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油價下降和降低銀行存貸款利率對社會分別有什麼影響
油價下調說明當前經濟不好(也有可能是外交手段),油價便宜了企業做生意成本就降低了,之後做小生意的就可以減低成本,之後消費者能力就高買的東西也就多。
降低銀行存貸款利率下調也說明當前經濟不好,政府希望企業希望平民百姓把錢拿出來消費和做投資來製造更大的財富而不是把錢放在銀行里。另外一個方面,企業和公司也可以貸款去做生意和把做大事業來帶動經濟。另外,平民百姓也可以貸款買房子來帶動房地產。
❷ 油價暴跌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正面影響方面:
第一、我們國家是第一大原油進口國,石油價格暴跌,我們進貨的價格便宜了,我們作為一個石油消耗大戶。消耗險價格便宜了,對我們的好處不言而喻,這點是對我們最大的好處。
第二、石油價格下跌,有助於我們降息。
負面影響:
第一、油價持續低位,工業品的通縮壓力比較大
第二、對我國上游石油開采企業也有一定打擊。
(2)石油價格下跌工資會怎麼樣擴展閱讀:
油價下跌對股市影響:
油價下跌對股票沒有直接的影響,股票漲跌不由油價漲跌決定,股票漲跌由供求關系、資金量、業績、政策、消息等多方面因素決定,但油價下跌可能會短期影響石油相關的股票下跌。
當供不應求時股票會上漲,相反供大於求時股票會下跌,當資金量增加時股票會上漲,相反資金量減少股票會下跌,當企業業績較好時股票會上漲,相反業績較差時股票會下跌,當政策利好股票時股票會上漲,相反政策不利好時股票會下跌,當股票有利好消息時股票會上漲,當股票有利空消息時股票會下跌。
石油漲價利好哪些股票:
石油漲價利好石油開采、煉油、油服等板塊的股票,並且還會帶動燃氣、煤炭、黃金、新能源、交通運輸等板塊價格上漲。值得注意的是油價上漲對股票的影響是不大的,只是屬於一個比較小的部分,股票的漲跌主要是求關系、資金量、業績、政策、消息等因素影響。
比如說:如果遇到股票供不應求時的情況,成交量放大,那麼股票就會上漲,如果股票供大於求時,成交量萎縮,股票就會下跌。
油價上漲利好哪些上市公司:
目前A股與石油業務相關的上市公司,可分為石油開采、石油化工、油田服務三大細分賽道,主要利好這些領域的上市公司。
石油對於我國的經濟影響是比較廣泛的,如果油價出現持續性上漲的情況,那麼多個行業面臨的成本都要加大、利潤都要減少,而上市公司的業績情況自然也就會受到極大的影響,股價也會有所波動,所以在炒股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其風險性。
❸ 國際油價下跌,哪些行業將會受到影響
近期國際油價的下跌將直接對交通運輸行業、汽車製造業、塑料、化肥、化纖等行業造成直接影響,同時對新能源產業影響較大,進而對上層政策的制定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原油價格對農林牧漁業的影響則是間接性的。
低油價對農產品也將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因為原油價格的持續降低,原油價格的降低會拉低農業生產資料的價格,汽油、柴油、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偏低,農產品的價格出現回落。油價的降低還會抑制生物柴油、燃料酒精的生產和銷售,相關燃料原料主要由玉米、甘蔗、木薯等農作物製作而成,相關原料價格降低影響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❹ 石油價格下跌會不會影響中國石油行業,為什麼有傳言說會影響石油工人的工資
中國的石油價格基本與國際接軌,是在國際油價大幅下跌的情形下才下調了油價,中國進口石油的成本價降低了,所以才能在銷售時降價,與石油工人的工資沒有關系。
❺ 油價下跌會給中國經濟帶來什麼影響
1、拉動經濟增長
油價走低最顯而易見的好處是原油進口成本下降。由於美國石油產量增長和中國經濟持續發展,2014年中國已經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凈進口國,而總體石油消耗量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國際油價低位運行,將直接降低我國石油進口成本和石油化工行業成本,並通過產業鏈傳遞,降低我國經濟整體運行成本。油價下跌還將對中國消費經濟的增長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有利於促進國內經濟繁榮。美銀美林估計,油價每下降10%,中國GDP增速將提高約0.15個百分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油價下降可能使今年中國的GDP增速提高0.4至0.7個百分點,2016年則提高0.5至0.9個百分點。同時,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國際油價大幅度走低給中國經濟更大的自我調整空間,降低了轉型升級成本。
2、推進能源領域改革
