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東北石油大學什麼時候換校長
擴展閱讀
翡翠價格怎麼說 2025-06-28 18:06:32
學科網費用一年多少錢 2025-06-28 18:04:53

東北石油大學什麼時候換校長

發布時間: 2022-09-22 01:10:22

❶ 劉揚的個人履歷

1974年12月參加工作,
1983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78年至1984年就讀於大慶石油學院,
1985年至1988年在大連理工大學師從我國著名力學大師錢令希院士攻讀博士學位,
1998.1—1998.12赴美國休斯頓大學作高級訪問學者(油氣地面工程系統優化方向)。
劉揚同志歷任大慶石油學院石油機械繫副主任,大慶石油學院秦皇島分院院長,大慶石油學院院長助理,大慶石油學院副院長,大慶石油學院校長等職,現任東北石油大學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是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科技專家,國家級重點學科(油氣儲運工程)帶頭人。同時擔任《石油學報》副主任編委、《國外油田工程》副主任編委、《油氣儲運》編委、中國石油學會理事、國際計算力學學會(IACM)會員、國際石油工程學會(SPE)會員,中國石油教育協會副理事長、黑龍江省石油學會理事、黑龍江省歐美同學會常務理事、黑龍江省石油學會石油化工學會副理事長、黑龍江省博士研究會石油石化專業委員會主任。

❷ 東北石油大學校長被查

被查的那個是前任的校黨委書記 後來當大慶市副市長了被查的 叫孫彥彬

❸ 哈爾濱石油學院名聲怎麼樣

哈爾濱石油學院名聲挺好的。學校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是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一所全日制民辦普通普通高等學校。哈爾濱石油學院創建於2003年,始稱大慶石油學院華瑞學院。2010年,大慶石油學院更名為東北石油大學,大慶石油學院華瑞學院隨之更名為東北石油大學華瑞學院。

師資力量:

截至2020年9月,學校摺合專任教師總數為541人,自有專任教師中,正高級職稱30人,副高級職稱113人,高級職稱比例37.05%,自有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0人。

具有碩士學位教師312人,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比例83.42%,自有專任教師中35歲以下教師210人,佔比54.4%,自有雙師型教師110人,占自有教師比例28.5%。其中黑龍江省名師4人,黑龍江省優秀教學團隊1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哈爾濱石油學院

