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頁岩氣的分布與儲量
中國主要盆地和地區的頁岩氣資源量約為(21.5~45)×1012m3,中值為
30.7×1012m3。
•古生界頁岩氣資源量是中生界的2倍,平面分布以南方和西北地區為主,
四川盆地、鄂爾多斯盆地的古生界等是頁岩氣勘探的主要層系。
2. 中國的頁岩氣未來的發展會怎樣
2018年,中國成為繼美國和加拿大之後的全球第三大頁岩氣生產國,頁岩氣產量為109億方,累積完成頁岩氣鑽井898口,提交探明儲量1.05萬億立方米。其中,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的頁岩氣探明儲量7254.92億立方米,產量66.17億立方米;中石油頁岩氣探明儲量3200.75億立方米,產量42.64億立方米。
頁岩氣在全球分布廣泛,資源量約456萬億立方米,相當於煤層氣和緻密砂岩氣的總和,主要分布在北美、中亞、中國和拉美等地區。較常規天然氣相比,頁岩氣開發具有開采壽命長和生產周期長的優點。大部分產氣頁岩分布范圍廣、厚度大,且普遍含氣,使得頁岩氣井能夠長期穩定地產氣。頁岩氣田開采壽命一般可達30~50年,甚至更長。
中國在頁岩氣儲量方面大幅領先其他各國,具有深厚的開采潛力。盡管目前在開采技術上處於領先的北美地區仍是全球頁岩氣的主要出產地區,但儲量巨大的中國正在迅速趕上,經過多年勘探開發實踐,我國頁岩氣勘探開發取得重大突破。四川盆地及周緣的海相地層,累計探明頁岩氣地質儲量7643億m3。其中,重慶涪陵頁岩氣田累計探明地質儲量6008億m3,成為北美之外最大的頁岩氣田。預計到2030年左右,北美和中國將共同貢獻全球天然氣產量的20%左右。2010年中國開始生產頁岩氣,並迅速形成規模產業。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通過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和技術攻關,我國已掌握頁岩氣地球物理、鑽完井、壓裂改造等技術,具備3500m以淺(部分地區已達4000m)水平井鑽井及分段壓裂能力,初步形成適合我國地質條件的頁岩氣勘探開發技術體系。
3. 中國頁岩油儲量是多少
中國已探明頁岩氣儲量達到7643億立方米,僅次於美國和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
我國的頁岩油資源豐富,技術可采資源量43.52億噸(EIA .Sep 24, 2015),居世界第三位。由於勘查開發工作起步較晚,陸相盆地富有機質頁岩粘土含量高,開采難度較大。
因此目前我國頁岩油還處於勘查初期,尚未進入工業性開發,還沒有應用到工業生產和老百姓生活中。我們比美國開展這個工作要晚,從2010年才開始,比美國大概晚30~40年。
目前開採的頁岩油成分相當於輕質的石油,所以運用到生活中是跟石油的作用是一樣的,可以作為:燃料、化工原料等。
頁岩油是否可以取代石油成為人類新的主要能源:
頁岩油可以作為常規石油的補充能源。美國2016年的頁岩油產量已經突破了2.0億噸,佔到石油總產量的50%以上,對常規石油形成了有效補充,發揮了替代作用。
但在中國,受制於陸相頁岩油資源類型以及相適應的開采技術水平,實現我國頁岩油的工業化開采,未來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從能源角度說,頁岩油可以對常規石油形成有效的補充,但目前還不會完全取代石油。
以上內容參考:光明網-中國頁岩油儲量世界第三 未來5-8年將實現工業開發
以上內容參考 人民網——中國頁岩油儲量全球第三僅次於美國和加拿大
4. 大國重器中國頁岩氣已探明儲量高達多少億立方米
截至目前,中國石化累計探明頁岩氣地質儲量9407.72億立方米,助推我國頁岩氣探明儲量超2萬億立方米。
5. 頁岩氣是什麼涪陵頁岩氣田成全球第二大頁岩氣田有什麼意義
中石化在天然氣領域的步伐持續加快。位於四川省的涪陵頁岩氣田探明儲量增至3806億立方米,成為繼北美之外的全球第二大頁岩氣田。
10月15日,中石化發布消息稱,國土資源部油氣儲量評審辦公室對涪陵頁岩氣田焦石壩區塊焦頁4-焦頁5井區探明儲量進行評審。經評審認定,涪陵頁岩氣田焦石壩區塊新增探明儲量2739億立方米。
涪陵頁岩氣田發現於2014年,是中國的首個大型頁岩氣田。——探明儲量增加後,含氣面積也由106.45平方千米擴大到383.54平方千米。