國際油價下跌會降低整體能源成本和支持能源改革。實際上,我國能源體制和能源價格改革挑戰不是技術問題,主要改革障礙是能源成本,以及如何滿足能源需求。由於歷史原因,我國能源價格長期受到管制,政府運用成本加成原則來制定能源價格,公眾也因此習慣了相對較低的能源價格,對價格上漲非常敏感。作為發展中國家,受到支付能力和人們的支付意願限制,能源價格改革進程比較緩慢。國際油價持續在低位運行,將大大降低油價成本對中國能源價格改革的制約,為推進能源市場化改革、理順相關價格體系提供了相對寬松的環境。事實上,中國政府已決定讓市場發揮更重要作用,中國能源價格改革正呈加速之勢。
3、為擴大石油戰略儲備提供了機遇
石油儲備在戰略保障上的意義不言而喻。國際能源署規定一國戰略石油儲備的「安全線」相當於該國90天的石油凈進口量。根據估計,我國戰略石油儲備(加上商業儲備)為70天左右,距離90天的儲備目標仍有一定距離,更低於石油凈進口國平均172天的現有水平。2014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接近60%,根據預測,到2020年,這一比例可能會超過65%、到2030年將攀升至75%。國際能源機構(IEA)也發布報告稱,中國將在未來20年內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原油消費國。國際油價的下跌,對於石油對外依存度不斷增加的中國來說無疑是儲油好時機。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12月,中國原油進口量為3037萬噸(約為717萬桶/日),環比增加近兩成,同比增長13.4%,刷新了有記錄以來的單月進口量最高紀錄。2014年全年中國原油進口量增長了將近10%,達到3.0838億噸(約為23億桶)。
4、加快我國原油期貨的推出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但中國對國際原油價格沒有絲毫的定價權和話語權。目前,世界主要大宗商品的基準價都是以期貨市場來定價,推出我國原油期貨,爭取原油定價權的呼聲已持續了多年。2014年12月12日,中國證監會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已批准上海期貨交易所在其國際能源交易中心開展原油期貨交易,後續具體上市時間將擇機對外公布。目前的低油價時期,是推出原油期貨、建立定價影響力的有利契機。未來「中國版」原油期貨上市,會為原油的價格安全提供保障,意味著中國在獲得國際原油的定價權上又邁出了新的一步。
二、油價下跌對中國經濟的不利影響
1、強化了通縮預期
2014年12月,中國CPI同比上漲1.5%,環比上漲0.3%,同比漲幅連續5個月低於2%;PPI同比下降3.3%,環比下降0.6%,連續34個月處於負值區間,引發了外界對中國經濟進入通縮的擔憂。原油不但是重要的能源品種,還是工農業、交通運輸業的重要原材料,原油價格下跌,不僅意味著輸入性通縮增強,還會拉低中國國內其他主要工業產品的價格,帶動整個物價水平下降,可能進一步強化我國的通縮預期。
2、不利於新能源產業發展和節能減排
石油是傳統能源,與新能源之間存在一定的競爭關系。近年來,油價高企,為新能源產業發展提供了進入激勵,並推動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如果國際油價長期維持低位運行,降低石油使用成本,增加了石油的市場需求,將可能會對新能源產業發展產生擠出效應,尤其是對正在大規模進行商業化階段的新能源,在配套市場環境不成熟、不完善的情況下,更會加速產生擠出效應。同時,低油價可能會帶來全社會增加石油消費,高耗能產業獲得復甦機會,不利於產業結構和能源消費結構調整,也不利於節能減排和生態治理。根據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石油類污染物的產生量、排放量很大,是全國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
3、降低石油行業的產量和產能
石油價格長期低位運行短期內將降低石油企業產量,長期內減少產能。如果石油價格持續低位運行甚至是下跌,會降低石油行業的利潤和盈利能力。如果石油價格跌破成本,還會導致石油企業虧損。短期內,石油行業企業為減少損失會減少產量。在長期內,將會減少石油產能,甚至會使得部分石油行業的企業退出,並通過產業鏈傳導,影響石油行業相關的人才、技術、要素市場發展。
三、中國應抓住油價下跌的機遇
首先,應藉此契機全面推進石油及相關行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石油產業國際競爭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石油工業的增長按全要素生產率增長計算,更多是靠要素投入增長支撐,而不是要素生產率增長支撐。石油工業要實現從要素和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根本出路是實現股權結構多元化。其次,應逐步完善石油的戰略儲備、商業儲備和資產儲備布局,對沖國際油價波動的系統風險。我國作為世界石油主要消費國和進口國,在油價持續下跌時期,應逐步增加全球石油資產的股權多元化投資,而不僅僅是綠地投資。同時逐步完善石油戰略儲備和商業儲備體系,形成石油全球資產多樣性組合對沖系統性風險;再次,應做好新能源的技術開發和推廣工作。在石油跌價之時,加快煤炭能源結構的轉型,鼓勵更多的分布式新能源發展,加大天然氣能源站、光伏電站、風力電站等新能源建設,以便在未來石油價格再一次高漲之時,充分發揮能源補充作用;最後,加強國際能源合作力度。在國際油價下跌時,中國作為最大進口國在商業合作中話語權有所增加,可以藉此機會拓展與俄羅斯、中亞與東南亞國家以及加拿大等石油出口國的談判與合作,在逐步降低對中東國家油源過度依賴的同時,加快推進中哈、中俄、中土和中緬等油氣運輸管道的建設,開辟多元化的石油進口通道。
