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世界石油供需現狀與趨勢
1、全球石油儲量充足
石油作為非可再生資源,其儲量十分有限。當前,全球石油開發能力不斷提高,根據BP公司發布的《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2021》數據,2012-2020年,全球石油探明儲量整體上呈現上升趨勢,但整體儲量變化並不明顯。2020年,全球石油探明儲量為17324億桶,與2012年相比僅上升了2.81%,但總體來說儲量較為充足。
綜合來看,全球石油儲量充足,2020年受疫情影響產量、消費量均有下降。預計未來隨著全球疫情好轉,全球石油產銷量將恢復增長。
—— 更多行業相關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石油化工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Ⅱ 2020中國原油產量多少萬桶
1.95億噸。經過查詢資料得知2020年國內原油產量1.95億噸。2020年國內原油產量1.95億噸,同比增長1.6%;天然氣產量1888.5億立方,同比增長9.8%,原油表觀消費量7.36億噸,對外依存度達到73.5%,天然氣消費量3253.6億立方米,對外依存度達為42.0%。
Ⅲ 頁岩油崛起,石油格局被打破,美國變成世界最大石油生產國
如果問世界上哪個國家石油儲量第一,經常看新聞的朋友就是知道是委內瑞拉,的確,全世界已探明石油儲量17339億桶 ,委內瑞拉就佔了3038億桶,沒有任何質疑。可是,因為某種因素,委內瑞拉被美國經濟制裁,現在已經淪落到自己都得進口石油了。那麼,你可知道現在哪個國家產油量世界第一嗎?很多人會認為是沙烏地阿拉伯,因為它的探明儲量2976億桶,世界第二,中東土豪富得流油,不是白說的,或者是俄羅斯,甚至伊拉克? 那就大錯特錯了,現在世界第一的產油國是美國。
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統計報告, 2020年美國的石油日均產量約1130萬桶,名列世界第一,第二的是俄羅斯,日均產量1027萬桶,第三的沙特日均產量920萬桶, 俄羅斯和沙特是受2019年12月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部長級監督委員會會議協議要求降低產量,而美國這是受疫情影響情況下有所下降。2019年,美國石油日均產量1220萬桶世界第一,第二的俄羅斯則是日均產量1125萬桶,第三的沙特日均產量則是981萬桶,就在2019年,美國一改從原油及其製品凈進口國,變成了凈出口國。
在出口方面,2020年美國日均出口310萬桶,名列世界第四,第一是沙特,日均出口660萬桶,俄羅斯第二,日均出口470萬桶,伊拉克第三,日均出口340萬桶。實際上在2018年,美國日均產量1090萬桶,已經是世界最大的石油生產國,日均出口量達到了200萬桶,可是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費國,與進口量比較,其還是石油凈進口國,直到了2019年日均出口298萬桶,才是凈出口國。一方面是新能源 汽車 普及加快步伐,特斯拉等一干新能源 汽車 銷量猛增,光是2019年就銷售上牌了158925萬輛,最主要的就是其頁岩油的產量穩步增長。
