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方舟:生存進化》畸變地圖攻略 畸變地圖怎麼玩
畸變地圖攻略
方舟方面:
注意畸變TEK道具解鎖,不在三大方舟,在洞穴內。
Ⅱ 國外深層油氣勘探方法
賀曉飛周德勇蔣紅紅王艷紅程敏寧憲燕
摘要由於盆地深部的地質、構造條件極為復雜,深層勘探仍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為了盡快突破勝利油區深層勘探局面,進行了國外深層油氣勘探方法調研,提供和引進了國外新的理論和技術。特別是根據勝利油區深層勘探實際,介紹了前蘇聯CDA技術、綜合勘探技術及重磁相結合勘探方法,對今後深層勘探具有較大的、較現實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深層勘探方法重磁勘探綜合勘探CDA技術勘探實例
一、引言
近十幾年來,深部油氣勘探越來越引起世界各國的重視,由於深層勘探是一個復雜、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地質研究、勘探技術、鑽井及鑽後的各項工程的方方面面的工作。對深層勘探技術,地震勘探仍是主要的勘探方法,但由於深層勘探的地質條件比中、淺層復雜得多,世界上深部勘探效果較好的國家都是充分利用各種勘探方法進行綜合勘探,因此如何利用重、磁、電及化探等各種有效手段與地震勘探相結合,是一個需要深入研究和試驗探索的問題。本文主要介紹世界上主要深層勘探國家目前使用的深層勘探技術方法及一些較成功的勘探實例,針對這方面進行國外深層勘探的情報調研,為勝利油區盡快突破深層勘探關,提供可借鑒和有價值的資料。
二、地震勘探技術
1.深部綜合地震勘探
影響一個地區地震資料品質的主要因素有:地下主要目的層波阻抗分析、地震下傳能量問題、靜校正問題、全程和層間多次波問題、反射信噪比及解析度問題等等。在此基礎上,通過提高野外採集精度、改進室內資料處理方法,可有效的改善深層地震資料的品質。
在深部地震資料採集、處理中,前蘇聯的「時間場共深度面元疊加技術(Common Depth Area Stack)」(簡稱CDA),對提高地震資料的解析度具有明顯的效果。這種技術可將野外24次覆蓋的記錄,在室內模擬處理高達360次覆蓋的剖面。其基本思路是將反映地下一定范圍的一個面元內共深度點的所有信息作「同相疊加」,提高信噪比,展寬頻帶,以提高解析度。圖1是西烏斯特—巴勒爾斯克油田的例子。該剖面縱向上也只有100ms。圖1a是24次水平疊加剖面,頻帶寬度為12~65Hz,泥岩蓋層在白色波谷中,其下的油層未反映出來。圖1b為同一剖面採用CDA技術模擬180次覆蓋的結果,泥岩蓋層下出現了油層的反射(油層厚度為5ms),下方的剖面的頻帶已經展寬到 15~125Hz,主頻為100Hz[1]。
圖1俄羅斯 CDA技術在油田的應用實例圖
以北美路易斯安那州Cibicides jeffersonensis(簡稱Cib jeff)砂層為例。勘探目的層是Cib jeff砂層,厚約15m,自然電位和視電阻率曲線表明該砂層是夾在厚層頁岩之間,深度為4069~4084m。該區用可控震源成功地進行了三維採集、處理和解釋。應用這些資料,對深部薄層地壓型砂層進行成像和成圖,並應用垂直和水平解析度較高的資料,對常規資料無法解釋的儲集層結構進行了解釋,最終取得了比較令人滿意的結果[2]。
2.折射波多次覆蓋地震勘探方法
