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中石油捐款屬於什麼
擴展閱讀
如何確定收回成本 2025-07-13 08:08:22
成都物品空運費用是多少 2025-07-13 08:08:14
監控屬於公司什麼費用 2025-07-13 08:07:40

中石油捐款屬於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3-02 22:50:31

⑴ 「中石油給日本捐款3000萬,又無償提供3萬噸汽油,總價已經接近2個億!汶川地震,僅拿出1000萬」是真的嗎

前幾天,中石油給日本捐款3000萬,昨天又向日本無償提供3萬噸汽油,真是大手筆!總價已經接近2個億!日本人感嘆了:真是一個不錯的慈善家!可四川汶川大地震 看看中石油中石化做了什麼? 2005年和2006年,中石化分別獲得國家財政補貼100億元和50億元,2008年中國石化公告稱,公司獲得財政補貼123億元,其中49億元計入公司2007年補貼收入,74億元計入2008年第一季度補貼收入。 2007年3月19日中石油昨宣布:去年盈利超1422億元,再創歷史最好水平,中石油在2005年以1333億元的盈利首次超過匯豐成為亞洲最賺錢公司。中石油集團總經理蔣潔敏在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上說:「中石油是亞洲最盈利的公司,不是之一,是第一。」 2007年11月5日中石油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11月19日開始作為權重股計入上證綜合指數和滬深300指數。16.7元的網上申購價,48.6元的開盤價,上市開盤價幾乎達到發行價的3倍,中石油A股的上市,讓很多人體驗到了幸福的一刻。然而樂極生悲,也正是由於中石油高價開盤套牢了數不清的普通投資者。中石油、中石化,拿了那麼多說不通的政府補貼,又圈了那麼多股民的錢,外加「亞洲最賺錢的企業」的稱號,可謂里子、面子全賺足了。國難當頭,汶川地震,中國人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傾舉國之力,共渡難關之時,中石油、中石化,僅僅一家拿出1000萬捐款。四川地震,全國人民的慷慨解囊,讓世人看到大災之中的大愛,但中石油、中石化,讓我們看到的是什麼?如今,一個曾經對我國犯過永遠不可饒恕罪行的日本受到災害,死亡人數僅僅是中國汶川地震人數的十分之一,你就連錢帶油捐了兩個億!!!而讓國內民眾卻在用世界上幾乎最低的工資加著世界上最昂貴的汽油!你們究竟還是不是中國人?這個企業究竟還是不是中國人的企業?!
------------是中國人的就轉一下

