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東營石油專業怎麼樣
擴展閱讀
小超市有多少產品 2025-08-09 12:22:15
武侯冷凍產品在哪裡批發 2025-08-09 12:21:34

東營石油專業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2-07-28 02:13:12

㈠ 石油裝備產行業發展前景怎麼樣

作為現代工業文明的基礎,石油消耗已佔到一次性能源結構的40%,天然氣則佔了23%。未來數十年內,石油與天然氣的開發利用在全球能源中仍將占據絕對主導地位。石油和天然氣需求的穩定增長帶來了石油勘探開發投資額的持續攀升,也使石油裝備製造業獲得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據業內權威分析,未來世界石油裝備每年需求增長率可達20%以上。高端石油裝備製造正成為一個高投資、高回報、低風險的行業。
一、我國石油裝備製造業發展現狀
「十一五」期間,我國石油石化設備製造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從1019家快速增至2023家,翻了近一番,全行業資產總額從674億元增長到2006億元。5年間全行業工業總產值和工業銷售產值均增長了3倍以上,而新產品產值、出口交貨值、利潤總額等指標的增長均在兩倍以上。
盡管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我國石油裝備業依然面臨嚴峻形勢。目前,世界主要的石油裝備技術研發與製造企業幾乎都集中在美國的休斯頓,其占據了石油裝備領域85%以上的市場份額。休斯頓年營業額超過百億美元以上的企業有數十家之多,而中國2003年以前在高端石油裝備領域尚屬於純進口國,至今無一家企業進入世界500強。近年來我國政府大力實施「走出去」能源戰略,到海外進行油氣勘探開發,中國幾大石油公司已經累計在海外獲得了一百多個油田項目,但這些項目70%以上的設備和服務都有西方公司提供,尤其是海洋項目的產品和服務更是被西方公司壟斷。據統計,2010年我國石油裝備行業出口額137億美元,還不及美國哈利伯頓公司全年營業額的三分之一,在全球市場中所佔份額不足2%。
造成這種不利局面的原因:一是起步晚,底子薄。我國的高端石油裝備製造業進入二十一世紀後才開始起步,而西方國家相關行業已有百年歷史。二是企業數量多、規模小,集中度低。我國石油裝備企業資金、技術力量分散,核心競爭力難以提高。三是過多依賴低附加值環節。由於缺少關鍵核心技術,導致企業處於產業鏈低端,只從事一些低端產品加工,極大降低了回報率和附加值。以一艘中國製造的自升式鑽井平台為例,由於只實現了24%的國產化率,中國企業只能獲得全部利潤的20%。
盡管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但我國石油裝備製造業在發展過程中業逐漸積累起自己的優勢。
(一)門類齊全。目前我國石油裝備製造業門類比較齊全,產品規格、品種基本能滿足陸上石油勘探開發需求,從生產能力、產量、產值、生產的品種規格和從業人員等方面衡量,我國已經是一個生產石油裝備的大國。
(二)高性價比。石油裝備製造作為一個高成本行業,中國具有西方國家難以實現的人力資源優勢和成本優勢,產品具有很高的性價比,這對世界各產油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傢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已經有很多國家石油公司在中國設立了長期采辦機構。
(三)國家扶持。「十一五」期間,我國將石油勘探、鑽采設備製造行業作為重點鼓勵發展的產業,在政策上給予大力支持。2010年,高端裝備製造業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重點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十二五」開局,我國又確立了能源裝備產業新的發展目標,明確提出要把能源裝備製造業培育成重要的戰略新興產業。而近期即將出台的《「十二」五期間海洋工程裝備發展規劃》,則標志著國家將加大對海工裝備產業的扶持力度。
具有戰略高度的政策頻繁出台,彰顯出我國大力發展高端石油裝備製造業的決心,推動了石油裝備製造業的優化升級和布局調整。近年來,國際石油石化通用機械製造業產業能已經開始向我國轉移。可以預見,未來5-10年內我國高端石油裝備產業將會迎來蓬勃發展。只要抓住機遇,業內將成長起一批具備和西方石油裝備「大鱷」抗衡實力的國際化企業集團。