❹ 東北石油大學秦皇島分校的辦學歷史

東北石油大學秦皇島分校創建於1985年,初始校名為「大慶石油學院科技研究培訓部」。1998年,經原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人教局批准,更名為「大慶石油學院秦皇島分院」。1999年,秦皇島分院舉辦高職教育並更名為「大慶石油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2003年,學院黨委決定在秦皇島校區同時成立「應用技術學院」和「校區管理處」兩個機構。2010年初又整合「東北石油大學皇島分校」,同時成立「東北石油大學秦皇島分校黨委」。
1984年,為了穩定教師隊伍,吸引高層次人才,建立對外開放的「窗口」 ,保證學院長期穩定的發展,學院決定在沿海某一開放城市建立分院。經過綜合分析論證,學院決定將分院建在河北省秦皇島市。
1984年12月,學院派李克勤同志赴秦皇島市聯系建院事宜。秦皇島市政府經過考察,同意並歡迎大慶石油學院來秦皇島市建立分院。同年4月,學院黨委副書記金國梁來到秦皇島與當時市政府主管教育的副市長高蘭栓簽訂了建院協議。同時,向河北省政府遞交了申請建立分院的報告,並開始了分院校區的選址工作。
1985年6月,河北省政府正式批准了秦皇島市政府和大慶石油學院在秦皇島市建立大慶石油學院秦皇島分院的報告。校址初步選定在秦皇島市西郊的文化教育區內。隨即,學院派錢志良同志到秦皇島負責籌備分院規劃工作。
1985年7月,學院全體領導來到秦皇島市,對分院校址進行最後的選定和確認。在與秦皇島市有關部門領導進行接觸磋商的當天,秦皇島市計委即把大慶石油學院分院建設列入了市政建設規劃之內。校區征地工作也得到了秦皇島市土地局的大力支持,在與其洽談征地問題的當天,即完成了校區征地工作,第一次征地493.1畝。由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完成了秦皇島分院校園的總體規劃設計。為了感謝秦皇島市對學院建立分院的支持,學院決定向秦皇島市捐贈人民幣200萬,幫助秦皇島市改善基礎教育狀況,以支持秦皇島市教育事業的發展。
1985年8月,學院派孫藏修同志到秦皇島建立大慶石油學院秦皇島分院籌建處。相繼派白德林、楊俊岩、張德寶、李克儉等同志參加分院的籌建工作。隨後,開始了新校區內原住戶居民的動遷工作。學院為動遷居民提供了平價水泥鋼材,歸堤寨鄉劃撥了住房基地,在歸堤寨村西建起了標准化農民住房,使34戶村喜遷新居。同時又擴大征地20畝,為大規模的建校工作奠定了基礎。
1986年,秦皇島分院校區開始坡土動工,興建校舍。經過兩年的建設,分院校區初具規模。相繼建成了教學樓、學生公寓、學生食堂、教工住宅樓、鍋爐房等近30000平方米的教學生活設施。
1988年,大慶石油學院秦皇島分院正式掛牌,並成立了分院領導小組,由院長陶景明任組長,黨委副書記金國梁任副組長,王惠德、關德范、白德林3位同志任小組成員。1988年秋季,分院為秦皇島市舉辦了一期學制為一年的「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證書班,培養學員35人。
1989年3月,學院黨委決定組建分院新的領導班子,院長陶景明兼任分院主任,金國梁、王惠德、張子香3人任分院副主任。同時成立了四部一室,即科技發展部、教育培訓部、基建工程部、後勤服務部、辦公室。科研發展部由張子香兼主任、楊建任副主任;教育培訓部由韓樹江任主任、於衛華任副主任;基建工程部由任建生任主任、付俊林任副主任;後勤服務部由白德林任主任、楊俊岩任副主任,辦公室由杜文祥任主任、張德文任副主任。6月,分院黨總支成立,張子香兼任總支書記,於衛華任副書記。同年秋季,秦皇島分院開始為西部油田舉辦第一期石油加工專業函授脫產大專班,學制3年,其中在校脫產學習2年,第三年回原單位實習,並做畢業設計論文。這期學員共有35名(其中:玉門油田25人、長慶油田4人、新疆油田6人)。
1990年署期,原石油工業部部長王濤到分院視察工作,明確了分院作為大慶石油學院「窗口」的五大功能,即地質實習、成人培訓、學術交流、旅遊接待、老有所養等,並為分院「地質陳列館」題字。自1986年以來,分院利用現有的教學和生活條件,年年承擔學院石油勘探系、石油工程系、建築工程系以及其他石油院校的學生實習任務。
1990年底,根據學院黨發〔1990〕47號文件和院發〔1990〕78號文件精神,秦皇島分院領導班子調整,李世安任秦皇島分院黨總支書記兼主任,於衛華任總支副書記。
1992年,分院科技交流中心大樓破土動工,先後於1992年、1995年兩年建成一、二區工程,使分院的接待功能進一步得到了完善。在此期間,分院組織職工,自己動手,建設校園,特別是進行了大規模的校園綠化工作,使校園環境得到了初步的改善。
1991年至1992年,秦皇島分院的對外交流和成人教育培訓工作十分活躍。其中,1991年為青海、新疆等油田舉辦了化工機械專業函授脫產大專班,兩期共有31名學員。1992年,為河南、青海是、玉門等油田舉辦了石油加工專業和化工機械專業函授脫產大專班,兩個班共有48名學員。除此之外,分院每年署期都接待一些油田和石油高校在分院舉辦的各種短期班或召開的學術會議。
