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中石油為什麼會油荒
擴展閱讀
義大利移民費用有哪些 2025-07-15 22:14:49

中石油為什麼會油荒

發布時間: 2023-02-19 16:06:08

『壹』 中國石油石化為什麼總沒柴油而個人加油站卻有高價油拜託了各位 謝謝

1,每100噸原油,經過煉廠煉制後,大約可以產出20噸汽油和10噸柴油。此前中國一直是以柴油作為保證國內市場供應的測量標准,所以往往是出口汽油來調節國內供應。 2,最近的油荒主要是定價機製造成的供需不平衡。簡單講,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上漲,進口原材料成本不斷升高(中國雖然自己也產原油,但是只能滿足一半左右的需求),而國內的成品油價格始終處於人為壓低狀態,從而中石油、中石化的煉廠開工意願不高,比如進口的原材料到岸價6000人民幣一噸,而出廠的國內柴油5000塊錢一噸,誰會願意干?? 3,國內其實一直存在一些地方小煉廠(非中石油、中石化所屬的地方性煉廠,國內最多的是山東省和廣東),他們一直起到調節國內成品油供需的作用。但是他們的市場化程度也就越高。盡管他們沒有獲得進口原油的資格,但是此前一直是使用進口燃料油(燃料油市場是完全放開的)二次加工得到非標號汽柴油。由於國內柴油價格在前段一度低於進口燃料油的價格,因此很多地方小煉廠基本處於停工半停工狀態。而汽油靠中石油、中石化容易補,因為不出口就可以,但是柴油卻一時難以彌補。 4,目前國內採取了很多措施應對柴油緊缺,包括中石油、中石化緊急進口,中石油、中石化供應原油給地方煉廠,並且按照國際價格從地方煉廠回購柴油保證國內供應(類似於買了個加工產能)等 5,這個問題最根本的原因不在中石油、中石化,而在發改委,更確切的說應該是在定價機制以及人為控製成品油價格以抑制通貨膨脹的爆發。 其實就是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一次對抗的結果…………

『貳』 為什麼說石油是壟斷企業 目前不是有許多的民營油站嗎

壟斷,有全產業鏈壟斷,和局段控制性壟斷。
煙草,鹽業,是全產業鏈壟斷,即從種植(或開采)到工業生產,再到商業流通領域,全過程式控制制;零售終端也是實行許可證制度,消費者沒有任何話語權,只能被動接受中上游的強勢控制。
石油,是控制性壟斷,把持重要環節,控制上下游產業鏈。
由於中石化,中石油,控制了銷售環節,煉油廠和民營油站沒有議價權,壟斷油企上、下把持,兩頭通吃:上游吃死煉油廠,成本倒掛,虧損嚴重,不願開工;下游整死民營油站,抬高油價,增加物流運輸成本,吸血廣大民眾,老百姓苦死累死,都不夠盤剝的。
類似的還有供水,供電,公交電信,金融機構,等等,表面看上去是有競爭,但是實際上還是政府把持,不過是蘇聯模式的一個「病毒變種」而已。
近幾年頻繁暴發的計程車罷工潮,也是根緣於此。計程車公司控制了行業市場,以幾十、數百倍於車價的價錢,出售經營權,並向承包人收取高額「份兒錢」,血腥盤剝駕駛司機和廣大乘客。透過現象看本質,其它的所謂油價上漲,黑車泛濫,都只是表面現象。壟斷才是真正的萬惡之源。

油荒頻發的根本原因就是在於石油行業的壟斷體制,石油巨頭把持了零售市場之前的各個環節,企業的逐利本性又導致他們偏重效益而忽視了市場供應的穩定,人為製造油荒局面。
至於發改委的所謂「約談」,也不過是老子訓兒子,不改革扭曲的市場,是不可能消除「油荒」的。

『叄』 中國成品油市場之怪現象:油荒是壟斷造成的嗎

有一部分是的
成品油價格批發價格和零售價格倒置,由於零售價格限制,油站限制供油減少損失,造成加油困難。
「十一五」規劃中關於節能減排的壓力,導致各地拉閘限電,然後導致柴油發電增加,導致柴油供應緊張。
應對策略
編輯
出台更為合理的油價調控機制與石化企業利潤監管機制,限制私有車輛增長量,發展公共交通事業。從長遠看,還需國家加大對汽車相關行業科技研發的支持,降低車輛油耗的同時開發多種綠色動力驅動車。

