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石油——人類文明社會的血液
人們之所以不遺餘力地去尋找石油和天然氣,是因為它與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的方方面面都有十分密切的關系,石油和天然氣在國民經濟建設中有著很重要的用途。石油被稱為「工業的血液」,人們的日常生活也離不開它。
(一)優質動力燃料
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汽油、煤油、柴油等,都是汽車、拖拉機、內燃機車、飛機、坦克、輪船、潛艇、軍艦的動力燃料。地球兩極高寒地帶進行科學考察所使用的拖拉機、發電機、車輛等動力燃料油,也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80號極地柴油,可保證它永不被凝凍,可長期使用。
在現代化國防建設上,石油產品也占著極為重要的位置,如超音速飛機的動力燃油、運載各式彈頭及衛星的火箭所用燃料、常規武器的子彈、火焰噴射器上使用的固體汽油彈、各種用途的炸葯等,都與石油產品離不開。
從精密微小的各種鍾表、儀器到龐大的發動機,要轉動就必需潤滑,因此把潤滑油料看作是機器的「糧食」。
(二)各行各業離不開的用品
在農牧業、漁業、醫療設備方面,也離不開石油和天然氣,把石油和天然氣產品進行化學加工,可以得到各種各樣的有機產品,如農業上使用廣泛的化肥、農葯、農用地膜、灌溉管線;漁業上常用的拉網網線;醫療設備上常見的注射吊液袋及輸液管,注入人身內的各種器件,如心臟起搏器等。
在交通道路建設上,高等級公路路面使用的瀝青材料,以及普通道路路面鋪覆的瀝青都是石油產品。
把石油和天然氣產品進行化學加工後,可以得到合成橡膠、塑料、齒輪、汽車配件等,是汽車工業必不可少的原材料。
在建築業中,被越來越廣泛採用的塑鋼門窗、上下水道管線、電源開關等都離不開石油產品。
(三)日常生活必需品
在人們日常生活用品中,更離不開石油產品,穿在身上的各式各樣服裝、帽、襪、鞋子,飛上太空的宇航員所穿戴的衣服、帽、襪、手套、鞋子,都是石油和天然氣的產品。家家戶戶餐桌上使用的碗罐、盆盤、筷勺、桌椅、床、凳,以及裝載米面的口袋和食用油桶也與石油和天然氣產品有關。
電腦、電視機的線路板、機殼、視屏外殼、支架、鍵盤、滑鼠等,都與石油和天然氣產品緊緊相關。
石油和天然氣的加工產品,可達5000種以上,並廣泛地應用到國民經濟、國防各個部門,深入到現代生活的一切領域(圖4-2-1)。
② 石油為什麼成為了人類生活的主要能源之一
現在是,但也許以後就不會了,現在這個世界正在慢慢的轉型。我相信以後我們不會在依賴石油,但這個過程還有挺漫長的。
至於石油為什麼成為了人類生活的主要能源之一,那是因為工業革命,現在你看看什麼東西不需要石油,沒有石油,我們現在的這個社會就會立馬癱瘓。歸根結底就是因為工業革命。
③ 為什麼煤、石油、天然氣能成為人類的主要能源
因為這些能源目前是儲量比較大,開采比較方便,使用起來也比較簡單,便於運輸,而且在很多領域的使用也是難以被替代。
④ 石油的重要性 經濟方面
石油是重要的能源,日常經濟生活,工業生產,航天軍工都需要石油作為能源和原料。經過石油分離出的汽油、瀝青等化工產品廣泛應用到人們日常生活中。可以說,誰掌握的石油的供應權和定價權,就可以掌握世界的經濟命脈。
⑤ 人類的生活離不開石油,它的哪些方面會用到石油呢
1.燃油
這個應該沒有懸念,而且消耗了大部分的石油。72%的石油用於製成各種燃油:汽車上的柴油、汽油,飛機、輪船等交通工具使用的燃油。
2.塑料
塑料是指以高分子量的合成樹脂為主要組分,加入適當添加劑,如增塑劑、穩定劑、抗氧化劑、阻燃劑、潤滑劑、著色劑等,經加工成型的塑性(柔韌性)材料,或固化交聯形成的剛性材料。
3.瀝青
瀝青也叫柏油,是石油加工過程的一種產品,也有天然形成的瀝青。全球有鋪裝路面的公路總長為1700多萬公里,可以想像消耗了多少瀝青!
