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對一個國家有什麼用
擴展閱讀
什麼是成本實績 2025-08-05 08:24:58
吃雞資源怎麼開 2025-08-05 08:24:54
鑽石魚價格多少一斤 2025-08-05 08:00:22

石油對一個國家有什麼用

發布時間: 2023-01-02 17:00:11

⑴ 石油上漲對中國到底有什麼好處

1.較高的油價最終要傳導到原材料和消費價格環節,進而影響投資、消費等經濟活動。油價上漲必然引起燃料和某些工業原材料價格的上漲,燃料價格的上揚導致企業運輸成本的增加,由於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和運輸成本的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必然提高,而企業的生產規模並未發生變化,投資增加而規模不變,這實際就是企業整體經濟效益的下降,假定在價格傳導機制暢通的情況下,消費品生產企業為提高經濟效益,在消費品的價格彈性系數一般都小於1的情況下,消費品生產企業只能通過增加商品價格來提高效益,而商品價格的上漲又將導致有效 需求的減少,需求的減少又使得企業必須縮減生產規模來適應市場,企業規模的縮小使得單位產品的成本又會增加,企業為了經濟效益只能加價,這就使得投資和消費陷人一個逐漸縮小的惡性循環。總之,油價的不斷上漲,會導致投資和消費的減少,從需求角度分析,投資和消費是GDP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油價上漲導致投資和消費的減少必將拖累我國GDP的增長。

2.世界油價上漲幅度越大,對我國經濟的負面效應也越大,對實際經濟的損害也越大。但我們應注意到:在世界油價大幅上漲時,勞動力價格相對能源而言將變得便宜,短期內在勞動力資源可以自由流動的條件下,這將促使生產過程中出現勞動力與能源投入之間的替代效應。在許多本應需要能源投入的生產過程中能源投入由勞動力投入替代了。這種替代效應意味著原來屬於中間投入的部分價值轉變為勞動者報酬,而勞動者報酬是GDP的構成部分,實際上相對增加了GDP。這種替代效應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世界油價上漲對我國經濟的負面沖擊。

⑵ 全球哪些國家為石油產量大國石油能帶給一個國家什麼

全球石油產量大國主要有美國、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巴西、中國、伊朗等。這些國家每年的石油產量都很大。石油是這個時代非常重要的資源,也是一個國家不可缺少的戰略儲備物資。石油在我們的生活中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很多工業生產不可缺少的原料,也是現代工業生產的主要動力來源,可以說沒有石油就沒有我們的如此現代化的社會。

石油能夠帶給一個國家的首先是安全。石油是非常重要的國家儲備物資,石油不僅是工業的血液,還是當今軍事必需的物資,如果個國家缺少石油,那麼這個國家的國防和安全將會受到很大的威脅;其次,石油也是財富。當今社會,哪個國家擁有大量的石油,也就擁有了巨額的財富,石油是每個國家必不可少的能源,一個國家的石油儲量和產量越高,財富也就越多;最後,促進國家的發展。石油是現在所有國家發展不可或缺的戰略物資,一個國家要想快速發展,石油是必須的,這也是石油成為各國爭奪的資源的原因。

三、決定一個國家的發展速度。

石油是每個國家經濟發展必不可少的能源,一個國家要想獲得快遞發展,那麼石油是不可缺少的,這也是為何當今世界各國都在爭奪石油資源,加大石油儲備的原因。

你覺的石油在未來會被替代嗎?