⑵ 請問企業給汶川地震災區捐了多少錢

中國銀行 6400萬 建設銀行 5104萬 工商銀行 2636萬 招商銀行 1510萬 農業銀行 1500萬 深發展銀行 1300萬 華夏銀行 1200萬 交通銀行 1200萬 國開行 1000萬元 匯豐銀行 1000萬 民生銀行 1000萬 興業銀行 1000萬 中信銀行 1000萬 北京銀行 超560萬 廣發銀行 500萬 浦發銀行 500萬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350萬 中銀香港 300萬港幣 中國銀聯 200萬 上海銀行 200萬 寧波銀行 200萬 工商銀行北京分行 126.56萬 東亞銀行(中國)100萬 南京銀行 100萬 花旗銀行(中國) 500萬 保險 中國平安 3500萬 中國人壽 1600萬 中國人保 1000萬 中保集團 約650萬 太平洋保險 500萬 合眾人壽 300萬 泰康人壽 300萬 中再集團 300萬 生命人壽 員工捐助200萬 太平人壽 150萬 泛華保險 100萬 華泰保險 100萬 陽光保險 員工捐助60多萬 民生人壽保險 2600萬 光大永明人壽 1865萬 聯泰大都會人壽 100萬 證券 中信證券 1410萬 海通證券 1000萬 深交所 1000萬 招商證券 1016萬 國信證券 600萬 上交所 500萬 香港交易所 500萬港元 中信建投 450萬 東方證券 200萬 長江證券 100萬 東興證券 100萬 廣發證券 100萬 基金 大成基金 131萬 銀華基金 260萬 國泰基金 123萬 嘉實基金 100萬 富國基金 100萬 易方達基金 100萬 融通基金 100萬 景順長城基金 110萬 交銀施羅德基金 60萬 泰信基金 37萬 中海基金 41萬 信誠基金 20萬 天治基金 10萬 中歐基金 10萬 長城基金 90萬 巨田基金 33萬 信達澳銀基金 50萬 泰達荷銀基金 60萬 上投摩根 150萬 廣發基金 106萬 南方基金 100萬 博時基金 100萬 華安基金 100萬 申萬巴黎基金 70萬 華寶興業基金 110萬 工銀瑞信基金 100萬 建信基金 100萬 諾安基金 100萬 匯添富基金 80餘萬 鵬華基金 88.985萬 長盛基金 70萬 海富通基金 50萬 國投瑞銀基金 50萬 興業基金 20萬 華商基金 10萬 期貨 上海期貨交易所 600萬 房地產 北京中坤錦綉地產 100萬 雅居樂房地產 500萬 萬科 220萬 泛海控股 1000萬 世茂集團 1000萬 四川藍光集團 1000萬 華僑城集團 1100萬 SOHO中國 200萬 龍湖集團 600萬 大連萬達 500萬 合生創展 500萬 綠地集團 300萬 棕櫚泉 300萬 碧桂園 300萬 保利集團 340萬 半山半島 300萬 永泰房地產 200萬 星河灣地產 200萬 兆泰置地 200萬 新世界集團 100萬 億城集團 100萬 華宇集團 100萬 卓越集團 20萬 盤古氏投資 100萬 大連東特集團 100萬 上海東渡國際集團 50萬 國華置業 20萬 東莞市新世紀房地產 100萬 陽光100 100萬 金科集團 30萬 富力集團 300萬 京基集團 30萬 納帕地產 50萬 海口蘇格蘭柏思房產公司 30萬 經緯置地 200萬 中坤集團 10萬 恆大地產集團 首批1000萬 亞豪房地產服務機構 10萬 招商地產 168.29萬 IT 盛大網路 1000萬 Google中國 超1500萬 網易 700萬 搜狐 500萬 騰訊1000萬 空中網 200萬 新浪 150萬 卡巴斯基 120萬 瑞星100萬 聯想集團 1000萬 阿里巴巴 200萬 英特爾中國 220萬 30萬美元 完美時空 150萬 華捷上海 200萬 邁普集團 1500萬 網路 截止目前已捐300萬 鋼鐵、重工業 國家電網 2.1億 寶鋼集團 1200萬 南方電網 519萬 廣東核電 300萬 鞍鋼集團 1000萬 伊川電力集團 100萬 通化鋼鐵集團 50萬 航鷹集團 500萬 包頭鋼鐵 200萬 沙鋼 8136萬 家電 格力電器 850萬 TCL 100萬 步步高 2600萬 廣東萬家樂 30萬 創維集團 200萬 能源 中石油 2300萬 伊泰集團 2000萬 海洋石油總公司 1000萬 山西沁新煤焦 100萬 中石化 1000萬 中煤能源 1000萬 五礦集團 500萬 北京龍潤凱達石化 10萬 峰峰集團 100萬 金岩電力煤化工 100萬 商業 國美集團 700萬 蘇寧電器 500萬 王府井百貨集團 100萬 雙安商場 9萬 兆泰置地 500萬 汽車 上汽集團 1000萬 浙江吉利控股 1000萬 龐大汽貿集團 100萬 一汽集團 3770.23萬 長安福特馬自達 150萬 華晨寶馬 100萬 上海通用汽車 300萬 東風悅達起亞 100萬 廣州本田 100萬 中國進口汽車貿易公司 100萬 大眾汽車 200萬 標致雪鐵龍 100萬 中國南車 100萬 通用汽車 600萬 比亞迪 1000萬 食品、飲料 貴州茅台 500萬 娃哈哈 200萬 金六福 100萬 青島啤酒 100萬 南方李錦記 100萬 益海嘉里 2000萬 金漢斯 100萬元 烏江涪陵榨菜集團 120餘萬 雙匯集團 100萬 雅士利集團 100萬 雨潤集團 600萬 光明乳業 23萬余 百萬牛奶 紅牛200萬 完達山乳業 100萬 伊利 100萬 勁牌公司 100萬 蒙牛乳業 520萬 小洋人乳業 100萬 三鹿集團 120萬 海天味業 300萬 上海海豐米業 價值160萬糧食 維維集團 超千萬 醫葯、保健 先聲葯業 500萬 仁和葯業 300萬 太極集團 500萬 紅太陽葯業 20萬 新時代健康產業集團 30萬 輝瑞投資制葯 800萬 揚子江葯業 1000萬 亞寶葯業 400餘萬 雲南白葯 192萬 銳珂上海醫療器材 350萬 神威葯業 100萬 羚銳制葯 150萬 北京骨外固定技術研究所 16萬 浙江日升昌葯業 47.6萬 四環科寶制葯 100萬 四環制葯 100萬 三九醫葯 80萬 遼寧倍奇葯業 100萬 葛蘭素史克 1000萬 威爾科技 100萬 航空、通信 南方航空 1000萬 華三通信 100萬 廣東移動 200萬 中國航空油料 200萬 武漢貝斯特通信 13萬余元 思科 200萬 中航一集團 800萬 金立手機 1500萬 中興通訊 1502萬元 中國移動 1500萬 中國電信 1715萬 中國聯通 1200萬 諾基亞 1000萬元和5000部手機 其他 匿名公司 5000萬 美特斯邦威 600萬 鄂爾多斯 1000萬 鴻星爾克 600萬 廣東中煙 800萬 紅塔集團 200萬 廣西李寧基金會 1000萬 福利彩票發行中心 500萬 遠大集團 200萬 森馬集團 1000萬 中遠集團 1000萬 中國交響樂發展基金會 10萬 分眾傳媒 1100萬 北京諾卡漢威 10萬 中國道教協會 30萬 新希望集團 1000萬 無錫開普動力 15萬 中國美術家協會 100萬 海峽兩岸和諧發展基金會 9萬 上海閔行區光彩事業促進會 200萬 福盛木林 100萬 國家體彩 600萬 中國海運 1000萬 北京大康國際鞋城 100萬 神州電視 150萬 南都公益基金會 1000萬 歐萊雅 100萬 才子服飾 200萬 北京勤益科技 20萬 長江航運 500萬 北京保利國際 3000萬 振崖傑克紡織服飾 102.6萬 匿名企業 500萬 匿名企業 500萬 匿名企業 500萬 匿名企業 200萬 匿名企業 150萬 上海後街時尚服飾 520萬 新程金鑼 1000萬