4.衣服
我們從衣服標簽看到的滌綸、腈綸、錦綸等面料,都是由石油生產的合成纖維。紡織所使用的纖維中,化學纖維的比重接近3/4,天然纖維佔比僅有1/4,而90%以上的化學纖維產品依賴於石油,所以想想看,你一生要「穿」掉多少石油?
5.合成橡膠
合成橡膠具有高彈性、耐高溫、低溫等性能,廣泛應用於工農業、國防、交通及日常生活中,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鞋子、體育用具、輪胎、電線電纜等物品都能找到合成橡膠的身影,而石油就是製作合成橡膠的主要原料。
6.制葯
制葯確實與石油密不可分。先不說間接耗材,如包裝使用的塑料,就連葯品本身也依賴石油。例如苯,許多葯都從苯衍生而來,而苯又是從石油里製取,現代醫葯的進步也和石化技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另外假肢、人造器官以及醫用X光片及其處理溶液等等也使用了石油製品。
7.清潔用品
如果沒有了石油,我們的生活將會變得很臟。我們用的清潔用品很多都是石油製品,如洗滌劑、洗發水、沐浴乳、肥皂等等,裡面都含有石油的衍生物。
⑥ 古人究竟用石油干什麼
從能源的利用來說,人類大規模應用石油及其衍生品是在20世紀,也就是在先進的鑽井技術和精煉技術以及內燃機的發明之後。雖然作為工業血液,石油的大規模應用時間不過百十來年,但其本身為人們所利用的時間卻遠長於此。早在西周時期,古籍《易經》中便有了關於石油發現的記載,所謂“澤中有火”、“上火下澤”,便是對石油在湖泊、沼澤中點燃時場景的描述。那麼,古人究竟用石油干什麼呢?
事實上,從發現石油到利用石油也經過了相當漫長的歲月。到了漢代,根據班固所著《漢書·地理志》的記載,“高奴縣有洧水可燃。”這里的高奴縣指的是現在的陝西延安一帶,而洧水是延河的一條支流。從記載中我們可以確定,早在漢代,陝北一帶的人們就已經開始使用石油作為生活燃料了。
北宋神宗年間,首都開封府有中央政府直接管轄的軍器監,專門負責管理製造軍用物資的機構。神宗本人也十分重視軍用物資的製造和籌備,為此,他命沈括全權負責此事。軍器監中有十個製作坊,其中一個便關於是猛火油的提煉製作,坊內製作方法與原材料等信息嚴禁外泄,只能口授身傳,故而未留下詳細的記載描述。
在後來的戰爭中,猛火油櫃被大量用於戰場,正所謂“放猛火油, 中人皆糜爛,水不能滅。若水戰,則可燒浮橋、戰艦,於上流放之,先於上流簸糠粃、熟草,以引其火”,猛火油櫃以其可怕的殺傷力馳騁戰場,無論是水戰還是攻堅戰,都給予敵軍士兵以巨大的震懾和傷害,多次成為宋軍克敵制勝的法寶。
然而,稱霸一時的猛火油櫃也有其致命缺陷。它雖然威力巨大,但使用性能並不十分穩定,受風力影響極大,如若使用不當,甚至可能將己方戰船或設備點燃,而且其攻擊距離有限,移動不甚方便。所以,當新一代火器——火銃、火炮等熱武器出現之後,猛火油櫃也逐漸走向沒落,最終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之中。
⑦ 有石油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是什麼
石油的奇妙作用
石油中的蠟質經過微生物的「加工」,就變成人體所需要的蛋白質。有人作了這樣的估計,全世界每年開采 20億噸石油,如果只用其中的 2%作原料,就能生產 250萬噸至 300萬噸蛋白質,可以滿足 2億人一年的營養需要。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在研究和生產石油蛋白。
石油可以化工合成什麼:
石油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眾所周知,它是汽車飛機潛艇坦克等設備作動力的燃料,利用現有的技術,它還可以合成出各種纖維、橡膠、化肥等化合物。工業上最常用的就是將石油變成非常活潑的化合物乙烯,然後用乙烯可以合成多種物質。
石油「大家庭」的第一代產品
(一)透明的汽油
汽油可以分為車用汽油和航空汽油兩種,車用汽油是作為開動各種形式活塞式發動機汽車的動力;而航空汽油則是供裝有活塞式發動機的螺旋槳式飛機使用的。
(二)淡黃色的煤油
煤油除了點燈照明外,還在工業上被用作航空煤油和洗滌劑,在農業上用作殺蟲葯的溶劑等。