相關報道
編輯
石化雙雄表態:柴油荒下月底結束
在連續8個月柴油庫存下滑之後,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夏世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石化柴油庫存已於上周末開始止跌回升。他預計,1個月後,中石化的柴油庫存應該能達到正常水平,12月底柴油緊張的局面就會結束。
對此,中石油有關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作出了類似表述。
分析人士表示,原油連日下挫引發國內市場觀望,國內柴油資源日漸寬松,沿海重點城市兩大巨頭旗下加油站對外銷售控量從緊變松,零售環節資源緊張有望進一步緩解。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中石化的預計過於樂觀,年底企業用電、煤炭運輸用柴油需求還將增長,油荒緩解有可能,結束還看不到跡象。
庫存首次止跌回升
「最近,特別是近2個月以來,公司柴油庫存下跌得很厲害。」夏世祥說道。自8月份開始,國內成品油庫存顯著下降。據新華社發布中國石油庫存數據,9月份,柴油庫存環比下降8.6%;10月份,柴油庫存環比下降10.7%。
息旺能源的分析師廖凱舜稱,3月份,國內成品油庫存處於正常水平,估計在1700萬噸左右。但到10月末,成品油庫存跌到1400萬噸,柴油大概在900萬噸左右,柴油庫存只有625萬噸。
記者從兩石油巨頭處獲悉,柴油庫存首次出現止跌回升情況。中石油有關人士表示,公司柴油日加工量保持在40萬噸的歷史最高水平,後期隨冬季需求回落,柴油庫存將上漲。
夏世祥稱,柴油庫存止跌回升主要是柴油增產、進口增加、推遲煉油廠檢修等一系列措施的結果。
據統計,截至11月16日,國內主營48家煉廠開工率為87.06%,較去年同期的年內高點86.43%略高。兩巨頭還將進口近50萬噸柴油。
對於有媒體提出的兩大公司零庫存機制,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左興權表示,「中石化成品油供應只有40%由管道輸送,不需要周轉,不用庫存,但是大部分的成品油是通過水運、鐵路、汽車配送的,沒有庫存無法實現周轉。」國家要求庫存油能滿足1個月的周轉,各石油公司可以視具體情況掌握,國際上慣例是2個星期或22天。
專家稱:預期或過於樂觀
夏世祥透露,兩大公司將向市場新增加100萬噸的柴油供給,實際消費需求沒有這么多,沿海、沿江、華東、華南柴油緊張正在緩解。據息旺能源的監測,沿海重點城市加油站基本敞開供油,如廣東、上海、山東、江浙以及河北中石化已基本放開銷售。但華中等內陸地區僅有湖北中石化等少數城市放開;西南地區則只有廣西放開,其他各地主營加油站仍限量。
「加油站排隊的情況現在越來越少,之前每輛車一次限供200元~300元的柴油,現在增加到限供500元~600元。」夏世祥說道。
據廣東中石化內部人士透露,每個銷售公司的零售量都明顯較上周增加約5%~10%不等。
中石油有關人士稱,公司在東北、西北大部分地區的加油站已敞開供應,並將根據各地供需情況陸續擴大到全國。
廖凱舜說:「國際油價連續下挫,兩大公司釋放出資源增加的利空信號,投機囤油者受挫,減少購進,柴油資源已從緊張困局走出來。」
夏世祥認為,如果國際原油價格不再上漲,恐慌性需求下降,12月底柴油荒或將結束。
不過,中國能源網CEO韓曉平說:「年底節能減排壓力大,對企業拉閘限電會繼續;12月也是企業交貨的高峰期,用電量大,只能增加柴油發電;加之,今年新增上億噸的煤炭,外運柴油需求很大,因此,緩解有可能,結束還看不到跡象。」

油荒並未緩解
編輯
盡管「兩桶油」在紛紛表態加大柴油供給,不過,民營石油商們並不買賬。繼上個月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炮轟」兩桶油斷供後,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商會也站出來,大倒經營苦水,指責「兩桶油」蓄意製造油荒混亂,並呼籲國家有條件放開原油和成品油的進口。「壟斷局面不改觀,油荒會持續蔓延。」該商會執行會長齊放說。 一邊是兩桶油指責民營加油站囤油惜售,一邊是民營石油商反擊兩桶油借壟斷控制市場。雙方各執一詞,而柴油荒的困局何時能解?[1]

