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石油股票有哪些龍頭股
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廣聚能源、國際實業、勝利股份、泰山石油、大慶華科、東華能源、中曼石油、貝肯能源、ST寶德、海油發展、博匯股份等。
拓展資料
1、股票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證書。它是股份公司向股東發行的一種證券,作為所有權憑證,以籌集資金並獲得股息和獎金。股票是資本市場上的一種長期信用工具。它可以轉讓、買賣。有了它,股東既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也可以承擔公司經營失誤所帶來的風險。每一股代表股東對企業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個上市公司都發行股票。
2、同一類別中的每一股代表對公司的平等所有權。每個股東對公司的持股比例取決於所持股份的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組成部分。它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上主要的長期信用工具。然而,公司不能被要求回報其投資。
3、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是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特大型央企,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於1998年7月在原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的基礎上組建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業集團,系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是實行上下游、內外貿、產銷一體化、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運作,跨地區、跨行業、跨國經營的綜合性石油公司。2015年國內生產原油11143萬噸,生產天然氣954.8億立方米,加工原油15132萬噸,生產成品油10369萬噸;同時在海外獲取權益原油產量1642.3萬噸、天燃氣產量25.9億立方米。全年實現銷售收入20168億元,實現利潤825億元。全年國內新增探明石油地質儲量72817萬噸、新增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5702億立方米,新增探明油氣儲量當量連續9年超過10億噸。
『貳』 誰能分析一下中國石油這只股票
第一,中石油股價為什麼跌跌不休?中石油開在48元沒有往上做,完全不是價值高估的原因,為什麼這么說?你只要看看中國神華開在什麼位置上,然後又連續拉高,你再看看200元的山東黃金、貴州茅台,300元的中國船舶,就明白並不是高開而演繹價值回歸才使中石油綿綿下跌的。關鍵是散戶搶籌導致的,散戶的搶籌,使得機構反手做空,想在低位撿回籌碼。於是,一些機構推薦的08年十大優質股票的名單里,居然也把「亞洲最賺錢的公司」去掉了,然後又雇了幾個股評家,說中石油不值這個錢……機構也確實厲害,上面放上大賣盤壓住,在關鍵點位打壓,使得股價如瀑布般直下,破40再破30,創造了全球股市奇觀,「亞洲最賺錢的公司」一個半月股價腰斬! 但買入中石油的散戶都是受機構「價值投資」洗腦比較徹底的,在解套無望的情況下低位買進降低成本,成了散戶補進的充分理由。另外,股價跌破36和30以後,散戶出現了搶購潮,這從交易數據可以看出來,主力在這個階段不得不和散戶搶籌,然後機構用搶來的籌碼再行打壓……而股價越低,參與搶籌的人就會越多。像樓主本人也開始在30元以下開始每隔1元翻倍加倉,我的申購新股的一些朋友甚至揚言,中石油跌到25,將停止申購滿倉待漲。於是,機構的打壓,會將一部分高位套牢的籌碼嚇出來,但是越打壓越低,堅信中石油的投資價值與股指期貨價值的投資者就會潮水般涌來搶籌……而機構得不到籌碼會氣急敗壞再打,散戶再搶——這就是股價跌跌不休的原因!