⑶ 石油對一個國家戰略發展的影響

人們常說石油是工業的血液,若人體中血液不夠,輕則致病,重則有生命危險。對於石油進口較多的國家,如果沒有石油戰略儲備,那麼一旦石油進口中斷,在缺乏石油供應的地區必然會對各行各業產生災難性打擊,飛機不能飛,汽車不能跑,交通癱瘓,生產停滯。經濟的持續發展需要能源的不斷供給來保證。 目前,石油在世界能源結構中所佔的比重約為40%,在可預見的將來仍是主要的能源。近期在美國某報上有幅漫畫,畫了「9.11」3個豎立的大字,投射在地面上的陰影卻形成了「oil(石油)」三個字母,生動地揭示了美國「反恐倒薩」是為石油而戰。中東石油佔世界石油儲量的2/3,號稱「世界油庫」,誰能控制中東石油,誰就能支配世界經濟。 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和能源結構的改變,我國對石油的需求量急劇增加,而國內原油產量增長近期明顯放慢,使得石油的供需矛盾越來越突出。國家計委統計表明,20世紀90年代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9.7%,石油消費年均增長5.77%,而石油供應年均增長只有1.67%。1993年我國已由石油凈出口國變成石油凈進口國,2000年共進口石油7000 萬噸,2003年進口石油已超過8000萬噸,成為美國、日本之後的第3大石油進口國。據統計,1995年國內所需石油的6.6%靠進口,2000年已升至25%,2005年這個比例提高到32.5%。 在大量進口石油的情況下,必須採取有效措施穩定石油進口,保障石油供給。為此就不能像過去那樣被動地接受「國際油價」,必須居安思危,有備無患,以應付突發事件。積極參與國際石油資源的開發和進口石油多元化,可以緩解石油危機和調節石油供需平衡,然而最直接、最及時、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戰略石油儲備。由21個原油進口國組成的國際能源機構(IEA)建議,至少儲備90天的原油進口量。美國20世紀末的石油儲備量高達1.6億噸,日本石油消費的99.6%依靠進口,因此石油儲備更多,達到160天的原油進口量。儲備石油的措施就是建設大型油庫。 水庫在雨季多水時儲水,在旱季缺水時放水,以調節江河水量和穩定發電。石油儲備庫的作用類似,當產油地區動亂或運輸通道不暢而無法正常供油時,可動用儲備石油滿足國內需要,保證經濟持續發展。當國際油價波動較大時,可低買高賣,謀求國家經濟利益。 在全世界主要石油進口大國中,我國基本上沒有石油戰略儲備,因此建立石油戰略儲備庫,既是未雨綢繆,也是當務之急。值得欣慰的是我國已在「十五」期間建立石油戰略儲備制度,從2003年開始,首先在東南沿海地區建設陸地石油儲備基地,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⑷ 石油有什麼用途

石油對於我們每個人至關重要,常常聽說石油是一個國家的工業血液,那麼石油有什麼用途呢?

石油有什麼用途

1.燃油

這個應該沒有懸念,而且消耗了大部分的石油。72%的石油用於製成各種燃油:汽車上的柴油、汽油,飛機、輪船等交通工具使用的燃油。

2.塑料

塑料無所不在,牙刷、盆、瓶子、iPad、聖誕老人……隨便就可以數出一大串,原來,我們生活在石油的包圍圈裡——幾乎所有的塑料都是石油產品,如果沒有專門了解,我們很難把黑乎乎的石油與五顏六色形態各異的塑料製品聯系起來。

3.瀝青

瀝青也叫柏油,是石油加工過程的一種產品,也有天然形成的瀝青。全球有鋪裝路面的公路總長為1700多萬公里,可以想像消耗了多少瀝青!

4.衣服

我們從衣服標簽看到的滌綸、腈綸、錦綸等面料,都是由石油生產的合成纖維。紡織所使用的纖維中,化學纖維的比重接近3/4,天然纖維佔比僅有1/4,而90%以上的化學纖維產品依賴於石油,所以想想看,你一生要“穿”掉多少石油?