1992年10月,秦皇島分院領導班子再次調整,韓樹江任基地第一副主任;白德林、付俊林、於衛華3人任分院副主任。分院機構仍保留了四部一室的設置,並對個別幹部進行了調整。在此期間,繼續完善了基地的五大功能。
1993年至1995年,學院經濟管理系新開設的外貿英語專業在秦皇島分院招生。學院原財務會計92級、93級兩個班、外貿英語94級一個班同時遷到秦皇島分院。這樣,3個年級6個班,共有197名學生在分院開始上課。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從1993年起,秦皇島分院開始試行行政經費、維持經費、職工工資等費用三年承包制試點。
1994年,科技發展部所屬教師編制劃歸學院相應的教學系處管理。
1995年10月,分院領導班子換屆,劉揚任分院主任兼黨總支書記,於衛華任副主任兼黨總支副書記,韓樹江任副主任。這一屆領導班子上任後,一直在為分院的發展建設努力爭取更大的空間。
1998年12月,為適應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加強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經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人教局批准,「大慶石油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在秦皇島分院成立,分院領導兼任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領導。同年10月,32戶學院退休老教師遷到秦皇島分院定居。
1999年4月,經院長辦公會研究,正式在秦皇島分院成立高等職業技術學院,保持「秦皇島分院」校名不變,同時掛出「大慶石油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校牌,仍由原來領導班子主持工作,為了辦學需要,成立教務科、學生管理科和離退休職工管理科。同年5月,學院對秦皇島分院(暨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領導班子作了調整和充實,大慶石油學院副院長劉揚任秦皇島分院院長兼黨總支書記,於衛華任黨總支副書記,韓樹江任副院長,李東明任副院長。
1999年10月27日,第一屆高職新生入校上課,共計5個專業,12個班、310名學生。同年冬天,學院57戶退休老教授遷居秦皇島分院。
2000年,秦皇島分院擴大辦學規模,招生專業增加到6個,班級25個,錄取高職新生718名。至此,在校生人數達到千人。為了改善辦學條件和環境,學校又投資500多萬元購置教學設備、維修學生公寓、修建人工湖等。
2001年9月,招收高職生1300多人,招生專業達到8個,在校生規模達到了2000人。當年第二教學樓、第二實驗樓竣工並交付使用;建築面積近12000平方米的教學主樓破土動工。
2002年7月,分院1999年入學的第一批310名高職生圓滿完成學業,順利畢業。同年9月,招收新生1400多人,分院在校生人數增加到3500人以上。11月29日,為了適應分院辦學發展需要,大慶石油學院黨委研究,決定撤銷原秦皇島分院和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及其下屬機構,成立兩個平行機構:一是應用技術學院,下設四個正科級單位,即教務部、學生工作部、師資部、辦公室;二是秦皇島校區管理處,下設四個正科級單位,即辦公室、離退休職工管理科、保衛科、校區財務預算科。自2002年至2008年,教學主樓、圖書館、塑膠田徑運動場等教學設施相繼竣工並投入使用;100戶新建教職工住宅樓也於2008年完工。
2003年3月,學校黨委將分院設置為兩個機構,即「大慶石油學院應用技術學院」和「秦皇島校區管理處」,分別負責分院的教學工作和管理工作。其中,於衛華任應用技術學院黨總支書記、李東明任院長、呂寶雲任副書記兼副院長、許濤任副院長;李雲蘭任校區管理處黨總支書記、韓樹江任處長。同年,應用技術學院旅遊管理專業首屆本科學生入學;此後,該專業共連續招收三屆本科學生。
2004年,秦皇島分院在校生規模迅速增加到5000人以上,直到2008年的五年間,一直保持在5000人以上的規模。其中,2008年達到了5400餘人。
2007年分院招生省份擴大到19個,招生專業達到23個。
2009年秦皇島分院迎來了「舉辦高職教育十周年慶典」。11月10日,學校黨委書記孫彥彬、校長劉揚、黨委副書記徐延卿、副校長楊曉龍、組織部長韓國有、孫振興等校領導來到分院,同分院師生員工舉行了秦皇島分院「舉辦高職教育十周年」紀念活動。同日,在教職工代表座談會上,組織部長韓國有宣布了學校黨委關於撤銷應用技術學院和校區管理處、恢復成立大慶石油學院秦皇島分院的決定。
2010年1月,秦皇島分院產生了新的領導班子:副校長楊曉龍兼任分院黨委書記和院長,許濤任常務副書記、李東明任常務副院長,李雲蘭任副院長、呂寶雲任副書記兼副院長、於衛華任副院長。
2010年4月1日,教育部向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發出通知(教發函【2010】65號文件),正式批准校本部大慶石油學院更名為東北石油大學。大慶石油學院秦皇島分院也就更名為東北石油大學秦皇島分校。

