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石油到底是什麼
如果你去過油田,你會看到從地下采出來的石油是一種粘稠的,顏色很深的液體,人們叫它原油。
原油的顏色雖然很深,但各地產的石油並不是同一個色。大慶出的原油是黑色的,王門出的原油是綠色的、克拉瑪依出的石油是褐色的。為什麼顏色不一樣,原來裡面含的膠質和瀝青多少不一樣,含量越多顏色越深。
原油帶有各種特殊的氣味,這是由於裡面含有一些有奇味的成分。比如有一種原油有股臭雞蛋味,這是因為裡面含有硫化氫。
原油的「體重」比較輕,密度大約是水的0.75或多一點,只有極少數的比水重。所以,大多的原油都可以浮在水上。
上面說好這些是原油的「外表」狀況,那麼它的「內心本質」是由碳和氫構成。其中碳佔84%~87%左右,氫佔12%~14%左右。餘下的百分之一是極微量的硫、氧、氮等元素。
碳和氫可以形成多種化合物,按它們的原子數從少到多排列,有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壬烷、癸烷、十一烷、十二烷等等。石油就是由這些化合物組成的。
由於組成石油的各種化合物「脾氣」不一樣,所以直接用它不方便。這就像各種性格的人攪在一起,發揮不出正常的作用一樣。為此,科學家決定給石油「分家」。「分家」的辦法就是加熱,也就是蒸餾。
由於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在常溫下呈氣體狀態,所以一蒸餾,它們就從蒸餾塔頂跑出來。
當加溫到40~150攝氏度時,就會從蒸餾塔上部流出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壬烷等化合物來,它們在這個溫度下呈液態。這部分液體油就是汽油。它是石油家庭中的老大。
再加溫150攝氏度以上,至300攝氏度時,在蒸餾塔中部會流出癸烷、十一烷至十五烷等化合物的混合物。這部分化合物也是液態,叫煤油。它是石油家庭中的老二。
再繼續加溫,從200攝氏度加到350攝氏度時,則會在蒸餾塔下部流出另一種液體——柴油來。它是石油家庭中的老三。老三的成分包括十一烷至二十烷等。
再加溫,從300攝氏度開始,則會在蒸餾塔底部流出沸點很高的重油來,它是石油家庭中的老四。它是由十六烷至四十五烷等化合物組成的。
由於重油的沸點很高,到400攝氏度也不蒸發,所以不能再用一般加熱的方法來給石油「分家」了。科學家採用減壓加熱法,使重油又「分家」了,又得到了柴油,還有潤滑油、石蠟、瀝青等許多有用的東西。
這樣,我們基本上把石油的里里外外都看清了,把它們一家的大小兄弟都找出來了。
2. 延長石油屬於什麼性質企業
延長石油的性質是國有企業。
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延長石油」)是集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多種資源高效開發、綜合利用、深度轉化為一體的大型能源化工企業,隸屬於陝西省人民政府,注冊地在延安市,2016年排名世界500強企業第325位。
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延長石油集團),是國內擁有石油和天然氣勘探開發資質的四家企業之一,隸屬於陝西省人民政府。
(2)抗戰時期的石油是什麼擴展閱讀:
延長石油源遠流長,1905年經清政府批准在陝西延長縣創建「延長石油廠」,1907年鑽成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結束了中國陸上不產石油的歷史。延長石油曾為中國革命和經濟建設做出過重要貢獻,被譽為「功臣油礦」,1944年毛澤東同志題詞「埋頭苦幹」予以鼓勵。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經過1998年和2005年兩次重組,延長石油邁上了持續發展的快車道。2007年原油產量突破千萬噸大關;2010年銷售收入突破1000億元;2013年進入世界企業500強。
2016年完成油氣當量1127萬噸,加工原油1331萬噸,生產化工品459萬噸,年末總資產達到3166億元,營業收入、財政貢獻連續多年保持陝西省第一和全國地方企業前列,曾榮獲第三屆中國工業大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狀、陝西省履行社會責任先進企業等多項殊榮。