煤油的另一種重要產品是航空煤油。航空煤油主要用於噴氣式戰斗機的燃料。這種飛機要求飛行高度高、續航里程遠、飛行速度快。
(三)褐色的柴油
農村的拖拉機、農用排灌機械、大型載重汽車等壓燃式發動機都要用柴油做燃料。柴油分為用在高速柴油機的輕柴油和用在低速度柴油機的重柴油兩種。
(四)多種功能的潤滑油
對於"潤滑"的作用,是人所共知的。當在自行車的軸上加點油,騎起來就會輕松省力得多。實際上,宇宙火箭、通訊衛星、飛機、火車、汽車、輪船、拖拉機,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電風扇、縫紉機、手錶等等,凡是運動著的機器,轉動著的部件,都離不開起潤滑作用的潤滑油。
(五)默默無聞的黑色瀝青
從煉油廠的常、減壓塔底渣油以及催化裂化等裝置都可生產出各種牌號的瀝青產品。這種黑色瀝青,它為人類發達交通事業作出了默默無聞的貢獻。行駛在柏油路面上的汽車,其平均時速要比砂石路面提高25%。
由於瀝青具有很好的粘結性、絕緣性、隔熱性及防濕、防滲、防水、防腐、防銹等性能,所以,除了鋪路外,還有很廣泛的用途。在修建防屋時,常用瀝青做防水層,修建冷藏庫時,常用瀝青和木屑混合製成隔熱層;鐵路枕木上塗上瀝青可以防腐;地下管道塗上瀝青可以防銹;水庫水壩鋪上一層瀝青可以防滲、防漏;橋梁板面接合處注入瀝青可以起到熱脹冷縮的作用。
瀝青還可以與其它材料混合製成瀝青油漆、瀝青油氈、瀝青橡膠、瀝青塗料、瀝青絕緣膠等產品。
在建築材料方面,將瀝青和土混合,可製成強度高、吸水性小、美觀耐用的瀝青磚和瀝青板,這是一種新型的建築材料。在農業方面,將瀝青和肥料混合後噴灑在土壤表面,可起到保溫、減少水份蒸發、防止肥料流失的作用。在電氣工業方面,可用瀝青作絕緣材料和電纜保護層,尤其是地下電纜、水下電纜更離不了瀝青。
另外,若將瀝青作進一步加工處理,可製得煉鋼工業必需的石油焦,也可提供製造宇宙飛船必需的碳素纖維等等。可見瀝青的用途甚廣,它也正稱得上人類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中的一位默默無聞的功臣。
(六)深受人們贊美的石蠟
石蠟的用途是十分廣泛的。將紙張浸入石蠟後就可製取有良好防水性能的各種蠟紙,可以用於食品、葯品等包裝、金屬防銹和印刷業上;石蠟加入棉紗後,可使紡織品柔軟、光滑而又有彈性;石蠟還可以製得洗滌劑、乳化劑、分散劑、增塑劑、潤滑脂最等。
石油「大家庭」的第二代產品
(一)人人喜愛的塑料製品
塑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東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幾乎離不開它。塑料杯子,塑料涼鞋,塑料水壺,塑料雨衣,塑料薄膜,以及塑料燈頭、開關、電話外殼等等,都是塑料製品。它具有價錢便宜,顏色漂亮,攜帶方便,輕巧耐用等優點。
塑料除了可用來做生活用品外,在工農業生產和國防工業方面還有極為廣泛的用途。如果一輛汽車平均用45公斤塑料,就可以代替100多公斤的金屬材料;假如將塑料薄膜用於農業育秧,就可以保證苗床溫度,促使早熟,達到增產效果。使用一噸塑料薄膜育秧,可增產十噸糧食。用於生產蔬菜時,可增加產量1~3倍。
塑料是以合成樹脂為基本原料,在一定條件下(如溫度、壓力等),塑製成的一定形狀的材料,這種材料能夠在常溫下保持形狀不變。有的塑料製品,除了主要成分是樹脂外,還加入一定量的增塑劑、穩定劑、潤滑劑、色料等。
塑料既然是以合成樹脂為基本原料,那麼,什麼是合成樹脂呢?近年來,人們主要以石油、天然氣、煉廠氣等為原料,通過化學方法,合成一種性能比天然樹脂更優異的高分子聚合物,這就被人們說成是合成樹脂。
根據塑料受熱後表現出來的共性,可分成熱塑性塑料和熱固性塑料兩大類。
所謂熱塑性塑料,即它在受熱時就會變軟,甚至成為可流動的粘稠物,這時可將其塑製成一定形狀的製品,冷卻時保持塑形變硬。如果再加熱又可變軟,並可改變原來塑形為另一種塑形。如此可反復進行多次。具有這種特性的塑料,就叫熱塑性塑料。製成熱塑性塑料的合成樹脂有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碳酸靡、聚甲醛等。