5.合成橡膠

合成橡膠具有高彈性、耐高溫、低溫等性能,廣泛應用於工農業、國防、交通及日常生活中,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鞋子、體育用具、輪胎、電線電纜等物品都能找到合成橡膠的身影,而石油就是製作合成橡膠的主要原料。

6.制葯

制葯確實與石油密不可分。先不說間接耗材,如包裝使用的塑料,就連葯品本身也依賴石油。例如苯,許多葯都從苯衍生而來,而苯又是從石油里製取,現代醫葯的進步也和石化技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另外假肢、人造器官以及醫用X光片及其處理溶液等等也使用了石油製品。

7.清潔用品

如果沒有了石油,我們的生活將會變得很臟。我們用的清潔用品很多都是石油製品,如洗滌劑、洗發水、沐浴乳、肥皂等等,裡面都含有石油的衍生物。

8.食品

食物也能和石油扯上。石油是如何來到餐桌上的呢?

石油不僅用來製造化肥、殺蟲劑等,很多食物的保鮮、染色、以及調味都有石油產品的參與,還有我們嚼的口香糖……如果算上食品生產間接消耗的石油,那麼人一生要"吃"掉551千克石油。一瓶500毫升的純凈水,經過發現水源、開采、凈化、裝瓶、運輸等環節,最後擺在你面前,一共需要消耗167毫升的石油。

9.潤滑油(潤滑脂)

潤滑油、潤滑脂廣泛用於各種機器潤滑,如果沒有潤滑,幾乎所有的機械都不能正常運轉。潤滑油、潤滑脂(黃油)裡面的成分大部分是石油煉制的基礎油,許多潤滑油裡面90%的.成分是石油。生活中較常見的潤滑油是汽車發動機用的發動機潤滑油,俗稱機油。

石油也是製作化妝品的原料,含量較高的可達80%!石油精煉或合成出來的油、石蠟、香精、染料等,都用來製作化妝品。有興趣的話可以留意一下自己所使用的化妝品成分表,看看裡面到底含有哪些東西。


⑸ 石油的用途是什麼

有人說:「石油是工業的血液。」這是因為石油在工農業生產中肩負著像血液一樣的重要職責,是不可缺少的能源。天上飛的,地面跑的,沒有石油都運轉不動。有人說:「石油是現代文明的精神動脈。」這是因為沒有石油,維持這個文明的一切工具,便告癱瘓。有人說:「石油是黑色的金子。」這是因為石油也是很重要的化工原料。
把石油產品進行加工,可以製成重要的有機合成原料5000多種,它像黑色的金子,吸引著人們去開采。所有這些都說明:石油對於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一種生命線,它對經濟、政治、軍事和人民生活的影響極大。
1作為能源
公路上,人們可以看到汽車在行駛;田地里,人們可以看到拖拉機在奔跑;工廠里,人們可以看到機器在轉動;天空中,人們可以看到飛機在飛翔;江邊或海邊,人們可以看到輪船、軍艦在航行。但是,你可曾想到,它們都需要一種共同的東西。沒有這種東西,汽車不能開了,拖拉機不能動了,機器不能轉了,飛機不能飛了,輪船、軍艦也不能航行了,這就是石油。石油作為燃料,具有熱能高、污染小、運輸使用方便、應用廣泛等特點。原油經過煉制加工,可以製得汽油、煤油、柴油等,作為輪船、飛機、汽車等的燃料。
2作為化工原料
石油是能源,也是優質的化工原料,是石油化學工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石油經過各種加工處理,可以製成各種各樣的化工原料。利用這些原料可以製成眾多的生產、生活用品,如塑料製品、合成橡膠、炸葯、農葯、肥料等。
3其他用途
從石油中還可以煉制出潤滑油、石蠟、瀝青。這些產品也廣泛應用於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之中。從石油製得的潤滑油約占總潤滑劑產量的95%以上。除潤滑性能外,還具有冷卻、密封、防腐、絕緣、清洗、傳遞能量的作用。石蠟主要做包裝材料、化妝品原料及蠟製品,也可作為化工原料產脂肪酸(肥皂原料)。例如,在面紗中加入少量石蠟,可使紡織品柔軟、光滑、富有彈性。瀝青主要供道路、建築用,具有很好的黏結性、絕緣性、隔熱及防水性等。
此外,科學家還以石油為原料,通過實驗製造出了合成蛋白。在將來,它很可能會作為食品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

