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178億噸石油中國能用多少年
47年。石油是指氣態、液態和固態的烴類混合物,具有天然的產狀。178億噸石油是塔里木盆地已經探明的儲量,足夠中國使用47年。
❷ 塔里木油田傳來好消息,新發現2億噸石油,地球上的石油用不完嗎
塔里木盆地是我國今朝已知儲量最多的油氣沉積盆地,已探明總量高達178億噸,但這並不是全數。最近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發現一條區域級富含油氣斷裂帶,石油資源量超過2億噸,這意味著新疆塔里木盆地腹地開辟出一個新的油氣戰略接替區。
以前總說石油還有幾十年就用完,但石油此刻卻越用越多,這背後的原因在於今朝的勘察和開采手藝有了很大的前進,離不開科學家和技術人員廢寢忘食的研究成果,發明了許多領先於世界的石油開采設備和技術,所以可以或許發現和開采出更多的石油。今朝全球已探明的石油總量為1.65萬億桶,按照此刻的耗損速度,只夠用47年。不管如何,石油畢竟是無法再生的資本,遲早有一天會被耗盡。
❸ 塔里木盆地新發現10億噸級超深油氣區
新疆戰略智庫 —— 新疆東西部經濟研究院創立於1996年。作為一家擁有200餘名著名經濟學家、區域、產業、投行、企管及培訓等專家陣容強大的綜合管理咨詢機構,一直強調本土化和實戰性,定位於「政府的參謀和顧問、企業的醫院和教練」,並以豐富的實踐累積、訓練有素的專業團隊、堅持不懈的業務創新,為政府和企業提供規劃、戰略、文化、營運和投融資等咨詢服務。
地址:烏魯木齊市紅山路16號時代廣場D座23層
聯系方式:18016890504;郵箱:[email protected]
公眾平台號:xslmqyjlt
6月18日
中國石油宣布
經過6年的集中勘探
在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
塔里木河南部一萬平方公里的富滿地區
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又添新發現
—— 10億噸級超深大油氣區
近日,塔里木盆地富滿地區的重點探井滿深2井在沙漠腹地獲重大發現,鑽井深度達8470米,測試油柱高度達550米,創造了塔里木盆地大沙漠區最深出油紀錄和油柱高度最大紀錄。
富滿油田主力產層埋深8000米左右,是全球迄今為止發現的埋藏最深、規模最大的碳酸鹽岩揮發性油藏。富滿油田開采難度位居世界前沿,塔里木油田攻克高品質地震資料採集處理技術和超深復雜碳酸鹽岩布井技術難題,使新井成功率從75%提升到目前的95%以上,推動大沙漠區超深油氣高效益開發。
目前已累計落實油氣三級地質儲量4億噸,今年計劃再落實油氣三級儲量超5億噸。富滿油田從發現到投入開發6年間,原油年產量從3萬多噸增長到2020年的152萬噸,今年預計生產原油200萬噸。「十四五」期間將建成年產油氣當量500萬噸以上超深大油田,引領我國石油工業向超深復雜油氣藏高效開發。
截至17日24時,塔里木油田已在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及其邊緣開採油氣突破2億噸,相當於2020年我國原油總產量,大沙漠區油氣開發實現 歷史 性跨越。
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性沙漠,沙漠腹地常年風沙彌漫,被稱為「死亡之海」和「生命禁區」。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新中國的石油工人就在這里找油找氣。
目前,塔里木油田已在沙漠腹地發現100多個油氣藏,茫茫沙海之下從4000米到8000米地層都獲得油氣發現,探明油氣儲量當量16億噸。30多年來,石油工人在沙漠腹地挑戰超深層勘探開發極限,建成年產3000萬噸的我國第三大油氣田。
塔克拉瑪干沙漠面積達33萬平方公里,相當於20個北京市的面積,根據最新資源評價,沙漠之下蘊藏油氣資源總量超過178億噸,目前探明率23%左右,是我國增儲上產潛力最大的地區。
新疆學系列研究(1309) 新疆東西部經濟研究院 現代新疆研究中心發布
新疆東西部經濟研究院是為新疆企業家群體搭建一個合作交流平台,提供商業資訊、學習考察、管理咨詢等服務。我們以「團結合作,大同共贏」為宗旨,促進新疆企業成長。我們不斷通過企業家這個群體傳播正能量,建構新疆共識和國家認同,助推新疆和諧發展
❹ 塔里木盆地石油儲量,已超170億噸,為啥我國還從國外進口石油
在大家心目中,黃金可以說已經是非常寶貴了,但是和石油相比,他就顯得更加珍貴。不僅和黃金一樣不可再生,而且作為能夠運用到各個領域的他,消耗也是非常大的。
對於這樣一種寶貴的消費品,可以說沒有任何一種能源,能夠代替他的地位。而我國塔里木盆地石油儲量,已超178億噸,為啥我國還從國外進口石油?
