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石油工人一聲哄地球也要抖三抖的意思
這是擬人誇張的手法,是說工人的力量大,跺一下腳,地球都得動一動。也是那個特定時代工人階級的豪言壯語,也是大慶精神的口號。當年的石油工人為國家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Ⅱ 我為祖國獻石油反應了怎樣的時代精神
摘要 《我為祖國獻石油》是時代的產物,歌唱著時代的精神。偉大的時代,產生偉大的作品。
Ⅲ 致敬辛勤的勞動者的句子
1、石油工人——你不怕艱難困苦,把蘊藏在地球深處的熱能液體,奉獻給歌唱的馬達,奉獻給五彩繽紛的世界。
2、清潔工人,你們事人們的榜樣,是勤勞的楷模,是整潔干凈的父母親。你們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沒有豪言壯語,但在我們心中,他們仍然是最值得敬仰的,他們是我一生影響最大的人!
3、勞動的果實最甜美,幸福不會從天而降,優美的歌聲給了我們愉悅和聽覺享受,更給予我們得到教育。
4、勞動平凡,勞動偉大。在我們勞動人民自己的節日到來之際,讓我們在贊美勞動的同時,來贊美我們創造整個美麗世界的勞動人民。
5、勞動是世界上一切歡樂和美好事情的源泉,勞動是最可靠的財富。因為勞動,人類社會才不斷進步發展。
6、我們看到自己跋涉的腳步,像鳥兒一樣,在每一個清晨出發,走過一天天的勞作,歡快的停留在黃昏,停留在下一個起航的驛點,然後,像雲朵一樣,在夕陽中捕捉自己編織的那一抹暉霞。
7、他們衣著普通,朴實厚道。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來自祖國各地。闔家團聚的時候他們已經開始打點著簡單的行李,帶著父母親的囑托帶著妻兒的期盼,離開了家鄉,來到了建築工地。從此,他們又開始了新的一年緊張繁忙而又辛苦的工作。
8、「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記得小時候唱的最多的是《東方紅》,聽的最多的還是《東方紅》。《東方紅》唱遍了大江南北,《東方紅》唱紅了一個時代,《東方紅》唱出了勞動人民的心聲。直到今天,《東方紅》仍是我最喜愛的歌。
9、雖然他們中絕大多數人沒有高等的文化學歷,但他們同樣有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追求。今天,我也衷心祝願他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美好!我不知以怎樣的言詞去描寫、贊美他們,只知道沒有他們的辛勤付出就沒我們舒適安逸的生活。
10、從刀耕火種開始,我們的祖先就踏過冰川草原,歷盡千難萬險從歲月的深處一路走來。他們學會了狩獵,學會了採摘,學會了耕田,學會了織布,他們學會了用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
11、李大釗曾經說過:「我覺得人生的求樂方法,最好莫過於尊重勞動。一切樂境,都可由勞動得來,一切苦境,都可由勞動解脫。」
12、勞動是神奇的,勞動是偉大的。勞動者用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編織了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創造了人類的文明。讓我們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向全世界的勞動者致敬!
Ⅳ 為什麼鐵人王進喜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傑出代表
我國石油戰線有一位全國聞名的鐵人,他的名字叫王進喜,是石油鑽井工人的傑出代表,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戰士。
20世紀60年代初,正值我國經濟十分困難的時期。1960 年3月25日,王進喜和他的1205鑽井隊從甘肅玉門來到大慶參加會戰,一下火車他就趕到會戰的前線調度室,一不問吃、二不問住,只問了三句話:「我們的鑽機到了沒有?我們的井位在哪裡?這里鑽井最高紀錄是多少?」調度室值班的同志告訴他,你們的井位在薩爾圖馬家窯附近。聽後,他就帶領全隊步行20多里來到井場,看到那一眼望不到邊的大草原,他高興地對身邊的指導員說:「這里沒遮沒擋的,我們可以甩開膀子大幹了!」當晚,他們就在一棟廢棄的馬棚里過夜。第二天他帶領隊上的幾名工人去火車站,在鑽機沒到之前,他們就主動幫助火車站的工人卸貨、裝貨,連續幹了十多天。當得知鑽機運到火車站後,王進喜組織全隊職工不等、不靠,沒有吊車和拖拉機他們就人拉肩扛,苦幹了七天七夜,終於把40多噸重的鑽機和各種部件運到井場。鑽機安好後開鑽沒有罐車拉水,王進喜就帶領全隊職工,從一千米外的水泡子用臉盆端水保開鑽。王進喜吃在井場、住在井場、日夜不離開井場,有時困極了就在井場的鑽桿堆上睡上一覺,他們只用了5天零4小時,就鑽完了來大慶會戰的第一口生產井(井深1200米左右)。王進喜忘我工作的精神深深感動了房東馬大娘,她說:「你們的王隊長怎麼一天不吃不喝的、也不睡覺,他真是個鐵人呀!」1960年4月11日,大慶油田向全戰區提出「要學習鐵人王進喜,戰區要人人做鐵人」的號召,一個學鐵人、做鐵人的活動很快在會戰隊伍中展開了。
