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油價下跌對哪些行業是利好
油價下跌會影響股市、金市和匯市。對除石油開采之外的企業來說,油價下降都是利好,尤其是這將為交通、汽車、航空、石化四大耗油最高的行業個股帶來機會,還有石化行業下游產品。
1.航空板塊。如油價出現周期性轉折,交通運輸業也將進入成本大降、利潤大升的發展周期。
2.汽車板塊。油價的下跌,必然刺激新一輪購車狂潮,從而使汽車類上市公司收益看漲。
3.航運行業,油價下降將使航運公司大大受益。
4.石化板塊。去年不少化工公司都發表公告稱,因相關石化原料的上漲,預計其利潤將下降。但隨著油價的下跌,可以預見,這些公司利潤將大幅回升。
5.石化行業下游產品,分析師指出,原油價格下跌,短期內會給部分石化行業下游產品帶來成本利空,加速相關產品價格下行。不過,中期隨著原油價格企穩,將有助於下遊行業降低成本,部分需求穩定和庫存處於低位的子行業有望從成本下降中率先受益。
⑵ 油價下跌意味著什麼
分國家來看,以原油凈進口(或出口)占該國GDP的百分比為指標,韓國、南非、印度、土耳其等國原油進口佔GDP的百分比最高,將受益於更便宜的油價;沙特、俄羅斯、加拿大等國原油出口佔GDP的比重最高,油價暴跌會對其造成傷害。
受油價暴跌影響的另一個主體是全球主要央行。因通脹走高而面臨加息壓力的央行將獲得喘息之機,但面臨通縮壓力的央行,如日本央行,可能會因油價暴跌而再次落敗。
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之際,油價下跌將緩解家庭和企業的壓力。過高的油價會降低家庭的收入和消費者的購買力。此外,它還將緩解原油進口國和經常賬戶赤字國家面臨的壓力。
通脹方面,油價下跌意味著通脹壓力減小,意味著央行加息壓力減小。
二。對美國意味著什麼?
由於頁岩油生產的出現,美國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已經大大降低,這將削弱油價下跌的預期經濟結果。
然而,特朗普仍然喜歡油價下跌,在推特上形容油價暴跌相當於減稅。特朗普頻頻為降低油價發聲,敦促沙特進一步降低原油價格,甚至發動制裁,動用戰略原油儲備,試圖控制原油市場。
另一方面,一些國際投行認為,50美元的油價對美國非常不利,油價再次下跌將考驗美國頁岩油生產商的盈利能力。
高盛集團全球大宗商品研究主管傑夫·柯里(Jeff Currie)警告稱,美國頁岩油田生產原油的「全部成本」(包括資本回報)約為每桶50美元。因此,50美元的油價將傷害美國的原油鑽探商,影響美國頁岩油的生產,並可能導致信貸市場出現問題。
柯里認為,對各方來說最好的價格是每桶65至70美元。「當油價處於這個水平時,它不會太高來傷害消費者,也將為這個行業創造一個穩定的環境。」
此外,分析認為,由於美國是重要的產油國,油價下跌會拖累其經濟,從而降低其承受貿易沖突加劇的能力。
第三,對中國有什麼好處?