二、東營做大做強石油裝備製造業的基礎和優勢
山東省石油裝備銷售收入連續兩年位居全國首位,其中80%以上的石油裝備製造業集中在東營。2010年,東營銷售收入過億元的石油裝備企業達五十餘家,5億元以上的企業20多家。目前,東營的石油裝備總產值已經佔到全國的三分之一左右,主導產品陸地石油鑽機占國內市場的比重達到26%,抽油機達到60%,石油專用管達到30%,抽油(電)泵達到50%,抽油桿達到25%,燃氣發電機組達到80%,油田特種車輛達到30%。鑽機、管具、採油裝備大量出口中亞和東歐,石油管具大量出口美國、加拿大等西方國家。
作為中國做大的石油裝備製造業基地,東營初步具備了承接國際石油石化通用機械製造業轉移的優勢:
(一)產品種類齊全。經過多年積累,東營的石油裝備產業已經成為國內同行業的「領頭雁」。東營市已經形成了以鑽機、鑽桿、抽油機、抽油桿、抽油泵、油氣集輸管道、油田特種車輛等成套設備為重點,涵蓋物探、鑽井、測井、固井、採油、井下作業、地面工程、管道運輸等各領域的產品體系。龐大的產業規模,完整的產品種類使得東營具備了成為「東方休斯頓」和世界石油之都的實力。
(二)產業關聯度較高。東營石油裝備產業體系較為完整,集研發、製造、服務、內外貿易於一體,企業之間通過專業分工,在技術信息、原材料供應、產品銷售渠道和價格等方面建立起共生、互補、競爭的發展模式,產業鏈不斷延伸,產品開發由低端向高端、公司主營業務有製造向工程服務不斷轉變。
(三)創業及展示載體豐富。依託勝利油田和石油大學,東營的石油裝備專業人才資源豐富,科研實力雄厚。目前,東營市已經擁有一處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座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和四家國家級高新技術創業中心,並建成了國家級示範生產力促進中心。一年一度的中國(東營)國際石油石化裝備與技術展覽會是國內唯一在石油產區和石油裝備基地舉辦的國際石油盛會。目前正在建設的「中國石油裝備產業基地國際交流中心」項目建成後將成為中國石油裝備向世界展示形象和宣示實力的平台和窗口。
(四)交通網路發達。完善的公路、鐵路、航空、港口等交通設施,為東營市搭建了發達的交通網路。尤其是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東營港2020年將跨入具備億噸吞吐能力大港的行列,使得東營具備了與世界能源之都美國休斯頓類似的優勢,是我國其他主要石油裝備製造地區所不具備的。
(五)國家戰略支撐。2009年11月和2011年1月。「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和「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相繼上升為國家開發戰略,東營分別成為「黃」、「藍」戰略的核心城市和前沿城市。「黃」、「藍」戰略分別明確了東營建立高端石油裝備產業區以及石油產業聚焦區的目標,加之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三大國家戰略的交匯疊加,使東營石油裝備製造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機遇。
三、東營石油裝備製造業發展面臨的挑戰及對策建議
全球油氣勘探開發的廣闊前景,以及國際石油石化通用機械製造業產能向我國轉移的趨勢,使東營高端石油裝備產業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機遇。作為石油裝備製造業的「領頭雁」,東營石油裝備產業在擁有顯著優勢的同時,自身發展也存在許多矛盾和問題,必須採取措施積極應對。
(一)面臨國內兄弟省份的激烈挑戰。盡管東營石油裝備產業在國內已經建立起了領先優勢,但發展形勢不容樂觀。進入新世紀以來,全國很多地方十分重視石油裝備製造業所蘊含的巨大商機,紛紛將打造石油裝備製造基地作為自身發展的戰略目標。