延長石油產業主要覆蓋油氣探采、加工、儲運、銷售,石油煉制、煤油氣綜合化工,煤炭與電力,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研發與中試、新能源、裝備製造、金融服務等領域。
3. 小孩子問我為什麼抗戰時期石腦油成了緊俏商品,如何回答容易明白
石腦油是石油化工產業必須的原料之一,從原油中提煉,用於「重整合」化工原理。
民國時期,中國本來就工業不發達,軍事領域需要的橡膠燃料等等材料自己只能少量生產,基本依賴進口。抗日戰爭爆發對於國家工業來說是雪上加霜,在沒有打通滇緬公路、開辟駝峰航線前,中國的進口渠道幾乎被日軍完全封鎖,外面的東西進不來,只能靠內部自己製造。根據供需關系來說,產量稀少需求巨大的產品都會成為緊俏商品,尤其是涉及軍事的化工原料。
4. 四川地下發現超稀有「白色石油」,日本想買,我國為何不賣呢
抗戰時期,日本就曾對中國的礦產資源開始大肆掠奪,掠奪資源的種類包括煤、鐵、銅、金、鉛、鋅、捋、鎂等礦產資源。
時至今日,日本依舊想盡辦法去獲取礦產資源,以發展自身工業,但如今的日本再也不能像當年一樣通過武力的方式進行掠奪,只能通過高價購買。
在2018年,我國地質勘測人員在四川境內發現了一種白色的「石油」,消息一經傳出,日本方面立刻便聯繫上我國,希望能夠重金購買。對此,中國方面則霸氣的回應:「不賣!」
就目前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的發展來看,我國對鋰電池需求越來越大。2012年的時候,全球鋰電池消費占總消費的21%,而到了2017年,就佔到46%,鋰電池成為全球鋰最大的消費領域。
根據預計,到2025年的時候,全球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對達到2500萬量,這將意味著新能源領域對鋰的消費量佔比達80%以上。也就是說,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推動著鋰電池消費量的快速增長。
雖然目前各大鋰礦生產商都規劃了中長期資源擴產計劃,但是大部分的項目都還在建設中,2025年以前鋰資源供應量難以實現規模釋放,這就意味著當前鋰電池的供需關系處在緊平衡狀態。結合我國的鋰資源供應來看,我國的鋰資源供應是由鹽湖鋰、鋰雲母和鋰輝石三部分組成,分別佔70%、24%以及6%。
鹽湖鋰主要來自於青海的柴達木盆地和東台吉乃爾兩個鹽湖,但是青海的鎂鋰比高,而其鹽湖提鋰技術是世界級難題,尚未攻克,因此出產量低,鹽湖鋰資源的開發程度低,開發速度慢。鋰雲母經過三次技術的改進,目前的年產量能達到5000噸,但是供應商依舊不足。在2018年發現的甲基卡列鋰礦,預計產量可達到500萬噸,但是由於排放不達標以及尾礦堆問題,仍在停產中。
因此國內的鋰資源供應有限,四川發現的鋰礦極大地豐富了我國的鋰礦儲量,但是由於技術問題,無法大規模開發。所以,出口日本定是不現實的。
日本對我國的借鑒意義
日本雖然是世界上礦產資源最匱乏的國家之一,但他們卻是全球為數不多的礦產資源強國。我國雖然礦產總量大,但是可利用率低,且人口眾多,需求量大,供需關系緊張。
因此借鑒日本的礦產資源戰略,對於我國的礦產資源戰略調整是很有必要的。日本是繼我國和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三大礦產資源進口國,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日本能源消費極度依賴中東國家,但是在第一次石油危機以後,日本降低了對中東的依賴性,推行能源進口多元化戰略,轉從澳大利亞、東南亞等地區進口能源,並且開發核電技術以及可再生能源技術,提高自給能力。
到了2015年,日本實現了能源供應的多元化——中東佔42%,澳大利亞佔22%,東南亞佔15%,俄羅斯佔7%,日本本國佔6%,美洲佔3%。日本除了在進口能源策略方面打了一手好牌,還有高效的礦產資源管理機構在背後運作。
日本的經濟產業省是日本政府負責礦產資源的主管部門,下設資源能源廳以及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物資源機構,前者負責制定能源與礦產資源穩定供應政策及節能與新能源政策。後者則是全面負責礦產資源工作的主體,它的使命是保障日本礦產資源安全穩定的供應。
面對「白色石油」如此珍貴資源,毫無疑問我們應該向日本學習他們高效的資源管理統籌手段,合理利用我們自身的資源。
5. 石油精神八個字是什麼
石油精神八個字是愛國、創業、求實、奉獻。在我國石油石化行業發展歷程中,以「大慶精神」、「鐵人精神」、「苦幹實干」、「三老四嚴」為核心的石油精神,一直都是石油石化行業的靈魂和根基。