石油鑽井工人——王進喜(右一為王進喜)
王進喜是大慶油田會戰的一面旗幟,是石油工人學習的好榜樣,王進喜的事跡在大慶會戰中產生了巨大的力量和深遠的影響。1969年4月,王進喜參加了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受到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接見,並當選為這一屆的中共中央委員。1970年國慶節,王進喜以中共中央委員的身份應邀登上天安門參加檢閱,那時,他已患胃癌五個多月。1970年11月,鐵人王進喜逝世了,但他的英雄事跡和鐵人精神永存。
Ⅳ 大慶油田的王進喜,為何為成為石油行業的英雄人物
石油對生產生活的作用不言而喻,在大慶油田沒有被發現之前,西方國家一直堅持中國無油論。好在我們發現了大慶石油,並且在王進喜等為代表的石油工人的努力下,1960年底,就生產出來90多噸原油,這是我國石油行業第一次重大突破。王進喜不怕困難,艱苦奮斗的精神也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石油工人,因而王進喜成為了石油行業的英雄人物。
王進喜的事跡被傳出去之後,他被授予了“勞動模範”的稱號,他帶領的鑽井隊也成功鑽井,1960年年底,大慶油田就產出了石油,由此也開創了中國石油的新局面。王進喜也激勵了千千萬萬的石油工人,大家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工作,他們是石油行業的英雄。
Ⅵ 石油工人王進喜這種精神有什麼意義
鐵人精神:
鐵人精神是「愛國、創業、求實、奉獻」大慶精神的典型化體現和人格化濃縮,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為國分憂、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寧可少活20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艱苦奮斗精神;「干工作要經得起子孫萬代檢查」「為革命練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學求實精神;「甘願為黨和人民當一輩子老黃牛」,埋頭苦乾的奉獻精神等。
Ⅶ 贊美石油工人
王進喜是石油工人的優秀代表!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Ⅷ 石油精神的核心是什麼
1、石油精神說的應該就是鐵人王進喜,像他一樣不怕苦不怕累對不對勇於團結敢拼敢做。
2、鐵人精神是王進喜同志崇高思想、優秀品德的高度概括,是我國石油工人精神風貌的集中體現。鐵人精神內涵豐富,主要包括:「為國分憂、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寧可少活20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
3、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艱苦奮斗精神;干工作要經得起子孫萬代檢查、為革命練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學求實精神;甘願為黨和人民當一輩子老黃牛,埋頭苦乾的奉獻精神等。鐵人精神的核心價值是愛國創業我最認真,求實奉獻我最根本。
Ⅸ 中國最神聖的10個職業
1、環衛工人
2012年2月10日,上海。在新年的清晨,當零點到來的時候,市中心的鞭炮聲響不斷地在天空中回盪。黃埔區所有環衛工人被部署到所有主要煙花爆竹燃放點等待,及時清理鞭炮殘留物,確保春節期間街道市容整潔。
記住不要再把垃圾扔出車窗。你扔的每一個垃圾都代表著你缺乏的文明,一個人會默默地為你撿起來。他們不容易。我們也許不能幫助他們,但至少我們可以讓他們不那麼費力。贊美這些父母。
2、煤礦工人
煤礦工人是最危險的工作環境和最黑暗的職業,他們在井下工作一整天時,工作環境非常狹窄和壓抑。然而,為祖國開采更多的能源資源並不需要更多的礦山。目前,全國仍有數百萬礦工堅守崗位。不僅是為了家庭,也是為了祖國。向他們致敬!