所謂熱固性塑料,它在受熱初期變軟,具有可塑性,可製成各種形狀的製品。繼續加熱就硬化定形,再加熱也不會變軟和改變它的形狀。例如燈頭或電插座等電木製品,就是這類塑料製成的,這些東西,就不能通過回收再加利用。製取熱固性塑料的合成樹脂有:酚醛樹脂、環氧樹脂、氨基樹脂、聚氨脂等。
(二)五彩繽紛的合成纖維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把許多長度要比其直徑大很多倍,並且具有一定柔韌性的纖細物質,統統叫做纖維。在自然界中,諸如從植物生長出來的棉、麻;從動物身上產生出來的蠶絲、羊毛;從礦物中開采出來的石棉等,他們都是天然纖維。近年來,人們主要從石油化工中取得原料來合成這類高分子聚合物,然後再進行抽絲成纖維,這就叫合成纖維。目前市場上合成纖維品種很多,小品種除外尚有30種以上。從它們的性能、用途和工業水平等方面來看,發展最大的有錦綸、滌綸、脂綸、丙綸、維綸、氯綸等六種。前三者產量幾乎占合成纖維總產量的90%。石油「大家庭」的第二代產品。
(三)工農業與國防工業的重要靠山----合成橡膠
天然橡膠的生產受到地區和氣候條件的限制,己不能滿足目益發展的需要,合成橡膠就必然蓬勃地發展起來了。
合成橡膠所需要的大量原料,如:乙烯、丙烯、丁烯和芳香烴,都可以來自石油化工。先從石油中獲得生產合成橡膠的單體,然而通過聚合,也像塑料中的聚合物分子一樣,連結成一條很長的「鏈條」。不過,它不是一條筆直的"鏈條",而是彎彎曲曲的,既能屈能伸,又能作旋轉運動的"鏈條",這就使合成橡膠單體聚聯成具有彈性的大分子固體。
合成橡膠品種繁多,習慣上根據合成橡膠的主要用途,大致分為通用合成橡膠和特種合成橡膠兩大類。一般通用橡膠產量較大,主要用來生產各種輪胎,工業用品和生活用品及醫療衛生用品。特種橡膠專門用作在特殊條件下使用的橡膠製品。如:丁脂橡膠主要特點是耐油性好,廣泛用於製造各種耐油膠管、油箱、密封墊片等。又如某些含氟橡膠不僅能耐高溫,而且不受化學葯劑的侵蝕,用這種橡膠製成的各種密封環在攝氏200度腐蝕液中可以經受6萬次反復變形,而能保持性能不變。
(四)農田、果園的營養品-------化肥
土地是需要不斷補充營養,才能為人們不斷地提供糧食、蔬菜、瓜果、棉花等農作物。土地的營養來自肥料。
由於自然界中各種天然的有機肥,例如人畜的糞尿、廄肥、草木灰和各種腐植質等,己越來越滿足不了實際農業生產的需求,所以,人們就逐步探索並發展了採取化學的辦法來合成肥料,這種肥料就叫化學肥料。簡稱為化肥。
化肥中以氮肥在農業生產中用量最大,目前世界上各國的化肥生產中,氮肥的生產均占首位。
氮肥的品種很多:常用的有尿素、硫酸銨、硝酸銨、碳酸氫銨和氯化銨。它們都是白色顆粒狀晶體,並都易溶於水以便在土壤中被植物根部所吸收。氮是農作物體內蛋白質、核酸和葉綠素的重要組成成分,它能促進作物生長,使莖、葉茂盛,葉色濃綠,促進植物的光合作用而使作物增長。如一斤硫酸銨用於施肥可增產4斤糧食。而尿素比硫銨含氮高2倍以上,肥效更大,並且可以在任何土壤中使用,不破壞土壤。目前我國不少化肥廠就是用這種方法來製取氫氣的。人們從「空中取氮」,「油中取氫」後,將它們按要求比例混合,然後,在一定條件下進行化學反應,就可以得到合成氨了。有了氨,就有了氮肥。有了氮肥,也就有了農田增產的保證。
除了以上介紹的產品外,以石油為原料還可以製得染料、農葯、醫葯、洗滌劑、炸葯、合成蛋白質以及其它有機合成工業用的原料。
總之,利用現代的石油加工技術,從石油寶庫中人們已能獲取5000種以上的產品,可以說石油產品已遍及到工業、農業、國防、交通運輸和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中去了。
⑧ 石油的定義與用途分別是什麼
一、石油的定義有人說:「石油是工業的血液。」這是因為石油在工農業生產中肩負著像血液一樣的重要職責,是不可缺少的能源;天上飛的,地面跑的,沒有石油都運轉不動。有人說:「石油是現代文明的神經動脈。」這是因為沒有石油,維持這個文明的一切工具,便告癱瘓。有人說:「石油是黑色的金子。」這是因為石油也是很重要的化工原料。把石油產品進行加工,可以製成重要的有機合成原料五千多種,它像黑色的金子,吸引著人們去開采。這些都說明:石油對於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一種生命線,它對經濟、政治、軍事和人民生活的影響極大。
