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中石油的職工是多少年開始交社保
擴展閱讀
鑽石葉子黃了怎麼辦 2025-07-28 12:16:03

中石油的職工是多少年開始交社保

發布時間: 2022-07-16 04:16:04

Ⅰ 職工社保從哪年開始交的

法律分析:1995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1994年7月5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

1994年7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十八號公布,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條 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

Ⅱ 國企職工那一年開始交社保的

國企單位,從1986年實行勞動合同制,凡是1986年10月之後參加工作的,都需要交納養老保險,從1992年開始,全部實行合同制,實行繳納養老保險,由於各地執行的時間不一致,有的較早,有的推遲,不一定的

Ⅲ 社保繳納國家幾幾年開始的

最早是1951年開始的。

我國的養老保險以1951年2月26日政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為起點,其發展可概括為四個階段:

1、1951-1965年為養老保險制度的創建階段。該階段以政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為標志,主要工作是著手建立全國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並逐步趨向正規化和制度化。

2、1966-1976年是養老保險制度嚴重破壞階段。當時中國社會保險事業與全國社會經濟文化一樣遭受到嚴重破壞,社會保險基金統籌調劑制度停止,相關負擔全部由各企業自理,社會保險變成了企業保險,正常的退休制度中斷。

3、1977-1992年為養老保險制度恢復和調整階段。在十年動亂結束後,我國採取漸進的方式對養老保險進行了調整,恢復了正常的退休制度,調整了養老待遇計算辦法,部分地區實行了退休費統籌制度。

4、1993年到現在是養老保險制度實施創新改革階段。本階段主要是創建了適應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模式,改變了計算養老金辦法,建立了基本養老金增長機制和實施了基本養老金社會化發放,最終基本建成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

(3)中石油的職工是多少年開始交社保擴展閱讀:

單位繳費比例:

用人單位應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目前企業繳費的比例一般不得超過企業工資總額的20%,具體比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確定,少數省、自治區、直轄市離退休人數較多,養老保險負擔較重,確實需要超過企業工資總額的20%的,需要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的批准。

Ⅳ 中石油單位在1992年給員工開始上養老保險這個時候的養老保險的比例是多少

當時如果實行的是行業統籌,則根據以支定收的原則,單位繳費比例很低,個人繳費比例是2%。如果是參加地方社保的繳費,單位繳費比例是22%左右(各省的繳費比例都不一樣)。

Ⅳ 中石油川中礦區是從哪個時候開始給職工繳的企業年金

摘要 中石油職工企業年金是從1992年1月份之後開始交的。我們知道,中石油是大型國有企業,而我國從1992年起,陸續在全國各地國有企業在職職工中建立了企業年金制度。作為社保的重要補充,企業年金由職工和企業自主自願選擇是不是交費,停交或續交,共同承擔。交費總額進入個人專門帳戶,退休後按月發放。可見,中石油職業的企業年金也是從1992年1月份之後開始交納的。

Ⅵ 職工社保是哪年開始交的

法律分析:從就職的當年開始交的。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承受能力相適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七十條 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

第七十二條 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Ⅶ 國家從哪年開始給職工上保險的

一,國家規定企業為職工繳納社保是從1995年開始的。
二,社會養老保險,國家從1986年就開始實施了,當時僅僅是在國企內部實行勞動合同制,繳納養老保險,從1991年開始實行全部實行養老保險交費制度,由於各地進展不一,大部分省市都是在1992年實行。
三,1998年,中國政府頒布了《關於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開始在全國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1.國家規定企業為職工繳納社保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規定的,該發從1995年1月1日施行。
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九章規定: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承受能力相適應。
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3.勞動法(labour law),是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密切聯系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總稱。它是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而產生的法律部門;它是從民法中分離出來的法律部門;是一種獨立的法律部門。這些法律條文規管工會、僱主及雇員的關系,並保障各方面的權利及義務。
拓展資料
我國《社會保險法》第四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第五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曰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據此,社會保險是國家強制用人單位和個人必須辦理登記和繳納的,社會保險的登記、辦理、繳費均有用人單位依法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報,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法定義務。
因此,勞動者在職期間,不論是否在試用期,用人單位均應該為勞動者購買社保,其中勞動者個人繳費比例部分費用應由勞動者負擔。

Ⅷ 一開始去中石油上班是不是只有簽訂合同才開始交社保

不是。社保購買從實際用工之日起開始,而不是勞動合同簽定日。

社會保險(Social Insurance)是指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社會保險計劃由政府舉辦,強制某一群體將其收入的一部分作為社會保險稅(費)形成社會保險基金,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被保險人可從基金獲得固定的收入或損失的補償,它是一種再分配製度,它的目標是保證物質及勞動力的再生產和社會的穩定。

相關法律法規依據:

社會保險法,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的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

Ⅸ 職工社保從哪年開始交的

一,國家規定企業為職工繳納社保是從1995年開始的。
二,社會養老保險,國家從1986年就開始實施了,當時僅僅是在國企內部實行勞動合同制,繳納養老保險,從1991年開始實行全部實行養老保險交費制度,由於各地進展不一,大部分省市都是在1992年實行。
三,1998年,中國政府頒布了《關於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開始在全國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1.國家規定企業為職工繳納社保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規定的,該發從1995年1月1日施行。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九章規定: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承受能力相適應。
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3.
勞動法(labour
law),是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密切聯系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總稱。它是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而產生的法律部門;它是從民法中分離出來的法律部門;是一種獨立的法律部門。這些法律條文規管工會、僱主及雇員的關系,並保障各方面的權利及義務。

(9)中石油的職工是多少年開始交社保擴展閱讀
我國《社會保險法》第四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第五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曰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據此,社會保險是國家強制用人單位和個人必須辦理登記和繳納的,社會保險的登記、辦理、繳費均有用人單位依法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報,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法定義務。
因此,勞動者在職期間,不論是否在試用期,用人單位均應該為勞動者購買社保,其中勞動者個人繳費比例部分費用應由勞動者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