石油已經成了不能缺少的資源
大家對於石油可能更多的人會認為他是用於工業發展中非常重要的能源,而石油的運用其實已經滲透到我們衣食住行各個方面。
在石油的開采上我們是有非常多的問題,但我們也不會因此放棄繼續勘探。其實沒有過度開採的原因也是響應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畢竟石油作為不可再生資源。過度的開采只會讓我國更容易被其他國家拿捏。而我國也是一直在進行各個方面能源的開發和利用。製造新能源。使用更環保的方式去進行資源的使用。
❺ 塔里木石油鑽出了多座垂深超過8000米的超深井,為何會選擇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是一個典型的復雜盆地,構造演化歷史悠久,疊加和變形轉化復雜,油氣形成和儲層調整頻繁,有多個油氣藏。根據第四次油氣資源評估,塔里木盆地常規石油資源為75.06×108t,天然氣資源為12.94×1012m3,油氣當量超過178×108t。
全深3號井位於新疆沙雅縣,鑽探深度為8010米,在優質油藏中達到73米,並采出優質輕質原油,是今年在塔里木盆地鑽探的第一口8000米超深勘探井。滿洲里3號井所在的富曼油田是塔里木油田石油產量的主要區塊,也是增加儲量和產量最可行的位置,已經有10億噸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自去年以來,已經鑽了25口100噸級的油井,建成了每年150萬噸油氣當量的生產能力。曼申3號井所在的塔里木油田,是中國最大的超深層油氣生產基地。
❻ 3天2個10億噸級油田被發現,歐美提出的「石油枯竭」難道是謊言
2021年對於中國石油勘探而言,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在6月份里,3天發現了兩個10億噸級的油田,他們分別是:
接連兩個10億噸級的大油田被發現,固然值得我們開心,但是在開心的同時,我們也要知道這兩個大油田,到底是一個什麼水平?除此之外,西方國家在上個世紀一直在鼓吹的「石油枯竭論」,到底靠不靠譜?
在上個世紀時,美國礦務局預測石油會在極短的時間內消耗殆盡,但現如今世界各國勘測到的石油儲量卻在不斷增加。那麼問題來了,都說石油要枯竭,為何儲量越來越多了呢?這是西方國家的謊言嗎?
在上個世紀50年代時,物理學家馬里恩·金·哈伯特,基於他的認識,繪制了 一幅 「全球石油的年產量」的圖表,他認為,地球上的石油是會被開采殆盡的,盡管在最開始開采量會隨著人類 科技 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是在石油峰值之後,石油產量就會越來越少,直到枯竭。
根據他的預測, 1966年到1972年左右石油就會達到峰值 ,1972年之後,石油開采量會遞減。
在該理論剛被提出的前幾年,現實中的數據和預測結果非常相似,使得人們開始將該理論奉為經典,所以該理論也被大眾所接受。
出人意料的是,1972年之後,石油產量並未像預測的那樣下跌,甚至還比原來更高,而且在此之後的很多年裡,石油產量均沒有像他預測的那樣大幅度減少,甚至一直在增加。
石油資源之所以沒有枯竭,反而越來越多,一方面是因為石油是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也就是有機物,由於含碳高可以燃燒,所以被當成是石油。雖然石油的起源和形成過程目前還有爭議。但如果我們從元素的角度來看,它無非就是地球碳循環的一部分,地球的碳元素總量保持不變,這也就是意味著即便有朝一日,人類滅絕了,由於碳元素還存在,石油總是會有的,並不會完全消失。
除此之外,石油的開采並不是隨意開采,而是要看開采難度的,如果開採的成本大於售價,那麼即便是還有石油,也不會繼續開采。由於價格體系的存在,這就使得所有的油田都不會不計成本地開採光。這主要是因為開采越多,難度就越大,成本也就越高, 當開采成本大於售價,就會停下來。 舉個例子,中國油田的採收率只有的28%~35%,也就是說絕大部分因為成本太高而沒有開採的必要。
從以上兩點,我們不難發現,石油短時間內是開采不完的。不僅如此,隨著勘探技術的發展,人類還在不斷發現新的油田,這就導致「已探明石油儲量」在不斷增加。所以,「石油枯竭」的說法其實早就破產了。
客觀地說,這次發現的兩個10億噸級油田能夠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們國家石油的進口壓力,但是沒有辦法從根本上解決。為什麼這么說呢?