隨著 汽車 出現到推廣普及,輪船動力方式改變,飛機出現,各種機械設備都開始使用熱效率更高,更方便的石油產品,美國在20世紀20-40年代是世界重要的石油出口國,洛克菲勒家族就是那時候崛起的,位於太平洋西岸的美國第二大城市洛杉磯是一座因石油開發而繁榮起來的城市。由於當時 汽車 和化工業整體需求量少,美國是重要石油出口國。 珍珠港事件爆發前,美國就停止出口石油到日本,迫使其鋌而走險偷襲珍珠港,攻取東南亞,大洋洲,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奪取戰略物資石油和橡膠。
隨著上世紀四十年代,美國西部石油產量逐漸下降,工業逐漸發展, 汽車 擁有量不斷增加,石油及其製品消費跨越式增加,美國逐漸成為了世界上最主要的原油進口國,最多的時候日均進口量達到1200萬桶。 其進口絕大部分依賴油層淺,產油成本低的中東,為了保障其能源安全,美國在中東建立大量軍事基地,一直以來時刻保持在中東的戰略存在。
據美國能源部門統計,美國已探明石油儲量689億桶,名列世界第九,其中頁岩油儲量463億桶。其有四大頁岩區,分別是德克薩斯州和新墨西哥州的二疊紀盆地和鷹灘頁岩(EagleFord),北達科他州的巴肯頁岩(BakkenShale),以及西弗吉尼亞州和賓夕法尼亞州馬塞勒斯頁岩(MarcellusShale)。但是頁岩油儲存很深,開采難度大,之前的技術開采成本很高,比起中東只有幾美元,十幾美元,甚至二三十美元每桶的開采成本不劃算,除了開采部分本土和墨西哥灣的原油外,大量進口是最好的選擇。
到了2014年國際油價超過100美元每桶,頁岩油開采技術也取得了進步,總體盈虧成本還是在50美元/桶左右,但是對於高油價,頁岩油開采技術成本高的劣勢已經被抵消,大量頁岩開采技術在美國應用。比如水力壓裂法,美國95%的頁岩油井都是通過水力壓裂法進行開採的。這時候歐佩克和非歐佩克國家聯盟就不幹了,害怕失去石油領導控制地位,在加上2014年烏克蘭戰爭打響,美歐制裁俄羅斯油氣,而俄羅斯主要財政收入就是油氣,不同意沙特減產計劃,而且增加產量, 以沙特為首的歐佩克和非歐佩克國家大量增產,三個月油價暴跌一半,之後甚至降到了40美元以下,甚至低於30美元。要知道美國頁岩油開采成本是每桶50美元左右。大量的美國頁岩油企業破產,關閉採油設施,解僱工人。
俗話說得好,殺敵一萬,自己也得損傷三千吧?沙特這些主要產油國,石油是主要財政收入,石油價格暴跌,其他方面還要開支吧?其經濟也受到重創,沙特的外匯儲備大量減少,2013年末時候是7252億美元,石油價格戰開始後,逐漸下降到2020年只有4450億美元, 要知道沙特貨幣里亞爾匯率對標美元是需要至少3000億美元外匯儲備的。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這些被制裁的國家經濟則更加困難。
隨著石油價格戰深入,人們驚奇發現美國更先進的頁岩油開采技術出現了,比如稠油開采技術,盈虧成本只有每桶16美元,就是說即使油價在30美元每桶, 美國頁岩油油企還能盈利,大量的油井又出現在了頁岩油產區,美國的石油產量逐漸增加到日產1000萬桶以上,直到2019年最高峰時候甚至達到了日產1200萬桶以上。可以說世界第一石油消費大國—美國可以完全不依賴進口,不要看歐佩克眼色了。
這時候老牌的石油出口國坐不住了,價格戰已經沒有意義,除了給俄羅斯增加壓力,不能再打垮美國頁岩油企業。到2019年12月,歐佩克和非歐佩克聯盟大會召開,各方都決定減產,保護油價,油價又開始漲了。 美國的頁岩油生產企業鋪設更多管道通向海岸,海岸也增加了很多可以接納巨型油輪的受油港口,它們可以清掉債務,坐著收錢了。雖然2020新冠對油價又產生新的影響,隨著疫苗接種普及,世界經濟恢復,絲毫不能動搖美國世界石油生產頭把交椅的地位,相反還大量出口。 去年美國就是我國十大石油進口國之一,比2019年增加了211%,達到1976萬噸。
