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油氣生產過程中的危害因素防範主要抓好三個方面工作一是生產場所職業危害因素
摘要 1、生產過程產生的危害因素
② 石油焦的灰分組成是什麼,影響石油焦灰分高低的因素有
石油焦灰分中主要元素為鐵、硅、鈣鋁、鈉和鎂,還有少量的釩、鈦和鉻等,主要以它們的氧化物形式存在。影響石油焦灰分大小的因素首先是原油的含鹽量和脫鹽程 度。原油中的鹽分經過蒸餾或裂解加工後大部分富集在渣油中, 而渣油中的鹽分大部分殘留在焦炭中。石油焦的灰分還受冷卻水 和卸焦用高壓水含鹽量的影響,這兩類水如果重復利用,則含鹽 量比較高;石油焦如堆放在露天,地面上的泥沙或刮風帶來的塵 土也會增加石油焦的灰分。
③ 石油焦粉陰燃該如何滅火
第一,不能採用儲壓及儲氣這兩用驅動力的滅火器,因為這種滅火器對付粉塵類沒用,還會沖擊石油焦粉造成粉塵飛濺,形成粉塵爆炸。
第二,不能選用水流直接滅火,理由和第一條一樣。
第三,能形成陰燃說明體積不小,建議用水噴霧先將表面打濕,在進行噴淋滅火,時間會很長。
建議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④ 石油焦屬於煉油廢物么只是在密閉車間里進行包裝的話對環境有污染么需要辦理環保許可么
是屬於煉油廢物。在密閉車間進行包裝的話主要是注意環境空氣,主要是揚塵等的污染,注意操作工人的作業環境就行。環保許可主要是看企業的性質,每個企業都需要環保審批的。
⑤ 電解車間作業環境中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隱患
1、每位員工都要牢記電解安全生產制度。隨時檢查溝蓋板是否平整,房頂是否漏雨,有此情況時要及時更換石棉瓦,車間四周的窗戶要關好,避免雨水直接進入廠房。不能在車間內打鬧,每月的安全檢查要認真到位,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對特殊工種要求加強培訓,持證上崗。
2、在進入電解車間前,必須穿戴好完整的勞動防護用品,不能穿帶釘的鞋進入廠房,工作鞋一定要乾燥。在進行封殼作業時,嚴禁腳踏在殼面上,以防殼面塌陷燙傷。
3、嚴禁在相鄰的兩台電解槽之間傳遞工具。使用完的工具不能靠放在槽子、溝蓋板上,要整齊收放到工具架上。電解槽來效應時,熄滅用的效應棒不能短於兩米,熄滅時檢查火眼是否暢通,不要直接從火眼處熄滅效應。
4、不能用的效應棒拾出車間,不能亂丟亂放。冰晶石、氟化鋁也不能從火眼處直接放入,防止電解質噴傷人。
5、濕衣服不能放在蓋門上烘烤,以免著火;嚴禁在電解槽旁的走道上瞌睡,以免燙傷或發生窒息事故。發現事故及時通知有關領導和部門,避免出現大的安全事故。
⑥ 過高濃度的金屬粉塵會造成哪些嚴重後果
根據粉塵的性質,可以分為3類:無機性粉塵(礦物性粉塵,如硅石、石棉、煤等;金屬性粉塵如鐵、錫、鋁等及其化合物;人工無機粉塵,如水泥,金剛砂等)。有機性粉塵(包括植物性粉塵,如棉、麻、麵粉、木材;動物性粉塵,如皮毛、絲、骨質粉塵;人工合成有機粉塵,如機染料、農葯、合成樹脂等),混合性粉塵(上述2種粉塵混合在一起)。
根據化學性質不同,粉塵對人體可有致纖維化、中毒、致敏等作用,如:游離二氧化硅粉塵的致纖維化作用。直徑小於5μm(空氣動力學直徑)的粉塵對機體危害性較大,也易達到呼吸器官的深部。粉塵的濃度大小,與對人危害程度也有關系。
具體對粉健康的影響
全身作用:長期吸入較高濃度粉塵可引起肺部彌漫性、進行性纖維化為主的全身疾病(塵肺);如吸入鉛、銅、鋅錳等毒性粉塵,可在支氣管壁上溶解而被吸收,由血液帶到全身各部位,引起全身性中毒。鉛中毒是慢性的,但中毒者如果發燒,或者吃了某些葯物和喝了過量的酒,也會引起中毒的急性發作;過量吸入銅的煙塵可能導致溶血性貧血;鋅在燃燒時產生氧化鋅煙塵,人吸入後產生一種類似瘧疾的「金屬煙霧熱」疾病;長期吸入錳及其氧化物粉塵或煙霧,對中樞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及消化系統發生不良作用。
局部作用:接觸或吸入粉塵,首先對皮膚、角膜、粘膜等產生局部的刺激作用,並產生一系列的病變。如粉塵作用於呼吸道,早期可引起鼻腔粘膜機能亢進,毛細血管擴張,久之便形成肥大性鼻炎,最後由於粘膜營養供應不足而形成萎縮性鼻炎。還可形成咽炎、喉炎、氣管及支氣管炎。作用於皮膚、可形成粉刺、毛囊炎、膿皮病,如鉛塵浸入皮膚,會出現一些小紅點,稱為「鉛疹」等。
致癌作用:接觸如鎳、鉻、鉻酸鹽的粉塵,可以引起肺癌;接觸放射性礦物粉塵、容易生成肺癌;石棉粉塵可引起皮癌。
感染作用:有些有機粉塵如破爛布屑、獸皮、穀物等粉塵常附有病原菌,如絲菌、放射菌屬等,隨粉塵茲人肺內,可引起肺黴菌病等。