遼寧盤錦市和黑龍江大慶市先後確定了建設世界石油裝備產業基地的戰略目標。盤錦的建設目標是到2015年產值占國內石油裝備製造行業的1/5,佔世界石油裝備年需求量的3%,2020年產值占國內行業的1/4,佔世界需求量的5%-6%,成為聞名世界的石油裝備製造中心。大慶的目標是在未來5年內,建立起具有世界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石油裝備製造基地。近年來,江漢油田也確立了建設「世界知名,中國一流」的石油裝備製造基地的戰略目標,力爭在「十二五」期間銷售過百億。上海建立了石油化工裝備產業基地,其發展目標是建成具備世界影響力,中國最具競爭力的石油裝備產業基地。今年初,克拉瑪依油田也定下了打造國家級石油裝備產業基地的發展目標,此外,四川廣漢、江蘇建湖等地也啟動了石油裝備基地建設工程。
憑借自身的獨特優勢,各地紛紛確立了石油裝備產業發展的宏偉藍圖,並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其中大慶、盤錦的發展尤為迅速,計劃建設總投資額均在百億元以上。未來中國石油裝備製造業將形成群雄並起的格局,激烈的競爭已經不可避免。
(二)需解決制約自身發展的深層問題。目前,制約東營石油裝備製造業發展的深層問題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企業規模小,集中度低。東營的石油裝備企業雖然總體看數量較多,但有半數以上的企業未達到規模經濟。這使得企業資金、產能規模、技術力量等資源相對分散,區域性綜合競爭力難以提高。二是產品結構雷同,特色不明顯,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由於各自為戰,東營石油裝備企業難以形成競爭合力,造成了產能的浪費和行業間的無序競爭,影響了產業的健康發展。三是產品技術含量低,低端產品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產品少,一些關鍵技術和產品還需引進或直接到國外采購,產品附加值低,自主化生產能力有待提高。四是海外市場開發力度弱。東營的石油裝備是靠勝利油田的帶動發展起來,由於對勝利油田等國內油田的依賴,許多企業在對海外市場的開發上畏首畏尾。絕大多數企業還沒有建立起完善的海外市場營銷體系,尚未具備與哈里伯頓等世界巨頭競爭的能力。
(三)必須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東營石油裝備產業的發展首先離不開企業自身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東營企業將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形象地比喻為「護住脖子」和「伸出拳頭「。所謂「護住脖子」,就是不斷加強技術研發和自主創新,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提升自主研發、自主設計和自主製造的能力,強化核心競爭力,徹底擺脫國外公司在關鍵技術上的「卡脖子」現象。所謂「伸出拳頭」,就是苦練內功,拿出技術先進、質量過硬的拳頭產品,樹立良好品牌,形成廣泛影響力。只有具備過硬的拳頭產品,才能擁有和西方大公司過招的資本,才能真正在市場博弈中搶佔先機。
未來的發展中,東營石油裝備製造業面臨著「不進則退」的嚴峻形勢。要保持並擴大領先優勢,在企業自身努力的同時,還必須得到政府相關部門的大力扶持。企業希望政府:一是盡快出台具體的扶持政策細則。包括技術研發支持政策、土地支持政策、人才支持政策等。通過優惠政策的支持,鼓勵企業走自主研發與技術合作、技術引進相結合的道路,引導企業盡快掌握世界先進技術,加速產品高端化進程。二是加快推進產業產品結構調整。充分發揮政府宏觀調控職能。有效整合資源,以點帶面,使東營石油裝備產業走上高端項目帶動低端項目,大企業帶動小企業的發展道路。同時,通過發揮引導作用,調整產業格局,優化產品結構,從而形成良好的區域競爭合力。此外,還應當加大監管力度,避免惡性競爭,使東營石油裝備製造企業實現協同作戰,共同發展,充分發揮產業集聚優勢。三是加大對海外市場開發的支持力度。從產業長遠發展的角度考慮,政府應出台海外市場開發激勵政策,鼓勵企業實施「走出去」的市場戰略,參與全球市場競爭,佔領海外市場。四是實行大項目和高端項目帶動戰略。加強對大項目和高端項目的政策傾斜力度,通過項目帶動,在做大的基礎上,把石油裝備產業做精、做高端。
面對機遇與挑戰,只有企業努力,政府重視,多方配合,聚力突破,東營石油裝備製造業才能夠保持並擴大自己的領先優勢。只要運作得當,搶佔先機,東營石油裝備產業有可能在未來10-15年內形成數千億元的產值和銷售規模。屆時東營將實現石油裝備製造業的跨越發展,並真正成為「東方休斯頓」和世界石油之都,為中國石油裝備製造業的強大振興作出更大貢獻。

