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石油里有烯烴嗎
由於石油是古代動植物遺體在特殊條件下長時間轉化來的,而烯烴是化學性質不穩定的,長時間轉化過程中造就轉變成更穩定的環烴或者芳烴了,所以石油中主要含有烷、環烷、芳烴,不含烯烴。但石油裂化或者裂解後是會產生大量烯烴的。
② 為什麼天然氣中基本不含烯烴和炔烴
工業上通過將沸點較高的石油產品在催化劑下深度熱裂,也稱為裂解,可獲得以乙烯為主的混合產物,再經冷凍法分離可獲得乙烯,丙烯,丁二烯等重要烯烴。除此之外,工業上還可以利用醇在350℃到450℃活性氧化鋁表面脫水等方法得到烯烴。而對於炔烴,一般是通過石油裂解獲得。天然氣主要成分為甲烷,約佔75%,並含少量的乙烷約15%,還有5%的丙烷及較高級的烷烴等,其組分因產地不同而有所差異。天然氣是動植物在無氧條件下腐爛的最終產物,在農村還可以利用富含有機質的原料發酵產生沼氣,主要成分為甲烷,做燃料,殘余物為優良的有機肥。所以怎麼能夠產生烯烴和炔烴,烷烴主要來源於天然氣和石油。目前可能還沒有發現微生物分解有機物,可以產生烯烴和炔烴的吧。
③ 石油中的元素組成有哪些它們在石油中的含量如何
它由不同的碳氫化合物混合組成,組成石油的化學元素主要是碳(83% ~ 87%)、氫(11% ~ 14%),其餘為硫(0.06% ~ 0.8%)、氮(0.02% ~ 1.7%)、氧(0.08% ~ 1.82%)及微量金屬元素(鎳、釩、鐵、銻等)。由碳和氫化合形成的烴類構成石油的主要組成部分,約佔95% ~ 99%,各種烴類按其結構分為:烷烴、環烷烴、芳香烴。 一般天然石油不含烯烴而二次加工產物中常含有數量不等的烯烴和炔烴。含硫、氧、氮的化合物對石油產品有害,在石油加工中應盡量除去。
-
-
-
-
-
請採納~
④ 石油裂解石油一般不含烯烴,為什麼,裂解後會有烯烴
裂解含有烯烴
⑤ 什麼是烯烴,烯烴的用途是什麼
烯烴是指含有C=C鍵(碳-碳雙鍵)(烯鍵)的碳氫化合物。
用途:可以用來合成一些高分子材料。
⑥ 石油的成分主要有什麼
石油中碳氫兩種元素所組成的化合物,成分很復雜,並且隨產地不同而異。按其結構又分為烷烴(包括直鏈和支鏈烷烴)、環烷烴(多數是烷基環戊烷、烷基環己烷)和芳香烴(多數是烷基苯),一般石油中不含有烯烴。 石油中含硫化合物主要有硫醇(RSH)、硫醚(RSR)、二硫化物(RSSR)和噻吩等。在石油的某些加工產物中還含有硫化氫(H2S)。 石油中含氧化合物主要有環烷酸和酚類(以苯酚為主),此外還含有少量脂肪酸。環烷酸是指含有11~30個碳原子的羧酸,分子中含有一個或多個駢合脂環,羧基可以在脂環上或在側鏈上。如: 在煉油生產中常把環烷酸和酚叫做石油酸。 石油中含氮化合物主要有吡啶、吡咯、喹啉和胺類(RNH2)等。因吡咯在空氣中易氧化,顏色逐漸變深,這踉汽油久存顏色變深有關。 石油的化學組成是沒有一定的,隨產地不同而異。根據含烴的成分不同一般將石油分為烷烴基石油、環烷基石油、混合基石油和芳烴基石油等幾大類。但許多產油國家常根據本國的資源情況而有不同的分類。
⑦ 石油中的組成元素組成有哪些它們在石油中的含量如何
它由不同的碳氫化合物混合組成,組成石油的化學元素主要是碳(83%
~
87%)、氫(11%
~
14%),其餘為硫(0.06%
~
0.8%)、氮(0.02%
~
1.7%)、氧(0.08%
~
1.82%)及微量金屬元素(鎳、釩、鐵、銻等)。由碳和氫化合形成的烴類構成石油的主要組成部分,約佔95%
~
99%,各種烴類按其結構分為:烷烴、環烷烴、芳香烴。
一般天然石油不含烯烴而二次加工產物中常含有數量不等的烯烴和炔烴。含硫、氧、氮的化合物對石油產品有害,在石油加工中應盡量除去。
⑧ 為什麼石油不含烯烴而石油氣含有烯烴
確切的說法是:石油裂解產生的石油氣含有烯烴
這個主要是烯烴不穩定造成的,實際上來說,石油中原有生物質中的C=C結構,在漫長的地質過程中實際上發生了(至少類似於)氫轉移的效果,簡單來說就是:一部分原有的含C=C的物質給出形式上的H2,自身環合、芳構化形成芳香烴,給出的H2(形式上的)傳遞給其他的C=C使之飽和,形成飽和的脂肪烴