從美國頁岩油開發,我們再次領略到了「科學技術就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至理名言深刻含義。 但是我們是人口大國,雖然石油產量2020世界前六,但是進口卻是世界第一,新能源是我國能源發展的必由之路,希望各企業,科研院所通力合作,在能源 科技 方面早日取得更大突破。
Ⅳ 從石頭里「擠」出石油中國大慶油田累計產油逾24億噸,目前的儲量如何
我國陸上最大油田大慶油田被發現63年來,已累計生產原油逾24億噸,占國內陸上同期原油總產量約40%。
Ⅳ 現在已經很少聽說「石油枯竭」的說法了,地球還剩多少石油
21世紀初,一部分人開始預感到人類 社會 當中的石油資源已經面臨枯竭。認為 到本世紀中葉,石油產量將大幅度的減少,因此拋出了所謂的石油峰值理論。
通常意義上,傳統的油氣資源由海上和陸上兩種方式開采。開采中通過一些自然壓力或者人為手段向油井中注水,注氣從而迫使石油浮出水面進行開采。
客觀上看石油峰值理論有一定的道理,但從更深層次上看它卻並不適用於一些非常規的能源。像如今的一些油頁岩、緊縮岩甚至是一些近海地區的石油資源都並不適用於石油峰值輿論。
實際上,石油峰值理論的支持者也並不是肯定的認為石油資源會在短時間內耗盡,從而導致全球的能源緊張危機。相反在他們看來,容易開採的油田將在頂峰之後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
而原油價格則將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保持穩中上漲的趨勢,在未來隨著中國、印度,南非的一些新興市場的不斷崛起,未來石油價格還將有可能進一步的上漲。
雖然說石油峰值理論並不意味著在未來油氣資源的價格會上漲到令人卻步的程度,然後必須肯定的是在未來石油資源的價格也將與現代相比有較大程度的漲幅。而以前廉價油料時期也將一去不復返。
作為石油峰值理論,其中最大的一個核心就是如何計算出地球未來石油能源的產量。
因此它更多的像是一個數字 游戲 ,除了需要了解過去人類 社會 所需要的石油總量,還需要對當前人類石油生產量做一個詳細的計算。對人類目前已知的全球石油儲量做一個統計,雖然說在過去人們經常能夠很輕易地得到石油的產量報告。
然而近年來對於各國石油資源的統計報告卻是知之甚少,許多國家甚至將本國油氣資源的儲量當作是高度機密。
當然這也並不意味著我們完全無法知曉,早在2010年國際能源署的年度《世界能源展望》就做過推測。
全球常規原油產量的峰值可能發生在2006年,當時日產量為7000萬桶。
石油作為目前人類 社會 最主要的能源來源,那麼一旦未來沒有了石油又會發生什麼呢?首先,目前人類已知的各種基礎交通工具和生產 社會 建設都是高度依賴石油資源的。一旦石油資源面臨枯竭,那麼短時間內人類將無法適應這一情況。
據相關資料統計,從1965年到2005年人類對原油需求量提高了2.5倍。而我們使用的天然氣也是1965年的三倍,煤炭也是1965年的兩倍之多。由此可見至少在目前人的 社會 ,依舊高度依賴石油等不可再生資源。
特別是石油, 除了基本上經過提煉之後能夠產生汽油之外,其剩餘的相關衍生品也是人類當中所不可或缺的存在 。如我們生活當中的食品、材料、衣服、電腦、手機、葯品等都直接或間接地需要原油和其他化石燃料進行部分生產或運輸。
甚至是像天然氣這樣的一些資源,還是人類製造領域的重要原料。可以想像如果沒有了這些不可再生資源,人類的生存都將面臨一個極大的挑戰。
如人類目前的機械工具,小到一個摩托車,大到一艘航空母艦無一例外地都需要石油。可以想像如果沒有了石油這一主要的動力來源,人類的交通工具將會面臨全面的停滯,這樣的後果也是不可想像的。
近年來隨著石油地位的越來越凸顯,許多人也開始紛紛猜測:地球如今的石油資源,能否堅持人類 社會 的發展石油,真的會被人類所消耗殆盡嗎?