折射波法是將折射波與反射波同時記錄,除了拾取折射波初至外,也利用續至波並追蹤回折波,並利用折射界面鑒別產生反射多次波的層位。這種方法常用於目的層埋藏深、結構復雜、地表條件不利、觀測面積較小的研究地區。
三維深層折射波資料的解釋除了有GRM方法和延遲時間法(或稱時間項)外,第三種方法包括射線追蹤和遞歸速度模型,該方法用於二維復雜數據體確實有效,可將其進一步應用到三維深層折射波數據體。三維射線追蹤是對觀測到的時間剖面進行折射體深度和速度成像的最佳方法;也可以將GRM法和延遲時間法結合起來對地層進行成像。最新推出的反射參數處理系統能同時利用反射和散射能量,因而有助於深層及基底反射的成像[3]。
3.三維勘探法——時間梯度法
在前蘇聯,用於沉積盆地深部構造的快速三維勘探法——時間梯度法得到了廣泛的發展。這種方法比較靈活,可以任意布置記錄儀和震源,使勘探工作既方便又經濟。
時間梯度法勘探是利用攜帶型的「龜型」地震儀完成的,能自動進行磁帶記錄。整個「龜型」地震儀的頻率特徵(在振幅頻率為0.9時)是2.5~14Hz,同時在12個點上進行地震記錄,並在平均6km的點距觀測條件下,兩次挪動儀器就可以覆蓋1000km2的研究區[4]。
圖2顯示的是在濱黑海地區依據地震標准層作出的構造圖。標准層對應於基底頂面(Vr=6.2~6.5km/s)。構造圖上劃分出了面積不大、但幅度較大、具有明顯近南北走向的凸起和凹陷,並劃分了一條近東西走向、切割基底和整個沉積蓋層的斷裂,這條斷裂將果爾黑茨基盆地的深層構造與大高加索南坡隆起狀塊體分開[4]。
圖2濱黑海時間梯度法試驗區基底頂面構造圖
三、電法勘探
1.差分標定法(差分歸一法、差分電場法)
有源可調頻率的瞬變電場差分標定法(縮寫為ДНМ),在前蘇聯地質結構比較復雜的伊爾庫茨克探區、目的層較深的濱裏海盆地以及其他地區取得了一些成功的實例。
該方法的函數特徵為隨地下介質電性特徵的不同,可以選用階值不同的三種P(t)參數,即:P1(t)為在作為勘探目標的油氣儲集層處於高電阻介質之內,當介質剖面的總電導率不超過100S(西門子)時,可以利用P1(t)函數異常來尋找與圈劃油氣藏;P2(t)為當含油氣層上覆層為數公里厚的低電阻率介質時,利用P2(t)函數來尋找與圈劃油氣藏將更為有利;P3(t)為當介質中既有高電阻率岩層屏蔽,又存在低電阻率岩層覆蓋的條件下,可以利用P3(t)函數來尋找與圈劃油氣藏[5]。
差分標定法具有以下幾點優越性:觀測參數誤差小,改善了數據的可靠性;具有較高的橫向解析度並能排除縱、橫向側面異常體的干擾;檢測極化異常體的靈敏度較高並具有較好的垂向分辨能力;具有更加靈敏可靠的直接找油氣功能[5]。
柴金斯油藏位於濱裏海盆地北部奧倫堡地區,產油層深逾4000m,上覆介質為低阻的厚層泥岩(ρ=2Ω·m,h=3000m)和厚層的岩鹽(ρ>1000Ω.m,h=2000m)。該區域試用差分標定法P3(t)參數圈劃油藏取得較成功實例。根據地震法資料,在4000~5000m深度范圍內發現了一系列的復雜構造,按照P3(t)曲線的外形,可分為三類:①負值梯度類,是深部無油氣層的特徵;②正值梯度類,是油氣藏上方的特徵;③畸變形類,是鹽下層內有垂向異常體所在地的特徵,如深度在4800~5200m鹽丘下斷裂所致,以及4460~4480m處鹽下層小幅度斷裂所致,這些已被地震勘探及鑽井所證實[5]。
2.大地電磁測深法
作為地震勘探的重要補充手段的大地電磁測深,尤其是面積型或寬線式多次覆蓋的大地電磁測深法,在解決深部和結晶基底方面,以及提高縱向和橫向解析度方面有很大的潛力。20世紀80年代,曾用此法劃分出了濱裏海盆地北部埋深5km、厚度僅數米的含油或含水的石炭系碳酸鹽岩油氣藏。