或者你可以用最簡單的方法理解成發生了歧化(當然烯烴歧化反應並不是這樣的,完全不一樣,只是比擬),一部分烯烴脫氫變成芳香烴,氫傳遞給其他烯烴變成脂肪烴
⑨ 石油的化學成分是什麼
石油,地質勘探的主要對象之一,是一種粘稠的、深褐色液體,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
石油的成油機理有生物沉積變油和石化油兩種學說,前者較廣為接受,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於生物沉積變油,不可再生;後者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本身的碳生成,與生物無關,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燃油和汽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液、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
古埃及、古巴比倫人在很早以前已開采利用石油。「石油」這個中文名稱是由北宋大科學家沈括第一次命名的。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石油煉制(職業暴露)在2A類致癌物清單中。
石油的性質因產地而異,密度為0.8 -1.0g/cm3,粘度范圍很寬,凝固點差別很大(30 ~ -60攝氏度),沸點范圍為常溫到500攝氏度以上,可溶於多種有機溶劑,不溶於水,但可與水形成乳狀液。不過不同的油田的石油的成分和外貌可以區分很大。石油主要被用作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在2012年組成世界上最重要的二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劑、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2012年開採的石油88%被用作燃料,其它的12%作為化工業的原料。實際上,石油是一種不可再生原料。
世界海洋面積3.6億平方 千米,約為陸地的2.4倍。大陸架和大陸坡約5500萬平方千米,相當於陸上沉積盆地面積的總和。地球上已探明石油資源的1/4和最終可采儲量的45%, 埋藏在海底。世界石油探明儲量的蘊藏重心,將逐步由陸地轉向海洋。
⑩ 石油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石油的成分
石油中碳氫兩種元素所組成的化合物,成分很復雜,並且隨產地不同而異。按其結構又分為烷烴(包括直鏈和支鏈烷烴)、環烷烴(多數是烷基環戊烷、烷基環己烷)和芳香烴(多數是烷基苯),一般石油中不含有烯烴。
石油中含硫化合物主要有硫醇(RSH)、硫醚(RSR)、二硫化物(RSSR)和噻吩等。在石油的某些加工產物中還含有硫化氫(H2S)。
石油中含氧化合物主要有環烷酸和酚類(以苯酚為主),此外還含有少量脂肪酸。環烷酸是指含有11~30個碳原子的羧酸,分子中含有一個或多個駢合脂環,羧基可以在脂環上或在側鏈上。如:
在煉油生產中常把環烷酸和酚叫做石油酸。
石油中含氮化合物主要有吡啶、吡咯、喹啉和胺類(RNH2)等。因吡咯在空氣中易氧化,顏色逐漸變深,這踉汽油久存顏色變深有關。
石油的化學組成是沒有一定的,隨產地不同而異。根據含烴的成分不同一般將石油分為烷烴基石油、環烷基石油、混合基石油和芳烴基石油等幾大類。但許多產油國家常根據本國的資源情況而有不同的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