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石油對外直接投資有哪些融資方式
近年來,央企陸續成立綜合性金融管理公司,中航資本(600705)、中油資本(000617)更是借道資產重組登陸A股,被奉為「騰籠換鳥」資本運作經典案例。
世界500強的80%都實施了產融結合的戰略,這一比例可能讓你覺得吃驚!但事實是,正是因為產業和金融的結合,兩者相得益彰,才造就了產業和金融的傳奇。再者,金融行業凈資產收益率高於工業,金融業務的發展壯大對產業集團反哺效應顯著。
中石油集團與旗下金融業務,以產促融,以融助產,不僅是發展實體經濟的有利探索,更是實體經濟發展的「助推器」。
2017年,中石油集團將旗下的財務公司、銀行、信託、租賃、保險等10家金融企業進行重組整合,通過資產置換、引入戰投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創下了當時A股市場並購重組交易規模最大、用時最短的記錄。重組後,中油資本出台產融結合配套機制,深挖油氣產業鏈資源、探索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最佳路徑。
深耕油氣產業鏈 產融結合紅利凸顯
中石油集團擁有完整的油氣產業鏈和數十萬家產業鏈客戶,蘊含著龐大的內外部產業金融服務需求。面對得天獨厚的金礦資源,依託油氣產業,中油資本各板塊「以產促融,以融助產」,構建了油氣產業鏈上獨具的核心競爭優勢。
目前,中油資本財務公司主要規模效益指標在同業中穩居央企財務公司首位。作為中石油內部資金池,財務公司通過利率優惠、費用減免、稅收優勢等金融功能,創造價值的同時,為中石油節約流動資金,為海外油氣項目及貿易提供外幣融資。
在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辦理結算的同時,昆侖銀行積極助推油氣擴銷提效推出加油信用卡,針對油氣主業開發油企通、物采通、商信通、投融通等特色產品,發揮金融優勢「以融助產」,昆侖銀行同樣建樹頗豐。
當前,中油資本的產融結合已經形成「一盤棋」。昆侖信託積極創新運作模式,以資本助力銷售板塊加油站網路建設,吸引社會和機構資金,助力集團公司及成員企業,上下游產業鏈協同發展;昆侖金融租賃已累積為石油天然氣鑽采設備近百個項目提供租賃服務,先後為節能減排等油氣產業鏈客戶提供60億元的租賃服務;專屬保險、昆侖保險經紀攜手為中石油集團5.4萬億資產及責任等風險,量身定製保險保障。海外業務覆蓋范圍拓展至18個國家,助力中石油走出去,走得穩;作為中石油集團財險和壽險的專業化管理平台,中意財險和中意人壽在支持中石油主業發展的同時,亦在積極拓布外部保險市場。
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使中油資本積累了極具特色的項目經驗,磨練了扎實的業務技能,培養了精湛的員工隊伍。在油價低谷期,中油資本為中石油利潤的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
借力金融資本 助推實體經濟發展
作為綜合性金融管理公司,中油資本發揮資本集聚及運作優勢,統籌協調各金融業務,積極參與中石油內部重組改革、對外戰略投資、重大資本運作的方案設計和實施,同時布局清潔能源、綠色金融、智慧能源等未來能源增長點,以創新促發展。
在中油資本總部,著重強調支持中石油主業和混改、進一步補充牌照資源、響應國家政策導向、發展綠色金融服務等具備戰略意義及業務協同的資本項目。旗下中油資產、昆侖信託等金融企業,更側重於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推動中石油所屬特困企業專項治理、油氣主業資源整合提質擴效、拓展新興業務領域,最大限度實現中油資本整體股權投資戰略布局。同時,通過入股昆侖信元資本、天津泰達等項目,積極參與互聯網金融、消費升級、智能大數據、綠色環保等領域,為公司長久發展謀求新的業務增長點。
今年8月,中油資本以基石投資形式,一億美元戰略入股全球最大通訊基礎設施服務商——中國鐵塔。雙方以資本為紐帶,在以產助融、以融促產方面建立全方位戰略合作。中油資本將為中國鐵塔在存貸款、結算業務、項目融資、信託、保險等業務方面提供綜合性金融服務。
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深度融合,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已成為必然趨勢。隨著產融結合的進一步深化,中油資本及其成員單位,將依靠其多年服務中石油集團打造的核心競爭力,不斷深耕油氣產業鏈,布局拓展其它主業,深度參與集團內部重組改制、對外戰略投資以及重大資本運作,在金融回歸實體經濟發展浪潮中值得期待。