抗戰時期,長期低產的延長油礦在紅軍到達陝北後得到較快發展,開始振興,為抗日戰爭和隨後的解放戰爭做出特殊貢獻。石油人在埋頭苦幹中孕育出「石油精神」的火種。
愛黨愛油,為黨為油。為新中國「解圍」,為現代化建設「造血」,石油人走遍祖國大江南北,蹚過老君廟的石油河、頂著准噶爾的風沙、冒著柴達木的嚴寒、翻過川中的重重大山……「石油精神」的火炬越燃越旺。
6. 中國的第一個油田叫什麼名字是在哪裡發現的
中國第一個工業油田是1937年在甘肅酒泉發現的玉門油田。新中國成立後開發的第一個大油田是1955年在新疆克拉瑪依市區東開始開採的克拉瑪依油田。
玉門油田發展史:
1938底,孫健初、嚴爽、靳錫庚等愛國學者在抗日戰爭的隆隆炮聲中來到石油河畔的老君廟旁,1939年,玉門油田正式投入勘探開發。
1939年3月,位於老君廟北15米處的1號井人工挖掘方井見油;8月11日,老一井探明K油層,由此揭開了玉門油礦工業開發的序幕。1940年5月,中國有桿泵採油技術開始用於玉門老君廟油田。
1941年,甘肅油礦局成立。同年10月,四井發生強烈井噴,發現L層,玉門油田進入了大規模開發時期。
抗日戰爭期間,玉門油礦共生產原油25萬噸,占同期全國原油產量的90%以上,為抗戰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6)抗戰時期的石油是什麼擴展閱讀:
克拉瑪依油田現代狀況:
迄今為止,克拉瑪依累計發現油氣田25座,探明石油地質儲量18.29億噸,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766.6億立方米;2004年生產原油 1111萬噸,生產天然氣25.5億立方米,分別比1958年增加30倍和751倍。
今天的克拉瑪依油田,已不再是原來十幾平方公里的黑油山,而是以黑油山為基點,向南、北、東三方輻射的千里油區。
隨著油氣資源的加快開發,克拉瑪依石油煉制及化學工業蓬勃發展。在半個世紀以前只有7萬噸煉油能力的基礎上,建成擁有50多套先進生產裝置、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為1000多萬噸的石化企業,石油化工產品已達220多種,其中一批主導產品填補國內空白。
現在,克拉瑪依-獨山子石油化工基地,已經成為新疆國民經濟的重要增長點。
克拉瑪依油田的主要工作對象准噶爾盆地,發育著巨厚生油岩層,蘊藏著86億噸石油資源和2.1萬億立方米天然氣資源,目前探明率分別只有20%和3.4%左右,勘探開發潛力巨大。
7. 玉門油田的發展史
1938底,眾多愛國學者來到石油河畔的老君廟旁勘探油田,1939年,玉門油田正式投入勘探開發。
1941年,玉門油田四井發生強烈井噴,從此,玉門油田進入了大規模開發時期。抗日戰爭爆發後,玉門油田共生產原油25萬噸,佔全國原油產量的90%以上,為抗戰勝利做出了很大貢獻。
1952年,玉門油田原油產量達14.36萬噸,成為新中國最大的油田,玉門油田的開發建設被列入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重點建設項目中。
1963年,玉門油田的原油年產量為75萬噸,超過當年全國石油總產量的87%。
1999年,玉門油田的原油產量下跌到了歷史最低谷,年產原油40萬噸。有著60餘年輝煌歷史的玉門油田在發展的道路上危機重重,步履維艱。
2004年,經過幾代玉門石油工人的努力,玉門油田的勘探范圍已經達到賀蘭山以西、河西走廊,共包含7個盆地,勘探面積達6.6萬平方公里,已探明資源儲量超1.5億噸,資源總量為9.56億噸。
(7)抗戰時期的石油是什麼擴展閱讀:
玉門油田的發展戰略:
集團領導指出,玉門油田海拔高、地位高,歷史貢獻大、發展困難大,近年來廣大幹部員工大力弘揚石油精神,艱苦奮斗、頑強拼搏,企業經營狀況和生產生活條件持續改善。
下一步要眾志成城,苦幹實干,堅決打贏扭虧脫困攻堅戰。要提高對扭虧重要意義的認識,深入查找造成虧損的主要原因,分析自身存在的優勢劣勢,堅定扭虧信心,加強戰略謀劃,明確扭虧時間表和路線圖。
要把扭虧脫困與弘揚石油精神、建設有活力有效益的百年油田、深化改革、創新發展、開源節流降本增效特別是成本管控、HSE管理和合規管理、新時代企業黨建工作等結合起來,推動油田高質量發展,再創玉門新輝煌。
8. 桐油在戰爭中為什麼會是重要資源它具體的作用是什麼
桐油在我國歷史上的戰略價值堪比石油!不僅因為它和美國達成戰略共識,而且面對日本的經濟封鎖,我不也絲毫不懼,區區桐油,在當時我國抗日過程當中,可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現代年輕人卻鮮有人知,關於桐油,說起來都是滿滿的故事!