第二,打壓中石油造成的結果。打壓中石油與打壓任何股票不同,因為中石油占的指數權證太大,又是亞洲最賺錢的公司,所以打壓中石油就是打壓大盤,就是打壓機構在「5.30」之後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價值投資理念,最終的結果就是機構一方面在中石油上賠錢(打壓的代價),一方面在其他股票上嚴重地把自己套住,有29元的中石油,誰會去買60元之上的中國神華、200元之上的山東黃金、貴州茅台和300元之上的中國船舶呢?最近「價值股」跌得凶「題材股」漲得凶,就是機構打壓中石油導致「價值投資理念」崩潰的結果,影響所及,也波及到地產股與銀行股,有人評論地產股與銀行股是緊縮政策的結果,但是什麼時候不在打壓房價,房價降下來了嗎?人民幣不是在繼續升值嗎?房地產股與銀行股的下跌,實質上是打壓中石油導致「價值投資理念」崩潰的結果。
第三,中石油打壓的極限。中石油破40與30的時候,幾乎「各省人民」都發了「賀電」,這些網民的惡作劇實際上是表示震驚和憤慨!於是,有的網民要求徹查做空中石油的帳號,有的網民把憤恨發泄到中石油公司身上,有的甚至在網上表示要有極端,這都影響到中石油加油站的保安工作了。中石油是部級單位,在上層很有影響,所以中石油破30的時候,連國資委主任李榮融也出來挺中石油了。再往下砸會出現什麼情況誰也不好猜測。更重要的是,拋開中石油作為「亞洲最賺錢的公司」的投資價值不談,僅就其權重價值而言,也是機構必須重倉配置的,除非機構不想掌握滬深大盤的指數,不想做股指期貨。散戶也很聰明:既然打壓是為了買入,讓我在低位給你,就是不給,反過來我還要在低位攤低成本——既然你把它打得那麼低了!這兩個因素結合起來,使得中石油進一步打壓的空間有限,所以樓主是以25元為建倉目標位的。
第四,機構打壓中石油麵臨的更大挑戰。中國的機構大致可分四種,一種是公募的基金,一種是私募的基金,一種是保險公司,一種是券商,在中石油上市之前,這四種機構要想左右滬深大盤都不容易,但是,中石油上市之後,那一種機構只要取得了相當的中石油的籌碼,都可以左右滬深大盤,進而左右股指期貨。因為中石油雖然佔了上證指數20%還多的權重,但是流通市值卻在滬深兩市排在10名左右,不但不如中信證券,招商銀行等,連他的兄弟中石化都不如!所以,下一步,不但是散戶和機構之爭,更是機構與機構之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國家最近批准了QFII 300億額度,相當於2000多億人民幣,這些資金足以借道中石油控制中國股市的漲跌進而在股指期貨上獲取暴利!他們可以通過打壓中石油的H股,進而在A股的中石油上吸貨建倉。如果國內機構繼續打壓中石油,那麼QFII 就不但是抄底而且是控制中國股市的漲跌的問題了。所以我和我申購新股的朋友,才想在30之下每隔1元加倍建倉,既愛國又可以賺錢,何樂不為!
『叄』 油價又上漲,中石油是最賺錢的公司嗎
英國《金融時報》30日發布2010年全球500強企業排行榜,中國石油超越埃克森美孚成為排名第一的公司。一直以來,中石油頭頂「亞洲最賺錢公司」的光環,不過中石油的一世英名卻毀在A股上,因為A股上市後幾乎套牢了所有的投資者,市場上也留下「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滿倉中石油」的「千古名句」。
4年分紅賺4倍,其實是本糊塗賬
在所有的責難聲中,最嚴重的指控是對境外投資者回報慷慨,而對A股投資者吝嗇相待,甚至乾脆說是把中國人的錢財收集起來送給外國人,大有崇洋媚外的意味。有一個流行甚廣的說法,稱當初中石油在境外上市融資不過29億美元,而上市4年海外分紅累計高達119億美元。可是,事實果真這樣嗎?
根據同股同權的原則,中石油必須給全體股東同等分配股利,考慮到中石油的承諾——分配的紅利是凈利潤的45%,按照四年分紅4倍的說法,這就幾乎意味著中石油一年賺了兩個中石油,而且是連續4年如此,等於4年之後當年的一個中石油變成了8個中石油,這不是太離譜了嗎?再賺錢的公司也不可能賺這么多的錢啊,更何況這是一個基數龐大的巨無霸呢!