我們國家每年所需要的石油進口量在持續增長,從2015年的3億多噸,到了2020年到了5億多噸。
而塔里木所發現的10億噸級油氣田,鑽井深度達到8470米,主力產層埋深8000米左右,開采難度極大,預計年產原油可以在200萬噸左右,這和年5億噸的需求量相差甚遠。
而在鄂爾多斯發現的10億噸級油田屬於頁岩油。頁岩油的意思就是以頁岩為主的 頁岩層系中所含的石油資源。
簡單粗暴地來說就是普通的採石油,插一根管子下去抽就行,而頁岩油不行,它更像是石頭里包著「石油」,需要用到低溫干餾才行。
相對於普通的石油,頁岩油的開采難度很大,根據 中國石油的說法,長慶油田頁岩油年產量將增長到300萬噸。
也就是說,這兩個10億噸的油田按照計劃每年只能提供500萬噸的石油,這和5億多噸的年進口量相差了2個數量級,大概只佔了1%。因此,發現這兩個10億噸級油田只能說是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石油的進口壓力,但作用有限。
不過, 這兩個油田的發現其實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當下各國在「石油勘探」方面主要集中在盡可能 探索 新油田,同時對現已發現的油田,盡可能地提高「已探明儲藏」的佔比,然後採取最具性價比地方式來開採油田。後者我們一直在努力,而前者呢?
其實我們也做了很多,這次塔里木盆地發現的10億噸級油氣田,是迄今為止全球發現的埋藏最深的,規模最大的碳酸鹽岩揮發性油藏,當然開采難度也是最大的。
在攻克這個技術的過程中,中國石油勘探的技術大幅度地提升,並且打破了多項 紀錄 。而塔里木盆地已探明的超深層油氣地質儲量18.2億噸,相信隨著技術的發展,我們還可能會勘探到更多的油田。
❼ 什麼柴達木盆地什麼塔里木盆地的石油儲量十分豐富
根據我國最新資源評價,塔里木盆地中的油氣儲量達到了178億噸,在過去30多年中,我國累計在這里建設了31個中大型油氣田,年油氣產量達到了2850多萬噸,供給15個省市、120多個大中型城市約4億居民和3000餘家企業,成為西氣東輸主力氣源地。
石油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
1、石油到底能加工出多少種產品,實在很難准確地回答。大體說來,包括燃料、潤滑油、瀝青、石蠟等各類油品約有五百來種;合成樹脂、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等石油化工產品的種類就更多了,至少有一千五百多種。
至於以石油為原料製成的表面活性劑、添加劑、粘合劑、染料、塗料、香料、醫葯、農葯和助劑等各類精細化工產品那就更是數不勝數了。
2、拿油品來說,數量最大的是燃料,其次是潤滑劑和石油瀝青。所謂燃料包括汽油、柴油、噴氣燃料和燃料油;潤滑劑則是潤滑油和潤滑脂的總稱,潤滑油又分為汽油機油、柴油機油、齒輪油、機械油等等。
除此以外,還有一些數量雖不多但也不可或缺的固體石油產品,如石油瀝青、石蠟和石油焦等。
3、再從人們的衣食住行來看,哪樣也和石油密不可分。現在人們的衣著真可謂林良滿目、百花齊放,這得歸功於滌綸、腈綸、錦綸等合成纖維的迅速發展以及五彩繽紛的各色燃料,從而使得各種款式的服裝不僅美觀挺括而且價位不高,讓老老少少得以隨心所欲地裝扮自己。
至於品牌眾多的、能有效地清洗各種織物的洗衣粉和洗滌液也都是源於石油的產品。
4、有人可能覺得石油又不能吃,與「食」似乎無關。其實關系也很大,且不說現在食品的包裝很多都用塑料袋,單說要使農業豐產,化肥和農葯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冬季的蔬菜如此清新鮮嫩和品種繁多,塑料大棚功不可沒,而地膜對於大田作物的增溫寶墒作用也是眾所周知的。
可以說「行」,那更是離不開石油了。開汽車要用汽油,乘火車需要柴油,坐飛機得用噴氣燃料,海輪上燒的是燃料油,真可以說石油是各種交通工具的血液。
這些動力機械的運動部分都必須加入潤滑油或是潤滑脂,不然就會很快損毀。再者,路面上的瀝青和車輪上的合成橡膠輪胎也都產自石油。
❽ 塔里木盆地石油開采成本以後會降低嗎
我國在塔里木盆地順北油氣田新發現億噸級油氣區,據初步推算,該地區將增加資源量凝析油8800萬噸、天然氣2900億立方米。
億噸級的油氣田被發現,進一步提升了我國能源供應能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另一方面也讓人們開始疑惑:西方之前鼓吹的「石油枯竭論」是謠言嗎?億噸石油氣田的發現,能降低石油價格嗎?