以南安大略沉積盆地的大地電磁測深勘探[6]為例。該盆地地層層序由夾少量蒸發鹽岩和砂岩的碳酸鹽岩和頁岩層序組成,泥盆系和志留系朝東北邊緣移動逐漸消失,基本由奧陶系組成單一的地層剖面。對該盆地的一套可控源大地電磁測深資料進行了解釋,並將結果和已知地質剖面作了對比,表明導出的電性模型與已知地質剖面對比得較好。確定該測深地點的位置,以便能夠利用傾斜沉積層的優越性。從盆地淺層到深部剖面依次解釋資料獲得最終的模型。按這種方式解釋大大減少了單個位置測深資料多層解釋中的固有的多義性。
3.瞬變電磁測深
瞬變電磁測深法(TEM)是在大地電磁測深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勘探精度、解析度和抗干擾、預測岩性探測深度等方面的功能顯著提高。其特點在於:垂向解析度顯著優於其他電法(只要深部地層電導值躍變大於10%時就能分辨)、靜態畸變小、受地表不均的影響小,因而無需進行靜態校正,適合在火山岩覆蓋區、碳酸鹽岩出露和黃土源等表面層靜校困難的地區使用;橫向影響小,有利於探測斷層的位置和探明與斷層有關的儲集層內的油水邊界;適合在高阻剖面所在的儲集層內探明油水邊界;適合在高阻剖面內探測低阻岩系或在良導體沉積覆蓋的盆地內探測深部高阻基底;因記錄儀器輕便,適合在地形復雜區內靈活布置施工。此法在俄羅斯若乾重要探區已被列入鑽井論證的必備資料。
4.電磁排列剖面法
電磁排列剖面法(EMAP)是根據地表一條線性測線測得的電磁響應結果而繪成的電阻-深度剖面。這種方法採用空間排列數據採集和處理技術,可有效地處理復雜的三維地下構造顯示。大多數EMAP信號採集和處理技術均與常規大地電磁法相同,但是,它的優越性主要在於密集數據采樣和對不利的三維構造效應的有效處理,可對電阻率剖面做出可靠的估計。
由於野外採集系統的改進,即模擬地震的時間域採集、處理和解釋方法,使精度大大提高。由於採集點密集,克服了表層靜位移,加之電磁法本身具有穿透高阻層的能力,能夠清楚地分辨出3~5km以下,厚度在100m以內的低阻電性層。由於解析度的提高,現在已用其進行尋找灰岩內幕構造、火成岩下油氣層追蹤等地震方法困難地區的勘探 胡秋平等著.與我國渤海灣盆地深層類似的國外盆地石油地質特徵研究.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信息研究所.1998.
四、重力和磁法勘探
深大斷裂通常呈現較強的磁異常帶和重力高值異常帶,因此,在斷裂發育的探區和深中部塊體結構的研究中,應充分利用航磁和重力資料。
在重力反演方面,利用重力的「特徵點」法、全歸一梯度法等來反演求解密度剖面。該方法已用在區分橫向密度不均勻性或揭示垂直的深大斷裂方面,其作法是利用重力觀測資料進行反演計算,求得密度剖面,然後疊合地震和電法資料,進一步劃分地層及區別可能的岩性,在此基礎上建立密度地質模型。以此作為初始模型,再用正演方法計算該模型的重力值,使正演重力值與觀測重力值擬合,使其誤差在要求范圍之內 胡秋平等著.與我國渤海灣盆地深層類似的國外盆地石油地質特徵研究.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信息研究所.1998.
在俄羅斯曾用此法在西西伯利亞西北部密度剖面上擬合出了一個埋深6km,厚度達2km的巨型礁體,引起了轟動 胡秋平等著.與我國渤海灣盆地深層類似的國外盆地石油地質特徵研究.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信息研究所.1998.