為什麼一個明顯不靠譜的說法會有那麼多人相信,並以訛傳訛呢?主要原因恐怕是大多數人都沒有掌握中石油在境外上市時的完整資料。中石油在境外發行了210.989億股H股,每股發行價1.27港元,29億美元應該就是發行H股時募集的資金。但是中石油還在美國發行了存托股份,存托股份並非是真正的股票,一份美國存托股份相當於100份H股,它的發行並不增加股本,但是投資者持有存托股份在分紅上享受與A、H股股東相同的權利。因此中石油在境外募集的資金總額應該不止29億美元。而且即使根據常識判斷,所謂募集29億美元4年回報119億美元也是不可能的,如果公司這么賺錢,那就完全沒有必要上市了,哪有肥水硬要流入外人田的道理呢?
錯的不是中石油,而是我們
那麼,中石油到底有多賺錢呢?年報資料顯示,中石油在發行A股之前,2005年和2006年兩年的合並凈利潤分別為1333.62億元(同比增28.4%)和1422.24億元(同比增6.6%),這兩年H股的每股分紅分別為0.180325元和0.154699元。發行A股之後,2007年和2008年的合並凈利潤為1456億元(同比增2.4%)和1137.98億元,這兩年的每股分紅分別為0.156859元和0.14953元。由此可見,中石油的紅利分配其實也並沒有特別過人之處,處於一般水平,並且相對穩定。
從中石油這4年的紅利分配情況看,每股按面值計算的4年回報率為64%,就算此前幾年的利潤再多一點,但也不可能有每年按IPO投資額100%回報的好事。有一家媒體甚至言之鑿鑿地說,「僅2005年中石油就向香港、紐約等股民散掉600.12億元的真金白銀」,這真是匪夷所思。中石油2008年按總股本18302097.78萬股為基數的分紅總額也只有273.67億元,而2005年的每股分紅僅比2008年多0.030795元,且當時還沒有發行A股,總股本基數比2008年要小,怎麼可能僅向香港、紐約等股民就分紅600.12億元呢?這顯然是將中石油給全體股東的分紅誤解成僅僅是給境外股東的分紅。
顯而易見,那些關於中石油給境外投資者分配了遠遠超過募資額的紅利的說法是不真實的,嚴重誤導了廣大投資者,同時又因為當時巴菲特買入中石油H股狂賺600%的暴利效應,使得大家都深信中石油是亞洲最賺錢的公司,導致很多投資者都為這么好的公司在境外上市讓外國人賺錢而忿忿不平,不斷呼籲中石油回歸A股市場,讓大家分享富得冒油的中石油。終於,中石油來了,很多投資者48元的高價都敢追著買,越套越深以後才發現,原來靠中石油分紅要100年才能收回投資,即使按10元的價格來算,股息比一年期存款利息還低。
現在罵也好、恨也好,大都無濟於事了,因為,不是回歸之後中石油變小氣了,而是我們原本就理解錯了。
『肆』 石油股票有哪些龍頭股
中國石化600028.中國石油601857。
1.中國石化600028:石油行業龍頭股。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上中下游一體化的大型石油企業,是中國最大的石油產品和主要石化產品生產商和供應商。
公司凈資產收益率4.44%,毛利率19.83%,凈利率1.98%,2020年總營業收入2.11萬億,同比增長-28.85%;扣非凈利潤-15.65億,同比增長-102.88%。
2.中國石油601857:石油行業龍頭股。原油及天然氣的勘探、開發、生產和銷售;原油及石油產品的煉制,基本及衍生化工產品、其他化工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煉油產品的銷售以及貿易業務;天然氣、原油和成品油的輸送及天然氣的銷售。
2020年中國石油總營收1.93萬億,同比增長-23.16%;扣非凈利潤-119.9億,毛利率20.02%,凈利率1.73%,市盈率為59.5。
石油行業概念股其他的還有:上海石化、陝西建工、國際實業、萊茵體育、海油工程、石化油服、恆泰艾普、傑瑞股份、ST寶德、申能股份、龍宇燃油、惠博普、陝天然氣等。
龍頭股指的是某一時期在股票市場的炒作中對同行業板塊的其他股票具有影響和號召力的股票,它的漲跌往往對其他同行業板塊股票的漲跌起引導和示範作用。
龍頭股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的地位往往只能維持一段時間。成為龍頭股的依據是,任何與某隻股票有關的信息都會立即反映在股價上。
龍頭條件
1.龍頭股必須從漲停板開始,漲停板是多空雙方最准確的攻擊信號,不能漲停的個股,不可能做龍頭.
