識分子,等衣裳全部做成以後,孫中山先生來了,(這種款式
)稱為國服,具體名字就以中山先生命名就叫「中山服」。
寧波裁縫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壟斷
了各地的西服製作業,日後上海南京路上涌現的最有名的西服號,幾乎都是寧波人所開。後來的事實證明
,「紅幫裁縫」的影響並沒有隨著一個舊時代的結束而消
失,即使在1949年以後,毛澤東等新中國領導人身上的服裝,幾乎都是由「紅幫裁縫」的傳人巧手製作的
。 今天,這個中國東部的城市,仍是名副其實的服裝之都,在國產的每十件服裝中,就有一件是從這里
生產出來的。
四
隨著寧波商人北渡上海,並從上海輻射
到北京、天津、漢口等各大城市,葯材商的足跡也如海鷗逐浪般地流向四方。寧波商人經營的著名葯鋪,
如上海的童涵春、馮存仁、蔡同德,北京的同仁堂、天津的
達仁堂,都是這些城市的葯業名店。今天我們仍可以看到這些百年老店的金字招牌,未見絲毫褪色。 京
⑥ 寧波中石油級別
寧波中石油的級別包括:一級代游灶表家,二級代表加油站,則磨配**代表門店,四級代表小型加油站,五孫指級代表服務站。
⑦ 寧波四明化工有限公司
寧波四明化工有限公司前身為國有寧波化肥廠,始建於1966年,建廠時年產合成氨5000噸,歷年來,企業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在浙江省同行業中名列前茅,曾先後被評為全國小氮肥先進企業、全國化肥生產先進單位、省級先進企業、省技術進步優秀企業、無泄漏工廠、市技術改造項目先進企業、市三星級企業。 公司於2001年改制為國有控股、社會法人和公司員工參股的有限責任公司,現有員工300人。由於寧波城市發展需要,於2005年10月從寧波市區搬遷至寧波化工區,新廠區佔地面積15M2,固定態姿資產投資1.5億元,建成年產合成氨4萬噸、雙氧水3萬噸、二氧化碳2萬噸生產規模,主要產品有農用化肥(碳銨)、液氨、雙氧水、二氧化碳、工業煤氣、粗甲醇及氨水。為實現公司發展戰略目標、配合寧波化工區發展需要,公司二期「1135」工程即將開始,力爭在兩年內使企業生產能力達到年產合成氨10萬噸、雙氧水10萬噸、甲醇3萬噸、二氧化碳5萬噸規模。 在用人成才上,四明化工秉承「求真、慎閉蘆務實、開拓、創新」的企業理念,堅持「使用與培訓、開發與引進」相結合的方針,積極致力於「搭建舞台、提供平台、共同喝彩」寬頻的成才政策和團隊建設,以期實現員工隊伍素質整體提高的目標。
⑧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寧波石油分公司的公司的性質及其規模
面對復雜多變、競爭日益激烈的成品油市場,寧波石油公司不斷深化內部改革,憑借成功的經營理念和多年專業化經營的經驗走上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道路,經營業績連續幾年在全國地級成品油銷售企業中名列前茅;與此同時寧波石油公司始終把精神文明建設貫穿於經濟建設之中,把爭創文明單位作為公司黨政工團的共同目標,幾年來公司的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公司先後評為市級文明單位、市級創建治安安全示範單位、市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市基層工會創建「五個一」工程先進單位、市級衛生先進單位、省級文明單位,省級治安安全單位等。同時一批因工作出色、思想高尚的職工幹部獲得了「青年崗位能手」、「優秀黨員」「」、「優秀保衛幹部」等榮譽稱號,形成了經營為創建創作保障、創建促經營的良好互動的局面,公司也取得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雙豐收。
⑨ 請問寧波四明化工有限公司好不好
這家公司離我們公司狠近,好不好,怎麼說呢,化工廠都差不多,主要看你從事什段螞么職業了.總體來講還是不錯的,我們公司規模比他們打的多,但是就從班頌緩車來講就比我們好的多,而且還有兩輛.對於剛剛畢業的學生在這可能會有個好的發展握櫻埋空間,即使不滿意也可以增加社會實踐經驗,有百利而無一害,畢竟現在浙江企業狠重視人才,更重視有經驗的人才.
⑩ 寧波四明化工有限公司電話是多少
寧波四明化工有限公司聯系方式:公司電話55335370,公司郵箱[email protected],該公司在愛企查共有4條聯系方式,其中有電話號碼2條。
公司介紹:
寧波四明化工有限公司是2004-07-07在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成立的責任有限公司攜友和,注冊地址位於浙江省寧波鎮海蟹浦鎮北海路801號(寧波化工區)。
寧波四明化工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馬亞明,注冊資本23,965萬(元),目前處於開業狀態。
通過愛企查查看寧波四明化工有限公司更多經營信息和告此資訊。辯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