㈡ 山東石油化工學院怎麼樣

山東石油化工學院以前是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轉設之前在獨立學院當中算是比較好的,師資只能說以前主要是畢業於各高校的碩士,博士不是很多,這幾年引進的博士多了一些,但真正在學術圈比較有地位的、領軍型的學者並不多,所以師資暫且只能說是一般。學校目前在原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東營校區,校區內的設施比較陳舊,有些正在拆,有些正在翻新。宿舍條件不算好。
師資力量......嗯.....可能理科沿用的石油大學的那些老師底子還是不錯的,但是文科類的就都挺一般了,至於環境的話,來晚了應該早點回答的,怕就怕同行比較,在山東省大環境公辦學校開始裝空調改獨衛的背景下,這里洗澡還限號,師專校區是在女浴室底下一樓留了幾個給男生洗澡的位置,但是要麼燙死要麼涼死,住宿上男生還是單排筒子樓(就是每一層樓都只有單向一個房間露天那種)比較惡劣了可以說是。有兩棟小紅樓倒不是這種,一個宿舍住5個人左右,就一個風扇,暖氣片小的可憐冬天幾乎感覺不到有暖氣,夏天一個小風扇,公共洗漱間,一樓有洗衣機。石大校區不了解,但基本都是沿用的石油大學90年代的建築,都很有年代感,另外東營經濟不景氣沒錢撥款改建可能要等些年了,東營也沒什麼景點,公布本科學校就這一所獨苗。

㈢ 東營石油學院,東營中國石油大學,石大勝利學院都什麼關系,位置在哪,這三個學校評價如何

東營沒有叫做「石油學院」的這個學校,就我推斷,你說的應該是「石油學校」,這是勝利職業學院的舊稱,勝職是當時勝利油田辦的專科學校,不過現在早已不招生了,只給中石化職工做培訓用,這所學校跟下面的兩所學校沒有太大關系。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11高校,不過現在搬到黃島去了,東營校區只有實習或研究生某些專業才會去,沒有任何專業。

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是當時東營市、油田、中石大三方共建的獨立學院。有著「中國石油大學」的名字,但這倆的關系和學生並沒有任何關系,二者在很多方面都是獨立的系統,是兩所院校。

勝利學院和勝職有歷史淵源,和油田發展有關,現在已經無關,不必深究。

如果只考慮中國石油大學的東營校區,這三個院校挨著(就隔一條太行山路),中石大西北邊是勝職,勝職南邊是勝利學院本部,不過中石大搬走以後,東營校區給勝利學院使用了。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北一路739號

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北二路271號(其實這個地址也是中石大)、濟南路1號(老本部)

勝利職業學院:北二路504號

至於評價,沒什麼可評價的,這三所院校之間沒有可比性。勝職已經不招生,沒什麼好說的;中石大是211,中國第一所石油院校;勝利學院是獨立學院,也就是通常說的三本。

------2022更新

再補充幾句,時隔這么多年,也有變化。

勝職已經交給地方辦學,完全與油田脫鉤。

勝利學院轉設為省屬二本山東石油化工學院。

而中石大則想徹底脫手東營校區,中石大在東營徹底成為歷史。

㈣ 山東石油化工學院好不好

從2020年入學以來,我感覺山東石油化工學院不論是從學習氛圍、師資力量還是學校環境、學校政策都是不錯的。

作為一名山東石油化工學院護理學院的學生,對學校的情況還是比較了解的,接下來從我的視角介紹一下山東石油化工學院。值得一說的是學校在2022年正式從民辦轉為了公辦學校,從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改成了山東石油化工學院。這就是學校比我們努力的例子)

總之,山東石油化工學院真的提不錯的,相信來到這里的你也會度過快樂且充實的大學生活。

㈤ 山東東營石油大學好嗎

摘要 首先,山東東營已經沒有石油大學了,只有附屬的勝利學院,屬於分校。石油大學現在在青島了

㈥ 在東營干石油方面的相關工作,是不是很賺錢

是的。東營號稱油城,有第二大石油工業基地勝利油田,東營市在2017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排第54位。
山東省石化產業總量3萬多億,煉油總產能達2.1億噸,已經是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產能聚集規模僅次於美國休斯頓地區(2.7億噸)、日本東京灣沿岸(2.2億噸)。截至2015年底,全國地方煉廠(含中化、中國兵工等控股及收購的地煉企業)一次總產能2.13億噸/年,約佔全國一次加工能力7.40億噸/年的29%。作為國內地煉最集中的省份,山東地煉一次加工能力達到1.44億噸/年,占國內地煉的68%。

