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建荊門煉油廠
湖北荊冂練油廠,原來准備放到潛江,本著就近原則,與江漢油田總部廣華毗臨,但當時潛江縣政府考慮到,潛江作為一個農業縣,當時提倡以農業為綱,潛江作為江漢平原一個小縣,相比周邊仙桃,天門,荊門等縣相比,人口,面積等,江漢油田總部是一家央企,全國十大油田,廳級待遇。計劃經濟時代,十里油城,其商業,文化,經濟,醫療等繁盛時,直逼沙市。潛江購物,醫療都去油田,以油田人為榮,油田潮流日盛。
潛江縣政府在這種情況下比較尷尬,如鯁在喉,作為地方政府,公檢,法等執政部冂在潛江,而商業,醫療等潛江人確往油城跑,在春節等重大節慶時,更是潮水般往油城看熱鬧。其繁盛蓋過潛江。
兩地行政首腦所在地不過區區二十公里,互不買帳,老死不相往來,矛盾之深時有耳聞。
言歸正轉,荊門練油廠同樣是央企,正廳企業,而前面所說,潛江身邊有一個婆婆都顯多,現在又來一個。當然以拒之。或曰,士地少,糧棉油任務重,煉油廠佔地多,不便管理,再加上當時全國備戰備荒,三線建設,這樣就放在了荊門縣,進而有了地級荊門市。
如今看到荊門市這么繁華,潛江人心裡還是有點酸的。要是煉油廠這個菩薩放在潛江多好啊。
'
備戰備荒為人民、三線建設要抓緊,許多廠礦從大城市、向中西部的山區轉移、搬遷;焦枝鐵路的建設,為荊門煉油廠的建設、打通了通道;三萬退伍軍人,北方的老煉建、老煉化職工、江陵民兵師,共計近六萬人、匯集荊門小山城;
打炮開山、三通一平,毛驢車、是運輸大隊,住進干打壘、蘆席棚里出氧氣;250萬噸的設計、加工、生產量的現代代煉油廠,當年設計、當年施工,當年投產,寶塔山下、石油滾滾流向祖國的四面八方;荊門小縣城、一躍成地市級的中等城市,國民經濟總值、站在〉湖北省的前例;
如今,荊門石化原油加工量、己達500萬噸/年、正在向1000/年萬噸擴展,一座現代化的大型石油化工城、屹立在湖北中部的荊門!
50年前的老石油,現在都己退休閑居,留下的、是無限的回憶、是驕傲的感嘆!
荊門煉油廠是依託江漢油田建立的一座大型煉油企業。依照三線建設的原則,必須在山區建立,因為江漢油田坐落江漢平原的潛江,所以就近選擇在荊門建設。原設計生產能力為兩百五十萬噸,後擴建為五百萬噸。後來河南五一油田的原油也是通過管道輸送到荊門煉油廠加工。現在江漢油田基本是自產自銷,荊門煉油廠主要加工進口原油。
荊門煉油廠本來廠址70年代選擇在湖北應城化工地區准備建設,從武漢下放知識青年和大學生中招聘了幾千人送到廣東茂名石油化工廠培訓,但是由於中途國家基本建設調整,原應城化工地區地下鹽資源豐富,調整建設大型聯鹼廠,就是後來的聞名全球的湖北省化工廠,再發展到後來的湖北雙環化工集團公司,上市公司0000707 股票代碼,這就是為何湖北雙環化工集團存在大批煉油廠的工人的緣故;後來70年代李先念支持下國家就將煉油廠建設的計劃從應城遷移到湖北荊門地區重新選址建設,這就是荊門煉油廠的來歷!