石油外觀上看是一種黑乎乎的油狀粘稠液體。它是一種深藏於地下的可燃性礦物油,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能源。據科學家分析:將來有可能開採的石油資源,1/3在大陸,1/3在淺海,1/3在深海和兩極。海洋將成為人們開採石油的重要基地。海洋里為什麼會蘊藏著這么豐富的石油呢?原來,海洋里有數不清的生物和微生物。其中有居住在海底的珊瑚、藻類、軟體動物及漂浮在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它們繁殖很快,能產生大量的有機質,這些是生成石油的原材料。死亡的海洋生物遺體,跟泥沙一起沉積、埋藏在海底,在缺乏氧氣的環境里,受到高溫、高壓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最後就會變成一滴滴的石油。起先它們分散在各自的生成地,後來隨著海底地形的變化,聚集到了一起,形成了儲油盆。數不清的油滴聚集在一起,就成為有開采價值的石油礦藏。
那麼,什麼是石油呢?從實質上講,石油是多種碳氫化合物的復雜混合物,或是多種烴的混合物。最初人們把自然界產出的油狀可燃液體礦物稱為石油,把可燃氣稱為天然氣,把固態可燃油質礦物稱為瀝青。隨著對這些礦物的深入研究,認識到石油、天然氣和瀝青在成因上互有聯系,在組成上都屬於碳氫化合物,因此將它們統稱為「石油」。
1983年第11屆世界石油大會對石油定義為:石油(Petroleum)是自然界中存在於地下的以氣態、液態和固態烴類化合物為主,並含有少量雜質的復雜混合物。原油(Crude Oil)是石油的基本類型,存在於地下儲集層內,在常溫、常壓條件下呈液態。天然氣(Natural Gas)也是石油的主要類型,呈氣相,或處於地下儲集層時溶解在原油內,當採到地面,在常溫、常壓條件下從原油中分離出來時又呈氣態。我們把從油井中采出來的未經加工的液態石油稱為「原油」。但在工業界、日常應用中,通常「原油」與「石油」混用,並不加以區分。
二、石油的用途石油是「百寶箱」,「寶」指的是烴,「百」形容石油中各種各樣的烴非常多。現在,工農業生產、國防建設以及我們的日常生活,都與石油息息相關、密不可分。公路上賓士的汽車,天空中翱翔的飛機,江河裡航行的輪船,田野里的播種機、收割機,工地上的挖掘機、大吊車,軍隊中的坦克、裝甲車等,為它們作動力的燃料——汽油、煤油和柴油都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我們所用的塑料文具盒、圓珠筆,注射用的一次性針管、輸液管、塑料袋,身上穿的化纖衣服等產品,也是由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化工原料製成的。歸納起來,石油主要用於三個方面。
1.作為能源用石油作燃料,具有熱能高,污染小,運輸、使用方便,應用廣泛等優點。原油經過煉制加工後,可以製得汽油、煤油、柴油等燃料。
汽油廣泛應用於交通運輸。燃燒1kg汽油所產生的熱量分別相當於燃燒1.4kg的煤、1.5kg的木炭、2.4kg的木柴所產生的熱量。汽油有不同的標號,標號越大,表示汽油的質量越好。
煤油過去主要用於照明。現在生產的航空煤油主要用作噴氣式飛機的燃料。柴油廣泛應用於農業、交通運輸業、建築業、采礦業等行業中。拖拉機、載重汽車、吊車、挖掘機等大型動力機械都是用柴油作燃料的。
液化石油氣是很潔凈的燃料。它在常溫、常壓下呈氣態。把石油氣壓縮成液態裝入鋼瓶,就可以送往千家萬戶。目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正在對公共汽車等交通工具的動力進行改裝,以液化石油氣代替汽油,可以極大地減輕汽車尾氣對大氣的污染。
天然氣是一種可燃氣體,通常情況下它和原油相伴而生,稱為伴生氣。而從單純氣藏產出的天然氣稱為非伴生氣。目前,天然氣主要用作燃料,具有熱能高、污染小、使用方便等優點。為解決城市空氣污染問題,我國實施了「西氣東輸」工程,使許多城市已由原來用煤作燃料改為用天然氣作燃料。