Ⅱ 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哪些模式
混改的本質即股權多元化,試點單位及各地方國企混改模式可總結為4種典型手段+1種配套措施的「4+1模式」:
4種典型手段:
整體上市或核心資產上市、引入戰略投資者、引入基金以及改制重組。
1種配套措施:
員工持股。從激勵的角度出發,進一步達到股權多元化的措施。一般需結合四種手段或在二次混改的基礎上實施,不可單獨實施。
在實際運用中,國企混改的措施主要表現為單一模式的混改、多種模式的組合式混改以及模式+配套措施的組合式混改。
以下
將以雲南白葯、中油資本、中糧資本、綠地集團、江蘇高投的混改案例為大家系統解讀「4+1模式」。
一、
雲南白葯兩次「引入戰投」的單一模式
雲南白葯作為醫葯行業內的業績成長典範,從1993年上市至今業績成長領先同行,在混改之前是雲南省國資企業下屬全資上市公司。雲南白葯控股的混改可總結為「引戰投、兩步走」:
第一次引入戰投
2016年12月,雲南白葯控股股東白葯控股通過增資方式,引入新華都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華都將向白葯控股增資約254億元,交易完成後,白葯控股的股權結構變更為雲南省國資委和新華都各持有50%股權。
2017年4月19日,白葯控股召開董事會,白葯控股高管都不再保留省屬國企領導身份和職級待遇,而按市場化方式選聘,成為職業經理人。
第二次引入戰投
2017年6月6日,白葯控股通過增資方式引入江蘇魚躍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魚躍」)成為第三方股東。此次改革中,江蘇魚躍增資約56億元取得白葯控股10%的股權。交易完成後,白葯控股形成雲南省國資委45%、新華都45%、江蘇魚躍10%的股權結構。
雲南白葯混改模式有以下三大看點:
1、改革動作加大:通過兩次引入戰投,最終拿出超出一半的股權用於改革,這在以前是沒有的,表明地方重點國企改革動作加大;
2、真正的市場化:高管放棄幹部身份,成為職業經理人,釋放經營活力的同時,為下一步管理層持股埋下伏筆,並有望建立市場化的治理機制;
3、增量引入:通過案例,結合國家出台的國有企業混改相關政策,引入戰略投資者原則上只採用增量引入,不動存量。
二、中油資本運用「資產重組+上市」 的雙模式組合進行混改
中國石油集團資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油資本」)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金融業務管理的專業化公司。中油資本混改項目共歷時8個月,通過資產注入、並購重組、最終實現重新掛牌上市。其混改路徑具體如下:
中油資本的混改模式有以下兩大看點:
1、通過資產重組,將連續兩年虧損的*ST濟柴將變身為綜合性金融公司,業務范圍擴大,擁有較為齊全的金融牌照;
2、通過重組後上市,有望成功保殼。
三、中糧資本運用「引入戰投+引入基金+員工持股」的「模式+配套」方式混改
中糧資本投資有限公司是中糧集團旗下運營管理金融業務的專業化公司,中糧資本的注冊資本為10億元,由中糧集團有限公司100%持股。
2017年4月19日,中糧資本披露將通過「增資+售股」的方式擬募資總額80億元,其中以增資入股的形式募資60億元,再以增資價格向投資方轉讓價值20億元對應股權。最後中糧資本實際募資69億元,確定7家投資人:國調基金、北京首農、溫氏投資、弘毅投資、霧繁投資、上海國際、航發資管等。增資後,中糧集團的持股比例降至約65%,新股東持股比例合計約35%,其中,員工持股比例約3%。
中糧資本混改有以下三大看點:
1、引入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簡稱「國調基金」),中糧資本是該基金成立以來投資混改的兩家企業之一(另一家是聯通),說明國企混改項目未來將得到該基金的助力;
2、採用「增資+售股」相結合的方式,進一步降低國有資本持股比例,優化股權結構;
3、增資方案中,還同時設計了員工持股。
四、綠地控股運用「引入戰投+員工持股+整體上市」的「模式+配套」方式混改
綠地集團是上海市國有控股特大型企業集團。2013年進行混改之前,綠地的股權結構為:職工持股會持股比例為36.43%,國資股東持股比例為60.68%。其混改路徑如下:
引入戰略投資者
2013年年底,綠地通過增資擴股引進平安創新資本等5家戰略投資者。該5家機構以5.62 元 / 股的價格,聯合向綠地集團增資117.29 億,占增資後股本的 20.2%。引進5家戰略投資者後,職工持股會持股比例稀釋至不到29%,國有股降至50%以下。
成立員工持股平台
由於有限合夥形式50人的人數上限,綠地將1000個擁有股權的員工拆分為32個小有限合夥形式(上海格林蘭投資管理中心1-32),組成了上海格林蘭。上海格林蘭投資為綠地管理層直接控制,是其核心利益的體現,上海格林蘭投資法定代表人是董事長兼總經理張玉良。
整體借殼上市
2014年3月17日,金豐投資置出原有23億元資產,注入預估值為655億元上海地產集團所持綠地集團股份,又通過為綠地集團股東非公開發行股票購買其持有綠地集團股份,已完成對綠地集團股份100%的收購。
2015年8月13日,公司名稱由「上海金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綠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同月18日,綠地控股上市。
綠地混改的方式有以下三大看點:
1、成立有限合夥企業吸收合並職工持股會;
2、上海國資委放棄控股權;
3、綠地集團借金豐資本上市解決了同業競爭問題。
Ⅲ 中石油的單位之間怎麼調動
中石油內部工作調動方法:
1、員工填寫內部調動申請表;
2、將申請表交由人力資源部進行審核;
3、人力資源部審核後做出內部調動計劃;
4、將申請表交由上級領導部門審批;
5、參加新部門的面試和錄用程序;
6、人力資源部填寫相關人事檔案並保存;
7、員工交接工作,到新部門報到;
8、人力資源部中心更改員工個人信息。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英文縮寫"CNPC",中文簡稱"中國石油")是國有重要骨幹企業,是以油氣業務、工程技術服務、石油工程建設、石油裝備製造、金融服務、新能源開發等為主營業務的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是中國主要的油氣生產商和供應商之一。
2014年,中國石油在美國《石油情報周刊》世界50家大石油公司綜合排名中,位居第3位,在美國《財富》雜志2015年世界500強公司排名中居第4位。
2015年7月7日,中石油市值達到3820億美元,位居全球500強企業第二位,僅次於蘋果,成為全球市值第二大的企業。同時,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也是2014年度相關部門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A級企業。中國石油以建成世界水平的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為目標,通過實施戰略發展,堅持創新驅動,注重質量效益,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到2020年主要指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全面提升競爭能力和盈利能力,成為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領先公司。
2016年7月20日,《財富》發布了世界500強排行榜,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名列第3名。2016年8月,中國石油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二。
2017年6月30日,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榮獲中國商標金獎的商標創新獎。2017年7月12日,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獲國資委2016年度經營業績考核A級。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第4名。
標普全球普氏能源(S&P Global Platts)公布的2018年全球能源公司250強榜單顯示,中石油(排名第四十七)。
Ⅳ 「三桶油」引領行業混改