解放後國家興辦工業,而工業是需石油的,石油地質找礦就發現包括江漢油田在內的多處大型油礦,荊門煉油廠就因江漢油田而興的,江漢油田總部設在潛江廣華,煉油廠肯定就近為好,在以糧為綱的時時代工業是要佔地的,油田與煉油廠佔地就不少了,還有配套工程單位,可以成為座工業新城了,比潛江甚至比現在的荊州城區還大了。油田,煉油廠附屬單位也是很多的,就天門沙洋也有其附設工廠,煉油廠曾選址在潛江.天門.沙洋等多處選址,因這幾處境內都有石油,都與潛江相鄰,現天門境內的石油就處於開發中,在以糧為綱的時代都拒絕了煉油廠選址,隨著焦柳鐵路等三線建設煉油廠選址荊門,為其興建配套興建荊門火力發電廠,荊門這一小城受益了,幾十年了荊門這一小城發展並不快,荊門也因煉油廠的興建而受益,除去煉油廠,火力發電廠的附屬單位等,其城市規模並不大,煉油廠若選址潛江.沙洋.天門誰都是新興大市,肯定超荊門現有規模,荊門能升地市就與煉油廠,火力發電廠,焦柳鐵路有關,三線建設的受益者,且代管了鍾祥,京山兩市,……。
我是水煮汗青,我來回答。
荊門煉油廠也就是現在的荊門石化總廠,始建於1970年,當時正是 「三線建設」 時期。
在20世紀60年代的時候,由於國際局勢日益緊張,中國與蘇聯因為多方面的分歧而鬧翻,美國又趁機在中國周邊不斷做一些小動作。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中共中央和毛主席決定將我國的生產力布局從東向西進行一次大轉移, 重點建設西南和西北地區 ,我們稱這次轉移為「三線建設」。
1966年5月7日,根據毛主席的 「五七指示」 ,全國掀起了一場生產大浪潮,到處辦起了五七工廠、五七農場、五七大學……就在這股浪潮下,湖北的江漢油田被稱為「五七廠」,同年的11月,油田又更名為 「五七油田會戰指揮部」 。
1969年冬天,國家石油工業部從全國各地的石油化工廠挑選出技術工人,到湖北參加 五七油田會戰指揮部第八分部 的建設工作,也就是後來的荊門煉油廠。
說到石油企業,給大家的印象就是 「富有」 的企業,但要說到石油企業的建設,其中的艱苦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我們讀過鐵人 王進喜 的故事,從中了解到大慶油田當初那段艱苦的歲月,同樣的,荊門煉油廠剛建設的時候也是經歷了很多困難。
據荊門石化老員工回憶,荊門煉油廠初建的時候,那裡還是一片荒山野嶺,而且氣候也比較惡劣。那個時候沒有像現在建築工地使用的 「集裝箱」 住房,都是靠工人們自己搭起一片片的 席棚子 做為臨時居所。這些席棚不頂風,只要刮大風就會把棚頂給吹跑了,有一次遇到電線短路,一下子就燒了好幾棟席棚。就在這種艱苦環境中,工人們僅用了三年時間就建成了當時初具規模的戰備煉油廠!
1972年五七油田會戰指揮部第八分部撤銷,荊門煉油廠成立,這就是荊門煉油廠建廠的 歷史 過程。
荊門煉油廠,即現今中國石化荊門石油化工總廠,位於湖北省中部的荊門市。
荊門煉油廠的選址、建立與發展始終和共和國的成長密切相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百廢待興,發展自己民族工業,將新中國建設成為工業強國成為當務之急。
彼時的國際環境對剛成立的共和國非常不利,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敵對勢力對新中國採取了一系列封鎖、打壓。並不斷派出偵查機深入中國東南沿海和內陸部分地區進行監視。加之當時中 蘇關系突然惡化,蘇 聯撤走援 華專家並對新中國採取敵視政策。處在這樣樣的外部環境之下,新中國的工業建設舉步維艱。
由於 歷史 和地理原因,當時中國近十分之七的工業分布於東北和東南沿海地區。從軍事經濟學角度看,這種工業布局有著一定缺陷。
這是因為,沿海和東北地區的工業基地很容易暴露在敵方軍事射程范圍之內,較內地易遭受攻擊,尤其是軍工單位。設想一旦發生軍事沖突,這些維系國家安全的重要設施將很快陷入癱瘓,後果將無法想像。
在當時國際局勢日趨緊張對中國愈發不利的情況下,為加強戰備,國家自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做出重大調整。將我國的一些重要工業部門有計劃、有組織的自東向西進行轉移。
建設的重點放在祖國的西南及西北等地區的大山之中。利用這些地區連綿不斷的山脈做天然屏障,建成較理想的戰略後方。
為此國家提出「到三線去」的口號。所謂三線,就是指除了新疆、內蒙和西藏外中國廣袤的西部地區,這裡麵包含十幾個省。
在「備戰備荒為人民」、「好人好馬上三線」的時代召喚下,無數解放軍及工業建設者放棄原來在東部的舒適環境奔赴祖國大西北、大西南等地的深山峽谷、戈壁荒漠。他們風餐露宿、披星戴月,在缺衣少食,現代化交通工具幾乎沒有的情況下,靠著肩扛人挑,用自己的血汗在廣闊的三線大地上建立起了一座座工廠、科研單位及大專院校。
前幾年一部名為《大麗家的往事》的電視劇講述的就是當年支援三線建設的故事。
荊門煉油廠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建立起來的。
石油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建國後,國家為發展工業,迫切需要大量石油資源。除了普通工業,在軍事領域,石油亦有著重要作用,在當時煉油廠亦是重要的軍事單位。在備戰備荒的年代,煉油廠大也都選址在深山大川之內。