⑹ 石油為什麼足以讓全世界的國家為之瘋狂

因為在現在能源日趨緊張的時代。誰能擁有大量的石油資源,誰就擁有了話語權。而且因為石油是工業的血液。工業的發展離不開石油。所以對於一些工業發達的國家,石油資源是極其重要的,可以說是一種戰略資源。

隨著中國的經濟快速發展,工業水平也越來越高,每年都會需要大量進口石油資源來發展工業。所以一定要保障中國的石油能源通道安全。這樣才不會被人在關鍵時刻卡脖子。才能更好的發展經濟。當然也應該促使經濟的轉型。比如說那些高油耗的汽車就應該限制生產。多多發展一些可替代能源技術。

⑺ 石油有什麼作用

石油可以提煉成汽油、煤油、柴油、瀝青、潤滑油、石蠟等用於國家的經濟生產中和居民的日常生活中。x0dx0ax0dx0a石油又稱原油,是從地下深處開採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體。主要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與煤一樣屬於化石燃料。x0dx0ax0dx0a石油的起源x0dx0a最早提出「石油」一詞的是公元977年中國北宋編著的《太平廣記》。正式命名為「石油」是根據中國北宋傑出的科學家沈括(1031一1095)在所著《夢溪筆談》中根據這種油「生於水際砂石,與泉水相雜,惘惘而出」而命名的。在「石油」一詞出現之前,國外稱石油為「魔鬼的汗珠」、「發光的水」等,中國稱「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x0dx0ax0dx0a我們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到處都可以見到石油或其附屬品的身影,不知你注意了嗎?比如汽油、柴油、煤油、潤滑油、瀝青、塑料、纖維等還有很多!這些都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而我們日常所用的天然氣(液化氣)是從專門的氣田中產出的!通過輸氣管道和氣站再到各家各戶。x0dx0ax0dx0a目前就石油的成因有兩種說法:①無機論 即石油是在基性岩漿中形成的;②有機論 既各種有機物如動物、植物、特別是低等的動植物像藻類、細菌、蚌殼、魚類等死後埋藏在不斷下沉缺氧的海灣、_湖、三角洲、湖泊等地經過許多物理化學作用,最後逐漸形成為石油。x0dx0ax0dx0a形貌與成分x0dx0a原油的顏色非常豐富紅、金黃、墨綠、黑、褐紅、甚至透明;原油的顏色是它本身所含膠質、瀝青質的含量,含的越高顏色越深。原油的顏色越淺其油質越好!透明的原油可直接加在汽車油箱中代替汽油!原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質(這是其主要成分)、膠質(一種粘性的半固體物質)、瀝青質(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體物質)、碳質(一種非碳氫化合物)。x0dx0ax0dx0a石油由碳氫化合物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氣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質液體!天然氣是以氣態的碳氫化合物為主的各種氣體組成的,具有特殊氣味的、無色的易燃性混合氣體。