5萬家民營加油站很飢渴
「現在高價油也買不到了」
「又無奈地談油荒,又不情願地表達,又艱難地維計生存,又很不體面地面對消費者。」同樣是商會執行會長的錢其連用了這個排比句表達自己糾結的心態,「如果你們是搞石油的,現在會跟我心情一樣。」他同時是南京藍燕石化儲運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旗下有多個加油站。據其介紹,其下屬的加油站有的仍在賣柴油,但是「賣一升虧兩三塊錢」,有的乾脆停供了。「現在高價油也買不到了,我只能保證在南京市裡的兩三個加油站對外供油。」
齊放則指出,「兩桶油」乾脆不給油了,民營石油商基本上「買不到油」,他們只能從中介機構和利得財富高價買油。其加油站採取柴油限量供應,每次只給加幾十升,「給點油把司機哄走」。而據張躍會長介紹,全國約5萬家民營加油站「柴油基本上全部供應緊張」。
兩大石油集團,並要求「兩桶油」加大敏感及庫存薄弱地區的資源投放,保障農業「三秋」生產等重點用油需求。「兩桶油」隨即披露在採取多項舉措保供。不過,近一周來,民營石油商們並沒有感覺到柴油荒有所緩解。「還沒明顯好轉。」錢其連認為,如果能買到比零售價低的油才意味著好轉,但還買不到。據其描述,過去一段時間來批發價已經超過零售價,價格倒掛現象嚴重。本來按照相關規定,成品油批發價要比零售價低至少300元。

否認囤油惜售
「賺的差價不夠付利息,況且哪有油源可囤。」
自上個月開始,山東、河南、江浙、兩湖、安徽、江西、廣西、貴州等局部地區陸續出現柴油供應緊張局面,部分民營加油站抱怨限供、停供,甚至有城市出現排隊加油現象。在兩大石油集團看來,本輪柴油供應緊張的原因主要有國際油價強勁反彈、信託網建設不均季節性消費需求回升以及部分社會加油站出現「惜售」,甚至囤積居奇。對此,會長們集體否認。
「沒有這回事兒,現在囤油不是傻了嗎。」錢其連指出,一噸油8000多元,油價這么高沒必要囤油。況且根據他多年的經驗,囤油一般會選擇在聖誕節到春節期間,賭來年春天開工行情,時機不對。他自己的庫里基本上沒有存油。張躍也表示,存一萬噸油光資金就要壓近億元,而且也不合算,賺的差價不夠支付利息,況且哪有油源可囤。
參考資料
1. 發改委約談後柴油荒未緩解 5萬家民營油站很飢渴

