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西南石油大學佔地面積,西南石油大學面積大不大
新都校區2000畝,南充校區700畝
⑵ 西南石油大學什麼檔次
西南石油大學屬於中等偏上的檔次。
西南石油大學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是一所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石油天然氣優勢突出和特色鮮明的大學。
西南石油大學入選了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師資力量雄厚,王牌專業多,是中國高水平大學。
(1)辦學特色鮮明,綜合實力強勁
西南石油大學是新中國創建的第二所石油本科院校,如今是由教育部、四川省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共建的本科大學。它不但入選了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還是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石油主幹學科專業在全國處於領先水平。
(2)師資實力雄厚,科研成果豐碩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2037人,不但擁有3名中國工程院院士,還有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入選者等高水平名師。
建校60多年,西南石油大學已建成科研基地(平台)251個,其中包括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0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先後承擔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等項目,獲得過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等重大獎項。
(3)王牌專業眾多,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全國頂尖
該校現開設本科專業75個,其中15個專業入選了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18個入選了省級一流本科專業。也就是說,學校近半數的專業都是王牌專業。
根據最新一輪學科評估結果,西南石油大學的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科被評為了A+等級。全國高校里,只有兩所大學該學科得到了A+等級,另一所是中國石油大學。
(4)本科生入職國企比例高,容易擁有「鐵飯碗」
根據西南石油大學發布的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其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 88.36%,其中就業單位為「國有企業」的佔比為38.01%,就職國企的比例很高,有「鐵飯碗」的概率高。
⑶ 西南石油大學五十周年校慶的具體時間是什麼時候
西南石油大學五十周年校慶公告(第一號)《人民日報》
西南石油大學50周年校慶公告
(第一號)
註:《人民日報》《四川日報》《中國石油報》《中國石化報》《中國海洋石油報》11月1日刊出
物換星移,日新其新。2008年11月1日,西南石油大學將迎來五十周年華誕,屆時,學校將舉行盛大的慶典活動。在此,西南石油大學黨委書記朱世宏教授、校長杜志敏教授攜全校師生員工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學校發展建設的各級領導、各界友人和海內外校友致以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回溯1958年,為加快開發我國石油天然氣資源,滿足我國石油工業建設對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1958年9月20日,國務院批准石油部、教育部的請示,同意新建四川石油學院。1970年,四川石油學院更名為西南石油學院,2005年西南石油學院更名為西南石油大學。
五十年來,西南石油大學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自強不息,艱苦奮斗,勵精圖治,銳意創新,使學校逐步發展壯大。如今,西南石油大學已從單純的石油高校發展到以石油和天然氣及其配套學科為特色和優勢,以工為主,理、工、管、經、文、法、教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辦學規模和層次已從建校初期的3個系、7個本科專業、643名學生發展到17個教學院系、44個本科專業、53個碩士點、17個博士點、19000餘名在校本科生、3000餘名研究生、37名博士後研究人員。五十年來,西南石油大學歷代師生員工秉承為祖國加油、為民族爭氣的辦學精神,以科教報國為使命,明德篤志,博學創新,學校的辦學實力不斷增強。目前,學校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174人,博士生導師78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人,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12人,省部級青年學術帶頭人7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47人,國家和省部級有突出貢獻專家30人;擁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7個省部級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5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五十年來,70000餘名畢業生弘揚母校的優良傳統,牢記母校的諄諄教誨,在祖國的石油工業及社會的各行各業辛勤工作,開拓進取,刻苦攻關,勇於創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廣大校友情系母校,血濃於水,與母校榮辱與共,唇齒相依,成為母校發展建設的堅強後盾。母校的每一步發展都凝聚著校友們的關心和支持,校友們的功勞將永載母校史冊,校友們的成就更是母校的榮耀和自豪。
⑷ 西南石油大學建校之初,多少年遷入燕兒窩新址
1960年
6月
30日,學院由金魚嶺軍分區部隊營房遷往燕兒窩新址(即學院現在的南充校址)。 袁克勇等38名教師晉升為講師。據1960年底統計,學院共有教師19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講師38人,助教145人,教員8人。
參考資料:http://tieba..com/p/2345229927
⑸ 西南石油大學什麼檔次
西南石油大學屬於中上檔次。
西南石油大學(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簡稱「西南石大」(SWPU),坐落於四川省會成都市,由教育部、四川省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共建;是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國家「111計劃」、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
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聯盟、中俄「長江—伏爾加河」高校聯盟成員。
歷史沿革:
1958年,四川石油學院在四川南充成立,隸屬於原石油工業部;1970年,更名為西南石油學院;2000年,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所屬的部委院校劃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為主的普通高等學校。
2002年,學校主體搬遷到成都市新都區;2004年四川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並入;2005年,學校更名為西南石油大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西南石油大學
⑹ 新都區西南石油學院哪年更名為西南石油大學的
2005年更名為西南石油大學。
1958年,四川石油學院在四川南充成立,隸屬於原石油工業部;1970年,更名為西南石油學院;2000年,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所屬的部委院校劃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
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為主的普通高等學校;2002年,學校主體搬遷到成都市新都區;2004年四川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並入;2005年,學校更名為西南石油大學。
(6)成都西南石油大學建校多少年擴展閱讀:
「十二五」以來,西南石油大學先後承擔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自然科學基金,國家「973」計劃、「863」計劃、科技攻關計劃、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
教育部重點項目、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博士點基金、霍英東基金,四川省傑出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基金等自然科學類縱向項目3148項。
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四川省規劃、科技廳軟科學等人文社會科學類縱向項目1563項,與企事業單位簽訂橫向合作項目6397項。
獲得包括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在內的省部級以上獎勵310項。
⑺ 西南石油大學原名叫什麼是什麼時候改的名
我校原名西南石油學院,是新中國建立的第二所石油高校,2005年更名為西南石油大學,現屬於中央與四川省共建,四川管理為主。
⑻ 西南石油大學簡介
西南石油大學是新中國創建的第二所石油本科院校,是一所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為主的教學研究型大學。