對西西伯利亞油氣藏附近重磁場特徵的研究表明,重磁場與油氣藏存在某種空間關系。首先藉助二維傅里葉頻譜(DFS)分析對振幅和頻率進行研究;然後進行變換、濾波和「移動窗口」分析,編制區域和局部異常圖及位場導數圖,研究已知油氣藏區域的參數分布[7]。
油氣藏大部分位於區域重磁正異常的斜坡上,該異常被解釋為與深部裂谷型構造相關。同時還證實了油氣藏的位置通常與局部重磁極小值是一致的,而這些極小值是由於基底為低密度和低磁化強度所引起。西西伯利亞北部的所有已知油氣藏均位於波長大約90~100km且梯度較大的重力異常區內。這種新揭示的油氣藏與位場參數之間的關系,在勘探程度低的陸地和海洋可用於預測新的油氣藏[7]。
五、滲透介質地震聲學法
滲透介質地震聲學是一種物探新方法,其主要特徵為:將烴儲集層模型視作一不均勻介質;孔隙空間中的流體是一活性動力學非均質導體,能夠積聚和轉換(模擬)波動過程;儲藏層框架則是一靜態非均質導體,控制著動力學非均質導體的運動[8]。
該方法可以通過內部參數關系或是流體相對其岩架的體積流量而正面求解;反向求解則是通過激發、記錄和分析解釋一組類似的流體波取得,其運動學和動力學參數是藉助流體流量來確定的。通過綜合分析聲波測井流體法、垂直地震測深法、地震勘探和實驗觀測結果,就能確保所獲解的可靠性[8]。
利用計算和程序的綜合分析可以求出有效孔隙度、孔隙直徑、滲透率、產量和沿著井的生產剖面深度上的飽和率特性。此法在阿斯特拉罕穹隆和東西伯利亞已取得成功實例[8]。
六、FMI測井技術
FMI是在地層傾角儀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最新一代電阻率成像測井儀,全稱為全井眼地層微電阻率成像儀。它利用高分辨微電阻率產生電圖像,研究岩石層理、構造、孔隙變化、裂縫以及沉積相等,並為准確判斷油氣層提供依據。在建立適合探區岩-像關系的基礎上,FMI技術的合理應用,是提高勘探效益,尤其是深層勘探效益的有效途徑[9]。
七、化探技術
利用淺部地球化學標志,可以預測盆地深層烴類聚集,前蘇聯在這方面已經取得較大進展和很好效果。
Pricaspian盆地位於俄羅斯地台東南部,儲集層位於二疊系鹽下層,埋藏較深(4000~5500m),油田靠近盆地的外邊緣。研究表明,在鹽上層中,烴類流體的地球化學特徵和組成類似於鹽下層中的烴類。通過對鹽層和鹽上陸相沉積層的地球化學特徵分析,可確定鹽下儲集層中油藏的位置[10]。
研究目標主要集中於鹽下流體的最突出特徵——H2S的高濃度。這一活動組分揭示了從鹽下儲集層到不同的上覆鹽層和鹽上地層的運移途徑。不用鑽穿盆地中央部位,沿盆地H2S痕跡的分布就能夠指示深部鹽下油氣藏的分布[10]。
利用地球化學數據可以確定該盆地的深部構造。具有異常地層壓力和異常流體組分的鹽下碳酸鹽岩油藏是上部鹽上層段地球化學標志的來源。在陸源岩中H2S不是原生的,因此陸源岩中H2S的痕跡是運移的可靠指示。這種方法也可用於預測其他盆地的鹽下層中未發現的油氣資源。通過對盆地上部鹽上層的地層水和次生礦物的詳細研究,可以區分地球化學參數的環境起源和運移起源[10]。
八、綜合勘探技術
對深部油氣勘探而言,更趨向於向多學科結合、綜合應用的方向發展。如將地震勘探與重、磁勘探結合,或地震勘探與大地電磁勘探結合,非地震三維地球物理勘探與三維地震勘探技術結合等綜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及近地表化探與地震資料的綜合應用,都會極大的推動深部油氣勘探。重、磁、電、化聯合解釋方法原理如圖3所示 胡秋平等著.與我國渤海灣盆地深層類似的國外盆地石油地質特徵研究.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信息研究所.1998.
目前,成果較為顯著的是地震與大地電磁資料的結合,它們已成為深部油氣勘探的有效方法 胡秋平等著.與我國渤海灣盆地深層類似的國外盆地石油地質特徵研究.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信息研究所.1998.