2.龍頭股必須是在某個基本面上具有壟斷地位。
3.龍頭股流通市要適中,大市值股票和小盤股都不可能充當龍頭。11月起動股流通市值大都在5億左右。
4.龍頭股必須同時滿足日KDJ,周KDJ,月KDJ同時低價金叉。
5.龍頭股通常在大盤下跌末期端,市場恐慌時,逆市漲停,提前見底,或者先於大盤啟動,並且經受大盤一輪下跌考驗。再如12月2日出現的新龍頭太原剛玉,它符合剛講的龍頭戰法,一是從漲停開始,且籌碼穩定,二是低價即3.91元,三是流通市值起動才4.5億,周二才6.4億,從底部起漲,炒到翻倍也不過10億,也就是說不到2-3億的私募資金或游資就可以炒作。四是該股日周月KDJ同時金叉,說明該股主力有備而來。五是該股在大盤恐慌末端,逆市漲停,此時大盤還在下跌,但並沒有影響此股漲停。通過以上介紹可以看出龍頭的起漲過程,也說明下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大盤下跌,沒有龍頭出現。
『伍』 中國石油作為亞洲最賺錢的公司,為何股價一跌「再跌」
股票的實際走勢跟公司本身不能完全掛鉤,因為股票走勢有個重要因素就是它是需要符合大多數人的心理預期,另外它的國內開盤定價比起中國香港上市的定價明顯偏高,現在算是價值回歸吧,另外它作為一個超大盤股不可避免的反應的中國整體經濟的一部分,現在經濟狀況明顯不佳,它也肯定會反映出來。
中石油已經成為A股的逆向標桿,A股投資者的悲劇縮影。
上市的中石油是不成功的,在業績成長期,沒有給最大多數的投資者帶來回報,定價極大扭曲,如果說這是中國大型公司定價過程中必須付出的代價,那麼這個代價大到承受不起。
中石油的上市過程像釣魚,釣的是A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中國石油8.85-0.03-0.34%中國人壽17.18-0.07-0.41%中國石化6.02-0.05-0.82%
股投資者。
2000年4月6日和7日,中石油股份分別在美國紐約發行存托憑證,在中國香港上市。2007年11月5日在境內上市。香港H股上市每股1.27港元,A股上市發行價每股16.7元,上市當天開盤價飆升到48.6元。在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異常堅挺享有匯率溢價之時,兩個市場發行價差相差10倍以上,是個十足的奇跡,只能得出兩個結論:中石油在境外資本市場毫無定價權;國內的定價體制異常扭曲。扭曲的定價系統,為日後的拉高出貨、壓價做空,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中石油A股發行之前境外市場經歷了一輪哄抬行情。2007年9月20日,中國證監會宣布,4天後發審委將召開發審會審核中國石油A股IPO申請。中石油的H股價格開始上升之旅,當港股高達20港元左右時,A股發行創出天價。很明顯,這是境外市場對境內公司定價權的操縱,其手法與中國人壽等公司一模一樣。
由於信用不彰,大公司在境外上市時必須提供額外信用,中石油提供的是低價,以及分紅。巴菲特看中的是中石油每年占當年凈利潤45%的現金分紅能力。
有兩類投資者獲得了實在的紅利:一是境外長期持有中石油的投資者,通過現金分紅回收成本獲得凈利。中石油、中石化、中移動、中聯通,最近4年海外分紅高達7000億元。從上市至今,中石油等公司是境外投資者的「大笨象」,既有業績也有信用。因此,在美國股市上表現相對平穩;二是大股東,中國石油集團以流通股佔比86.35%具有絕對優勢,也就是說,絕大部分的現金分紅流入了中國石油集團,羊毛出在羊身上。以高價購入中石油的境內普通投資者,受到股價與收益率下行的雙層損失。即便市值損失60%,大股東仍然穩賺不賠。中石油在A股天量天價發行,攤薄每股紅利,以巴菲特為首的境外投資者陸續退出中石油,鎖定收益。