近期,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總體思路和主要任務。
中信證券一位分析師表示,國有油氣企業專業化重組,已經基本實施完成。目前中石化旗下的中石化煉化工程、石化油服、石化機械,中石油旗下的中油工程、中油資本,中海油旗下的中海油服、海油工程,均是獨立的上市公司主體,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方面亦有不同程度的推進。值得期待的是,中石化銷售公司有望在2018年在香港上市。
金聯創分析師韓叢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自2014年開始,「三桶油」早已先行先試。如中石化率先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銷售公司引入民間資本並且成功獨立上市。中石油隨後也開始對旗下資產進行重組,工程建設、金融業務板塊有望實現整合重組並上市。中海油亦在中石化、中石油相繼公布「混改」計劃之後籌備改革,推進自身煉化、銷售板塊重組。
「《意見》也提出推進國有油氣企業專業化重組整合,如中石化將油服板塊、裝備板塊分別整合專業公司;中石油也分別將管道、工程建設和金融板塊整合。而此前中化及中化工合並的消息再次爆出,油氣企業重組或也是後期改革的方向。此外,油氣企業由於歷史原因承載了過多的社會職能,後期交還給政府或市場也是改革的重點。」韓叢表示。
Ⅳ 油氣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什麼時候公布
油氣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即將公布
2017年4月9日央企中率先打出「混改」旗號的中石化集團本周召開了一次專題會議,研究銷售公司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總體方案。董事長王玉普在會上要求,舉全集團之力,扎實推進銷售公司體制機制改革,並以此為引導,全面推進集團公司各項改革。
近年來,中石化銷售公司改革不斷深化,先後完成油品銷售業務重組引資,並組建首屆董事會、監事會;持續推動並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平穩實現10多萬員工轉換用工方式;積極發揮混合所有制中多股東的優勢,快速發展非油業務,2016年實現交易額351億元,比上年增長41.4%。
但隨著力主「混改」的前任董事長傅成玉的退休和集團一把手的更替,外界對中石化能否繼續推進改革心存疑慮。在此背景下,這次會議的召開無疑讓上述疑慮冰融雪釋。
王玉普表示,深化銷售公司體制機制改革是目前市場競爭的必然要求,要在競爭激烈的油品市場中繼續保持和加強主導優勢,要拓展國際業務、參與國際競爭,就必須加大市場化改革力度。
為此,會議提出改革要堅持市場化、一體化、國際化原則,以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和提高效率、效益為目標,要堅持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實現薪酬體系與資產保值增值的聯動掛鉤。
在前不久舉行的年度業績會上,王玉普表示,會加大改革力度,特別是加大市場化改革的力度。中石油總裁汪東進則在年度業績發布會上也表示,公司將按照國家要求推進「混改」。
在具體舉措上,北方公司總經理劉志表示,要通過「跑馬圈地」佔領區域市場,「厚植根基」鞏固現有市場,「深耕細作」潛力市場;同時,強力挖掘現有資源潛能,進一步擴大北方區域市場份額。
另一方面,西氣東輸三線入閩天然氣泉州分輸站和廈門海滄分輸站近日也分別投運通氣,這標志著中石油天然氣銷售福建分公司正式啟動天然氣銷售業務。
「國內油氣體制改革正在加速推進,預計方案近期就要出台。在這種情況下,無論中石化還是中石油,都對即將到來的改革有極強預判能力。上述這些動作正反映了它們的應對和備戰。」中國石油大學專家劉毅軍教授昨天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油改之後,市場主體將增加,競爭將更加激烈,兩大油都面臨著市場壓力加大的情況,當前的整個布局就是為此做准備。
去年11月,國家發改委下發通知稱,決定在福建省開展天然氣門站價格市場化改革試點,西氣東輸供福建省天然氣門站價格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在劉毅軍看來,這次改革對福建天然氣市場的「攪局者」——中石油無疑更為有利,因它的天然氣進入當地市場已得到認可,其還可調動全國資源,價格的迴旋餘地更大。