❻ 急求 請用西方經濟學理論分析一下石油與糧食價格波動的後果 在線等 謝謝
首先說說石油,運輸,機械運作等等都用到石油,簡單點來說石油是一項成本,而且石油是以美元計價。那麼石油的價格上升的話,中美匯率不變的情況下,運輸成本增加,運輸成本增加,造成分攤到商品上的成本增加,要是保持原有的利潤的話,商品就會漲價,商品一漲價,人們就會要求加薪來維適應新的價格水平,然後全面造成通貨膨脹。也就是輸入性通脹。石油價格下降的話就反過來。
再說說糧食,糧食是必需品,價格上漲的話,一方面影響通貨膨脹,另一方面會讓消費者的食品支出增加,幸福度減少,對於底層工資的人(食品支出佔比較大的),會讓他們生活變得很困難,政府可能在這時候上調最低工資來保障工人的生活,但是上調最低工資,長期來說又會造成一部分人失業(需求供給曲線)。
❼ 石油價格下跌,員工工資會不會降
工資不會下降,但是相關的待遇肯定會受到影響,比如說,員工的節假日福利,生日福利等可能會取消或者減少。
還有就是裁員了,石油價格的下跌,導致很多開採石油的企業利潤降低,取消了相關石油鑽井配件企業的配件訂單,使整個石油行業受到沖擊。
❽ 油價下降對經濟影響
油價的變化毫無疑問會在石油凈進口國和石油凈出口國間出現分配效應。全球油價的數據固然重要但是這無法表達國家之間的非對稱影響。一句話,當油價下跌時,石油凈進口國是贏家。原因有實際收入增加和最終商品生產成本的下降。石油凈出口國會受到負面影響因為實際收入下降和石油生產利潤的下降。但是對於石油凈出口國的GDP的影響取決於其對於石油出口的依賴程度。
中國是石油凈進口國並且因為能源強度可以從油價下跌中獲得相對較大的收益。油價下降會造成中國實際產出增加,CPI下降。通脹下降了,央行貨幣政策的可以有更多的操作空間。
中國的原油進口在2018年12月1日達9,261.414千桶/日,相較於2017年12月1日的8,425.684千桶/日有所增長。2019年的中國還從國際上進口了約5億噸石油(進口量全球最高)。因此油價下跌將減少中國支出。
但是當石油進口國嚴重依賴石油出口國時,其從油價下跌中獲得的收益可能會更少。因為貿易雙方會受到對方經濟不景氣時產生的負面溢出影響。而經濟日報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原油和石油對外依存度雙破70%。希望能源結構可以被優化。
總得來說,油價下跌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正面的。
❾ 石油價格下跌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石油價格下跌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一,降低工業能源成本,促進工業增速企穩。中國是全球製造業大國,同時也是石油消費大國,油價格波動對經濟的影響具有不對稱性,但因為供給擴張而導致的原油價格的急劇下跌,有助助於降低工業成本、改善工業生產。石油價格的暴跌,非能源部門的工業能源成本大幅下降,其工業生產同比增速止跌企穩,並緩慢回升。
二,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擴大政府財政政策空間。原油價格下降,將能顯著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提振消費。低油價同樣有助於改善政府財政收入。作為主要石油進口國之一,油價下跌可以提振我國居民部門的實際收入和消費、降低生產成本,並通過促進全球經濟增長間接提振我國出口需求。
❿ 為什麼石油價格下降將增加就業率,提升工資
石油價格下降使AS曲線右移,使得在當前的價格水平上存在過度供給。新的短期均衡將會是產出更多,價格更低。但是,此時的產出在充分就業的產出水平上,存在工資和價格上漲的壓力,使AS曲線回到原位。新的長期均衡將是回到原來的產出和價格水平(假設原材料價格的變化不影響充分就業的產出水平)。由於名義工資W上升而價格水平P不變,實際工資(W/P)將會上升。
經濟的調整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石油價格下降,生產成本下降,AS曲線右移,供給過度,價格水平下降,實際貨幣供給上升,利率下降,投資上升,產出增加。
短期效應:產出增加,利率下降,價格水平上升;
第二階段:由於產出大於充分就業的產出,名義工資上升,AS曲線左移,需求過度,價格水平上升,實際貨幣供給下降,利率上升,投資下降,產出下降。
短期效應:產出下降,利率上升,價格水平上升。
長期效應:產出回到充分就業產出水平上,利率和價格回到沖擊以前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