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哪一年我國結束了洋油時代
59年09月26日,黑龍江大慶油田正式投入生產,標志著中華就此結束了靠外國進口石油的時代。
B. 近代中國石油業薄弱的主要原因
近代中國石油產業發展落後的原因主要是,清政府閉關自守,工業化進程落後西方,對石油的依賴程度沒有西方國家強,沒有需求就沒有發展動力,因此石油產業發展遲緩,開發技術落後。
C. 為什麼現在中國這么缺石油
現在全球石油儲量在不斷減少 需求在不斷增大 且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 所以油價在不斷上漲 就近期而言 由於投機商的投機活動 幾個產油地石油生產受到不同原因的影響 導致油價上漲 中國石油產量也不小 但需求更大 目前我國40%以上的石油需要進口
D. 石油斷供對中國影響
如果發生石油斷供,而我國戰略石油儲備量不足的話,則意味著我國這樣的嚴重依賴石油進口的國家的生產生活會受到重大影響,停擺,甚至威脅國家安全,就像上世紀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機對美國的沖擊一樣。
20世紀70年代,長達十餘年的滯漲(增長停滯+通貨膨脹)突然來襲,將美國經濟瞬時帶入黑鐵時代,引發了巨大的社會反彈。
1973年,OPEC對美國實施石油禁運,一時間油價高漲,成為通脹神助攻。在接下來的9年裡,美國原油價格上漲9倍,交通、煉油廠、化工廠、鋼鐵廠、鋁業公司、國際貨運等能源大戶受到嚴重沖擊,波及整個經濟體。
滯漲之下,人們承受著失業與通脹的雙重打擊,美國夢消失了,引發一系列社會動盪:工人要求提高工資,以匹配不斷上升的生活成本;納稅人奮起反抗,因為名義收入上升推高了他們的納稅登記;儲蓄者發現積累一生的財富像雪糕一樣融化消失。
我國是原油依賴度高的國家
2022年9月我國進口原油數量為4024.2萬噸,1-9月份累計進口原油數量為3.7億噸;而原油出口方面則少的可以忽略不計,9月出口原油72.4萬噸,1-9月累計出口原油182.1萬噸。
2022年9月中國成品油出口量為564萬噸,數量上雖然明顯少於原油進口量但遠多於原油出口量。
通過這兩個數據能夠清晰地發現咱們國家的石油貿易模式為進口原油、出口成品油,所以問題中的石油依賴與出口石油並不矛盾,進口和出口的東西實際上是兩種不同的商品。
我們常說中國其實是一個石油依賴性國家,指的是對原油的依賴性,這幾年原油對外依存度雖然有所下降但還是在70%以上。
E. 為什麼新中國成立之後國家急需石油,很多外國卻斷定中國沒有石油呢
這是因為當時的石油勘探理論不一樣。
當時流行的理論是海相生油學說。也就是只有以前曾經是海洋環境的陸地才會出現石油。
然而中國大部分是陸相沉積,因此國外斷言中國沒有石油。
後來李四光等人通過研究,判斷陸相沉積也能產生大油田,最終找到了大慶油田
F. 中國為什麼不盛產石油和天然氣
我們中國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在世界上排名都是比較靠前的,
之所以沒有大范圍的開采是因為
目前為止開彩的價格遠遠高於從國外購買的價格,
同時,那這也是不可再生資源是一種戰略物資的儲備,
所以說我們先用別人的,
後續再,開采,我們自己的,
這也是對國家安全的一個保護。
G. 為什麼中國被稱為「貧油國」,為什麼外國斷言中國沒有石油
因為在大慶油田發現前,外國的專家經過他們的考察說中國沒有大型的油田,所以斷言,中中國是個貧油國。但不久,中國自己的專家就通過考察,發現了大慶、勝利等好幾個大型的油田。所以,在那之後中國貧油論就土崩瓦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