2012年9月10日,四川省達州市萬源市清華鎮永勝煤礦,救援人員在瓦斯爆炸現場補充能量。9日11時30分左右,達州市萬源市永勝煤礦發生瓦斯爆炸。截至新聞發布時,仍有11人沒有登井。
3、建築工人
2013年7月10日,工人們臉上的汗水像水龍頭一樣滴落下來,而上海的水龍頭並沒有關閉。
今天的建築工人基本上是來自農村的農民,少數是大學生。目前,大學生人數有增加的趨勢。他起得很早,非常喜歡黑色。他做體力活,掙得血汗錢。食物差,住房差,工作環境更差。有時候,經過一年的辛苦工作,我仍然不得不四處追逐我骯臟的老闆,為了工資,我甚至不能回家過年。
4、鐵路工人
盡最大努力擰緊螺釘。2012年7月19日,湖南婁底最高氣溫達到38攝氏度。鐵路工人檢查了鐵軌螺絲,以確保每個螺絲都不會松動。他們在烈日下工作只是為了鐵路的正常運行。
他們做著最卑微的工作,但他們每天都在長長的鐵軌上行走,努力工作。維護世界上最發達、最長的鐵路系統。他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的貢獻將被永遠銘記。
5、工地上的焊接工
他們整天生活在焊接過程中產生的噪音、灰塵和有毒氣體中。他們是城市裡的螞蟻工人,是祖國的締造者。那些摩天大樓是由它們一點一點焊接起來的。他們可能沒有很高的學位或職業。但是他們也有家庭需要支持,有孩子需要照顧。他們是最偉大的人之一。
6、消防戰士
2013年4月22日,在寶興縣體育場,消防隊員倒在地上睡著了。自從通往寶興縣的公路開通以來,他們一直沒有休息,一直在救援的第一線。
當人們在勞動節帶著他們的妻子、孩子和他們的孩子去玩的時候。他們必須隨時待命,只是為了讓人們更舒適地享受節日的穩定。從救火到救狗,再到撿蛇和找孩子。全能的消防員,立正,敬禮!
7、石油工人
2009年4月15日,石油工人在萬州天然氣凈化廠施工現場加緊工藝管道的建設。
2013年3月9日,黑龍江省大慶市下大雪。為了實現「大慶油氣當量再增加5000萬噸」的宏偉目標,大慶石油工人在零下20度的無風無雪的採油現場工作,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我為祖國奉獻石油」的核心文化理念
作為世界古代文明之一,學者們早已注意到文物調查研究的重要價值。20世紀20年代末,中國學術機構開始發掘周口店、殷墟等遺址,標志著中國考古學的誕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全國各地都進行了調查和發掘,逐步建立了完整的中國考古體系。在野外工作多年,工作環境很差。收入不高,我一年有幾次在忙的時候不能回家,而且大部分時間我都不知道。
8、考古人員
我們經常看到電纜盤繞在山中,電線懸掛在山中。工人們一步一步地沿著崎嶇的小路搬運著這些東西。盡管現代科學技術很先進,但仍有一些職業是機器無法替代的。勞動節期間他們不休息。他們一步一步向每個人的家裡發送電力和通訊信號。他們值得感激。
9、深山駕線人
他們經常冒著大約40度的高溫,在80米的高空檢修供電線路。你家的電之所以24小時不間斷,是因為它們在默默地維持著。雖然他們都在迷人的風景中,但他們在用生命換取安全。中國擁有你,這是值得的!
他們也有一顆柔軟的心,他們也有一個溫暖的家庭,他們也有一個懂事的孩子。但是他們有更多的責任,更多的使命和更多的尊嚴。
Ⅹ 中國石油工人
也沒有這么絕對,說是禪讓制有些過了。
中國石油工業從無到有,建國以後部隊集體轉業到石油戰線,才得到大力發展,全國二十多個陸上油田基本都位於荒郊野外,老一輩石油人在荒地上從一窮二白建設成了石油工業城。除了個別油田建市,例如大慶、東營、濮陽,其他多數油田都還是位於三不管地界,遠離城市,是獨立的工礦區。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隨著石油資源的逐漸減少,一些油田也逐步將總部和生活區搬遷到就近的城市,以緩解就業和轉型壓力。由於以上歷史地理因素和石油行業本身的工作特點,造成職工子女入學就業困難,所以為穩定職工隊伍,才有同等條件下職工子女優先安排工作的規定。這兩年是所謂的金融危機,事實上就是經濟危機,而中石油、中石化也面臨裁員壓力,就業崗位缺少是全國的普遍情況,這種情況下,有限的工作崗位安排符合條件和要求的本企業職工子女就業,不僅是穩定職工隊伍安心工作,而且石油子女大多能在石油企業工作一輩子,很少有跳槽情況,這是企業的理智考量和抉擇,應該沒什麼過分的。
遇到問題,不要總是怨天尤人,多方面考量下,就會明白事情並不象我們眼中看到的那樣。不在油田工作生活的人,是不了解油田具體情況的,試想一個大學生畢業二十三四歲,把你分配在距離市區至少四五十公里的礦區工作和生活,你能在這閉塞的環境中待多久呢?願意把自己的十年青春乃至一生付出在這礦區當中嗎?在這里需要告誡願意或有意去石油戰線工作的朋友,腳踏實地一些,少些牢騷,去石油戰線要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