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油石比和瀝青用量有什麼區別怎樣換算
區別只有:油石比是指瀝青與石料的質量比,瀝青用量是指瀝青與瀝青混合料的質量比。
瀝青用量=油石比/(1+油石比)。
油石比是瀝青用量的指標之一。它的用量高低直接影響路面質量,油石比大則路面容易泛油,反之則影響強度和防水效果。簡而言之,就是瀝青的含量。常用的油石比檢測方法存在費時費力、精度較低、污染環境和危害人體健康等問題。
(1)怎麼根據圖紙算瀝青的石油比擴展閱讀:
最佳油石比
在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在保證其路面的質量上尤為重要,而瀝青混合料設計主要是混合料的集料級配和最佳油石比的確定。
在集料級配相對固定的情況下,油石比是影響空隙率、瀝青飽和度等馬歇爾技術指標的唯一因素,因此,為對比各種級配的性能,首先必須確定各種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 。
瀝青混合料設計主要是混合料的集料級配和最佳油石比的確定。在集料級配相對固定的情況下,油石比是影響空隙率、瀝青飽和度等馬歇爾技術指標的唯一因素。因此,在混合料設計中能否准確定出最佳油石比將對混合料的性能產生很大影響。
石油瀝青色黑而有光澤,具有較高的感溫性。對石油瀝青可以按以下體系加以分類:
生產方法
(1)蒸餾法:是將原油經常壓蒸餾分出汽油、煤油、柴油等輕質餾分,再經減壓蒸餾(殘壓10~100mmHg)分出減壓餾分油,餘下的殘渣符合道路瀝青規格時就可以直接生產出瀝青產品,所得瀝青也稱直餾瀝青,是生產道路瀝青的主要方法。
(2)溶劑沉澱法:非極性的低分子烷烴溶劑對減壓渣油中的各組分具有不同的溶解度,利用溶解度的差異可以實現組分分離,因而可以從減壓渣油中除去對瀝青性質不利的組分,生產出符合規格要求的瀝青產品,這就是溶劑沉澱法。
(3)氧化法:是在一定范圍的高溫下向減壓渣油或脫油瀝青吹入空氣,使其組成和性能發生變化,所得的產品稱為氧化瀝青。
減壓渣油在高溫和吹空氣的作用下會產生汽化蒸發,同時會發生脫氫、氧化、聚合縮合等一系列反應。這是一個多組分相互影響的十分復雜的綜合反應過程,而不僅僅是發生氧化反應,但習慣上稱為氧化法和氧化瀝青,也有稱為空氣吹製法和空氣吹制瀝青。
(4)調合法:調合法生產瀝青最初指由同一原油構成瀝青的4組分按質量要求所需的比例重新調合,所得的產品稱為合成瀝青或重構瀝青。
隨著工藝技術的發展,調合組分的來源得到擴大。例如可以從同一原油或不同原油的一、二次加工的殘渣或組分以及各種工業廢油等作為調合組分,這就降低了瀝青生產中對油源選擇的依賴性。隨著適宜製造瀝青的原油日益短缺,調合法顯示出的靈活性和經濟性正在日益受到重視和普遍應用。
(5)乳化法:瀝青和水的表面張力差別很大,在常溫或高溫下都不會互相混溶。但是當瀝青經高速離心、剪切、重擊等機械作用,使其成為粒徑0.1~5微米的微粒,並分散到含有表面活性劑(乳化劑——穩定劑)的水介質中。
由於乳化劑能定向吸附在瀝青微粒表面,因而降低了水與瀝青的界面張力,使瀝青微粒能在水中形成穩定的分散體系,這就是水包油的乳狀液。
這種分散體系呈茶褐色,瀝青為分散相,水為連續相,常溫下具有良好流動性。從某種意義上說乳化瀝青是用水來「稀釋」瀝青,因而改善了瀝青的流動性。
(6)改性瀝青:現代公路和道路發生許多變化:交通流量和行駛頻度急劇增長,貨運車的軸重不斷增加,普遍實行分車道單向行駛,要求進一步提高路面抗流動性,即高溫下抗車轍的能力;提高柔性和彈性,即低溫下抗開裂的能力;提高耐磨耗能力和延長使用壽命。
現代建築物普遍採用大跨度預應力屋面板,要求屋面防水材料適應大位移,更耐受嚴酷的高低溫氣候條件,耐久性更好,有自粘性,方便施工,減少維修工作量。使用環境發生的這些變化對石油瀝青的性能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對石油瀝青改性,使其適應上述苛刻使用要求,引起了人們的重視。經過數十年研究開發,已出現品種繁多的改性道路瀝青、防水卷材和塗料,表現出一定的工程實用效果。
但鑒於改性後的材料價格通常比普通石油瀝青高2~7倍,用戶對材料工程性能尚未能充分把握,改性瀝青產量增長緩慢。改性道路瀝青主要用於機場跑道、防水橋面、停車場、運動場、重交通路面、交叉路口和路面轉彎處等特殊場合的鋪裝應用。
歐洲將改性瀝青應用到公路網的養護和補強,較大地推動了改性道路瀝青的普遍應用。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和塗料主要用於高檔建築物的防水工程。隨著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建設事業的發展,將進一步推動改性瀝青的品種開發和生產技術的發展。
⑵ 瀝青中的油石比是怎麼計算的
你說的是瀝青配合比設計?還是測出瀝青混合料的油石比???我猜應該是瀝青配合比設計吧。設計計算大概步驟如下:
1,確定用什麼材料,包括粗集料、細集料、填料、瀝青等等,通過一系列的試驗,如集料的篩分、各種材料的密度等;
2,通過各種礦料的篩分試驗,計算出多種集料混合後的礦料級配,這個級配范圍規范上有,計算後的級配(即材料的質量通過百分率)需要在規范規定的范圍內。至於怎麼計算,在這里也說不明白。
3,根據經驗,選5組不同的瀝青用量,例如瀝青含量4%、4.5%、5%、5.5%、6%(間隔0.5%),把瀝青和礦料在規定的溫度下混合攪拌,並製作成馬歇爾試件(擊實成一定直徑和高度的試件);
4,利用之前做的材料的密度,計算出混合料空隙率、間隙率、飽和度等體積指標;
5,進行馬歇爾試驗,測定穩定度和流值等物理指標;
6,通過以上的試驗、計算,可以得出最佳瀝青含量,也就可以計算出油石比了。至於怎麼計算,可以看看《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這本規范的附錄b。
⑶ 瀝青混凝土生產配比中的瀝青比例是怎麼計算的
根據不同的拌合設備分為兩種:
1、瀝青用量:石子+礦粉+瀝青=100%
2、油石比:石子+礦粉=100% 瀝青除外
通常說:油石比5% 瀝青用量=5/105=0.476=4.76%
⑷ 瀝青混凝土生產配比中的瀝青比例是怎麼計算的
根據不同的拌合設備分為兩種:
1、瀝青用量:石子+礦粉+瀝青=100%
2、油石比:石子+礦粉=100%瀝青除外
通常說:油石比5%瀝青用量=5/105=0.476=4.76%
(4)怎麼根據圖紙算瀝青的石油比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控制要點
1、嚴格控制配合比:混合料的組成設計嚴格按設計圖紙和《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JTJ034-2000)要求進行。二灰土穩定砂礫基層檢查項目表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
2、施工氣溫低於5℃並有濃霧或降雨時,不進行基層施工。
3、基層施工中確保排水暢通,表面不允許積水。
4、基層碾壓完成後,進行養,養生期不小於7天。養生期間行車速度限制在30km/h下,但禁止重型車輛和機械通行。
5、務必做好工地揚塵治理。
⑸ 瀝青含量算油石比 怎麼計算
油石比是指瀝青與石料的質量比,瀝青用量是指瀝青與瀝青混合料的質量比。
瀝青用量=油石比/(1+油石比)。油石比是指瀝青混凝土中瀝青與礦料質量比的百分數,它是瀝青用量的指標之一。它的用量高低直接影響路面質量,油石比大則路面容易泛油,反之則影響強度和防水效果。通常SMA瀝青馬蹄脂碎石混合料油石比約為5.5%~5.6%,AC細粒式瀝青混凝土油石比約為4.5%~5.5%。 瀝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氫化合物及其非金屬衍生物組成的黑褐色復雜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機液體的一種,呈液態,表面呈黑色,可溶於二硫化碳。瀝青是一種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機膠凝材料。瀝青主要可以分為煤焦瀝青、石油瀝青和天然瀝青三種:其中,煤焦瀝青是煉焦的副產品。石油瀝青是原油蒸餾後的殘渣。天然瀝青則是儲藏在地下,有的形成礦層或在地殼表面堆積。瀝青主要用於塗料、塑料、橡膠等工業以及鋪築路面等。 主要用途:主要用途是作為基礎建設材料、原料和燃料,應用范圍如交通運輸(道路、鐵路、航空等)、建築業、農業、水利工程、工業(採掘業、製造業)、民用等各部門。 包裝與貯存:瀝青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可能需要在貯罐內保溫貯存,如果處理適當,瀝青可以重復加熱即可在較高溫度保持相當長的時間而不會使其性能受到嚴重損害。但是如果接觸氧、光和過熱就會引起瀝青的硬化,最顯著的標志是瀝青的軟化點上升,針入度下降,延度變差,使瀝青的使用性能受到損失
⑹ 瀝青油石比計算公式
瀝青油石比計算公式:x=a石/(a石+石)=a/(1+a),油石比是指瀝青混凝土中瀝青與礦料質量比的百分數,它是瀝青用量的指標之一。它的用量高低直接影響路面質量,油石比大則路面容易泛油,反之則影響強度和防水效果。
⑺ 石油瀝青的參配比例怎麼算
軟化點為49℃的石油瀝青摻配比例不大於
Q=((80-49)/(98-49))*100%=63.3%
即底軟化點=100-63.3%=36.7%
即30 t石油瀝青中應摻入不大於30 t×36.7%=11.0 t的軟化點為49℃的石油瀝青 軟化點為98℃的石油瀝青摻入不少於30 t-11.0 t=19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