中石油案例很容易得出錯誤的結論,其中之一就是,既然境外機構如此狡猾,境內公司不應該到境外上市,中國也不應該開辟國際板,讓國外公司來圈錢。線性思維,將讓中國市場走向閉關的老路。
A股投資者之所以在中石油股票上大上其當,是因為定價機制扭曲與大小股東利益南轅北轍造成的。從日後的走勢看,境外機構的定價顯然更加准確,此時要做的是校準A股市場的定價系統,讓定價體系離准確近一步。
決策者吸取了教訓,境外市場發行股票在境內之後,以便掌握定價權,同時,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中方合夥人成為硬性制度,這是向正確的道路上邁進了一小步。即便如此,在股市上獲得收益的投資者仍然鳳毛麟角,A股市場扭曲的定價體系無法獲得話語權,而話語權的缺失進一步弱化了國際定價市場的競爭力,因此,按照市場體系進行定價,披露完整、詳盡的信息,斬斷利益鏈條是唯一的出路。
另一個錯誤結論是,關起門來圈自己的錢,以為圈投資者的錢是發展中國經濟的大戰略,是為了中國經濟的未來著想。
尊重市場之外,還需要擁有正確的市場理念,股票市場是為了資源的優化配置,而不是讓大股東獲得免費的午餐,一家公司沒有經歷市場的考驗,在最短的時間達到萬億元的市值,一度全球排名第一,絕不是什麼好事。比這更糟糕的是,為了圈錢,不惜在境外低價發行。打如此算盤,要小心了,市場正在以癱瘓進行報復。
國際能源巨頭們也實行分紅,歐洲投資者偏好現金分紅。歐洲大型能源公司投其所好,殼牌公司的股息率是4.2%,道達爾為5%。《巴倫周刊》報道,大能源企業開始關注投資者要求增加分紅的呼聲。雪佛龍公司過去12個月兩次提高股息,現在它的股價為109美元,而股息率是3.3%。一向小氣的埃克森美孚也提高了股息,股息率為2.7%,很有可能年內再次提高股息率。
看到沒有,以中石油目前3%不到的股息率,實在不值得大驚小怪,分紅不是問題,圈錢與高昂的成本、含糊的關聯交易、在新能源戰中的失敗才是大問題。
『陸』 什麼股票最賺錢
選一個企業,跟它一起成長
天天看著股市,天天都要面對誘惑或者風險,大家基本不會去想股票的本源到底是什麼了。
馬克思對股票和股份制有一段經典的論述,這段論述很可能揭示了股票的本源。也許當時鐵路建設之難,耗資難度之大給馬克思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馬克思得出結論:「假如必須等待積累去使某個資本增長到能夠修建鐵路的程度,那麼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還沒有鐵路。但是,集中通過股份公司轉瞬之間就把這件事完成了。」
這段話揭示了股票的本源。都講炒股需要大智慧,什麼是大智慧?其實大智慧就在馬克思的這段論述里。它揭示了炒股的精髓:找到一家好的企業,跟它一起成長,一起壯大。
今天的人們都在感慨茅台股份這只股票太貴了。十萬塊錢去開個戶,最低交易單位是1手,全部滿倉買進去,按250元的股價,只能買4手。但回想當年,茅台上市的時候,總盤子是2.5億股,上市第一天的收盤價是35.55元,總市值是88億。經過12年的發展,總盤子變為10億,股價為250元,總市值為2500億。一個生肖輪回,股價漲了30倍。當初10萬元進去,什麼也不做,現在就是300萬。