石油枯竭論
小時候我們就知道,石油是會枯竭的,未來我們將面臨無石油可開採的局面。其實這個說法並非空穴來風,而是科學家基於當時的觀測手段提出的。
在上個世紀50年代時,科學家馬里恩·金·哈伯特基於自己常年的研究,提出了石油峰值理論,並繪制了一張石油產量圖,在圖中表示,石油產量將會在1970年前後達到巔峰,之後逐漸枯竭。
最開始人們並未把這張圖當回事,但後來石油產量果真在1970年達到巔峰,之後開采量逐漸下跌,人們不由得將其理論奉為真理,石油枯竭論也進一步開始流傳。
只不過人們沒想到,沒過幾年,石油產量非但沒有繼續下跌,反而超過了1970年的產量,至今為止石油都沒有真正地達到巔峰,勘探到的石油也越來越多。
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這其實是因為,勘測石油技術進步了,在過去我們能夠探測到的石油主要是淺層油田,這些油田靠近地表,相對來說比較容易被人們發現。現如今探測技術發達,即便是深藏於地面之下的深層油田,也能被發現,比如:此次順北油氣田的儲層平均埋藏深度超過7300米,是世界上埋藏最深的油氣藏之一,勘探難度非常大,在過去很難被發現。
還有,過去我們探測的主要是液態石油,而現如今我們還能夠探測到頁岩油,比如:去年我國在鄂爾多斯盆地探測到了10億噸級頁岩油,是我國目前探明儲量規模最大的頁岩油大油田。
探測技術的進步,以及頁岩油的探測與開發,使得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節節上升,如此一來才打破石油枯竭論。
更為重要的是,石油本質上是碳循環的一個環節,只要碳循環還在繼續,石油就還在形成,所以它永遠都不可能枯竭。
油價會下跌嗎?
每次有億噸級的油田被發現後,網友們最關心的莫過於:油價會下跌嗎?
實際上,油田的發現很難影響到我國的油價,一方面是因為,億噸級的油田往往需要幾十年的開采,並不是短時間內石油大量進入市場,很難會影響價格。
另一方面,這次發現的油田埋藏深度非常深,超過了7300米,開采難度大,而且投入成本非常高,這也導致了開採石油的成本非常高,很難降價。
還有,億噸級的油田被發現,並不意味著我們最終能採收10億噸油氣,而是受採收率的制約,比如:喇薩杏油田採收率達到55.06%,即便如此它也是採收率相當高的油田。
因此,10億噸級的大油田被發現,也很難讓油價下降,不過10億噸級的油田被發現,卻能夠提高我國能源供應能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因為一旦世界局勢動盪不安,如果國外石油因為各種原因,無法進入到我國,我國也能憑借著自己國家的油田支撐一段時間。
為何要發展新能源?
既然石油探測儲量隨著探測技術的進步而不斷提高,那為什麼我國還要大力發展新能源呢?
實際上,發展新能源不僅僅只是為了緩解石油危機,還有其他多種原因。
首先是為了應對全球變暖,全球變暖已經導致了世界多地極端天氣頻發,如果全球變暖繼續下去,未來極端事件將可能變得更加極端,為此我國提出了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為了完成碳中和,所以要大力發展新能源。
另一方面,燃油技術已經非常成熟,而國外工業化進程又比我國要早,許多關鍵技術都被國外所壟斷,建立了技術壁壘。新能源這一塊全球都是從零開始,西方的優勢不再,我國如果能夠在新能源技術中異軍突起,就能夠彎道超車,掌握行業話語權,制定行業標准。
❾ 3天發現2個10億噸大油田,說好的石油枯竭呢
6月18日,中石油在 塔里木盆地 發現了10億噸的超深大油氣田,這是近十年來,在塔里木盆地的最大發現。
6月20日,中石油又宣布在 鄂爾多斯盆地 ,發現了國內首個地質儲量超10億噸的頁岩油整裝大油田!