『肆』 油荒的原因有邊5個答案

7月23日,在國際原油價格回落和人民幣升值的背景下,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

會再次提高成品油銷售價格。北京地區93號汽油再創歷史最高價位。有關方面對此的

解釋是,上次漲價沒有調整到位,我們成品油銷售價格仍舊低於國際市場,今後將考

慮國際市場情況和社會承受能力繼續推進價格調整。謊言是多麼的的圓滿,但是,我

們早就有各種手段來論證,這是明目張膽的欺騙。

一、中國進口的石油沒有達到60美圓的。國際市場達到60美圓的是北海清質

石油,其質量是世界上最好的,而中東地區、南美、俄羅斯出口的石油是無法達到

60美圓的。而中國大量進口的是低質高含硫石油。據著名的經濟情報雜志分析,國際

油價在54美圓時,中國進口的石油價格大多在30美圓左右。普遍認為,中國是世界上

最大的劣質石油買家。

二、美國與中國石油價格比較。美國平均每升93號油大概是人民幣4.7元,可

是人家那是加了30%的燃油稅,並且人家公路沒有收費,高速公路也基本不收費或者收費

很低。而北京的類似汽油銷售價格已達4.24元,實際價格高於美國。如果有關方面

說,中國成品油價格遠低於國際市場,更將被下面的例子駁斥的體無完膚。海關宣布

上半年查獲的走私案件中,成品油、香煙等位居前三名。既然中國成品油便宜,那應

該是從中國向國外走私才對,為什麼要從國外向中國走私?過去查獲的特大走私案

件,都與走私汽油柴油等成品油有關,可見內外差價巨大,吸引走私者挺而走險。

三、石油企業報表顯示利潤巨大。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成為香港上市公司中最

掙錢的,報道說利潤接近千億元,而其年經營額在5000億元左右,利潤空間已相當可

觀,利潤率非常可觀。以凈資產收益來分析,即使是風光無限的房地產,其優質上市

公司凈資產收益為5%到10%為主,而中國石化的凈資產收益,根據其 2004年年報為

17.32,其加權平均的凈資產收益為20.32%。大家說這是不是很驚人!是房地產行業優

質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三倍,是房地產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四倍多。這才是驚人的暴利

證明!我不久前與燕山石化公司的人士接觸,他們去年的利潤超過40億元,總結因素

是價格高、市場好。可見,中國石油企業是很不錯的業績,怎麼還有長期虧損的說

法,這不是欺負老百姓沒頭腦么?

四、上游壟斷掠奪下游競爭性行業,扭曲經濟結構肆無忌憚的漲價,使中國

經濟和宏觀調空的復雜局面加劇。可怕。成品油漲價,因為你是壟斷,但下游產業卻

是競爭性行業,不能漲價。比如公交和計程車,關系群眾生活,其價格調整要經過嚴

格審批,油價從2元漲到4元多,公交價格和計程車價格並沒有什麼提高,可見,油價

上漲只能消化在成本和政府補貼中。汽車製造業是國家寄希望的產業,但消費環境不

良,加上油價上漲,更是雪上加霜。老百姓近兩年的工資並沒有顯著增長,翻倍上漲

的油價讓大家很難受。可見,這是赤裸裸的掠奪,扭曲中國經濟結構,增加了所謂的

膨脹壓力。盡管,中石油的滾滾暴利,讓國家,同時也讓某些不可明說的利益群體歡

欣鼓舞,但是,這種危害中國經濟的掠奪經濟思路,將貽害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

我觀察大家對油價上漲雖然知道是中石油/中石化搗鬼,但是不知道要點!

我在這里澄清一下!

石油是戰略物資,國內的油田都是這兩個集團壟斷的。只有他們有開采和銷

售權利。近幾年國家進口石油越來越多,今年會達到1.5億噸。進口石油消費的比例越

來越大,豈不是兩大集團就沒有話語權了??放心。關鍵的石油進口權還是只有兩大

集團所有。國內的煉油企業就算是油價再便宜,也無法自主進口,只能從兩大集團買

他們加價進口的原油。

這樣兩大集團對內把持油田,對外把持原油進口權。國內原油價還不是他們

說得算?國內的煉廠,包括兩大集團自己的煉廠是在虧損,那是因為原料石油(無論

國產還是進口)的價格是兩大集團定的!兩大集團自己的煉廠虧損無所謂,反正在貿

易/開采環節已經有足夠驚人的利潤了!!

而且煉廠虧損的情況可以成為汽油漲價的借口,掩人耳目。於是我們就這樣

因為所謂的煉廠虧損,口袋的錢被淘空!!!!

石油是工業血液,現代基礎工業的王道!!兩大集團在上游敲骨吸髓,危害

的是整個國家競爭力甚至國家安全!!90#油從今年3月份的3.18上漲到7月份的

4.06,快一塊錢了,還不到半年!!

到底有多少物流企業破產阿?到底有多少企業背上沉重的運費成本阿?無恥

的搶劫!!2004年兩大集團凈利潤2000億,咱們國家gdp才多少?11萬億,各行業綜合

凈利潤最多按照5%算,也就5000億。可見40%的國家利潤都是兩大集團的!大傢伙都在

給兩大集團打工呢!!

有人會問,油田是國家人民共有的,這兩大集團雖然壟斷,畢竟是中國自己

的企業,為什麼這樣喪心病狂的掠奪財富不顧危害國民生機?其實這兩大集團都是海

外上市企業!!所有權和資本不是純粹國家的了。資本是貪婪的,對利潤的追求是永

遠也不會滿足的。看到這里,國內油價未來的走勢相信每個看過帖子的人已經很清楚

了。

我很擔心國外投資者利用兩大集團的壟斷地位掠奪中國人民的財富。從這個

角度講,兩大集團已經站在人民的對立面上了!!有時候看到紡織廠的女工雖然一天

12 小時的拚命幹活,居然連500塊錢的工資都得不到,原因是有的工廠因為紡織原料

漲價(非棉的紡織品大部分是石油變得)或者停產/或者破產。心情真是無法描述。前

一陣子還聽說北京有的哥為了多跑出點錢過勞死...真不知道中石化/中石油有2000億

的純利還叫囂虧損要求漲價的嘴臉是什麼麽樣??那2000億人民的血汗錢又有多少進

了原本已經很富裕的老外口袋裡!!