中新世中期,匈牙利潘農盆地構造活動強烈,並伴有火山岩噴發。岩漿覆蓋了基岩,逐漸形成相當厚的火山岩地層。火山岩大都能屏蔽和散射地震信號,常常導致地震資料品質較差。在這種情況下,MT測量能比地震測量更好地獲得火山岩以下的信息。通過比較MT(博斯蒂克)和測井電阻率圖,在2km上下的中新統火山岩處MT與測井電阻率均對應高阻,而火山岩以上地層均為低阻。這一現象表明,兩種不同方法的測量結果相近。將MT測量結果按博斯蒂克電阻率分布的垂直擬斷面形式顯示(圖4),可以清楚地圈定出高阻火成岩以下的低阻地層。在MT測站6上(圖4),深度為4~5km處低阻帶的電阻率值,與離該測站約3~4km處的KH井同一深度的測井電阻率值相近,MT的低阻層為白堊紀地層 胡秋平等著.與我國渤海灣盆地深層類似的國外盆地石油地質特徵研究.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信息研究所.1998.
圖3重、磁、電、化聯合解釋方法流程圖
圖4博斯蒂克電阻率分布橫斷面圖
由此例可以看出,根據大地電磁測深(MT)橫斷面所示的地下構造形態及由此獲得的地下電阻率(或電導率)的分布特性,結合地震資料,可確定地下岩性並判斷其含油氣性。此類研究為深部油氣的勘探開辟了廣闊的道路。
九、結束語
深層地質條件的復雜性,決定了勘探應避免使用單一方法和技術。充分利用各種勘探技術進行綜合勘探,無疑是准確地獲取深層地質信息的重要手段。
前蘇聯在濱裏海盆地的勘探過程中,在遙感、重力、磁力、電法勘探的基礎上,有計劃地進行了大量的共深點法、折射波剖面對比法,並與深部參數井和普查鑽探工作相結合,進行綜合勘探較全面地了解深層地質結構,為目標評價和勘探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勝利油區深層勘探程度較低,今後除了加強地震工作,改善和提高地震反射效果外,應該考慮對深層目標有選擇地應用重力、磁力及電法等其他手段與地震相結合進行綜合勘探,有望在深層獲得新發現。
致謝本文在完成過程中,得到地質科學研究院宋國奇總地質師、蔡進功副總地質師的指導與幫助,在研究過程中遇到的許多難點問題得到地質科學研究院的楊品榮、趙洪波、陳傑及地球物理勘探公司的郭良川高級工程師的熱情指導,在此表示深深的謝意。
主要參考文獻
[1]李慶忠著.走向精確勘探的道路.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94.
[2]Kinsland.G L High-resolution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survey of a thin sand at depth.Geophysics,1999,56(12).
[3]Geoff Bennett.3D seismic refraction for deep exploration targets.The Leading Edge,1999,18(2).
[4]林中洋譯.沉積盆地深部構造的快速三維地震勘探法.石油地質信息,1994,15(2).
[5]任俞編譯.電法勘探圈劃油氣藏的新技術——差分標定法簡介.國外油氣勘探,1991,3(2).
[6]Gomez-Trevino E.Electromagnetic soundings in the sedimentary basin of southern Ontario—A case history.Geophysics, 1983, 48(3):311~330.
[7]Alexey L,Piskarev.Magnetic and gravity anomaly patterns related to hydrocarbon fields in northern West Siberia.Geophysics, 1997,62(3):831~841.
[8]任俞譯.超深油氣藏物探方法的發展和改進.世界石油工業,1996,3(7).
[9]布志虹等.從濮深8井看FMI技術在東濮深層的應用前景.斷塊油氣田,1999,16(5).
[10]劉斌等譯.利用淺部地球化學標志預測Pricaspian盆地二疊系鹽下烴類聚集.國外油氣勘探,2000,12(3).