海通證券姜超分析認為,就中國而言,油價下跌將導致通縮幽靈再現,寬松預期延長。
具體來看,由於油價大幅下跌,同時煤炭、鋼鐵價格也在同步下跌,這可能導致2019年PPI再次出現負增長,通縮魅影可能再現,這也支持寬松貨幣環境的繼續延續。
但另一方面,姜超認為進口值下降會改善貿易擔憂。
長期來看,雖然油價下跌或預示經濟放緩,但對華外貿實際上是利大於弊。
如果油價保持在目前的50美元/桶,預計明年將為中國帶來700億美元的收入。
⑶ 國內成品油價格下調,國內油價主要受什麼因素影響
國內石油價格的下跌主要受到以下三個方面的影響:國際石油價格的變化、其他國家石油的供給量以及國內經濟發展的速度。
我相信很多人都已經關注到了這一段時間,國內的石油的價格依然處於比較高的位置,標准石油的價格已經達到了8塊5毛錢左右的價格,北京上海的一些地方的石油價格都已經超過了9塊錢,這對於很多企業來說已經帶來了非常大的壓力,而且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也已經受到了影響。
受到國際石油價格的影響。
改革開放40年以來,我們國家已經成為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的速度一直很快,而且我們國家的經濟已經融入到了全球國際上的石油價格,也會對我們國家石油價格產生一定的影響。這一段時間國際上石油價格處於比較高的位置,所以我們國家也會受到影響。
通過以上三個方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石油的價格對我們國家的經濟帶來了比較大的影響,而且我們國家石油的價格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影響。
⑷ 國際油價下跌,會對我們日常生活產生多大影響
對全球投資者來說,這幾天最大的新聞莫過於油價重挫和全球股市暴跌了。
但是,即便你不炒股,油價的下跌也會對你的生活產生一定影響,下面我們從幾點分析一下:
第一,油價下跌會降低航運業的運營成本,尤其是對航空運輸來說,原油成本平均佔比約為35%,成本降低了,則可能會讓利消費者,比如降低機票價格等;
第二,油價下跌對原油化工產業鏈下游是利好,比如農葯、化肥、燃料、化纖等。這些產品基本上是都是剛需,會降低企業經營及個人農業生產成本支出;
第三,油價下跌會降低中石油、中石化等企業的油料成本,最直觀的就是國際油價跌,國內調降汽油、柴油價格等。但是,國內成品油有一套定價機制,上限是130美元,下限是40美元,也就是說當國際油價跌破40美元後,國內油價也不會下調了;
第四,油價下跌雖然會降低相關企業的運營成本,但是對改善國內能源結構和環保會產生一定負面影響,畢竟油價降,成本降,需求就變大,間接對環保產生一定壓力。
因此,總的來說,油價降低會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一定影響,有利有弊,利在於降低生活成本,弊在於可能會對環保產生一定壓力。
油價下跌對老百好哇,加同樣多的油少給錢,我們的油價都是漲得快降得慢,國際油價在低不要指望能降得多,可能降一點點而已。
對於我們國家來說估計會繼續加大海外原油的收儲,作為不可再生的資源,石化行業的基礎原料,今天中遠海能的逆市上漲已經證明了資本的嗅覺,對於中國的影響來說可以是很好的,畢竟受到疫情影響大概率會投放更多的貨幣,油價的下跌能夠對沖一部分通貨膨脹,能夠保證經濟的平穩發展。不過長期來看,中國這波疫情過後,全世界都需要醫療防護物資,中國生產口罩的成本降低了,未來這些企業的盈利能力會加強,也算是利好中國的部分製造業吧。
我突然就有種陰謀論的感覺,俄羅斯和沙特想把頁岩油幹掉…………要知道我們國家的工業體系是建立在煤炭上的如果長時間保持這種低價,整個工業體系必然會受影響 沿海化工企業絕對、必須倒一大片幸好這幾年供給側改革逐漸能源電氣化,逐漸與煤炭保持距離當然,上面說的時候石油是原材料,你要說我們老百姓機動車加油,那就是商品了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里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里,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 健康 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油價下跌了,說明需求減少了,經濟下滑了,收入少了。你說有沒有影響。
國際原油下降必然會引起國內進口原油的價格下降,同時也會影響國內石油價格。導致國內原油價格的下跌。至於國際原油價格下降對普通人的影響,影響最大的應該是有車一族了,因為原油價格下降使得成品油價格有了下降的空間,從而使有車一族和計程車行業的支出相對減少。對於航空公司成本也會明顯下降,唯一受到影響的就是能源巨頭了
影響不大,加油也就便宜一點吧!國內實行下跌到40美金不在調價了。
國際油價的下跌對於我們日常生活的直接影響就是我們可能會加到相對便宜的油,因為大部分的煉油廠原油還是以進口為主,國際油價下跌會導致煉廠的產品價格下浮,那麼加油站的銷售價格也會相對降價,會給我們消費者帶來優惠。
降低了是好事!恢復生產正需要大量用油!國家不應該因少收了油稅而不降價!