之所以選擇在荊門建立煉油廠,一方面是因為荊門著優越的地理位置。荊門南貼荊州臨長江,北近襄樊依漢水,東達武漢通九衢,西處三峽連雲貴,公路、鐵路和水路交通均十分便利。
其次荊門境內大部分是山區和丘陵,易於隱蔽生產、儲存戰略物資及設施。故該地符合三線建設的選址原則。
除了地理位置,荊門本身就距離江漢油田較近,便於就近運輸原油。
1969年,因江漢油田的開發需要,成立了「五七油田會戰指揮部第八分部」,荊門煉油廠也於第二年開始興建。1972年該指揮部撤銷,成立了荊門煉油廠,隸屬於石油部江漢石油管理局。1975年荊門煉油廠正式承擔國家煉油生產計劃任務。
這便是荊門煉油廠的來歷。
荊門煉油廠誕生於特殊時期,是三線建設的時代產物,其見證了共和國的石油工業發展里程。
湖北發現了江漢油田、荊門是離江漢油田最近的有鐵路的城市(運輸方便)、荊門城區人口較少易於建設重化工項目、荊門屬於丘陵山地地形易於戰時隱蔽儲存戰略物資。
其實最開始選在當陽育溪白鵠子窩,已經建了一些了,時任縣委書記說佔了太多農田。
都說錯了,什麼選在應城,潛江都不是,而是當陽市,因為當時煉油廠是軍事單位,當時的幹部只在考慮老百姓糧食問題,直接拒絕了,當時已經選址建在淯溪鎮
B. 蘭州石化和蘭石區別
蘭州石化:全稱「中國石油蘭州石化公司」是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的地區分公司,2000年10月由原蘭州煉油化工總廠(俗稱「蘭煉」)和蘭州化學工業公司(俗稱「蘭化」)主營業務合並組建,是目前我國西部地區最大的煉油化工企業。
蘭化:全稱「中國石油蘭州化學工業公司」,2000年和蘭煉合並組成新公司,也就是現在俗稱的「蘭石化」或「蘭州石化」。
蘭石:全稱「蘭州蘭石集團有限公司」前身是「蘭州石油化工機械廠」。簡單的說蘭石是生產石油工業設備的。蘭石化是中石油下屬的一個煉油企業。蘭石廠在七里河區西站,目前絕大部分廠房搬遷到蘭州新區了。蘭石化在西固區,整個西固區絕大部分居民都是這個廠的職工和家屬。
歷史沿革
中國石油蘭州石化公司,是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的地區分公司。公司的前身——蘭煉、蘭化均是國家「一五」期間的156項重點工程項目。
自1958年投產以來,實現利稅200多億元,歷來以出產品、出技術、出經驗、出人才、出效益而著稱,分別被譽為新中國煉油工業和石化工業的「搖籃」。
蘭州石化公司集煉油、化工和化肥生產為一體,是中國西部地區最大的石化企業。公司擁有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050萬噸/年和70萬噸/年乙烯生產能力。
並具備相配套的二次加工能力,能生產汽油、柴油、煤油、潤滑油、催化劑、合成橡膠等400餘種石化產品,是我國生產石化產品品種比較齊全的企業之一。
其石油產品、合成樹脂、合成橡膠、催化劑等在國內外市場上享有良好的聲譽。蘭州石化公司是國內三大催化裂化催化劑生產基地之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石油蘭州石化公司
C. 石油化工廠五一生活區拆遷嗎
會進行拆遷,就地改造,預計2025年底完工。
2019年初至今,渭城區對就地改造方案進行了再次修改完善,通過反復論證,最終確定將就地改造方案分為內部改造和外部搬遷兩個部分,並按年度進行實施。內部改造方面設涉及50個項目。
目前,已完成39項,剩餘11項正在實施,預計2023年12月前達標;外部搬遷方面:共涉及土地面積約809畝,建築面積533980_,搬遷對象包括:15家企事業單位、4個居民小區和2個村莊的2777戶居民。
目前,已完成石油化工廠北側任家咀村132戶村民搬遷工作,剩餘工作任務正在按照計劃逐步實施,預計2025年12月前達標。
D. 中國石化武漢石油化工廠搬遷了嗎
截止到2022年10月30日中國石化武漢石油化工廠沒有搬遷。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中國石化武漢石油化工廠2020年完成就地改造,2025年完成搬遷。武漢石化前身為武漢石油化工廠,始建於1971年,擴建於1975年,於1977年投產,現有生產裝置32套,武漢石化是直屬國有大型工業企業,由中國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和中國集團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兩部分組成。2008年新建成的500萬噸/年常減壓、120萬噸/年焦化、60萬噸/年硫磺和190萬噸煤柴油加氫等四套裝置,將公司原油加工能力從500萬噸/年提高了850萬噸/年,產品質量保證體系通過ISO9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
E. 化工廠搬遷多久城市會拆遷
化工廠搬遷多久城市會拆遷 應該在半年內就可以拆遷了,因為還需要辦理拆遷手續,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