Ⅲ 方舟畸變瓦斯球怎麼合成汽油
方舟畸變瓦斯球不能合成汽油的。
絕硫磺池打的瓦斯才能合成汽油畸變的不能合成的,滅絕打的是冷凝瓦斯,放爐子燒出來才是普通瓦斯,合成汽油就是在化學桌用紫色的瓦斯球和綠寶石。汽油是需要通過合成產出的,可以使用6個石油+5獸皮在精煉爐或者工業爐里合成。石油可以去海里採集,獸皮可以從各種動物上獲取。注意:汽油是持續消耗的,所以驅動機器的時候,放入適當的材料即可,如果全部放進去,會把材料消耗殆盡的。
Ⅳ 拍攝視頻主體畸變怎麼解決
首先你一定是使用了廣角鏡頭,由於廣角鏡頭的特性:桶狀變形。表現為誇張地近大遠小。解決辦法:主體離相機保持在1米以上為佳。
Ⅳ 照片傾斜,鏡頭畸變怎麼辦
照片傾斜:在拍照取景構圖時,注意要橫平豎直,已拍好的照片可用Adobe Photoshop 等軟體把傾斜的照片修正過來。
鏡頭畸變:很多鏡頭都存在這個現象,畸變程度取決於鏡頭本身的素質,這是客觀存在的,無法避免,拍照構圖時盡量把主體放在畫面中心,以減少鏡頭畸變對主體的影響。
Ⅵ 地下城堡3畸變異型怎麼打
1、描述:一面凹凸不平的牆壁,輕輕叩擊,底部傳來金屬鏈條拉扯的聲響。選項:敲擊、停一下、離開。
2、破解方法:敲兩下,停兩下,再敲一下,即可過關。
3、游戲任務一般都會給大家提供線索,過不了的話看日誌,主線都是跟著日誌走。
4、推圖建議仔細一點,地毯式過圖,雖然劇情進度慢,但是資源拿全,不用回頭刷圖。圖6之前沒難度,圖六在找到合適的主C,升了一星的情況下基本沒什麼問題。
Ⅶ 方舟生存進化畸變 怎麼獲得冷凝的瓦斯球
玩家可能不知道位置,下面一起來看看全資源獲取攻略吧。
金屬
畸變是一個絕好的打鐵圖。首先安家的懸崖邊沿就分布著幾塊鐵礦,甲龍屬性還可以的話,在家門口溜一圈就可以打到一兩千塊金屬,非常適合早期發展。
然後就是畸變應該是最容易超大量獲得金屬的圖了,在藍區,所有的石頭都是金屬(至少我們打鐵的地方都是),畸變的神器生物螃蟹,可以用來很輕松的推礦,螃蟹的長按左鍵或者右鍵,可以把甲龍抓起來,甲龍的騎手一隻點攻擊,螃蟹負責找方向就可以了。螃蟹在長按的時候,會有一個比較大的判定范圍,比如說打了一兩萬鐵礦之後螃蟹已經抬不動甲龍了,就可以把甲龍原地放下,然後往前走一小段距離,再次長按還是可以判定到抓起甲龍,這時甲龍就被往前移動了一小點距離,用這種方法可以無視負重短距離調整推鐵的位置。需要長距離移動的時候,直接用c鍵把甲龍扔出去,扔也是無視負重的,甲龍可以飛很遠很遠。
上述方法是視頻里學來的,我們根據實際情況作了一點調整,首先我們抓的螃蟹等級很高,全加負重之後有6k,一次性可以裝2w鐵。其次我們推鐵的位置,就是從家門口的瀑布走下去,下了第二層瀑布之後有一個比較開闊的河灘(46.9/53.7),我們在空地的中央放了一個泰克傳送器,然後只在這附近推鐵,每次打2w就上傳到終端,再從家裡的泰克傳送器下載。我們可能是調過刷新速度,光是河灘視野內這點距離就足夠我們永動推鐵了,只花了不到1h我們就打了12w金屬。
為求穩妥,我們推礦的時候用了三個人,一個人操作甲龍一個人操作螃蟹,還需要一個人開棘背龍護航。不過甲龍肯定都是全加攻擊的,打起架來也很猛,兩個人大概也能操作。
瓦斯
家門口就一個瓦斯礦,有了氣體收集器之後很容易就攢出上萬瓦斯球,我們後來伺服器不關了,瓦斯就從來沒缺過了。另外據我們觀察,氣體收集器的耐久會掉,但是我們用了一個月了也就掉了幾十,也不知道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