實際上,客觀上看石油等礦產資源被人類 社會 消耗殆盡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少的。從上文我們也可以知道, 如今人類 社會 更多的開採的更是比較容易開採的油氣資源 ,而一些難度比較大的礦產油氣資源,人類迄今都沒有進行過多的開采。
在未來,隨著這些比較容易開採的油氣資源消耗殆盡,那麼人類未來也必將會想辦法來進一步開采。這些難度相對較高的黑色能源資源,要知道只要有需要就會有利益。也將會觸動人類 社會 生產的不斷變革,從而促使人類對自然能源的不斷 探索 和開采。
在此之前英國石油公司的《世界能源統計評論》就曾做過估計。 目前人類 社會 的石油儲量已經能夠維持到2070年這個時間 ,並且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石油儲量是取決於人類目前現有的開采工具而進行的一個判斷。
隨著 社會 的不斷變革,但未來人類對能源開采工具的不斷發展,使得人類未來石油的儲量也有可能進一步的刷新。然而即使是這樣,我們也依舊不能夠完全放鬆警惕。雖然說地球上目前還有眾多人類沒有開採的能源資源,然而這些礦產資源並不是全部都能被人類所利用。
例如在全球能源儲備當中,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利用率較低,甚至無法被利用的中油和酸油。而這些能源資源人類要想提煉它們就需要消費高昂的成本。
雖然在之前有傳言人類底下有眾多的頁岩油,然而這種物質也由於其開采難度大、成本高昂實際上真正能完全被人類所使用還需要非常長的一個時間。以至於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人類都無法真正地利用頁岩油。
著名的天文學家托馬斯·戈爾德曾在俄羅斯無機化石油理論的基礎上發展出新的理論。在他看來:地球地殼當中富含很多碳,某些條件下他們又可以轉化為碳氫化物,這又與石油當中所含的物質相同。因此在他看來,地球未來也會為人類提供源源不斷的石油資源。
在他看來太陽系各個行星當中都有大量的碳,而行星形成的原始物質當中都富含大量的碳氫化合物。而據他估計, 目前僅滲入地球表面的碳氫化合物數量就足夠人類 社會 用2000萬年的時間 。當然如果隨著未來人類 社會 開采技術的進步,那麼這一時間還將有可能進一步的延長。
從上述的觀點當中不難可以看出,他對人類未來石油等礦產資源儲量依舊是十分樂觀的。未來石油的供應量將很可能遠遠超過需求量。
現如今人類 社會 為取代石油和天然氣等不可再生資源的地位,紛紛開展了一系列如核能、風能、水能等新能源的研發和利用度。
雖然從目前的市場份額來看,石油和天然氣這些不可再生資源在世界能源市場依舊是占據著主要部分。然而 如今世界多國都已經開始紛紛的倡導使用新能源 ,而這也極大地增強了世界各國人民對新能源的興趣和支持。
以美國為例,雖然說如今的新能源受到了美國政府高度的重視。但在美國能源市場上80%以上的人員還是主要以石油和天然氣為主。
而新能源在使用效率和成本上都要大大高於傳統的不可再生能源,雖然說政府靠著一系列的補助和財政支持試圖增加消費者們進一步選擇新能源。
但根據經濟學的供求規律來看,這是將價格推低到與石油等礦產資源相競爭的態度。這將使得眾多的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的代替品開始持續地蓬勃發展。
未來石油等礦產資源的發展究竟如何,我們目前依舊是無法預見的。但是我們可以選擇更多的方法來更有效地利用這些礦產資源到2070年。
屆時隨著人類 社會 的不斷進步和開采能源手段技術的發展,人類或許又會將找到一個新的方式來開采地球上的礦物能源。
石油頂峰理論迄今為止已經受到了眾多學者的廣泛討論,在一部分狂熱的支持者看來:隨著油價的上漲和石油產量的降低,在21世紀中葉人類 社會 也將發生巨大的改變。
以石油為基礎的經濟將在21世紀中葉受到徹底的瓦解 ,而人類對石油這種不可再生資源的依賴性屆時也將逐漸地減少,從而更多的使用高效清潔的能源來代替。那麼事實又真是如此嗎?