x0dx0ax0dx0a在整個的石油系統中分工也是比較細的:x0dx0a物探: 專門負責利用各種物探設備並結合地質資料在可能含油氣的區域內確定油氣層的位置;x0dx0a鑽井: 利用鑽井的機械設備在含油氣的區域鑽探出一口石油井並錄取該地區的地質資料;x0dx0a井下作業: 利用井下作業設備在地面向井內下入各種井下工具或生產管柱以錄取該井的各項生產資料,或使該井正常產出原油或天然氣並負責日後石油井的維護作業;x0dx0a採油: 在石油井的正常生產過程中錄取石油井的各項生產資料並對石油井的生產設備進行日常維護;x0dx0a集輸: 負責原油的對外輸送工作;煉油 將輸送到煉油廠的原油按要求煉制出不同的石油產品如汽油、柴油、煤油等!x0dx0ax0dx0a石油的性質因產地而異,密度為0.8 ~ 1.0 克/厘米3,粘度范圍很寬,凝固點差別很大(30 ~ -60°C),沸點范圍為常溫到500°C以上,可容於多種有機溶劑,不溶於水,但可與水形成乳狀液。 組成石油的化學元素主要是碳 (83% ~ 87%)、氫(11% ~ 14%),其餘為硫(0.06% ~ 0.8%)、氮(0.02% ~ 1.7%)、氧(0.08% ~ 1.82%)及微量金屬元素(鎳、釩、鐵等)。由碳和氫化合形成的烴類構成石油的主要組成部分,約佔95% ~ 99%,含硫、 氧、氮的化合物對石油產品有害, 在石油加工中應盡量除去。不同產地的石油中,各種烴類的結構和所佔比例相差很大, 但主要屬於烷烴、環烷烴、芳香烴三類。 通常以烷烴為主的石油稱為石蠟基石油;以環烷烴、芳香烴為主的稱環烴基石油;介於二者之間的稱中間基石油。我國主要原油的特點是含蠟較多,凝固點高,硫含量低, 鎳、氮含量中等,釩含量極少。除個別油田外,原油中汽油餾分較少,渣油佔1/3。組成不同類的石油,加工方法有差別,產品的性能也不同,應當物盡其用。大慶原油的主要特點是含蠟量高,凝點高,硫含量低,屬低硫石蠟基原油。x0dx0ax0dx0a從尋找石油到利用石油,大致要經過四個主要環節,即尋找、開采、輸送和加工,這四個環節一般又分別稱為「石油勘探」、「油田開發」、「油氣集輸」和「石油煉制」。下面就這四個環節來追溯一下石油工業的發展歷史。x0dx0ax0dx0a「石油勘探」有許多方法,但地下是否有油,最終要靠鑽井來證實。一個國家在鑽井技術上的進步程度,往往反映了這個國家石油工業的發展狀況,因此,有的國家競相宣布本國鑽了世界上第一口油井,以表示他們在石油工業發展上邁出了最早的一步。x0dx0ax0dx0a「油田開發」指的是用鑽井的辦法證實了油氣的分布范圍,並且有井可以投入生產而形成一定生產規模。從這個意義上說,1821年四川富順縣自流井氣田的開發是世界上最早的天然氣田。x0dx0ax0dx0a「油氣集輸」技術也隨著油氣的開發應運而生,公元1875年左右,自流井氣田採用當地盛產的竹子為原料,去節打通,外用麻布纏繞塗以桐油,連接成我們現在稱呼的「輸氣管道」,總長二、三百里,在當時的自流井地區,綿延交織的管線翻越丘陵,穿過溝澗,形成輸氣網路,使天然氣的應用從井的附近延伸到遠距離的鹽灶,推動了氣田的開發,使當時的天然氣達到年產7000多萬立方米。x0dx0ax0dx0a至於「石油煉制」,起始的年代還要更早一些,北魏時所著的《水經注》,成書年代大約是公元512~518年,書中介紹了從石油中提煉潤滑油的情況。英國科學家約瑟在有關論文中指出:「在公元十世紀,中國就已經有石油而且大量使用。由此可見,在這以前中國人就對石油進行蒸餾加工了」。說明早在公元六世紀我國就萌發了石油煉制工藝。 x0dx0ax0dx0a石油是一種液態的,以碳氫化合物為主要成分的礦產品。原油是從地下采出的石油,或稱天然石油。人造石油是從煤或油頁岩中提煉出的液態碳氫化合物。組成原油的主要元素是碳、氫、硫、氮、氧。x0dx0ax0dx0a具有不同結構的碳氫化合物的混和物為主要成份的一種褐色、暗綠色或黑色液體。

⑻ 為什麼石油對國家這么重要

吃穿住用行全部離不開石油。可以說比黃金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