國土資源部油氣儲量評審辦公室主任吳國干表示,涪陵頁岩氣田儲量規模的擴大,進一步證實了海相頁岩氣資源成為現實的增儲上產領域,標志著中國頁岩氣進入規模化、工業化開發生產階段。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與能源政策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雖然目前中國天然氣市場供過於求,但是從長遠來看,天然氣發展前景廣闊,「涪陵頁岩氣田儲量的擴大,將為中國天然氣未來的大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去年3月,中石化公布頁岩氣「三步走」戰略:2015年底建成頁岩氣產量產能50億立方米,2017年完成產量100億立方米,並著手制定2017年之後的三期開發計劃。
2014年底,中石化頁岩氣產量超過10億立方米。
「為了打造上游長板,中石化需要在非常規資源開發領域不斷尋求突破,實現油氣增儲上產,因為我們沒有更多的選擇。」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專家羅佐縣對界面新聞表示。
2008年,在下游領域領先的中石化提出全力打造上游長板,努力實現天然氣業務大發展。當年,中國天然氣全年總產量761億立方米。其中,中石油617億立方米,佔比80%;中國石化的天然氣產量僅有81億立方米,僅占總產量的10%。
2009年,得益於頁岩氣的規模化發展,美國以624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產量一舉超過俄羅斯,成為全球天然氣最大生產國。「頁岩氣革命」席捲全球。
這給中石化在天然氣領域實現逆勢增長帶來了希望。
同年,中石化油田勘探開發事業部成立非常規勘探處,統一組織實施上游頁岩油氣勘探,並與埃克森美孚、康菲等國際實力雄厚的公司開展頁岩氣勘探合作。
2011年8月,時任中石化董事長不久的傅成玉明確要求把資源獲取放在公司發展戰略的優先位置,「大力發展非常規,尤其是重點突破頁岩氣。」
隨後,中石化收購美國戴文能源公司5個頁岩油氣資產權益。對此,林伯強評價說,中石化的目的是向外拓展資源,長遠目標是獲得技術,以開發國內更豐富的頁岩氣資源。除了國外並購學技術外,中國石化在國內基礎研究也開展起來。
截至2014年,中石化在頁岩油氣勘探開發和研究方面已投入數十億元,在山東、河南、湖北、四川、貴州、重慶等地完成了40餘口頁岩油和頁岩氣井,最終在涪陵發現了中國第一個特大型頁岩氣田。
國土資源部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非常規天然氣增長迅速,其中,頁岩氣產量同比增長5.5倍,達到13億立方米,幾乎全部來自中石化。
今年8月底,中石化董事長王玉普在2015年度中期業績發布會表示,下半年中石化將進一步提高天然氣產量增長,產量主來自頁岩氣。
憑借多年努力,中石化天然氣產量得到大力提升。2014年,中國天然氣產量1329億立方米。其中,中石化天然氣產量佔比佔中國天然氣總產量的比例從2008年的10%上升到15%。中石油天然氣產量佔比從2008年的80%下降到70%。
10月14日,中石化發布消息稱,經過4年的籌備,新疆煤制氣外輸管道工程項目日前通過發改委審核。這個年設計輸量300億立方米的項目正式具備開工建設條件。
「中石化在煤制氣領域只是起步,但是從突破傳統能源發展思路這個角度看意義重大。」羅佐縣認為,這將為增加中國天然氣供應,調整優化能源結構,提高全國天然氣干線輸氣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據了解,作為國家核準的大型能源項目,該煤制氣管道項目總投資1300多億元,主要建設內容包括1條干線和6條支幹線,全長合計約8400公里。其中干線起自新疆昌吉州木壘縣,終於廣東韶關。
新氣管道配套多個氣源。主供氣源為新疆准東綜合示範區的煤制天然氣,包括中國石化80億方煤制氣項目及新疆多個煤制氣項目。遠期氣源為伊犁地區的煤制天然氣、中石化西北地區的常規天然氣等,以及煤層氣和頁岩氣。
「目前,煤制氣發展仍然面臨高污染、高耗能的頑疾,更具現實發展價值的仍是頁岩氣。」林伯強表示。
6. 頁岩氣貯量