等下邊加油站接到降價通知還要等半月。
國際油價下跌,國內油價會一定程度下跌。下跌對應的國際油價最底線為40美金。現在已經低於40美金下方了。利好國家,進口石油天然氣會省下大筆外匯。對個人私家車主,也可以省一些油錢。但是,油價是經濟的晴雨表,經濟下行,每一個人都會牽涉其中。
⑸ 別著急加油!油價或迎三年半最長連跌,油價下降會有哪些影響
石油降價會使得大家出行成本降低,更容易促進交通運輸行業的發展。
石油對於當前社會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石油的價格也不是固定不變的。石油價格的改變,會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有的因為戰爭也有的是因為產量問題,但是無論因為哪種原因。石油價格一旦上漲之後,會影響到社會各個方面的發展,以及居民的日常出行。
油價或迎三年半最長連跌。
自從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國際石油價格一度呈現上漲的趨勢。但是隨著美國以及其他機構的介入,國際石油價格也已經呈現一路下跌的趨勢。截止目前為止,石油價格已經基本上恢復到了俄烏沖突爆發之前的水平。並且根據有關媒體的報道,目前石油價格的下降趨勢在未來段時間內會持續將近三年半的時間。當然這只是有關金融機構的預測,具體情況還需要根據後續來進行判斷。
⑹ 油價下調對經濟的影響
一、油價下跌對中國經濟的有利因素
1、拉動經濟增長
油價走低最顯而易見的好處是原油進口成本下降。由於美國石油產量增長和中國經濟持續發展,2014年中國已經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凈進口國,而總體石油消耗量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國際油價低位運行,將直接降低我國石油進口成本和石油化工行業成本,並通過產業鏈傳遞,降低我國經濟整體運行成本。油價下跌還將對中國消費經濟的增長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有利於促進國內經濟繁榮。美銀美林估計,油價每下降10%,中國GDP增速將提高約0.15個百分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油價下降可能使今年中國的GDP增速提高0.4至0.7個百分點,2016年則提高0.5至0.9個百分點。同時,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國際油價大幅度走低給中國經濟更大的自我調整空間,降低了轉型升級成本。
2、推進能源領域改革
國際油價下跌會降低整體能源成本和支持能源改革。實際上,我國能源體制和能源價格改革挑戰不是技術問題,主要改革障礙是能源成本,以及如何滿足能源需求。由於歷史原因,我國能源價格長期受到管制,政府運用成本加成原則來制定能源價格,公眾也因此習慣了相對較低的能源價格,對價格上漲非常敏感。作為發展中國家,受到支付能力和人們的支付意願限制,能源價格改革進程比較緩慢。國際油價持續在低位運行,將大大降低油價成本對中國能源價格改革的制約,為推進能源市場化改革、理順相關價格體系提供了相對寬松的環境。事實上,中國政府已決定讓市場發揮更重要作用,中國能源價格改革正呈加速之勢。
3、為擴大石油戰略儲備提供了機遇
石油儲備在戰略保障上的意義不言而喻。國際能源署規定一國戰略石油儲備的「安全線」相當於該國90天的石油凈進口量。根據估計,我國戰略石油儲備(加上商業儲備)為70天左右,距離90天的儲備目標仍有一定距離,更低於石油凈進口國平均172天的現有水平。2014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接近60%,根據預測,到2020年,這一比例可能會超過65%、到2030年將攀升至75%。國際能源機構(IEA)也發布報告稱,中國將在未來20年內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原油消費國。國際油價的下跌,對於石油對外依存度不斷增加的中國來說無疑是儲油好時機。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12月,中國原油進口量為3037萬噸(約為717萬桶/日),環比增加近兩成,同比增長13.4%,刷新了有記錄以來的單月進口量最高紀錄。2014年全年中國原油進口量增長了將近10%,達到3.0838億噸(約為23億桶)。
4、加快我國原油期貨的推出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但中國對國際原油價格沒有絲毫的定價權和話語權。目前,世界主要大宗商品的基準價都是以期貨市場來定價,推出我國原油期貨,爭取原油定價權的呼聲已持續了多年。2014年12月12日,中國證監會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已批准上海期貨交易所在其國際能源交易中心開展原油期貨交易,後續具體上市時間將擇機對外公布。目前的低油價時期,是推出原油期貨、建立定價影響力的有利契機。未來「中國版」原油期貨上市,會為原油的價格安全提供保障,意味著中國在獲得國際原油的定價權上又邁出了新的一步。