❺ 哈爾濱石油學院的辦學歷史

2003年,大慶石油學院華瑞學院成立。

2010年,大慶石油學院華瑞學院更名為東北石油大學華瑞學院。

2011年12月,學院通過國家教育部獨立學院轉設評估。

2012年4月初,經國家教育部審核批准,東北石油大學華瑞學院轉設為具有獨立建制的全日制民辦普通本科高校,更名為哈爾濱石油學院。

(5)東北石油大學什麼時候換校長擴展閱讀:

哈爾濱石油學院設有石油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自動控制工程學院、化學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藝術學院、外語學院、國際教育學院10個二級學院,以及國際經濟與貿易、英語、俄語、工程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機械電子工程、工業設計、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等專業。

❻ 東北石油大學的行政級別

東北石油大學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和黑龍江人民政府共同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 學校行政級別是正廳級。 黨委書記,校長是正廳級。 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是副廳級。 二級院院長,黨委下設機構領導是正處級幹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規定:國家實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根據公務員職位類別和職責設置公務員領導職務、職級序列。公務員領導職務根據憲法、有關法律和機構規格設置。

領導職務層次分為:國家級正職、國家級副職、省部級正職、省部級副職、廳局級正職、廳局級副職、縣處級正職、縣處級副職、鄉科級正職、鄉科級副職。

綜合管理類公務員職級序列分為:一級巡視員、二級巡視員、一級調研員、二級調研員、三級調研員、四級調研員、一級主任科員、二級主任科員、三級主任科員、四級主任科員、一級科員、二級科員。

綜合管理類以外其他職位類別公務員的職級序列,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由國家另行規定。

❼ 東北石油大學原名

1960年,第一代東北石油大學人,在松遼石油會戰指揮部所在地創建了一所新的石油高等院校 — 東北石油學院。1975 年,東北石油學院更名為大慶石油學院。 1988年大慶石油學院在沿海開放城市河北省秦皇島市建立分院。1998年大慶石油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在秦皇島分院成立。2000年2月,大慶石油學院劃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黑龍江省管理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同年6月,黑龍江省政府批准學校由安達遷往大慶市。2002年10月,學校一次性完成搬遷。2005 年7月大慶市人民政府和大慶石油學院正式簽定協議,大慶藝術學校並入大慶石油學院,9月大慶石油學院藝術學院正式揭牌。2010年4月1日更名為東北石油大學。
參考東北石油大學網站
http://www.dqpi.e.cn/lsyg.html

❽ 大慶石油學院一九八幾年的時候的校長叫什麼啊

是陶景明校長

任職年限 黨委書記 校長 黨委副書記 副校長
1961-1962 楊繼清
焦力人(兼) 黎嵐 李鎮靖 唐 海 陳國潤 陳 驥
1963
楊繼清 焦力人(兼)
黎嵐 李鎮靖
李鎮靖 唐 海 陳國潤 陳 驥