在那段艱難的抗戰歲月中,感謝那些堅守在桐油生產一線的工人們,他們是背後當之無愧的英雄。有了他們的默默付出,我們一次又一次拉到了國外的軍火援助,即使戰爭如火如荼,桐油生產也從未停止分毫,中華民族最終挺過來了,對於無數革命先烈的犧牲獻身。
近年來隨著石油的大規模開采利用,桐油也逐漸被湮沒在歷史大潮當中,但是關於桐油做出的戰略貢獻,卻應該被我們永遠銘記!
9. 抗戰期間日本車汽油來源
在珍珠港事變以前,日本的石油有三個來源:
從荷蘭殖民地印度尼西亞進口,
從美國、墨西哥進口,
在中國東北的撫順利用油頁岩礦提煉人造石油(產量不多)。
當年正是因為美國、英、荷聯合對日本石油禁運,迫使日本孤注一擲,發動太平洋戰爭。所以有人說,如果當年日本發現了大慶油田,就不會有珍珠港事變了。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從美國、墨西哥的石油來源斷絕,但日本控制了印尼蘇門答臘的油田。
後來因為美軍威脅了日本的海上石油運輸線,迫使日本擴大撫順的人造石油的生產能力,但仍然不足以滿足需要。所以日本國內汽車多為燒木炭的。
如有不明可繼續追問,滿意請採納~謝謝
10. 延長油田的簡介
延長石油是我國乃至世界上發現最早的天然油礦之一, 1905年建廠;1907年打成「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同年建成煉油房,結束了中國陸上不產石油的歷史。
在抗戰時期延長石油生產出汽油、煤油、石蠟、油墨、擦槍油、凡士林等產品,不僅保證了中央機關、邊區政府的用油需求,還換來了大量的布匹、鋼鐵、機器設備和短缺物資,被譽為「功臣油礦」。
1944年,毛澤東同志為陝甘寧邊區特等勞動模範、延長石油廠廠長陳振夏題詞「埋頭苦幹」。建國後,延長石油先後為國家大油田的開發和建設輸送了千餘名管理幹部和專業技術人員。
1989年,江澤民同志視察了延長石油南泥灣油田;
1994年,李鵬同志為延長石油題詞「埋頭苦幹,再立新功」。近20多年來,延長石油在石油部和陝西省制定的「以油養油、采煉結合、滾動發展」的政策扶持下,陝北石油工業形成了多層次、多主體發展的格局。[1]
1998年和2005年延長石油經歷了兩次重組,組建了「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延長油礦管理局)」。重組後的延長石油集團整體優勢日益顯現,發展實力顯著增強。延長石油已發展成為集油氣勘探、開發、煉油、化工、儲運、銷售、工程建設、機械製造為一體的大型石油化工綜合企業,一躍成為陝西規模最大的企業。
2007年,延長石油的原油采、煉和產品銷售三項指標均突破1000萬噸大關,實現銷售收入470億元,利稅費總額230億元,成功跨入國家千萬噸級大油田行列。
2013年,延長石油進入世界企業500強,成為中國西部地區首家世界500強企業。
集團公司下設油田、煉化、油氣勘探、管輸、橡膠、銷售、財務等專業板塊,以及陝西興化集團、陝西化建公司、西安延煉工貿、延安能化公司、延長橡膠公司、延長石油材料公司等直屬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