中國頁岩氣的發展歷程及現狀 初步評價表明,我國頁岩氣資源量高達100萬億立方米,約為常規天然氣資源量的2倍,摺合原油近1000億噸,可采儲量30萬億立方米左右,主要分布在松遼盆地、渤海灣盆地、江漢盆地、四川盆地、柴達木盆地等地區。天然氣需求缺口的增加,再加上有美國頁岩氣的發展先例做藍本,近年來,頁岩氣也越來越 引起中國油氣界廣泛而密切的關注。各地關於頁岩氣的研討會相繼召開,與此同時,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大學、中石油、中石化等也紛紛開展了頁岩氣的先期研究工作,並取得了一定成效。專家稱,當前,頁岩氣在中國已進入了快速起步階段.
為夢想而生團隊^_^祝你學習進步!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請及時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
手機提問者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
你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
如還有新的問題,請不要追問的形式發送,另外發問題並向我求助,答題不易,敬請諒解~~
O(∩_∩)O,記得好評和採納,互相幫助!
7. 中石油在四川盆地增加多少頁岩氣儲量
中石油在四川盆地增加1600億立方米頁岩氣儲量.
經國土資源部審查和批准,中石油日前在四川盆地的威202井區、寧201井區和YS108井區內增加了207.87平方公里新的含頁岩氣探區。
這些新的含頁岩氣探區的地下增加了1635.3億立方米探明頁岩氣儲量,技術可采儲量408.8億立方米。這3個井區都位於四川盆地的國家頁岩氣示範區內。
截止到8月27日,在新探明的地區內,47口井已經投產,平均日產362萬立方米頁岩氣。
8. 石油從哪裡來
石油又稱原油,是從地下深處開採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體。主要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與煤一樣屬於化石燃料。石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組成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液、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
石油生成
研究表明,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萬年的時間,在現今已發現的油藏中,時間最老的可達到5億年之久。在地球不斷演化的漫長歷史過程中,有一些「特殊」時期,如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的植物和動物死亡後,構成其身體的有機物質不斷分解,與泥沙或碳酸質
石油
沉澱物等物質混合組成沉積層。由於沉積物不斷地堆積加厚,導致溫度和壓力上升,隨著這種過程的不斷進行,沉積層變為沉積岩,進而形成沉積盆地,這就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的地質環境。
生物成油理論
大多數地質學家認為石油像煤和天然氣一樣,是古代有機物通過漫長的壓縮和加熱後逐漸形成的。按照這個理論石油是由史前的海洋動物和藻類屍體變化形成的。(陸上的植物則一般形成煤。)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這些有機物與淤泥混合,被埋在厚厚的沉積岩下。在地下的高溫和高壓下它們逐漸轉化,首先形成臘狀的油頁岩,後來退化成液態和氣態的碳氫化合物。由於這些碳氫化合物比附近的岩石輕,它們向上滲透到附近的岩層中,直到滲透到上面緊密無法滲透的、本身則多空的岩層中。這樣聚集到一起的石油形成油田。通過鑽井和泵取人們可以從油田中獲得石油。地質學家將石油形成的溫度范圍稱為「油窗」。溫度太低石油無法形成,溫度太高則會形成天然氣。雖然石油形成的深度在世界各地不同,但是「典型」的深度為四至六千米。由於石油形成後還會滲透到其它岩層中去,因此實際的油田可能要淺得多。因此形成油田需要三個條件:豐富的源岩,滲透通道和一個可以聚集石油的岩層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