記得採納啊

⑶ 中石油中石化是誰的賺的錢又歸誰錢又到哪裡去了

員工,稅收,股份制企業,即使是壟斷國企,利潤大部分也不會上繳國家用於經濟基礎建設。我也不清楚,這樣寫不知道會不會查水表?不清楚就是造謠……煽動……,反正普通人也不清楚,最坑貨就是電信公司,石油石化是國家安全企業,而電信公司是旱澇保收壟斷企業,每年還賺那麼多錢,套餐費還那麼貴,那麼多錢除了稅收最後去哪裡了,還不是歸自家員工

⑷ 中國政府捐20000噸石油給日本是真的嗎不為什麼不人道主義捐款礦泉水和糧食

因為日本的很多煉油廠受到地震和海嘯的襲擊而停產,再加上市民搶購,汽油和柴油的供應緊張。所以應日本政府的請求,中國政府捐贈了汽油和柴油給日本政府。實際上日本的石油儲備非常充足,但是由於煉油設施受到損壞,無法用儲備的石油生產出足夠的汽油或柴油。

這1萬噸汽油和1萬噸柴油是直接捐給日本政府的。

順便說一下,油料也許是中石油出的,不過政府會付錢給中石油,或從中石油應該上繳的利潤中扣除相應的款項。

⑸ 為什麼日本地震中石油捐款

中石油在捐款前肯定考慮到了要受到網民的責罵,但它還是決定捐了,這裡面肯定有深層次的原因。這件事在中國的主流媒體上都沒有過多的解釋,這就說明此事跟ZF關系密切。還有一種可能,中石油捐款給日本後,能換來大額的石油訂購合同。總之,對中石油來講,捐錢的利大於弊。我們也可以從三一重工的案例看出端倪:三一重工捐了一台價值200萬美元的泵車,但不到半個月,東電就決定從三一重工購買30台泵車。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中石油並不準備出面解釋此事,這就說明中石油的行事風格是悶頭賺大錢。對它來講,能賺到錢就可以了,一些「刁民」的謾罵是不值得理會的。有一個事實很清楚:不管是汶川地震還是日本地震,抑或是其他的什麼時刻,我都沒有見過一個純粹做慈善的中石油。