㈦ 東營職業學院的石油化工生產技術適合女生學嗎

不建議女生學習與化工有關的專業,特別是有機化工。石油化工屬於有機化工,有機物很多都有毒有害,具有致癌性,並且有機物與人體的親和性是比較強的,女生的身體特點決定了女生在這種環境中受到的危害比較大,會影響今後的生育和身體健康。

㈧ 石油工程專業就業前景

高考填報志願時,石油工程專業就業方向有哪些以及就業前景怎麼樣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以下是大學生必備網整理的石油工程專業簡介、就業方向、就業前景等信息,供大家參考。
1、石油工程專業簡介
石油工程專業主要培養從事石油工程設計、科學研究與生產管理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學生在校期間主要學習地質、力學、機械、電工、計算機、基礎化學、流體力學、油層物理、提高採收率原理和石油工程等課程;畢業後具備較強的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石油工程優化設計能力、石油工程技術開發、科學研究及石油生產的管理能力,能獨立進行油氣田開發方案和鑽采工藝的優化設計、石油生產工藝和提高採收率技術的開發研究等工作;主要在石油、石化行業及相關行業就業。
2、石油工程專業就業方向
本專業學生畢業後可到石油工程領域從事油氣鑽井與完井工程、採油工程、油藏工程、儲層評價等方面的工程設計、工程施工與管理、應用研究與科技開發等方面的工作。
從事行業:
畢業後主要在石油、新能源、儀器儀表等行業工作,大致如下:
1 石油/化工/礦產/地質
2 新能源
3 儀器儀表/工業自動化
4 機械/設備/重工
5 其他行業
6 互聯網/電子商務
7 貿易/進出口
8 建築/建材/工程
從事崗位:
畢業後主要從事銷售工程師、銷售經理、項目經理等工作,大致如下:
1 銷售工程師
2 銷售經理
3 項目經理
4 銷售代表
5 儀表工程師
6 電氣工程師
7 區域銷售經理
8 大客戶經理
工作城市:
畢業後,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就業機會比較多,大致如下:
1 北京
2 上海
3 廣州
4 西安
5 成都
6 深圳
7 武漢
8 東營
3、石油工程專業就業前景怎麼樣
石油工程建設技術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從簡單到復雜,從易到難,從僅考慮滿足生產到全面考慮工程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從單純購買引進設備到擁自己的專利專技術。
隨著國經濟持續高速展,石油開采遠不能滿足加工、消費增長的需要,我國已由過去的石油八輸出國變成凈輸入國,據國家海關總署統計,我國二零零二年的原油進口量可能突破七零零零萬噸.適應國民經濟展的需要,我們國石油集團-方面繼續加勘探開力度,尋找新的具商業價值產能的增長點,實施'穩定東部,展西部'的戰略部署;另-方面貫徹國家'走去'的戰略方針,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種場',將採取切實效的措施保持原油產量穩升,天然氣產量實現幅度增長.石油工程建設將繼續依靠技術進步求展。

㈨ 東營石油大學怎麼樣,前途如何

學校的歷史你去官方網頁上看吧http://www.upc.e.cn/
總體來講石油大學的師資、教學都是很好的,只不過因為在東營不太受關注,可能以後要往青島搬了。
上大學的最終目的還是找工作,個人認為如果來石油大學就一定要報這個學校的主幹專業,像石油工程、油氣儲運、油氣勘探、化學和機械也不錯,因為每年石油大學都要組織雙選會,國內的大油田企業像中石化、中海油都要來招人,要上面幾個主幹專業的人很多,所以主幹專業的就業是很好的,幾乎能達到100%,感覺在這一點上就是國內處於前列的名牌大學也未必能比。但是如果你報了文科類的專業,那就要靠自己找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