世界能源結構的演變趨勢表明:未來三五十年內油氣儲量豐富,油氣在世界能源消費構成中的主體地位不會改變。天然氣有可能成為未來能源消費的主導方向。要轉向以油氣為主的能源供應路線。到2050年,我國一次能源供應構成中,油氣的比重要從25%~35%提高到40%~50%,一次電力的比重將從10%~15%上升到15%~20%,煤炭的比重則由55%~60%降到30%~35%。
2.作為化工原料石油是能源,也是優質的化工原料,是石油化學工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石油經過各種加工和處理,可以製成各種各樣的化工原料。用這些原料可以製成眾多的生產、生活用品,如塑料製品、合成纖維、合成橡膠、農葯、化肥、炸葯、染料等。
石油化工行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一家年產8×104t合成橡膠廠一年的產品相當於145萬畝1畝=666.7m3。橡膠園一年的產量。—家年產萬噸的合成纖維廠一年生產的產品,相當於30萬畝棉田一年生產的棉花,或從250萬只羊身上一年剪下的羊毛。
俗話說,「羊毛出在羊身上」。可現在就有不出在羊身上的「羊毛」。例如,用石油作原料生產出來的合成纖維——腈綸,就與羊毛的特性相似。它蓬鬆捲曲,柔軟保暖,有彈性,吸濕性好,洗後易干,而且比羊毛輕、強度高、耐腐蝕、耐日曬、不發霉、不蟲蛀。利用腈綸的這些優點,可將腈綸與棉、毛混紡製成布料、毛線、人造毛皮、毛毯等。合成纖維還有棉綸、滌綸、丙綸、維綸等多種。它們正在逐步取代毛、棉製成各式各樣的紡織品。另外,合成纖維在工業、國防等方面也有很廣泛的用途。
3.其他用途從石油中還可以煉制出潤滑油、石蠟和瀝青。這些產品也廣泛應用於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之中。
一切機器,無論大小,都要加上潤滑油或潤滑脂,以減少摩擦和磨損,才能順利運轉。石蠟的用途很多,蠟燭會給我們帶來光明;過生日時插上蠟燭,會增添歡樂、喜慶的氣氛;在棉紗中加入少量石蠟,可使紡織品柔軟、光滑、富有彈性;石蠟還可以製取洗滌劑、分散劑、潤滑脂等。瀝青為人類的交通事業做出了默默無聞的貢獻。有了它,才有了寬闊的柏油馬路。瀝青具有很好的粘結性、絕緣性、隔熱性以及防水、防腐等性能,被廣泛應用於鐵路枕木、地下管道及建築防腐,水庫堤壩防滲透,地下電纜防漏電等。
科學家還以石油為原料,通過實驗製造出了合成蛋白。有些國家已把合成蛋白用作飼料,它將來很可能會作為食品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
⑨ 石油能給人類帶來什麼石油有多大的重要作用
石油能夠給人類帶來什麼?石油有什麼重要的作用?現在我們學過歷史的都知道我們人類經歷了三次工業革命從而進入到了現代社會,因為工業革命我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而在第二次的工業革命中最為重要的就是石油,可以說是石油推動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生,那麼石油能夠給我們帶來什麼?石油在當今社會當中具有什麼重要作用?
其實不管怎麼樣我們都應該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多多的關照一下環境問題,因為環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根本,所以如果我們不對他們進行保護那麼我們的生存根本就會遭到破壞,所以我們應該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要關注環境問題,做到“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做到真正的綠色可持續發展,這樣的發展才是科學健康的發展,所以我們要學會綠色的發展,地球這個大環境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努力去維護他們的原有的面貌,讓我們的環境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