⑹ 日本地震中石油有沒有捐款是多少

中石油給日本捐款3000萬,又向日本無償提供3萬噸汽油。

失人道則不成為人,不為人者,難以人活。

⑺ 為什麼災情沒看到國企捐款

國有企業的捐款權利,不僅是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樹立企業形象的客觀需要,也是
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賦予的法定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明確規定「國家鼓勵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公益事業進行捐贈。」作為國有企業的「法人」當然屬於鼓勵捐贈的范疇。如果國有企業沒有捐贈的權利,那麼我們就很難理解一些國有企業在重大疫情、重大災難面前的捐贈義舉了。要是國有企業沒有捐款的權利,我們還有必要指責包括國有企業在內的企業捐贈過少嗎?

再來看看,中石油捐款500萬元是否合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在鼓勵企業捐贈的同時,也對捐贈的財產作出了「應當是其有權處分的合法財產」的規定。據報道,中石油今年上半年就實現凈利潤616.24億元。在按國家規定上繳稅收、提取法定公積金和公益金等必要支出之後的利潤所得,中石油完全有權依照程序提取500萬元用於社會公益活動,因為這500萬元的財產合法,且在企業可以承受的范圍之內;另外,作為中石油子公司的吉林石化公司雙苯廠發生爆炸是引起松花江水體嚴重污染的直接原因,此時中石油拿出部分資金支援救災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們的企業為什麼捐贈過少呢?其實也與社會對於企業捐贈的動機關注過多有關。企業捐贈了,一些人關注的更多的是企業為什麼要捐贈。就拿中石油這次捐款來說吧,有人偏偏要把中石油的捐款說成是「貪天之功,據為己有!」,殊不知,這對於企業的捐贈積極性是個多大的打擊呀!我們應呼籲企業更多地參與捐贈活動,而無需關注其動機。
此外,順便說一下,《國有企業有「捐款」的權利嗎》一文作者以專家的口吻對於國有企業擁有資金規定了三個合法去向,這有明顯的漏洞,提取法定公積金和公益金,用於職工福利和社會捐贈活動也是企業資金的法定權利和義務。

⑻ 捐款屬於什麼會計要素

會計要素分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股東權益)、收入、費用(成本)和利潤六個會計要素,捐款屬於一項支出,屬於會計要素中的費用類。具體科目是營業外支出。

⑼ 公司捐款屬於什麼費用

由於對外捐贈的支出與生產經營無關,所以不屬於費用。它屬於損益,在「營業外支出」中進行核算。用於對外捐贈的資產,計入營業外支出。

營業外支出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損失、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損失、債務重組損失、公益性捐贈支出、非常損失、盤虧損失等。

企業應設置「營業外支出」科目,本科目核算企業發生的各項營業外支出。本科目可按支出項目進行明細核算。營業外支出的主要賬務處理。期末,應將本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無余額。企業對外捐贈有兩種方式:
1、現金捐贈
現金捐贈是最常見的捐贈方式。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由於捐贈的扣除基數是一個會計年度利潤,所以要在年度結束後計算扣除金額,而捐贈事項是在年度當中發生的。企業以現金對外捐贈,按捐贈的全部金額計入「營業外支出」賬戶,稅法上只確認所得稅。
借:營業外支出
貸:現金
2、實物捐贈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企業發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以及將貨物、財產、勞務用於捐贈的,應當視同銷售貨物、轉讓財產或者提供勞務,但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的除外。
借:營業外支出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應交消費稅
1、營業外支出是指企業發生的與其日常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損失,主要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損失、公益性捐贈支出、盤虧損失、罰款支出、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損失、債務重組損失等。其中公益性捐贈支出,指企業對外進行公益性捐贈發生的支出。

2、企業應通過「營業外支出」科目,核算營業外支出的發生及結轉情況。借方登記發生的各項營業外支出,期末,應將「營業外支出」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借記「本年利潤」科目,貸記「營業外支出」科目。

3、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不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部分應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在當年利潤總額的基礎上作調增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