二、油價下跌對中國經濟的不利影響
1、強化了通縮預期
2014年12月,中國CPI同比上漲1.5%,環比上漲0.3%,同比漲幅連續5個月低於2%;PPI同比下降3.3%,環比下降0.6%,連續34個月處於負值區間,引發了外界對中國經濟進入通縮的擔憂。原油不但是重要的能源品種,還是工農業、交通運輸業的重要原材料,原油價格下跌,不僅意味著輸入性通縮增強,還會拉低中國國內其他主要工業產品的價格,帶動整個物價水平下降,可能進一步強化我國的通縮預期。
2、不利於新能源產業發展和節能減排
石油是傳統能源,與新能源之間存在一定的競爭關系。近年來,油價高企,為新能源產業發展提供了進入激勵,並推動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如果國際油價長期維持低位運行,降低石油使用成本,增加了石油的市場需求,將可能會對新能源產業發展產生擠出效應,尤其是對正在大規模進行商業化階段的新能源,在配套市場環境不成熟、不完善的情況下,更會加速產生擠出效應。同時,低油價可能會帶來全社會增加石油消費,高耗能產業獲得復甦機會,不利於產業結構和能源消費結構調整,也不利於節能減排和生態治理。根據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石油類污染物的產生量、排放量很大,是全國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
3、降低石油行業的產量和產能
石油價格長期低位運行短期內將降低石油企業產量,長期內減少產能。如果石油價格持續低位運行甚至是下跌,會降低石油行業的利潤和盈利能力。如果石油價格跌破成本,還會導致石油企業虧損。短期內,石油行業企業為減少損失會減少產量。在長期內,將會減少石油產能,甚至會使得部分石油行業的企業退出,並通過產業鏈傳導,影響石油行業相關的人才、技術、要素市場發展。
⑺ 成品油價迎2022年內第七跌,此次油價的下跌將帶來哪些影響
首先油價的下跌能夠使國內群眾的出行成本有所下降,同樣也能夠使國內的製造行業成本有所下滑,也能夠提升群眾財產的購買能力。
油價的上漲或者下跌,主要是受到政策以及國際因素的影響。當然產量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如果中東以及俄羅斯的石油產量出現了問題,將會直接影響到國際石油價格。對於我國而言,都是通過進口的方式來獲取滿足國內發展需求的石油。因此國際油價上漲或者下跌,對我們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成品油價迎2022年內第七跌。
在當前國際油價上漲的趨勢之下,而我國內的油價卻出現了大幅度下跌。成品油價將會迎來2022年內的第7次下跌,雖然跌價的幅度並不是很大。但是相比與之前高昂的油價相比,已經有很大的降價幅度了。最根本的原因是由於國內政策的調整,再加上我國從沙特以及俄羅斯地區進口大量的廉價石油。國內的石油儲備數量較為豐富,因此可以採取降價的措施,來滿足國內民眾的需求。
⑻ 國際油價下跌對中國石油企業的影響
國際油價暴跌確實對中石油的利潤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這種影響並不是致命的。尤其是在「地板價」的保護下,國際油價暴跌對中石油的影響微乎其微,甚至可能賺得更多。 中國原油供應構成 目前我國原油供應由進口和自產兩部分組成,其中進口部分約佔70%,自產部分約佔30%。受我國地形和油品質量的影響,國內石油開采成本較高,目前每桶開倉成本在43-55美元之間。中國國內成品油定價是以國際原油價格為基礎的。所以,一旦國際原油價格暴跌,比如目前20美元左右一桶,國內自主開采部分也以此價格定價出售,那麼自產部分就會虧損。國際油價跌得越多,自產部分虧損越多。 為了保護國產部分,中國對原油設置了「地板價」,即無論國際油價跌多少,國內成品油統一按最低原油成本40美元/桶定價。按照這個規定,雖然國產的部分還是有虧損的,但是虧損不大,也就是一桶最多虧10美元,但是對於進口的部分,就有可能大賺一筆,因為進口的部分可能是20美元/桶,但是定價40美元/桶。更何況中國進口比重高於出口比重,所以國際油價暴跌更厲害。對於中石油和中石化來說,反而會賺更多的錢,根本不會有所謂的生存。 當然,如果國際油價長期在35-40美元范圍內徘徊,兩桶油確實會虧損,但只要時間不是長期的,其他時期的利潤還是可以彌補這一時期的虧損的。這一點從2016年三桶油的利潤數據就可以看出來。2016年國際油價持續走低,最低達到26美元/桶。也是在這一年,中國推出了「地板價」保護措施。當年三桶油受低油價影響,營收和利潤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全年沒有虧損。這主要是因為2016年的油價起初跌破了40美元。 摘要 在國際油價暴跌的情況下,中石油和中石化還沒有到生死存亡的臨界點。最多就是少賺錢。再者,就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地位來說,你以為他們真的經營到生死存亡的時候,國家不會出手相救嗎?https://pics0..com/feed/.jpeg?tok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