1965 趙復成
李鎮靖 李鎮靖 唐 海 陳國潤 陶景明 潘秉智

1970-1971 李寶柱 李寶柱 陳國潤 童貴鎖
齊征 陳國潤

1972 李荊和(兼) 李荊和(兼) 李寶柱 梁一民 齊征 葉德榮 魏可用 陶景明 潘秉智 朱國興

1973-1975 李荊和(兼) 李荊和(兼) 梁一民 齊征 申志民 李寶柱 李雲 陶景明 潘秉智

1976 馮兆麟 齊征 申志民 黃貞榜 楊洪文
陶景明 潘秉智 梁一民 朱國興 唐海 魏可用

1977 劉繼文 代獻永 代獻永 陶景明 潘秉智 朱國興

1979 劉繼文
陶景明(兼) 陶景明 代獻永 潘秉智 朱國興

1980 劉繼文 陶景明
陶景明(兼) 韓德旺 李雲鵬 潘秉智 黃匡道 姜淑卿

1986
龍乃昌 陶景明 金國梁 韓德旺 李雲鵬 潘秉智 黃匡道 姜淑卿

1989-1992 金國梁 李雲鵬 姜淑卿 孫彥彬
劉業厚 鄭廣漢 張少南 李世安
1994 姜淑卿
鄭廣漢 孫彥彬 張少南 李世安 徐延卿 魏兆勝
1999-2002 孫彥彬 鄭廣漢 徐延卿 魏兆勝 劉揚 呂延防 劉永建 楊曉龍 宋志臣

❾ 東北石油大學的學校領導

任職年限黨委書記校長1961-1963 楊繼清 焦力人(兼) 1965 趙復成 -1970-1971 李寶柱 李寶柱 1972-1975 李荊和(兼) 李荊和(兼) 1976 -馮兆麟 1977-1979 劉繼文 -1980-1985 劉繼文 陶景明 1986 龍乃昌 陶景明 1989-1992 金國梁 李雲鵬 1994 姜淑卿 鄭廣漢 1999-2002 孫彥彬 鄭廣漢 2002-2011 孫彥彬 劉揚 2011-··· 楊曉龍 劉揚 備註:表格信息整理自東北石油大學官方網站

❿ 東北石油大學的歷史沿革

1960年,第一代東油人在物質極其匱乏、條件極其簡陋、生活異常艱苦的情況下,靠著為國爭光、為社會主義建設做貢獻、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工作激情,靠著撿糧、種地、干打壘、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在松遼石油會戰指揮部所在地,伴隨著大慶油田的產生創建了一所新的石油高等院校——東北石油學院。
1975年10月,東北石油學院更名為大慶石油學院。
1978年10月,大慶石油學院被國務院確定為88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
1988年大慶石油學院在沿海開放城市河北省秦皇島市建立秦皇島分校。
1998年大慶石油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在秦皇島分校成立。
2000年2月,大慶石油學院劃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黑龍江省管理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
2000年6月,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學校由安達市遷往大慶市。
2002年10月,大慶石油學院一次性完成搬遷。
2005年7月,大慶市人民政府和大慶石油學院正式簽定協議,大慶藝術學校並入大慶石油學院,9月大慶石油學院藝術學院正式揭牌。
2007年,大慶石油學院通過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並獲得優秀。
2008年,大慶石油學院被教育部、財政部批准為實施「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的高校。
2010年4月1日,大慶石油學院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東北石油大學。
2010年9月,東北石油大學與三大國有石油公司和黑龍江省簽署共建協議,由省屬大學劃轉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和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學。
2011年9月29日,東北石油大學被教育部批准為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
2011年底,東北石油大學被有關部門批准為74所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之一,成為「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實施高校。
2015年11月13日,藝術學院正式遷入校本部,學校結束了本科生分散在兩個校區辦學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