再看另一個神奇的股票,萬科A.1991年深交所成立時,總股本是0.28億,開盤價是14.58元,總市值是4億。經過20年的發展,現在總股本是109億,股價是10元,總市值是1000億,20年漲了250倍。當初投4萬塊進去,什麼也不用干,20年後成了千萬富翁。
上面兩個例子才是馬克思揭示的股票的本源在中國的現實寫照。炒股當然追求收益,10元買進,11元拋掉,賺了1元,9元拋掉就虧了1元。人們總是盯著炒股的差價,但忘掉了股份制的本質就是從小開始起步,並逐漸做大。當人們都在追求股市差價的時候,我們不妨把皮表的東西都拋掉,真正去探究股份制發展的本源,找到一家公司,跟它一起玩上十年、二十年。它成長了,我們也發達了。
在紛繁復雜的市場變化面前,靜下心來,找一個股票,跟它一起成長,大概可以照以下思路去梳理。
(1)選一個有市值成長空間的股票。所謂有市值成長空間,是指目前的市值增加30倍以上,在理論上要能夠成立。工商銀行、中石油是好企業,但市值增長30倍的可能性極小。微軟創造了財富神話,因為20年裡它市值增加了100倍。臉譜公司(Facebook)上市後股價從30多美元跌到20美元,因為它上市的時候市值已經沒有幾十倍的想像空間了。
簡單地說,就市值來說,如果還是八九點鍾的太陽,那它就有發展的空間;但如果市值已經日過正午,再准備跟它一起成長,就沒有意義了。
(2)選一個朝陽行業的股票。行業不同,成長的空間就不一樣。要想找到一個股票跟它一起成長,選擇朝陽行業非常重要。因為在行業的成長中,企業也會日長夜大,自己的投資就水漲船高。成熟的行業或者夕陽行業,不是沒有好股票,而是很難有成長性超過30倍的潛力。上世紀90年代家電行業是朝陽行業,但20年以後,就成為了成熟行業。如果要跟企業一起成長,那麼這個企業一定應當處在行業上升背景下才有希望。
就現在的情況說,互聯網、電子商務、生物醫葯、物流、新材料、環保、新能源、食品安全、文化旅遊行業都應該屬於朝陽行業。
(3)選一個行業龍頭企業的股票。商業的法則是弱肉強食和贏家通吃,所以只有選擇行業的龍頭老大,才能分享到行業成長的成果。茅台和萬科之所以創造財富神話,是因為它們成為了行業的龍頭。當今的商業社會,基本是贏家通吃的概念,只有第一,沒有第二。行業龍頭有定價權,有發展權,有攫取超額利潤的權利。所以,只有選擇龍頭企業,才能在行業的成長中占據制高點,成為財富的王者。
(4)做好至少5年以上跟企業一起成長的准備。企業要從小做到大,需要有一個成長的歷程。沒有三年、五年,一切都是空談。所以,當你選擇好一個企業,並准備跟它一起成長的時候,至少要做好五年,甚至是十年的心理准備。開疆拓土需要時間,圈地掘金也需要時間。這里講的時間,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大意是指5~20年的范圍。當然也不能無限地延長,因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企業的成長和行業的興衰也是有生命周期的。即便要有長線作戰的思想准備,但這個長線也就看到20年,再長就沒有意義了。
《道德經》里講,成事的方法,有「道、法、術、器」四個境界。道是事物的本源,法是人們對事物本源所做的總結,術是方法和技巧,器是人們藉助的工具。
在證券市場里,面對功利的誘惑,人們對「器」——工具(如分析軟體)、「術」——技術分析和財務分析方法,以及「法」——投資經驗都很重視。天天面對紛繁復雜的市場,時時要面對誘惑和風險,誰還能靜下心來堅守股市的本源和證券市場的「道」呢?