Ⅵ 世界石油產量排名
第一名:俄羅斯,產量5.051億噸,佔世界總產量比例:12.9%。
第二名:沙烏地阿拉伯,產量4.678億噸,佔世界總產量比例:12.0%。
第三名:美國,產量3.391億噸,佔世界總產量比例:8.7%。
第四名:伊朗,產量2.032億噸,佔世界總產量比例:5.2%。
第五名:中國,產量2.030億噸,佔世界總產量比例:5.2%。
第六名:加拿大,產量1.628億噸,佔世界總產量比例:4.2%。
第七名:墨西哥,產量1.463億噸,佔世界總產量比例:3.7%。
第八名:阿聯酋,產量1.308億噸,佔世界總產量比例:3.3%。
第九名:委內瑞拉,產量1.266億噸,佔世界總產量比例:3.2%。
第十名:科威特,產量1.225億噸,佔世界總產量比例:3.1%。
主要用途
原油產品可分為石油燃料、石油溶劑與化工原料、潤滑劑、石蠟、石油瀝青、石油焦等6類。其中,各種燃料產量最大,接近總產量的90%;各種潤滑劑品種最多,產量約佔5%。
原油產品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具有非常廣泛的作用與功能。
原油產品,主要指原油煉制生產的汽油、煤油、柴油、重油以及天然氣,是當前主要能源的主要供應者。原油產品提供的能源主要作汽車、拖拉機、飛機、輪船、鍋爐的燃料,少量用作民用燃料。
Ⅶ 3天2個10億噸級油田被發現,歐美提出的「石油枯竭」難道是謊言
2021年對於中國石油勘探而言,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在6月份里,3天發現了兩個10億噸級的油田,他們分別是:
接連兩個10億噸級的大油田被發現,固然值得我們開心,但是在開心的同時,我們也要知道這兩個大油田,到底是一個什麼水平?除此之外,西方國家在上個世紀一直在鼓吹的「石油枯竭論」,到底靠不靠譜?
在上個世紀時,美國礦務局預測石油會在極短的時間內消耗殆盡,但現如今世界各國勘測到的石油儲量卻在不斷增加。那麼問題來了,都說石油要枯竭,為何儲量越來越多了呢?這是西方國家的謊言嗎?
在上個世紀50年代時,物理學家馬里恩·金·哈伯特,基於他的認識,繪制了 一幅 「全球石油的年產量」的圖表,他認為,地球上的石油是會被開采殆盡的,盡管在最開始開采量會隨著人類 科技 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是在石油峰值之後,石油產量就會越來越少,直到枯竭。
根據他的預測, 1966年到1972年左右石油就會達到峰值 ,1972年之後,石油開采量會遞減。
在該理論剛被提出的前幾年,現實中的數據和預測結果非常相似,使得人們開始將該理論奉為經典,所以該理論也被大眾所接受。
出人意料的是,1972年之後,石油產量並未像預測的那樣下跌,甚至還比原來更高,而且在此之後的很多年裡,石油產量均沒有像他預測的那樣大幅度減少,甚至一直在增加。
石油資源之所以沒有枯竭,反而越來越多,一方面是因為石油是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也就是有機物,由於含碳高可以燃燒,所以被當成是石油。雖然石油的起源和形成過程目前還有爭議。但如果我們從元素的角度來看,它無非就是地球碳循環的一部分,地球的碳元素總量保持不變,這也就是意味著即便有朝一日,人類滅絕了,由於碳元素還存在,石油總是會有的,並不會完全消失。
除此之外,石油的開采並不是隨意開采,而是要看開采難度的,如果開採的成本大於售價,那麼即便是還有石油,也不會繼續開采。由於價格體系的存在,這就使得所有的油田都不會不計成本地開採光。這主要是因為開采越多,難度就越大,成本也就越高, 當開采成本大於售價,就會停下來。 舉個例子,中國油田的採收率只有的28%~35%,也就是說絕大部分因為成本太高而沒有開採的必要。
從以上兩點,我們不難發現,石油短時間內是開采不完的。不僅如此,隨著勘探技術的發展,人類還在不斷發現新的油田,這就導致「已探明石油儲量」在不斷增加。所以,「石油枯竭」的說法其實早就破產了。
客觀地說,這次發現的兩個10億噸級油田能夠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們國家石油的進口壓力,但是沒有辦法從根本上解決。為什麼這么說呢?