無論如何,兩大集團正在擠垮國內非自有的煉廠,同時也正在擠垮社會上的

非自有的加油站。如果現在的情況不得到改變,兩大集團的目的很快就會完全實現。

可能有人問,目前發改委已經批了19個非國營的公司可以進口石油。其實私

營企業進口石油除了要有進口權,還要有配額,2005年非國有進口配額一共才 0.1億

噸,根本沒有影響市場!而且兩大集團除了因為自己是國有公司,進口不受限制之

外,還注冊了非國有企業,也在這19家裡面混,用他們的實力搶占絕大部分配

額!!太狠了!!關於私有企業石油進口權/配額計劃具體詳情大家可以查詢國家商務

部網站看看!!

我是業內人士,所以知道兩大集團的要害!注意到很多人誤解油品漲價的原

因,實在看不過去了,才發言的。可惜我不是記者,否則早就揭他們的老底了!

謝謝大家幫頂,大家有工夫就轉貼,不要讓整個社會被兩大集團「煉油廠虧損

/加油站虧損」的幌子騙了!(看中國)

華南油荒 傳兩大集團幕後操控

珠三角油荒愈演愈烈,廣州、深圳近半數油站無油可加被迫歇業。部分油站

前大排車龍,大陸專家和部分業界人士懷疑,廣東和上海油荒是中石化和中石油所設

的局,這兩家壟斷大陸煉油和成品油供應的集團,想藉油荒向主管機關施壓,爭取提

高油價。

近日來,受國際油價上升的影響,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廣州、東莞、佛山、中

山、肇慶等城市,自7月中旬以來相繼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成品油供應緊張局面,而廣

西、北京也受到一定的影響。進入8月,珠三角地區的加油站就零星出現「無油」、「油

未到」的告示。這幾天各地油站門前更出現等候買油的「車龍」,高速公路上經常有轎車

因汽油耗光而停駛下來,每公升汽油也從人民幣4元7角漲到7、8元。

對於華南「油荒」現象,中國媒體認為中石化、中石油對石油生產、供應、進

出口體制的壟斷,形成了中國石油行業中的「巨無霸」,也造成中國石油供應體系的脆

弱。有中國媒體的評論文章指出,華南油荒是「有組織、有計劃」造成的現象。

香港文匯報也引述大陸專家和業內人士的話稱,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大油品供

應集團可能是製造油荒的背後黑手。兩大集團屬於國有企業,在大陸煉油和成品油供

應占絕對壟斷地位。對內,兩集團幾乎擁有大陸全部油氣資源;對外,則壟斷石油進

口權。在煉油領域,全大陸一百萬噸以上的大中型國有煉油廠,大多數劃歸中石油和

中石化兩大集團控制。

在廣東成品油市場供應體系中,中石化、中石油兩大國有石油公司佔了85%以

上的市場份額,而中石化更居主導地位,一家獨佔全省年銷售量的60%左右。

大陸專家指出,目前大陸原油進出口業務的貿易權、成品油的調配和批

發,以及全大陸七萬多座加油站,都控制在中石油、中石化和中化、珠海振戎公司手

中。寡頭超額利潤的背後是國家給予的強大財政支持以及合法壟斷權利。

針對有關傳聞,中石化、中石油有關人士否認,他們表示,所謂油荒是北方

港口因台風影響,導致運輸受阻所致。廣東省和廣州市經貿部門上周末宣稱,中國石

化、中國石油兩大公司有50萬噸成品油正在運往廣東,只因近日接連受到台風影

響,延緩了供應,廣東「油荒局面」有望在三天內緩解。

但中國石化廣東石油公司昨天告訴新華社記者:「8月份,廣東成品油消費需

求仍將持續增加,而資源供應將更為緊張,市場供需矛盾仍將十分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