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我國石油工業相當落後,遠遠不能滿足國家建設的需要,引起黨和國家高度關注,毛澤東主席親臨四川隆昌氣礦視察,中共中央總書記鄧小平親自主持四川油氣田勘探開發。1958年3月,位於南充東觀、廣安武勝、遂寧大英的三口探井噴出高產油流,震動全國,石油工業部部長余秋里將軍坐鎮南充,打響了川中石油大會戰。為了加快開發四川石油天然氣資源,也為西南協作區發展石油天然氣工業培養技術幹部,國家決定成立第二所石油高校,校址就設在川中石油會戰指揮部所在地川北重鎮南充市。
1958年8月,石油工業部先期在成都招收643名首屆學生,隨後委派基建司司長馬載同志率領一批年輕專家和幹部職工奔赴南充,籌劃學院的創建工作。9月20日,石油工業部會同教育部報經國務院同意,正式批准成立四川石油學院。從此,學校伴隨著我國石油天然氣工業的建設發展,開始了先有學生後建學校的破常規辦學實踐。
1970年7月,學校經國務院批准更名為西南石油學院。2000年3月,學校劃轉四川省,由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為主。2003年經教育部批准,學校升格為大學,2005年12月正式更名為西南石油大學。
學校1978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6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1988年油氣田開發工程(聯合石油機械工程)成為首批國家重點學科,1989年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批准建設,1991年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經過50年的建設,學校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石油天然氣優勢突出和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大學,石油主幹學科專業在全國處於領先水平。
學校現有18個教學院(系、部)。學科專業涵蓋理學、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法學及教育學等7個學科門類,有44個本科專業,3個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7個四川省特色專業, 1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和11個四川省本科人才培養基地。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7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1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和8個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有3 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3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8個省部級重點學科。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一級學科在2002~2004年全國學科整體評估中排名第一,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在2005年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22408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7761人,碩士研究生2020人,博士研究生485人。
學校現有教職工2283人,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206人,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568人。專任教師1340人,其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7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專家29人,博士生導師78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28人,全國優秀教師6人,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國師德先進個人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獲得者1人,四川省教學名師3人,省部優秀教師7人,霍英東青年教師獎獲得者6人次,孫越崎科技教育基金獎獲得者14人。
學校擁有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援建的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油井完井技術中心、加拿大政府援建的中國-加拿大天然氣勘探開發培訓中心、教育部石油天然氣裝備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天然氣開發工程研究中心和教育部油田化學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天然氣開發與開采研究實驗基地、四川石油天然氣發展研究中心等27個國家、省部重點實驗室和研究中心。「十五」以來,學校共承擔國家「973」、「863」、自然科學基金等各類科研項目近4000項,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62項;獲國家專利209項,其中發明專利40項。2007年科研到款經費2.07億元。
學校在近三屆教學成果評獎中,獲國家教學成果獎6項,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獲省部級教學成果獎47項,其中特等獎2項、一等獎12項。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22門,編寫出版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5部和國家級規劃教材19部。
學校建有成都、南充兩個校區,校園總面積2889畝,建築面積89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2.1萬余台件,總價值2.33億元;圖書館文獻總量267萬余冊。在四川峨眉和重慶北碚建有兩個野外地質實習專用基地,在四川南充市建有佔地近百畝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學生實習基地,在成都市建有科技交流中心。
學校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已與美、俄、英、德、日、法、加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等院校和相關學術研究機構建立了密切的交流與合作關系。
學校具有高度重視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光榮傳統,多次被評為四川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和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四川省高校領導班子開展「四好」活動先進單位。教職工黨員比例達到54.18%,畢業生黨員比例多年保持在35%以上。
⑼ 西南石油大學是幾本呢
目前根據教育部公開信息規定,已經沒有明確的本科一批次、二批次概念,西南石油大學是一所綜合類雙一流公辦普通本科,有經濟學、投資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社會工作、思想政治教育、體育教育、漢語國際教育、英語、俄語、廣告學、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等專業,建校64年。西南石油大學坐落於四川省會成都市,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備案的一所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為主的高等院校,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西油擁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大學科技園和聯合國技術中心,具有教授、博導審批權及招收和保送本科生直接攻讀博士資格,多次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中國科技創新能力60強),近五年科研經費21.47億元,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與四川省政府共建小211工程大學,也是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50強高校,還是美國雪佛龍全球16所合作高校之一(包括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
西南石油大學是一所油氣學科群具有世界影響的高水平綜合性重點大學,被譽為「石油黃埔軍校」,在校博碩士生5942人,多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曾在此求學。西油實行教授治學、學術自由,選聘教師原則要求具有海外名校名企經歷的博士,目標是迅速建成優勢學科世界一流的國際化研究型大學。
⑽ 西南石油大學怎麼樣
西南石油大學,簡稱「西南石大」,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與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石油天然氣特色鮮明的大學。
西南石油大學原名為四川石油學院,創建於1958年。1970年更名為西南石油學院;1978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6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1988年油氣田開發工程(聯合石油機械工程)成為首批國家重點學科,1989年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批准建設,1991年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005年更名為西南石油大學。
截至2017年10月,學校建有成都(校本部)、南充兩大校區,校園總面積3000餘畝;專任教師1664人,其中院士2人;有16個院系,72個本科專業; 全日制在校生33322人,其中本科生28207人,碩士研究生4315人,博士研究生792人,外國留學生23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