粉塵對肺部的作用:由於長期吸入生產性粉塵而產生的塵肺病,是一種常見的危害性較大的職業病。由於粉塵的性質不同,對肺組織引起病理改變也有差異,粉塵所引起的肺部疾病可分為三大類。
1、塵肺。2004年4月18日衛生部,勞動保障部頒布的《職業病目錄》中按其病因分為矽肺、電焊肺、鑄工肺、等13種塵肺病。塵肺從目前的醫學水平來說是不可治癒的疾病,因而在《機械製造企業安全質量標准化考評標准》中,把接觸生產性粉塵作業危害程度分級(四項分級之一)和職業健康監護作為重要的考評內容之一。
2、肺粉塵沉著症。有些生產性粉塵如錫、鋇、銻等粉塵吸入後可沉積於肺部組織中,呈現一般的異物反應、對人體健康危害較小或無明顯影響,經治療或脫離粉塵後病變可逐漸減輕或消失。
3、有機性粉塵引起的肺部病變。有機性粉塵所引起的肺部炎症,塵肺等病變在機械製造企業極為少見,由於對有機粉塵致病的原因研究較少,致病機理的看法不一致,目前也未定為職業病。
個人防護:依據粉塵對人體的危害方式和傷害途徑,進行針對性的個人防護。粉塵(或毒物)對人體傷害途徑有三種:一是吸入,通過呼吸道進人體內:二是通過人體表麵皮汗腺、皮脂腺、毛囊進入體內;三是食入,通過消化道進入體內。那麼針對傷害途徑,個人防護對策:一是切斷粉塵進入呼吸系統的途徑。依據不同性質的粉塵,配載不同類型的防塵口罩、呼吸器、(對某些有毒粉塵還應配戴防毒面具);二是阻隔粉塵對皮膚的接觸。正確穿戴工作服(有的還需要穿連褲、連帽的工作服)、頭盔(人體頭部是汗腺、皮脂肪和毛囊較集中的部位)眼鏡等:三是禁止在粉塵作業現場進食、抽煙、飲水等。以上內容參考《安全生產技術》,《安全生產管理》等書籍。
另,改善作業環境,比佩戴防護用具要好的多。
危害
1、一個成年人天天大約需要19m3空氣以便從中取得所需的氧氣。假如工人工作地點的空氣含有大量粉塵,在這種環境下工作的人吸進肺部的粉塵量就多,當達到一定數目時,就能引起肺部組織發生纖維化病變,使肺部組織逐漸硬化,失往正常的呼吸功能,發生塵肺病。
2、空氣中的粉塵落到機器的轉動部件上,會加速轉動部件的磨損,降低機器工作的精度和壽命。
3、粉塵彌漫在車間,還可降低可見度,影響視野,妨礙操縱,降低勞動生產率,甚至會造成事故。
4、粉塵排進大氣會造成大氣污染,很多有害氣體,液體或某些金屬元素都能吸附在其上,隨著人的呼吸而被帶進肺部深處或粘附在支氣管的管壁上,引起或加重呼吸器官的各種疾病。
5、空氣中的粉塵還會降低大氣的能見度,促使煙霧的形成,使太陽輻射能的傳遞受到影響。
6、可溶性有毒粉塵進進呼吸道後,能很快被吸收進血流,引起中毒;
7、放射性粉塵,則可造成放射性損傷;
8、某些硬質粉塵可損傷角膜及結膜,引起角膜混濁和結膜炎等;
9、粉塵堵塞皮脂腺和機械性刺激皮膚時,可引起粉刺、毛囊炎、膿皮病及皮膚皸裂等;
10、粉塵進進外耳道混在皮脂中,可形成耳垢。
11、粉塵對機體影響最大的是呼吸系統損害,包括上呼吸道炎症、肺炎(如錳塵)、肺肉芽腫(如鈹塵)、肺癌(如石棉塵、砷塵)、塵肺(如二氧化硅等塵)以及其他職業性肺部疾病等。
粉塵預防
1.技術革新
改革工藝設備和工藝操作方法、採用新技術是一項徹底消除粉塵污染、搞好防塵工作的技術措施。在工藝改革中首先應當使生產過程不產生粉塵危害的治本措施,其次才是產生粉塵以後通過治理消除或減少其危害的措施。
2.濕法防塵
這是一項簡便、經濟、有效的防塵措施。粉塵遇水後很容易吸收、凝聚、增重,這樣可大大減少粉塵的產生及擴散,改善作業環境的空氣質量。
3.密閉塵源
將塵源有效的封閉,是防止粉塵外逸的一項有效的技術措施,它常與通風除塵技術措施配合使用。
4.通風除塵
這是目前工業生產中應用最為普遍、效果最好的一種技術措施。通風除塵就是用通風的方法將塵源予以有效的控制,並將含塵氣體抽出,經除塵器凈化後排入大氣,使作業區空氣含塵濃度達到衛生標準的要求,並使尾氣達到排放標準的要求。
5.個人防護
這是一項輔助性的措施。通常是在其他技術措施的基礎上,對從事粉塵作業的人員通過各種防護用品(如口罩、防塵口罩、防塵面具、防塵頭盔等),進一步防止粉塵的吸入,減少粉塵對人體的危害。
⑦ 請問煅後石油焦粉塵可燃可爆嗎,200目左右的
我認為煅燒後的石油焦粉塵,應該是以無機材料為主,類似水泥粉塵,所以爆燃的可能性不大。
⑧ 石油焦粉塵和煤粉是不是爆炸粉塵
答案是肯定的,當煤粉塵濃度達到29g/m3時,如遇火花就可爆炸了。
⑨ 長期從事石油焦工作,石油焦粉塵會對身體造成危害嗎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有呀!就更吸煙差不多,吸多了,的肺癌的概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