我們國家每年所需要的石油進口量在持續增長,從2015年的3億多噸,到了2020年到了5億多噸。
而塔里木所發現的10億噸級油氣田,鑽井深度達到8470米,主力產層埋深8000米左右,開采難度極大,預計年產原油可以在200萬噸左右,這和年5億噸的需求量相差甚遠。
而在鄂爾多斯發現的10億噸級油田屬於頁岩油。頁岩油的意思就是以頁岩為主的 頁岩層系中所含的石油資源。
簡單粗暴地來說就是普通的採石油,插一根管子下去抽就行,而頁岩油不行,它更像是石頭里包著「石油」,需要用到低溫干餾才行。
相對於普通的石油,頁岩油的開采難度很大,根據 中國石油的說法,長慶油田頁岩油年產量將增長到300萬噸。
也就是說,這兩個10億噸的油田按照計劃每年只能提供500萬噸的石油,這和5億多噸的年進口量相差了2個數量級,大概只佔了1%。因此,發現這兩個10億噸級油田只能說是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石油的進口壓力,但作用有限。
不過, 這兩個油田的發現其實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當下各國在「石油勘探」方面主要集中在盡可能 探索 新油田,同時對現已發現的油田,盡可能地提高「已探明儲藏」的佔比,然後採取最具性價比地方式來開採油田。後者我們一直在努力,而前者呢?
其實我們也做了很多,這次塔里木盆地發現的10億噸級油氣田,是迄今為止全球發現的埋藏最深的,規模最大的碳酸鹽岩揮發性油藏,當然開采難度也是最大的。
在攻克這個技術的過程中,中國石油勘探的技術大幅度地提升,並且打破了多項 紀錄 。而塔里木盆地已探明的超深層油氣地質儲量18.2億噸,相信隨著技術的發展,我們還可能會勘探到更多的油田。
Ⅷ 世界石油總產量2020年
2020年全球石油儲量達1.7324萬億桶,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中東和美洲地區,石油產量與儲量的區域分布大體一致,其中2020年美國石油產量1647.6萬桶/天位居首位,其次是沙特、俄羅斯和加拿大;2020年全球石油消費為8847.7萬桶/天,近十年年均增長0.2%,其中亞太地區需求佔比最高為38%,其次是北美和歐洲地區。2020年美國需求量1717.8萬桶/天位居第一,亞洲地區的中國、印度和日本,是全球第二、第三和第五大需求國。石油供給和需求在區域分布上的不平衡決定了全球范圍內石油貿易的流通方向,以沙特為首的中東地區是主要的石油出口地區,全球主要石油進口地包括亞洲的中國、印度和日本,以及歐洲地區和美國。
Ⅸ 2021年中國石油原油產量
1.99億噸。根據查詢中國原油官網得知:在2021年,原油產量為1.99億噸。未經加工處理的石油稱為原油。一種黑褐色並帶有綠色熒光,具有特殊氣味的粘稠性油狀液體。
Ⅹ 全世界石油產量
2021年全球石油產量約44.23億噸,同比增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