什麼是「炒股之道」?答案很簡單,選一個企業,跟它一起成長,在企業成長的過程中,自己也從散戶變成大戶,實現財富夢想。
『柒』 中國石油股票前景
中國石油主管原油、天然氣相關產品,其是國有絕對控股的央企,對我國風俗、政治、文化、社會發展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當今國際石油價格不斷上漲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的業績每年都在大幅度地提高,並且讓其成為亞洲最賺錢的公司。該公司身上的光環與榮辱滿天,實實在在地成為了上等級的優質公司,也正因為該公司如此的光環,這樣便造就了廣大的投資者對其一致看好的想法,目標股在2007年11月5日上市時,都發財富俱樂部很多的會員來此財富熱線快車,提出了要參戰此股的慾望與想法,然而我們在旁人熱鬧非凡時仍然保持了沉著與冷靜。
根據「都發炒新」中的「炒新四忌」法則中的「大眾看好」特徵,我們並不看好此股,並且財富熱線快車及時地對會員們發出「不可參與,只能觀戰」的指令。中國石油上市首日以陰K線收市,這向那些大眾一族潑了一桶冷水,次日該股跳空低開收陰K線,從而拉開了下跌的途路。此後此股從最高價以48.46元開始,2008年8月13日下跌到13.48元,下跌幅度為72%後,仍然不見市場的低點,真可謂一根套牢散戶股民的索命繩。
【拓展資料】
摩根大通全球股票研究表示,歐佩克+產量不足和產能過剩問題可能會導致石油市場供應緊張,油價最早可能在今年第二季度達到每桶125美元。
該行在2月11日的一份報告中表示:「供應不足將在2022年持續上升,因為歐佩克+不太可能偏離目標配額增長,這將推高油價每桶逾30美元的風險溢價。」
周一,由於烏俄緊張局勢升級,布倫特原油交易價格約為每桶94.55美元,而美國西得克薩斯中質原油(WTI)交易價格約為每桶93.19美元。
歐佩克及其盟友(即歐佩克+)最近將月產量目標提高了40萬桶/天,但多次未能實現。
在多年投資不足後,一些參與國正在努力提高產出。
國際能源署(IEA)在其最新月度報告中表示,1月份歐佩克+目標產量與實際產量之間的差距已擴大至90萬桶/天。
「這種表現不佳的情況出現在一個關鍵時刻,在我們看來,隨著全球其他產油國陷入困境,歐佩克+國家內部投資不足和疫情後石油需求上升的共同作用將導致潛在的能源危機。」摩根大通表示。
「此外,我們注意到非歐佩克產油國對油價上漲的供應反應平淡(主要是更加關注過渡/現金回報),這可能會進一步增加10美元/桶的溢價。」分析師補充道。
『捌』 買賣中石油股票莊家靠神馬掙錢
長期投資者不看短期股價波動的,在國外成熟的股票市場,投資者主要看公司業績及成長性買賣股票及決定股票的價值;收益主要靠上市公司的分紅;中國市場現在絕大多數上市公司不分紅或分紅很少,投資者靠股價波動賺錢;長期投資者主要還是靠分紅賺錢的。
『玖』 中石油,亞洲最賺錢的公司,股票為何一跌再跌
滿意答案CP KING15級2011-04-01首先,你要看該股票的內在值,即那股票到底值不值這個價格,但可以告訴你,它們的內在值是遠底過現在的股價,當然有些人會看PE作參考。之後就看市場大戶操控。股票市場其實誰錢多就可控制上落。當然中石油這么大,不容易。你以上說的都是消息,有很多大戶就透過這些評股人發放,散戶以為有前景而令他們出貨的MARK洛夫斯基 的感言: Thank you all the same. 2011-04-14