Ⅵ 中石油系統辭職後怎麼調到另一個油田
理論上對方要你,原單位也同意放人的話就可以,僅僅是理論上。
實際情況實現跨油田調動的都需要人脈支持。難啊。
原單位大多不同意放人。
辭職走的話就不叫調動了,屬於換工作,新單位不好接收,原來的工齡﹑職稱﹑公積金啥的可能會不承認和續接。所以盡量不要辭職,中石油不是那麼好進的。
Ⅶ 目前中石油在改革過程中可能面臨哪些挑戰
中石油的改革正醞釀著大動作,按照中石油集團董事長周吉平日前在「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上所稱,2015年是改革關鍵之年。對此,中石油還在這次會議上原則通過集團改革專項小組調整名單、改革領導小組2015年工作要點、第二批調整管理許可權和下放權力清單。
周吉平稱,去年以來,中石油集團擴大經營自主權試點初見成效,第一批下放管理許可權和審批事項順利推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擴大合資合作取得進展。「2015年是改革關鍵之年,也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以更大力度做好改革工作,對於破解發展難題、應對低油價挑戰、確保『十二五』目標任務全面完成至關重要。」周吉平表示。
按其說法,狠抓今年改革重點任務落實。重點抓好集團改革總體方案的修改完善、咨詢論證、徵求意見等工作。要通過深化改革促進公司健康發展,讓基層單位和員工有更多的獲得感。
事實上,中石油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去年已有所動作。根據中石油上市公司去年5月公告,該公司擬以西氣東輸管道分公司管理的與西氣東輸一二線相關的資產及負債,以及管道建設項目經理部核算的與西氣東輸二線相關的資產及負債出資設立東部管道公司。
公司成立後,其100%股權將被轉讓,中石油不再持有東部管道公司任何股權,這不僅讓業內人士感嘆,「中石油這一記混改重拳砸得有決心」。
隨後中石油又在其去年半年報中稱,正在積極探索創新多種有效模式,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全面擴大與民間資本、金融資本和國外資本等各類投資主體的合資合作,著力打造油氣管道、未動用儲量和頁岩氣、煉油化工、海外油氣業務等合資合作平台;探索管道收益權、應收賬款及加油站收益權等資產證券化。
日前,另有消息稱,中石油已敲定新疆為勘探開發領域混改試點,將拿出區內油田區塊不超過49%的股權引入地方資本。
中宇資訊分析師高承莎分析,中石油加碼上游板塊混改主要緣於市場需求。近些年成品油市場逐漸放開,但主要集中於銷售等下游環節,由於上游環節仍存在較大制約,未能真正市場化,導致中間商操作較為被動,出現前一段時間的「柴油荒」等問題。市場需求促使中石油在上游板塊加大力度,開放原油、原料市場,進行自上而下的整體改革,以此為成品油市場提供更公平的競爭環境。
另有業內人士認為,一直以來民資最難進入的油氣上游壟斷領域將被打破,混改也因此步入深水區。不過,隆眾石化網分析師王濤認為,對進入的企業而言,由於上游板塊投入高,產出緩慢,上游板塊混改所帶來的好處並不像銷售等下游板塊那麼明顯。
Ⅷ 中石油性能怎麼樣可以和中石化汽油混加嗎
中石油和中石化,還有其它石油,比如中海油、中航油、中化石油等。同一標號的油在不同的油站加是沒有問題的,還有些私人加油站,只要油品沒有問題是可以混加的,但私人加油站盡可能少加,因為標號大多達不到標准。。
汽油發動機可以根據汽油標號,自動調節點火正時以及進排氣門開閉時間 為了適應不同的汽油標號,現代的汽油發動機通過爆震感測器、ECU、點火正時、進排氣門的開閉,可以自動控制發動機以適應汽油標號,當汽油標號低時,爆震感測器檢測到發動機爆震以後,ECU通過提前點火的方式在爆震以前進行點火,使發動機的燃燒處於正常、可控之下。請問這話怎麼理解,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混加
在深圳,中石化,中石油,冠德石油,深亞,我都加過冠德石油沒說的那麼好,石化的確實要耐燒一點,目前一直加深亞石油的私人的吧92的5.36每升一箱油跑到亮燈用油52到53升可以跑610公里,對於我來說夠了油品也不差關鍵價格便宜,我的車是長安CS75的1.5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