也就是說在3天的時間里,我國連續發現2個超大油田!
一、石油的形成假說
關於石油的形成,如今有兩種廣為流傳的假說。
一是 生物沉積成油假說 ,這個假說流傳度最廣,並且也最為學界所認同。
其核心簡單來講,就是說石油是因為遠古生物死後的遺體,在一系列地質活動下,被埋藏在地下深處;
隨後又經歷眾多物理化學反應,轉為碳氫化合物,之後開始往上「浮」,最終止步於多孔岩層。
還有一些研究者,並不認同石油與遠古生物有關,認為 石油是自然結晶 。
簡單來說,就是地球上的碳氫化合物通過一系列反應成為了石油,不過,這個觀點的支持者並不多。
二、石油會使用枯竭嗎?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石油枯竭」一說,說什麼石油將會在五十年內被消耗殆盡,然後又聽說石油屬於不可再生能源,二者一結合,很多人就慌了。
但新聞上卻時不時就冒出來哪哪發現大油田,所以石油到底會不會枯竭?
其實,這還並沒有一個肯定的答案, 就算是說石油能夠用完,也是指「人類已知石油」的存儲量 。
也就是說地球的石油,人類可能並沒有完全 探索 ,但是具體有多少石油在這個地球上我們並不知道,畢竟關於石油的形成人類還沒有得到確切的答案。
三、新發現的兩個油田意味著什麼?
這次發現的兩個10億噸級油田,能夠一定程度上緩解我國石油的進口壓力,但是沒有辦法從根本上解決。
數據顯示,我們國家每年所需要的石油進口量在持續增長。從2015年的3億多噸,到2020年到了5億多噸。
而塔里木所發現的10億噸級油氣田,鑽井深度達到8470米,主力產層埋深8000米左右,開采難度極大,預計年產原油可以在200萬噸左右,這和年5億噸的需求量相差甚遠。
而在鄂爾多斯發現的10億噸級油田屬於頁岩油。 頁岩油的意思就是以頁岩為主的頁岩層系中所含的石油資源 。
簡單地說, 常規石油是「油包石」,而頁岩油則是「石包油 」,並不是插根管子直接抽就可以,需要用到低溫干餾才行。
相對於普通的石油,頁岩油的開采難度很大。根據中國石油的說法,長慶油田頁岩油年產量將增長到300萬噸。
也就是說,這兩個10億噸的油田按照計劃每年只能提供500萬噸的石油,這和5億多噸的年進口量,大概只佔了1%。
不過,這兩個油田的發現其實是具有里程碑的意義的。
這次塔里木盆地發現的10億噸級油氣田,是迄今為止全球發現的埋藏最深、規模最大的碳酸鹽岩揮發性油藏。
相信隨著技術的發展,我們還可能會勘探到更多的油田。
❿ 塔里木盆地面積是多少
塔里木盆地面積是40多萬平方千米。
塔里木盆地位於中國新疆南部,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內陸盆地。盆地處於天山、昆侖山和阿爾金山之間。南北最寬處520千米,東西最長處1400千米,面積約40多萬平方千米。海拔高度在800到1300米之間,地勢西高東低。
盆地地貌呈環狀分布,邊緣是與山地連接的礫石戈壁,中心是遼闊沙漠,邊緣和沙漠間是沖積扇和沖積平原,並有綠洲分布。塔里木河以南是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中國最大沙漠,為居世界第2位的流動沙漠。
塔里木盆地屬於暖溫帶氣候,年均溫9~11℃,無霜期超過200天。自然災害主要是風沙和乾熱風,以東北風和西北風為主,盆地邊緣沙丘南移現象嚴重。
油氣資源:
塔里木盆地是中國最大的含油氣沉積盆地。已探明油氣資源總量約為160億噸油當量,被地質學家稱為21世紀中國石油戰略接替地區。
塔里木盆地油氣勘探始於1952年的中蘇石油股份公司,塔里木油田1989年建成投產後,逐漸成為中國西部的能源經濟中心。原油產量不斷增長,天然氣產量也從2004年的約14億立方米猛增至2009年的181億立方米,成為「西氣東輸」工程的主力氣源之一。
2022年1月26日,從中國石化獲悉,在塔里木盆地新發現億噸級油氣區,資源量凝析油8800萬噸、天然氣2900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